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觀經濟學利潤最大化
從數學角度看,利潤最大化就是求極值。利潤=總收益-總成本,求一階導數使之為零內,這時利潤最大容化。總收益對產量的導數是邊際收益,總成本對產量的導數是邊際成本。
如果以平均收益和成本確定產量,畫個圖可以很清楚看出,減少產量能夠使利潤增加。
② 微觀經濟學利潤最大化與競爭性供給
第一題錯誤,判斷廠商受益的條件是MC等於MR,與最短產出水平無關,總產量的多少與收益情況無關,可能總成本最低點並不是最大收益的產量點。第二題是對的,因為完全競爭廠商的總收益曲線是平均收益乘以Q,平均收益就是價格線,維持不變,所以斜率不變。
完全競爭廠商由於他的假設條件是進出行業容易,在長期的過程中,均衡的狀態一定是利潤為零,無論廠商或是行業,否者就一直有新廠商加入或舊廠商退出,利潤為零的結果就是平均收益等於平均成本,也就是P=AR=LAC,同時處於均衡也有P=MR=LMC,也可以找到對應的短期均衡P=SMC=SAC,聯立就是你的這個結構嘍
③ 根據微觀經濟學的觀點,以下哪一項是供給者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
供給者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
MR=MC
利潤最大化:
廠商從事生產或出售商品不僅要求獲取利潤,而且要求獲取最大利潤,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就是產量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原則。邊際收益是最後增加一單位銷售量所增加的收益,邊際成本是最後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最後增加一單位產量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就意味著增加產量可以增加總利潤,於是廠商會繼續增加產量,以實現最大利潤目標。
④ 微觀經濟學敘述利潤最大化內涵是什麼
微觀經濟學敘述利潤最大化內涵是什麼?最大的內涵和利潤有關吧?具體的不清楚哦
⑤ 急求:微觀經濟學中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充分條件怎麼求
書本上介紹的是平均成本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確定產量,也是在平均成本的最低點。
⑥ 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是什麼為什麼 微觀經濟學簡答題
利潤最大化的點條件為: MR=MC MR是邊際收益 MC是邊際成本邊際收益(德文:Deckungsbeitrag)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
⑦ 關於微觀經濟學求利潤最大化的問題
1、MR=MC是企業達到利潤最大化條件,即使這點是虧損情況也是最小虧損。這一結論是很清楚的,不用多作解釋。需要注意的是最小虧損並不代表虧損很小,它有可能很大。
2、後面在分析完全競爭市場短期生產時,已經明確指出了它的前提條件是MR=SMC,在這種情況下,書中分析了三種情況:AR>AC,企業有正的利潤,應該生產;AR=AC的位置是止損點,當AC>AR>AVC,此時企業虧損,但是繼續生產可以彌補部分AFC,應該繼續生產;AVC=AR的位置是停業點或者關門點。當AVC>AR時,企業不僅虧損,而且連收益連可變成本都不能彌補,所以要放棄生產。
3、正如以上所述,當MR=MC時,企業利潤達到最大化,即使這點是虧損情況也是最小虧損,但是最小虧損並不一定虧損很小。書中的第一種情況是正利潤,此時企業達到利潤最大化;第二種情況是虧損,企業達到虧損最小化,但這個最小虧損確實比較小,企業繼續生產可以彌補部分固定成本,所以生產是有利的;第三種情況也是虧損最小化,但是這個最小虧損卻是比較大了,收益連可變成本部分都無法彌補,生產越多虧損越大,所以應該果斷放棄生產。
PS:MR=MC的最小虧損點與後面的三種情況是不矛盾的,後面三種情況是在企業已經達到最優化的情況下的生產抉擇。你好好讀一讀書中(你用的是高鴻業的吧)關於這一段的論述,相當清晰,不明白的多看幾遍,其義自現。
⑧ 微觀經濟學研究效用最大化還是利潤最大化
微觀經濟學主要是研究消費者選擇的效用最大化和廠商生產的利潤最大化,兩者都研究。
⑨ 按照微觀經濟學的理論,一個生產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是:
C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專動數。邊際收益是指在生屬產過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銷售量所帶來的總收益增量。總利潤=單位產品利潤×總產量。當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時,企業有利可圖,企業將增大生產量;當邊際收益小於邊際成本時,企業發生虧損,企業將減少生產量;因此,只有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企業生產量最大,並實現利潤最大化。故本題選C。
⑩ 微觀經濟學中,關於競爭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的問題。
QMAX之後
MC>MR
這就導致了每生產一件產品廠商都是虧損的
這部分虧損會減少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