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本經濟學的內容簡介
今天的主流經濟學正日益喪失公信力。電視節目主持人和老百姓調侃「雞的屁(GDP)」。拿「經濟磚家」開涮,並轉向《貨幣戰爭》一類讀物尋找答案。但經濟學原本是社會科學之王,幾百年來。偉大的思想家們為經濟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幸的是,最近幾十年來,經濟學研究「誤入歧途」,深厚的哲學基礎被拋棄, 「工具化」與「實證化」成為主流,經濟學變成國家統制主義(Statism)的工具。其結果是經濟成長停滯,泡沫、通脹與金融風暴愈演愈烈,民生疾苦。然而,真正的經濟學本應是人類的福音。從歷史上看,經濟的發展、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增加以及人類社會的進步無不與正確的經濟學思想有關。因此,有必要恢復經濟學應有的面貌,向年輕人和普通民眾普及健全的經濟學知識,讓他們掌握正確的經濟學思維方式。
《第一本經濟學》(Lessons for theYoung Economist)就是這樣一本里程碑式的基礎經濟學教科書。
2. 求《我的第一本經濟學常識書》這本書的電子版 慶裕著
自己去品品品PINMUCH那邊下吧,有這本書的!
喜歡的話弄個會員,反正那邊書籍資源很豐富,對於喜歡看書的朋友還是挺劃算的
3. 求《我的第一本經濟學常識書》這本書的電子版
【書 名】我的第抄一本經濟學常識書
【作襲者】黃曉林編著
【形態項】 295 ; 26cm
【出版項】 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2011.10
【ISBN號】978-7-5609-7243-5
【中圖法分類號】F0
已發送,請查收。
4. 請推薦一本好的經濟學教科書
每個作者抄的側重點不同,你要先了襲解自己想側重知道什麽知識再選書。另外經濟學范疇也很廣,我只學過管理經濟學和媒介經濟學。你提的幾個人都是大師級,呵呵有水平~~就我的感覺,馬歇爾的作品重注原理,適合鞏固基礎,因為他自己的創新學說並不多;而曼昆把較多篇幅用於應用與政策,較少篇幅用於正規的經濟理論;馬克斯韋伯的則是對兩種不同經濟體制的研究,以社會背景為前提。其實時間充足的話都該借來看,不然今後就是想補充這類知識也沒有時間了~~
5. 推薦幾本經濟學教材
曼昆 《經濟學原抄理》 機械工業襲出版社 是適合初學者的一本初級經濟學教材
范里安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上海三聯書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是一本很好的中級經濟學教材
馬斯`科萊爾 《微觀經濟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是一本經典高級經濟學教材
這幾本都有英文原版,可以所以搜一下或者在較大的書店買到
回答者: 1360150yxn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8-5 22:38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的確是最適合初學的教材,初次之外曼昆的作品還有《微觀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原理》《簡明宏觀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基礎》,這些書本包含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幫助初學者認識經濟學,非常不錯,具體的區別在於:都是從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中分離出來的。
其他的經濟學書籍,我建議你看看這幾本
薩繆爾森《經濟學》
亞當斯密《國富論》
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
馬克布勞格《經濟學方法論》
凱恩斯《就業利息貨幣通論》
6. 求推薦一本經濟學基礎的書。從零開始,我基本沒什麼基礎。
2003年美國曼昆編著圖書
目錄
第1篇 導言
第2篇 市場如何運行
第3篇 市場與福利內
第4篇 公共部門經濟學
第5篇 企業行為容與產業組織
第6篇 宏觀經濟學的數據
第7篇 長期中的真實經濟
第8篇 長期中的貨幣與物價
第9篇 短期經濟波動
曼昆《經濟學原理》(微觀+宏觀)經精要版 經濟學最佳入門圖書
作 者: (美)曼昆 著;梁小民 梁 碩 譯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經濟學基礎(第五版)
出版時間: 2010年2月
定價:¥65.00
7. 求一本經濟學入門的書,不要太枯燥
這是多年前我讀著玩的書,讓我吃驚的是:我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居然能看懂(雖然談不上深入理解)。
《經濟學原理》是美國經濟學家N·格里高利·曼昆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98年。
《經濟學原理》主要介紹了經濟學十大原理,這十大原理貫穿於書中始末,並運用它們對貿易,供求關系,消量與生產,企業行為和行業組織,勞動力市場以及宏觀經濟學理論進行闡述。該書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上、下兩分冊,上冊為《微觀經濟學分冊》,下冊為《宏觀經濟學分冊》,遵循了從微觀到宏觀的敘述線路。
《經濟學原理》從內容、體系結構到表述、體例都體現了"經濟學學生的入門教科書"定位;該書首次在美國出版時創造了經濟學著作賣價和暢銷數量的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者簡介
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出生於1958年2月3日,美國經濟學家。1980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1985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1985年至1987年期間,格里高利·曼昆擔任哈佛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1987年格里高利·曼昆正式被聘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1992年格里高利·曼昆出版了《宏觀經濟學》,2003年,格里高利·曼昆年走入政壇,接替哈伯德的職位擔任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同時擔任馬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個非營利性智囊團--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所屬的貨幣經濟計劃部主任,還被聘為國會預算辦公室及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的顧問。另外,他還供職於ETS考試研發委員會下的經濟學高階水平考試委員會和NBER商業周期委員會。
8. 第一本經濟學怎麼樣
《第一本經濟學》的譯者在序言中說:「經濟學原本是幫助人們洞察世事、學習人與人相處之道的有趣學問。」——我理解的「洞察世事」,是說,經濟學提供了一套由許多相互聯系的概念組成的理論框架,我們用它來理解經濟運行,和各種與稀缺、選擇相關的社會現象。 不管市面上眾多經濟學讀物聲稱自己何等有趣,經濟學始終應該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沒錯,跟大多數的經濟文章給大家的印象不一樣,也同其他學科學者的指責不一樣,稱經濟學「嚴謹」絲毫不為過。 《第一本經濟學》就是一本還原經濟學嚴謹面目的入門教科書。筆者上大學學的就是經濟學,但所接受的主流經濟學教育並沒有令我對這一門學科產生興趣,反倒是充滿了困惑和懷疑,以至長時間里認定它是一門無聊且無用的學科:各種苛刻的假設,含糊不清的概念——當然,這並非經濟學本身的過錯,更多是大學里的研習、講授方法所致,正因為如此,《第一本經濟學》是像我這樣的經濟學學習者的福音。 經濟學本身嚴謹,而學會經濟學之後,世界在你眼裡會變得「有趣」,很難說清楚「有趣」是什麼東西,能夠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解釋一些現象,大概是樂趣之一,比如,我曾見到一位關注兩性關系的編輯在網路上感嘆:為何中國男女的擇偶標准如此單向度,男人們結不起婚,因為絕大多數女人要求房子,反過來,男性擇偶只看相貌和年齡,對女性別無他求。 這個話題下的回復里有很多說法,比如中國人沒有「靈魂」,錢、權至上,比如人們對未來沒有信心……其實我們不必扯出「靈魂」這么玄虛的名詞,也能用經濟學的語言來理解這一現象。 當一個「經濟學家」向你解釋,就會很有意思:人們的偏好各不相同,不管引起這些各不相同的偏好的原因是什麼。在婚配市場上存在的「擇偶標准單向度」可以翻譯為:人們表現出的「偏好」高度一致。這原本不太可能。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個市場上,人們選擇的依據不是真實的偏好,而是某種可以量化的價值——就像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區別一樣,前者是為各取所需而存在,後者中一方的目標則完全一致,即讓自己的財富最大程度地增值。如此一來,若把婚姻看做某種消費品,那麼很難說每個人喜歡的伴侶的風格都一樣,不過若伴侶的價值對你來說是可以用房子車子的價值來量化的,就像選擇股票一樣,顯然,所有人都會選擇看起來最「值錢」的股票,而不是說我喜歡這支股票的名字、這支股票長得好看,就買它。 人們把婚姻當做資產來投資,而非出於情感和其他方面的需要而與伴侶結合,這也是「對未來沒有信心」的表現,用經濟學的話說,是傾向儲蓄、保障今後的生活,而不是消費、享受現在的生活。 舉完這個例子,已經提到了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幾個概念:偏好、消費、投資、對未來的預期。事實上,由這個例子我們還能聯想到更多的經濟概念和現象,不過就此打住…… 《第一本經濟學》的第3課——《由行動推導出的經濟學概念》中,這樣說到偏好: -偏好是個人的目標或慾望。 -偏好與具體的個人密不可分,所以我們說偏好是主觀的。 -偏好是一種排序,不能量化。 -不同人的偏好不能加總。 還有一點很重要:偏好的原因不是經濟學的范疇。一個合格的經濟學家,必然不會以經濟學家的身份,批評人們庸俗的品味推高了爛電影的票房;也不會去探討為何一個貌美女子會看上一個矮挫丑。 這一課的內容,在我看來,是以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思想寫就的這本書中,最關鍵的部分;也只有在了解以上觀點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學習奧派經濟學。 正因為如此,《第一本經濟學》才說,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真實人的真實行動,它並不假設存在「理性人」或「經濟人」;而在其他的許多經濟學教科書里,假設出完美的「理性人」或「經濟人」,他們就像上述例子中把可量化的財富多少作為擇偶標準的人一樣,無時無刻不通過理性的算計來做出決定。 這本書始終堅持:經濟學不是非得把人抽象成「理性人」或「經濟人」,才能進行下去的無聊、無用的學科。我很喜歡路德維希61馮61米塞斯——這個非常聰明、嚴謹的奧派經濟學家的一句話,這本書里也引用了它: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弱點和局限,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行動,這才是經濟學的主題。」
9. 經濟學入門書籍有哪些推薦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譯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易學,基本上所有理論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觀易懂。這本書的第二大特點就是知識覆蓋面很廣,傳授的是廣義的經濟學原理。比如像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學科,在這本書中都被濃縮成為一到兩章的內容。因此,通過學習這本書,初學者將有望對經濟學的主要知識和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經濟學》,薩繆爾森著,蕭琛譯
這是經典!雖然難度要略高於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針對初學者的經濟學教材。這本書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論述非常嚴謹,此外它也是國外累計銷量最高的一本經濟學教科書。
《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黃險峰譯
這本書特別貼近時代,貼近中國。該書不僅教會了讀者怎樣理解新經濟現象,怎樣解釋數字時代的經濟問題,還告訴了讀者怎樣評價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怎樣看待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的經濟轉軌。
《牛奶可樂經濟學》,弗蘭克著,閭佳譯
這本書從牛奶與可樂包裝的不同說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本暢銷書,就是說看了這本書還需要看看大師們寫經濟學教科書。
《吳敬璉專集》,吳敬璉著
收錄了吳敬璉從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該書也因此客觀地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變化,它將告訴你中國經濟與西方國家經濟的不同之處。
此外,一些經濟學或者金融學的的科班們所熟知,而且圖書館一般都會有的書籍: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黃達主編 《金融學》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 還有宋鴻兵《貨幣戰爭》不過這個還是要有點經濟學基礎的
還有我覺得我們看的一些經濟金融書籍的 學的東西大多是與西方的經濟環境相適應的 好多理論與我們的經濟狀況有很大程度的背離 不適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經濟評論家的文章 這個你可以看看他們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憲容 葉檀 張五常(他的行文風格本人不太喜好)陳功(安邦咨詢的老總)等等 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針對經濟熱點產生的 很有現實意義 對於理解現實的經濟現象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