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條件策略

經濟學條件策略

發布時間:2021-02-21 08:34:19

① 什麼是經濟學中的約束條件

1、企業是指一種利潤組織。
2、已經成為世界上普遍認可的可以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的有效組織形式。
3、大多數人通過企業獲得資本。

② 試說明實現該定價策略應滿足什麼條件

首先要搞清楚「差別定價」的含義。景區的差別定價可能會有幾個思路:一是按照一次性來訪人數的多少,例如團購就便宜一些,散客就貴一點;也可以是根據季節定價,例如旅遊旺季就貴一些,淡季就便宜一些。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差別定價如果有效要滿足幾個條件;

1. 最高價和最低價都必須在消費者可承受的價格區間內,也就是我們說的消費者剩餘價值。通常,消費者的剩餘價值≥0時,他才會做出購買決策。因此,差別價格的實施首先要做一個市場調研,評估消費者的剩餘價值。

2. 從價格的需求彈性角度來看,價格差異會影響需求的彈性,也就是計算一下,浮動價格之差與來客量只差的比值,如果價格彈性≥1,說明是富於彈性的,差異定價可以有效拉動來客量。

3. 另外就是要考慮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的關系。一般來說,景區的固定成本是一定的,所以要考慮可變成本。例如遊客增加,環衛的成本就會增加,這時候,要計算每增加一個遊客的邊際成本,如果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收益,那麼很顯然得不償失。就需要調整價差,實現一個均衡。

其實,單純的經濟學是無法全面解釋這個問題的,需要用到市場營銷和運籌學的東西。 價格差別化是4P里的內容,更多是為了擠壓出貨。但是差別的量是多少,需要調研後的計算。

③ 微觀經濟學 博弈論 納什均衡 佔有策略均衡到底什麼區別呢

我不是來很確定您說的源是不是占優策略均衡。如果是占優策略的話,那麼占優策略一定是納什均衡,但是反之不成立。
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兩種角度上來理解,佔有策略是假設你們未達到均衡狀態無論對方選擇什麼策略。你的最優策略就是占優策略。當所有人選擇了最優策略之後達到的均衡就一定是納什均衡。而納什均衡則是假設已經達到了均衡狀態,其中任意一方偏離均衡狀態,在假定人是理性的前提下,這種偏離都是不利於偏離一方的。
第二個角度是,占優策略告訴了你如何達到均衡的過程,只要所有人選擇了占優策略,那麼自然就會達到佔有策略均衡,而這個均衡也符合納什均衡的定義。而納什均衡就沒有告知如何達到均衡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博弈有多個均衡狀態,納什均衡並沒有告知如何從一個均衡到另一個均衡就如同它沒有告知如何從一般狀態達到納什均衡一樣。

④ 經濟學有效的供給必須滿足什麼條件

所謂有效供給是指與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相適應的供給,即產品的供需平衡。任何一種產專品的市場均衡屬產量和價格都是由該產品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的。
其需求曲線應與該產品消費方的邊際效用曲線相一致,供給曲線應與該產品生產方的邊際成本曲線相一致。這樣,社會邊際收益等於社會邊際成本,帕累托最優得以實現。

⑤ 如何理解經濟學中的混合策略

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在每個給定信息下,只能選擇一種特定策略,這回個策略為純策略(pure strategy)。如果答在每個給定信息下只以某種概率選擇不同策略,稱為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混合策略是純策略在空間上的概率分布,純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純策略的收益可以用效用表示,混合策略的收益只能以預期效用表示。

⑥ 微觀經濟學的三大基本假設條件是

1、第一個基本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

2、第二個基本前提假設是信息完全假設。價格機制是傳遞供求信息的經濟機制,信息完全假設具體體現在自由波動的價格上。最大化原則加上完全競爭假設才能推導出信息完全假設。

3、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

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西方經濟學從以上三個基本前提假設出發,通過數學演繹推理,得出結論。

(6)經濟學條件策略擴展閱讀:

一、產生與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

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二、方法發展

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長足發展,還集中體現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變化方面。分析方法的變化帶來的是西方經濟學研究深度的推進和廣度的拓展。

可以說,20世紀西方經濟學之所以產生諸多「革命」和理論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變化。

方法論的變化對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其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研究方法的演變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講體現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脈絡。

⑦ 微觀經濟學什麼是納什均衡

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論的一個重要術語,以約翰·納什命名。
納什均衡是一種策略組合,使得每個參與人的策略是對其他參與人策略的最優反應。
假設有n個局中人參與博弈,如果某情況下無一參與者可以獨自行動而增加收益(即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沒有任何單獨的一方願意改變其策略的),則此策略組合被稱為納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構成一個策略組合(Strategy Profile)。納什均衡,從實質上說,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
納什均衡達成時,並不意味著博弈雙方都處於不動的狀態,在順序博弈中這個均衡是在博弈者連續的動作與反應中達成的。納什均衡也不意味著博弈雙方達到了一個整體的最優狀態,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最優策略才可以達成納什均衡,嚴格劣勢策略不可能成為最佳對策,而弱優勢和弱劣勢策略是有可能達成納什均衡的。在一個博弈中可能有一個以上的納什均衡,而囚徒困境中有且只有一個納什均衡。

⑧ 關於經濟學定價策略,需求彈性之類的問題

5,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三)
A,P = MR = MC B,P> MR = AC C,P> MR = MC D,P> MC = AC
6,到有效實施差別定價,其中之一以下都是必須具備的外部條件。 (D)
A,細分市場B的能力,一個巨大的需求彈性
C,每個細分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
d維持市場分割,以防止貨物在更靈活的客戶和銷售
10,如果一些商品消費支出的價格,消費者應該購買(D)
一種滿足,以實現最大的效益,相同數量的這些類型的產品B,這些類型的商品,並使其等於

C,這些類型的商品,e沒有上述
12,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等於兩個分配的總效用個人之間,可以被稱為帕累托最優條件(D)
A,不作其他人,而不是其他人的利益的損失可以
乙個人在消費者網上簽約
C,個人在公用線路曲線D,包括所有上述條件
13,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在土地使用方面的某種率的決定因素租金(三)
房東定價乙土地的供給曲線C,土地需求曲線D,以上都沒有
14以下(a)是標准化的冰箱在夏天賣經濟學研究領域

B,政府如何改變收入分配不均
C,中國經濟實現經濟增長速度超過8%的研究
D,重新就業的失業人

15,一種商品的價格從5美元到4美元,增加100需求下降,大宗商品的需求(D)
A,缺乏靈活性乙靈活的C,單位彈性D,不能確定

16小麥作物歉收導致小麥價格的增加,正是在這個過程中(C)
小麥供應量減少而造成的需求下降對B ,小麥供應量減少而造成的需求下降

?小麥供應,需求減少所造成的下跌e
17小麥供應減少所造成的需求下降,下面的語句(C)的概念機會成本的描述
A,矯枉過正乙突然間,c交易是不是一種美德,在D,薄利多銷
18,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主要的競爭戰略(D) B,A,廣告和促銷降價促銷C價格的盈利能力,e降低成本
24,完全壟斷者分割在兩個市場的需求曲線,壟斷廠商(三)

在價格上的差異B可以被實現,它們不能在價格上的差別進行
℃,也都不能進行上述
33上的差異在價格D,沒有,一個消費者想要的情緒一個單位的X商品,而不是一個單位的Y商品,因為更多的電B,降低商品的價格所述
C(D)
A,的商品X短缺的商品XD,商品X的商品在以下三個商品,滿足精神需求的
38,使用該方法可以薄利多銷,通過降價來增加總收入(a)
B狗糧,吊艙C葯物D鹽<BR / 39,假設一個國家的總人口為30萬人,15萬人就業,500萬失業人員在該國的失業率
(C)A,17%B,34%C,25%D,10

44,整個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表示在(c)
一個需求的不斷增加乙,需求減少為C的D的價格,提高價格
> 45,在消費一種商品,消費者逐漸增加,直到效用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商品的(C)
A,總效用和邊際效用的增加
B,總效用邊際效用下降,增加
C,增加總效用邊際效用下降
D,總效用和邊際效用下降
48,工資水平的提高,勞動力供給(D)
A,B一直的增加,先增加後減小C
D下降,然後上升到一定程度,既不增加也不減少
49,屬於以下規格的命題方法之一嗎? (四)
20世紀80年代的高預算赤字導致貿易赤字
B,低利率會刺激投資在C,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降低利率
D應降息利率以刺激投資
51盤價格上漲的替代效應(一)
A,光碟價格相對於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升的需求光碟
B,CD-ROM價格上漲造成的增加提供的CD-ROM ??
C的光碟的需求價格彈性
D,CD價格上漲,消費者的實際收入

光碟的需求提

⑨ 經濟學三個重要的假設前提條件是什麼

經濟學有三個基本前提假設:
第一個基本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內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容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
第二個基本前提假設是信息完全假設,價格機制是傳遞供求信息的經濟機制,信息完全假設具體體現在自由波動的價格上,最大化原則加上完全競爭假設才能推導出信息完全假設。
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

⑩ 微觀經濟學什麼是占優策略

占優策略:抄
占優策略:每一襲個博弈中的企業通常都擁有不止一個競爭策略,其所有策略的集合構成了該企業的策略集。在企業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個與其他競爭對手可能採取的策略無關的最優選擇,則稱其為占優策略,與之相對的其他策略則為劣勢策略。占優策略是博弈論中的專業術語,所謂的占優策略就是指無論競爭對手如何反應都屬於本企業最佳選擇的競爭策略。顯然,在公司的商務競爭過程中,具有占優策略的一方無疑擁有明顯的優勢,處於競爭中的主動地位。占優策略有時是顯而易見的。
簡介:
在某些情況下,企業的占優策略並非外在的和顯性的,需要企業管理層比較各種可能的發展策略所帶來的風險和收益,並最終確立可行的占優策略。就雙寡頭格局而言,當其中的一方發現、確立並開始實施其占優策略時,其唯一的競爭對手將陷於進退維谷之中;而對手的猶豫不決又會進一步堅定優勢策略擁有方的信心和策略的實施力度。除非占優策略一方遇到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響,或被動的一方通過非常規措施強化了自己的競爭能力,否則兩者之間的相對地位很難得到改變。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條件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