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統制經濟學下載

統制經濟學下載

發布時間:2021-02-17 00:21:17

『壹』 what do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consist of

回答和翻譯如下:
What do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consist of?
中國傳統價值觀包括什麼?

『貳』 經濟學方面的書籍推薦

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被股神巴菲特評價為是關於投資的最佳著作。這本書講的道理其實簡單概括就是聰明的投資人不會冒不該冒的風險,在保證自己不會虧大錢的情況下,穩定收益。這本書的語言也是很風趣通俗的,其實就是為業余投資者寫的一本理財建議書,看完也會對自己的理財有更深刻的打算。

02
霍華德·馬克斯的《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投資成功的秘籍。整本書都傾注了作者的智慧和人生經驗,我覺得看完這本書也可以在投資中少走很多彎路。另外這本書除了講投資技巧,也會講許多人文歷史哲學方面的知識。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整個人的思維方式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03
約翰·S. 戈登的《偉大的博弈》,這是一部講述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的著作,把美國華爾街作為一個取樣標本來映射美國資本主義市場的崛起過程。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正規嚴苛的經濟學理論書,我覺得用故事書來形容會更加合適。整本書沒什麼生硬的理論,只是講故事就能從中了解一些道理。
04
愛德溫.李費佛的《股票作手回憶錄》,這本書其實應該算是一本人物傳記,描寫的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股票投資人的生平事跡。很多金融專業的學生都會被要求看這本書,這本書中很重要的一個道理就是投資一定要堅持自己分析,不要聽信消息。

『叄』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的政治體制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平時分散在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御敵。地方分省、府、縣三級,實行民主制,當地行政機關的「太哥」(首領、負責人),由各級公民公推投票選出。蘭芳政權的運轉經費,來自成員們的納稅,比如開金礦的,要交「腳仿金」,種田的,要交「鴉息米煙戶錢」,做生意的,也要抽稅。官員除了組織抵禦外敵和征稅,另一項主要工作是「斷案」,重罪要斬首示眾,打架斗毆要抽藤條(鞭刑),口角是非要紅綢大燭賠禮道歉。
說起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很多人都會追溯到1776年成立的美國,實際上,就在美國獨立的同一時期,華人曾在世界第三大島——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西部建立了一個蘭芳共和國。作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共和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之一,蘭芳共和國攜手當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長達107年,直到19世紀末才由於國小力弱被荷蘭殖民者所滅。
「蘭芳」政權的運轉經費來自其成員們的納稅,比如開金礦的,要交「腳仿金」,種田的交「鴉息米煙戶錢」,做生意的也抽稅。蘭芳治下人口有多少?沒有確切數字。《年冊》中說有兩萬餘人,但也有人說有一二十萬。
在《年冊》中,講到這些首領的待遇。從太哥到副頭人,都是有俸祿的,再往下的官員,尾哥和老太,都是義務性的,如同鄉村中的鄉紳、主事,不拿錢。
蘭芳的官員們除了抵禦外敵和征稅,日常的另一件主要工作,是斷案。如果有人犯了重罪,比如殺了人,要斬首示眾,如果是打架斗毆,就抽藤條,如果只是口角是非,就判賠紅綢大燭賠禮。他們做的這些事,實際與農村的宗族長老解決糾紛的方式差不多,《年冊》說,在羅芳伯時代,荷蘭人的勢力還沒有進來,法度都是羅太哥說了算。
羅芳伯去世後,江戊伯被眾人推舉繼任太哥。江戊伯是羅芳伯的嘉應府老鄉,武功超群,更兼忠心耿耿。在他之後,還有十一任太哥,其中有兩任都是重新當選,從第六任劉台二開始,太哥被改稱「甲太」。
「甲太」,這是荷蘭人授予的官稱,也就是說,從這時起,蘭芳的首領,除了要本族人推舉,還要經荷蘭人的批准。而副首領,也改稱為「甲必丹」。從這時起,荷蘭人的勢力越來越大了,蘭芳公司要向荷蘭人納稅——當然稅率是可以談的,荷蘭人會留下一部分給蘭芳公司。而就是這位劉台二,一度曾因為被指勾結荷蘭人,被族人關起來並免職。
有一位荷蘭學者高廷(J. J. M. De Groot),當時曾在印尼任職。在蘭芳公司的最後幾年中,高廷與蘭芳的末代甲太劉阿生有很多交往。在蘭芳公司被荷蘭人解散後的第二年,他寫了一本書《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寫下他對蘭芳的認識和對荷蘭殖民當局的批評。在他看來,蘭芳公司與中國農村的長老鄉紳根據民眾意願管理公共事物的村社自治是一致的,蘭芳就是「名正言順的寡頭政治共和國」。
或許從這時起,就開始有人開始把蘭芳公司稱為「蘭芳共和國」。而蘭芳人他們自己,卻從來沒這樣自稱過。
過了半個多世紀,到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蘭芳共和國」才真正被國人注意到。當時出了一批談「中國殖民史」的書,羅香林於1941年所著《羅芳伯所建婆羅洲坤甸蘭芳大總制考》是其中之一。
羅香林在書中考證了羅芳伯的生平與蘭芳公司的興衰,他熱烈地贊揚這個曾經存在的華人自治體是「完全主權之共和國」。羅香林寫道:「蘭芳大總制與美洲合眾國,雖有疆域大小之不同,人口多寡之各異,然其為民主國體,則無二也。」
「晚近國人之言民主共和者,皆言此制遠肇於美,近行於法,而不知先民亦有是舉」。更早,梁啟超也寫有《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可以從中看到在當時中國人日益強烈的民族意識。羅芳伯大約是從那時起成為名人的,蘭芳共和國也至此得到追捧。 清除婆羅洲土匪海盜,華人建立蘭芳共和國。
最初,羅芳伯在當地以教書為生。很快,他發現婆羅洲的華人缺衣少食、夜無居所,生活十分困苦。於是,羅芳伯決心要為改變人們的生活而努力。由於當地盛產黃金,羅芳伯就著手組建了「採金公司」,開發金礦。金礦的開采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進了經濟發展。此後,羅芳伯的名字不僅在華人圈子傳開了,當地的土著居民聽到也會肅然起敬。
解決了溫飽問題後,羅芳伯又開始處理安全問題。當時,島上社會治安極為混亂:土匪橫行、海盜稱霸,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土著首領則束手無策。對此,羅芳伯先是團結華人,組織「同鄉會」,繼而聯合婆羅洲的蘇丹,迅速平定了蘭臘、萬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盜。在戰斗過程中,羅芳伯出色的組織能力、勇敢的戰斗精神令同伴們極為欽佩,大家一致推舉他為領袖。
軍事上的勝利提升了羅芳伯的政治影響。平息了盜匪後,羅芳伯的聲望如日中天,為他日後建立共和國提供了必要條件。當時羅芳伯率領的部隊已經有三萬多人,平定叛亂後,又有二十多萬當地人主動歸附。當地蘇丹也表示臣服,要將王位讓給羅芳伯,但多次被他拒絕。最終在蘇丹的一再勸說之下,羅芳伯雖然表示可以接受政權,但決不答應做國王。1777年,以東萬律(今坤甸)為首都的「蘭芳大總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 實行禪讓與選舉結合制,國家首腦產生需獲國民認可
其實,當時華人在東南亞建立的國家並不是只有蘭芳共和國一個。據不完全統計,除了蘭芳外,還有其他十餘個華人國家。蘭芳的歷史之所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國之一。
在國家政治制度上,蘭芳實行共和體制。國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工農兵」一體,部隊平時分散在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御敵。全國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至於「國之大事,皆咨決眾議而行」,類似於後來普遍實行的議會制。
在國家領導人的產生上,蘭芳結合中國古代的禪讓制,創立了禪讓與民主選舉相結合的形式。上任領導在去世或下台前,推薦下屆領導,但其能否出任大總長則需要多數公民贊同。羅芳伯當了18年的國家元首,於1795年病逝。臨終前,他推薦同樣具有文韜武略的江戊伯做下屆總長,後經選舉,江戊伯果然成為繼任領導,並出色地繼承了羅芳伯的未竟事業。後來,蘭芳共和國又用同樣的辦法產生了多任領導人。 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嚴格推行以法治國。
蘭芳的歷史沒有被人忘記的原因還有它為當地的發展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蘭芳各屆總長都十分重視發展生產,他們帶領人民改進農耕技術,擴大礦業開采,發展交通事業,提高了當地的生產力水平。軍事上,蘭芳建立了全民皆兵制度,經常組織青壯年進行軍事訓練;同時創建了兵工廠,製造各種槍炮。蘭芳還大力發展教育,從清朝聘請一批著名儒生前來教學,大大提高了當地的知識水平。
在國家治理上,蘭芳推行以法治國。建國之初,蘭芳就設立法規,禁止暴政,並規定:凡姦淫搶掠者,殺無赦。蘭芳共和國嚴格地遵守了這些法規,使得自身實力和影響大增,吸引了許多當地土著部落前來歸附,蘭芳共和國的版圖迅速擴展到整個婆羅洲。
蘭芳的領導人還做到以身作則。他們不僅嚴格遵守各項法規,還十分關注百姓的生活。蘭芳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國內就爆發了鱷魚災難,成群結隊的鱷魚在蘭芳國內水域活動,嚴重危害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得到消息後,大總長羅芳伯立刻親自前往受災地區,指揮人民成功地驅逐了鱷魚。
蘭芳共和國的這種貢獻至今仍為當地人稱頌。如今,在東萬律有紀念羅芳伯的芳伯公學,坤甸有羅芳伯紀念廳和墓園,其家鄉梅州市梅縣區石扇鎮梅北中學內也建有羅芳伯紀念堂。一些學者還著書立說,傳頌蘭芳共和國的功績。早在20世紀60年代,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就著有《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一書,中國閩西歸僑作家張永和、張開源又新著長篇傳記《羅芳伯傳》,這些著作讓蘭芳共和國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再現與人們眼前。前兩年,印尼百名專家學者和鄉賢還專門組成宣講團巡迴千里,緬懷蘭芳共和國歷史。 稱藩清朝,以求自保。
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但清廷以海盜匪巢視之,並未接受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為此,羅芳伯鬱郁而終,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
當時羅芳伯等人想要歸順清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想找到一個強大的靠山。當時的東南亞並不平靜。荷蘭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不斷在印尼諸島進行侵略擴張。荷蘭殖民者一直對蘭芳共和國虎視眈眈,並不斷派兵侵擾。羅芳伯等國家領導人認為,如果僅僅依靠蘭芳小國的力量,很難抵抗荷蘭殖民者,只有藉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鎮住荷蘭人。
蘭芳的這一舉措起到了一定效果。羅芳伯向清朝稱藩的願望雖然未能實現,但清政府最終同意與蘭芳共和國開展貿易。蘭芳也藉助此點,向外製造假象,宣稱蘭芳已經是清朝的藩國。此舉果然唬住了荷蘭人,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康乾盛世,荷蘭人擔心對蘭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對,他們不得不停止對蘭芳的騷擾。
到了晚清時期,荷蘭人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顧及南洋。於是荷蘭人趁著1884年中法戰爭之機,入侵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人民在大總長的領導下,一方面全力進行抵抗,另一方面火速派人請求清朝派兵支援。但此時,清朝自身的統治已搖搖欲墜,根本顧不上去援救蘭芳。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裝備又與侵略軍相差很遠,蘭芳共和國終於被荷蘭殖民者滅亡。不過,由於害怕清朝做出反應,荷蘭當時還不敢公開宣稱已經滅亡蘭芳,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後,荷蘭才正式宣布對蘭芳地區的佔領。 任屆 總長 任期 備注 年號 未上任 陳蘭伯 未上任 名譽總長 蘭芳(70)
1777—1846年 第1任 羅芳伯 1776~1795年 廣東梅州人 第2任 江戊伯 1795~1799年 廣東嘉應人 第3任 闕四伯 1799~1803年 廣東嘉應人 第4任 江戊伯 1804~1811年 廣東嘉應人 第5任 宋插伯 1811~1823年 廣東嘉應人 第6任 劉台二 1823~1837年 廣東嘉應人 第7任 古六伯 1838~1842年 廣東嘉應人 第8任 謝桂芳 1842~1843年 廣東嘉應人 第9任 葉騰輝 1843~1845年 廣東嘉應人 第10任 劉乾興 1845~1848年 廣東嘉應人 乾興(41)
1846—1886年 第11任 劉阿生 1848~1876年 廣東嘉應人 第12任 劉亮官 1876~1880年 劉阿生之子 第13任 劉阿生 1880—1884年 劉亮官之父 第14任 劉恩官 1884—1886年 劉阿生之子

『肆』 自由市場經濟與統制經濟,計劃經濟有什麼區別

所謂統制經濟,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前提下,國家財政為服從戰爭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預或管制生產、流通、分配等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它是一種高度專斷集權的資本主義戰時經濟模式。統制經濟的全面實行,就是戰時經濟體制確立的表現。
自由市場經濟,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目前世界上並沒有市場完全自由的國家存在。不過,這一詞並非經常用於如此絕對的形容上,比如很少人會支持一個生化武器能夠自由交易的「自由市場」。更確切地說,自由市場是一個政府幹預僅限於保護財產權利及和平環境的體制,好讓市場機制能順利運行(又稱為自由放任)。許多被稱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並不一定會符合自由市場的層次,即使是最能代表資本主義的美國,也對市場施加一定的限制。依據經濟自由度指數,世界上也有一些比美國市場管制更少的國家或地區,例如香港。完全的自由市場也與無政府狀態結合,因為一些人認為自由市場便意味著政府的不存在。只有少數自由市場的學者會支持廢除政府,亞當·斯密和米爾頓·佛利民都認為政府應該扮演一定的角色—不過必須限制其權力。即使是無政府資本主義者也相信法治(無論是自然的或透過契約的)應該由自願組成的私營機構所維護。大多數自由市場學者認為政府應該盡可能的被限制:運作一個司法體制以解決爭議、維持貨幣的穩定(對抗通貨膨脹)、保護市場競爭和消費、並維持一支常備軍以保護國家。一些學者認為政府支援的道路、學校、郵局、圖書館、警察局、和消防局是必要的機構,但一些學者則認為市場能夠自行解決這些外部性問題。
計劃經濟,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的是政府,所謂的三個經濟問題是指:生產什麼、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而其中大部份的資源是由政府所擁有的,並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資源的,不受市場影響。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伍』 南京國民政府推行統制經濟的原因及影響

料一統制經濟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經濟上最主要的特徵,為實行統制經濟,國民政府確立了統制經濟體制,成立了各種統制經濟機構,制定了各方面統制經濟法規、政策。1935年,國民政府先後決定對金融和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了統制。1937年7月,國民政府決定立即對糧食、資源、交通、衛生機關等進行統制。這些統制政策基本適應了抗日戰爭的需要,對支持抗戰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材料二20世紀30年代,對於過去的自由經濟,過分的沒有秩序導致內部產生自相摩擦的矛盾,進而經濟逐漸由初期的繁榮到了末期的潰滅,人們的認識愈來愈清晰。與此同時,與資本主義經濟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蘇聯計劃經濟的成功。這些都使自由放任的自由經濟走向了盡頭,統制經濟成為國際間新經濟政策的寵兒。英國也將其作為恢復經濟發展的良葯。英國加強了對經濟的管理和統制,逐步強化國家的經濟管理職能。經過英國政府的努力,到1937年,英國工業生產指數比1929年上升23.7%,鋼產量從979萬噸上升到1319萬噸。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陳雷《國民政府戰時統制經濟研究》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國民政府實行統制經濟的背景,並分析其推行過程中的特點。
(2)據材料二,指出英國實行統制經濟政策的原因,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國民政府和英國推行的統制經濟政策的共同之處。

『陸』 戰爭經濟學的庇古的《戰爭經濟學》

庇古(1877-1959)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是劍橋學派領袖馬歇爾的高足,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授,並擔任過國際經濟學會名譽會長、英國通貨與外匯委員會委員、皇家所得稅委員會委員等職。庇古不但在一般經濟理論研究中頗有名氣,他的研究目光還每每投向經濟學的分支領域,成為兩門新學科的開創者。1920年,庇古寫成了《福利經濟學》一書,首創福利經濟學的完整體系,被資產階級經濟學界稱為「福利經濟學之父」。緊跟此書之後,庇古於1921年出版了《戰爭經濟學》一書,這本書又使他被後人稱為「戰爭經濟學的先師」。
庇古的《戰爭經濟學》,以戰時經濟為中心,全面探討了戰前、戰時和戰後的戰爭與經濟的關系問題。他的戰爭經濟理論從總體上看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首先,庇古作為「新古典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在基本傾向上,承襲了古典經濟學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他的戰爭經濟理論,深受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並以此為主要標志形成了戰爭經濟學的一大流派。其次,庇古的戰爭經濟理論,也受其福利經濟學基本理論主張的影響,他的戰爭經濟理論貫穿了一個基本思想,即盡量減輕國民福利的犧牲,為此就要將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轉移給窮人。例如,他之所以強調用征稅籌集戰費,就是因為在這種方法下,富人擔負的戰費比例較大。他之所以強調國家對物價實行統制,一個重要原因是制止一些人攫取戰時利潤而「犧牲一般社會的利益」,「引起社會的嫉恨」。這些思想同他的福利經濟學的一些論點是一脈相承的。

『柒』 經濟學必讀書目

《國富論》是學經濟學必須要讀的一本書。當你學經濟開始接觸這一門學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本書是有多麼的重要,它幾乎是奠定了我們經濟學的基礎,而且有我們現在所接觸到很多很多的思想,都是從《國富論》這本書中衍生過來的,而且如果你不曾讀過這本書,那麼你在真菌學中看到的很多理論其實都是無法理解的。所以說這本書,是學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基礎作用,一定要先讀一下。而且,如果你是進行學術型的研究,那麼可能要不止一遍的去讀。真的有可能會讀到十遍20遍以上。因為它裡面涵蓋的哲理真的是非常的深奧,而且對於這本書,他最大的可取之處是在於即使現在環境變了,那麼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經濟理論也大多是源於這方面,而且。也沒有做多少更改的,所以他們是經濟學最基礎最寶貴的一部分。

『捌』 統制經濟是什麼

統制經濟應該就是對佔領區內的人財物進行嚴格的統一管理,並在戰時需要的時候無償徵收.以戰養戰達到持續進行戰爭的目的

『玖』 宋朝的統制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宋朝的統制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

北宋時,為加強中央集權,皇帝直接控制軍隊,將領不能專兵。凡遇戰事,則在各將領中選拔一人給予「都統制」的名義,以節制兵馬。

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設置「御營司都統制」,始成為禁軍將官之職銜。南宋禁軍高級指揮官都統制下有統制、同統制、副統制等官。此後,邊要地區亦設「都統制」,並加「御前」二字,以示屬於朝廷直屬軍隊。並非地方軍事長官。現在應該沒有這樣的官職。

(9)統制經濟學下載擴展閱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拾』 自由市場經濟、統制經濟、計劃經濟有什麼區別

統制經濟也就是計劃經濟,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區別如下:

一是經濟運行的機制專不同。計劃屬經濟是無所不包的國家計劃,市場經濟是市場機制,即價格供求競爭利率等。

二是調節經濟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後者主要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

三是調節經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國家直接調控企業,後者是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

四是所有制結構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結構單一,後者所有制結構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者平均主義嚴重,後者注重效率。

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

計劃經濟(Command economy),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

閱讀全文

與統制經濟學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