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計量經濟學論文。
全球經濟學界的殿堂級頂尖盛會
「 2 0 1 0 第十屆世界計量經濟學大會」
於8 月1 7日在浦東的上海國際會議中
心 拉開 帷幕 ,歷時5 天,於21 日結
束。 本次會議有來 自4 0 多個國家與
地區的l 5 0 0 多名頂尖經濟學人出席,
不僅包括了國外的知名學者~2 0 0 7 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傑 • 邁爾森
( Ro g e r My e r s o n),2 0 0 0 年諾貝
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 •麥克法登
( Da n i e l Mc F a d d e n ),1 9 9 6 年諾貝
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 • 莫里斯
( J a me s Mi r r l e e s ),愛丁堡大學政
治經濟學講座教授,倫敦經濟學院教
授、2 0 1 0 年國際計量經濟學會主席約
翰 • 摩爾 ( J o h n H. Mo o r e )等出席
本次大會,諸多國內知名教授和業界
學者也蒞臨了本次盛會,包括上海交
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世
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周林教授 ,世界
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教授,哥倫比亞大
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魏尚進,耶魯大學
經濟學教授陳曉紅,清華經管學院院
長、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系教授
錢穎一等華裔大師。
2 0l 0年計量 經 濟學 會主 席約翰 • 摩爾會前表示,希望此次大會能
為中國經濟學界和世界經濟學界搭建
一
座溝通的橋梁,並期待能看到中國
國內高校的經濟學者和經濟學專業的
學生參加會議。在5 天會議上,1 5 0 0 多
位經濟學家進行1 0 0 多場密集的學術報
告,對熱點問題做思想火花的碰撞。 平衡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
行長林毅夫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有
望達到2 O %, 但達到這一目標的具
體時間不明,而且要保持 目前穩定的
經濟發展速度,就必須要重視經濟發
展的整體性 ,比如工業、服務行業以
及信息技術產業等都要做好整體的規
劃, 技術水平也需要提高 林毅夫
說 ,中國要保持8 %一1 0 %的G DP 增長
率就必須提高技術水平,可以借鑒西
方發達國家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經驗,
購買其核心科技,不簡單模仿,或照
搬其過程。在1 9 9 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主詹姆斯 • 莫里斯看來,技術創新
對 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 需要
通過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強中國自
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州大學聖迭戈
分校經濟學教授羅傑 • 戈登 ( Ro g e r
G o r d o n)說: 「 3 %以上的高C P I 是不
可持續的」。因為經濟刺激政策的滯
後性 ,導致最近中國的C P I 較高,但
隨著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C P I 會緩
慢下降,因此暫時還無須多慮通脹問
題 。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認為,
當前的 中國經濟面臨的空前挑戰主
要體現在經濟體制改革尚未完成 ,
其中包括法律、產權、政府和市場關
系的調整。此外,金融危機也為中國
留下了一些後遺症,比如國進民退現
象,經濟結構調整停滯等。這些問題
很多都應該通過市場來解決。錢穎一指出,在未來2 0 年中國會發生更大的
變化,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經濟
體 ,人均收入也將達到世界 中等水
平 ,城鎮化會進一步推進。屆時,中
國還有可能同時成為世界最大的進 口
國和出口國。1 9 9 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主詹姆斯 • 莫里斯認為,由於人民
幣不能自由兌換 ,在金融法規、市場
種類和智力資本方面上海與香港有一
定的距離,因此上海短時間內不可能
超過香港。
2 0 0 7 年諾 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
傑 • 邁爾森的觀點是,目前中國經濟
的高增長是普通 民眾犧牲生活質量換
來的,這種高增長在未來將會難以為
繼。中國各地區發展的嚴重不平衡,
從經濟、技術到人民生活條件等各方
面的差異都會威脅到中國經濟發展。
為什麼中國發展這么迅速 ,但是
國家整體還是很貧窮?羅傑 • 邁爾森
認為最大的問題是8 %的增長率背後是
4 0 %的儲蓄率 ,這是很難理解的經濟
現象,也是經濟發展的隱患。在其他
增長迅速的國家中,儲蓄率通常只有
l 0 %。而在美國經濟增長時期 ,儲蓄
率接近0 。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金融
學經濟學教授魏尚進對此給出了一個
與眾不同的解釋 ,那就是中國的高儲
蓄率、低消費率是由於中國性別比例
失調,男多女少造成的。
魏 尚進認 為,在2 0 0 3 年前後 中
國的8 0 後開始進入婚齡,這一代男多
女少,按傳統男方父母為了買婚房開
始儲蓄,並導致了消費的減少 ,從而
形成一種 「 競爭性儲蓄」。 「 可 以
說,現在找結婚對象的門檻越來越高
了。」因此,從2 0 0 3 年開始,中國開
始呈現出儲蓄率漸漸攀高 ,消費率逐
步下降的趨勢。魏尚進同時認為,中
國的性別比例失衡將在未來1 0 年惡化
而不是好轉 ,這個因素短期內不會逆
轉。因此,目前中國的當務之急應該
是未雨綢繆,盡量平衡性別比例。
中國房地產 :剛需還是泡沫?
令人矚目的中國房地產需求量到
底是剛性需求還是泡沫繁榮?曾任職
於長江商學院的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
經濟學教授羅傑 - 戈登最近注意到有
媒體報道北京的住房空置率 已經達到
6 0 %, 「 這是驚人的數據,在美國可
能只有5 %,在我看來這就是泡沫」。
他認為,房屋空置率是反映房地產市
場是否過熱的重要指標,樓市過熱已
成為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
一
。 要降低這一風險,他提出了幾種
可能方案,比如徵收房產稅將是抑制
房價過快上漲的有效措施之一 ,同時
還應該拓寬中國現有的投資渠道,此
外地方政府過去對高房價起了助推作
用 ,現在應重新審視其在房產市場中
應該扮演的角色。而羅傑 • 邁爾森認
為很難預測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否會產
生經濟危機,因為中國銀行業與政府
有很緊密的聯系。
1 9 9 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
斯 - 莫里斯表示,房地產的崩盤並不
一
定會嚴重影響經濟,2 0 0 8 年的美國
只是個特例。他分析指出,在大多數
情況下,即使房價出現3 0 %的下跌,
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也十分有限。對於
擁有房產的人來說 ,房產價格下跌並
不會對家庭支出造成實質性影響,而
對正在供房的人來說,只要他們不違
約 ,銀行系統也不會受到影響。同
時,莫里斯建議對空置房產徵收房產
稅, 因為以中國市場的現狀而言 ,
房價下跌無助於緩解對房產的剛性需
求,大量已售住宅空置才是普通人無
法買房的症結
若不滿意再聯系[email protected] 我們學校維普 cnki 都有
㈡ 計量經濟學論文
聯系我們吧,我們最擅長的就是社科和英文類,支持支付寶,保證文章質量,有意請網路HI 我
㈢ 求計量經濟學論文
發給你了,收到了嗎?
(郵箱不可以用啊!?)
㈣ 計量經濟學有關經濟的論文 小論文就可以
關於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模型的計量經濟分析(我的姓名等信息就省略了啊呵呵)內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國1978年以來的統計數字建立了可以通過各種檢驗的城鎮居民儲蓄率的模型,對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情況進行實證分析。通過對該模型的經濟含義分析得出各種主要因素對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數量的影響程度,並針對我國城鎮居民存款儲蓄現狀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關鍵詞:居民儲蓄存款實證分析主要因素一、問題的提出1978年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居民儲蓄也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進入90年代以後.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始終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持續增長這一經濟現象引起國內理論界的廣泛關注。這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有著有利的一面,但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所以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刺激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分流儲蓄,但是居民儲蓄依然持續增加。由於居民的儲蓄存款直接影響著居民的消費行為,影響著貨幣的供給量,進而間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對我國居民存款儲蓄問題的深入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有助於幫助大家認清現狀,做出合理的決策。雖然我們作為本科階段的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和透徹,但對此問題的探索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了解國情,提高實際操作水平和理論聯系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文獻綜述我國有很多學者建立了許多的儲蓄模型來分析各因素對居民儲蓄的影響程度,但分析結論的差異很大。整理以前的研究成果,一個社會的儲蓄總量受很多因數的影響,根據經典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儲蓄水平主要受收入因數、利息率、物價水平、收入分配等因數的影響:1.收入因數收入是決定儲蓄的重要因數,收入的變化會直接決定著儲蓄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儲蓄與可支配收入之間存在著正方向的變化關系,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儲蓄量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減少,儲蓄量減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戶在支付個人所得稅之後,餘下的全部實際現金收入。2.利息率傳統經濟學認為,在收入即定的條件下,較高的利息率會使儲蓄增加。在本文中,我們選用的利息率是根據當年變動月份加權平均後的一年期儲蓄存款加權利率。3.物價水平物價水平會導致居民戶的消費傾向的改變,從而也就會改變居民戶的儲蓄傾向。本文用通貨膨脹率來考察物價水平對儲蓄率的影響。4.收入分配凱恩斯認為,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越高,社會的平均消費傾向就會越高,社會的儲蓄傾向就會越低。在國際上,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狀況最常用的指數是基尼系數。三、變數的選取及分析目前我國正處於改革時期,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種因素對中國居民儲蓄行為的影響,必須立足於中國的國情。1998年後,中國經濟運行進入了一種新的體制約束狀態,出現了明顯的供給過剩,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與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投資、消費膨脹的內在動力明顯不足;同時,由於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市場體制的控制力還有限,從而不能形成一種有效地傳導機制。市場化的改革對人們的經濟行為、心理行為帶來了很大影響,銀行開始考慮貸款風險,投資者開始考慮投資回報,而消費者也開始考慮最佳的消費時機和預期收入。這說明,我們的微觀經濟層面已生長出一種內在的約束機制,然而社會各個方面對這些積極的因素還很不適應,微觀主體內在約束機制較強與宏觀經濟市場傳導機制不暢之間的矛盾,導致了投資行為受阻、消費行為審慎和儲蓄持續穩定增長。當前影響我國居民儲蓄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居民對社會經濟形勢的預期、可選擇的投資渠道、信貸消費的發展、利率因素的影響、"假性"存款的影響、消費領域的信用等級、高收入階層消費狀況、就業形勢壓力、體制改革、居民收入水平等。由於我現在的時間和能力有限,只能綜合考慮,選取一部分變數進行研究,而且為了方便查找數據,只建立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模型進行研究。本文選用當年的收入增長率來考察收入因數對儲蓄率的影響。用城鎮居民的儲蓄率作為被解釋變數。另外還選取了中國1979年到2002年的各年的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一年期儲蓄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作為解釋變數。四、數據及處理本文模型數據樣本為從1979-2002年。年份城鎮居民儲蓄率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率一年期儲蓄利率通貨膨脹率城鎮居民基尼系數19790.063680870.2648699343.780.020.1619800.087405860.2203850895.040.0598040.1519810.070936260.1041764465.40.0240520.1519820.081055860.1391654125.670.018970.1519830.099635010.0937235635.760.0150710.1619840.130255840.2453570085.760.0279480.1919850.151615020.1842411226.720.088360.1919860.174545420.2807009717.20.0601090.219870.21754530.1675158647.20.0729010.2319880.178621520.2197289297.680.1853120.2319890.27212020.19982709511.120.1777650.2319900.327606140.1235797039.920.0211410.2419910.310324430.1636678247.920.0288880.2519920.30169070.2288194257.560.0538140.2719930.31990610.3112333279.260.1318830.319940.424864350.39721089810.980.2169480.2819950.448980360.26107610410.980.1479690.2819960.409034770.1982080039.210.0609380.2919970.309350150.1277397797.170.0079410.319980.257779780.1088521415.02-0.0260.29519990.212346080.1345570352.89-0.029930.320000.12392050.1256883582.25-0.015010.3220010.241553060.143640712.25-0.00790.3320020.298978220.1731064952.03-0.013080.319數據來源:各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註:Y代表城鎮居民儲蓄率X1代表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率X2代表一年期儲蓄利率X3代表通貨膨脹率X4代表城鎮居民基尼系數五、模型及處理基於以上數據,建立的模型是:Y=β1+β2X1+β3X2+β4X3+β5X4+uβ1度量了截距項,它表示在沒有收入的時候人們也要花錢消費,儲蓄率為負。β2度量了當城鎮個人可支配收入率變動1%時,儲蓄增長率的變動。β3度量了當利率變動一個單位,其實也就是1%時,儲蓄的增量的變動。β4度量了當通貨膨脹率變動一個單位,儲蓄增量的變動。β5度量了基尼系數對儲蓄率的影響。這也是本文的重點變數。u是隨機誤差項。對Y做回歸利用eviews最小二乘估計結果如下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0.2646460.045525-5.8131540.0000X10.3174260.1756781.8068640.0875X20.0240540.0036886.5230930.0000X30.0244760.2055080.1190990.9065X41.1275230.1493187.5511270.0000R-squared0.897971Meandependentvar0.234065AdjustedR-squared0.875298S.D.dependentvar0.116109S.E.ofregression0.041002Akaikeinfocriterion-3.360748Sumsquaredresid0.030260Schwarzcriterion-3.113901Loglikelihood43.64860F-statistic39.60525Durbin-Watsonstat1.541473Prob(F-statistic)0.000000根據以上結果,初步得出的模型為Y=-0.264646+0.317426X1+0.024054X2+0.024476X3+1.127523X4.1.經濟意義的檢驗該模型可以通過初步的經濟意義的檢驗,系數的符號符合經濟理論。2.統計檢驗從表中可以看出,顯然通貨膨脹率的系數通不過T檢驗,R2=0.897971,2值為0.875298,模型的擬合情況較好。F檢驗的值為39.60525,整個模型對儲蓄率的增長影響是顯著的。3.多重共線性的檢驗從F值可知此模型整體顯著,但是分析各個變數後發現X1和X3不顯著,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運用消除多重共線性的逐步回歸方法我們可以得到要放棄X3這個變數,重新做回歸分析得到:Y=β1+β2X1+β3X2+β5X4+u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0.2714870.041322-6.5700560.0000X10.3147870.1137992.7661770.0119X20.0244870.0031787.7049860.0000X41.1452800.1378868.3059870.0000R-squared0.897094Meandependentvar0.229740AdjustedR-squared0.881658S.D.dependentvar0.115517S.E.ofregression0.039739Akaikeinfocriterion-3.461967Sumsquaredresid0.031583Schwarzcriterion-3.265624Loglikelihood45.54360F-statistic58.11739Durbin-Watsonstat1.556309Prob(F-statistic)0.000000從新模型的整體效果來看,R值和F值都很好,而且各個變數的t統計量也表明各個變數對儲蓄率的增長都有顯著影響。因此模型可設為Y=-0.271487+0.314787X1+0.024487X2+1.145280X44.異方差性檢驗對新模型進行異方差性的檢驗,運用white檢驗,得到如下結果:WhiteHeteroskedasticityTest:F-statistic2.669433Probability0.054505Obs*R-squared11.50596Probability0.073942Obs*R-squared的計算結果是11.50596,,由於選用的沒有交叉乘積項的方式,所以自由度為7,在0.05的顯著水平下,查表得(7)=12.59〉11.50596,所以接受原假設,即該模型不存在異方差性。5.自相關性的檢驗從上表可知DW值為1.556309,且樣本容量n=24,有三個解釋變數的條件下,給定顯著性水平=0.01,查D-W表得,d=0.882,d=1.407,這時有d
㈤ 求一篇計量經濟學論文
行的,那就好的。的
㈥ 急求一篇計量經濟學論文 字數3000字 關於eviews的
你是要找人寫論文還是找人幫你下載文獻啊???找人寫論文我可以幫你。下載論文請你在知網上找到相關的文獻,你如果下載不了,把題目給我,我幫你下。
㈦ 計量經濟學論文
你好,能否給我一個郵箱,我這邊有15篇相關論文,不過很抱歉,都不是我自己版寫的。如果權你需要的話hi我吧
我專門為網路知道提問者提供論文,你可以看看我的回答記錄,提供文獻居多。
需要時請網路hi我,我常在線,不在線時也可以發網路消息給我,但不要留言,我不常到空間去,直接寫問題補充我也很少看得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網路知道 舉手之勞團隊 隊長:曉斌11藍貓
㈧ 寫一份有關計量經濟學的論文
一、 研究的目的要求
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取得財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種多樣,如稅收、發行貨幣、發行國債、收費、罰沒等等,而稅收則由政府徵收,取自於民、用之於民。經濟是稅收的源泉,經濟決定稅收,而稅收又反作用於經濟,這是稅收與經濟的一般原理。這幾年來,中國稅收收入的快速增長甚至「超速增長」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科學地對稅收增長進行因素分析和預測分析非常重要,對研究我國稅收增長規律,制定經濟政策有著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1978-2008年的31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2億元增長到314045億元,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的財政收支狀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央和地方的稅收收入1978年為519.28億元,到2008年已增長到54223.79億元,31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6.76%。稅收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為了研究影響中國稅收增長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和地方稅收收入的增長規律,以及預測中國稅收未來的增長趨勢,我們需要建立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影響稅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據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從宏觀經濟看,經濟整體增長是稅收增長的基本源泉,而國內生產總值是反映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指標。②公共財政的需求,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的主體,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保障的完善等都對公共財政提出要求,因此對預算支出所表現的公共財政的需求對當年的稅收收入可能會有一定影響。③物價水平。我國的稅制結構以流轉稅
為主,以現行價格計算的GDP等指標和經營者的收入水平都與物價水平有關。④稅收政策因素。我國自1978年以來經歷了兩次大的稅制改革,一次是1984~1985年的國有企業利改稅,另一次是1994年的全國范圍內的新稅制改革。稅制改革對稅收增長速度的影響不是非常大。因此,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各種因素對中國稅收增長的具體影響。
為了全面反映中國稅收增長的全貌,我們選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各項稅收」(即稅收收入)作為被解釋變數,反映稅收的增長;選擇「國內生產總值」(即GDP)作為經濟整體增長水平的代表;選擇「財政支出」作為公共財政需求的代表;選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作為物價水平的代表。另外,由於財稅體制的改革難以量化,而且從數據上看,1985年以後財稅體制改革對稅收增長影響不是很大,在此暫不考慮稅制改革對稅收增長的影響
摘之文庫,你可以去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