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融字起名的名人有多少個
鄭融,香港女歌手。於香港澳洲國際學校畢業後,因陪朋友報讀模特兒公司的形內象課容程而加入starz
people(種星堂)擔任模特兒,後被其公司starz Music賞識找她試音,加入正東唱片,由種星堂娛樂有限公司任其經理人,成為歌手。
吳岱融,原名吳瑰岸。香港演員,生於新加坡。妻子為前藝人鍾淑慧,育有一子。代表作品有《絕代雙驕》、《邊城浪子》、《玉面飛狐》等
仰融,原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航天華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理事長……現在他仍然擔任所謂華晨系下香港圓通科技董事長以及香港華博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仰融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他是第一個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的人,也曾是300億資產的「主人」。這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創業和創富史的主角、曾經的《福布斯》中國第三富豪。
⑵ 求中國財經經濟界的名人名字
羅鼐、董輔礽、樊綱、茅於軾、羅傑斯。
1、羅鼐
羅鼐,美國注冊金融分析師CFA,注冊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畢業於復旦大學和美國康奈爾大學,分別取得經濟學和金融工程學碩士學位。從業13年,先後任職於美國JP摩根大通銀行,摩根斯坦利公司,以及蘇格蘭皇家銀行北美總部,致力於金融產品及其對沖衍生產品的開發,研究和管理。
2、董輔礽
董輔礽(1927年-2004年),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有「一代經濟學大師」之稱。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董輔礽研究的重心開始從所有制改革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理論研究,轉向對資本市場的研究。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理論研究和政策研究是他所有制改革理論研究的邏輯延伸,其中有兩個著名觀點:發展論,嬰兒論。
3、樊綱
樊綱,男,祖籍為上海市崇明縣,1953年9月生於北京,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主要學術專長是理論經濟學,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4、茅於軾
茅於軾,著名經濟學家,被譽為「經濟學界的魯迅」。1929年出生於南京,抗戰時輾轉於大後方。1946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195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繫,以後20餘年從事鐵道機車車輛研究。
20世紀70年代中開始運輸經濟、數理經濟的研究。1984年從鐵道部科學研究院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5、羅傑斯
吉姆·羅傑斯,現代華爾街的風雲人物,被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是美國證券界最成功的實踐家之一。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選擇投資管理行業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⑶ 有名經濟學家的名言
「當我們做對了,沒有人會記得;當我們做錯了,沒有人會忘記!」
——美國華盛頓國立氣象研究所
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宰商、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
——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年)
生命在自己的哭聲中開始,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這中間的過程就是幸福。
——西方哲人如是說。
1520年以來,全世界只有85個機構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學。大學依靠夢想、希望生存下去——這就是大學的歷史。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L·C·柏林格
政治就像騎自行車:彎腰但要眼看前方,沉默但要拚命騎踏。
——比利時首相伏思達
一幅圖勝過千句話。
——中國俗語
政府的當務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們已經在做的事,無論結果是好一點還是壞一點;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為止還根本不曾為人們付諸行動的事情。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自由放任的終結》(1926年)
大海的表面很難保持平靜,社會價值的均衡更是如此。它由供求決定:人為的或法律的東西,往往因為生產過剩和企業破產而反過來懲罰它們自己。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60年)
騎士時代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智者、經濟學家和計算機專家的時代。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什麼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曉世間萬物的價碼,但對其價值卻一無所知。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
美國人的事業就是辦企業。
——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
成本記錄的是競爭的吸引力。
——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1921年)
生產成本若不影響供給,則不會影響競爭價格。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壟斷者,通過經常保持市場存貨的不足……以遠遠高於正常的價格出售他們的產品,從而無論在工資還是在利潤方面都提高他們的報酬。
——亞當·斯密:《國富論》
風險與知識呈反向變化。
——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利息論》(1930年)
市場經濟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夠帶來繁榮的經濟,因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質的經濟。生活的精髓就在於它無窮無盡和神秘多樣,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變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無法加以涵蓋和設計。
——維克拉夫·哈韋爾,《夏日靜思》(1993年)
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文明程度、社會結構,以及政策可能釀成的行為方式,所有這些甚至更多,都記錄在它的財政史上。那些明白怎樣讀懂這個歷史所蘊涵的信息的人們,在這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清醒地預感到震撼世界的驚雷。
——約瑟夫·熊彼特(1883-1950年)
理論的和實證的研究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政府管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實現既定的目標,而正是為了這些目標才頒布管制措施的。
——斯蒂芬·布雷那、保爾·麥克韋(Stephen Dreyer and Paul Macavoy),《管制與放鬆管制》(1987年)
為增長而增長,乃癌細胞生存之道。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
平等和效率(的沖突)是最需要加以慎重權衡的社會經濟問題,它在很多的社會政策領域一直困擾著我們。我們無法按市場效率生產出餡餅之後又完全平等地進行分亨。
——阿瑟·奧肯(1975年)
國際貿易的利益——生產要素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使用更有效率。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表揚一個人最好用公文,批評一個人盡量用電話。
——美國實業巨子雅科爾
致國民議會:
我們正在同國外對手進行一場令人難以忍受的競爭。這個對手生產光線的條件十分優越,可以用很低的價格佔領我們的市場。這個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太陽。為此我們請求通過一項法律,關閉和堵塞所有的可以透光的窗戶、通道和縫隙,使它無法損害我們這個為國家謀福利的產業。
——簽名:蠟燭製造商 F·巴斯夏
⑷ 有哪些經濟學名人,越多越好
亞當·斯密
巴魯克
厲以寧
L·C·柏林格
伏思達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
埃德蒙·伯克
奧斯卡·王爾德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弗蘭克·奈特
歐文·費雪
維克拉夫·哈韋爾
斯蒂芬·布雷那
保爾·麥克韋
E·J·霍布斯鮑恩
威爾遜·米茨納
R·盧卡斯
米爾頓·弗里德曼
劉易斯·T·普雷斯頓
馬克思
恩格斯
⑸ 經濟學有哪些著名學者
關於經濟學的名人名言
1、「當我們做對了,沒有人會記得;當我們做錯了,沒有人會忘記!」
——美國華盛頓國立氣象研究所
2、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宰商、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
——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年)
3、生命在自己的哭聲中開始,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這中間的過程就是幸福。
——西方哲人如是說。
4、1520年以來,全世界只有85個機構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學。大學依靠夢想、希望生存下去——這就是大學的歷史。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L·C·柏林格
5、政治就像騎自行車:彎腰但要眼看前方,沉默但要拚命騎踏。
——比利時首相伏思達
6、政府的當務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們已經在做的事,無論結果是好一點還是壞一點;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為止還根本不曾為人們付諸行動的事情。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自由放任的終結》(1926年)
7、大海的表面很難保持平靜,社會價值的均衡更是如此。它由供求決定:人為的或法律的東西,往往因為生產過剩和企業破產而反過來懲罰它們自己。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60年)
8、騎士時代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智者、經濟學家和計算機專家的時代。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9、什麼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曉世間萬物的價碼,但對其價值卻一無所知。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
10、美國人的事業就是辦企業。
——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
11、成本記錄的是競爭的吸引力。
——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1921年)
12、生產成本若不影響供給,則不會影響競爭價格。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3、壟斷者,通過經常保持市場存貨的不足……以遠遠高於正常的價格出售他們的產品,從而無論在工資還是在利潤方面都提高他們的報酬。
——亞當·斯密:《國富論》
14、風險與知識呈反向變化。
——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利息論》(1930年)
15、市場經濟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夠帶來繁榮的經濟,因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質的經濟。生活的精髓就在於它無窮無盡和神秘多樣,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變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無法加以涵蓋和設計。
——維克拉夫·哈韋爾,《夏日靜思》(1993年)
16、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文明程度、社會結構,以及政策可能釀成的行為方式,所有這些甚至更多,都記錄在它的財政史上。那些明白怎樣讀懂這個歷史所蘊涵的信息的人們,在這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清醒地預感到震撼世界的驚雷。
——約瑟夫·熊彼特(1883-1950年)
17、理論的和實證的研究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政府管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實現既定的目標,而正是為了這些目標才頒布管制措施的。
——斯蒂芬·布雷那、保爾·麥克韋(Stephen Dreyer and Paul Macavoy),《管制與放鬆管制》(1987年)
18、為增長而增長,乃癌細胞生存之道。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
19、平等和效率(的沖突)是最需要加以慎重權衡的社會經濟問題,它在很多的社會政策領域一直困擾著我們。我們無法按市場效率生產出餡餅之後又完全平等地進行分亨。
——阿瑟·奧肯(1975年)
20、國際貿易的利益——生產要素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使用更有效率。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表揚一個人最好用公文,批評一個人盡量用電話。
——美國實業巨子雅科爾
21、致國民議會:
我們正在同國外對手進行一場令人難以忍受的競爭。這個對手生產光線的條件十分優越,可以用很低的價格佔領我們的市場。這個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太陽。為此我們請求通過一項法律,關閉和堵塞所有的可以透光的窗戶、通道和縫隙,使它無法損害我們這個為國家謀福利的產業。
——簽名:蠟燭製造商 F·巴斯夏
22、砌一堵牆之前,我該問問清楚,圈在牆里邊的和留在牆外邊的都是些什麼……
——羅伯特·弗洛斯特
23、當你能衡量你所談論的東西並能用數字加以表達時,你才真的對它有了幾分了解;而當你還不能衡量、不能用數字來表達它時,你的了解就是膚淺和不能令人滿意的。這種了解也許是認知的開始,但在思想上則很難說已經步入了科學的階段。
——凱爾文 勛爵(Lord Kelvin)
24、親愛的布魯特斯,錯誤並不在於命運,而在於我們自己。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裘力斯·凱撒》(Julius Caesar)
25、我們賴以生存的經濟社會的突出問題,是不能提供充分就業和武斷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財富和收入。
——J·M·凱恩斯,《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1936年)
27、歷史上,貨幣一直這樣困擾著人們:要麼很多卻不可靠,要麼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J·K·加爾布雷斯(J·K·Galbraith),《不確定的年代》(The Age of Uncertainty,1977年)
28、產業革命是既無開頭也無結尾的樂章,它仍在奏響。
——E·J·霍布斯鮑恩(Hobsbawm),《革命的時代》(1962年)
29、我相信物質主義。我相信健康的物質主義所帶來的一切:可口的食物、干凈的房屋、乾燥的鞋襪、縫紉器械、排水管道、熱水供應、沐浴衛生間、電燈、汽車、良好的道路、明亮的街區、遠離本城的休假、新穎的思想、快馬良駒、投機的交談、影院、歌劇、交響樂、流行樂隊,等等。我相信這一切每一個人都應當享有。那些還未享用過這些東西便離開了塵世的人們,也許很可能如聖人一般地高雅、如詩人一般地富有,然而那卻是由於他們本來就高雅、就豐富,而絕對不是因為他們被剝奪了這些物質享受。
——弗朗西斯·哈克特(Francis Hackett)
30、進城的途中務必與人為善,因為回家的路上你可能會遇著他們。
——威爾遜·米茨納(Wilson Mizner)
31、據說列寧曾斷言,搗毀資本主義制度的最有效辦法是破壞它的貨幣。不斷地藉助通貨膨脹,政府可以密而不宣地沒收其公民的大部分財富。
——J·M·凱恩斯(1883-1946年)
32、貿易是所有強暴欲的天敵。它促使人們獨立並充分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引導人們管理自己的事務並教會他們如何走向成功。因此,貿易鼓勵人們追隨的東西是自由而不是革命。
——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1840年)
33、穩定經濟的任務,要求我們能夠控制住經濟、使之不至於偏離持續高就業之路太遠。就業率過高將導致通貨膨脹,而過低又意味著衰退。靈活審慎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能夠幫助我們在這兩條路中間穿過一條「狹窄的通道」。
——約翰·肯尼迪總統(1962年)
34、生產率不等於一切,但長期看它幾乎意味著一切。
——保羅·克魯格曼(1990年)
35、資本主義的原罪是,有福時並不一定為大家共享;社會主義的先天美德是,有難時大家一定同當。
——W·邱吉爾
36、經濟學家與政治哲學家的觀念,無論對錯,都遠較一般人所了解的為有力。這個世界甚少受其他人的統治。負實際責任的人盡管認為不太受知識分子的影響,但通常都是某些死去經濟學家的奴隸。
——J·M·凱恩斯
37、生活中很少有哪一樣是有永恆的價值的,諾貝爾獎居然就是這么一個例子。
——P·薩繆爾遜
38、1984年4月27日美國里根總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演說中說:「在最短期內完成最大進步的,不是組織最嚴密的社會,也不是天然資源最富的社會,而是人民獲許自由創造、競爭和建設;人民獲許自由思考、自由作經濟決定,及從負擔風險中取得利潤報酬的社會。美國深信獎勵制度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自由人建立自由市場,可促成人人獲益之發展。」
——R·里根總統的講話
39、說到經濟發展問題,我只不過是要說明和解釋不同國家及其不同階段從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長率所表現出的模式問題。這個定義或許太狹隘,但是考慮到收入模式(income patterns)時,我們會考慮社會的許多其它方面。所以,我認為,我們應將經濟發展限定在這個定義上,直到它將我們引向一個更明晰的關於經濟發展的含義。
——R·盧卡斯(R.Lucas,1998年)
40、我們決不應迷失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那就是以人為本,提高他們的生活條件,擴大他們的選擇餘地……如果在經濟增長(通過人均收入來衡量)與人類發展(以人的壽命、文化或者成功比如自尊來反映,但不易度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那麼這兩者之間的統一是有益的。但這兩種表達方式並不十分相關。
——P·斯特里頓(P. Streeten, 1994年)
41、增進我們的財富與寶藏通常的方法是藉助於國際貿易,在那裡,我們必須總是會觀察到這樣一個規律:從貿易金額來看,我們年年賣給陌生人的商品數額都大於我們向他們購買的數額。
——托馬斯·孟(Thomas Man),1664年
42、兩個人都會製造鞋子和帽子,其中一個比另一個在每一行業都處於優勢,但是,在生產帽子方面,他僅能以1/5或者說20%的勢超過他的競爭者,而在生產鞋子方面,他勝出對手1/3即33%;為了雙方的利益,何不讓這個具有優勢的人專門生產鞋子,而另一個處於劣勢的人專門生產帽子呢?
——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1817年
43、國際貿易研究的近期發展使我們很難再用傳統的數字例子的方法來處理各種各樣的理論問題.應用下面的無差異曲線的圖形可以相對簡單和方便地說明與分析有關的問題。
——瓦西里W.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1933年
44、澳大利亞有富餘的農業土地供給,但人煙稀少。與其他大部分國家相比,其地價低廉,但工資昂貴;因此,那些需要大量土地投入而較少勞動力投入即能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價格就低廉。
——伯蒂爾·奧林(Bertil Ohllin),1933年
45、為了便於分析推理,古典理論把許多條件都假定為給定的,但據我看來,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國際貿易的作用及原因的話,這些條件反倒正是需要我們研究弄清的主要問題,因此,在國際貿易關系的分析中我們不應忽略這些條件的重要性。
——John H.Williams,1929年
46、大部分學習國際貿易的學生很久以來一直都至少在私底下有過這樣的懷疑,傳統的比較優勢模型並不能自圓其說地解釋世界貿易的行為……我們很難將在製成品貿易中所看到的實際情況與標準的貿易理論所假設的情況一致起來。
——Paul Krugman,1983年
47、在政治號召力上僅次於關稅能增加就業這種論調的流行觀點是,美國工人的生活水準必須得到保護,以避免受到外國廉價勞動力的毀滅性競爭。在美國之外也同樣流行著這種論點的翻版,即歐洲的行業不能與技術先進的美國生產體系展開競爭。
——Wolfgang F.Stolper and Paul A.Samuelson,1941年
48、自由的企業造就了這個國家,但自由貿易將使其毀滅。五年來,我一直在呼籲對所有進口品均徵收20%的關稅。我們要立即採取這樣的行動,否則我們的工業基礎將被侵蝕弱化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使發生了戰爭,我們也不能夠生產出東西來保護自己。我們的人民將無家可歸,因為我們正在出口工作機會並進口外國人的福利。
——June M.Collier,President,National Instries,Inc.,1985年
49、自由貿易已被證實對全球經濟是有利的,但從來沒有人證明過自由貿易對一個國家而言也是最好的經濟政策。
——Tibor de Scitovszky,1942年
50、在國際貿易的問題上,人們似乎都習慣於不理睬經濟學家們的忠告、建議。經濟學家們幾乎都無一例外地站在了反對貿易保護的立場上……而近年來美國貿易保護勢力的抬頭……更凸顯出了經濟學家們不具備對貿易政策的政治影響力。
——Robert E.Baldwin,1989年
但是,在多數文明國家的交易中還保留著如此多的原始風尚,以致幾乎所有獨立的國家都選擇一種它們自己特有的貨幣來昭示它們的民族性,這給它們自己和它們的鄰國都帶來了不便。
——John Stuart Mill,1848年
因此,供求彈性的研究可以說是匯率理論的核心。
——Fritz Machlup,1939年
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增長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質上不是為了匯率穩定和經常項目余額。盡管如此,合理穩定的匯率水平和可長久維持的外部余額是正常經濟運行的重要表現,特別,當這些變數偏離它們的合理水平時,它們就應該成為政策制定者關心的對象。
——經濟顧問委員會,1990年
在有些情況下,如果我們不以國際經濟的眼光來探討政策問題的話,我們告訴學生的就會是一些「錯誤」的答案。
——Joseph E.Stiglitz,1993年
⑹ 歷史名人的經濟學
主要的經濟學家有亞當斯密,凱恩思,薩繆爾森,費雪,馬克思,等.
⑺ 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
已被編入20多種名人辭典。座右銘:相容超越;人生觀:笑到最後。名言:經濟成一家,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近百篇管理學、經濟學、哲學論文,論文多次轉載
⑻ 宏觀經濟學三個經濟學家命名了低中高三個東西是啥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發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1936)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 ,就是經濟學文獻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庸俗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所謂「邊際主義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抹煞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視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庸俗經濟學在二十世紀
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供參考。
⑼ 現代世界經濟學名人有哪些
樓主問的是現代....(1936年AD-1968年AD...)不過想了想也把當代的補齊吧...
19世紀下半葉
邊際效用學派(三個分支)
1.奧地利學派(就是心理學派) :卡爾.門格爾 維塞爾(邊際效用這個名詞的首創)
2.數理學派(萬惡的數理學派 現在比較多的經濟大儒反對) : 帕累托(就他最出名了)
3.美國學派 : 約翰.貝茨.克拉克 <財富的分配>作者 有名啊有名
新古典主義(這個樓主應該比我熟)
馬歇爾 庇古
(制度學派 和瑞典學派就略過了...)
新自由主義: 最有名的當然是 哈耶克
凱恩斯學派:凱恩斯+薩繆爾森 夠樓主寫個1W字了..
貨幣學派: 弗里德曼(不做第二人想)
新制度經濟學派: 科斯...無出其右
以上簡介...還有很多記不住了...歡迎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