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原理什麼是外部性

經濟學原理什麼是外部性

發布時間:2021-02-22 14:59:38

經濟學「外部性」

經濟外部性 又叫經濟活動外部性,是一個經濟學的重要概念,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一個 經濟主體 (國家、企業或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另一個相應的經濟主體,卻沒有給予相應支付或得到相應補償,就出現了外部性。經濟外部性亦稱 外部成本 、外部效應或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經濟外部性是經濟主體(包括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非市場化的影響。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❷ 西方經濟學中 外部性及其主要影響是什麼

外部性指由於市場活動而給無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換種說法:外部性就是指社會成員(包括組織和個人)從事經濟活動時,其成本與後果不完全由該行為人承擔,也即行為舉動與行為後果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的主要影響是市場失靈。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不能自發實現帕累托最優,影響配置效率。

❸ 廈門大學經濟學原理.什麼是外部性

經濟學是廈大一抄個老牌系,經濟學清華大學位居中國內地大學排名第一,名列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新加坡管理大學之後,在全球排名中並列107。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居中國內地排名的第二至第五位。難度可想而知了,不過要看復習的程度了。經濟學比會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等等寬泛一些。出來可以從事經濟類的、財會類的、金融類、統計類都可以其實主要看你學得怎麼樣了。

❹ 外部性理論指的是什麼

請參閱網路
【外部性理論】
http://ke..com/view/4247937.htm

外部性理論是經濟學術語。
外部性亦稱外部成本、外部效應(Externality)或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
外部性可以分為正外部性(或稱外部經濟、正外部經濟效應)和負外部性(或稱外部不經濟、負外部經濟效應)。

外部性概念的定義問題至今仍然是一個難題,有的經濟學家把外部性概念看作是經濟學文獻中最難捉摸的概念之一。

❺ 經濟學中的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馬歇爾和庇古在20世紀初提出的,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生產者或消費者)在自己的活動中對旁觀者的福利產生了一種有利影響或不利影響,這種有利影響帶來的利益(或者說收益)或不利影響帶來的損失(或者說成本),都不是生產者或消費者本人所獲得或承擔的,是一種經濟力量對另一種經濟力量「非市場性」的附帶影響。意思就是說不論我做什麼,都是你買單。比如我買了一隻小狗,鄰居就要承受小狗的噪音和拉的滿地的狗屎。

❻ 微觀經濟學—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外部性也稱為外部經濟,外部效應。指的是個人或企業的某項活動使得社會或其他某些社會成員無需付出相應代價而從中受益的現象。外在效應主要表現是環境污染一類的社會問題,但這些社會問題實質上是由個人和企業的活動造成的,明白嘛?

與之對應的是外部不經濟,指的是某項活動的社會成本大於個體成本的情形。

針對產生的外部不經濟現象,有效的對策是產權界定(科斯定理):如果當事者之間談判協商的費用即交易成本為零,就可以通過確定產權,由交易雙方就產生的外在不經濟問題進行談判,最終結果會達到資源的有效率配置,而這與產權的初始界定狀態無關。

不知明白否?

❼ 宏觀經濟學 什麼是外部性

外部復性有外部經濟性制和外部不經濟性兩種情況。假定一個系統有A、B兩個部門,A部門從事的經濟活動為自己贏得了經濟成果,它對B部門產生的影響就是「外部性」。如果B部門因此也得到了收益,那麼,A的外部性就屬於「外部經濟性」;如果B部門因此受到了損失,那麼,A的外部性就屬於「外部不經濟性」。例如,煤化工行業(A)與灰渣建材行業(B),A所產生的灰渣廢料恰好為B提供了原料,A的外部性使得B有了原料來源,是外部經濟性類型;同時B消化了A所產生的廢料,使其不污染環境,B對A的外部性也屬於外部經濟性類型。假如B不是灰渣建材行業,而是社會土地,A所產生的灰渣沒有部門為它消納,直接堆積於土地,那麼,它對於B的外部性就是外部不經濟性,B為它埋單,付出了成本代價。

❽ 怎樣理解經濟學里的外部性~~

不同的經濟抄學家對外部性給出襲了不同的定義.一類是從外部性的產生主體角度來定義;另一類是從外部性的接受主體來定義。

前者如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的定義:「外部性是指那些生產或消費對其他團體強征了不可補償的成本或給予了無需補償的收益的情形。」
後者如蘭德爾的定義:外部性是用來表示「當一個行動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決策者的考慮范圍內的時候所產生的一些低效率現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給予,或某些成本被強加給沒有參加這一決策的人」。

❾ 經濟學中的外部性和外部效應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外部性亦稱外部成本、外部效應。
外部性可以分為正外內部性(或稱外部經容濟、正外部經濟效應)和負外部性(或稱外部不經濟、負外部經濟效應)。

外部性是指那些生產或消費對其他團體強征了不可補償的成本或給予了無需補償的收益的情形。

❿ 外部性理論原理是什麼

所謂「外部復性」,也被稱為制外部性或外溢效應,主要是指經濟實體旁觀者福利的活動,這種影響是不有關方面價格為基礎的交流,這樣的影響是外部到旁觀者福利損失(成本),被稱為「負外部性」,相反,如果旁觀者帶來了增加的利益(收入),可以稱之為「正外部性」。外部經濟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化工廠污染的河流污水的排放對環境影響的正常生活第三方,有負外部性。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是效率低下,外部資源,並不會得到有效的配置。於是就有了政府幹預,使外部內部,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或經濟實體的經濟活動的社會成本的制度安排,為私人利益或私人成本,成金錢外部的技術外部,原來不存在一種方法來強制貨幣轉移。最典型的方法是稅收,補償使用的排放權將屬於這一類。使用,可以一舉兩得,一方面,促進企業重視污水處理,污水的減少,另一方面,政府作為污染控制收錢,或污染者賠償,補償,使資源有效的安排。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原理什麼是外部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