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講西方經濟學(本人是工科生)
西方經濟學是相對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言的。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回濟學。微觀答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運行的微觀領域,包括企業,消費者等。宏觀經濟學研究對象主要是國家國民收入分配等。。。。。這是大的框架。
然後深入介紹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主要理論,代表人物等。。。。我們老師上課基本就是這個思路。
㈡ 了解經濟學有什麼作用
經濟學培養抄的其實是一種襲思維,一種態度。它讓人能夠從更高的層次去審視各類經濟現象,從本質上去分析人與人,集體與集體之間的經濟交往活動,從根本上去理解企業利潤的產生與經營模式。
學習經濟學會用到很多方法,其中一些來自其他學科。數學有助於經濟學原理的表述和推理,不需要復雜的代數,幾條曲線圖在很多情況下就足夠了;歷史為經濟學原理的發展和驗證提供了大量的經驗;計量經濟學(對經濟數據的統計)對經濟原理的檢驗也是不可或缺的。實驗經濟學包含了實驗室試驗和計算機實驗,也是理論發展和驗證的方法之一。最後,只需對經濟現象進行思考和詮釋,這本身也是一種學習經濟學的方法。
㈢ 工科生怎麼看懂《經濟學人》
閱讀前需要的工具准備:
1.電腦(由於資源都是電子版本,因此推薦在電腦上閱回讀,後續答的查詞和整理也更為方便)
2.電子版的英英詞典,推薦《朗文英英5》和《韋氏大學》,其他ESL英英詞典如《柯林斯第三版》《劍橋英英詞典》也可以。建議使用開源詞典軟體如Mdict,深藍詞典或者靈格斯詞典,以上的軟體都可以一次性載入多本詞典,有利於查詞時加深對單詞的理解。上面軟體的下載及使用方法都可以在網上找到。不推薦有道及金山等英漢詞典。關於英英詞典的使用及介紹 @惡魔的奶爸 之前的回答有提到過。如果是在線學習的話推薦一個很好用的查詞網站Vocabulary.com
3.Word 文檔(或其他記事本工具)
㈣ 如果將來想往經濟學發展,掌握一門工科有用嗎
理科生讀經濟碩士的很多,許多名牌大學的經濟碩士都是本科學理科的在讀.
但是經濟學的畢業生就業不是很樂觀的.不如金融和會計等.因為經濟太理論了不是很適用,而且中國的經濟學水平並不高.真正喜歡讀還是去國外吧.就業上,工科的學生最好就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真正學好經濟的,掙錢還是多的.看你自己能力了.
建議你不要靠經濟學,這么科學太虛了,出來之後出了去研究所或者教書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你學的信息與計算科學系,這個專業多好啊,找工作也好找
當然,如果你硬是要學習經濟學,建議你學習經濟學的一個保險精算方向,這個方向是數學和經濟學的結合,對於你非常合適,現在的保險精算師考試可是很熱的啊,如果你考上了南開的保險精算師,你研究生畢業後起薪20萬應該沒有問題的。
保險精算師 是運用精算方法和技術解決經濟問題的專業人士,是評估經濟活動未來財務風險的專家,是集數學家、統計學家、經濟學家和投資學家於一身的保險業高級人才。總之,精算師是同「未來不確定性」打交道的,宗旨是為金融決策提供依據。
精算師傳統的工作領域為商業保險業,在此行業,精算師主要從事產品開發、責任准備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動態償付能力測試等重要工作,確保保險監管機關的監管決策、保險公司的經營決策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隨著精算科學的發展和應用,精算師的工作領域逐步擴展到社會保險、投資、人口分析、經濟預測等領域。
精算師在世界各國都是一種熱門而誘人的職業,根據美國1999年的職業評級對250種職業進行的評定,精算師被評為最好的職業。有報道說,2004年中國精算師的年收入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預計2005年收入增幅將超過10%%,而現在中國身價最高的精算師——平安保險公司的Steven Mile,據估計,他的身價至少為每年300萬元人民幣。
精算師被稱為「金領中的金領」。
我國精算師有巨大缺口
由於中國保險業起步較晚以及其他歷史原因,精算、尤其是精算教育在我國長期處於空白,直到1987年,南開大學與北美精算學會建立精算學合作項目,才將精算教育系統地引入中國。
在發達國家,精算師既是商業保險界的核心精英,又可在金融投資、咨詢等眾多領域擔任要職。而中國目前的現狀是:精算師奇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中國精算師」50人、准精算師164人,而專家預測,在未來幾年內,中國市場約需要精算師5000人。
保險精算師的工作范圍
其實精算師的工作范圍十分廣泛,包括:
① 保險產品的設計:通過對人們保險需求的調查,設計新的保險條款,而保險條款的設計必須兼顧人們的不同需要,具有定價的合理性、管理的可行性以及市場的競爭性;
② 保險費率的計算:根據以往的壽命統計、現行銀行利率和費用率等資料,以確定保單的價格;
③ 准備金和保單現金價值的計算;
④ 調整保費率及保額:根據社會的需要及時間,調整保費率和保障程度,以增加吸引力和競爭力;
⑤ 審核公司的年底財務報告
⑥ 投資方向的把握:對公司的各項投資進行評估,以確保投資的安全和收益;
⑦ 參與公司的發展計劃:為公司未來的經濟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和專業建議。
成為保險精算師的條件
要想成為精算師,首先必需掌握一些基礎課程,如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保險學和風險管理等。不僅如此,由於精算師所從事的是經濟領域的職業,因而他們還必需有較高的經濟學修養,掌握會計、金融、經濟學和計算機等科學。這樣,精算師才能對經濟環境的變化有較強的反應能力。此外,精算師的職業還要求掌握語言表達、商業寫作、哲學等科學知識 取得精算師資格必需通過一些科目的嚴格考試,並獲得精算組織的認可。例如,在美國和加拿大,作為一名合格的精算師,必需取得美國災害保險精算學會 (Casuality Actuarial Society)或北美精算學會(Society of Actuaries) 的正式會員資格。北美精算學會是在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年金保險領域從事研究、考試和接受會員的國際組織,它負責從吸收非正式會員到正式會員的一系列考試。
「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分為准精算師和精算師兩部分。准精算師部分考試共九門必考課程,考生通過全部九門課程考試後,將獲得准精算師資格。精算師部分考試計劃設置十門課程,其中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獲得准精算師資格的考生,通過五門精算師課程的考試並滿足有關精算專業培訓要求,答辯合格後,才能取得「精算師考試合格證書」。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對取得「精算師考試合格證書」者,還需經過特別申請,經審查同意後方可以「精算師」名義在商業保險機構中執業。
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准精算師資格考試,第二層次為精算師資格考試。
准精算師考試目的在於考察考生對保險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並涉及基本保險精算實務,考試課程共設9門,均為必考課程。
精算師考試課程共10門,其中3門必考課程,7門選考課程,考生必須通過3門必考課程、2門選考課程的考試。3門必考課程內容主要涉及保險公司運營管理、財務、投資以及中國保險業法規、稅收、財務制度等。2門選考課程則為保險業務的不同方向。
考題形式為標准試題和筆答題,考試採用學分制。考生通過全部基礎課程考試,獲得270學分,可以獲得准精算師考試合格證書;精算師高級課程考試共130學分,90學分必考學分,40學分選考學分。考生在通過全部課程的考試後,還需有專業訓練要求,考生要請一名資深的中國精算師指導,在專業領域工作兩年,並有一篇專業報告,經答辯合格後,方取得精算考試合格證書。
報名及考試地點: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
考試用書及購書方法:
准精算師考試用書向各考點咨詢購書信息;精算師考試高級科目與05G、07G科目參考書請與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精算工作委員會聯系。本次中國准精算師考試教材仍採用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系列,2006年8月初出版發行修訂後的考試用書,考生可以將修訂版作為學習參考資料。
㈤ 學習經濟學的作用
你好:
我覺得經濟學最重要的是注意「經濟」二字,即抓住一個重點:「成本」(花費的勞動、精力、時間、貨幣、財物、資源等等)。
在自然界里,一個過程發生或者不發生、這樣進行而不那樣進行,取決於這個體系的「總能量」的變化,總能量降低,過程就進行,反而就不進行。例如水往低處流,是因為水的勢能降低了。
在經濟學里,對應這個「能量」的就是「成本」,一樣東西能夠使人們做某件事情的成本降低,人們就願意使用、購買,願意向生產者支付「消費者酬謝」(詳見黃佶《資本異論》第五章),生產者就願意生產,反之則無人問津。例如網際網路可以大大降低交流信息的成本,假設你用傳統方法認識我、給我寫信需要一百元成本(實際上高得多,因為我不是名人,傳統報刊也不會刊登我的文章),現在用網際網路只要一元錢,使你節約了九十九元成本,於是網際網路就得到人們的歡迎。
經濟學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學習了力學和熱力學,可以知道自然界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而沒有那種現象;學習了經濟學,就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為什麼有這種現象而沒有那種現象(這種說法稍嫌絕對,但是基本正確)。
學習經濟學,首先要知道人類真正的經濟活動是如何進行的,其次要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例如人們為什麼相互交換?表面上看是為了互通有無。但是,既然沒有所需物品,人們為什麼不自己製造?為什麼要先生產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然後再找陌生人交換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為什麼在買不到所需商品時,人們排隊、託人、出高價,但是不動腦筋自己生產?為什麼抱怨商品價格太高時,仍然要去買,而不是自己製造這些東西?
顯然,這些問題無法用「互通有無」來解釋。原來,人類進行交換的本質動機是「節約勞動(降低成本)」,即使商品標價很高、購買緊俏商品要花費很多額外的「成本」,但是總的代價仍然遠遠低於自己生產所需的成本,購買商品仍然比自己生產同樣的物品合算,所以他們仍然選擇購買,而不是自己製造。
現在的人們極少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而製造所需物品,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忘記或者忽視他們為什麼不自己製造的原因,就拒絕研究這一原因。就好象我們不能忽視黃河水不向天上流的原因,否則就無法理解黃河水為什麼總是向低處流。
學習經濟學和學習其它任何學問一樣,要多問為什麼。權威和老師比你強的地方僅僅是他們先走一步,已經學習和研究過這些東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研究結果是正確的。因此,對前人的東西,不應該「敬畏地、無條件地接受」,而應該是「尊重地審視、平等地質疑」。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體會,不是「指教」,也應該用獨立的眼光去審視和檢驗它。
祝好!
㈥ 工科學生學習經濟學與管理學有多大的必要
本科理工科+研究生經濟類(金融之類的)+MBA=無敵工作組合!!!!!!只有你炒公司的,只有公司搶著要你的,就是這樣~~
㈦ 本科學工科,研究生讀經濟學,將來就業有優勢嗎還是對於找工作比較不利
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吧 只是對口專業文憑問題 找工科方面的工作就一個本科文憑 找經濟管理類工作 有個碩士文憑而已吧 總之不管哪方面工作 都要靠實力 經驗 人脈 等等 不能光靠文憑
㈧ 工科生自學經濟學課程
鑒於你是個復工科生這種實際情況,制你沒有必要讀太深奧的經濟學的書,可以看看《宏觀經濟學》方面的書,可以對國家經濟的基本情況有大體的了解,而且宏觀經濟學也是最基本的經濟學的書,如果你還想深入的了解,可以看看《微觀經濟學》。還有《小狗錢錢》這本書建議你看看,不是很深奧,但是寫的很好
㈨ 工科考經濟學
工科在數學方面是有優勢的,很多經濟學問題是要靠數學模型來解釋的,工科基礎好的人學專起來比屬較輕松,但沒有專業知識,必須多看專業書,打好基礎才行。總的來說,只要多做准備,認真學習,應該不難。
考研工科轉經濟的建議:
1.評估一下自己英語和數學的實力,這兩門不但是初試的敲門磚,還是以後學習經濟的必須工具。
2.考慮下專業課的問題。如果平時沒接觸過,打算從七八月份開始看,那一定要三思。經濟學很不好考,尤其是名校,比如上財的專業課,很注重數學,三四個月內很難突破。要不就鑽個空子,選個不考經濟學的學校,但這樣的空子很少,而且肯定不會是經濟學的主流方向。
3.搞清楚專業的研究方向。經濟學很講究研究方向,比如說政經,看起來很冷,但有的學校政經設有房地產經濟,資產評估方向,就很熱。產經看起來很熱,但浙大管院產經就是農業方向,很多人對農業很忌諱。所以,說方向比專業重要,考前務必要查清楚。
4.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要不要轉。尤其是計算機,通信等就業王道專業,轉經濟的機會成本是很大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㈩ 學經濟學的好處是什麼
經濟學培養的其實是一種思維,一種態度。它讓人能夠從更高的層次去審視各類經濟現象,從本質上去分析人與人,集體與集體之間的經濟交往活動,從根本上去理解企業利潤的產生與經營模式。
學習經濟學會用到很多方法,其中一些來自其他學科。數學有助於經濟學原理的表述和推理,不需要復雜的代數,幾條曲線圖在很多情況下就足夠了;歷史為經濟學原理的發展和驗證提供了大量的經驗;計量經濟學(對經濟數據的統計)對經濟原理的檢驗也是不可或缺的。實驗經濟學包含了實驗室試驗和計算機實驗,也是理論發展和驗證的方法之一。最後,只需對經濟現象進行思考和詮釋,這本身也是一種學習經濟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