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火車春運的經濟學

火車春運的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2-26 12:44:03

① 以經濟學角度看春運,求答

1可以從需求供給角度看,比如火車數量的短缺難於滿足更多的人乘坐,所以比較專擁擠,火車環境比較差屬
2規模經濟,我們知道高鐵很貴,這是由於開始投資比較大,等以後形成產業後,增加一輛高鐵列車的成本就將下降,人們將能夠做到更便宜的高鐵。
3社會福利角度,買火車票要排很長的隊,這是無效率的,使社會福利較少,因為其他人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其他的事,現在的措施是增加購票窗口,以後實名制後,而且人們還可以通過網上購票,減少購票時間,減少社會福利損失。
4.資源配置角度,由於乘車人數眾多,使用飛機,高鐵,普鐵,長途客車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高消費者乘坐飛機,高鐵,低消費者乘坐普鐵,客車。使運輸資源達到優化配置。

② 用西方經濟學"彈性理論"分析"春運期間火車票"問題

西方來聖誕節的運輸狀況和中自國春運類似,
但是西方沒有中國特有的那種火車里擠滿人的場景,
最主要原因是中國火車票春運不漲價,
而西方的火車票飛機票價高峰期間都會漲得很厲害。

春運火車票調價有以下幾個好處:
1 錯峰作用,有一些時間比較有彈性的人就會在票價比較低的非春運高峰迴家。
2 中國春運的特點是人從大城市回到小城市看父母,比如北京春節期間人口會大幅度減少。這樣直接後果是節前小城市開往大城市的車上人很少,節後大城市開往小城市的車上人很少。如果火車票價可調,降低人少的方向的票價,會使讓更多人選擇接父母到大城市過年,會緩解春運壓力。
3 鐵道部(現在改公司了)虧的錢是要靠國家財政用納稅人的錢補貼的。春運調高熱門線路票價會讓他們多賺錢,客觀上減少了納稅人補貼的負擔。

③ 經濟學分析一下春運期間鐵路客運與公路客運那個需求彈性更大

很明顯是公路,從價格變化和消費者群體可以看出.通常火車價格比汽車便宜,春運期間專客流量很大,價格屬都會提升,由於鐵路客流一直很大,,而且鐵路的固定客流一般是農民工和學生,所以提價不大,提價影響也不大,而客運提價會很大,以前的一些人也會改變以往的交通方式,改做火車.因此火車彈性小於客運....

④ 有個關於春節火車票的經濟學問題

國家限定票價,在經濟學上可稱為:價格管制。即限制低價或限制高價。對許多農產品也有這種現象!對這種做法只需要加強法律國家監管,盡量避免出現票販子等。而提高票價會使一部分人完全可能買不到票,也可能還會出現販票人社會損失更多…社會福利也更低…

⑤ 從經濟學角度談談春運壓力為什麼這么大

一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區域經濟發展失衡,內陸城市提供不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造成人員流動性過大。 二 供求失衡 ① 需求方面:我國人口的國家基本狀況以及經濟的失衡造成春運期間的巨大人流,需求巨大(需求方面的主要因素) ② 需求方面:需求是剛性的,大家基本需要在春節回家,不會因一票難求而不回家,因為這屬於高層次的情感需求

⑥ 春運火車票漲與不漲根據微觀經濟學理論,各有什麼好處

漲價:
漲價會降低人們對火車的需求
能緩解火車的運輸壓力

降價:
人們需求提高
火車票會大賣
能提高營業利潤

⑦ 微觀經濟學問題:我國春運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結合我國實際做法分析,票價應不應該上漲為什麼

這個是我寫的論文,您可以參考一下,如果您是應付考試或者論文,請不要生搬硬套,並加以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
對春運期間火車票價變動的經濟學簡單分析
摘要:春運現象由來已久,面對日益嚴重的買票難,黃牛猖獗等春運問題,鐵道部在06年以前曾試圖運用價格機制來調節,然而2007年宣布火車票不漲價,本文將運用微觀經濟學理論,結合市場進行分析,闡明火車票價不能上漲的原因,並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春節,是中國人最具傳統的節日。每至春節,離家在外的學生、打工者,多會選擇返家團圓的方式歡度春節。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民工流、學生流、探親流驟然聚集,形成極為龐大的客流。這一切都給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春運現象。
一.背景介紹
每年春運,幾億人選擇乘坐火車回家過年,鐵路部門要承擔巨大的客運壓力,火車票供需嚴重不平衡,造成每年春運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爆發了買票難,尋租盛行,黃牛猖獗,管理失序等一系列問題。
因為火車票價相對於公路航空要便宜很多,火車的低價格,遍布全國的鐵路網使得乘坐火車成為大量回家學生,農民工的最優選擇。因而鐵路部門就有很大的運輸壓力,每年鐵道部門要增開7000列臨時客車,這就使得貨運類車的供給量減少,大大降低了鐵路部門的收入。
為解決這些問題,鐵道部曾在2006年之前要求春運火車票漲價,希望可以用價格杠桿合理分流,根據需求理論,提高價格可以使需求量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鐵路部門的壓力,起到分流的作用,但效果並不明顯,2007年鐵道部宣布,火車票價不再上浮,這是針對中國春運市場的真實反映,本文運用經濟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分析春運火車票不具備漲價條件的原因。
二.問題分析
從2002到2006年,票價基本上是硬座上浮15%,其他席別上浮20%,學生票與傷殘軍人票也有小幅度的變動,但漲價後鐵路的實際客流量有增無減,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收入人群基本不會選擇乘坐火車,因而票價的變動對他們沒有多大影響;
2中等收入的人群不會因為票價上浮幾個百分點而選擇乘坐飛機,因為火車票仍比飛機票便宜的多;
3對低收入人群,春運的客流主體學生跟農民工,過年回家是文化傳統跟感情的需要,對於中國的打工者來說,春運火車票是比牛奶更必需的消費品,票價上浮也不能不買是一種剛性需求。
可以看出,市場規律和價格杠桿在中國春運中已經失去了基本功能。總需求遠遠大於總供給。而且,鐵路運能不像一般商品,其運能的提高需要很長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提高春運火車票價只能增加農民工等低收入者的經濟負擔。而不會改變一票難求的現狀。
三.對策建議
2007年鐵路部門取消了春運提價的規定,因為對於像火車票這種幾乎沒有彈性的商品,提高價格運用價格杠桿並非是好的選擇。那麼,如何運用行政手段解決春運問題就是問題的關鍵了。
1加強管理,加大打擊黃牛黨的力度,特別是打擊鐵路內部人員與黃牛黨勾結的現象,才能減輕這一問題。
2加快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京津、武廣和鄭西高鐵開通後,這些線路運輸緊張的情況已經大大緩解,黃牛黨也失去了市場。
3實現電子票務監管,一旦窗口無票可售,財政部門就全額收取該次火車票的銷售收入,並嚴格執行50%的退票費制度,同時推行實名購票制,至少要在卧鋪車廂實行。
2010年春節,鐵道部在廣州、四川兩地部分車站試行火車票實名制,火車票實名制旨在破解春運「一票難求」、打擊囤票炒票,目前看效果是明顯的。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實名制實行之後,效率低下、技術落後等問題馬上凸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黃牛黨」,似乎也逐漸找到了新制度下的突破口,提前手機旅客身份證,同樣加收倒票費。如此,非但不能達到火車票實名制的目的,反而給鐵路部門增加了投入,給一大部分旅客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說,春運問題不只是制度的問題,我們要同時在軟硬體條件上下功夫,高鐵的建設,制度的調整缺一不可。
四.結語
春運現象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鐵路運輸雖然是國家公共服務部門,但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不能只靠那隻「看得見的手」的調控,也要發揮「看不見手」的作用,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對春運進行調解,實現雙贏。
以上是我的觀點,您可以根據您的實際需求進行刪減或修改

⑧ 用經濟學來解釋為什麼春運一票難求的現象

供小於求 .票少買的人多.

閱讀全文

與火車春運的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