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春節里的經濟學政治議論文
飲食經濟
現象:平價年夜飯逐漸受熱捧
原理:供需將趨於平衡
在春節這種全國都在闔家團圓的日子,可能有人不一定能回家過年,但會有人不在除夕晚上吃一頓盡可能豐盛的年夜飯嗎?沒有這頓飯,這一年的忙活兒到底是為了啥?
今年照例有酒店年夜飯價格高但質量難以控制的爭論,部分地方也有不得乘機炒作抬高年夜飯價格的行政指令。媒體報道稱超七成的家庭選擇在家吃,但那三成已足以讓年夜飯預訂火爆。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開始,春節餐飲市場以家庭聚餐、同學朋友聚會為主,大眾餐飲持續紅火,高端餐飲遇冷,紛紛尋求轉型。
統計顯示,2014年安徽、遼寧、廣西、湖北、湖南大眾型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天津百餃園、寶軒漁府等餐飲企業大眾菜品銷售占營業額的80%以上。北京烤肉季、同和居等老字型大小餐飲企業年夜飯生意興隆,包間基本預訂一空,大廳上座率達九成。
與平價年夜飯受到熱捧不同的是,高端餐飲銷售明顯下滑。黑龍江重點監測高檔酒店銷售額同比下降20%以上。一些中高端餐飲企業也因此調整經營模式,迎合大眾消費需求。如天津狗不理增設外賣窗口,推出價格實惠的大眾化包子,而上海新雅、杏花樓等企業則推出網購年夜飯服務。
小經趣評:年夜飯的價格和質量同樣是個供給與需求的問題,當需求過旺時,只要充分競爭(與石油電信不同,餐飲業向來不缺乏競爭),供給者就有權力抬高一定價格來平衡與需求的矛盾。
年夜飯價格高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一些競爭者選擇了臨時退出,原因是也要「回家過年」。隨著春節臨近,你會發現暫停營業的飯館也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同樣可以在菜場和建築裝修工地看到。臨近年關,不少市民突然發現附近菜場經常供應一級香菇的老王小李不見了。當時針指向除夕那天時,市民長年生活的這座城市便顯得空空如也:公交地鐵乘客寥寥,小商鋪理發店關門大吉,街邊擺地攤的大姑娘小夥子也不見了,只剩下聯華等便利店通宵長明……生活一下子不方便起來,而且這種狀況每年都要持續近半月余。
雖然供給者就有權力抬高一定價格來平衡與需求的矛盾,但沒有人會把價格抬高到逼退目標客戶的程度,同時客人選擇除夕夜外出享受也肯定會核算成本與收益的關系,價格太離譜,相信寧願選擇在家自己做。這也是為何這兩年年夜飯逐步趨於平價的原因。
⑵ 調查報告《春節中包含的經濟學》600字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論文寫作,簡單的說,就是大專院校畢業論文的寫作,包含著本科生的學士論文,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博士生的博士論文,延伸到了職稱論文的寫作以及科技論文的寫作。一般來說,論文寫作,即高校畢業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機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依據一定的論文格式和字數要求,對學習和工作的學術總結和創新。[1]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英文題名方法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⑶ 求一篇小論文 《春節中的經濟學》
到中聯論文網找吧,那有幾十萬篇免費論文參考文獻。如果滿意,請好評
⑷ 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恩,這個你可以重 個方面入手,首當其沖的是貨幣政策這一塊,這個寫點很多,比如央行的貨幣政策是什麼,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間的相互影響,對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影響極其利弊等,有可以通過何種舉措來平衡利弊之間的關系。。。還有就是匯率這一塊,這塊可以寫的太多了,而且被各位經濟大師都寫過很多次了,這個你可以上網收索參考下,總之,一一個點切入,貫穿眾多經濟領域,發表你的獨特見解。我也是個經濟學初學者很多東西都不懂,不會什麼專業術語,也不會長篇大論,如果這些對你有幫助我深感欣慰,如果沒用就當看個帖子吧!
⑸ 以「春節里的經濟學」為題的作文,字數為500到600左右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版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權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准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⑹ 過年中有哪些經濟學現象
你好:最明顯的是供求嚴重影響價格。你到市場上去看,似乎是供求決定了價值,只要需要,多少錢都有人買的!
⑺ 求一篇經濟小論文,高一水平,運用政治經濟生活知識,600字左右
我是學經濟學的 六月就畢業了 這是我大一的時候寫的 估計有用 望採納 還有幾個案例需要再發給你。
生活中的經濟學
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義:第一,個人或社會的目的或慾望是永無止境的,而經濟資源在絕對量上來說是有限的,稀缺的。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工農業的調整發展,污染的日益嚴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資源及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日漸匱乏,甚至就連以往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空氣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變得稀缺起來。第二,稀缺資源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用途,但一旦用於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於其他用途。因此,人們的各項經濟活動都牽涉到選擇問題。在這里,效率意味著一國經濟應將它的生產和消費單位組織得使社會能夠得到最大數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勞務,而且,在現行習慣、法律和制度的范圍內,經濟資源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目標下,可通過「機會均等」或「結果均等」等制度來尋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機會均等的公正游戲規則,將實現由競爭帶來的繁榮。
而「生活中的經濟學」是將略顯抽象的經濟學與我們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現象以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在中國現階段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目標的情況下,經濟學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了:分析投資股票、買房前斟算性價比、就連女人們熱衷的商場打折。但是大部分人還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股市跌漲,房價會有高有低,商場又為什麼要打折呢。用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現象,更科學的權衡利弊,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
比如說這些例子:
1、扣狂潮里的秘密
如今,商品打折已成為一種「商業風氣」,正在整個商業系統中迅速的蔓延開來,許多商店也把打折當做是招攬顧客的一種手段之一。無論大街小巷,你總會看到商店的門口貼著「大甩賣」、「跳樓價」、「大放血」等字樣。而且,商店還貼著「恕不講價」的牌子。而且在商場里,「買一送一」、「買二送一」等廣告也隨處可見。
總之,整個的打折氣氛,讓人覺得自己是在一個充滿了「便宜」的世界裡,似乎只要你稍稍打開口袋,就能夠把無窮的「便宜」帶回家。但是,面對如此瘋狂的折扣潮流,我們都應該清楚地對待,不要因為貪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誰都知道,商家做生意都是為了賺錢。而如果他們真的「大放血」,而且是整天整月地放血,那麼有那個商家的體魄如此「健壯」呢?雖然我們必須承認確實有一些商品,由於建築拆遷、生意轉行、急需資金、商品換季價格確實比原來要低了,但利用「薄利多銷」的手段進行促銷的商家占很大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回報新老客戶」之類的店慶,這樣的目的更是明顯,他們是假借打折之名招攬顧客,賺取高額利潤的。
讓我們來看看商家打折的秘密。
我們知道,一定數量的產品,不管是生產一萬件還是只生產一百件,有些投資是必須的,比如廠房和機器設備。而且,這些投資在短期內是不能改變的,我們把這種短期內在數量上不能改變的投資成本稱為「不變資本」。而另一些投入如勞動力,如果你還想生產一萬件,就要多用幾個工人,如果只想生產一百件那就少用幾個工人,這是隨時可以改變數量的投資,稱為「可變資本」。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和就是生產商品所需的總成本。
如果把一段時間內生產出來的產品看做一個整體,那麼,把生產這些產品所耗用的成本(包括可變成本和不變成本)平均的分攤到每一件產品上,我們就可以大概知道每一件產品中包含了多少的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於是得到了「平均可變成本」和「平均不變成本」的概念,兩者之和又可以稱為「平均總成本」。而如果我們把廠家賣商品的價格看做是他從每一件商品中獲得的利益,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比較價格和以上幾個方面的平均成本的大小關系,來判斷廠商願意生產商品的最高數量和願意賣商品的最低價格。
實際上,商店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如此打折銷售,商場里只有部分的商品如此打折,不僅是部分打折而且是輪流打折------今天是日用品打折,明天是調料打折,這周是煙酒打折,下周是食品打折。而其他商品與別的超市的價格是沒有區別的。
先說消費者,那些知道打折商品又欲購買之的消費者顯然願意前去購買。但去超市要花車費和時間的。既然去了,既然花了車費和時間,理性的選擇哪裡能只購買打折商品呢?一般總是要購買一些別的商品,那些不知道打折商品的人又當怎樣呢?雖然不知道具體打折的是些什麼商品又不比別處的超市貴,為何不奔著打折的商品去呢?
再說廠家吧,商店的打折雖然使得商品的平均單價降低了,但由於打折吸引了消費者,提高了銷售量,總利潤一定不減反增。為了吸引那部分即使知道打折也不購買打折商品的消費者,最大限度的增加銷售量,商店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事先知道具體打折的商品,他是要讓一部分人知道,又讓一部分人不知道。
其實,正像前邊所說的由於各種特殊原因,商場被迫降價出售商品,價格往往比實際造價還低,那麼,消費者就會獲得比較實在的優惠。但是,在一般緊急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也是很少見的。因為,在平時,商品出賣的價格都比實際成本要高很多,而且在比較緊急的時候只要把價格下調,調到可變成本以上一點點,從消費預期來說就已經十分滿足了,商品就很容易賣出去,而且會比原來的銷售量更大,這才是最常見的打折現象,許多商場就是用這種手段吸引消費者,以獲得「薄利多銷」的效果。看起來他是在「放血」,但是雖然在單件商品上的利潤少了,但是賣出去的商品數量增多了,所以只要打折程度合理完全可以在打折的情況下,獲得比原來還多的銷售收入。
因此,對於各個商場瘋狂的打折熱潮,我們應該清醒的對待!
⑻ 求關於「節日經濟」的3000字以上的論文
把以下的假日經濟全部改為節日經濟
假日經濟概況
假日經濟是指人們利用節假日集中購物、集中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帶動市場、帶動經濟發展的一種系統經濟模式。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因為有一部分人休息,而使另一部分人獲得工作的機會。假日經濟屬於消費經濟范疇。假日經濟的主要特徵是消費,假日經濟具有的文化特徵是休閑與旅遊,假日經濟具有的空間特徵是流動與聚合,包括人流、 物流和資金流。從時間上來講,集中在雙休日與三個"七天"的節日高峰。
假日經濟的產業體系涵蓋面非常廣,幾乎涉及了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行業。除作為假日經濟支柱行業的旅遊業外,商業、餐飲業、娛樂業、體育產業、交通運輸業、影視業、展覽業、廣告業,甚至是彩票都是假日經濟的一部分。
假日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是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日益增多的情況逐漸形成的。近年來,為拉動經濟發展,政府提出了"鼓勵消費、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在此前提下,推出了"五、一"、"十、一"、"春節"三個七天的假期,使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達到114天,為居民消費、休閑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從而也奠定了假日經濟堅實的基礎。
[編輯本段]假日經濟現象透視
假日經濟是伴隨著我國第一個「黃金周」而出現的。1999年9月,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雙休日的試行後,決定增加廣大勞動者的休閑時間,將春節、「五一」、「十一」 三個中國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節日的休息時間延長為 7天,於是「黃金周」的概念應運而生,在旅遊管理部門的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在廣大老百姓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旅遊休閑的假期。所以在前幾個 「五一」黃金周到來之際,沒有做好任何物質准備的旅遊管理部門和沒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備的廣大消費者「一擁而上」,造成了公園、景點、名勝古跡「人滿為患」,名山、秀水、風景名勝「怨聲載道」,交通、住宿、旅行社「異常爆滿」……美好的時光卻沒有美好的享受,接下來幾個黃金周,成熟的廣大消費者採取了既要玩好又要休息好的方式,有意識地安排好了時間,因此整個「黃金周」無論各相關部門還是廣大消費者均過得有條不紊,皆大歡喜。經過對以上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歷了第一個黃金周的「狂熱」、黃金周的「冷靜」以及黃金周的「成熟」之後,即將到來的黃金周將是平靜祥和、豐富多彩的一個長假。人們將採取更加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性的時間支配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
[編輯本段]假日經濟含義
「假日經濟」的經濟學含義嚴格地說,「假日經濟」並不是一個經濟學名詞,但面對這一已客觀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現象,不妨將假日經濟定義為:人們利用假日集中購物、旅遊等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正確理解這一概念必須認識到,「假日經濟」不能單純理解為「節日經濟」,更不僅僅是「旅遊經濟」。它包括旅遊、休閑、娛樂三種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費、旅遊服務消費和文化消費三個領域。從更高的程度上講,它作為一種休閑消費,既是勞動力價值的體現,又是勞動力價值的提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生活消費作為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通過消費生活資料面維持自身生存,生產出活動於其他三個環節的勞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費也越來越從單純的物質層面發展到精神層面。勞動者通過消費可以減緩壓力,愉悅精神,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這不僅是對人之為人的價值的更高層次的體現,也是一個提高自身素質的能動過程。從這一點出發,發展「假日經濟」就不能只重商業和旅遊業,也應發揮其文化內涵。「五一」節期間,南京各劇場組織了包括戲曲、交響樂、配樂散文朗誦會在內的文藝演出百餘場,平均上座率在九成以上,接待觀眾十餘萬人,既實現了自身的經濟效益,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假日經濟產生的背景
「假日經濟」在我國出現的原因任何一種經濟現象的產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
近年來在我國出現的「假日經濟」現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第一,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年收入過到500至800美元,是旅遊消費急劇擴張的時期。199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5854元,已達500美元左右,有的城市已達1000美元,可以說我國已邁入了旅遊擴張期的門檻;
第二,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加。 1999年國務院決定增加公民的假日時間,全年達到114天,佔全年總天數的31.2%。從某種意義上說,假日消費情況的好壞,決定了一年消費市場的陰晴;
第三,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傳統道德的影響以及多年來「短缺經濟」下的艱難生活使大多數中國人重積累,輕消費,尤其無暇顧及精神消費和生活品質的提高。實際上,這是與較低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的。恩格爾定律表明,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低檔品、基本生活消費品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將下降,用於高檔品各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將大幅增加。伴隨著我國邁入「相對過剩經濟」時期,在政府和媒體相關措施的影響下,居民的消費觀念逐步發生變化。沒有這一點,「假日經濟」 是無從談起的。
第四,我國大多數市場進入買方主導態勢,商品和服務種類越來越多。蘇寧顛復假日經濟游戲規則,五一黃金周市場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蘇寧重倉蓄勢,憑借全國連鎖的優勢和三店聯動出擊的契機,從國內外各大家電企業一次性采購上萬套市場主流機型「五一」期間蘇寧電器將奉行其一貫倡導的「普惠制」原則,三家店攜手出擊,傾力打造濱城家電新坐標,讓大多數消費者感受到蘇寧的低價震撼。蘇寧電器為五一銷售准備了數量充足的特價機型,另外還有近萬套超低價電器組成重型火力,將以罕見的低價投放市場。在高端產品線上,由於蘇寧採用的是全國統購的方式形成規模優勢,屆時液晶電視將瘋狂降價、國產42寸等離子大面積降破10000元,數字電視只賣純平電視價格。冰洗方面,蘇寧、海爾強強聯合,五一期間在蘇寧率先銷售超薄液晶滾筒兩款,預約銷售返現500元。此外,本次冰洗聯合廠家推出返現加贈、以舊換新等活動。蘇寧所推崇的健康、時尚、節能、靜音「四優空調」也將在五一期間力掀巨浪,主流品牌1P機跌破1000元。4月30日,蘇寧掀起「歡樂手機淘寶夜」,18時開始,摩托羅拉、諾基亞、夏新、波導等國內外一線品牌手機聯袂上演低價銷售大戲……蘇寧之所以拿出如此大的力度,意欲讓更多的濱城消費者體驗到高端平價帶來的震撼體驗。綜合看來,這里包含了西方經濟學中有關消費函數決定的問題。凱恩斯理論認為,實際消費支出是實際收入的穩定函數,即C=C0+C*Y。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即 C0基本穩定以後,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Y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消費觀念的變化使邊際消費傾向趨於變化,這使得消費需求C提高,成為「假日經濟」出現的前提條件,加以人們擁有充分的閑暇時間和越來越多的消費選擇作為現實的基礎,「假日經濟」在我國的出現遂成為必然。
⑼ 春節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春節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經濟現象。我根據春節期間自身的經歷,對春節的種種經濟現象作了初步的調查研究。因水平有限,主要是表面的經濟現象,其本質難以准確把握,望讀者見諒。
一、春運——想說愛你不容易
除夕將至,「羈鳥思舊林,池魚思故淵。」在外打拚了一年的人們如倦鳥歸巢般飛回老家。於是乎,火車轟鳴的汽笛,汽車飛轉的車輪,行人匆匆的腳步,都醞釀著同一個聲音:回家!然而,我國孱弱的交通運輸卻實難挑起此重任。
筆者早在放假前的一個月就在長沙某酒店訂票處預訂由長沙開往石家莊的火車票。然而最終卻被告知「沒有買到」,只得先乘車至北京,再由北京轉車至石家莊。其中曲折坎坷非一語可道盡。更有一班兄弟姐妹,在學校訂票未果,只得再去火車站購票,夜間出發,徹夜不眠,排隊訂票,據聞隊伍曾一度由售票口排至進站處,幾百米長,景象頗為壯觀。而孩子們心中的惶惑焦灼,個中滋味,無親身經歷的人很難想像。
較之無車可乘,票價偏高似乎只是一個小問題。春運期間,全國火車票價上調 20%。雖然市場經濟條件下,供求關系直接影響著價格。但是,鐵路運輸仍屬於國有資產,且處於壟斷地位。此舉實在是令人郁悶。
除此之外,春運還存在人多擁擠、秩序混亂、受天氣影響等問題。進站時,人們往往一擁而上,擠上車來,大部分車廂又是擁擠不堪,空氣污濁,環境惡劣。旅途結束時,人們往往形象狼狽,斯文掃地。更有受大雪影響幾萬旅客滯留車站的情況發生。如此種種,實令旅客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究其原因,主要是客流量大,運力不足,非正常途徑售票等。鐵路對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是連接社會生產各方面的紐帶,解決鐵路運輸存在的問題,緩解春運矛盾,是當務之急。
二 購物狂潮
春節也是一種交換的「集市」。人們總會交換獲得自己需要的物品。按照傳統,人們往往要在春節期間添置新衣。而各大賣場也紛紛抓住機會,推出一系列促銷活動。有買100送118元,有買98送98元,有打折,貴賓卡,會員卡等等,真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
春節期間我父親在商場花318元買了一條褲子,商場贈送318元,一雙花花公子的鞋子是558,在贈送318元的基礎上,父親交了240元,買了鞋子,商場又送了240元。於是,我母親又用240元買了一瓶Kose眼霜和精華液。然後,商場又贈送了160元,於是我又買了原價158元的帽子與圍巾……
如此一來,可謂連環套一般。而花560元左右全家即已得到名牌西褲、鞋子、化妝品、帽子等,對尋常百姓來說也能接受。於是乎,各大商場均是人潮湧動,瘋狂購物者處處可見。春節的價值已不僅僅是過年、歇息的傳統意義,更是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有效手段。其消費方面的作用是最明顯和最直接的。在這一過程中,商家的促銷活動層出不窮。雖然其中的運行模式不足為外人道也,但其最終必以盈利為結局。商品能在市場上有效、順利的流通,便是商業活動的成功,買賣雙方達到雙贏。
三 制備年貨
以往,制備年貨是春節的重頭戲。而今雖然服務業已飛速發展,年前不必准備太多食品,但除夕前後部分商店與菜市仍要關門休息。因而年前依然也要購買一些蔬菜水果、肉蛋海鮮等。越是接近除夕,各種食品的價格越貴。黃瓜、豆角、番茄均漲至4元/斤,連北方最常見的白菜也漲至1.5元/斤。而其以往的平均價格不過0.5元/斤。水果方面,北方最常見的蘋果鴨梨每斤價格均在2.8元以上,南方的柚子也由以往的2.5元/斤漲至3.5元/斤,一個柚子大約要15元左右。而我在長沙冬季消滅柚子無數,每個不過4-5元。
雖然許多蔬菜水果價格令人咋舌,但人們依然購買。此現象可謂是再次詮釋了供求關系影響價格的經典理論。除夕將至,從事服務業的人們也要過節休息,造成商品供給減少;而冬季蔬菜品種少,栽培、運輸、儲藏成本高,蔬菜價格本身較高。而過年授予人們的特定心理使這些昂貴的蔬果成為必需品:誰家過年不整出七碟八碗、七葷八素的菜餚?太簡單的年夜飯總讓人覺得不成規矩、不像話。想吃什麼卻吃不到會讓這「過年」顯得過於凄涼。於是乎,賣方的商品一時間有了些「奇貨可居」的味道。如此算來,制備年貨在每個家庭的春節消費中佔了一定比例。然而,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一定程度上的再分配過程。富者以相對高價購買貧者手中的產品,這也可看作是再一次分配產品,縮短貧富差距的手段。然而,最終所獲得利潤是如何在生產、流通領域分配的,以何種比例分配的?我們不得而知。價格上漲是否最終能使農民收益?我們也不得而知。
四 訪親問友大拜年
按照傳統,春節期間親戚朋友都要互相來往走動,這是一個「禮數」問題。於是乎,我由長沙趕回石家莊,又由石家莊回到老家滄州過年。詩人說:所謂的故鄉不過是祖先漂泊的最後一站。對此我深表贊同。我的家族歷史比較簡單,然而祖先也走過了幾個地方。於是親戚們都分散居住在兩三個小城市,春節期間都要互相走動,互相贈送一些禮品,謂之「有聯系」。年前,我們分別拜訪了姥姥、二舅、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而他們也要一一回訪。平均每家要送50-100元左右的禮品。禮物一般為包裝、質量較好的蛋糕、水果、營養品等。而滄州的各個商場商店也投其所好,均有許多品種可以選擇。年後,爸爸作為奶奶這一脈的男丁要作為代表去拜望他的舅舅、姨媽等長輩,提了自香油蘑菇至八寶粥等十幾件禮物去拜訪四家親戚。過程則較為有趣,爸爸把第一家回送的部分禮物送給第二家,後又是第三家……如此這般,七拐八拐,推推讓讓,互相搭配,終於又提回了人家的黑芝麻糊、天津麻花等四件禮品。這般禮尚往來的禮儀,不禁令人莞爾。
然而,笑過之後細想,不難發現:血緣是春節的紐帶。每年一度的春節對人的血緣意識起到了不斷強化的作用。人的意識決定人的行為。所以,血緣意識的增強與血緣行為的泛化也是緊密相關的。從意識層面看,阻礙中國現代化的四大因素是:血緣主義、權威主義、平均主義和機會主義。而血緣主義在其中又居於主導地位。血緣主義使血緣成為了社會經濟生活的行為法則。其結果是:血緣內有誠信,血緣外是面子;家內有秩序,家外是機會主義;熟人之間好辦事,陌生人之間就是鑽空子。所以,血緣主義導致了人情大於法治。而法治是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沒有法治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另外,血緣主義也具有權威主義的天然基因。而權威主義又不利於平等和民主精神的產生。再者,血緣主義也有一種平均主義的味道。而平均主義既不利於個人積極性的調動,也不利於有效財產制度的建設。這般說來,春節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有一個較消極的作用——對血緣主義的固化。
中國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就要走出血緣主義的溫情泥潭。人生需要血緣,需要家庭溫情,但社會不需要血緣主義。血緣關系的社會化必須以社會理性為前提條件。因此,如何正確看待春節,如何有效利用春節也成為我們應該思考的課題。
五 簡訊簡訊滿天飛
隨著通訊事業的發展,在各大中城市,手機幾乎成為人人必備的通訊工具。較之以往的電話拜年,以簡訊息的形式互致問候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而或幽默風趣、或溫馨浪漫的簡訊內容又比單純的「過年好!」「吃餃子了嗎?」等傳統問候多了人文內涵,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興趣盎然。從臘月二十八開始,許多心急的同學便蠢蠢欲動,屏幕上開始有拜年的信息滾動。而到除夕、初一幾天,那簡訊更如雪花般紛紛揚揚,漫天飛舞,每天約要收發幾十乃至上百條信息,景象甚為壯觀。
在漫天飛舞的簡訊背後,直接受益的不只聯通、移動等電信公司,還有一批新興職業者——網路簡訊寫手。據網上透露,成功的簡訊寫手春節期間每天收入近萬元!而其在聖誕節、新年、情人節等節日期間的收入也相當可觀。簡訊滿天飛,既要給親朋好友發,也要給上司下屬發,其作為一種溝通的媒介,與拜年相似,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濃厚的血緣意識、圈子意識,也算是春節的一大新特色。
春節,是一個溫馨的名詞,一個甜蜜的字眼,是一個安安靜靜又熱熱鬧鬧的假日,是一個辭別過去又聯系未來的接點。雖然我們已不會再為那些糖果、瓜子、花生翹首盼望,雖然人們都念叨著年味兒是一年不如一年。然而春節依然是春節。我們依然會義無反顧地擠火車回家,依然會瘋狂購物、准備過年,依然會握著手機傻笑,依然會拎著東西去各家拜年。春節,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經濟現象,它的產生、發展、消亡均由經濟基礎決定,那是歷史的必然。
最後附詩一首,記錄這讓我們歡笑又讓我們憂愁的——春節
春節:美麗與哀愁
春節是美麗的。
春節使人熱烈、溫情、祥和、吉慶、歡樂。
春節是中國人的聖誕日。
西方有《聖經》,中國有儒家學說。
西方有教堂,中國有祠堂。
西方有平安夜,中國有除夕夜。
西方有聖誕老人,中國有長輩。
西方有聖誕禮物,中國有壓歲錢。
西方有基督,中國有祖先。
西方有個人,中國有血緣。
春節是血緣的凝聚日。
血緣是中國人靈魂的系帶。
血緣聯系著冥界與人間。
血緣聯系著老人與兒女。
血緣聯系著過去與將來。
血緣滋養著靈魂,靈魂維系著血緣。
春節也讓人哀愁。
春節固化了血緣。
血緣內生權威,缺少平等。
血緣衍生平均,缺少效率。
血緣只有親情和熟人,沒有陌生人。
血緣導致只有圈子秩序,缺少社會秩序。
春節也有時成為惡的使者和護身符。
腐敗借著春節的名義。
結黨營私借著春節的名義。
炫耀借著春節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