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一些經濟法方面的著作寫讀書筆記用。。
<經濟學>這本是非常經典
Ⅱ 最先在起著作中提出經濟法概念的學者是
最早提出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是法國的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莫雷利(身世和生卒年不明)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書中,首先使用了經濟法這一詞語,相距近一百年後,T.德扎米 (1803~1850) 在 《公有法典》中也使用了這一詞語。這些概念並未與國家的立法實踐結合起來,與現代經濟法的概念不同。
Ⅲ 國外的經濟法學家有哪些
我國票據法與國外票據法存在差異
1、空白票據的使用問題。空白票據又稱空白授權票據,英美法律稱之為未完成票據。是指出票人簽發票據時,故意將票據上絕對應記載的事項不記載完全,留待持票人以後補充的票據。主要包括預留收款人、出票日、到期日、金額等空白票據。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英、美、德、日等許多國家都明確規定了空白票據制度,允許空白票據流通,並其附屬行為背書、保證、承兌中也允許空白票據存在,承認空白票據正當補齊後,與自始為完全票據的效力一樣。
相比之下,我國只承認空白支票,並且只有金額和收款人兩要素可經出票人授權補記(見《票據法》第86條、第87條第一款),而不承認空白匯票和本票。且空白票據僅存在於支票出票行為中,不承認空白背書、空白保證、空白承兌等附屬票據行為。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在經濟活動中,空白支票使用情況已相當頻繁,預見商業承兌匯票授權補記也會出現。
國際經濟一體化格局正在形成,國際貿易迅速擴大,甚至會有國外財團出具的商業匯票空白票據湧入,法律與實踐的沖突將不可避免。我國票據法雖允許在支票出票時的空白票據存在,但《票據法》未規定空白支票補充權濫用時的票據效力。而國外票據法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如《德國票據法》第10條作出的相應規定,其補充權濫用時效力主要有三項:
(1)不得對抗善意持票人;
(2)可以對抗以惡意或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持票人;
(3)可以對抗濫用補充權人。但補充權人濫用補充權後將票據轉讓的,出票人只能基於授權而對補充權人追究民事責任。
2、匯票承兌的撤回(塗銷)問題。承兌的撤回又稱承兌的塗銷,是指付款人為不使承兌發生法律效力而為的一種行為。即付款人已在匯票上記載「承兌」並簽名於上,但尚未交予持票人之前,塗銷其承兌的行為。承兌的撤回只能通過塗銷進行。撤回承兌的效果與拒絕承兌一樣,但付款人如果已將其承兌的意思以書面通知持票人或匯票上其他簽名人的,即使未交還票據予持票人,亦視為不得撤回,即使撤回也不發生拒絕承兌的效果。上述規定在《德國票據法》第29條中有明確表述。
我國票據法對承兌的撤回沒有規定,存在一個法律漏洞。按我國票據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付款人對向其提示承兌的匯票,應當自收到提示承兌的匯票之日起3日內承兌或拒絕承兌。在此期間內,付款人必然佔有票據,若在交付前對已承兌的記載不允許變更或塗銷,似與法理不合。也不符合紛繁復雜的經濟活動的客觀要求
Ⅳ 經濟法著作有那些
《財稅法疏議〈經濟法精品著作系列叢書〉》所屬分類
作 者: 張守文
出 版 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 730108867
原 價: ¥30
《論經濟法的形式理性》所屬分類
作 者: 岳彩申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
ISBN : 750365297
原 價: ¥22
《經濟法實質化研究》
作者:葉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750365830
原價: $18
中國經濟法學史研究
作者:肖江平著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經濟法概論--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作 者:楊紫(火亘) 徐傑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730102544
原 價:¥23
經濟法理論與范疇的解析
作者:王全興
出版社:中國檢察出版社
ISBN :780185019
原價:$25
《經濟法理念與范疇的解析》
【作 者】單飛躍著
【叢書名】當代經濟法文叢
【形態項】 344 ; 21cm
【讀秀號】000001286554
【出版項】 中國檢察出版社 , 2002
【ISBN號】 7-80185-019-X / D912.290.1
Ⅳ "我國著名的經濟法學者有哪些
一、劉文華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著名經濟法學家。主要著作有:
1、實用經濟法教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務全書(中國物價出版社)2001等。
二、李昌麟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 著名經濟法學家。主要著作有:
1、經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7
2、消費者保護法(法律出版社) 2005等。
三、寧立志 武漢大學經濟法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知識產權高級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漢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所長,系武漢大學經濟法博士點創始人之一,知識產權與競爭法方向學術帶頭人。 主要著作有:
1、《不爭執條款的反壟斷法分析》,《法學研究》2007年第6期。
2、《從美國法例看專利聯營的反壟斷法規制》,《環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4期。
Ⅵ 經典國際法系列叢書收集有哪些著作啊
1、《國際法的概念和淵源》,作者為我國國際法領域的權威李浩培先生。這樣一本很薄的書似乎不足以用來詮釋今天有關國際法的相關概念,但是書中有關對於國際法的理解詮釋都是作者本人的思索的結果,並且很多東西對於今天的國家法來說依然是正確的,正是由於這種學者獨立性的思考,時至今日,這本《國際法的概念和淵源》仍然是學習國際法必讀的教材。
2、《國際經濟法概論》,作者是鄧雪蘭,以近年來我國最新頒發實施的涉外經濟法律,以及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和有關國家的法律為依據,注重闡述國際經濟法基本理論知識,參考最新法學學術資料,結合探討當前國際經濟活動中出現的有關新問題、新情況,力求及時反映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新成果,做到科學性、系統性、實踐性的統一。
3、《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是2006年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一書自2000年出版以來,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其他一些院校使用後,由於其所具有的理論問題明確、分析透徹、知識點清晰,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等特點而受到了讀者的廣泛歡迎。
4、《國際私法案例分析》是由徐青森編寫的一本書籍,本書作為「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之案例分析教材中的一種,是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際私法》(章尚錦、徐青森主編,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的配套教材而編寫的,書中的章節安排、知識分布、案例分析和原理闡述等參照了規劃教材。
Ⅶ 求書,有關立法聽證制度方面的著作,國內外的均可(最好是國外的)
給你推薦八本,如下,希望能幫助到您。
1.聽證:中國轉型中的制度建設和公眾參與-立法建議、實踐指南、案例
李楯 編/2008年12月/知識產權出版社
法治的原則是: (1)人的基本權利是立法所不能剝奪的。 (2)一切法律上的決定均須遵循預設的程序做出,非經正當過程做出的決定是無效的。 (3)一切法律上的紛爭最終可獲獨立的和中立的...
2.立法聽證與地方治理改革
楊雪冬 編著/2004年04月/中央編譯出版社
本書聚焦立法聽證的法律依據,立法聽證中的利益表達和公民參與、立法聽證的技術安排、立法聽證規、當代中國立法聽證面臨的挑戰困境,以及國外的立法聽證等關鍵問題,以全新的視角透視了立法聽證在當代...
3.行政聽證制度研究
章劍生 著/2010年0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
《行政聽證制度研究》在對行政聽證制度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透過比較法的視野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行政聽證制度進行了比較分析;然後結合中國法規范,分析了行政立法、行政處罰、行政許可和政府定...
4.聽證制度:透明決策與公共治理
彭宗超,薛瀾,闞珂 著/2004年05月/清華大學出版社
該書將聽證制度與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相結合,突出了聽證制度的政治意義,運用對比研究,闡述精闢、透徹,富有說服力。適合各級黨政機關的人士參考閱讀,同時也適用於大專院校公共管理等相關專業的教師..
5.中國公共聽證研究
李春燕著/2009年04月/法律出版社
五年前,我將「公眾參與與行政法」作為給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講課的論題,當時,不少博士生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課後,他們恍然大悟:公眾參與是現代行政法與傳統行政法的重要區別所在,也是現...
6.行政法史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術文庫——行政法學叢書)
關保英 主編/2008年01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行政法史論叢》是「上海市重點學科(行政法)」階段性理論成果,也是重點學科所凝練的學科方向的具體落實。行政法史是研究行政法制度和思想等相關范疇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其既是行政法學的重要組...
7.當代中國行政法(上、下卷)
應松年 主編/2005年01月/中國方正出版社
本書系綜合性、系統性兼具研究性的教科書,其目的不僅在於向讀者介紹和傳授關於行政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理論,而且努力匯集和反映20年來中國行政法的發展脈絡和最新研究成果。基於此,編著工作伊始我們...
8.立法效益研究 以當代中國立法為視角
汪全勝 著/2003年08月/中國法制
汪全勝,男,1968年生,安微桐城人,法學博士,安微省高等學校科帶頭人,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政法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52年安微師范大學政系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95年安微師范大學經濟法政學院畢業...
Ⅷ 胡光志的代表著作
1、參編:《中國產品質量法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2、主編:《中國市場秩序法》,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6月。
3、參編:《競爭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
4、參編:《經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5、修訂:《競爭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3月。
6、修訂:《經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
7、參編:《市場管理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8、參編:《經濟法》(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9、《經濟法》(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教學用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反不正當競爭法》(副主編:全國高等法律職業教育系列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1、《經濟法學》(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2、《證券法學》(司法部: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3、合著:《公民的債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7月。
14、合著:《21世紀的中國知識產權法》,工人出版社,2000年。
15、合著:《財產登記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
16、獨著:《內幕交易及其法律控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7、主編:《歐盟競爭法前沿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獨著:《虛擬經濟及其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