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享經濟的本質
共享經濟的本質——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專務。對於供給方來屬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2. 共享經濟的主要理論有哪些
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3. 共享經濟如何迴避經濟學十大原理的限制
傳統經濟的共享行為與互聯網經濟時代下的共享行為主要存在兩大區別。
一是共享群體的不同。傳統的商品共享行為主要發生在熟人之間,由於熟人間存在信任基礎,商品共享的風險可控。信息共享則是由於信息產品的數字性、網路性和低成本性也大大降低了交易風險。
而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共享行為大多發生在陌生人之間,且涉及商品類型多為耐用品,價值較高,發生道德風險時會給商品所有人帶來額外成本。此時,商品需求方也需要確保自己支付的租金與獲取的商品和服務質量相符。
二是共享行為的模式不同。傳統經濟的共享行為往往是線下、當面交易,對交易雙方及交易商品直接可見,交易風險相應降低,而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共享行為多是線上交易,尤其對商品的品質不可鑒別和觀測,存在賣家虛假表述商品信息的風險,產品的交付也存在不確定性。
由於線上交易存在更多風險,這就需要構建一種雙向信任機制,在交易發生時,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
在商業活動中,信任從來都不只是感性的心理活動,而是交易雙方重復博弈的理性均衡結果,是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經濟合作的一種有效的制度安排。
在傳統經濟中,企業投入巨大財力去打廣
告,租用黃金地段的高昂鋪位,對消費者做出各種售後承諾,諸如此類經濟活動都是為了提高自身違約的成本,從而在動態博弈中構建信任機制。
在互聯網共享平台中,買家和賣家之間構建信任機制主要有三種途徑:事前審查(Upfront Inspection)、聲譽機制以及事後外部干預( External Enforcement)。
互聯網共享平台的出現讓每個個體人既可以是買方,也可以是賣方,這一轉變對傳統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層面
一是商品價格,靈活賣家進入市場與專業賣家競爭,可能會推動消費者產品價格的降低,改變傳統的市場結構;二是市場需求,靈活賣家的出現對專業賣家的商品銷售具有一定替代效應,同時也具有刺激拉動效應。
首先,共享平台中出現的大量個人生產者,與傳統的專業賣家間存在很多差異。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是成本差異,包括事前投資成本、邊際成本以及平台費用分雑。針對事前投資成本,專業賣家在銷售某種商品或服務之前,往往需要進行投資。……
二是供給靈活性的差異。隨著市場需求趨於差異化,對生產模式的要求逐漸提高,靈活賣家往往可以提供更加差升化、靈活性的商品及服務供給,相比專業賣家提供的標准化商品和服務更具競爭優勢。……
騰訊竟爭政策辦公室首席經濟學顧問 吳緒亮的《競爭政策研究》
4.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啥啊
共享經濟的典型案例是 Airbnb ,人們將自己的起居室與遊客分享,因此共享經濟的直觀形式是人們將閑置物品通過互聯網平台分享給他人使用,並且獲得回報。如果共享經濟只限於此,那麼確如某知名學家說,所謂共享經濟,其實就是出租,何必再造一個新概念呢?然而出租並不能涵蓋共享經濟的全部形式,比如兼職行為就是勞動力的共享,但並非出租,又如汽車4S店將自身作為汽車電商平台的線下提車點和服務點,也是一種新型合作與共享,這顯然比租賃更加復雜。
那麼共享經濟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共享經濟有兩個基礎,首先是各類生產資料、耐用消費品非常充足,出現閑置;其次是這些資源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碎片化。在此基礎上,一些互聯網平台可以將這些資源更高效、更靈活的組織起來,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概況的說,共享經濟是一種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新型生產活動組織方式。
5. 共享經濟的理念是什麼
共享經濟的理念,概況起來為:弱化「擁有權」,強化「使用權」。資源不再因私有化而沒有得版到充分權利用。
拿CDN來說,流量礦石「CDN共享經濟模式」就是共享經濟。CDN+P2P結合,這讓所有擁有「閑置帶寬」的個人都可以參與到CDN中來, 讓大家看視頻速度更快。只要有家庭普通電腦有網路就可以為P2P對等網路盡一份力。
另外Uber滴滴等計程車模式也屬於共享經濟。
6. 共享經濟是怎麼形成的呢
這是一個相互彌補需求的過程。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
7. 如期分期淺談什麼是共享經濟以及共享經濟的本質
一、共享經濟的真正內涵
共享經濟的典型案例是 Airbnb ,人們將自己的起居室與遊客分享,因此共享經濟的直觀形式是人們將閑置物品通過互聯網平台分享給他人使用,並且獲得回報。如果共享經濟只限於此,那麼確如某知名學家說,所謂共享經濟,其實就是出租,何必再造一個新概念呢?然而出租並不能涵蓋共享經濟的全部形式,比如兼職行為就是勞動力的共享,但並非出租,又如汽車4S店將自身作為汽車電商平台的線下提車點和服務點,也是一種新型合作與共享,這顯然比租賃更加復雜。
那麼共享經濟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共享經濟有兩個基礎,首先是各類生產資料、耐用消費品非常充足,出現閑置;其次是這些資源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碎片化。在此基礎上,一些互聯網平台可以將這些資源更高效、更靈活的組織起來,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概況的說,共享經濟是一種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新型生產活動組織方式。
二、共享經濟的經濟學原理
我們提到兼職也屬於共享經濟,那麼我們就從兼職入手來談談共享經濟背後的經濟學原理。與「兼職」對應的是「全職」,也就是說勞動者與企業形成穩固的僱傭關系,勞動者成為企業內部用行政命令調動的人力資源。打個比方,兼職往往需要完成一 項明 確的任務,完成任務後就可以得到相應報酬,這更多是一次市場交易行為。而上班則通常沒有明確的任務,而是根據上級的指示不斷完成工作,這更多的是執行企業內部的行政命令。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企業形成的原因。在本專欄此前的文章《信息的權屬:區塊鏈與信息社會》中,我們提到諾 貝爾 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率先提出了企業存在的原因。為了實現資源的流動和配置,可以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當市場交易成本高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時,企業便產生了。企業的存在正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代替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
哪些因素決定了市場交易成本的高低呢?首先包括明確的產權和便於計量。科斯提到,為了可以交易,資源需要有明確的產權。比如現在我國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產權不夠明確,就會為交易帶來很大的困難。此外,1974年諾 貝爾 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在《知識在社會中的應用》一文中提到,資源能夠交易的前提是可以被准確的計量,比如工人的計件工資、租車按行駛里程收費等都可以比較准確的計量,但是一幅字畫、一項知識產權的價值卻比較模糊,這也使得交易定價變得困難。除此以外,生產活動的不確定性、資源描述的難度、交易雙方信息傳遞難度等因素,也會影響交易成本。
如果交易成本很高,不能通過市場交易來配置這類資源,那麼只能把這些資源納入企業內部,通過企業的行政命令來配置這類資源。比如技術專家幫助企業檢修設備故障,他的勞動值多少錢?很難准確計量。設備發生故障的頻率不確定,故障的復雜程度也不透明。所以企業很難與專家就每次檢修支付報酬(也就是進行交易),還不如聘請專家為顧問,每年支付固定的顧問費,不管出現什麼故障專家都要負責(也就是行政命令)。
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一些原本難以計量的資源,現在可以信息化、便於計量了。這就降低了交易成本,這得這些資源可以從企業或個人的控制中重新釋放出來,通過市場進行配置。比如在Airbnb上,我們可以看到房間的照片、地理位置、其他用戶的點評等信息,這都有助於用戶判斷是否值得為房間買單,降低了計量的難度。房間的配置。這是又如在 豬八戒網 上,設計師通過網站接活,幫助企業完成設計工作,企業主可以看到設計師的過往作品、收費標准、客戶點評等信息,而且可以接受多位設計師的報價,這也降低了企業評判和定價的難度。這是設計勞務的配置。
企業或個人的控制是一種獨占,而通過市場配置則體現了共享。資源便於計量,就可以碎片化,靈活組合、按需調配,這就是共享經濟的基礎。但是這些分散化、碎片化的資源需要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產品,而消費者自己很難去組合這么多資源(或者說是沒有專業比較優勢),所以就需要出現一個新的組織者。比如互聯網家裝平台就組織起眾多設計師、泥瓦匠、木工、電工等,為用戶提供整體裝修服務。而要組織這么多分散化的資源,就必須依靠一套強大的信息系統。因此,信息技術一方面讓資源碎片化,另一方面又賦予組織者更強的組織能力,這兩方面的整體才是共享經濟的核心。
我們看到,共享經濟的反映了信息技術對商業活動組織形式的深刻影響。此前很多人只關注資源的碎片化,忽略了資源的新型組織方式,對未來信息社會商業形態的認識是片面的。
三、共享經濟的創新實踐——O2O與SaaS的未來
理論上,我們認為共享經濟反映了未來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那麼實踐上,這種組織方式是如何實現的呢?一種商業模式都包含供給側和需求側,共享經濟更多的是一種供給側的組織方式,調動分散化、碎片化的生產要素,組合起來為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而這項工作,是由產業鏈上新出現的成員完成的,我們過去把這個新的組織者稱為「互聯網平台」。
起初,這個新成員是從流通環節切入的,也就誕生的電子商務。無論B2B、C2C還是B2C等名目繁多的概念,其關注的都是產品的流通。在此階段,誕生的互聯網巨頭是淘寶、京東、 餓了么 、美團、 滴滴 等。以「 餓了么 」為例,它為眾多餐廳安裝了客戶端,每當有用戶訂餐,餐廳里就會響起那熟悉的女聲——「你有新的 餓了么 訂單,請盡快查收」,接下來就是餐廳大廚一頓煎炒烹炸、鍋碗瓢盆。 餓了么 只在乎怎麼把外賣交給消費者,這是流通環節,至於菜是怎麼炒出來的、用了什麼油,這其實是生產環節,餓了么是不在乎的。
然而,只關注流通環節的問題在於很難控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尤其對於復雜的產品和服務,要在生產流程的每一步進行質量控制,所以這個新成員正在逐漸進入生產環節,這也就誕生了O2O和SaaS。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的縮寫,它的用戶主要是企業。這里軟體是形式,服務才是本質,可以說沒有通過軟體提供服務的SaaS都是耍流氓。怎樣通過軟體提供服務呢?其實就是把服務者的專業知識、經驗、思想、能力都融入了軟體的功能和 程序 邏輯里,與SaaS用戶(企業)的業務流程緊密融合,幫助SaaS的使用者更好的完成業務活動。這也是SaaS和傳統ERP的本質區別,ERP只有記錄功能,而SaaS有指導能力。因此,SaaS指導和監督企業完成好每一步生產流程,從而進入了產品的生產環節,成為企業活動的組織者。
由於進入了生產環節,SaaS背後的運營者可以組織起更復雜的生產活動,比如為產業鏈上下游不同企業提供SaaS、指導他們各自的生產流程,而組合起來則是SaaS組織了整個產業鏈。這一切的前提是產業鏈內的資源分散化、碎片化、可計量、易描述,這是信息技術的功效,而這種新型組織方式通過信息技術滲透進產業鏈各個環節,比傳統的市場交易、合格供應商等組織方式更精準、更靈活、更高效。
在經歷了2015年的資本泡沫後,O2O和SaaS似乎被資本棄入了冷宮,然而恰恰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SaaS服務企業逐漸找到了方向,真正融入到企業的業務流程,成為生產活動的組織者。在筆者公司投資和關注的企業中,就有多家這樣的企業,他們可能屬於旅遊、教育、醫療、汽車出行等不 同行 業,但它們有共同的特徵,成長軌跡也互相具有借鑒意義。盡管目前他們還大都是無名小卒,但我相信他們之中會有下一個阿里、 滴滴 。
四、從共享經濟到信息經濟
以上,SaaS實現了供給側的新型組織方式,一旦它與需求側的新型組織方式相結合(不同於線下店、互聯網中心化網站被動等待消費者上門,還將出現其他流量組織方式,此不贅述,以後專文討論),就會迸發出更具活力的經濟活動。
這些經濟活動的新型組織方式,連同經濟活動所需的新要素,則構成了信息社會的新經濟形態,我們稱之為「信息經濟」。O2O、SaaS受到追捧又受到質疑,這不是共享經濟的落幕,而是信息社會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
8. 到底什麼是倍增學原理和分享經濟
一份工作,假如有兩種薪資報酬:
A:一個月給你萬元,每天給你1萬元。
B:按天發放,第一天給你一分錢,然後,後一天是前一天的 2 倍。
(選擇A? 還是選擇B?你會選擇哪種?)
選擇B的朋友請看下面結果:
第1天:0.01元
第2天:0.02元
第3天:0.04元
第4天:0.08元
第5天:0.16元
第6天:0.32元
第7天:0.64元
第8天:1.28元
第9天:2.56元
第10天:5.12元
第11天:10.24元
第12天:20.48元
第13天:40.96元
第14天:81.92元
第15天:163.84元
第16天:327.68元
第17天:655.36元
第18天:1310.72元
第19天:2621.44元
第20天:5242.88元
第21天:10485.76元
第22天:20971.52元
第23天:41943.04元
第24天:83886.08元
第25天:167772.16元
第26天:335544.32元
第27天:671088.64元
第28天:1342177.28元
第29天:2684354.56元
第30天:5368709.12元30天合計:10737418.23元,明白了嗎?這個就是倍增的力量!!!
還記得這個故事吧。從前,有一個國王,非常喜歡下棋。一天,他下完棋後突發奇想,要獎勵棋的發明者。他把發明棋的人召到皇宮中說:你發明的棋讓我天天開心快樂,我要對你進行獎勵,你說吧,你都需要什麼?當時,正直天旱鬧災荒,老百姓民不聊生。棋的發明者說: 我什麼也不要,你只要把我的棋盤上的第一個格里放一粒米,第二個格里放兩粒米,第三個格里放四粒米,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雙倍,以此類推,直到把這個棋盤放滿就行了。國王哈哈大笑說:就依你說的算數。
當第一排的八個格放滿時只有128粒米, 皇宮的人都大笑起來。當排到第二格時,笑聲止,而被驚嘆所代替。 國王大為吃驚,通過計算, 要把這64格棋盤放滿,需要1800億萬粒 米,相當於當時全世界米粒總數的10倍。國王認輸了,並給予相當的獎勵。棋的發明者用這些米糧,救濟了無數災民。
這就是被愛因斯坦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市場倍增學的來歷。市場倍增學又叫網路學,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槐寶。世界上最聰明、最能賺錢的美國猶太人說過這樣一句 話:「擁有了網路,就擁有了世界。」網路外行者,很難明白此話的真意。但作為深知市場倍增學原理的人士,100%的人都會認為這是 一句至理名言。在美國50萬的百萬富翁中,大約就有20%是市場倍增學締造了他們巨大的財富。這就是市場倍增學的偉大!倍增學原理
1、市場的倍增市場倍增利用幾何級數原理,其范圍 大,涉及面之廣,是其他任何營銷方式所不能及的。假如一個公司有8 個直銷商,每個直銷商發展8 位直銷商,到底8代的時候這家公司就有 16777216名直銷商。也就是說這個市場是一個無窮倍增的,當然,在現實當中沒有這么快,有些環節不可能像理論上說得那麼快,但是這種方法的威力是別的營銷方式所望塵莫及的。
2、時間的倍增在時間上,直銷商的效率是別人所不能比 的。公司向4000人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宣傳,假如每個顧客需要20分鍾。那麼共需要1333小時,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得166天時間才能完成。但是,假如通過直銷商宣傳,到第三代就已經超過4000人。 用一天的時間完成166天的工作,是時間上倍增的魔力。
3、效益的倍增效益的倍增包括公司的效益倍增和知曉上的效益倍增。公司的效益倍增是通過直銷商數量的倍增和市場的倍增來實現的;直銷商的效益倍增是藉助網路組織人數的倍增,間接下線的增加而獎金數目倍增的。
4、人際學原理人際學是研究人際關系的一門學科,直銷商通過人及發展自己的組織,然後才能實現共贏,共同分享事業機會,達到事業的頂峰。推銷大王喬吉拉德說過:每個人背後都有250 個潛在顧客。這說明人際網路是一個巨大的財富聚集地,只要是你願意開發,組織營銷將是你選擇創業的無悔的選擇。
5、傳播學原理傳播學是研究信息傳播的一門學科,直銷商就是通過藉助於傳播學原理讓直銷商的每一個朋友都能參與到這個事業當中來。一個樂意傳播生意機會, 一個樂意接受事業機會,於是直銷就向縱深發展了。
6、網路學原理就像一個蜘蛛,在他的網路還沒有建好之 前,他絕對不去捕蚊子,而是努力的去構建自己的網路。根據網路學原理,這是網路投資階段,這個階段不僅沒有效益,還會耗資很多。 大量的投入,耗費時間精力等等。當網路構建成功之後,就是直銷商開始受益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收入獲得就是上面講的倍增的收入了!!
李總理達沃斯論壇講分享經濟
視頻完整版
什麼叫分享經濟模式? 分享個小故事給朋友們! 有個開面館的老鄭,他做的面很好吃!有個經常來面館吃面的食客小陳!小陳幾乎每個月都會來老鄭的面館吃面! 突然有一天老鄭對小陳說:小陳同學我叫老鄭,是這家面館的老闆!那麼我想問你覺得我家面館的面好不好吃呢?小陳說:好吃啊!我很喜歡!老鄭:那麼既然好吃,我想和你談一個合作計劃!你願意跟我合作嗎?小陳說:先聽聽看是怎樣的合作呢? 老鄭:合作計劃是這樣的--你既然這么喜歡吃我家的面,那麼從今天開始我正式邀請你成為我老鄭面館的合夥人,合夥人呢,有以下幾點: 你和你以前一樣,照例來吃面就可以了,以前你來我的面館吃面都不打折,再好吃也沒有打過折!現在你成為我的合夥人,你來吃面我給你打七折; 如果有朋友問你小陳那裡的麵店好吃啊?你要記得幫我講一句話就好了:"老鄭麵店最好吃,你報我小陳的名字可以打七折"; 報你名字來吃面的朋友,每吃一碗,我獎勵你1元,他們再推薦的朋友來吃面,每吃一碗,我獎勵你0.5元。 小陳說:好啊!好啊! 於是小陳下月就介紹了一些朋友來吃面!到了月底,老鄭對小陳說:因為你這個月的介紹本店生意興隆,他們一共來本店吃了2000碗面!這是按約定給你的1800元!小陳覺得好棒,平時我只是來吃吃面的,現在能吃到這么好吃的面條的同時還能賺外快,真的好贊。 過了段日子,小陳要准備考試了,這個月他很忙,沒有時間去幫老鄭介紹人來面館了,但是忙裡偷閑他還是會來面館吃面,和大家聊聊天。有一天,老鄭拉著小陳,遞給他6000塊,小陳很詫異,堅決不收這錢,這時老鄭說到:"你上次介紹的那些朋友啊,他們吃了面後,感覺味道確實不同於其他面館,從那以後他們經常會來光臨,並且他們也介紹他們的朋友來吃,我同樣也給他們獎勵了,這些是你應得的,當初多虧你介紹,我的面館才會有現在這么興隆的生意啊。"小陳竟說不出感激的話來,從此之後,小陳就和老鄭的面館,長長久久地合作下去。你讀懂了嗎?這就是分享經濟模式
一般人思維:
1元X1元=1元
老闆思維:
1元X1元
=10角X10角
=100角
=10元
互聯網+思維:
1元X1元
=10角X10角
=100分X100分
=10000分
=100元
當我們在傳統的思維里苦苦掙扎,別人已經開始了用分享經濟學+倍增學原理+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思維在奔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