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有孟德維爾蜜蜂的寓言txt下載,非誠勿擾,謝謝
18世紀,荷蘭的曼德維爾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為了追求豪華的生活,大肆揮霍,結果這個蜂群很快興旺發達起來。而後來,由於這群蜜蜂改變了習慣,放棄了奢侈的生活,崇尚節儉,結果卻導致了整個蜜蜂社會的衰敗。
蜜蜂的故事說的是「節儉的邏輯」,在經濟學上叫「節儉悖論」。在西方經濟學說史上,節儉悖論曾經使許多經濟學家備感困惑,但經濟學家凱恩斯從故事中卻看到了刺激消費和增加總需求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受此啟發,他進一步論證了節儉悖論。
如何解讀這個悖論呢?眾所周知,節儉是一種美德。從理論上講,節儉是個人積累財富最常用的方式。從微觀上分析,某個家庭勤儉持家,減少浪費,增加儲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熟悉西方經濟學的人們都知道,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里蘊涵著一個矛盾:公眾越節儉,降低消費,增加儲蓄,往往會導致社會收入的減少。因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費與儲蓄成反方向變動,即消費增加儲蓄就會減少,消費減少儲蓄就會增加。所以,儲蓄與國民收入呈現反方向變動,儲蓄增加國民收入就減少,儲蓄減少國民收入就增加。根據這種看法,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會通過增加總需求而引起國民收入增加,就會促進經濟繁榮;反之,就會導致經濟蕭條。由此可以得出一個蘊涵邏輯矛盾的推論:節制消費增加儲蓄會增加個人財富,對個人是件好事,但由於會減少國民收入引起蕭條,對國民經濟卻是件壞事。
節儉悖論告訴我們:節儉減少了支出,迫使廠家削減產量,解僱工人,從而減少了收入,最終減少了儲蓄。儲蓄為個人致富鋪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個國家加大儲蓄,將使整個社會陷入蕭條和貧困。凱恩斯曾形象地說,如果「你們儲蓄五先令,將會使一個人失業一天。」按照他的觀點,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運用、經濟沒有達到潛在產出的情況下,只有每個人都盡可能多地消費,整個經濟才能走出低谷,邁向更加充分就業、經濟繁榮的階段。因此,凱恩斯的理論後來被一些人解釋為需求決定論。
在深受讀者歡迎的《經濟學》教科書中,薩繆爾森指出:「本·富蘭克林的《窮人理查德的手冊》告訴我們:『節儉一分錢就是掙一分錢』。」但是,「正當我們學習窮人理查德的智慧時,出現了一代新的理財奇才,他們聲稱在蕭條時期,古老的美德可以是現代的罪惡。」
古老的美德何以成為現代的罪惡?薩繆爾森試圖用冷靜的態度來解開這個悖論之謎。他告訴我們考慮以下兩點有助於澄清問題:一是在經濟學中我們必須永遠警惕邏輯上的合成謬誤。也就是說,對單獨個人有益的事不一定因而就對全體有益;在某些情況下,個人的精明可以是社會的愚笨。二是解決節儉悖論的線索存在於經濟是否處於蕭條的水平這一問題之中。在一個古老的社會中,我們總是處在充分就業狀態;因此,我們把國民產品用於當前消費越多,可用於資本形成的產品就越少。如果產出可以假定總是處在其潛在水平,那麼傳統的節儉理論就是絕對正確的,即從個人和從社會角度來說都是正確的。
節儉悖論使許多經濟學家接受了反儲蓄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在經濟滑坡、商家和消費者變得悲觀時。然而,美國羅林斯學院的馬克·斯考森在《經濟學的困惑與悖論》中指出:薩繆爾森的反儲蓄主張近年來似乎有了一些改變。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薩繆爾森的心思不再專注於此,始於第十三版(1989),他加進了支持儲蓄的部分。」實際上,針對凱恩斯主義者的反儲蓄偏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儲蓄的關鍵是增長而非節儉。新古典主義者和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對節儉悖論學說也提出了批評。現在,西方有一種對凱恩斯主義、古典主義和奧地利學派有關儲蓄立場的補充方法,即在經濟增長時期既鼓勵儲蓄又鼓勵消費者支出。這種方法使得消費者支出上升時,儲蓄和投資也上升,結果將使經濟增長進入新境界。
節儉悖論給我們哪些啟示呢?筆者以為,任何悖論都是相對於一定的理論體系或特定的語境而言的,節儉悖論也不例外。
其一,必須認識到節儉悖論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時空條件。只有在大量資源閑置,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存在嚴重失業時,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悖論所呈現的矛盾現象。如果社會已經達到充分就業,但資源緊缺,甚至存在膨脹缺口,這時節儉可能就會抑制過高的總需求,也有助於消除通貨膨脹。
其二,正確理解節儉悖論,有助於提高我們對高儲蓄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的認識。目前,我國居民的高儲蓄不能有效轉化為投資;同時居民消費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產過剩,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人員增加,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國家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給公務員加薪,擴大「低保」范圍和提高「低保」標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勵大家消費,但這些措施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顯然,高儲蓄是不利於解決消費需求不足問題的,也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其三,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總體上正從節儉型向消費型轉變,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意識明顯增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消費心理的某些畸形發展,比如出於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導致的炫耀性消費、奢侈浪費等非理性的現象。因此,我們不僅要鼓勵老百姓增加消費,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費,理直氣壯地反對浪費。
Ⅱ 寓言中的經濟學 txt下載
http://wenku..com/view/4af2b3d528ea81c758f57873.html
樓主,已發送
Ⅲ 應該讀點經濟學2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應該讀點經濟學2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這本書充回滿了精彩答寓言和生動故事,它證明了宏觀經濟學也可以如此引人入勝,毫不枯燥。對於每位真正想了解經濟學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普及讀物。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曹玉書
世界上即使沒有發明經濟學,地球也一樣會轉。但身處現代社會,卻必須要懂點經濟學,因為現實生活中它已無處不在!常青先生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事實,再次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財經作家、上海交通大學EMBA課程教授、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 吳曉波
經濟學家的著述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令大眾避而遠之。在為社會公眾普及經濟學常識的諸多作品中,本書讓我耳目一新。它將紛繁的歷史與復雜的現實用經濟學的邏輯貫穿起來,敘述清新生動,字里行間體現出作者獨特的人文情懷。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 張明
一場出人意料的金融風暴在全球蔓延,它如同一股寒流,扇動著「蝴蝶的翅膀」從華爾街開始席捲全球,地球上的每個男人、女……
Ⅳ 蜜蜂的寓言txt下載
只有pdf版本的!
中文名: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 公眾的利益(國外經濟學名著譯叢)
原名: The Fable Of The Bees
作者版: (荷)伯納德·曼德維爾權(Mandeville)
譯者: 肖聿
簡介:面對市場化日益加劇的當代社會,人們對如何改善謀利活動的主體的道德形象而思索。也就是說,我們仍然未能完全從曼德維爾悖論引來的噩夢中掙脫出來:一旦對自私的動機和它所驅策的行為給他人帶來的利益在道德上進行比較時,我們如何堅持公正就是善良意願和行為的一致這一傳統倫理信念呢?可以說,曼德維爾的思考是會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益啟示的。
Ⅳ 求《中文名言一百句》txt或doc格式 合掌致謝!
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W.)
不要放棄你的幻想。當幻想沒有了以後,你還可以生存,但是你雖生猶死。((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我想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用來造福人類。我認為,在我們的短暫一生中,最好的貢獻莫過於此了。 (美國發明家 愛迪生. T.)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俄國作家 托爾斯泰. L.)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英國詩人, 雪萊. P. B.)
如果你懷疑自己,那麼你的立足點確實不穩固了。 (挪威劇作家 易卜生)
如果你想走到高處,就要使用自己的兩條腿!不要讓別人把你抬到高處;不要坐在別人的背上和頭上。(德國哲學家 尼采. F. W.)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 (法國作家 大仲馬. A.)
有些理想曾為我們引過道路,並不斷給我新的勇氣以欣然面對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 (美國科學家 愛因斯坦. A.)
人生重要的事情就是確定一個偉大的目標,並決心實現它。(德國詩人、戲劇家 歌德. J. M.)
具有新想法的人在其想法實現之前是個怪人。 (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實現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美國總統 羅斯福. F.)
如果一個目的是正當而必須做的,則達到這個目的的必要手段也是正當而必須採取的。(美國政治家 林肯. A.) 行動是通往知識的唯一道路 。 (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 G.)
一個自由的人除了從書本上獲取知識外,還可以從許多別的來源獲得知識。(美國總統 傑斐遜 . T.)
我的大部分知識都是這樣獲得的:在尋找某個資料時意外的發現了另上的資料。(美國幽默作家 富蘭克林. A.)
傾已所有追求知識,沒有人能奪走它;向知識投資,收益最佳。(美國總統 富蘭克林. B.)
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 (美國科學家 愛因斯坦. A. )
知識就是力量。 (英國哲學家 培根. F.)
滿瓶不響,半瓶咣當。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1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 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
2世界上的一隊小小的漂泊者呀,請留下你們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3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恆的接吻。
4是大地的淚點,使她的微笑保持著青春不謝。
5無垠的沙漠熱烈追求一葉綠草的愛,她搖搖頭笑著飛開了。
6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了。
7跳舞著的流水呀,在你途中的泥沙,要求你的歌聲,你的流動呢。你肯挾 瘸足的泥沙而俱下么?
8她的熱切的臉,如夜雨似的,攪擾著我的夢魂。
9有一次,我們夢見大家都是不相識的。 我們醒了,卻知道我們原是相親相愛的。
10 憂思在我的心裡平靜下去,正如暮色降臨在寂靜的山林中。
苦難顯才華,好運隱天資。(古羅馬詩人 賀拉斯)
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古羅馬哲學家 西尼加 L A)
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戰勝的(美國作家 海倫·凱勒)
水果不僅需要陽光,也需要涼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僅需要歡樂,也需要考驗和困難。(美國作家 布萊克 H)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freedom to choose hi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Leonhard Frand , German novelist) 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行,這就是在特定環境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的自由。(德國小說家 弗蘭克 L)
每場悲劇都會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來。(美國作家 斯蒂芬斯 N)
自己甘願受辱的人,受污辱也活該。(英國作家 科福德 F C)
我發現生活是令人激動的事情,尤其是為別人活著時。(美國作家 海倫·凱勒)
我一生下來就開始哭泣,而每一天都表明我哭泣的原因。(美國小說家 傑克·倫敦) I
如果你想一生擺脫苦難
你就得是神或者是死屍
想想他人的不幸
你就能坦然面對人生
古雅典劇作家 米南德
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 危險的。(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 G)
說苦難能使人格得到升華,這是不確切的;幸福有時倒能做到這一點,而苦難常會使人心胸狹窄,產生復仇的心理。(英國小說家 毛姆 W S)
讓我們建議處在危機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險和困難上,相反而要集中在機會上——因為危機中總是存在著機會。(英國醫生 卡羅琳 S)
小困難,大聲叫嚷;大困難,悶聲不響。(古羅馬哲學家 尼加 L A)
災難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為我們服務,拿住刀刃則會割破手。(美國女詩人、批評家 洛威爾 J R)
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人能貶低我們。如果我們堅強,就沒有什麼不良影響能夠打敗我們。(美國教育家 華盛頓 B T)
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勞,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英國海軍上將 佩恩 W)
樂觀主義者總是想像自己實現了目標的情景。(古羅馬哲學家 西尼加 L A)
或許你不能支配自己的工作,但你能夠使生活發生轉變。(英國作家 麥金尼斯 A L)
順境時顯現惡習,逆境時凸現美德
從希望中得到歡樂,在苦難中保持堅韌。(美國總統 肯尼迪 J)
苦盡甘來。(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中文的「危機」分為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英國作家 布瑞傑)
最難忍受的不幸是那些從未來臨的不幸。(美國女詩人、評論家 洛威爾 J R)
你越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拚鬥,你就越變得急躁——在錯誤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越難擺脫痛苦。(英國醫生 卡羅琳 S)
生活的悲劇不在於人們受到多少苦,而在於人們錯過了什麼。(英國散文家、歷史學家 卡萊爾 T)
對於過去不幸的記憶,構成了新不幸。(西班牙作家 塞萬提斯 M)
意志堅強的樂觀主義者用「世上無難事」人生觀來思考問題,越是遭受悲劇打擊,越是表現得堅強。(古羅馬哲學家 西尼加 L A)
困難只是穿上工作服的機遇。(美國實業家 凱澤 H J)
我們都有足夠的力量來忍受別人的不幸。(法國作家 拉羅什富科)
只要一息尚存,我們就要為保衛自己而戰。(英國皇帝 威廉二世)
偉大的詩篇即是永遠噴出智慧和歡欣之水的噴泉。(英國詩人 雪萊 P B)
一部小說猶如一面在大街上走的鏡子。(法國作家 司湯達)
一幅畫是一首沒有文字的詩歌。(古羅馬詩人 賀拉斯)
詩人是這樣的人,他架起通向星星的梯子——一邊爬梯子一邊拉提琴。(法國作家 龔古爾 E)
詩人靠天分,不是靠培養。(古羅馬詩人 弗洛魯 L A)
一個借著引經據典來辯論的人,不是在運用自己的才智,他是在運用自己的記憶力。(義大利畫家 達·芬奇)
美術是揭示真理的謊言。(西班牙畫家 畢加索)
藝術是永恆的,時間則是瞬息即逝的。(美國詩人 朗費羅)
藝術遠沒有生活重要,但是沒有藝術生活是多麼乏味呀!(美國畫家 馬赦韋爾 R)
藝術不是手藝,它是藝術家的體驗到的感情的傳遞。(俄國作家托爾斯泰。L)
藝術是感情的模製品,猶如語言是思想的模製品。(美國哲學家 蘭格 S)
藝術是情感的客觀表現。也是本性的主觀反映。(美國哲學家、教育家 蘭格 S K)
藝術是自然的右手。自然只讓我們存在,而藝術創造我們的人類。(德國詩人 席勒 F)
好畫猶如佳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法國畫家 弗拉曼克 M)
簡單地說,偉大的文學就是包涵極其豐富意義的語言。(美國詩人 龐德 E)
幽默被人正確地解釋為「以誠摯表達感受,寓深思於嬉笑」。(美國詩人 龐德 E)
我寫作只是為了增加自身的美。(美國作家 傑克·倫敦)
音樂要用心靈去聽,用頭腦去感覺。(法國作家 雨果 V)
爵士樂使你的肌肉發癢,交響樂能舒展你的靈魂。(美國指揮家 懷特曼 P)
文學是一種理智之光,它和陽光一樣,有時能使我們看到我們不喜歡的東西。(英國作家、批評家 約翰遜 S)
風流韻事與丑聞是品茶聊天時的最佳話題。(英國作家 菲爾丁 H)
音樂有著撫慰粗野的胸懷、軟化頑石或使千年老樹彎腰的魅力。(英國劇作家 康格里夫 W)
音樂是唯一不能用及表達卑鄙的或諷刺的事物的語言。(美國教育家 厄斯金 J)
畫是無言之詩,詩是有聲之畫。(古希臘作家 西蒙尼特斯)
諷刺是一面鏡子,觀看者通常從中看到每一個人的面容卻看不到自己。(英國作家 斯威夫特 J) 吃不到葡萄的人說葡萄酸。(古希臘寓言作家 伊索)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一個人只要說話,他說的話就是他的心靈的鏡子。(美國作家 塞拉斯 E)
陽光可能炙烤你,食品可能毒害你,言語可能詛咒你,圖畫可能侮辱你——音樂不會處罰你只會祝福你。(奧地利鋼琴家 施納貝爾 A)
送禮的藝術在於送別人不能給自己買的東西。(英國幽默作家 米爾恩 A A)
文學的衰落表明一個民族的衰落。這兩者走下坡路的時候是齊頭並進的。(德國詩人 歌德 J W)
風景屬於看風景的人。(美國思想家 愛默生 R W)
愛美是健康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作家、批評家 羅斯金 J)
詩人的聲音不應只是人類的記錄,而應是使人類永存並得到勝利的支柱和棟梁。(美國作家福克納.W.)
文化的價值在於它對人類品性的影響。除非文化能使品性變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於裨益人生,它的目標不是美,而是善。(英國小說家和戲劇家 毛姆 S)
有些畫家把太陽畫成一個黃斑,但有些畫家藉助於他們的技巧和智慧把黃斑畫成太陽。(西班牙畫家 畢加索)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美國記者 達納 C A)
一旦 熱愛藝術,什麼奉獻也不難。(美國小說家 歐·享利)
言辭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能帶來最大的幸福,也能帶來最深的失望;能把知識從教師傳給學生;言辭能使演說者左右他的聽眾,,並強行代替他們作出決定。言辭能激起最大強烈的情感,促進人的一切行動。不要嘲笑言辭在心理治療當中的的用途。(德國精神分析學家 弗洛伊德 S)
凡是沒有實際經驗的,都只是口頭智慧。(英國政治家 錫得尼 D .)
經驗是一位先行測試然後才授課嚴厲的教師。(英國作家 弗農. L.)
經驗直到自我重復時才變得有意義,事實上,直到那時才算得上經驗。(英國小說家 鮑恩 E.)
經驗不會從天而降;經驗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獲得。(美國作家 郝胥黎.A.L.)
經驗是思想之子,思想是行動之子,了解他人不可以書本為據。(英國政治家 迪斯雷利 B .)
經驗是每個人為其錯誤尋找的代名詞。(英國劇作家、詩人 王爾德 O.)
經驗是當你沒得到想得到之物時所得到的東西。(美國實業家 斯坦福。D.)
經驗始終是收費高的學校,然而,笨漢非進此學校不可。(美國總統 富蘭克林 B )
經驗給我們太多的教訓,告訴我們人類最難管制 的東西,莫過於自己的舌頭。(荷蘭哲學家 斯賓諾沙 B)
經驗永遠不會對你做錯誤的引導;把你引導錯的只是你自己的判斷,而你的判斷之所以對你發生誤導的作用,乃是由於它根據那種並非借著實驗而產生的經驗來預料的結果。(義大利畫家 達芬奇)
有經驗而無學問勝於有學問而無經驗。(英國哲學家、數學家 羅素.B.)
我只拿一盞燈來指引我的腳步,而那盞燈就是經驗,對於未來,我只是能以過去來判斷。(美國政治家 享利.P.)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是教育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英國哲學家 羅素 . B .)
不要因為別的人相信或否定了什麼東西,你也就去相信它或否定它。上帝贈予你一個用來判斷真理和謬誤的頭腦。那你就去運用它吧/ (美國總統 傑斐遜 .T.)
一次痛苦的經驗抵得上千百次的告誡。(英國詩人、批評家 洛威爾 .J. R .)
實用的知識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學到。(英國作家 斯邁爾斯 . S .)
諺語是從長期經驗中獲得的短句。(班牙作家 塞萬提斯.M.)
世界的悲劇就在於有想像力又缺乏經驗,而有經驗的人又缺乏想像力。(英國哲學家、數學家 懷特海 .A . N.)
教育之艱苦在於從意念中獲得經驗。(西班牙裔美國哲學家、詩人 桑塔亞那.G.)
傻瓜有時候也是對的。(英國政治家 丘吉爾 .W.)
青年而有老年之經驗,老年而有青年之朝氣,就能使人生發揮更大的作用。(波蘭國王 斯坦尼勞斯一世)
對於大多數人,經驗像是一艘船上的尾燈,只照亮船駛過的航道。(英國詩人 柯勒津治. S .T .) 經驗過多反而危險。(英國劇作家 王爾德 . O.)
除了憑著對過去的經驗加以類推之外,我們對今後的事一無所知。(美國總統 林肯 . A .)
母親不是賴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為不必要的人。(美國女小說家 菲席爾.D.C.)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俄國文學家 托爾斯泰.L.)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美國總統林肯)
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給了孩子們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你傾注在他們身上的關心和愛。關心的態度不僅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錢,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為你花錢不多並且給予了勝過禮物的關懷。(美國作家 諾埃爾.O.)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美國劇作家、演員佩恩. J. H.) E
勇敢的人隨遇而安,所到之處都是故鄉。(英國劇作家 菲利普.M.)
明智者四海為家--地球是他的壁爐,藍天是他的客廳。(美國思想家 愛默生.R.W.)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愛當家,孩子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英國哲學家 培根.F.)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德國劇作家、詩人歌德. J.W.)
家是姑娘的監獄,女人的教養院。(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G.)
無論何時何地家永遠是向遊子敞開大門的地方。(美國詩人 羅伯特.F.)
逆子無情甚於蛇蠍。(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W.)
正在鬧離婚的(包括那些處於吵鬧不停的痛楚中的)夫妻們很容易陷在對方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這種詆毀是盡可能公開的,盡量頻繁地進行。(美國作家 梅爾.H.)
我不知道我爺爺是什麼樣的人,我更關心的是,他的孫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美國總統 林肯.A.)
你若希望你的孩子總是腳踏實地, 就要讓他們負些責任。(英國散文家 班揚,J.)
讓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這是以往有涵養的大人明智的做法。這種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來,和大人贈給孩子們的那些最精緻的禮物一樣珍貴。(美國文學之父 華盛頓. I.)
婚姻好比鳥籠,外面的鳥想進進不去;裡面的鳥兒想出出不來。(法國思想家、散文家 蒙田.M.D.)
我父親總是說,一個孩子需要四樣東西--充分的愛、富於營養的食物、有規律的睡眠、大量的肥皂和水--這些完了呢,他最需要的是一些明智的放任。(美國政府官員 普里斯特.I.B.)
科學的博愛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種熱心科學的人聯結成一個大家庭。(美國總統 羅斯。.F.)
家庭是大自然創造的傑作之一。(美國哲學家、詩人 桑塔亞那.G.)
你將擁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個家庭重要。(英國作家勞倫斯.D.H.)
父親們最根本的缺點在於想要自己的孩子為自己爭光。(英國哲學家 羅素.B.)
每個人的家對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英國法學家 科克.E.)
越早把你的兒子當成男人,他就越早成為男人。(英國小說家 洛克.W.J.)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英國小說家 薩克雷.W.M.)
要使婚姻長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識。(英國詩人 拜倫,G.G.)
離別之於愛情好比風之於火,它能將小火熄滅,使大火熊熊燃燒。(法國作家 比西-拉比旦.R.)
每個戀愛中的人都是詩人。(古希臘哲學家 柏拉圖)
初戀就是一點點笨拙外加許許多多好奇。(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G)
友誼就像陶器,破了可以修補;愛情好比鏡子,一旦打破就難重圓。(美國幽默作家 比林斯 .J.)
友誼是沒有羽翼的愛。(英國詩人 拜倫.G,G)
並非地球引力使人墜入愛河。(美國科學家)
權力越大,濫用職權的危險就越大。(英國政治家 埃德蒙.B.)
最大的惡和最凶的罪是貧窮。(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G.)
國會的最高職責是恢復始終是國家財政最堅實支柱的保護性立法,以制止財政赤字。(美國總統 科金利.W.)
人民是完全可以信賴的,應該讓他們聽到一切真實和虛偽的東西,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倘使讓我來決定,我們應該是有一個政府而不要報紙呢,還是應該有報紙而不要政府,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美國總統 傑斐遜.T.)
暴君死了,他統治也就結束;烈士死了,他的統治剛開始。(丹麥宗教哲學家 基爾克戈德.S.)
在王座的後面還有比國王本人更偉大東西。(英國政治家 皮特.W.)
要了解政府的政績只需要觀察民情。(國籍不明書信代理人 朱尼厄斯)
欲知權力帶來的痛苦,去問那些當權者;欲知權力帶來的樂趣,去問那些追逐權勢者:權力帶來的痛苦是真實的,而權力帶來的樂趣只不過是憑空想像的。(英國牧師 查爾斯.C.C.)
過分喜歡權力就會不擇手段。(英國詩人 哥爾德斯密斯.O.)
在政治中我們需要能有所奉獻的人,而不是想有所收獲的人。(美國經濟學家 巴魯克.B.)
當一個人受到公眾信任時,他就應該把自己看作公眾的財產。(美國總統 傑斐遜.T.)
當社會需要重建時,試圖墨守舊的藍圖重建它是徒勞無益的。(英國經濟學家 穆勒.J.S.)
Ⅵ 寓言經濟學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寓言經濟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您下載的該電子書來自:TXT書庫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歷經千年傳承至今,可謂千錘百煉,濃縮了 中國古代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而經濟學是當今的「顯學」,與大眾的 生活息息相關。然而,「經濟學」向來被稱作「沉悶的學科」,一堆一堆 的概念,一串一串的數學公式,足以讓讀者乃至一些經濟學專業的學生 望而卻步。
本書選取入選現行語文教科書、可謂家喻戶曉的36則中國寓言故 事,在趣意盎然的故事中折射深奧的經濟學原理,讓讀者覺得學習、接 近經濟學不困難,高深艱澀的原理不再高高在上。
本書試圖在中國古代的「寓言」與西方現代的「經濟學」之間架一 座撟梁:寓言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用語言文字的方式,寓理於事,概 括和揭示了 「經濟學」中許多深奧的原理;「經濟學」則用數學模型和 圖表等精緻的方式,抽象了 「寓言」中的許多道理。如「機制設汁理 論」與「楚王好細腰」的道理是相通的。
中國古代的「寓言」與西方現代的「經濟學」可謂兩極。從 時間上看,提出「寓言」概念的莊子,與被某些人尊稱為「經濟 學之父」的亞當*斯密,相隔2000多年;從地域上看,中國與西 方,由於地緣因素長期阻隔,真正開始溝通也不過100多年的歷 史。嚴格地講,二者由於時空的阻隔,未曾「謀面」。
將中國古代的「寓言」與西方現代的「經濟學」放在一起討 論,對我而言,是一 「未預結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 0
20世紀中期以來,中國的經濟學教科書和相關專著……
Ⅶ 《當經濟學遇上生物學和心理學》最新txt全集下載
當經濟學遇上生物學和心理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專
內容預覽:
引言 大眾的經屬濟學
《馬太福音》(25∶14-29)的作者曾記下耶穌對金錢的比喻說法,「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倘若脫離前後語境,這句話實在不像是出自宣稱「溫良的人將承繼大地」的先知之口,但聯系前文來看,耶穌的意思是,對金錢加以適當的投資,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拿到五千元的僕人對它做了投資,還給主人一萬元。拿到兩千元的僕人對它做了投資,還給主人四千元。而拿到一千元的僕人,把錢埋在地里,只還給主人一千元。於是主人吩咐,把不願冒險投資的僕人的一千元,交給把五千元投資翻番的僕人,是以,賺得最多的僕人得到了更多的獎勵。由是富者愈富。
或許耶穌想講的不只是一個為金錢選擇合適投資渠道的經濟學寓言,但我想借用這個故事來比喻市場的意識。20世紀60年代,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K.Merton)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研究,看看科學觀點是如何發現、並在科學界得以確立的(這里,他把科學界看做一個市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