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經濟學基礎教程(第二版)的期末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下列各項中會導致一國生產可能性曲線向外移動的一項是( c )
A.失業 B.價格總水平提高
C.技術進步 D.消費品生產增加,資本品生產下降
2.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對其互補品最直接的影響是( d B )
A.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B.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C.互補品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 D.互補品的價格下降
3.消費者的預算線反映了( a )
A.消費者的收入約束 B.消費者的偏好
C.消費者的需求 D.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狀態
4.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滿足程度的商品組合集中在( b )
A.生產可能性曲線上 B.無差異曲線上
C.預算約束曲線上 D.需求曲線上
5.經濟學分析中所說的短期是指( c )
A.一年之內 B.全部生產要素都可隨產量調整的時期
C.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不能調整的時期 D.只能調整一年生產要素的時期
6.假如廠商生產的產量從1000單位增加到1002單位,總成本從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麼它的邊際成本等於( 10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廠房設備投資的利息是可變成本
B.商標注冊費是可變成本
C.購買原材料的支出為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
D.補償機器設備無形損耗的折舊費是不變成本
8.下列行為中最接近於完全競爭模式的一項是( c )
A.飛機製造業 B.煙草業
C.日用小商品製造業 D.汽車製造業
9.在完全壟斷市場上,對於任何產量,廠商的平均收益總等於( c )
A.邊際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場價格 D.邊際收益
10.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單個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是( B )
A.要素所生產產品的邊際效用遞減 B.要素的邊際產量遞減
C.等產量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D.生產的規模收益遞減
11.生產可能性曲線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
A.兩種產品的邊際轉換率遞增 B.兩種產品的邊際轉換率遞減
C.兩種產品的邊際替代率遞增 D.兩種產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
12.甲、乙兩人現有的效用水平分別為10和20,資源的再配置使得兩人的效用發生了變化,屬於帕累托改進的一種變動是( D )
A.甲的效用變為10,乙的效用變為15 B.甲的效用變為8,乙的效用變為25
C.甲的效用變為8,乙的效用變為30 D.甲的效用變為10,乙的效用變為30
13.凈出口是指( a )
A.出口減進口 B.出口加進口
C.出口加政府轉移支付 D.進口減出口
14.與邊際儲蓄傾向提高相對應的情況是( b )
A.可支配收入水平減少 B.邊際消費傾向下降
C.邊際消費傾向上升 D.平均儲蓄傾向下降
15.在下列情況中,投資乘數值最大的是( C )
A.邊際消費傾向為0.8 B.邊際消費傾向為0.7
C.邊際消費傾向為0.9 D.邊際消費傾向為0.6
16.市場利息率提高,( b D )
A.貨幣交易需求增加 B.貨幣交易需求減少
C.貨幣投機需求增加 D.貨幣投機需求減少
17.總需求曲線AD是一條( a )
A.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B.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C.平行於數量軸的直線 D.垂直於數量軸的直線
18.假定名義貨幣供給量不變,價格總水平上升將導致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LM曲線上的一點( D )
A.沿原LM曲線向上方移動 B.沿原LM曲線向下方移動
C.向右移動到另一條LM曲線上 D.向左移動到另一條LM曲線上
19.按照哈德—多馬模型,當實際的資本一產出比小於意願的資本—產出比時,廠商的反應是( A )
A.增加投資 B.減少投資 C.保持原有投資水平 D.減少用工數量
20.菲利普斯曲線的基本含義是( c )
A.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同時上升
B.失為率和通貨膨脹率同時下降
C.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率下降
D.失業率的變動與通貨膨脹率的變動無關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21.某種商品的供給曲線的移動是由於( c,d,e )
A.商品價格的變化 B.互補品價格的變化
C.生產技術條件的變化 D.生產這種商品的成本的變化
E.政府向生產企業提供補貼
22.如果只有一種生產要素可以變動,那麼,該要素合理投入量應處於( AC )
A.生產要素投入的第二區域
B.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都遞增的階段
C.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都遞減並且大於0的階段
D.平均產量遞增,而邊際產量遞減的階段
E.平均產量遞減,而邊際產量遞增的階段
23.下列各項中會引起廠商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因素是( a BCD )
A.工資率 B.企業產品的價格
C.其他投入品的價格 D.生產技術
E.勞動供給的變動
24.根據IS-LM模型( )
A.投資增加,使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上升
B.投資增加,使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貨幣供給量增加,使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貨幣供給量增加,使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下降
E.貨幣供給量增加,使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上升
25.在經濟蕭條時期,政府可以選擇的貨幣政策是( abd )
A.降低法定準備率
B.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政府債券
C.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政府債券
D.降低再貼現率
E.提高再貼現率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消費者均衡
消費者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相切的點即為達到消費者均衡的點。
27.成本不變行業
28.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名義GDP)
29.消費函數
四、計算題(本大題8分)
30.已知某國的投資函數為I=300-100r,儲蓄函數為S=-200+0.2Y,貨幣需求為L=0.4Y-50r,該國的貨幣供給量M=250,價格總水平P=1。
(1)寫出IS和LM曲線方程;
(2)計算均衡的國民收入和利息率;
(3)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政府購買增加100,均衡國民收入增加多少?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1.簡述需求規律的含義及其特例。
需求是指居民戶(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而且能夠過買的商品數量。需求與價格呈反方向變動;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斜率為負,曲線凸向原點;影響需求的因素除了價格外還有消費者收入水平,社會收入平等程度,消費者是好變動,社會人口數量及其組成,消費者對未來的看法等。
32.簡述廠商使用生產要素所遵循的利潤最大化原則。
33.簡述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34.試述外部性(外部經濟影響)對效率的影響及矯正外部性的政策。
35.凱恩斯理論是如何解釋西方國家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原因的?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C 2.B 3.A 4.B 5.C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D 19.A 2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CDE 22.AC 23.BCD 24.BC 25.ABD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是消費者的效用達到最大並維持不變的一種狀態。在基數效用意義下,消費者均衡的條件為MU/P=λ,其中λ為貨幣的邊際效用;在序數效用意義下,當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約束線相切時消費者處於均衡,條件為RCS1,2=P1/P2。
27.是指隨著行業中廠商數量(或者行業中總產量)的增加,廠商的成本不發生變動的行業。
該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的直線。
28.又稱貨幣GDP,是指一個國家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商品及其勞務的市場價值。名義GDP的高低受價格因素的影響,利用名義GDP可能會高估或者低估實際的生產率。
29.在兩部門經濟中,表示居民消費與收入總量之間關系的函數。函數形式為:C=C(Y),消費是收入的增函數,但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數量的增加趕不上收入的增加。
四、計算題(8分)
30.(1)IS曲線:300-100r=-200+0.2Y
LM曲線: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C=100,則IS-LM方程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因此,國民收入增加100。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1.一般說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越高,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數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在西方經濟學中,這一特徵被稱為需求規律。滿足需求規律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需求規律給出了消費者對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徵。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消費者的行為都嚴格服從這一規則。下面的三種情況可以作為需求規律的特例。
第一,消費者需求某種商品的數量不受該商品價格的影響。此時,需求曲線是一條垂直於數量軸的直線。
第二,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變動極其敏感,以至於價格升高時消費者的需求量為0,而價格降低時需求量趨於無窮大。此時,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平行於數量軸的直線。
第三,消費者的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提高而增加。此時,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比如名貴字畫、吉芬物品等。
32.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原則是要素的邊際收益等於要素的邊際成本,即VMP=r。
當VMP>r時,增加一單位要素帶來的收益超過成本,因而應增加要素投入。
當VMP 故:VMP=r,即只有當增加單位要素給廠商帶來的收益等於成本時,廠商實現利潤最大。
33.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主要有四個: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1)充分就業:是指包含勞動在內的一切生產要素都能以願意接受的價格,參與生產活動的狀態,即消除了周期性失業的情況。
(2)價格穩定:是指價格指數相對穩定,不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
(3)經濟增長:是指一定時期內經濟的持續均衡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是指一國凈出口與凈資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34.外在性,又稱為外部經濟影響,是指某一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對其他經濟單位所施加的「非市場性」的影響。
外在性對經濟效率的影響在於它使得私人提供的數量與社會需要的數量出現差異。 這可以由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及其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加以說明。
如果一項活動產生負的外部經濟影響,那麼該項活動對其他經濟單位施加正成本,從而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反之,在存在正的外部影響的條件下,社會成本小於私人成本。
(或:如果私人收益大於社會收益,則該經濟單位施加了負的外部影響;如果私人收益小於社會收益,則該經濟單位施加了正的外部影響。)
如果廠商對其他經濟單位產生負的外部經濟影響,私人廠商的最優產量大於社會的最優產量;如果廠商對其他經濟單位產生正的外部影響,私人廠商的最優產量小於社會的最優產量。
矯正外部性政策的指導思想是,外部經濟影響在內化,為決策者提供衡量其決策的外部影響的動機。這些政策主要有:
(1)稅收和補貼,即向施加負外部經濟影響的廠商徵收恰好等於外部邊際成本的稅收,而給予產生正向外部經濟影響的廠商等於外部邊際收益的補貼。
(2)企業合並,即將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經濟單位合並。
(3)明確產權和談判。依照科斯定理,政府無須對外部經濟影響進行直接的調節,只要明確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當事人雙方的產權,就可以通過市場談判加以解決。
35.根據凱恩斯總需求決定理論,已有的收入、消費傾向、貨幣需求、貨幣供給、預期收益和資本品價格是影響總需求從而影響國民收入量的因素。
在社會經濟條件既定的情況下,已有的收入、貨幣供給數量以及資本的供給價格可以視為常量,因而國民收入則主要取決於人們的消費傾向、對貨幣的流動偏好以及投資者對投資未來收益的預期。
對於發生在30年代的大蕭條,凱恩斯理論給出的理由如下: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決定了消費不足。
(2)資本邊際效率下降,即在蕭條時期投資者對未來收益預期偏低決定了投資不足。
(3)流動偏好。當人們處於流動偏好陷阱時,經濟中的貨幣需求趨於無窮大,無論貨幣供給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從而也導致投資不足。
消費不足和投資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總需求不足,最終決定均衡國民收入處於較低水平,從而使得經濟出現蕭條。
Ⅱ 大一選課選經濟學基礎好過嗎,期末怎麼考試
你好,經濟基礎當時是我的必修課,我當時還是過得挺容易,主要你平常也要認真聽,老師劃得重點要理解,期末是閉卷考試。
Ⅲ 大一經濟學基礎練習
每次復習時,先不忙看書,而是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導方法先默寫一遍,然後再和課本、筆記相對照,哪些對了,哪些錯了,哪些忘了,想一想為什麼會錯、會忘。針對存在的問題,再看書學習,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經久不忘。這種回憶,既可檢驗課堂聽課效果,增強記憶,又使隨後看書復習重點明確、有的放矢。對於課後復習來說,確能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Ⅳ 大一經濟學基礎的論文
根據經濟學的要點知識,歸納總結,對於現實生活的實際意義;根據這個目錄來寫,比較簡單好寫的,加油
Ⅳ 大一經濟學基礎中所講述的稀缺性中的選擇包含哪些具體問題
由稀缺性產生的問題只要有一下幾個:
1、生產什麼
2、如何生產版
3、為誰生產
即資源配置問題權
資源配置是指根據社會需求,組織物資資料、設備、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
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作出的選擇。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Ⅵ 大學經濟學基礎
嗯嗯嗯嗯嗯么
Ⅶ 求助!!!!! 求幾個經濟學論述題答案~ 我大一,學的是梁小民的《西方經濟學基礎教程》(第二版) 跪謝~
沒分,問題還那麼多,那麼有難度····
Ⅷ 求曼昆 《經濟學原理》(第二版)中文版完整pdf文件~~~~~~
哎,就沒第二版的,無能為力了。。o(︶︿︶)o 唉
曼昆《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第5版)課後習題詳解
曼昆《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第5版)課後習題詳解
曼昆《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第6版)課後習題詳解
曼昆《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第6版)課後習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