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關系

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關系

發布時間:2021-02-21 12:15:51

㈠ 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究竟啥子關系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有點看法,首先想問樓上的朋友個問題,你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凱恩斯主義學說的發展,可是要知道-----卡爾*馬克思(1876年),而凱恩斯(1936),我想問問馬克思如何去借鑒凱恩斯,並將其加以延伸呢??

政治經濟學其實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是將政治和經濟結合起來的學說,其實它的由來是《獻給國王的政治經濟學》,這是個翻譯上的失誤,准確的翻譯應該是《獻給國王的國家經濟學》,換言之,我們今天看的政治經濟學應該是國家經濟學,它本身不帶有姓資姓社的偏向。

現在來說這個問題,首先我想給你看看經濟學家譜
重農學派和重商學派----亞當*斯密----古典學派(兩個分支,分別是: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
大衛*李嘉圖又對卡爾*馬克思(社會主義)和約翰穆勒(新古典學派)產生了影響;而約翰穆勒又進一步對瓦爾拉斯、馬歇爾、費雪產生了影響。
之後凱恩斯接受了瓦爾拉斯、馬歇爾和馬爾薩斯的思想產生現代主流經濟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西方經濟學);
而卡爾*馬克思則對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在結合了社會實踐後產生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現在開始逐步出現了轉軌經濟學。
所以說,這兩者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學科,可以說他們都是在受到亞當斯密《國富論》影響下產生的思想,二者不應該算是獨立的學科,因為他們能找到共同點,因為他們的核心研究項目都應該是公平和效率的問題(不論是《資本論》還是《就業、利息貨幣通論》)

㈡ 政治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是什麼關系啊

這個問題抄是這樣的:襲
剛有政治學和經濟學的時候,政治學和經濟學本來是一個東西,就叫政治經濟學,後來一個經濟學家馬歇爾寫了一本《經濟學》,正式使用了經濟學的名稱,政治學和經濟學就分家了,經濟學自己有了很多分支,但是其中一派是亞當斯密開始的古典經濟學,以此為鼻祖的經濟學稱為西方經濟學。而馬克思繼承了政治經濟不分家的傳統,現在的政治經濟學,主要指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另外,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是西方經濟學的組成部分,微觀主要研究個體(企業或家庭)在市場中的決策,宏觀主要研究國家層面的經濟學問題,如GPA、稅收、利率等等

㈢ 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學原理三者有什麼區別

政治經濟學是從生產關系方面研究各個階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經濟學。作為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門科學的政治中的經濟學,提出兩個不同的目標:第一,給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計,或者更確切地說,使人民能給自己提供這樣的收入或生計;第二,給國家或社會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務得以進行。總之,其目的在於富國裕民。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即目前所稱的「主流經濟學」。因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收入理論為中心理論;
《經濟學原理》的核心是均衡價格論。論述價格的需求一方,認為商品的市場價格決定於供需雙方的力量均衡,猶如剪刀之兩刃,是同時起作用的,從而建立起均衡價格論。

㈣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我們學的西方經濟學是什麼關系

這是兩回事的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生產力、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特點,目的在於揭示資本主義的黑暗,弘揚社會主義。

而西方經濟學,是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於經濟問題進行了闡述,著重於對於經濟規律的概括,找到一種使企業和社會利潤最大化的方式。

㈤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區別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一向在馬克思主義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出於馬克思主義特殊的歷史與政治地位,很多人傾向於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割裂開來,認為它們分屬兩套不同的系統,應該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學習。而筆者認為,這兩種經濟學體系之間雖有區別,但相互聯系,我們應該用綜合的眼光看待這兩種體系,挖掘其中的共性,才能更好地摸清兩者的實質。

發展歷史:相同的起源,不同的軌跡
現代西方語言中,「經濟」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中的「家庭管理」,後來這個詞慢慢脫離了它的原意。而無論西方經濟學還是政治經濟學,都在沿用「經濟」這一詞語,這就說明了兩者從根源上仍然是相同的。
事實上,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同樣起源於古典經濟學1,其代表人物是英國人亞當·斯密。在他的經典著作《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從勞動的分工出發,細致地研究了資本主義初期的生產模式和分配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將亞當·斯密認為是自己的鼻祖,只是他們在繼承和發展他的經濟思想的道路上產生了分歧。馬克思認為,亞當·斯密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描述是准確的,但他囿於時代背景,未能看出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系發展的規律是將被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取代。馬克思對亞當·斯密的學說做了改進,使之能夠隨著歷史進步而不改變正確性。而西方經濟學家們在亞當·斯密的基礎上,把他的思想具體化、建立起系統的數學模型;同時也對古典經濟學中的缺陷不斷做著修補。外部性、不對稱信息等理論的提出都是對古典經濟學的補充;凱恩斯主義則是對經濟失靈現象做出的回應。
因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是在同一源頭發展出的兩套分支,後來,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對亞當·斯密的理論做了修補,到今天發展成為不同的理論。從起源與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兩套體系具有緊密聯系。

㈥ 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政治經濟學其實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是將政治和經濟結合起來的學說,其實它的由來是《獻給國王的政治經濟學》,這是個翻譯上的失誤,准確的翻譯應該是《獻給國王的國家經濟學》,換言之,我們今天看的政治經濟學應該是國家經濟學,它本身不帶有姓資姓社的偏向。

現在來說這個問題,首先我想給你看看經濟學家譜
重農學派和重商學派----亞當*斯密----古典學派(兩個分支,分別是: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
大衛*李嘉圖又對卡爾*馬克思(社會主義)和約翰穆勒(新古典學派)產生了影響;而約翰穆勒又進一步對瓦爾拉斯、馬歇爾、費雪產生了影響。
之後凱恩斯接受了瓦爾拉斯、馬歇爾和馬爾薩斯的思想產生現代主流經濟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西方經濟學);
而卡爾*馬克思則對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在結合了社會實踐後產生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現在開始逐步出現了轉軌經濟學。
所以說,這兩者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學科,可以說他們都是在受到亞當斯密《國富論》影響下產生的思想,二者不應該算是獨立的學科,因為他們能找到共同點,因為他們的核心研究項目都應該是公平和效率的問題(不論是《資本論》還是《就業、利息貨幣通論》)

㈦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

關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習的一點思考

這學期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已經臨近期末,對這門課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對老師的教學方法等有些自己的看法。就如何學好及教好馬經這門課,我現在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1、我對這門課的認識

2、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3、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4、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鑒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5、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6、關於網路課件的利弊

一、我對這門課的認識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表面上是一門文科,但是深入學習後不難發現,這門課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從歷史上看,馬克思前的經濟學家都或多或少受到當時客觀條件和環境的限制,在很多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有些甚至是迴避問題。比如李嘉圖學派同其他的經濟學家一樣,對剩餘價值的起源問題,只是迴避,而沒有解決。而馬克思在系統的研究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50年代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史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建立了科學的剩餘價值理論,對經濟學的發展完善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其中就有一個邏輯性的問題。如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不徹底,既包含科學成分,又有庸俗的二元價值學說。他時而正確地認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決定,時而又錯誤地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交換時所能買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決定,這就是混同了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概念。李嘉圖的價值理論的根本缺陷是把商品生產看作是永恆的,而且只注重價值量的研究,忽視對價值質的分析。這都是在一種限制下不能很科學地進行分析。而馬克思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後,經過自己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這首先一點是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從前人的成果、現有的資料等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的東西,結合當時的現實情況,進行理論、邏輯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他的思考、結論的得出是離不開一種很強的邏輯思維的。

從馬經的內容上看,它由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等幾個主要方面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邏輯性,而它們之間有互相聯系,這是在深入的學習後才能體會到的。就拿剩餘價值論這部分來說,要說剩餘價值,就要先提到資本、勞動力變為商品,自然要講資本的產生、勞動力變為商品的條件等等。要區別勞動和勞動力、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才能搞清楚剩餘價值的產生。資本又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而剩餘價值是由可變資本中產生的。剩餘價值又分絕對和相對剩餘價值,再往後又引出利潤等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都是環環相扣互相聯系的,要是認真整理能得出一張很大的框圖。在仔細整理後,會進一步的理解,牽一發而動全身,形成了知識體系。僅從這一部分內容就能看出馬經本身帶有很強的邏輯性,跟理科有很相似的地方。意識到你以上談到的問題很不錯。不過,是否注意到關於馬克思經濟學的範式之爭。不過,我還是比較支持你。一種好的理論應該可以有較好的邏輯發展空間,並對理解現實有好的指導作用。有一種邏輯的完美和力量。

這門課有很強的實用性,跟現實生活聯系比較緊密,是對許多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說明。應用這些知識能更深入的理解身邊的一些問題。

要學好馬經首先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論基礎,就現在來說也就是要盡量全面深入的掌握課本上的知識。要倒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沒有理論基礎,是做不到全面深入地分析問題的。這要求我們要端正對這門課的認識,不能只是認為在考前突擊一下就行,這門課需要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也是學好馬經最首要的一點。另外,要整理。不能只是看書,有條件最好列表之類,有助於理解。

以上僅是個人對這門課本身的一些體會。

二、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現在我們學的課中只有這門算是文科,而且是關於政治思想方面的。其他的課都是理工科,需要很強的理解、計算等能力。而馬經課正如前面所說,也有很強的邏輯性,同樣需要認真去分析和理解,與那種需要語感、語法之類的語言課有很大差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適合理工科學生學習的。

比如物理、微積分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進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把所學的公式、定理等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數字電路則是以應用為主,了解各種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比較而言,馬經和理科的物理、數學等則更加相近一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比較強的邏輯性,能很清楚地分析這些理論,並且進行擴展和應用。有些內容是需要在理論上加強的,比如剩餘價值理論這部分。仔細分析會發現裡面的聯系很微妙,只有先徹底把這些理論都搞清楚了,才能自如的運用去分析問題。

我覺得這門課雖是文科,但更適於用理科的授課方法講課,要以分析為主。而這不是初學者能很快掌握領會的,需要老師大量的指導,而不是只是從課堂發言中零敲碎打地講一些內容。同意。理論性強的教學挺困難。之所以加入很多討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在加聽課率、降低說話率。

三、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政治類課程教學的特點

對於思想政治這套課縱向來看,在中學的經濟這部分必然是以記憶為主,當然其中也有需要自己分析實際問題的,但大部分還都是生搬硬套。現在這門課的理論性、邏輯性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這就要求更多的理解和分析,學起來會更難一些。

第一學期上的思想道德修養老師是講解和舉實例交替進行,這門課與同學關系比較近,大家也都較有興趣。第二學期上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老師則是很有激情的進行講授,主要以舉例分析為主,教材也是大量的實例,毛的思想則貫穿其中,兩位老師的課很吸引人。這三門課各有各的特點,總體說來馬經的理論性最強。雖說同屬一個體系,但要有自己的教學特點。思修更多的可能是講道理,同學們剛進入大學校門,給大家講一講大學的學習生活、心態調整、價值觀形成以及自己的發展等等。需要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毛概會需要大量的實例,來分析其的思想,當然不用講一條舉一條那樣,主要是教授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同學共鳴。而馬經則不能如此。最主要的一點還是能不能清楚地講授這門表面上簡單枯燥而實際上理論性強的課程。要有條理,成體系,覺得是在編一張網,或是在推理。這些我想主要是這類課程的不同點。

同時有一點就是如何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或者說課堂上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這對老師有比較高的要求。我覺得理論分析和實例的講解最好能區分一下,特別是要控制一下課堂討論。有些內容需要理論上的認真的分析,有些需要舉大量的實例,如何安排好這兩部分我覺得是比較關鍵的。若是混為一談,哪方面都講一些,會覺得理論上也沒學得很深入,分析實例又沒有很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現在課下時間很緊,很多同學可能很難拿出很多的時間認真學習這門課。不少同學都會想利用課上抓緊時間學習一下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同加強課堂討論會有一些矛盾,但我認為這種講解是同學最需要的。這要比僅僅提示一兩句就開展討論更有效果。同意。老師的授課需要探索和改進。

四、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鑒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在中學和以前搞研究項目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最有新意而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任務驅動」。這最先是高中計算機老師講的。也就是為完成一個什麼樣的任務而自己去學習,看課本、查資料、做實驗的等等,而不是學習在前解決問題在後。這可能功利色彩濃一些,但是學習效果比較好。高中在搞項目研究時也是自己為解決問題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文獻。當然不是說一點都不學就去找個問題來做,而是在了解個框架後自己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在自己研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現在很多課都有小論文的任務,這其實就是任務驅動的一種形式。

做論文主要是自己單打獨斗,我覺得更好的形式是進行小組報告。這學期選修的國際貿易實務與案例分析課程最後要做小組報告,自願分組,每組6人以內,給出一些參考題目,也可自定。這樣有任務驅動的成分在裡面,做論文的優勢在這里都能體現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一個團隊來完成任務,需要成員間的分工、協調、合作等等,是對與人合作能力的很好鍛煉。同時有些同學可能在全班同學面前不願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下去不利於全面提高。而採用小組的形式把范圍縮小可進行更自由的討論和交換意見,若需要可以與老師進行討論。這是我覺得現在布置這類任務最理想的方式。前不久的電子設計大賽有同學說把幾個人叫到一塊幹活可真難,也出現了一些隊員間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從中我們也可看出現在加強一種團隊精神、組織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也同意。在以前的教學中用過了。這次把它局限在因材施教項目中了。是為了防止「搭便車」。是不是有些好笑。是不是應該允許一些搭便車?

五、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簡單談談對老師這學期上馬經課的一些想法。先說說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方面。

首先是有一種對同學很有益的教學理念,就是要教會大家如何思考。能看出來這種想法貫穿始終,老師隨時在啟發大家。這對不同的學生收獲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去思考。這也是遠遠比學一些知識更有意義的東西。

第二,在教學方式上有自己很好的想法。注意到要加強課堂氣氛的活躍,安排電影及討論,是從身邊自己進行學習,這是非常好的。對課程內容有很全面的把握,針對不同內容採取不同的形式。比如前兩章主要是分析為主,後面加強課堂討論。但我認為有些還有待改進,後面再說。另外,布置論文作業有利於自主學習。有隨堂測驗,能督促大家學習,這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認為是好事,但我覺得這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功夫下在平時,讓大家重視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

第三,與同學交流很充分,特別是課下。老師能在上課時帶來同學的論文在課間找同學進行交流,這是其他有些老師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這樣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盡量減小一種距離感,這是老師從自己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時也要求同學要有很積極的態度。另外有什麼問題能及時解決,有利於教學更好的開展。

第四,對同學的發言能很認真地給出分析,對發言同學是個很好的反饋,對其他同學也是個提高的過程。

下面談談我覺得有些不足。

第一,整學期課程的安排感覺有些前松後緊,而且電影、討論的安排不是很合適。可能是因為學期初剛接觸這門課要給大家一個熟悉的過程,而且前一部分要難理解一些。但總體上很多人感覺前幾周有些松,這也跟同學們的思想重視程度有關。不能只看老師的安排,還要看同學自己的學習情況。希望以後能有一個比較好的開頭,先能一下把大家都吸引住,以後的教學就會容易得多。電影的安排太靠前了。很多同學在安排不久就都看完,因為對整體的時間安排不清楚,不知什麼時候討論,這樣到第14周很多內容就已經淡忘了。同意。

第二,對課堂討論應該進一步把握一下。這樣我覺得要加強理論的分析和實例的講解,而把進一步的思考放在課後,比如2、3周布置一次小作業之類。這樣在課上會有更高的效率。在課堂上討論內容有時會比較散,而且很難快速的深入,會在一表面問題上停留很長時間。個人認為總不如更系統地進行理論講解更好。理解。我若是你,也希望多聽老師講。不過聽得困難和無趣的人不這樣想。有待提高。

六、關於網路課件的利弊

網路課件是由於現在電腦網路普及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快捷,但劣勢也很多。最主要的是由於電腦產生的。一是長時間看電腦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大腦皮層這部分的興奮會對電腦產生依賴性,看書不容易進入狀態。二是看電腦和看書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都有同感,就是在電腦上看很多的文字會看不進去,與看書的感覺是不同的,這勢必會影響效率,浪費時間。三是用電腦很容易走神,精神不容易集中。所以,這只能當作一種輔助手段。我對電腦沒有這些感覺。也不偏愛紙張上的東西。但你所說這種問題會把電腦和網路完全扼殺掉。所以偏激了些。我想,為了增強其利用率,應該圍繞需要閱讀的材料,布置進度和任務。

關於這門課的電腦課件,我覺得是比較完善了,從重點解析到模擬測驗,差不多是一種全程的網上學習資源了。但是鑒於上面說的幾點關於網上學習的不足,我覺得要是能落實到字面上有一些詳細的參考資料會更好。

㈧ 西方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之間有何關系

政治算術學派產生於17世紀中葉的英國,創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其代表作是版他於1676年完成的《政治算術權》一書。這里的「政治」是指政治經濟學,「算術」是指統計方法。在這部書中,他利用實際資料,運用數字、重量和尺度等統計方法對英國、法國和荷蘭三國的國情國力,作了系統的數量對比分析,從而為統計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因此馬克思說:「威廉·佩第——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閱讀全文

與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