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葯物經濟學 常用的概率分析方法有
管理學原理期末考試試題與答案、 一、名詞解釋(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管理 目標管理 預測 決策 人員配備 激勵 控制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B. 葯物經濟學分析方法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法
【關鍵詞】 醫療機構 葯物經濟學評價研究進入我國已有十幾年,很多人對這一概念模糊,甚至陌生,以為是葯品銷售商研究利潤的專利工具。2006年3月亞太專家聚會上海探討葯物經濟學,得到政府部門和臨床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 1 葯物經濟學的概念、方法和可行性方案 1.1 概念 葯物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來提高葯物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臨床合理用葯,控制葯物費用的增長,為葯品的市場經營決策和葯品管理提供依據[1] 。 1.2 方法 葯物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各種分析方法的主要差別在於對健康結果的不同測量上。 1.3 葯物經濟學研究可行性方案 葯物療效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時,應使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有顯著性差異時(P<0.05),可用單個中間或最終健康指標分析的適用於成本效果分析法,否則應選擇成本效益分析或成本效用分析法。醫療機構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成本效果分析法。 2 臨床研究程序 2.1 立題 分析素材,提出問題和確立研究的目的,立項命題。 2.2 收集材料的方法和結果 回顧性研究或隨機臨床試驗。研究對象選擇住院或門診患者或住院、門診綜合就診患者。與治療方案相似的備選有效方案可並入研究和比較的范圍。 葯物療效,無論是期望的效果還是不期望的不良反應,都應收集比較。若不良反應不影響方案成本和結果的構成因素,可忽略不計。 2.3 查閱、收集研究資料 查閱文獻資料、收集各種已有數據,包括財務憑證、收費單、貼現率等;考察結果,包括病歷、檢驗和診斷報告單等。充分利用院內區域網搜尋、電話回訪和信件、E-mail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工作效率。 2.4 計算治療方案的終點成本 治療終點,是對患者在葯物治療後,得到治癒、死亡,轉歸後治癒,或未治癒等不同結果的決策分析。如果患者在1個療程或觀察期內葯物治療後獲治癒,便不再耗費衛生資源。可其他尚未治癒的患者需追加治療成本,治療更長的時間。很顯然,不同時段的治癒結果所耗費的資源也不同。 2.5 選用合理的葯物經濟學方法 治療方案中葯物療效相近或相同,也就是說沒有統計學差異,應選用最小成本分析法;療 效有統計學差異的用葯方案應選擇成本效果分析法。 2.6 確定結果事件的概率 用於計算成本和決策分析。一是通過文獻檢索,如採用元分析法(meta-analysis),對葯物治療結果進行統計匯總,求得治癒率、不良反應率和轉歸率等結果的概率。二是通過醫院或多中心的研究結果或歷史數據,對上述指標的概率進行估計。 2.7 應用決策分析方法,計算成本效果比 比值越小越具有較好的成本效果。決策分析方法是選擇最理想治療途徑的一種定量方法。葯物經濟學研究中的決策類型屬於統計型決策,即決策者對未來發生的自然狀態不能完全肯定,但其出現的概率可以估計,不過要承擔一定風險,所以又稱為風險性決策。 2.8 進行成本貼現或敏感度分析 研究時間超過1年就應將各年的成本進行貼現。貼現就是把將來的價值換算到現在的價值,換算比率稱貼現率(discount rate),也叫折扣率,它是根據銀行利率和物價指數綜合確定,一般在3%~15%之間,計算公式為:C=Σ n t=1 C t(1+r) t。式中Ct為時間段內的總成本;r為貼現率;n為時間段的數目。 由於治癒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參數測准不易,加之貼現率也是假設估計的,因此,考慮對結果的影響,還必須進行增量成本分析或敏感度分析,即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或者選擇兩個以上參數的百分比或增或減的變化來分析結果的靈敏度,使該項葯物經濟學研究可信度更高。 2.9 報告結果 研究報告必須敘述採用的具體方法和實施過程,說明估計算術的理由,討論方法的局限性,以便讀者能理解和接受報告的結論。 2.10 參照葯物經濟學論文的結構撰寫文稿,結題[2] 。 3 討論 我國葯物經濟學研究者太少;有葯物經濟學專欄的醫葯雜志更是屈指可數。葯物經濟學在葯品研發,葯品定價,醫保用葯,促進合理用葯等多方面發揮著作用,更重要的是對政府決策者來說,葯物經濟學是科學決策的保證,並且在干預和控制葯品費用上漲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文主編.葯物經濟學.第1版.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5.8. 2 胡明,張伶俐.葯物經濟學研究論文結構分析.中國葯房,2005,16:1148.
C. 葯物經濟學的基本定義是什麼
您好!
葯物經濟學是一門應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去評價葯品的經濟性,比較葯品的成本和效果,保證衛生部門能有效地利用葯品資源的學科。葯物經濟學是衛生經濟學內容的一部分, 也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它需要有葯學,臨床學,經濟學,流行病學,臨床流行病學,葯物流行病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因此、日益受到各個領域專家的重視。葯物經濟學既是一種方法學,如研究葯物的經濟學評價方法,也可擴大應用於評價醫療器械和內、外各科的治療流程。同時,葯物經濟學還可宏觀研究葯品資源的需求和供給,葯品市場,葯品價格,葯品政策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D. 葯物經濟學與葯物經濟學評價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這個小組的名稱叫葯物經濟學,但從大家的發言來看,對於該學科的概念和范圍,還是有些地方需要澄清的。
葯物經濟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我們目前經常說的葯物經濟學,是狹義的概念,指的是葯物經濟學評價。我看到這里有些帖子裡面,其實講述的更廣義的概念,這樣容易使新入門者產生混淆。
以我個人的理解,范圍最廣闊的概念,應該是衛生經濟學(或說健康經濟學,即:Health Economics)。這指的是將經濟學理論應用於衛生領域,研究衛生資源配置、技術選擇、人員激勵等廣闊的研究領域,最終目的,是促進衛生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激勵。
廣義的葯物經濟學,是衛生經濟學的一個子領域,是專門研究葯品相關的經濟學問題,包括葯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保險給付、產業競爭等方面的內容。
狹義的葯物經濟學,也就是國內常說的葯物經濟學,是指葯物經濟學評價(PharmcoEconomics Evaluation),即以經濟學評價技術,通過對葯品治療的成本和產出的全面分析,探討葯物的經濟性,以優選經濟性好的葯品。這是醫葯廠商最需要的技術,因為可以用於市場推廣和與政府、醫保協商定價和目錄准入。
上述三個概念,是逐步縮小的關系。
所以,講述葯物經濟學,應該說清楚是廣義的經濟學分析,還是狹義的經濟學評價,否則會導致誤導和混淆。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事實上,有很多的衛生經濟學、葯物經濟學專家,他們擅長的是廣義的經濟學分析,通常活躍在宏觀衛生政策領域,而對狹義的葯物經濟學評價技術,他們其實是很不了解的,因為兩者的技術內容差別巨大。所以,在選擇葯物經濟學專家合作或者去考研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他們是做什麼的。
E. 葯物經濟學就業方向
( 1 )葯品定價通過對新葯和已上市同類葯品的經濟學評價研究,制葯廠家可以戰略性地確定新葯的價格範圍,這是葯物開發過程中很重要的內部戰略研究。
( 2 )葯物補償或共付水平除了英國有國家醫療服務體制補償幾乎所有的上市葯品以外,大多數歐洲國家或者指定葯品報銷范圍,或者對不同種類葯品採用不同的共付水平,或者是採用參考定價體系來限制葯品的公共補償。
( 3 )制定醫院用葯目錄或診療常規很多國家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來促進各個獨立的醫療服務決策者(包括地方醫療行政管理部門、醫院、醫師)有效地利用醫療資源。
( 4 )促進合理用葯葯物經濟學研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合理用葯,有效利用葯品資源,葯品合理使用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使病人獲得臨床需要的葯物,採用滿足個人需要的劑量,服用適當的期限,並具有最低的成本。」
( 5 )控制葯品費用隨著經濟和人口增長,疾病譜改變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醫療高新技術和新葯被廣泛地使用,醫療費用特別是葯品費用的急劇增長日益受到越來越多國家政府的關注。
F. 葯物經濟學中icer代表什麼
葯物經濟學中icer代表
臨床與經濟評論研究所:
Institute for Clinical and Economic Review
簡稱:ICER
G. 1.試比較葯物經濟學四種評價方式的優劣。CEA CUA CBA CMA
這個問題很專業性啊,我從市場經濟和會計學上淺談一下吧!進行下交流
首先你的問題標題後回面提到了很多縮寫答名,我查了下每個都有很多解釋。最後的那個CMA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吧?因為你下面提到了成本等,我感覺應該有關系。
好的,研究葯物,我在XX制葯集團工作過一陣子,了解到:做一個葯物產品的前期准備並不是葯物本身的葯效來做出發點,而是用市場調研,在哪方面還缺少那種特效葯?根據市場經濟考察預測出造出這個葯,大概在幾年內,我們會占整個市場多少份額。盈利多少? 如果造出的葯沒有優勢,沒有市場。那麼誰會去投入很大的研發資金做這賠本的買賣呢?
這個是很實際的問題,所以葯物經濟學是一門學問,同樣是一個葯物機構做葯物研發的一種費用預算。
國家批下一個葯物准字型大小時期是很長的,也沒有那個機構願意做一個沒有市場前景的葯物,砸自己的門簾的
H. 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兩大要素是
成本和收益是葯來物經濟學研究源與評價的兩大要素。
正確識別並計量成本和收益是進行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基礎。成本和收益的識別與計量的准確、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結果的准確性、合理性。
葯物經濟學是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在葯品領域內的具體運用。廣義的葯物經濟學(pharmaceuticaleconomics)主要研究葯品供需方的經濟行為,供需雙方相互作用下的葯品市場定價,以及葯品領域的各種干預政策措施等。狹義的葯物經濟學(pharmacoeconomics)是一門將經濟學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術運用於臨床葯物治療過程,並以葯物流行病學的人群觀為指導,從全社會角度展開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現有醫葯衛生資源的綜合性應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