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奶油經濟學

奶油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2-22 09:36:04

❶ 經濟師:什麼是「甜甜圈」經濟學

飢餓營銷的一種,通過控制人的心理來達到銷售的目的。
倘若你能理解為什麼吃貨們肯為買羊角甜甜圈排兩個小時的長龍,你就懂得了心理學對消費行為的強大影響。
自5月份在多米尼克安塞爾麵包店(Dominique Ansel bakery)推出以來,這款奶油夾心、上面淋著誘人糖漿的「甜甜圈+羊角麵包」風靡了整個曼哈頓。麵包店每天只做200至250個羊角甜甜圈,每個售價5美元不過,就店前排的長龍看來,店家每天可賣出的遠不止這個數。
在其網站上,麵包店給出了購得眾人垂涎羊角甜甜圈的「秘籍」。具體來說,就是建議顧客在麵包店8點開門前兩個小時排好隊,同時還再次聲明,每位顧客頂多隻能買兩個甜甜圈,而且千萬別跟黃牛黨打交道。是的,就是黃牛黨:據聞因為羊角甜甜圈如此難得,有人專門排隊後轉手將甜甜圈賣出去,甚至賣到30美元一個!
聽起來,羊角甜甜圈熱潮似乎是另一個紐約市陷入瘋狂的例子。不過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排長龍的痛苦,只為了買新出的小玩意兒,看最新的熱門電影或等待人滿為患的餐廳空出位子。不管如何,我們不斷跟自己說,痛著腳站上一個小時甚至更久絕對是值得的。
乍一看去,就賣家的角度來說,排長龍似乎沒多大意義。多米尼克安塞爾說他們正設法增加羊角甜甜圈每天的出產量,但問題是,為什麼要排長龍呢?畢竟,有食譜就可以了呀。事實上,標准經濟理論表明供必須應求,既然產品如何受歡迎,為何不讓人們更容易購得?
幾年前,時任迪士尼研究副總裁的喬馬克思(Joe Marks)到東京迪士尼樂園參觀時觀察到一種特定行為,於是問了自己這個問題。在邊域世界(Frontierland)主題區外一家店前面,遊客們排了很長一隊,有些甚至已排上幾個小時。馬克思發現大家是為了買一個廉價的皮手鐲(價格不到10美元),手鐲可以畫上或刻上自己的名字。馬克思就不懂,為何這個手鐲這么受歡迎,更重要的是,為何園區都沒有其他店在賣同樣的手鐲?當然,迪士尼可以通過減少排隊時間來提高遊客體驗。在馬克思看來,公司應該讓流行產品更容易購得。
事實證明,馬克思的想法真是錯得離譜。他觀察到的遊客通常都是和情人或配偶一起排隊。愛人們的耐心等候表示的是對彼此的強烈承諾因為,根據日本的傳統,交換皮手鐲是親密關系的標志。正是排隊等候買手鐲的行為,才使得產品如此備受歡迎。愛人們排隊是在向其他遊客表示,他們對彼此間的承諾是多麼地強烈。
同樣地,痛苦排隊買羊角甜甜圈也可能因此打響了產品的知名度。許多人都排著隊,這傳達出你也應該加入潮流的信息。
心理學家和行為決策科學家將此行為叫做「自我傳遞信號」,即做出向自己傳遞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決定。即使我們傾向於認為我們能准確地了解自己,但我們並不十分清楚自己的偏好。要弄清楚這一點,我們觀察起自己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可以自我傳遞信號的機會。設想你正走向一個跟你討錢的流浪漢。你可以忽視他,可以給他一些零錢,也可以給他買杯咖啡。如果你給他買了咖啡他也欣然接受,那你的自我感覺如何?非常可能的是,你會為自己感到自豪。為流浪漢買咖啡的行為並不會徹底改變你這個人,但這向你證明你是個慷慨大方、充滿愛心又無私的人這就是自我傳遞信號。同時,由於在我們大腦中,行為比話語要來得有力量,因此你很可能相信自己就是一個正直的人。
讓我們看看心理學家喬治奎特隆(George Quattrone)和阿摩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80年早期做的一個試驗,再次感受一下自我傳遞信號的力量。他們帶著參與者來到實驗室,做一個探究「體育運動心理和醫學方面」的研究。實驗者跟參與者說研究的目的是「調查運動後溫度快速變化對心率的影響」。接著,參與者被要求做個簡單任務:在冰水裡抱住自己的胳膊,直至忍受不了為止(僅幾秒時間,參與者就會感到痛苦)。任務之後,測試參與者的脈搏,再讓他們踩一分鍾的健身腳踏車。這就是實驗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時,參與者做了另一個冰水任務,接著再測試脈搏。第一階段確定了對溫度變化做出反應的心率基線,第二階段測試了運動之後,心率對溫度變化做出的反應。這個任務主要是為了反映運動員在大熱天運動後,暢快沖冷水浴的脈搏情況。
接著事情就變得有趣了。第一階段之後,實驗者跟一些參與者說耐痛是心臟健康的標志。意識到這一點的參與者在第二階段中,都會堅持把手臂在冰水裡泡上更長時間。與此同時,其他參與者被告知低耐痛力是健康的標志之一。了解到這個信息之後,第二階段中,這些參與者手臂泡在冰水中的時間大大減少了。
很明顯,參與者將手臂泡在冰水的時間(不管是長或短)當作健康的跡象。這當然是毫無道理的,他們的心臟健康早就由命運和生活方式所決定。這是另一個自我傳遞信號的例子。
我們總是試圖理解同事、老闆、愛人或同行的行為,結果總是無功而返。但即便是看似荒謬的行為比如一大早排N久買個羊角甜甜圈,只要想想這是在向自己傳遞信號,你會開始覺得這也意義非凡。

❷ 經濟學問題,麵包和牛奶是互補品,麵粉用來製造麵包的,牛油用來製造牛奶的.原材料與他們之間的價格數量關系

你的復問題有錯誤,希望制你提問的時候把問題問清楚。你是不是想問牛奶價格上升,麵包數量增加,有可能發生那種情況吧。牛奶價格上升,牛油價格也會上升,因此麵包的成本會增加,價格會上漲,麵包價格上漲導致麵包的需求減少,麵包的需求減少導致麵粉的需求減少,因此麵粉的價格會降低。前提是在完全競爭市場上。
2,牛奶價格上升,麵包數量降低。牛奶價格上升會導致牛油價格上升,成本推動的。麵包數量降低導致麵粉需求減少,因此麵粉價格會降低。

❸ 經濟學管理的一個案例求解!! 急!

上個學期學了

可惜老師沒給標准答案

科學管理學派主要依賴物質技術 進行計劃控制 像提高產量 考勤嚴格

行為管理學派 強調了人的作用 譬如進行考勤獎勵 改變口味 增加新品種吸引消費者

❹ 西方經濟學問題解答急急急!!!在線等!!!

1.巴西咖啡作物歉收來會降低咖啡源、茶、檸檬和奶油的價格.
2.愛好長裙的時尚會降低羊毛的價格並提高鹽的價格.
3.一種新出現的吃肉的癮頭會降低穀物的價格並且提高獸皮和獸角的價格。
4.甜菜的種植提高了熱帶甘蔗田地的地租
首先,以上四條都是錯的。所以:
1。咖啡歉收,供給的平衡被打破,供小於求必定會引起波動,而茶等替代品則會瓜分其的一部分市場,對於茶等來說也出現了供求不平衡的狀態,所以會帶動其價格上漲。 因此是錯的。

2,愛好長裙的時尚會降低羊毛的價格(同理這句話並沒有問題)但是整個供給鏈與鹽的關系並不大,所以不能有此推斷。所以是錯的。

3。一種新出現的吃肉的癮頭會降低穀物的價格並且提高獸皮和獸角的價格。 應該區分來看,食物的產業鏈一般是共同成長的,影響一般也都是積極的。

4。同類的事物,在無法拓寬現有市場的情況下,永遠處於對立的局面。應該是使其地租降低。

❺ 黃油和人造油 是什麼關系在經濟學中

自然經濟產品;工業產品
一個是農業經濟鏈的產物,一個則是工業經濟網的產物
按照經濟學規律,工業產品必然取代自然經濟產品,實則不然,黃油還會以更高的價格繼續存在

❻ 什麼是大炮和黃油的矛盾

大炮與黃油的矛盾是西方經濟學的根本出發點,即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使得資源配置與分配發生問題。資源的稀缺性指的是資源或物品相對於慾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經濟學中經常用「大炮與黃油的矛盾」來闡述資源稀缺性的問題。「大炮與黃油的矛盾」指的是,任何一個社會都擁有一定量的資源,並用於生產各種物品。資源的量是一定的,所能生產的各種物品的量也是有限的。多生產某種物品就要少生產其他物品。為了簡單起見,假設社會中只生產大炮與黃油這兩種物品,那麼,多生產大炮就要少生產黃油,多生產黃油也要少生產大炮。這種大炮與黃油不可兼得的情況就是「大炮與黃油的矛盾」。「 黃油和大炮問題是經濟學中的一個研究假設。假設有一個只生產大炮和黃油這兩種經濟物品的經濟體,大炮代表軍費開支,黃油代表民用開支。在技術條件和資源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假設這個經濟體將所有的資源投入到民用物品,能生產出來黃油500萬磅;將所有的資源用於生產大炮,能夠生產15000門大炮。在這兩個極端例子之間,存在許多種其他的可能性,如生產200萬磅黃油和10000門大炮。但是我們所遇到的矛盾是,如果我們想多擁有一些黃油,則必須放棄一些大炮為代價;同樣,如果我們想得到更多的大炮,必須放棄更多的黃油為代價,正如所謂的「二者不可兼得」。在所有這些大炮和黃油的生產組合中,選擇哪一對組合,也就是有限的資源如何配置,就成了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

❼ 求各位經濟學達人們幫幫忙!

S小姐抄消費奶油與巧克力襲。奶油最初的價格為1元,巧克力的價格為1.5元,她最初的收入為12元。
(1)奶油的相對價格是多少?
(2)得出S小姐的預算方程式並在圖上作出預算線(用橫軸代表奶油)。
(3)作一條無差異曲線,在可以達到的最好消費點時奶油為6單位,巧克力為4單位。
(4)在這一點時奶油對巧克力的邊際替代率是多少?
(5)說明預算線上的其他任何一點都不是最好的。

❽ 請問「大炮換黃油」在經濟學里反映的是什麼原理。

其實不是大炮換黃油,而是「大炮與黃油」。是西方經濟學中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商品的供求關系原理。

❾ 看曼昆的《微觀經濟學》,裡面講的生產可能性邊界看懂啦,但不知道那個坐標軸是怎麼回事,比如說大炮和黃

原因: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說明隨著一種產品的增加,機會成本是遞增的。也可以回說,是答機會成本的遞增決定了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機會成本的遞增是由於某些資源適於生產某種產品,當把它用於生產其他產品時其效率下降(即單位資源的產出量減少)。生產可能性邊界,英文是pro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簡稱PPF。用來表示經濟社會在既定資源和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各種商品最大數量的組合,反映了資源稀缺性與選擇性的經濟學特徵。通常為兩種商品的生產可能性比較。在坐標軸上表示出的圖形為生產可能性曲線,也可稱為轉換線。

閱讀全文

與奶油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