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專業),上海財經大學(法學專業)哪個好嗎
如果專業一樣的話,主要看學校了。個人認為交大會比財大好,畢竟學校的整個氛圍會很不一樣。
❷ 上海交大經濟學專業屬於哪個學院
安泰吧 好像 我是交大電院的
。。。是經濟學院的。。安泰是管理學院 安泰很強的 但是經濟就不咋地了
怎麼還有這么個院啊= =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本科專業介紹
發布者:經濟學院院辦 2007-06-06 16:23:08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國際化要求,旨在培養集工程、外經貿業務、外語於一體的復合型的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方向的高級國際商務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金融、進出口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法、國際市場營銷學、外經貿談判、財務管理、貨幣銀行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技術貿易、外經貿文獻選讀、外貿英語口語與書信寫作、國際營銷管理學、國際商務學、國際經濟法、國際服務貿易、區域經濟發展、項目經濟、世界經濟地理、國際工程承包、國際投資等。
研究方向:為突出國際化要求,本專業十分注重工程技術基礎、外貿、業務實踐和英語口語、閱讀與寫作等技能的培養,學生成績優秀者可與海外著名大學互派交流,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後到國外著名大學(如哈佛大學)深造。
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因素質高、能力強而深受社會歡迎,其去向為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外商投資企業、世界著名咨詢公司、跨國公司、銀行、證券公司等,從事對外貿易或與相關的業務。
金融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國際國內金融的快速發展為依託,旨在培養具有高新技術專業背景,能適應國際化經營需要的中高級金融、保險與風險投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宏觀微觀經濟學、財務會計、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財政學、國際結算與外匯銀行、會計、證券投資分析、現代公司金融學、企業投資價值分析與評估、保險學原理、金融衍生產品概論、金融數學、工程類基礎知識課程。
就業前景:本專業部分優秀學生在讀期間有機會赴香港、歐洲等地學習考察。已畢業的學生工作去向包括證券公司、中外資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公司、會計事務所、管理機構等。
經濟學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關懷人類社會和知識進步,具有創新意識和寬厚專業素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經濟學本科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由以下六方面構成: 1.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知識及其經濟學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背景;2. 較系統地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實驗技能;3.了解變動中的中國基本國情和世界經濟概況;4.有較強的漢語和外語交際能力,具備一般經濟學文獻的閱讀和寫作能力;5. 具備從事高等院校經濟學師資的初步素質(可資深造),勝任政府部門的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勝任金融和工商企業的一般管理和戰略企劃分析工作,適應變化著的市場就業形勢;6. 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
基本要求:本專業學生必須在本專業所設定的課程體系及其模塊下,完成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環節規定的學分。其中的主幹課程有:初級微觀經濟學、初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思想史、貨幣銀行學、會計學、公司金融學。
❸ 上海交大的經濟學怎麼樣啊
。。。是經濟學院的。。安泰是管理學院 安泰很強的 但是經濟就不咋地了
怎麼還有這么個院啊= =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本科專業介紹
發布者:經濟學院院辦 2007-06-06 16:23:08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國際化要求,旨在培養集工程、外經貿業務、外語於一體的復合型的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方向的高級國際商務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金融、進出口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法、國際市場營銷學、外經貿談判、財務管理、貨幣銀行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技術貿易、外經貿文獻選讀、外貿英語口語與書信寫作、國際營銷管理學、國際商務學、國際經濟法、國際服務貿易、區域經濟發展、項目經濟、世界經濟地理、國際工程承包、國際投資等。
研究方向:為突出國際化要求,本專業十分注重工程技術基礎、外貿、業務實踐和英語口語、閱讀與寫作等技能的培養,學生成績優秀者可與海外著名大學互派交流,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後到國外著名大學(如哈佛大學)深造。
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因素質高、能力強而深受社會歡迎,其去向為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外商投資企業、世界著名咨詢公司、跨國公司、銀行、證券公司等,從事對外貿易或與相關的業務。
金融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國際國內金融的快速發展為依託,旨在培養具有高新技術專業背景,能適應國際化經營需要的中高級金融、保險與風險投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宏觀微觀經濟學、財務會計、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財政學、國際結算與外匯銀行、會計、證券投資分析、現代公司金融學、企業投資價值分析與評估、保險學原理、金融衍生產品概論、金融數學、工程類基礎知識課程。
就業前景:本專業部分優秀學生在讀期間有機會赴香港、歐洲等地學習考察。已畢業的學生工作去向包括證券公司、中外資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公司、會計事務所、管理機構等。
經濟學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關懷人類社會和知識進步,具有創新意識和寬厚專業素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經濟學本科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由以下六方面構成: 1.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知識及其經濟學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背景;2. 較系統地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實驗技能;3.了解變動中的中國基本國情和世界經濟概況;4.有較強的漢語和外語交際能力,具備一般經濟學文獻的閱讀和寫作能力;5. 具備從事高等院校經濟學師資的初步素質(可資深造),勝任政府部門的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勝任金融和工商企業的一般管理和戰略企劃分析工作,適應變化著的市場就業形勢;6. 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
基本要求:本專業學生必須在本專業所設定的課程體系及其模塊下,完成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環節規定的學分。其中的主幹課程有:初級微觀經濟學、初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思想史、貨幣銀行學、會計學、公司金融學。
❹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學科介紹
學院法學本科設立於1992年。十餘年來,我們已經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法學專門人才,他們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為我國的法治事業作貢獻。除法學本科專業外,法學院利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在已有的憲法與行政法學和法理學碩士點的基礎上拿到了法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2003年到2006年,學院曾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招收博士生。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次學位授權審核會議正式批准我校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授予點。自2007年開始學院正式招收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同時,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2010年,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凱原法學院自行審議通過法學一級博士學科授權點,博士點覆蓋所有的二級學科,至此,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法律教育層次更上一個台階。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定位,凱原法學院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為創建一流文科奠定良好的基礎。
» 法學院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學科專業名稱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碩士授權時間 博士授權時間 ★法學 法學理論 2000.12 2011.03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1998.06 2006.01 刑法學 2006.01 2011.03 民商法學 2003.09 2011.03 知識產權法學 2006.01 2011.03 訴訟法學 2003.09 2011.03 經濟法學 2006.01 2011.03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2003.09 2011.03 國際法學 2003.09 2011.03 社會法學 2012.06 2012.06 說明:★號為一級學科授權博士點。
» 法學院有權授予專業學位的名稱 專業學位名稱 授權時間 法律碩士 2003 » 博導及研究方向 姓名 學科、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 季衛東 法理學 法社會學、比較法學 鄭成良 法理學 法理學、司法制度 范進學 法理學 憲法解釋學、法哲學 李學堯 法理學 法理學、法社會學 林國基 法理學 法理學、法史 王志強 法理學 中國法律史、比較法律史 楊力 法理學 法社會學、司法制度、法律教育 孫潮 憲法學 憲法、行政法 徐向華 憲法學 立法學 葉必豐 行政法學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朱芒 行政法學 行政程序、都市法 韓長印 民商法學 民法、商法 彭誠信 民商法學 民法、商法 張紹謙 刑法學 刑事法 王曦 環境法學 國際環境法、比較環境法 秦天寶 環境法學 環境法 徐冬根 國際法學 國際金融法、國際私法 胡加祥 國際法學 國際經濟法、世界貿易組織法 趙勁松 國際法學 海商法 傅崐成 國際法學 國際法 沈偉 國際法學 金融和公司治理、國際投資法、商事仲裁 壽步 知識產權法學 知識產權法 萬勇 知識產權法學 知識產權法 王先林 經濟法學 經濟法 許多奇 經濟法學 財稅金融法 王福華 民事訴訟法學 民事訴訟法、證據法 董保華 社會法學 勞動法、社會法、社會保障法
❺ 上海哪些大學在國際經濟法方面比較好
根據教育部學位辦復的學科評估,國內制研究生教育國際法學實力比較好的依次是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廈門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 、湘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吉林大學 。
上海的大學復旦的國際經濟法最好。學科領銜的張乃根教授是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法學科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即區際私法、世界貿易組織法和國際金融法。國際金融法研究方向依託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優勢和上海的區位優勢,以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建設為重點進行國際金融法律問題的研究,特色突出,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尤其是在國際項目融資法律問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律問題研究方面均處於全國前列。
上海海事大學的國際經濟法具有海商特色。
其它如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也都開設有國際經濟法專業,具備了一定實力。
❻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法科特別班(三三制)
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法科特別班(三三制)
為推動新形勢下的中國法學教育改革,探索在法學領域貫徹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精神,提高法學教育質量,培養真正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在季衛東院長的主持下,經過長期的調研論證,決定自2010年起試辦法學本科背景的全日製法律碩士特班(以下簡稱「法科特班」),為法學本科背景的法律碩士教育的專精化探索新的模式。
一、試辦法科特班的背景和基本定位
改革開放三十年、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法學教育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法學本科、法律碩士(非法學本科和法學本科)、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的多層次的法科人才培養體系。但同時,法科人才培養也面臨著現實的困境:一方面,法科人才總體上供過於求,法科畢業生就業率非常低,甚至排在文科各專業的末位,已經就職的多數人從事著與法律無關的工作;另一方面,真正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又十分短缺,尤其是國際型高端法律人才嚴重匱乏。這種尷尬的局面呼喚法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試辦法科特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法律教育教學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旨在以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並重的理念辦好法學本科教育的基礎上,建立高層次法學學術人才與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的分類培養模式。其中,針對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培養,著力推動本碩貫通培養機制,其切入點是創辦特班,選擇優秀生源從法學本科四年級開始,提前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的法律職業課程學習,接受較為長期的、體系化的高層次法律職業教育。
具體說來,「法科特班」是指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法學專業本科生從第三學年結束後開始分流,依據學生前三學年的成績積點排名的順位以及學生的自願報名情況,通過免試推薦和綜合素質測試,擇優選拔一定數量的優秀生源,從本科四年級開始提前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以本碩貫通培養的方式讓學生接受高層次法律職業教育,以包括本科階段合計六年的連續時間獲得法律碩士學位以及更好的就職前景。因此,上海交大法科特班的基本定位是主要面向司法和涉外法務方向的高層次法律職業教育。
相對於體制內較為便捷的「4+2」模式,「3+3」模式的法科特班避免了法學專業本科生第四年的粗放式實習等的時間浪費,使高層次法律職業教育在時間上更好地得到銜接,在內容上更精深、更充實,並為實務訓練以及海外名校留學或研修提供體系化的合理安排。這樣的高層次法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僅限於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出真正具有國際視野的、適應二十一世紀中國發展新形勢的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
二、試辦法科特班的主要制度設計和舉措
試辦法科特班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以下是其主要的制度設計和舉措:
(一)關於法科特班學生的來源、選拔方式與錄取類別
選拔到符合要求的優秀生源是試辦法科特班的基礎和關鍵。由於法科特班是以法學本科專業為背景的,並且實行「3+3」的模式,因此無法通過在每年一月舉行的全國統一的碩士研究生考試來進行選拔,而只能通過免試推薦的方式在本科三年級結束時進行選拔。在試辦階段,法科特班的學生限於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的優秀法學本科生,即法學本科生三年級結束後,凱原法學院依據學生前三年的成績積點排名和綜合素質測試,選拔一定數量(首批為15名)的學生進入特班,提前接受側重於司法和涉外法務方向的高層次法律職業教育。
本來,本科生的正常推免工作要到四年級第一學期開學後才能開始啟動,為保證法科特班學生在四年級第一學期初的正常入學學習,凱原法學院經與學校教務處和研究生院協商,將推免和綜合素質測試工作提前到三年級第二學期考試結束後、暑假前期(7月中旬)進行。鑒於法科特班教育的基本定位以及新的法律碩士(法學)類型的設立等因素,上海交大法科特班納入全日製法律碩士(法學)的招生類別和學制框架內。
(二)關於法科特班的教師配備和培養要求
法科特班的授課主要由凱原法學院內專業知識淵博、富有實務經驗、職業教育能力強的教師擔任,某些課程可邀請校外一定數量的知名專家擔任,特別是司法機關的學者型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擔任。特班實行雙導師制,除本院的教師擔任導師外,還挑選一定數量的相關實務部門的專家擔任導師,並成建制地安排到法院、檢察院、高端律所和跨國公司法務部門進行為期半年的一對一指導的專業實習。此外,還適度安排與境內外名校之間的交換培養,或者提供到世界一流法學院留學的機會。
法科特班的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能力。對主要專業課程採取專題研究、比較分析、逐步深化法律思維的教學方式,並加強對話式教育、判例研究、分組攻讀切磋以及有計劃、有步驟的實務訓練,充分調動自主鑽研和比賽績效的積極性,著重於基本法律理論知識的提升和實務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教學上有更好的規范化要求,每門課的授課教師都按照統一的格式撰寫課程概要(主要包括講義要旨、授課內容、教科書和參考書、考試方法和評分標准、面談時間、給學生的贈言等)和編制教學資料。
(三)關於法科特班的課程設置
在經過法學本科三年比較系統的基礎課程學習後,法科特班的課程設置比較獨特。其要點是:1.縮減概說性的或者純理論性的課程,一些已經在本科階段開設、與實務關聯不大的課程在碩士階段就不再涉及,相應地增設法律操作技巧課程和法學前沿領域課程;2.選修課結合上海交大的通選課改革,學生可以跨專業、年級修課,部分採用外語授課的專業課和研討課可以與國際班學生共同開班;3.不分設專業,如果學生特別對某一艱深領域感興趣,可以採取由導師單獨指導,跨院系選修課程的方式完成學習過程,或者在論文寫作階段通過文獻研究的方式予以解決;4.課程教學的整體學分控制,為學生留下足夠的課外時間進行閱讀、思考、討論、預習和復習以及在特定專業方向上拓展自我發展空間;5.專業實習為期6個月,主要去法院、檢察院、高端律所和跨國公司法務部門,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對主要的法律業務都有涉及;6.在模塊課程的定位上,民法、刑法、訴訟法構成課程設置的核心,經濟法、商法強調與其他學科知識的交叉,基礎理論法學課程強調學生法律人格的完善、對法律運行的總體把握和法律思維方式的訓練、熏陶,法律職業技能課程強調全面性、實用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並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自我職業規劃。
(四)關於法科特班的綜合素質測試
法科特班學生的選拔實行在法學本科前三年成績排名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素質測試的辦法,秉承「嚴進嚴出」的原則,適度提高入學測試的難度,挑選最優秀的人才。通過測試著重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分析論證能力、中英文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法律基本知識等。綜合素質測試每年舉行一次,時間定於每年的7月中旬。
(五)關於其他相關事項
為與現有的研究生招錄體制相銜接,法科特班在一年級時按照研究生進行培養,但是仍然按照本科生進行學籍等方面的管理。被法科特班錄取的學生在第一年研究生階段的學分可以累計為其本科學習階段的學分,在第一年研究生學習結束時獲得上海交大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證書和法學學士學位。
力爭把法科特班的經過精心培養和具有充分實習經驗的學生重點推薦到相對高層次的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及其他高端法務部門實習和就業。當然,到法院、檢察院以及政府法務部門就業的前提是特班學生通過了司法考試和公務員考試。
法科特班學生的收費按照教育部對於新增的法律碩士(法學)的收費政策執行,享受普通獎學金,同時,凱原法學院還積極爭取為特班學生提供獲得專項獎學金的機會。被特班錄取學生的學費繳納和獎學金獲得均從特班二年級開始,特班一年級仍然按照其本科四年級的學費標准繳納全年的學費。到海外名校留學的費用根據有關協議另行確定。
三、試辦法科特班在法學教育改革中的意義
凱原法學院試辦法科特班秉承了上海交大集中優質資源培養精英人才的傳統,呼應了全國教育改革的大趨勢(2010年是中國的「教育改革年」),旨在建立一個有較長時間和新型教學方法保障的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培養機制,以造就一批具有深厚法律功底、嫻熟法律技巧、寬廣國際視野的法官、檢察官、政府公務員和其他法律精英人才,因而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嘗試充分利用現有的制度資源,實現法學本科教育與法律碩士教育在時間上的「無縫對接」以及在體制上與教育部新推出的法律碩士(法學)的「無縫對接」, 既可以展現上海交大在法科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和後發優勢,又在全國的法律教育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示範效應,提供一種新的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試辦法科特班的意義還遠不限於使進入特班學習的少數學生受到了精英化的培養,而且還會引起對法學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反思,從而影響到整個的法學教育。例如,它促使我們進一步思考大學本科法學教育的定位以及與研究生教育的銜接。從目前來看,將法學教育定位為法律職業教育已是共識,但是對於法學本科教育如何處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仍是一個難點,有時甚至將兩者對立起來。實際上,法學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並不矛盾,可以實行在通識教育基礎上的法律職業導向。一方面,優秀的法律職業者不僅需要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知識和嫻熟的法律職業技能,還需要十分廣泛的相關領域知識,因此對法學專業的本科生必須加強人文社會科學和相關自然科學的通識教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法學本科教育畢竟是有特定的職業指向的,即學生畢業後從事的是法律職業,而從事法律職業要求具備基本的專業素養,包括法學學科體系的基本知識、法律職業的基本素養以及從事這一職業的基本技能。而真正承載比較系統的高層次的法律職業教育則應主要在法學本科教育階段的後期和碩士研究生階段。以「3+3」學制設置的法本法碩教育則能較好地實現法學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以及與研究生階段法律職業教育的銜接,這或許代表了未來法律職業教育的一種基本的發展趨勢和模式選擇。又如,試辦法科特班要求在教學手法上進行大的改革,強調通過對話式教學、判例教學、實務培訓、商務談判、成建制實習以及項目式教學,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溝通的能力、知識整合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這也必然會帶動法學本科和其他層次的法律教育教學方法的變革,其成效將具有輻射和擴散效應。
此外,試辦法科特班也是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的一個組成部分。2010年10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批准有關高等學校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教研〔2010〕2號),公布了全國實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名單,全國64所高校成為試點單位。其中,上海交通大學法律碩士是上海地區唯一入選全國法律碩士類的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凱原法學院將利用此次試點的契機,在試辦法科特班方面作出進一步的探索。
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關於下達2010年審核增列的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名單的通知》(學位【2011】8號)。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批准,上海交通大學共獲准增列1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法學是其中之一。這標志著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的學科建設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上海交大的法學教育可以上溯到20世紀之初南洋公學時期的政治特班。改革開放後,上海交大於1986年設立了法學教研室,1992年開辦法學本科專業,1993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996年成立法律系,1998年取得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根據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世界一流大學的需要,上海交大於2002年6月成立法學院,並投資2500萬元進行一期建設,開啟了上海交大法學教育發展的新階段。2003年獲得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7月,美國廖凱原基金會捐贈3000萬美元建設法學院,為上海交大的法學教育發展開創了全新的機遇。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於2008年4月啟動的第二輪第二批學科評估中,上海交大在法學一級學科中排名第十。法學被列入了上海交大未來的優勢學科,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文社科院系「有選擇追求卓越」的亮點之一。
上海交大的法學學科秉持「入主流、創特色」的發展思路,在快速的發展中形成了完整的多層次的法學人才培養體系。同時,確立「高起點、國際化、厚基礎、重實踐」的人才的培養理念和目標,以高水平的科研帶動和促進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形成了在理工科優勢明顯的大學里培養精英化法學人才的特色之路,特別是在分類培養和國際化方面進行了成功的探索。2010年,法學本科專業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國家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法律碩士被教育部批准為高等學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並且是上海地區唯一入選全國法律碩士類的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為培養真正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法學院自2010年試辦「三三製法科特班」,在本院法學專業的本科生中擇優選拔15名左右從本科四年級開始(免試取得研究生資格),提前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學習,接受較為長期的、體系化、專精化的高層次法律職業教育,實現本碩貫通培養。
在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後,凱原法學院將結合上海交大「985」三期建設,進一步探索培養高層次法學學術人才的特色之路。
❼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碩士好考不和華東政法比那個更容易上啊(本人意向民商方面)
兩個學校的難度差不多的。
華政是傳統的法學學校,民商法比較強的。
上交大是回綜合性的大學,凱源法學院最近答發展的勢頭很猛。民商法也很好的。
兩個沒有一個是容易上的,相對而言,知道上交大的稍微少點。但是如果考這個兩個學校要做好心理准備,當然了,如果是本身本科學校就比較好的話,問題應該不大,努力復習即可。如果本科學校一般,需要更加努力。
祝你成功@
❽ 考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的研究生看什麼書阿。。。急。。。。。。
去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的主頁上找今年的招生簡章,上面會列出各個專業的考研參考書
❾ 誰能告訴我 考上海交大 經濟法碩士的指定教材是什麼呀
只是他們學校考試的指定用書
《法理學》(21世紀法律教育互動教材——基礎課系列)鄭成良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經濟法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漆多俊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❿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現任教師
法理、法史
季衛東
鄭成良
范進學
楊力
李學堯
賓凱
林國基
劉思達
憲法與行政法
葉必豐
徐向內華
朱芒
郭延軍容
王彬
林彥
何淵
蔣紅珍
民商法
韓長印
彭誠信
董保華
張曉梅
付榮
顧祝軒
其木提
崔香梅
徐衛
翁小川
朱軍
庄加園
知識產權法
壽步
劉永沛
徐彥冰
胡濱斌
萬勇
刑法
張紹謙
周銘川
陳可倩
經濟法
王先林
許多奇
李劍
侯利陽
尚立娜
李俊明
環境資源法
王曦
方堃
趙繪宇
訴訟法
王福華
葉永祿
孫維萍
林喜芬
趙秀舉
國際法
徐冬根
胡加祥
傅崐成
沈偉
趙勁松
薛桂芳
徐小冰
黃韜
高薇
Matthias Vanhulle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