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中常見的謬誤有哪些

經濟學中常見的謬誤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24 04:01:26

Ⅰ 常見的邏輯謬誤

常見的邏輯謬誤

01

稻草人

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松的攻擊別人。

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這是一種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

因為如果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

例子:小明說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小紅回復到:「想不到你這么不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外國列強有機可乘。」小紅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02

錯誤歸因

你從兩個事物可能存在相關性,就得出一個事物是造成另一個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兩個事物同時存在,就覺得其中一個事物是另一個的起因。你的錯誤在於,同時存在的兩個事物未必有因果關系,可能這兩個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兩個事物根本沒有因果關系,它們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

一個事情比另一個事情先發生同樣不能說明兩個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紅指出,過去幾個世紀全球海盜數量減少,全球溫度在升高,從而得出是海盜的數量的減少造成了氣候變化,海盜能夠降低全球溫度。小紅犯了錯誤歸因的謬誤。

03

訴諸情感

你試圖通過操作別人的感情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等。一個邏輯嚴謹的論述可能激起別人的情感波動,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邏輯論述,那你就犯了訴諸感情的錯誤。

每個心智健康的人都會受感情影響,所以這種謬誤很有效,但這也是為什麼這種謬誤是低級和不誠實的手段。

例子:小紅在飯店看到小明吃狗肉,於是上前訓斥:「你怎麼可以吃狗肉,小狗多麼可愛,就像小朋友一樣,你忍心傷害小朋友嗎?」小紅犯了訴諸感情的謬誤。

04

從論證到結論

你看到別人的論述水平很低,或者別人的論述裡面有謬誤,就認為別人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

很多時候,辯論的贏家獲勝並不是因為觀點正確,而是因為辯論技巧更好。作為一個理性的人,你不能因為別人的論述中存在謬誤或者錯誤,就認為別人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

Ⅱ 常見的「邏輯謬誤」有哪些,「怎樣論證」才有說服力

如果從辯論的角度回答你的問題的話,邏輯謬誤主要是「偷換概念」,我個人偏激的觀專點來看,在辯論中如果不偷換屬概念的話,就不需要辯論啦。其實辯論比賽就是看誰偷換的好,偷換的妙。

至於如何論證才有說服力,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從對方的結論出發,通過各種方法推導出與對方假設相反的矛盾情況。以其人之道還制於其人之身,讓對方自相矛盾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經濟學合成謬誤

①說法錯誤,關鍵部分的功能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性作用;
②④符合題專意,」每一個局屬部看上去都是理性、正確、有效率的,合成在一起卻是一個謬誤「強調要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運用綜合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③不合題意,材料與把握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無關.
故本題選D.

Ⅳ 15個常見的邏輯謬誤

推不出

從給出的論據推不出想要證明的結論。

如:因為你沒有錢,所以她才不和你在一起。
此推論要成立要有4個前提:

她會因為誰有錢就會跟誰在一起。
世界上只有你有錢,或最有錢。
她知道你有錢。
她行為和想法保持一致,她是這樣想的就一定且必須這樣做。
3. 假性因果

兩者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是虛假的,只不過是時間上先後發生。

常見於歸因時帶有偏見。

如:花瓶被打碎了,而在之前有個小孩進來玩,所以是小孩打碎了花瓶。
假性因果只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確定的事實。

4. 滑坡謬誤

聲稱某事之後將會發生一連串通常是可怕的後果,但卻沒有充分證據支持該推論。

過於強調某個細節的重要性,無限地推演其可能發生的後果,一步步地推演,最後推出一個可怕的結論。

如:你不好好讀書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沒有錢;沒有錢就過得不幸福。
不是不可這樣推論,而是要嚴格對待每一步,不能一筆帶過。

避免滑坡謬誤:每一步的論證都拿出充分論據,不能忽略條件,含糊其辭地連鎖推理。

5. 概念偷換

在觀點的爭論中,論者會故意轉移論題,尋找有利於自己的角度,最後變成自說自話。

如:錢可以買到愛情,因為約會啊、生孩子啊都要錢。
這里將「愛情可以用錢獲得「轉移到了」愛情可以用錢支撐「。

在討論過程中,通常會從一個概念轉到另一個概念,以便理解。但此時要注意概念轉換的合理性,要區分出等價和不等價的部分。

6. 訴諸非邏輯

訴諸權威
名人名言並不一定是真理,也要受到邏輯的考驗,而不能直接拿來支撐某個論點。
名人言論適合輔助論證,作為加強論證的材料。如果一定要使用名人言論,則需完整重現整個邏輯過程。
訴諸民意
民意並不意味著正當、合法、正確,多數人支持的某件事,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現實的價值次序中,還有比民意更優先的價值。
訴諸情感
煽情代替邏輯,情緒主導思維。並不是帶有情緒不好,而是在情緒影響下容易做出錯誤判斷。如果是非判斷事件,自然可以情緒性,如娛樂休閑創作等。但當做決定做判斷時,情緒可能帶來不好的結果。
俗話說,先冷靜再決定。
訴諸無知
我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存在的事情,別人無法證明的事情就是沒有的事情。
通常會以對方無法解答和說明,就認為自己是對的。
如:我不知道這東西是你的,所以我就可占為己有;你無法證明沒有鬼,所以就有鬼。
訴諸道德
站在某種道德優勢上進行道德批判。
將某事件與某項道德關聯,從而批判某事件,但是卻說不清楚該事件為什麼以及如何與該項道德關聯。
訴諸沉默
沉默不代表認罪,嫌疑人有權保持沉默。
認為你無法反駁或不去反駁,就是承認自己是錯的。
情侶吵架中,經常出現:你不說話,就是承認了。
訴諸比喻
以比喻作為論證手段,實際是偷換概念。涉及比喻與類比的區別。比喻不可作為類比使用。
如:男人好比一把傘,要為心愛的女人遮風避雨,所以一定要努力賺錢。
首先,沒有很好證據支撐男人為什麼一定要比喻成傘;其次,傘不一定就遮風避雨,還會被當作服飾搭配(lolita風格中傘就可以作為搭配);最後,傘是可以換的,也是可以多人共用的。
男人、傘、責任、賺錢這四個概念在跳轉時都沒有嚴格論證,不能保證其正確性。但可以作為散文、詩歌、小說等文體的素材。

Ⅳ 請問西方經濟學界的三大謬論是什麼

我只復知道有經濟學的謬誤制(或稱悖論):
後此謬誤——僅僅因為一件事發生在另一件事情的前面,就認為前者是後者的原因,在經濟學中,這樣的謬誤叫做「後此謬誤」。
合成謬誤——總體並不等於局部之和。如果認為對局部來說成立的東西,對總體也必然成立,那就犯了「合成謬誤」。
第三種錯誤——總是假設其他因素不變,這是不可能的。運用於經濟學中,當分析一個變數對於經濟體系的影響時,一定要保持其他條件不變。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Ⅵ 經濟學有哪些常見的問題

抄1、從宏觀角度談金融危機給中國帶襲來的影響
2、政府財政行為對貨幣政策效應的影響
3、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4、抑制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
5、匯率上升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
6、宏觀經濟管理理論與制度創新
7、從發展觀的演變看」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8、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9、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制度模式探悉
10、當前我國流動性過剩問題探析
11、奧運場館建設投融資模式的創新與後奧運經營
12、我國高房價問題的宏觀分析
13、關於政府調控城市房價的思考
14、構建和諧社會與轉換經濟發展方式
15、從機會成本看失地農民的補償問題
16、我國循環經濟的自生能力與可持續性
17、從金融資產角度透視我國金融業的公共責任
18、為什麼一個國家窮而另一個國家富
19、亞洲奇跡的原因?亞洲金融危機的根源
20、「擴大內需」是否成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21、「積極財政政策」何時終結
22、中西方宏觀經濟政策有何差異
23、政府扮演的角色
24、人民幣是否還會升值?升值給經濟帶來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中常見的謬誤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