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經濟學中,什麼是內生性,什麼是外生性
內生性是指影響經濟的變數是其決定性的,是主要的經濟變數,如需求理論中的價格因素。外生性是指經濟中的變數起次要的作用,比如需求理論中的偏好、預期等。存在內生性即是指經濟變數之間是相互其決定作用的。
產生於經濟模型內部的變數就是內生變數,內生變數之間往往相互影響,即體現互為變數與函數的關系;而外生變數來自於模型之外,往往是一些參數系數之類的,不會從模型內部得到。
內生變數解決的問題是自足性的,外生變數依靠模型本省是回答不了的,要藉助外部數據。
(1)從經濟學中擴展閱讀:
對於一個經濟主體(人,或者企業),內生性的東西指的是經濟主體可以自己決定的東西,比方說,如果經濟主體是個人,那麼這個人可以決定早餐吃蔬菜水果還是饅頭稀飯,所以早餐的食物類型就是內生性的。
外生性的東西指的是經濟主體不可以自己決定的東西,比方說,如果經濟主體是個人,那麼這個人的性別是男還是女不可以自己決定(變性者除外),所以性別就是外生性的。
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經濟學的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社會經濟發展是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因此主體創造、轉化、實現價值過程中主客體的對稱關系,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規律,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規律。
② 經濟學中的三大要素
西方經濟學的三要素:土地,資本,勞動。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內場容經濟國家的經濟學,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為標志,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學流派林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資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問題的科學。
③ 從經濟學的角度論證生活中如何選擇
家庭是微觀經濟活動的綜合體,既有消費的職能,又有儲蓄、投資和獲取收入的職能。作為消費者,家庭行為的基本目的是效用的最大化,用最少的花費獲取最大數量的享樂與滿足作為勞動者,家庭又追求收入最大化,是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大的報酬作為投資者,家庭必須考慮如何將扣除消費後的收入剩餘用在能生更多錢的地方。
人們為了家庭生活水平的更加美好,總是千方百計掙錢,爭取更多的收入,這就是經濟學中收入最大化原理的自覺應用。家庭收入最大化的第一個措施是夫妻雙方都能找到一份薪水比較高的工作,也就是說首先要力爭勞動報酬最大化。在目前情況下,不同所有制部門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勞動報酬的差異是很大的,同樣辛勤工作一年,其收入大不一樣,進行崗位收人比較與選擇對於家庭收人的多少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影響家庭收人的最大化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資產收入。它包括房屋的租金、銀行的存款利息,購買證券所得到的分紅等。資產收人的多少取決於資產規模,而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在應用經濟學原理,包括衣食住行、學習工作、教兒育女,交朋結友、遊山玩水方方面面,如果運用得當,人們的幸福指數將大幅提升。
人們在購物時常常貨比三家,比質量,比價格,這就是經濟學中價值規律的
var cpro_psid = "u2787156";
var cpro_pswidth = "966";
var cpro_psheight = "120";
自覺應用。人們在比較中看哪一件物品更為適合,更為合算。家庭主婦每天到菜市場上去買菜,除了注意品種搭配,營養結構多樣化以外,首先問的是多少錢一斤,並討價還價,盡盆降到最低,再就是仔細看秤,看是否短斤少兩,當然對於質量問題是絕不會放過的,有問題的食品是肯定不買的,禽流感發生,不買雞鴨鵝,聰明的主婦,往往是等到下午去買菜,等到季節變換時去購買衣服,因為這時價格總是較便宜一些。如果是購買比較昂貴的物品,比如小轎車、電視機、電腦甚至商品房之類,人們會更加慎重,往往要請專家內行參謀,進行成本核算,更加註重質,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人們在進行投資時,總是要考慮投資回報和安全系數,這就是經濟學中投入產出原理的自覺應用。有的人不炒股,不當股民,或是因為沒有錢炒,或是因為對股市行情不熟悉,或是認為炒股有風險,把錢存放銀行更為安全可靠。有的人人股合夥辦企業,首先考慮的是有多少利益回報,同是要考慮的是投資項目有沒有市場前景,合夥人有沒有誠信。不少人投資上當受編主要是被高回報或迷惑, 沒有識別騙局的本事。人們把手頭多餘的錢用來買國債、買保險,是認為買國債與買保險比銀行存欲利息多,劃得來。有的人用手頭多餘的錢用來買彩票,如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目的是為了中獎,原本就知道回報高風險大。有的人甚至違法參與賭博,願望還是賭贏。
人們往往十分注意和重視兒女的教育,捨得教育投資,這就是經濟學中競爭法則的自覺應用。在重視教育的國家,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掙錢多於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據美國學者對美國、英國、墨西哥和印度等國關於教育與收人關系的調查,得出了兩個重要的結論一是教育程度越高,早年薪水增長越快,並且通常是開始的薪水就越高二是教育程度越高,達到最大工薪的年歲越晚,並且退休收人越高。在我國,不但教育投資的私人報酬率還相對較低,而且還存在「 腦體倒掛」現象。在有的地方和行業大學生和中學畢業生的收人沒有多少差別。現在中國搞的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歸根結底是競爭經濟,而競爭歸根結底又是人才的競爭。而人們盼望自己的兒女能有出息,必須加大教育投資,這對家庭大有好處,對國家也大有好處。
雖然人的選擇活動不限於經濟活動,但經濟學在研究經濟活動中人的選擇行為過程中所形成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卻可以分析社會其他領域中人的選擇行為。因此,經濟學思維方式是理解現代經濟學的關鍵所在,也是現代經濟學教育的核心內容。我們不僅要學習、理解和接受經濟學理論知識,更要去體會、思考、欣賞和掌握經濟學思維方式,要在社會實踐中靈活自如地運用經濟學思維去解決現實問題,並根據社會實踐的需要進行理論創新。
④ 經濟學中的 是什麼概念
指的是機會成本比如說小王不工作在家開飯店,一年算下來用收入減去成版本得到利潤,嘿嘿權,一年凈賺10000元,那麼從經濟學上來說,小王真的賺了10000元嗎?不,現在假設小王如果不開飯店而去工作的話,那麼他一年可以賺12000元。那麼小王開飯店便是虧了。因為這里的12000元是機會成本。所謂機會成本就是指如果選擇做A而放棄掉的如果做B所得到的收益。經濟學上的成本除了會計成本之外,便還得加上機會成本
⑤ 經濟學中的研究方法 歸納~~
一、實證分析法:
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形式。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
四、靜態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時間因素和經濟變動過程,在假定各種條件處於靜止狀態的情況下,分析經濟現象的均衡狀態的形成及其條件的方法。
五、比較靜態分析法
是對個別經濟現象的一次變動的前後,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均衡位置進行比較而撇開轉變期間和變動過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六、動態分析法
是考慮到時間因素,把經濟現象的變化當作一個連續過程,對從原有的均衡過度到新的均衡的實際變化過程進行分析的方法。
(5)從經濟學中擴展閱讀:
實證分析的主要研究手段:
1、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最常用的研究手段,認為各種變數在某一狀態下會達到一種均衡,例如供給需求理論,認為存在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在一定的數量和價格下,兩者會達到均衡(Equilibrium)。自從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將圖形引入了經濟學論證,均衡分析便一直在西方經濟學中佔主導地位。
2、靜態、動態分析
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引入了時間維度,比如流行的時間序列分析。靜態分析則主要採用的是橫截面分析。
3、定量、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的運用在金融領域尤其廣泛,其中的數學依據主要是計量和統計;而定性分析目前還缺乏堅實的方法論基礎,主要應用於宏觀經濟的分析。
⑥ 經濟學中的各種專業分別是干什麼的
總的來說,我覺得經濟學是經濟學說有類別中最基本的學科。你以後只要從版事和經濟有關的職業,權經濟學的知識是必須扎實的。財務管理 會計 金融學 投資學 國際金融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經濟學的基礎之上,只是沾邊程度問題。
基本的課程是《政治經濟學》《西方微觀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組織學》還有開 貨幣銀行學 財政學 會計學 管理學 福利經濟學等等相關課程。
我們經濟學專業的,出去大多是去銀行,基金,證券公司等等。
⑦ 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區別
經濟學和復金融學的區別如制下
1、研究的領域不同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
金融學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是研究公司、個人、政府、與其他機構如何招募和投資資金的學科。
2、內容不同
金融學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經濟學的概念中就沒有金融學的那麼明顯列出所學知識,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
3、就業方向不同
經濟學業可以從事的行業會計學、財務、證券、期貨、投資、營銷、市場、銀行、金融、老師等。
金融學可以在商業性質的銀行,其中包括中國工商、建設、農業銀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等。
⑧ 比較政治學從經濟學中借鑒了哪些理論或方法
比較政治學,從經濟學中借鑒哪些理論可以我可以借鑒政治思想,經濟學是經濟的,從每個區從經濟政治裡面哲學經濟學,這個是理論可以的。
⑨ 經濟學中的經濟學是學什麼的,難學嗎
個人感受:
經濟學和生活息息相關,幾乎各行各業若想做精做大都需要經濟專學知識。比如法律專業屬就需要經濟學的知識作為基礎和脊柱,(本人就讀過的法律院校入學第一年就開設經濟學課程)。
其實經濟學並不難學也不是很枯燥,如果你對經濟學有一點興趣的話更容易將這門課學好。經濟學和生活的關系太緊密了,你幾乎無時無刻都可以將經濟學知識運用於生活中,正因為你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實踐」,所以經濟學知識不會像其他書本知識一樣在考試、工作以後就被丟在腦後,反而它會相伴你一生。
學經濟學的最大的感觸就是,經濟學教你如何節約時間,如何事半功倍,如何選擇機會成本。這些都不僅可以運用你將來的工作,更會帶給你高效的人生。
官方解釋:
經濟學(economics)是 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其中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