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行為經濟學實踐性

行為經濟學實踐性

發布時間:2021-02-22 17:11:24

A. 行為經濟學原理的內容提要

作為國內第一批全面介紹行為經濟學的教材之一,本書不僅詳細介紹了國內外有關回行為經濟學答的最新理論進展,還將行為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大篇幅的實驗對其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及分析方法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研究很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B. 行為經濟學與行為金融學的區別和聯系

戰略和戰術的區別。

理論和實踐的聯系。

C. 行為經濟學里的損失厭惡就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嗎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狹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產物。廣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把五類要素引入經濟分析框架:(1)「認知不協調-C-D gap」;(2)「身份-社會地位」;(3)「人格-情緒定勢」;(4)「個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與局部知識。 傳統的西方經濟學建立在「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上。「經紀人既會計算、有創造性並能追求最大利益的人是進行一切經濟分析的基礎」(卡爾·布魯內),傳統西方經濟學由此展開其對於微觀經濟主體的理性規律的研究,可見理性人假設是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石。 而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傳統經濟學說在一些理論推演過程中始終陷入「瓶頸」以及在解釋及指導現實經濟生活時表現得欲振乏力,以理查德·泰勒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開始對作為傳統理論對理論的立論根本的「理性人」假設提出置疑。他們嘗試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經濟學研究中來,提出了將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作為微觀研究的對象,從而開創了對微觀經濟主體非理性規律進行研究的先河,行為經濟學由此誕生。隨後大批學者對這一嶄新的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信心並積極投身於其研究中。一般認為行為經濟學正式創立於1994年,已故著名心理學家阿莫斯·特維爾斯基(Amos Tversky) ,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里查德·薩勒(Richard H. Thaler) ,馬修·拉賓(Matthew Rabin) ,美籍華人奚愷元教授等是這一學科的開創性代表。以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維農·史密斯(V. Smith)因在行為經濟理論和實驗經濟學方面的傑出研究而獲得2002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為標志,行為經濟學有力地展現了其存在價值、學術地位以及廣闊的研究前景。綜上,行為經濟學作為經濟學領域一門嶄新的學科,通過對傳統經濟理論的立論假設的根本性革新,開拓出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與方向,真正實現了經濟學對於「人」的研究。其研究領域與經濟社會的運行和各微觀經濟主體的真實選擇密切相關,注重從實證中搜集研究信息而不再一位拘泥於理論的推導;同時採取嶄新的研究手段,將其它社會科學學科的研究成果引如到經濟研究中來,實現了多視角對經濟主體決策因素的度量。行為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使得運用經濟理論成功指導實踐的目標變得真實與可行。雖然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行為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尚不完善,也缺乏完整的結構。很多時下的行為經濟學理論模型都只是在傳統經典模型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有關人們行為決策的假設——這雖然可以「令模型的結果在一些強調充滿活力和規劃的互動的場合中較之那些強調理性的傳統模型更加精確」,卻也往往令模型更難於被人們理解與接受。(Colin F. Camerer,George Loewenstein 《Behavioral Economics: Past, Present, Future》) 但其所帶來的廣闊的研究前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思路絕對值得我們投入與期待-------【書籍】1.行為經濟學的開山之作: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啟發性和偏差,卡尼曼著(行為經濟學領域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

D. 行為經濟學原理的介紹

行為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適應實踐需要產生的一門新興邊緣版學科。它將行為權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發現了傳統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修正了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咱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設的不足之處。它的崛起,既對主流經濟學提出了挑戰,也對其進行了補充和拓展。

E. 推薦一些行為經濟學方面的書

宏觀經濟學(第16版) http://book.jqcq.com/proct/311438.html 經濟學實踐和最新理論成就,在信息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網路經濟學、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機制的再發現以及新技術革命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等十個方面反映出了經濟學的時代特徵。 西方經濟學原理 http://book.jqcq.com/proct/329600.html 經濟學的基本內容,既有微觀經濟學又有宏觀經濟學,既有理論經濟學又有應用經濟學,既有規范經濟學又有實證經濟學。但是,微觀經濟部分主要介紹新古典學派理論,宏觀經濟學以凱恩斯學派的理論為主。 微觀經濟學(第16版) http://book.jqcq.com/proct/311432.html 經濟學實踐和最新理論成就,在信息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網路經濟學、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機制的再發現以及新技術革命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等十個方面反映出了經濟學的時代特徵,且充分利用了最新的數據和資料。

F. 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詮釋經濟學理論

我來說幾個吧!
1、實物?貨幣!
記得讀高中的時候,過年老媽系裡分了一台烤麵包機,老媽拿回來說了一句,還不如分錢呢!現在想想還挺有意思,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還是中式飲食,較少吃烤麵包,因此烤麵包機對家裡而言,就沒什麼價值,效用不大。
這也引發我們對理性消費的思考。理性消費是指在支出一定的條件下所得到的最大效用,理性消費首先要求被消費的商品必須滿足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偏好是一種主觀、心理活動,它主要受消費者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影響;另外,理性消費遵循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對於家裡已有烤面機的老師,又分到一個烤麵包機,產品價值雖然不變,但其效用已大大降低。理性消費在於消費的多樣性、個性化,就是所謂的眾口難調,對於自己喜歡的禮物,就會得到很大的效用,而對自己不喜歡的,或自己已經有的禮物效用就小。實物分配給不同的人帶來或大或小,或正或負的效用,其配置效率低下。而發放現金,貨幣是廣泛流通的一般商品等價物,大家都樂於接受。效用得到了最大化,也提高了社會總福利,顯然貨幣比實物分配具有更高的效率。
2、電視連續劇為什麼要分開播映啊?!
以前在家看電視連續劇,看到興起就沒了,要等明天!郁悶ING!仔細想想會發現,電視台播映電視連續劇,並非集中在一天或數天一下播完,而是每晚只播映一集或兩集,為什麼電視台不將其集中在一起,從早到晚連續播映呢?
因為對消費者—觀眾來說,連續長時間觀看節目,會產生逐漸疲勞,收視效果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遞減,—即經濟學「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體現,也就是說消費者於一定時間內消費或享用同一種物品的邊際效用隨著消費量的增加而遞減。所謂「邊際效用」是指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多一個單位所獲得的額外滿足感。假設將電視連續劇安排於星期日一次連續播放,人們在欣賞前幾集時,邊際效用會有所增加,但不會維持太久,即使該電視劇非常吸引人,隨著時間的延長,人們也會感到疲勞,則邊際效用開始遞減。所以,沒有人會連續看完一部電視連續劇,收視率則降低。從電視台方面看,收視率降低,廣告贊助商則減少,電視台的收益也受到影響,因此,電視劇不能集中播映。
3、來來來!以舊換新啦!
經常在手機市場看到,手機以舊換新活動,大家應該有注意到吧:)
在市場銷售中,一些商家推出「以舊換新」的銷售方式,即凡以同類型的貨品換購新貨品,可享有價格優惠。其中有些舊貨的零部件還可用作製造新商品的原料,而有些舊貨根本不能用於再生產,為什麼商家會給予折價回收呢(當然不能排除回收零部件進行維修再使用的&還有不良商家回收騙錢:(原來商家推出「以舊換新」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想藉此吸納一向使用該類商品的老用戶,使其願意購買新商品,擴大產品銷售量。由於舊貨還能使用,是新貨品的主要替代品,所以客戶購買新商品的願望不強,採取以舊換新方式給客戶一點優惠,刺激其購買新產品的慾望。其實質是利用價格與供求的關系,通過價格優惠來刺激需求量增加。而已損壞的舊貨,不能繼續使用,則不是新貨品的替代品,客戶必須購買新商品,不給予其價格優惠,也不會降低其購買慾望,他們會以較高的價格購買新產品的。
4、我也想買公共汽車月票!
在廈門坐公共汽車,小孩和老人都有優惠,全國各地應該也都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各類運輸企業都實行成人與兒童和老年人差別票價,對兒童和老年人實行優惠呢?是因為兒童比成年人輕巧矮小,運載兒童消耗少,成本低嗎?那麼老年人與成人差不多,為什麼也給予價格優惠呢?其實運輸企業的這一做法,是採取了經濟學上價格歧視機制,目的是為增加收入,利用了價格與供求的制約關系。一般來說,成人與兒童和老年人對運輸工具的需求不同,成人由於工作需要及收入較高且穩定,對運輸工具服務的需求比較穩定,價格需求彈性較小,所以運輸企業可向成人收取較高票價,不會減少成人對運輸服務的需求。相比之下,兒童及老人對運輸服務的需求彈性較大,如果運輸公司向所有乘客收取同樣的成人票價,便會大大減少兒童及老人對運輸服務的需求量,從而減少了自身的收益。
暫時想到這么多了:)

G. 抽煙上癮是否理性行為從行為經濟學和新古典主義經濟角度來分析。

吸煙是理性的行為。 1、首先要承認吸煙能夠帶來效用,比如快樂等。因為一切純版在即合理。這種權快樂是確定的,立即可獲得的。而疾病等損失是未來,可能是很遙遠的,也是不確定的,因為許多煙民活得也很好。如果認為吸煙不能帶來任何效用,那吸煙就是非理性的。但相信是多數煙民都會承認,吸煙會帶來快樂。 2、對一次抽煙(假設能夠帶來效用)而言,沒有誰會認為抽一次煙的會有負效用,或者小到無法察覺,因為抽一次煙對人的健康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記也就是說是無窮小,近似等於零,而抽煙的效用確是正的。這樣,一次抽煙就是理性的,推理就可以得到,每次抽煙都是這樣,人們就會選擇抽煙。或者說之言每次抽煙能夠帶來一個很微小的效用,人們就會去抽煙,所以世界上才會有那麼多煙民。 消費者從期望效用出發決定是否成癮,因而癮是一種理性決策,在他們的理論中,有一個關鍵假定,即過去的消費能夠影響現在消費的邊際效用,基於這種鄰域互補效應的存在,導致消費者選擇成癮是可能導致一生期望效用最大的。 從行為經濟學上說,吸煙是一種類似凡勃倫說的禮儀的東西,比如男孩吸煙認為比較有男人味,這種社會參照系的作用決定了吸煙者的行為。

H. 請問經濟學: (1)效用÷慾望=幸福 (2)效用÷幸福=慾望 (3)慾望×幸福=效用 這些內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狹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產物。廣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把五類要素引入經濟分析框架:(1)「認知不協調-C-Dgap」;(2)「身份-社會地位」;(3)「人格-情緒定勢」;(4)「個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與局部知識。傳統的西方經濟學建立在「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上。「經紀人既會計算、有創造性並能追求最大利益的人是進行一切經濟分析的基礎」(卡爾·布魯內),傳統西方經濟學由此其對於微觀經濟主體的理性規律的研究,可見理性人假設是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石。而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傳統經濟學說在一些理論推演過程中始終陷入「瓶頸」以及在解釋及指導現實經濟生活時表現得欲振乏力,以理查德·泰勒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開始對作為傳統理論對理論的立論根本的「理性人」假設提出置疑。他們嘗試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經濟學研究中來,提出了將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作為微觀研究的對象,從而開創了對微觀經濟主體非理性規律進行研究的先河,行為經濟學由此誕生。隨後大批學者對這一嶄新的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信心並積極投身於其研究中。一般認為行為經濟學正式創立於1994年,已故著名心理學家阿莫斯·特維爾斯基(AmosTversky),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里查德·薩勒(RichardH.Thaler),馬修·拉賓(MatthewRabin),美籍華人奚愷元教授等是這一學科的開創性代表。以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維農·史密斯(V.Smith)因在行為經濟理論和實驗經濟學方面的傑出研究而獲得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為標志,行為經濟學有力地展現了其存在價值、學術地位以及廣闊的研究前景。綜上,行為經濟學作為經濟學領域一門嶄新的學科,通過對傳統經濟理論的立論假設的根本性革新,開拓出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與方向,真正實現了經濟學對於「人」的研究。其研究領域與經濟社會的運行和各微觀經濟主體的真實選擇密切相關,注重從實證中搜集研究信息而不再一位拘泥於理論的推導;同時採取嶄新的研究手段,將其它社會科學學科的研究成果引如到經濟研究中來,實現了多視角對經濟主體決策因素的度量。行為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使得運用經濟理論成功指導實踐的目標變得真實與可行。雖然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行為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尚不完善,也缺乏完整的結構。很多時下的行為經濟學理論模型都只是在傳統經典模型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有關人們行為決策的假設——這雖然可以「令模型的結果在一些強調充滿活力和規劃的互動的場合中較之那些強調理性的傳統模型更加精確」,卻也往往令模型更難於被人們理解與接受。(ColinF.Camerer,GeorgeLoewenstein《BehavioralEconomics:Past,Present,Future》)但其所帶來的廣闊的研究前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思路絕對值得我們投入與期待-------【書籍】1.行為經濟學的開山之作: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啟發性和偏差,卡尼曼著(行為經濟學領域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2行為經濟學新進展3.賭客信條入門篇:1.羅伯特.弗蘭克的《牛奶可樂經濟學》,該書目前已經出到第三部。在起初的一部當中,通過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深入淺出的解釋,通俗易懂,適合初學者閱讀。2.奚愷元的《別做正常的傻瓜》,在上文中我已經介紹過,奚教授通過一些淺顯的事例生動地刻畫出了行為經濟學的相關概念,如認知偏差、交易效用偏見、損失厭惡等等。3.丹.艾瑞里的《怪誕行為學》,這本書的中譯本剛剛出版不久。此書作者由於年少時的不幸遭遇,對於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和常人有所不同,喜歡探索這個世界中存在的一些非理性的現象,並從中尋找原因,並提出一些避免出現不良後果的建議。這本書非常精彩,建議反復閱讀。4.《贏者的詛咒》,此書的副標題為經濟學中的反常現象,顧名思義,本書就是描述社會中存在的一些違反「常理」的現象,通過行為經濟學的視角,用相關理論來進行解釋,如互惠、最後通牒、心理帳戶等等。提高篇:行為宏觀經濟學:阿克洛夫、希勒《動物精神》:阿克洛夫是01年諾貝爾獎(因為在信息經濟學方面的貢獻獲獎)得主,曾經在多校教授過多次行為宏觀經濟學課程。希勒則是在研究非理性金融方面的成就而為許多人所熟悉。他們很早就想編著一部行為宏觀經濟學的教材,現在終於得以實現。凱恩斯在《通論》當中就曾經高度重視過心理學的作用,第12章「長期預期狀態」也被譽為行為經濟學的經典。從某種層面上而言,也算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為宏觀經濟學奠定微觀基礎。阿克洛夫的《行為宏觀經濟學講義》,這份講義在網上可以下載的到。阿克洛夫的思想可以集中地在這些講義當中得以體現。行為博弈論:柯林.卡梅洛的《行為博弈》:柯林.卡梅洛可謂是天才的人物,年紀輕輕地就獲得博士學位。不過起初在頂級期刊上發表文章並不頻繁,在90年代後卻加速遞增。由他的軌跡可以大致發現行為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行為制度經濟學:阿蘭.斯密德的《制度與行為經濟學》,本書個人覺得邏輯不是很嚴謹,似乎與此人是半路出家有關,原本似乎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不過作為了解也不錯。幸福經濟學:奚愷元的《撬動幸福》:不用多介紹,了解奚愷元的應該都知道奚愷元是幸福經濟學的先驅者之一,在此方面頗有建樹。是行為經濟學領域中的兩個華人領軍人物之一。另一個是行為金融領域的黃明。桑塔菲學派:其實桑塔菲學派的研究本身可以歸入到行為演化經濟學的領域,只不過這個學派的研究有點特殊,故單獨列出來。1.鮑爾斯的《微觀經濟學:行為、制度與演化》:這本書的英文版是05年完成的。鮑爾斯從微觀的各個視角,綜合地運用了行為經濟學的各種理論來進行分析,當然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行為演化」的思路。2.《走向統一的社會科學》和《人類的趨社會性及其研究》:這兩本都是浙大跨學科研究中心本世紀初翻譯的一些桑塔菲學派的論文合集,其中可以發現Bowles和Gintis的關於互惠和合作的相關經典文獻.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建議閱讀英文原版。3.《》:這本書是三位經濟學家(Bowles,Gintis,Fehr)和一位演化生物學家(Boyd)的合著,在本書中,通過經濟學和生物學的手段,四位大師生動地描繪了人類合作的基礎。本書目前沒有中文版,只有英文版。實驗經濟學:1.弗農.史密斯的《經濟學中的理性》:史密斯是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主要成就集中在實驗經濟學方面。他認為經濟學要考慮生態理性,同時也要考慮建構理性。他也信仰蘇格蘭哲學,感覺上他繼承了哈耶克的傳統,既考慮了市場的擴展秩序—由看不見的手引導的匿名交易,也考慮了人格化交易—即由「社會規范」引導的,諸如中世紀馬格裡布的交易形式。2.Daniel.Friedman的《經濟學實驗室》,這本書也是一本不錯的書,可以讓人眼前一亮,推薦閱讀。此外,如果還想繼續有所深入學習行為經濟學的,建議閱讀《》和《》這兩卷手冊。

I. 行為經濟學和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假設的區別,研究方法的區別

行為經濟學和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假設的區別在於對理性人假設的不同理解,在研究方法上行為經濟學更加逼近現實世界的經濟行為。
(一)行為經濟學和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假設的區別。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假設是,人們的交易都是理性的。即每個人都是自己利益的判斷者,如果不受干預,其行為可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同時每個人交易時又不得不考慮他人的利益,否則就難以實現自己的利益;「一隻看不見的手」會引導每個追求自己利益的人走向為各自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途徑上。但行為經濟學認為,在經濟活動的實踐中理性人不單純是經濟人,而且是具有社會性、組織性、倫理性的社會人和組織人。人類社會化的行為受到復雜的社會關系的制約,從而導致人的行為選擇並非都是建立在純理性思考的基礎上。
(二)行為經濟學和古典主義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區別。正因為對理性人假設的不同理解,行為經濟學和古典主義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很大區別。一是古典主義經濟學只研究微觀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而不涉及這些單個經濟行為的相互影響和關系。而行為經濟學尤為關注單個經濟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和關系;二是古典主義經濟學只研究經濟效率而不涉及社會分配的公平問題,而行為經濟學更注重研究社會分配的公平;三是古典主義經濟學只研究有益經濟行為而不涉及有害經濟行為,比如只研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手段,而不研究這些手段造成的污染環境、工作條件惡劣、行賄和不平等的僱傭關系等,而行為經濟學恰恰更注重研究有害經濟行為;四是古典主義經濟學只考慮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追求個人利益的內在沖動力而沒有考慮到外部環境、社會制度等因素所產生的外在壓力對個體經濟行為和積極性的影響。而行為經濟學更加註重考慮經濟外部因素的影響;五是古典主義經濟學,只考慮經濟效益和單個經濟單位經濟行為的規律性,而忽略了這些經濟行為背後的倫理和公平問題。而行為經濟學從人的社會屬性和社會生產關系方面來反思理性人的行為和管理問題,從更接近現實的角度提出理性人不僅僅是經濟活動的要素,還具有人類情感和道德倫理觀念等社會屬性。

閱讀全文

與行為經濟學實踐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