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宏觀經濟學中的dpi指的是什麼
dpi指的是個人可支配收入(簡稱 DPI/PDI)
個人可支配收入,即可用於個人開支或儲蓄的那一回部分收入。答
計算公式:DPI = 所有收入PI - 所得稅 +(轉入收入)= 個人消費C + 個人儲蓄S
個人可支配收入是從「個人收入」派生出來的一項指標,體現個人的實際購買力。
DPI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因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生活
水平的變化情況。
Ⅱ dpi英文全稱
DPI (Dots Per
Inch) dpi, 每英寸的點, (計算機用語) 圖像儀器解析的度量單位
(比如列印機或掃描器)
Ⅲ GDP、NDP、NI、PI和DPI之間有什麼關系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告訴我們一國的總收入及其用於產品和服務產出的總支出.GNP是國民生產總值,我們加上從其他國家得到的要素收入(工資、利潤和租金),並減去對世界其他國家的要素收入的支付: 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對國外的要素支付 GDP衡量在國內生產的總收入,GNP衡量國民所賺取的總收入。
Ⅳ Gdp,ndp,ni,dpi是什麼,西方經濟學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ndp:國內生產凈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運用生產要素凈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ni: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是一國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產要素所得的報酬,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等的總和。
dpi:個人可支配收入,是個人收入減去個人納稅支出後的余額。它是可以由消費者個人或家庭自由支配的貨幣額。
(4)dpi經濟學全稱擴展閱讀:
GDP的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相同。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Ⅳ 經濟學中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的縮寫究竟是DPI還是PDI
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個人可支配收入等於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所得稅、遺產稅和贈與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統稱非稅支付)以後的余額。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在一般情況下,個人可支配收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用於個人消費支出的收入;
(2)個人儲蓄,包括儲蓄存款和現金;
(3)其它可支配收入,如各種債券、股票、應收應付款、個人保值商品等。影響個人可支配收入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個人收入的多少和有關的納稅政策及稅率的高低等。
(5)dpi經濟學全稱擴展閱讀: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實際生活中,常用來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是扣除消費剩餘收入,是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
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和轉移性凈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為住戶部門的平均可支配總收入。由於不含非金融企業部門、金融機構部門和政府部門,居民可支配總收入遠小於國民可支配總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戶部門可支配總收入除以常住人口)也就遠小於人均可支配總收入(支配總收入除以常住人口)。
Ⅵ 簡述GDP、NDP、NI、PI和DPI之間的關系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告訴我們一國的總收入及其用於產品和服務產出的總支出.GNP是國回民生產總值答,我們加上從其他國家得到的要素收入(工資、利潤和租金),並減去對世界其他國家的要素收入的支付: 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對國外的要素支付 GDP衡量在國內生產的總收入,GNP衡量國民所賺取的總收入。
Ⅶ dpi的全稱是什麼
DPI是「dot per inch」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每英寸長度內的點數。通常,我們都使用dpi來作為掃描器和列印機的解析度單位,數值越高表示解析度越高。目前,市面上出售掃描器的光學解析度主要有600×1200 dpi和1200×2400 dpi兩種。掃描器的光學解析度由兩個數字構成,是因為橫向解析度和縱向解析度不同。較小的數字通常為縱向解析度,即我們一般區分掃描器解析度用的數值。也就是說,600×1200 dpi的掃描器,我們通常簡稱為600 dpi。
縱向解析度之所以比較小,是因為掃描器的CCD(光學電荷器件)是以橫向方式排列,然後縱向移動來進行掃描。縱向解析度由於移動的緣故,精密度自然比固定不動的橫向解析度來得差些。至於掃描器可輸出的最高解析度9600×9600 dpi,則是以最大光學解析度進行掃描後,再經由數學運算內插補點所得的結果。常有人問,掃描器究竟該買300 dpi或600 dpi,或是1200 dpi 的機種呢?答案因人而異,視你的用途而定。如果你只用來掃描照片、文件,進行文字識別或製作網頁、牆紙的話,那麼300 dpi的機型就綽綽有餘。而如果你需要掃描照片(正片),或用列印機輸出影像的話,那麼600 dpi的機種才能發揮用途。為什麼製作網頁或牆紙不需要太高的解析度呢?這是因為電腦顯示器的解析度約為72dpi,這個數值其實是這樣計算出來的:以一部15寸的電腦顯示器為例,可視面積的水平長度大約為11.2寸,如果顯示模式是800×600,那麼解析度就是800/11.2=71.4。如果是17寸電腦顯示器,以1024×768的顯示模式來看,解析度就變成1024/12.8=80了。
Ⅷ DPI是什麼
DPI是「dot per inch」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每英寸長度內的點數。通常,我們都使用dpi來作為掃描器和列印機的解析度單位,數值越高表示解析度越高。目前,市面上出售掃描器的光學解析度主要有600×1200 dpi和1200×2400 dpi兩種。掃描器的光學解析度由兩個數字構成,是因為橫向解析度和縱向解析度不同。較小的數字通常為縱向解析度,即我們一般區分掃描器解析度用的數值。也就是說,600×1200 dpi的掃描器,我們通常簡稱為600 dpi。
縱向解析度之所以比較小,是因為掃描器的CCD(光學電荷器件)是以橫向方式排列,然後縱向移動來進行掃描。縱向解析度由於移動的緣故,精密度自然比固定不動的橫向解析度來得差些。至於掃描器可輸出的最高解析度9600×9600 dpi,則是以最大光學解析度進行掃描後,再經由數學運算內插補點所得的結果。常有人問,掃描器究竟該買300 dpi或600 dpi,或是1200 dpi 的機種呢?答案因人而異,視你的用途而定。如果你只用來掃描照片、文件,進行文字識別或製作網頁、牆紙的話,那麼300 dpi的機型就綽綽有餘。而如果你需要掃描照片(正片),或用列印機輸出影像的話,那麼600 dpi的機種才能發揮用途。為什麼製作網頁或牆紙不需要太高的解析度呢?這是因為電腦顯示器的解析度約為72dpi,這個數值其實是這樣計算出來的:以一部15寸的電腦顯示器為例,可視面積的水平長度大約為11.2寸,如果顯示模式是800×600,那麼解析度就是800/11.2=71.4。如果是17寸電腦顯示器,以1024×768的顯示模式來看,解析度就變成1024/12.8=80了。
Ⅸ 宏觀經濟學中的dpi指的是什麼
dpi指的是個人可支配收入(簡稱 DPI/PDI)
個人可支配收入,即可用於個人開支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計算公式:DPI = 所有收入PI - 所得稅 +(轉入收入)= 個人消費C + 個人儲蓄S
個人可支配收入是從「個人收入」派生出來的一項指標,體現個人的實際購買力。
DPI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因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