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大學中級宏觀經濟學第一章作業是什麼,書來的急買
第一章 導論 ※作業習題一、填空題:1、大多數宏觀經濟學家確信,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一些因素。2、經濟周期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觀經濟指標的波動來衡量。3、失業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據國外一些研究機構估計,失業率每上升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產出_________個百分點。5、財政政策通過各級政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對宏觀經濟的運行施加影響。6、貨幣政策主要是指通過中央銀行控制_________,進而影響經濟運行的情況。7、宏觀經濟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研究三種行為主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三個市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行為方式及其之間的相互作用。8、古典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在一個社會中,_______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市場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變化使經濟自動地回到由供給決定的自然水平,政府_______必要對經濟進行干預。9、凱恩斯理論的核心是_______,並認為市場機制本身存在著某種缺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並不一定就能創造_______,而_______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它決定著國民收入的波動。凱恩斯理論也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理論基礎。二、選擇題:1、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小於國內生產總值,說明該國公民從外國取得的收入( )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A、大於 B、小於 C、等於 D、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2、今年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大於去年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說明( )。A、今年物價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總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價水平和實物產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種說法都不一定正確。3、如果2000年底的物價指數是125,2001年底的物價指數是139,那麼,2001年通貨膨脹率是:( )A、4、2% B、5、9% C、6、25% D、11、2%4、假設一國人口為2000萬,就業人數為900萬,失業人數100萬。這個經濟的失業率為:( )A、11% B、10% C、8% D、5%5、下列哪一種排列是經濟周期階段的正確順序:( )A、擴張 —頂點—收縮—谷底B、擴張 —頂點—谷底—收縮C、擴張 —谷底—收縮—頂點D、擴張 —收縮—谷底—頂點 三、判斷題:1、國民生產總值等於各種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的價值總和。( )2、在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中,只計算有形的物質產品的價值。( )3、無論是商品數量還是商品價格的變化都會引起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 )4、平均物價水平向上運動稱為通貨膨脹,物價水平用物價指數來衡量。( )5、如果兩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相同,那麼,他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6、即使在充分就業狀態下,仍有失業存在。( )7、充分就業就是所有想要就業的勞動者都就上了業。( )8、正如儲蓄流量等於財富存量的變化量,投資流量等於資本存量的變化量。( )9、自然失業率不是一個常數,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是波動的。( ) 四、計算題:1、已知1992年美國名義GDP為60202億美元(基期),1993年名義GDP為63433億美元,通貨膨脹率為2、2%,求1993年實際GDP為多少?2、已知某國1980年價格水平為101、3,名義GDP為6000億美元,在1980年到2000年期間通貨膨脹率為5%,2000年名義GDP為10000億美元,求該國2000年實際GDP比1980年實際GDP增加了多少?3、某人於2001年為購買住房向銀行申請了10萬元為期3年的住房公積金抵押貸款,年息為1、8%,則以後每年要向銀行償付多少錢?到3年後2004年,此人累計償付多少? ※討論題:你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思考題:1、什麼是宏觀經濟學?2、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它與微觀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② 2019 超星 爾雅 宏觀經濟學 作業 答案
通過大學答案幫手小程序搜索 宏觀經濟學 都能找到
③ 宏觀經濟學知識點總結
宏觀經濟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國名經濟統計與收入流量循環
1. 名義、實際、潛在GDP、GNP的含義。
2. 六種總量之間的關系(五種收入總量+GDP)。
3. 三種統計方法(它們從哪些方面統計的)。
4. 分清個人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國外儲蓄、總儲蓄、經濟體內部的儲蓄。
5. 事前平衡與事後平衡。
第二章 消費、凈出口與投資需求理論
6. 簡單消費函數、邊際消費傾向與消費函數之謎。
7. 恆久性收入說、生命周期說的主要內容。
8. 實際利率與現期消費之間的關系(分借款者、儲蓄者)。
9. 消費理論中,什麼是李嘉圖等價;
投資理論中,什麼是資本邊際效率、投資引誘、托賓的q、簡單的投資函數與投資陷阱。
10. 什麼是邊際進口傾向;什麼是實際匯率。
第三章 總需求分析之一:商品市場均衡
11. 國民收入乘數理論的主要內容(區別:投資乘數、財政乘數、對外貿易乘數)。
第四章 貨幣市場均衡:貨幣供給與需求
12. M0、M1、M2、M3的含義。
13. 中央銀行的只能&資產負債表結構。
14. 貨幣乘數。
15. 中央銀行直接、間接調控貨幣供給量的主要手段。
16. 貨幣需求理論:
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
鮑莫爾交易性「平方根法則」;
貨幣需求的三個命題。
第六章 總需求分析之二:開放經濟的IS-LM曲線模型
17. IS-LM曲線模型。(//考試按封閉經濟下的模型)
18. 兩種曲線的特例:
①IS曲線垂直(投資陷阱、消費陷阱)
②LM曲線水平(流動性陷阱)
19. IS-LM的位移因素。
20. 封閉條件下,單獨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支出政策、稅收政策、貨幣供給量政策對經濟活動影響的結果、傳導機制、有效性。(//大題!)
第八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
21. 總供給曲線不同學派的觀點。(//簡述而不需要解釋)
什麼是工資剛性、工資粘性、貨幣幻覺、理性預期。
22. 什麼是貨幣中性。
第九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23. 什麼是顯性失業、顯性通脹、隱性失業、隱性通脹。
24. 失業的類型:
什麼是周期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自願失業、非自願失業、自然失業。
25. 奧肯法則。
26. 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有效需求管理理論。
27. 通貨膨脹的成因、類型: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進型、結構型。
28. 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進型分別採用什麼樣的治理措施。
29. 通貨膨脹的收入與財富的再分配效應。
30. 通貨緊縮的危害。
31. (薩繆爾森的)菲利普斯曲線的理論內容與政策含義。
32. 貨幣主義關於菲利普斯曲線的觀點。
33. 供給學派對滯脹的原因看法和醫治措施。
34. 拉弗曲線。
第十章 經濟周期理論
35. 經濟周期階段劃分。
傳統:危機,蕭條,復甦,高漲。
現在:衰退,擴張。
36. 什麼是增長性衰退
衰退不一定表現為產出絕對量的下降,只要經濟增長率下降,即使不是負數,也可以稱之為衰退。
37. 經濟周期的期限與類型。P260
①朱格拉周期(法國經濟學家),9~10年周期波動,主周期(漢森),設備周期(波動與設備投資有關),中周期(長度中等);
②基欽周期(美國經濟學家),40個月左右,小周期(漢森),短周期,庫存周期,二三個短周期合成一個中周期;
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前蘇聯經濟學家),50~60年,長周期(長波運動);
④庫茲涅茨周期(美國經濟學家),平均長度20年,長周期,與漢森17~18年的建設周期相仿。
38. 乘數-加速數模型。P265
39. 熊皮特的創新理論如何解釋經濟周期。P262
40. 貨幣主義如何解釋經濟周期。P262
第十一章 經濟增長理論
41. 新古典增長理論。P285
42. 丹尼森的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①就業人數及其性別、年齡結構;
②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的工時數;
③就業人員的教育年限(勞動力素質、技能等提高);
④資本存量規模;
⑤資源配置的改善(如勞動力等要素從低效率向高效率部門轉移等);
⑥規模經濟(企業產出規模擴大形成成本節約、當然以市場規模擴大為前提);
⑦知識進展(科學教育發展、知識經驗積累和技術進步等)。
43. 經濟增長極限論。P300
④ 求超星爾雅2017年宏觀經濟學(葉航)和微觀經濟學()的課後習題答案,有做完的,給個賬號看看也可以
如圖 關鍵詞ke搜答案 都有
⑤ 宏觀經濟學宏觀部門第四版 答案!高鴻業主編!想要完整版的 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 感謝!
第一章 導論
1.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它與微觀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答: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即以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和國民收入的變動及就業、經濟周期波動、通貨膨脹、財政與金融、經濟增長等等之間的關系作為研究對象。
微觀和宏觀的區別在於:
a研究對象不同;宏觀的研究是整個國民經濟的經濟行為,微觀研究的是個體經濟行為。
b研究主題不同:宏觀是資源利用以至充分就業;微觀是資源配置最終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論不同:宏觀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微觀是價格理論。
2、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答:(1)三市場劃分:宏觀經濟學把一個經濟體系中的所有市場綜合為三個市場:金融市場,產品和服務市場,以及要素市場。(2) 行為主體的劃分:宏觀經濟學將行為主體主要分為:家庭、企業和政府。(3)總量分析方法。在宏觀經濟分析中,家庭和企業並不是作為分散決策的個體單位選擇存在,而是最為一個統一的行動的總體存在。宏觀經濟學把家庭和企業作為個別的選者行為加總,研究他們總體的選擇行為,這就是總量分析。(4)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礎。宏觀經濟學分析建立在微觀經濟主體行為分析基礎上。
3、 在經濟周期的波動中,哪些宏觀變數與周期波動同步?哪些變數具有超前性?
答:實際GDP、通貨膨脹率、失業率與周期波動同步,股票價格變數具有超前性。
4、 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治理對象是什麼?
答: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治理對象是:失業和通貨膨脹。失業為實際變數,通貨膨脹為名義變數。
5、 什麼是GDP和GNP?它們之間的差別在什麼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一國境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GNP是指一國公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
兩者的差別:(1)GDP是個地域概念而GNP是個國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國公民的總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從國內還是從國外獲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國國境內所有產出的總價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國公民還是外國公民。
6、 在圖1.5中,如果我們將1950年的價格作為基期價格(不變價格),實際的GDP和名義GDP會有怎樣的聯系?
答:如果用1950年的價格作為基期價格(不變價格),則1950年的實際GDP和名義GDP相等。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1950年以前,美元的價值被低估,名義的GDP將高於實際GDP。實際GDP與圖1.5中的也不一樣,因為選擇1950年為基期,按照實際GDP的計算公式計算,數值就會發生變化。
7、一個凈貸方必然是一個債權國,對嗎?為什麼?
答:不對。如果在一個特定的時期中的經常項目為正值,那麼從整體上講,該國居民是在向其他國家出借資金,是凈貸方;當經常項目為負值時,則意味著該國居民總體上是在向其他國家借入資金,是凈借方。與經常項目相對應,凈國際投資衡量的是一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已經發生的資金借貸引起的未清償頭寸的凈存量。若凈國際投資為正值,意味著國內居民擁有對其他國家的凈債權存量,該國為債務國。相鄰兩年的凈國際投資存量的差額,正是後一年的經常項目流量。因為,一個凈貸方既可能是債務國,也可能是債權國,但一個經常性的凈貸方必然是債權國。
8、 某人為購買一套價格為40萬元的房子以分期伏款的方式申請了為期20年的住房抵押貸款,年利率為4%,請問累計償付額為多少?如果他將這套房子出租,每月租金多少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答:40=A20/(1+0.04%)20
A20=87.645(萬元)
租金:87.645/(20×12)=3652(元)
9、 請談談凱恩斯理論與古典學派的主要分歧。
答:主要分歧有:(1)市場機制的有效性:古典學派認為,人們的預期不是被動地重復過去,而是主動的、有理性的,人們能夠利用現有的一切信息形成理性預期並指導自己的行動,由於理性預期的存在,價格、工資就具備完全伸縮性,市場是能夠出清的。凱恩斯學派則認為,即使理性預期存在,價格、工資的剛性仍然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從而導致市場不能出清。
(2)政府幹預的必要性:古典學派認為價格、工資具備充分伸縮性,市場能夠出清,因此政府幹預經濟是沒有必要的。而凱恩斯學派認為由於市場機制本身存在著缺陷,市場出清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因此政府要擔負起市場出清的任務,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是必要的。
10、 請談談宏觀經濟學派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
答:宏觀經濟學派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經濟理論的不同解釋和看法形成了許多宏觀經濟學派,如凱恩斯學派和古典學派。正是由於宏觀經濟學派之間的派別之爭,宏觀經濟學才有今天的發展,宏觀經濟學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才得以保留下來,人們對宏觀世界的認識才可能不斷深化。
11、 你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略
第二章 宏觀經濟的衡量與均衡
1、 試述國民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收入(NI)、個人收入(PI)、和個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間的關系。
答: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折舊
國民收入(NI)=勞動收入+業主收入+租金收入+企業利潤+凈利息收入
個人收入(PI)=國民收入(NI)-公司利潤-社會保障金+政府轉移支付+紅利+利息調整
個人可支配收入(DPI)=個人收入(PI)-個人所得稅-非稅性支付
2.試述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區別,為什麼估計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狀況是通常使用實際GDP?
答:名義GDP是以當年市場價格(現期價格)來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實際GDP是以不變價格,即用過去某一年(稱為基年)的價格為標準的國內生產總值。名義GDP和實際GDP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是計算時使用的價格不同。實際GDP反映了真實的經濟水平面,實際GDP的變動剔除了名義GDP中的價格變動因素,它能夠准確地反映一國實際產量的變化
預測GDP數值通常使用實際GDP,因為它可以衡量兩個不同時期經濟中的物質產量的變化。實際GDP的變動剔除了名義GDP中的價格變動因素,它能准確地反映一國實際產量的變化。因此估計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狀況是通常使用實際GDP.
3、 試分析GDP的消漲指數、CPI和PPI的聯系和區別。
答:聯系:(1)GDP 消漲指數,是指給定年份的名義GDP與實際GDP之間的比率。即GDP消脹指數=名義GDP×100/實際GDP
這一指數可以衡量基年和本年度之間的價格變化。 (2)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通過抽樣調查,選擇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務為樣本,比較根據當年價格計算的商品總價值和根據基年得到的商品總價值,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費者價格指數。 (3)生產者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 PPI)在CPI指數的基礎上加入了部分中間產品,從而可以衡量批發價格的水平,通常成為表示一般價格水平和CPI變化的一個信號。因此,這一指數被看作是衡量經濟周期的指示性指標之一。
區別:A、GDP消脹指數衡量價格時涉及的商品組合更廣泛,它包含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信息,而CPI只衡量消費者購買的代表性產品和服務是價格。B、GDP消脹指數僅僅包含本國生產的產品價格,進口產品不計入GDP,因而也不反映在GDP消脹指數里。而如果進口品在消費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它就會被計入CPI,因此CPI往往包括進口品的價格。C、CPI所衡量的商品組合的數量是固定的,而GDP消脹指數所涉及的商品組合的數量是變動的,它取決於每年的產量。D、PPI和CPI都使用固定的商品組合,但是兩者包括的范圍有差異,PPI包括原材料和中間產品,另外PPI衡量的不是消費者實際支付的零售價格,而是銷售過程中開始階段的價格水平。
4.經濟中的總人口可以劃分成哪幾種類型?失業率用什麼來衡量?
答:經濟中的總人口劃分為勞動年齡人口和非勞動年齡人口。我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年齡下限為16周歲,上限為法定退休年齡(男為60,女為55)。勞動年齡人口又劃分為勞動力人口和非勞動力人口。勞動力人口由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構成。
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100%,因此失業率由勞動人口、失業人口、就業人口三個人口數的綜合變動來決定的,測算起來比較復雜。
5.一個經濟的產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P51)
答:國民經濟的產出水平(總收入)有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投入的生產要素,二是各種生產要素與產出之間的技術關系。生產要素的投入包括勞動、資本、土地等,當投入一定的資本和勞動時,產出水平取決於生產的技術狀況,可以用生產函數來反映,Y=F(K,L)。表示在既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與產量之間的技術聯系,而任何生產方法和技術水平的改進都會導致新的投入產出關系,使生產函數發生變化。當資本存量增加和就業量增加時,產量會提高。另外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會促使產量提高。
6、 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完全競爭企業怎樣來決定它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答: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要使每種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與際成本相等,即:MR=MC,使每種要素都按其在生產過程中的邊際貢獻得到報酬。如工人的實際工資等於勞動的邊際產量,資本的實際租用價格等於資本的邊際產量。完全競爭企業對要素的需求量是使要素的邊際產量與實際價格相等時的數量。
7.當規模報酬不變時,國民收入的分配有什麼特徵?(57)
答: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如果生產函數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性質,國民收入將正好分配給各種生產要素,這時利潤就等於零,這一規律被稱為歐拉定理。如果生產函數F(K,L)規模報酬不變,根據歐拉定理有: Y=F(K,L)=MPLoL+MPKoK
總收入Y正好在資本和勞動之間分配,也就是說,由要素邊際產量決定的各種要素報酬之和恰好等於總收入。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指的利潤是經濟利潤,經濟利潤並不包括企業的正常利潤,因此,企業的利潤雖然等於零,企業仍然可以獲得正常利潤,而正常利潤已經包括在企業的成本之中。總之,在一個完全競爭的經濟中,每種生產要素都根據它的邊際產量獲得報酬,而國民收入應該正好等於各種要素的報酬之和。
8.宏觀經濟中產品和服務的總供給和總需求是如何實現均衡的?(61)
答:總需求由消費、投資和政府購買三部分組成,並且消費取決於可支配的收入,投資取決於實際利率,政府購買和稅收都是外生給定的。於是,總需求函數:Y=C+I+G=C(Y-T)+I (r)+ G
總供給也就是經濟的總產出水平,由投入的生產要素決定,就是:Y=F
在資本K和勞動L不變的情況下,實際總產量也為一固定常數。由於假定生產資源已經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這一既定的總產量也就是等於潛在的總產量。
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就是使總需求和總供給相等,即:
上式表示了均衡利率決定的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9.政府如果增加稅收,會對消費、投資和利率產生什麼影響?(書64)
答:增加稅收的效果類似於減少政府購買。增稅使可支配收入下降從而消費減少,而邊際消費傾向越大,增稅抑制消費的效果越好。由於產出水平由潛在的生產能力決定,保持不變,政府購買也不變,消費減少意味著投資在上升,利率在下降。總之,增稅會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資。
5假設GDP為5000,個人可支配收入為4100,政府預算赤字為200,消費為3800,貿易赤字為100.(單位:億美元 )試計算: (1)儲蓄;(2)投資;(3)政府支出
1)私人儲蓄=DPI-C=4100-3800=300(億美元)
公共儲蓄=T-G=-200
即國民儲蓄S= 私人儲蓄+公共儲蓄=300-200=100
2)Y=C+I+G+NX
Y=5000 DPI=Y-T=4100 所以T=900
G=T+預算赤字=900+200=1100
C=3800 NX=-100
則:投資I=Y-C-G-NX=5000-3800-1100-(-100)=200
13. 假設一個經濟的宏觀數據如下(單位:億美元):GDP=5000;政府支出=1000;投資=1000;消費=250+0.75(Y—T);I=1000—50r;試計算:
(1)公共儲 蓄、私人儲蓄和國民儲蓄;
(2)假設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公共儲蓄和私人儲蓄、國民儲蓄會是多少?
(3)試求新的均衡利率水平
(1)Y=C+I+G= 250+0.75(5000-T)+1000+1000=5000
所以, T=4000/3=1333
則: 私人儲蓄=Y-T-C=5000-1333-[250+0.75(5000-1333)]
=667
公共儲蓄=T-G=1333-1000=333
國民儲蓄=私人儲蓄+公共儲蓄=1000
(2 ) 假設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則:
由上式得到稅收T=4000/3=1333,
則: 私人儲蓄=Y-T-C=5000-1333- [250+0.75(5000-1333)]
=667
公共儲蓄=T-G=1333-1250=83
國民儲蓄=私人儲蓄+公共儲蓄=667+83=750
(3)國民經濟均衡時,S=I(r)
750=1000-50r
則均衡利率 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