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級經濟法企業所得稅不定項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的,應在次月15日內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❷ 你最希望經濟法基礎以什麼樣的方式授課
了能幫到大家,老黃就分享點干貨~~今天就來說說《經濟法基礎》吧!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件事,我們在拿到教材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整本書的架構。
《經濟法基礎》教材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經濟法,共四個章節,包含總論、會計法律制度、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第二部分為稅法,涵蓋了所有單項小稅,具體有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其他稅收法律制度,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下面來說下5個學習方法吧,幫助大家順利備考~
一、專業名詞聽故事
對於一開始學習備考的朋友而言,最難入門的就是法學專業名詞,可能一臉懵,大家可以結合案例來加強理解。
【示例】法律關系
【技巧】兩個人從大一同學關系,大二戀愛關系,再到大四的婚姻關系,其中只有婚姻依靠法律來協調,而戀愛中並沒有明文要求戀愛第一天保持15米等等,因此婚姻關系屬於法律關系。
二、理解記憶需法理
理解記憶是王道,死記硬背是一時。很多人在學習《經濟法基礎》時常會陷入學了後面忘記前面的困擾,其原因就是沒有從根本上掌握法理,死記硬背只會讓自己很難受,而且會影響大家的積極性。
【示例】限制背書
【技巧】票據法中限制背書學習過程中,如果能理解立法背後的原理,學習就會變得很輕松。結合實際來看,A出票給B,A如果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由於A是根源上的出票人,所以能夠給票據定性),則票據不可轉讓,如果B把票據背書給C,背書無效。如果A沒有寫,B(不是根源出票人,不能改變票據可轉讓的屬性)背書給C、記載「不得轉讓」,C轉讓給D,由於A根源出票人未寫,表示可轉讓,則背書行為有效。
那麼B記載「不得轉讓」有什麼作用呢?在D請求付款被拒絕之後,可以找B追索、讓B承擔票據責任嗎?顯然不行,即法律規定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責任。
三、歸納總結靠導圖
初級會計學習是一個把教材由厚變薄的過程,如果你是聽的視頻課程,一般在授課老師的課程中基本每一個章節後面都提供了精心總結的思維導圖,幫助大家提煉重點、難點和關鍵詞,把零散的知識點串連成線,便於理解和記憶。
下面整理了些:
❸ 經濟法基礎企業所得稅公益性捐贈的問題
第一個來題目,答案明顯自錯了!
當年利潤400萬,其中已扣除了這55萬的捐款。題目自己也說了,「均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
義務教育捐贈扣除限額為48萬;直接捐贈5萬不得在稅前扣除。
因此,應納稅所得額為:
400+(50-48)+5=407萬元
第二個題目,答案是正確的。
捐贈扣除限額為:5000×12%=600萬元>100萬元
所以捐贈的100萬可以全額扣除。同樣,這100萬已包括在利潤總額中了。
國債利息收入是免稅的。
因此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20=4980萬元
❹ 《初級經濟法》考點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及征稅對象有哪些內容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我國境內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或者組織。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是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2.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劃分標准二選一:注冊地、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
納稅人
居民企業,判定標准:
(1)依照中國法律、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稅率為25%);
(2)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稅率為25%)
舉例:外商投資企業;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注冊的公司但實際管理機構在我國境內
徵收范圍: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
非居民企業,判定標准:
(1)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法規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企業(稅率為25%);
(2)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稅率為20%)
舉例:我國設立有代表處及其他分支機構的外國企業
徵收范圍: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
二、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包括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所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包括居民企業來源於境內和境外的各項所得,以及非居民企業來源於境內的應稅所得。
1.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2.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❺ 經濟法基礎中的企業所得稅和會計中的所得稅一樣嗎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的,應在次回月答15日內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❻ 經濟法基礎,企業所得稅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的回,應在次月答15日內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❼ 經濟法基礎中有關企業所得稅
法律的東西來,不太好斷章取自義的。
你還是按企業所得稅法的規章條例去套吧。
看看這兒:
http://ke..com/view/1341855.htm?fr=al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