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 第5版 課後習題中文答案
【我這只有第三版的答案(word版),還有復習指南(pdf),英文彩色版的書(),要的話給個郵箱給我】
1 1.列舉三個你在生活中面臨的重要權衡取捨的例子。 答:①大學畢業後,面臨著是否繼續深造的選擇,選擇繼續上學攻讀研究生學位,就意味著在今後三年中放棄參加工作、賺工資和積累社會經驗的機會;②在學習內容上也面臨著很重要的權衡取捨,如果學習《經濟學》,就要減少學習英語或其他專業課的時間;③對於不多的生活費的分配同樣面臨權衡取捨,要多買書,就要減少在吃飯、買衣服等其他方面的開支。 2.看一場電影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答:看一場電影的機會成本是在看電影的時間里做其他事情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書、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邊際利益是大還是小呢? 答:這要看這杯水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喝,如果這是一個人五分鍾內喝下的第五杯水,那麼他的邊際利益很小,有可能為負;如果這是一個極度乾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麼他的邊際利益將會極大。 4.為什麼決策者應該考慮激勵? 答:因為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它將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當決策者未能考慮到行為如何由於政策的原因而變化時,他們的政策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為什麼各國之間的貿易不像競賽一樣有贏家和輸家呢? 答:因為貿易使各國可以專門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活動,並從中享有更多的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通過貿易使每個國家可供消費的物質財富增加,經濟狀況變得更好。因此,各個貿易國之間既是競爭對手,又是經濟合作夥伴。在公平的貿易中是「雙贏」或者「多贏」的結果。 6.市場中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在做什麼呢? 答:市場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就是商品價格,價格反映商品自身的價值和社會成本,市場中的企業和家庭在作出買賣決策時都要關注價格。因此,他們也會不自覺地考慮自己行為的(社會)收益和成本。從而,這只「看不見的手」指引著千百萬個體決策者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社會福利趨向最大化。 7.解釋市場失靈的兩個主要原因,並各舉出一個例子。 答: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場勢力。 外部性是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當一個人不完全承擔(或享受)他的行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時,就會產生外部性。舉例:如果一個人不承擔他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全部成本,他就會毫無顧忌地吸煙。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規章制度來增加經濟福利。 市場勢力是指一個人(或一小群人)不適當地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例如:某種商品的壟斷生產者由於幾乎不受市場競爭的影響,可以向消費者收取過高的壟斷價格。在這種情況下,規定壟斷者收取的價格有可能提高經濟效率。 8.為什麼生產率是重要的? 答:因為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而對這種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產率。生產率越高,一國生產的物品與勞務量就越多。 2 9.什麼是通貨膨脹,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 答:通貨膨脹是流通中貨幣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貨幣貶值,由此產生經濟生活中價格總水平上升。貨幣量增長引起了通貨膨脹。 10.短期中通貨膨脹與失業如何相關? 答:短期中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著權衡取捨,這是由於某些價格調整緩慢造成的。政府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會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人們可用於支出的貨幣數量減少了,但是商品價格在短期內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於是社會消費的商品和勞務量減少,消費量減少又引起企業解僱工人。在短期內,對通貨膨脹的抑制增加了失業量。 1.描寫下列各種情況所面臨的權衡取捨: A.一個家庭決定是否買一輛車。 答:如果買新車就要減少家庭其他方面的開支,如:外出旅行,購置新傢具;如果不買新車就享受不到駕駛新車外出的方便和舒適。 B.國會議員決定對國家公園支出多少。 答:對國家公園的支出數額大,國家公園的條件可以得到改善,環境會得到更好的保護。但同時,政府可用於交通、郵電等其他公共事業的支出就會減少。 C.一個公司總裁決定是否開一家新廠。 答:開一家新廠可以擴大企業規模,生產更多的產品。但可能用於企業研發的資金就少了。這樣,企業開發新產品、利用新技術的進度可能會減慢。 D.一個教授決定用多少時間備課。 答:教授如果將大部分時間用於自己搞研究,可能會出更多的成果,但備課時間的減少會影響給學生授課的質量。 2.你正想決定是否去度假。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機票、旅館、放棄的工資)都用美元來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你將如何比較收益與成本呢? 答:這種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達到既定目標來衡量。對於這個行動前就會作出的既定目標,我們一定有一個為實現目標而願意承擔的成本范圍。在這個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圍內,度假如果滿足了既定目標,如:放鬆身心、恢復體力等等,那麼,就可以說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於它的成本。 3.你正計劃用星期六去從事業余工作,但一個朋友請你去滑雪。去滑雪的真實成本是什麼?現在假設你已計劃這天在圖書館學習,這種情況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麼?並解釋之。 答:去滑雪的真實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賺到的工資,我本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工作。如果我本計劃這天在圖書館學習,那麼去滑雪的成本是在這段時間里我可以獲得的知識。 4.你在籃球比賽的賭注中贏了 100 美元。你選擇現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 5%利率的銀行賬戶中存一年。現在花掉100 美元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呢? 答:現在花掉100 美元的機會成本是在一年後得到105 美元的銀行支付(利息+本金)。 5.你管理的公司在開發一種新產品過程中已經投資500 萬美元,但開發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你的銷售人員報告說,競爭性產品的進入使你們新產品的預期銷售額減少為300 萬美元。如果完成這項開發還要花費100 萬美元,你還應該繼續進行這項開發嗎?為了完成這項開發你應該最多花費多少? 答:還應該繼續這項開發。因為現在它的邊際收益是 300 萬美元,而邊際成本是 100 萬美元。為了完成這項開發我最多能再花300 萬美元。只要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就有利可圖。 6.三位魔力飲料的經理正在討論可能的生產增加。每位經理提出了作出這個決策的一 3 種方法: 哈里:我們應該檢查一下我們公司的生產率——每個工人生產的加侖數——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羅恩:我們應該檢查一下我們的平均成本——每個工人的成本——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赫爾繆尼:我們應該檢查一下多賣一加侖飲料的額外收益大於還是小於額外的成本。 你認為誰對?為什麼? 答:我認為赫爾繆尼提出的決策方法正確。因為只有多賣一加侖飲料的額外收益大於它的額外成本時,多賣一加侖飲料才是有利可圖的。理性人應該考慮邊際量。 7.社會保障制度為65 歲以上的人提供收入。如果一個社會保障的領取者決定去工作並賺一些錢,他(或她)所領到的社會保障津貼通常會減少。 A.提供社會保障如何影響人們在工作時期儲蓄的激勵? 答:社會保障的提供使人們退休以後仍可以獲得收入,以保證生活。因此,人們不用為不能工作時的生活費而發愁,人們在工作時期的儲蓄就會減少。 D.與較高收入相關的津貼減少如何影響65 歲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勵? 答:與較高收入相關的津貼減少會使65 歲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積極進取。因為努力工作獲得高收入反而會使得到的津貼減少,所以對65 歲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勵減少了。 8.最近改革政府反貧困計劃的法案限制許多福利領取者只領取兩年的津貼。 A.這些變動如何影響對工作的激勵? 答:這項反貧困計劃法案的改革會激勵那些只能領取兩年津貼的福利領取者努力尋找工作,如果在兩年內不能使自己獲得工作,兩年之後,這些福利領取者就沒有收入了。 B.這些變動如何反映平等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取捨? 答:這些變動反映了法案改革者提高效率和適當降低公平性的意圖。 9.你的室友做飯比你好,但你清掃房間可以比你的室友快。如果你的室友承擔全部做飯工作,你承擔全部清掃工作,這比你們平均分攤每一項工作時你要花費的時間多了,還是少了?試舉一個類似的例子,說明專業化和貿易如何使兩個國家的狀況變得更好。 答:我們倆各自承擔自己擅長的工作比我們平均分攤每一項工作時,我要花費的時間少了,因為嫻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 舉例:假設A 國比B 國擅長生產絲綢,而B 國生產皮毛製品的效率比A 國高,如果A 國專門生產絲綢,B 國專門生產皮毛製品,由於它們各自在相關生產上的優勢,會使兩種商品的生產率提高,有更多的絲綢和皮毛製品在市場上供應。這樣,A、B 兩國間的專業分工和相互貿易使兩國消費者有更多的絲綢和皮毛製品可供消費,兩國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10.假設美國經濟採用了中央計劃,而且你成為主要計劃者。在你需要為下一年作出的千百萬決策中包括生產多少激光唱片,錄制哪些藝術家的激光唱片,以及誰應該得到這些激光唱片。 A.為了理智地做出這些決策,你需要有關激光唱片行業的哪些信息?你需要有關在美國的每個人的哪些信息? 答:我需要知道激光唱片行業的年銷售量及其發展趨勢,每種唱片的銷售情況,激光唱片行業的生產能力、生產成本、利潤水平等。 對於美國的每個人,我需要知道他們喜歡誰的唱片,一年會買多少唱片及對不同唱片的支付意願。 B.你關於激光唱片的決策如何影響你的其他決策,例如,要生產多少激光唱機,或者生產多少盒式錄音帶?你的一些其他經濟決策會如何改變你對激光唱片的看法? 答:由於激光唱片存在著替代品和互補品,對激光唱片的生產決策會影響對它的替代品和互補品的生產決策。如果要增加激光唱片的產量,就要增加它的互補品的產量,相應減少 4 替代品的產量,例如,增加激光唱機的生產,減少盒式錄音帶的生產。反過來說,激光唱片的生產決策也將受到它的替代品和互補品的生產決策的影響。 11.解釋下列每一項政府活動是出於關注平等的動機還是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在關注效率的情況下,討論所涉及的市場失靈的類型。 A.管制有線電視頻道的價格。 答:這是關注效率,市場失靈的原因是市場勢力的存在。可能某地只有一家有線電視台,由於沒有競爭者,有線電視台會向有線頻道的消費者收取高出市場均衡價格的價格,這是壟斷。壟斷市場不能使稀缺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在這種情況下,規定有線電視頻道的價格會提高市場效率。 B.向一些窮人提供可用來購買食物的票證。 答:這是出於關注平等的動機,政府這樣做是想把經濟蛋糕更公平地分給每一個人。 C.在公共場所禁止抽煙。 答:這是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因為公共場所中的吸煙行為會污染空氣,影響周圍不吸煙者的身體健康,對社會產生了有害的外部性,而外部性正是市場失靈的一種情況,而這也正是政府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原因。 D.把美孚石油公司(它曾擁有90%的煉油廠)分解為幾個較小的公司。 答: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市場失靈是由於市場勢力。美孚石油公司在美國石油業中屬於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很容易形成市場壟斷。壟斷市場的效率低於競爭市場的效率。因此,政府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分解它。 E.對收入高的人實行高個人所得稅稅率。 答:出於關注平等的動機,讓高收入者多繳稅,低收入者少繳稅,有助於社會財富在社會成員中更公平的分配。 F.制定禁止酒後開車的法律。 答: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市場失靈是市場外部性造成的。酒後開車對其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禁止酒後開車可以提高人們的安全保障。 12.從平等和效率的角度討論下面每種說法: A.「應該保證社會上每個人盡可能最好的醫療保健。」 答:這個觀點是出於平等的動機。但這樣做會以降低效率為代價,每個人都擁有最好的醫療保健,人們就不會為了爭取好的醫療保健條件而努力工作,會降低工作的激勵。 B.「當工人被解僱時,應該能使他們在找到一份新工作之前一直領取失業津貼。」 答:從公平的角度來講,這種說法極大地體現了平等性。在工人被迫失去工作後到找到新工作之前的這段時間里,失業津貼的發放使他們能夠維持生活。從效率的角度來講,這種說法減少了對工作的激勵。既然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不勞動也可以獲得維持生活的收入,被解僱者就不會急於尋找工作。 13.你的生活水平在哪些方面不同於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年輕時的生活水平。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 答: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我的生活水平均高於我的父母或祖父母年輕時的生活水平。發生這些變化是因為生產率大大地提高了。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與生產率的變化有關,高生產率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物品和勞務供人們消費。 14.假設美國人決定把他更多的收入用於儲蓄。如果銀行把這筆錢借給企業,企業用這筆錢建設新工廠,這種高儲蓄會如何加快生產率增長呢?你認為誰會從更高生產率中獲益呢? 社會會得到免費午餐嗎? 答:高儲蓄使銀行可以有更多的資金貸給企業,於是企業可以從銀行那裡獲得更多更便宜的貸款投入到生產中去,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培訓工人、改善生產條件 5 等等。這樣就會提高生產率。但是從長期來看,高儲蓄意味著用於消費的資金減少,會造成市場需求降低。生產出來的商品銷售不出去,市場陷人疲軟之中,生產企業的利潤減少。於是,企業減少產量,甚至解僱工人以降低成本。社會經濟發展減緩,甚至停滯。所以高儲蓄換來的生產率提高只能使社會暫時獲益,無法持久。 15.假設每個人在第二天醒來時發現,政府給了他們一筆等於已有錢數的額外津貼。解釋貨幣供給量翻一番對以下情況會有什麼影響: A.支出於物品與勞務的總量。 答:支出於物品與勞務的總貨幣量會增加。但收入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總貨幣量的增長幅度會低於人們收入的增長幅度,不會比過去翻一番。 D.價格是粘性時的物品與勞務的購買量。 答:如果價格是粘性的,所購買的物品與勞務量會大大增加。因為人們現在手中有比過去多一倍的錢,而商品與勞務的價格還和過去一樣。 C.價格可以調整時的物品與勞務的價格。 答:如果價格可以調整,物品與勞務的價格會因為需求的增加而上升,甚至會翻上一番。 16.設想你是一個決策者,正要決定是否降低通貨膨脹率。為了作出理智的決策,你對通貨膨脹、失業和兩者之間的權衡取捨需要了解哪些情況? 答:我要了解通貨膨脹率、失業率、通貨膨脹和失業各自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有多大,即通貨膨脹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經濟會有多大的反應,失業率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會對社會產生多大的沖擊,以及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對失業率的影響程度,還要估算通貨膨脹與失業的權衡取捨在不同的政策措施下會維持多長時間。 1.經濟學如何像一門科學? 答:經濟學家努力以科學家的客觀態度來探討經濟問題。用科學的方法提出理論、收集資料,並分析這些資料以努力證明或否定他們提出的理論來研究社會。經濟學家研究經濟的過程和方法與自然科學的科學家研究自然是一樣的。所以說經濟學也是一門科學。 2.為什麼經濟學家要作出假設? 答:假設可以使解釋這個世界更為容易。對不同的問題作出不同的假設,略去對問題的 答案沒有實質影響的因素,突出實質性的內容,使我們可以集中進行思考。 3。經濟模型應該准確地描述現實嗎? 答:經濟模型不需要准確地描述現實。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的,它們忽略掉了大量不會對研究結果有實質性影響的細節,向我們說明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為了增進我們對現實的理解而簡化了現實。 4.畫出並解釋一個生產牛奶與點心的經濟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如果一場瘟疫造成該經濟一半奶牛死亡,這條生產可能性邊界會發生什麼變動? 答:假設在正常情況下,將可能得到的所有資源用於生產點心,可以生產300 千克,如果全用於生產牛奶,可以生產1 000 升。L 1 表示正常情況下該經濟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如果一場疾病造成該經濟一半的奶牛死亡,生產可能性邊界會向內移,即 L 2 線。因為在生產率不變的情況下,可用於生產點心和牛奶的經濟資源減少了。 6 圖2—1 生產可能性邊界 5.用生產可能性邊界描述「效率」的思想。 答:如果經濟可以利用它所得到的全部稀缺資源,就可以說這種結果是有效率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點代表有效率的生產水平。當經濟在這種點上進行生產時,不減少另一種物品的生產就不能增加一種物品的生產。生產可能性邊界以內的點代表一種無效率的結果。由於某種原因,該經濟所生產的小於它用所得到的資源能生產的。 6.經濟學分為哪兩個分領域?解釋每個分領域各研究什麼? 答:經濟學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分領域。微觀經濟學研究經濟中的個體現象,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在市場上的相互交易。宏觀經濟學研究經濟總體現象,包括通貨膨脹、失業和經濟增長。 7.實證表述與規范表述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各舉出一個例子。 答:實證表述是描述世界是什麼的觀點,是描述性的。規范表述是企圖描述世界應該如何運行的觀點,是命令性的。兩者的主要差別是我們如何判斷它們的正確性。從原則上講,可以通過檢驗證據而確認或否定實證描述。而規范表述的判斷不僅涉及事實數據,還涉及價值觀的問題。 舉例:實證表述:發放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規范表述:政府應該向企業發放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 8.什麼是經濟顧問委員會? 答:經濟顧問委員會是美國總統及政府經濟參謀機構,它由三位委員和數十名經濟學家組成,向總統提出經濟建議,並負責撰寫每年的《總統經濟報告》。 9.為什麼經濟學家有時會向決策者提出相互沖突的建議? 答:經濟學家對同一個問題作不同建議的主要原因有三條: ①經濟學家們可能對不同理論的正確性或重要參數的大小有不同的判斷; ②經濟學家們的價值觀可能不同; 1.描述你正在學習的其他學科中所用的一些不常見的語言。為什麼這些特殊術語有用? 答:會計中討論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結轉、沖銷、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等等。這些特殊的術語提供一種使你能夠認識和研究會計這一學科的新的、有用的思考方式。 2.經濟學中一個普通的假設是,同一行業中不同企業的產品是無法區分的。討論這個假設對下列每一個行業是不是一個合理的假設: A.鋼鐵 答:對於鋼鐵,這種假設是合理的,因為鋼鐵行業的不同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其物理和化學性質基本是差不多的。 B.小說 答:對於小說,這種假設不合理。因為在小說這一文學范疇中,不同作家寫出的作品從內容到手法都有極大的不同。 C. 小麥 7 答:對於小麥,這一假設合理。因為不同家庭生產的小麥從總體上說基本無差別。 D.快餐 答:對於快餐,這一假設不太合理。每一種快餐店提供的食品在內容和口味上會有所不同。例如:洋快餐和中式快餐應有很大的差別。 3.畫一張循環流向圖,確認模型中對應於下列每種活動的物品與勞務流向和貨幣流向的部分。 A.薩姆向店主支付1 美元買了1 誇脫牛奶。 答:屬於過程(4)和(8),消費者在物品與勞務市場上購買消費品,支出貨幣。 B.薩莉在快餐店工作,每小時賺4.5 美元。 答:屬於過程(1)和(5),薩莉在生產要素市場上提供勞動,獲得工資收入。 C.薩琳娜花7 美元看了一場電影。 答:屬於過程(4)和(8),薩琳娜在物品與勞務市場上支出7 美元,消費了一場電影。 D.斯圖亞特從他的頂峰工業公司10%的所有權中賺到了1 萬美元。 答:屬於過程(1)和(5),斯圖亞特在生產要素市場上提供資本,獲得分紅收入。 圖2—2 循環流向圖 4.設想一個生產軍用品和消費品的社會,我們把這些物品稱為「大炮」和「黃油」。 A.畫出大炮與黃油的生產可能性邊界。解釋為什麼這條邊界的形狀最有可能是向外凸出。 答:假設該社會如果將全部資源用來生產「大炮」,可以生產500 門炮;如果將全部資源用來生產黃油,可以生產2 000 千克黃油。 圖2—3 大炮與黃油的生產可能性邊界 圖中的生產可能性邊界最有可能性是向外凸出的。這是因為,根據大炮衡量的黃油的機會成本取決於經濟中正在生產的每種物品的數量。當經濟用它的大部分資源生產黃油時,生產可能性邊界是非常陡峭的。因為甚至最適於生產大炮的工人和機器都被用來生產黃油,經濟為了每千克黃油所放棄的大炮數量的增加相當可觀。與此相比,當經濟把其大部分資源用於生產大炮時,生產可能性邊界非常平坦。在這種情況下,最適於生產大炮的資源已經用於 8 大炮行業,經濟為每一千克黃油所放棄的大炮數量的增加是微不足道的。 B.標出這個經濟不可能實現的一點。標出可以實現但無效率的一點。 答:如圖2—3,A 點是經濟不可能實現的一點。月點是可以實現但無效率的一點。 C.設想這個社會有兩個政黨,稱為鷹黨(想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鴿黨 (想有較小的軍事力量)。表示出鷹黨會選擇的一點和鴿黨會選擇的一點。 答:鷹黨會選擇C 點,盡量多生產大炮,盡可能少生產黃油。鴿黨會選擇D 點,多生產黃油而少生產大炮。 D.假想一個侵略成性的鄰國減少了軍事力量。結果鷹黨和鴿黨都等量減少了自己合意的大炮生產。用黃油的生產來衡量,哪一個黨得到更大的「和平紅利」?並解釋之。 答:用黃油的生產來衡量,鷹黨得到更大的「和平紅利」。在鷹黨的政策下,經濟用它的大部分資源生產大炮,甚至最適於生產黃油的工人和機器都被用來生產大炮,經濟為了每大炮所放棄的黃油數量的增加相當可觀。因此,當鷹黨決定少生產大炮時,黃油產量增加很大。與此相比,鴿黨本來就把大部分資源用於生產黃油,經濟為每千克黃油所放棄的大炮數量微乎其微。因此,再少生產一門大炮,所帶來的黃油數量的增加也是很微小的。 5.第一章討論的第一個經濟學原理是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用生產可能性邊界說明社會在清潔的環境與高收入之間的權衡取捨。你認為什麼因素決定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和位置?說明如果工程師開發了一種幾乎沒有廢氣的汽車發動機,生產可能性邊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答:本題討論的是環境清潔和高收入的組合。在生產可能性邊界線上,兩種產品是完全交替的;在生產可能性邊界外是不能實現的狀態。 圖2—4 表明,若將該經濟的所有資源都用於改善環境,人們可以享受到A 級的環境條件;若將所有的資源所得用來發工資,人均收入可達1000 元。人們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須減少對環境改善的支出,於是環境指數下降。反之,要想享受清潔的環境,就要減少收入。這就是清潔的環境與高收入之間的權衡取捨。我認為決定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和位置的因素主要有:這一經濟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數量和技術水平。如果工程師開發廠一種幾乎無廢氣的汽車發動機,就是改善環境的技術水平提高了,生產可能性邊界會向外移(如圖2—4)。 圖2—4 生產可能性邊界 一種幾乎無廢氣的汽車發動機的發明,使環境與收入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外移。 6.把下列題目分別歸人微觀經濟學或宏觀經濟學: A.家庭關於把多少收入用於儲蓄的決策 B.政府管制對汽車廢氣的影響 C.高國民儲蓄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D.企業關於僱傭多少工人的決策 E.通貨膨脹率和貨幣量變動之間的關系 答:A、B、D 屬於微觀經濟學;C、E 屬於宏觀經濟學。 7.把下列每種表述歸人實證表述或規范表述,並解釋之。 A.社會面臨著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B.減少貨幣增長率將降低通貨膨脹率。 9 C.美聯儲應該降低貨幣增長率。 D.社會應該要求福利領取者去找工作。 E.降低稅率鼓勵人們更多地工作和更多地儲蓄。 答:A、B 屬於實證表述。它們都描述了一種經濟現象。C、D 屬於規范表述。它們是命令式的,在告訴政府應該怎樣做。E 屬於模稜兩可。它既描述了一種經濟現象,又是在向政府提出應該怎樣做。 8.把教材中表2—2 中的每個表述分為實證的、規范的或模稜兩可的。並解釋之。 答:(1)、(2)、(6)、(8)屬於實證表述。它們都是描述性的,描述經濟問題是什麼樣。 (5)和(9)是規范表述。它們是命令式的,在建議政府應該怎樣做。 (3)、(4)、(7)、(1())屬於模稜兩可。既描述了經濟現象,又企圖建議應該怎樣做。 9.如果你是總統,你對你的經濟顧問的實證觀點更感興趣,還是對他們的規范觀點更感興趣?為什麼? 答:實證觀點是對某一經濟現象的描述。規范觀點企圖對某一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如果我是總統,我對經濟顧問的規范觀點更有興趣。因為我不僅要知道某個經濟現象是怎樣的,更重要的是,我必須聽取各方面的建議,最終制定出解決經濟問題的政策。 10.《總統經濟報告》包括了有關經濟的統計信息以及經濟顧問委員會對當前政策問題的分析。在圖書館中找一份最近年度的總統經濟報告,並閱讀你感興趣的問題的章節。概括出現在的問題,並描述委員會建議的政策。 答:2000 年度的《總統經濟報告》著重闡述了新經濟。我閱讀了其中的第一章第四節有關財政政策的內容。按此報告所述,當前主要的問題是如何保持新經濟所帶來的經濟高速增長和各方面的良性循環。在財政領域,經濟學家們認為財政盈餘使長期利率下降,資本成本降低,投資增加,形成了一種新的財政環境。要將這一切保持下去,經濟學家們建議:繼續保持財政盈餘,努力降低長期利率,增加投資,而且要在財政政策中為大量投資留下空間,因為儲蓄量的減少將使投資必須依賴於國債籌資。(有關的《總統經濟報告》原文見本章附錄) 11.誰是現任美聯儲主席?誰是現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誰是現任財政部長? 答:現任美聯儲主席是格林斯潘;現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是赫巴德;現任財政部長是保羅·奧尼爾。
Ⅱ 求微觀經濟學答案~~判斷~~
1,錯;不一定的,看他們向右移動的幅度大小,實際上增加、減少、回不變都有可能。
2,錯;那是平答均總成本,邊際成本是總成本對總產量的微分
3,錯;只要各消費品的價格因素不變,那麼預算線的斜率就不變
4,錯;不用解釋,稀缺性是整個經濟學的基礎,不分人的
5,錯,不會減少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6,錯;大於1
7,錯;說法不夠准確,實證對了,規范主要是價值判斷,就是這樣好不好,
8,對;不解釋
9,對;不解釋
10,錯;小處著手下大結論,是不是小腳的就一定是女人啊?
11,對;這個非專業人士也知道
12,錯;是消費最後一個單位的消費品所得到的效用低於消費前一個單位消費品所得到的效用
13,對;當然了,因為固定成本不為零,總成本始終大於可變成本,他們除以同一產量,當然還是總成本的商高了,小學數學問題
14,對;和邊際效用遞減的道理一樣
15,對 ,這個不解釋了
Ⅲ 微觀經濟學問題
d.家庭關於把多少收入用於儲蓄的決策
e.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不利
Ⅳ 下列屬於實證表述的是a。微觀經濟學 b。宏觀經濟學 c。涉及價值判斷的論斷性表述 d可以檢驗的描述性表達
選擇D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是概念,有其特定的內涵。
而C選項,其重點在於進行論斷性表述
Ⅳ 用經濟學原理說明《換大米》原因
第一篇導言第一章經濟學十大原理1.列舉三個你在生活中面臨的重要權衡取合的例子。答:①大學畢業後.面臨著是否繼續深造的選擇,選擇繼續上學攻讀研究生學位,就意味著在今後三年中放棄參加工作、賺工資和積累社會經驗的機會;2、在學習內容上也面臨著很重要的權衡取捨,如果學習《經濟學》,就要減少學習英語或其他專業課的時間,③對於不多的生活費的分配同樣面臨權衡取捨,要多買書.就要減少在吃飯、買衣服等其他方面的開支。2、看一場電影的機會成本是什麼?答:看一場電影的機會成本是在看電影的時間里做其他事情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書、打零工。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邊際利益是大還是小呢?答:這要看這杯水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喝.如果這是一個人五分鍾內喝下的第五杯水.那麼他的邊際利益很小.有可能為負;如果這是一個極度乾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麼他的邊際利益將會極大。4、為什麼決策者應該考慮激勵?答:因為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它將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當決策者未能考慮到行為如何由於政策的原因而變化時.他們的政策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5為什麼各國之間的貿易不像競賽一樣有贏家和輸家呢?答:因為貿易使各國可以專門從事自己最擅長的話動,並從中享有的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通過貿易使每個國家可供消費的物質財富增加,經濟狀況變得更好。因此,各個貿易國之間既是競爭對手,又是經濟合作夥伴。在公平的貿易中是「雙贏」或者「多贏」的結果。6.市場巾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在做什麼呢,答:市場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就是商品價格,價格反映商品自身的價值和社會成本,市場中的企業和家庭在作出買賣決策時都要關注價格。因此.他們也會不自覺地考慮自己行為的(社會)收益和成本。從而,這只「看不見的手」指引著干百萬個體決策者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社會福利趨向最大化。7解釋市場失靈的兩個主要原因,並各舉出一個例子。答: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場勢力。外部性是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棉利的影響。當一個人小完全承擔(或享受)他的行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時,就會產生外部性。舉例:如果一個人不承擔他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全部成本,他就會毫無顧忌地吸煙。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規章制度來增加經濟福利。市場勢力是指一個人(或一小群人)不適當地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例如:某種商品的壟斷生產者由於幾乎不受市場競爭的影響,可以向消費者收取過高的壟斷價格。在這種情況下,規定壟斷者收取的價格有可能提高經濟效率。8.為什麼生產率是重要的?答:因為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而對這種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產率。生產率越高,一國生產的物品與勞務量就越多。9什麼是通貨膨脹,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答:通貨膨脹是流通中貨幣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貨幣貶值生活中價格總水平上升。貨幣量增長引起了通貨膨脹。10.短期中通貨膨脹與失業如何相關?答:短期中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著權衡取台,這是由於某些價格調整緩慢造成的。政府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會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人們可用於支出的貨幣數量減少了,但是商品價格在短期內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於是社會消費的商品和勞務量減少,消費量減少又引起企業解僱工人。在短期內.對通貨膨脹的抑制增加了失業量。問題與應用1描寫下列各種情況所面臨的權衡取捨:A.一個家庭決定是否買一輛車。答:如果買新車就要減少家庭其他方面的開支,如:外出旅行,購置新傢具;如果不買新車就享受不到駕駛新車外出的方便和舒適。B國會議員決定對國家公園支出多少。答:對國家公園的支出數額大,國家公園的條件可以得到改善,環境會得到更好的保護。但同時,政府可用於文通、郵電等其他公共事業的支出就會減少。C一個公司總裁決定是否開一家新廠。答:開一家新廠可以擴大企業規模,生產的產品。但可能用於企業研發的資金就少了。這樣.企業開發新產品、利用新技術的進度可能會減慢。D.一個教援決定用多少時間備課。答:教授如果將大部分時間用於自己搞研究,可能會出的成果,但備課時間的減少會影響給學生授課的質量。2、你正想決定是否去度假。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機票、旅館、放棄的工資)都用美元來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你將如何比較收益與成本呢?答:這種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達到既定目標來衡量。對於這個行動前就會作出的既定目標.我們一定有一個為實現目標而願意承扣的成本范圍。在這個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圍內,度假如果滿足了既定目標,如:放鬆身心、恢復體力等等,那麼,就可以說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於它的成本。3.你正計劃用星期六去從事業余工作,但一個朋友請你去滑雪。去滑雪的真實成本是什麼?現在假設你已計劃這天在圖書館學習,這種情況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麼?並解釋之。答:去滑雪的真實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嫌到的工資,我本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工作。如果我本計劃這天在圖書館學習,那麼去滑雪的成本是在這段時間里我可以獲得的知識。4你在籃球比賽的賭注中贏了100美元。你選擇現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5%利率的銀行賬戶中存一年。現在花掉100美元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呢?答:現在花掉100美元的機會成本是在一年後得到l05美元的銀行支付(利息l本金)o5你管理的公司在開發一種新產品過程中已經投資500萬美元,但開發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你的銷售人員報告說,競爭性產品的進人使你們新產品的預期銷售額減少為300萬美元。如果完成這項開發還要花費100萬美元.你還應該繼續進行這項開發嗎?為了完成這項開發你應該最多花費多少?答:還應該繼續這項開發。因為現在它的邊際收益是300萬美元際成本是100萬美元。為了完成這項開發我最多能再花300萬美元。只要邊際收益大十邊際成本.就有利可圖。6三位魔力飲料的經理正在討論可能的生產增加。每位經理提出了作出這個決策的一種方法:哈里:我們應該檢查一下我們公司的生產率——每個工人生產的加侖數——上升了,還是下降了。羅恩:我們應該檢查一下我們的平均成本——每個工人的成本——上升了還是下降了。赫爾繆尼:我們應該檢查一下多賣一加侖飲料的額外收益大於還是小於額外的成本。你認為誰對?為什麼,答:我認為赫爾繆尼提出的決策方法正確。因為只有多賣一加侖飲料的額外收益大於它的額外成本時,多賣一加侖飲料才是有利可圖的。理性人應該考慮邊際量。7.社會保障制度為65歲以上的人提供收人。如果一個社會保障的領取者決定去工作並賺一些錢,他(或她)所領到的社會保障津貼通常會減少。A.提供社會保障如何影響人們在工作時期儲蓄的激勵,答:社會保障的提供使人們退休以後仍可以獲得收人.以保證生活。因此,人們不用為不能工作時的生活費而發愁,人們在工作時期的儲蓄就會減少。B.與較高收人相關的津貼減少如何影響65歲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勵,答:與較高收入相關的津貼減少會使65歲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積極進取。因為努力工作獲得高收人反而會使得到的津貼減少,所以對65歲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勵減少了。8.最近改革政府反貧因計劃的法案限制許多福利領取者只領取兩年的津貼。A這些變動如何影響對工作的激勵?答:這項反貧困計劃法案的改革會激勵那些只能領取兩年津貼的福利領取者努力尋找工作.如果在兩年內不能使自己獲得工作,兩年之後,這些福利領取者就沒有收入了。B這些變動如何反映平等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取台?答:這些變動反映了法案改革者提高效率和適當降低公平性的意圖。9.你的室友做飯比你好,但你清掃房間可以比你的室友快。如果你的室友承擔全部做飯工作.你承擔全部清掃工作,這比你們平均分攤每一項工作時你要花費的時間多了.還是少了,試舉一個類似的例子,說明專業化和貿易如何使陶個國家的狀況變得更好。答:我們倆各自承擔自己擅長的丁作比我們平均分攤每一項工作時,我要花費的時間少了,因為婉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舉例:假設A國比B國擅長生產絲綢,而B國生產皮毛製品的效率比A國高.如果A國專門生產絲綢,B國專門生產皮毛製品,由於它們各自在相關生產上的優勢.會使兩種商品的生產率提高.有的絲綢和皮毛製品在市場上供應。這樣,A、B兩國間的專業分工和相互貿易使兩國消費者有的絲綢和皮毛製品可供消費,兩國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10、假設美國經濟採用了中央計劃,而你成為主要計劃音。在你需要為下1年作出的干百萬決策中包括生產多少激光唱片,錄制哪些藝術家的激光唱片,以及誰應該得到這些激光唱片。A為了理智地做出這些決策,你需要有關激光唱片行業的哪些信息?你需要有關在美國的每個人的哪些信息?答:我需要知道激光唱片行業的年銷售量及其發展趨勢,每種唱片的銷售情況,激光唱片行、比的生產能力、生產成本、利潤水平等。對於美國的每個人,我需要知道他們喜歡誰的唱片,一年會頭多少唱片及對不同唱片的支付意願。B你關於激光唱片的決策如何影響你的其他決策,例如,要生產多少激光唱機.或者生產多少盒式錄音帶?你的一些其他經濟決策會如何改變你對激光唱片的看法?答:由於激光唱片存在著替代品和互補品,對激光唱片的生產決策會影響對它的替代品和互補品的生產決策。如果要增加激光唱片的產量,就要增加它的互補品的產量.相應減少替代品的產量,例如,增加激光唱機的少產,減少盒式錄音帶的生產。反過來說,激光唱片的生產決策也將受到它的替代品和互補品的生產決策的影響。11.解釋下列每一項政府活動是出於關注平等的動機還是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在關注效率的情況下,討論所涉及的市場失靈的類型。A管制有線電視頻道的價格。答:這是關注效率,市場失靈的原因是市場勢力的存在。可能某地只有一家有線電視台,由於沒有競爭者,有線電視台會向有線頻道的消費者收取高出幣場均衡價格的價格,這是壟斷。壟斷市場不能使稀缺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在這種情況下,規定有線電視頻道的價格會提高市場效率。B向一些窮人提供可用來購買食物的票證。答:這是出於關注平等的動機,政府這樣做是想把經濟蛋糕更公平地分給每一個人。C在公共場所禁止抽煙。答:這是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因為公共場所中的吸煙行為會污染空氣.影響周圍不吸煙者的身體健康,對社會產生了荷害的外部性,而外部性正是市場失靈的一種情況.而這也正是政府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原因。D.把美孚石油公司(它曾擁有90%的煉油廠)分解為幾個較小的公司。答: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市場失靈是由於市場勢力。美孚石油公司在美國石油業中屬於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很容易形成市場壟斷。壟斷市場的效率低於競爭市場的效率。因此,政府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分解它。E對收入高的人實行高個入所得稅稅率。答:出於關注平等的動機,讓高收入者多繳稅.低收入者少繳稅.有助於社會財富在社會成員中更公平的分配。F.制定禁止酒後開車的法律。答:出於關注效率的動機,市場失靈是市場外部性造成的。酒後開車對其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禁止灑後開車可以提高入們的安全保障。12從平等和效率的角度討論下面每種說法:A「府該保證社會上每個入盡可能最好的醫療保健。」答:這個觀點是出於平等的動機。但這樣做會以降低效率為代價,每個入都擁有最好的醫療保健,人們就不會為了爭取好的醫療保健條件而努力工作,會降低工作的激勵。B「當工人被解僱時,應該能使他們在找到一份新工作之前一直領取失業津貼。」答:從公平的角度來講,這種說法極大地體現了平等性。在工人被迫失去工作後到找到新工作之前的這段時間里,失業津貼的發放使他們能夠維持生活。從效率的角度來講,這種說法減少了對工作的激勵。既然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不勞動也可以獲得維持生活的收入.被解僱者就不會急於尋找工作。13.你的生活水平在哪些方面不同於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年輕時的生活水平。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答: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我的生活水平均高於我的父母或祖父母年輕時的生活水平。發生這些變化是出為生產率大大地提高了。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與生產率的變化有關.高生產率可以生產出的物品和勞務供人們消費。14假設美國人決定把他的收入用於儲蓄。如果銀行把這筆錢借給企業,企業用這筆錢建設新工廠,這種高儲蓄會如何加快生產率增長呢,你認為誰會從更高生產率中獲益呢?社會會得到免費午餐嗎?答:高儲蓄使銀行可以行的資金貸給企業.於是企業可以從銀行那裡獲得更便宜的貸款投入到生產中去,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培訓工人、改善生產條件等等。這樣就會提高生產率。但是從長期來看,高儲蓄意昧著用於消費的資金減少,會造成市場需求降低。生產出來的商品銷售不出去,市場陷入疲軟之中,生產企業的利潤減少。於是,企業減少產量,甚至解僱工人以降低成本。社會經濟發展減緩,甚至停滯。所以高儲蓄換來的生產率提高只能使社會暫時獲益,無法持久。15假設每個人在第二天醒來時發現,政府給了他們一筆等於已有錢數的額外津貼。解釋貨幣供給且翻一番對以下情況會有什麼影響:A支出於物品與勞務的總量。答;支出於物品與勞務的總貨幣量會增加。但收入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總貨幣量的增長幅度會低於人們收入的增長幅度,不會比過去翻一番。B.價格是粘性時的物品與勞務的購買量。答:如果價格是粘性的,所購買的物品與勞務量會大大增加。因為人們現在手中有比過去多一倍的錢,而商品與勞務的價格還和過去一樣。C.價格可以調整時的物品與勞務的價格。答:如果價格可以調整,物品與勞務的價格會因為需求的增加而上升.甚至會翻上一番。16設想你是一個決策者,正要決定是否降低通貨膨脹率。為了作出理智的決策,你對通貨膨脹、失業和兩者之間的權衡取台需要廠解哪些情況」答:我要了解通貨膨脹率、失業率、通貨膨脹和失業各自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有多大,即通貨膨脹串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經濟會有多大的反應,失業率每增長一個萬分點會對社會產生多大的沖擊.以及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對失業率的影響程度,還要估算通貨膨脹與失業的權衡取合在不同的政策措施下會維持多長時間。第二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復習題1經濟學如何像一門科學,答:經濟學家努力以科學家的客觀態度來探討經濟問題。用科學的方法提出理論、收集資料.並分析這些資料以努力證明或否定他們提出的理論來研究社會。經濟學家研究經濟的過程和方法與自然科學的科學家研究自然是一樣的。所以說經濟學也是一門科學。2.為什麼經濟學家要作出假設,答:假設可以使解釋這個世界更為容易。對不同的問題作出不同的假設,略去對問題的答案沒有實質影響的因素,突出實質性的內容,使我們可以集中進行思考。3.經濟模型應該准確地描述現實嗎?答:經濟模型不需要准確地描述現實。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的,它們忽略掉了大量不會對研究結果有實質性影響的細節.向我們說明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為了增進我們對現實的理解而簡化了現實。4.畫出並解釋一個生產牛奶與點心的經濟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如果一場瘟疫造成該經濟一半奶牛死亡.這條生產可能性邊界會發生什麼變動?答:假設在正常情況下,將可能得到的所有資源用於生產點心,可以生產300千克,如果全用於生產牛奶,可以生產1000升。L1表示正常情況下該經濟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如果一場疾病造成該經濟一半的奶牛死亡,生產可能性邊界會向內移,即L2線。因為在生產率不變的情況下,可用於生產點心和牛奶的經濟資源減少了。5.用生產可能性邊界描述「效率」的思想。答:如果經濟可以利用它所得到的全部稀缺資源,就可以說這種結果是有效率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點代表有效率的生產水平。當經濟在這種點上進行生產時,不減少另一種物品的生產就不能增加一種物品的生產。生產可能性邊界以內的點代表一種無效率的結果。由於某種原因,該經濟所生產的小於它用所得到的資源能生產的。6經濟學分為哪兩個分領域?解釋每個分領域備研究什麼?答:經濟學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分領域。微觀經濟學研究經濟中的個體現象,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在市場上的相互交易。宏觀經濟學研究經濟總體現象,包括通貨膨脹、失業和經濟增長。7.實證表述與規范表述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各舉出一個例子。答:實證表述是描述世界是什麼的觀點,是描述性的。規范表述是企圖描述世界應該如何運行的觀點,是命令性的。兩者的主要差別是我們如何判斷它們的正確性。從原則上講,可以通過檢驗證據而確認或否定實證描述。而規范表述的判斷不僅涉及事實數據,還涉及價值觀的問題。舉例:實證表述:發放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規范表述:政府應該向企業發放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8.什麼是經濟顧問委員會?答:經濟顧問委員會是美國總統及政府經濟參謀機構,它由三位委員和數十名經濟學家組成,向總統提出經濟建議,並負責撰寫每年的《總統經濟報告》。9.為什麼經濟學家有時會向決策者提出相互沖突的建議?答:經濟學家對同一個問題作不同建議的主要原因有三條:1)經濟學家們可能對不同理論的正確性或重要參數的大小有不同的判斷;2)經濟學家們的價值觀可能不同;問題與應用1.描述你正在學習的其他學科中所用的一些不常見的語言。為什麼這些特殊術語有用?答:會計中討論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結轉、沖銷、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等等。這些特殊的術語提供一種使你能夠認識和研究會計這一學科的新的、有用的思考方式。2.經濟學中一個普通的假設是.同一行業中不同企業的產品是無法區分的。討論這個假設對下列每一個行業是不是一個合理的假設:A.鋼鐵答:對於鋼鐵,這種假設是合理的,因為鋼鐵行業的不同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其物理和化學性質基本是差不多的。B.小說答:對於小說.這種假設不合理。因為在小說這一文學范疇中,不同作家寫出的作品從內容到手法都有極大的不同。c.小麥答:對於小麥,這一假設合理。因為不同家庭生產的小麥從總體上說基本無差別。D.快餐答:對於快餐,這一假設不太合理。每一種快餐店提供的食品在內容和口昧上會有所不向。例如:洋快餐和中式快餐應有很大的差別。3.畫一張循環流向圖,確認模型中對應於下列每種活動的物品與勞務流向和貨幣流向的部分。A.薩奶向店主支付1美元買了l誇脫牛奶。答:屬於過程(4)和(8),消費者在物品與勞務市場上購買消費品,支出貨幣。B.薩莉在快餐店工作,每小時賺4.5美元。答:屬於過程(1)和(5),薩莉在生產要素市場上提供勞動,獲得工資收人。c.薩琳娜花7美元看了一場電影。答:屬於過程(4)和(8),薩琳娜在物品與勞務市場上支出7美元,消費了一場電影。D斯圖亞特從他的頂峰工業公司l0%的所有權中賺到了1萬美元。答:屬於過程(1)和(5),斯圖亞待在生產要素市場上提供資本,獲得分紅收入。4設想一個生產軍用品和消費品的社會.我們把這些物品稱為「大炮」和「黃油」。A畫出大炮與黃油的牛產可能性邊界。解釋為什麼這條邊界的形狀最有可能是向外凸出。答:假設該社會如果將全部資源用來生產「大炮」,可以生產500門炮;如果將全部資源用來生產黃油,可以生產2000千克黃油。圖中的少產可能性邊界最有可能性是向外凸出的。這是因為,根據大炮衡量的黃油的機會成本取決於經濟中正在生產的每種物品的數量。當經濟用它的大部分資源生產黃油時,生產可能性邊界是非常陡峭的。因為甚至最適於生產大炮的工人和機器都被用來生產黃油,經濟為了每千克黃油所放棄的大炮數量的增加相當可觀。與此相比,當經濟把其大部分資源用於生產大炮時,生產可能性邊界非常平坦。在這種情況下,最適於生廣大炮的資源已經用於大炮行業,經濟為每一千克黃油所放棄的大炮數量的增加是微不足道的。B標出這個經濟不可能實現的一點。標出可以實現但無效率的一點。答:如圖2—3.A點是經濟不可能實現的一點。B點是可以實現但無效率的一點。C設想這個社會有兩個政黨,稱為鷹黨(想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鴿黨(想有較小的軍事力量)。表示出鷹黨會選擇的一點和鴿黨會選擇的一點。答:鷹黨會選擇C點,盡量多生產大炮,盡可能少生產黃油。鴿黨會選擇D點,多生產黃油而少生產大炮oD.假想一個侵略成性的鄰國減少了軍事力量。結果鷹黨和鴿黨都等量減少了自己合意的大炮生產。用黃油的生產來衡量,哪一個黨得到更大的「和平紅利」』並解釋之。答:用黃油的生產來衡量,鷹黨得到更大的「和平紅利」。在鷹黨的政策下,經濟用它的大部分資源生產大炮,甚至最適於生產黃油的工人和機器都被用來生產大炮,經濟為了每門大炮所放棄的黃油數量的增加相當可觀。因此.當鷹黨決定少生產大飽時,黃油產量增加很大。與此相比,鴿黨本來就把大部分資源用於生產黃油,經濟為每千克黃油所放棄的大炮數量微乎其微。因此,再少生產一門大炮,所帶來的黃油數量的增加也是很微小的。5第一章討論的第一個經濟學原理是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用生產可能性邊界說明社會在清潔的環境與高收入之間的權衡取告。你認為什麼因素決定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和位置?說明如果工程師開發了一種幾乎沒有廢氣的汽車發動機.生產可能性邊界會發生什麼變化?答:本題討論的是環境清潔和高收人的組合。在生產可能性邊界線上,兩種產品是完全交菩的;在生產可能性邊界外是不能實現的狀態。圖2—4表明,若將該經濟的所有資源都用於改善環境,人們可以享受到A級的環境條件;若將所有的資源所得用來發工資,人均收人可達l000元。人們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須減少對環境改善的支出,於是環境指數下降。反之,要想享受清潔的環境,就要減少收入。這就是清潔的環境與高收人之間的權衡取捨。我認為決定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和位置的因素主要有:這一經濟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數量和技術水平。如果工程師開發了1種幾乎無廢氣的汽車發動機,就是改善環境的技術水平提高了,生產可能性邊界會向外移(如圖2—4)。一種幾乎無廢氣的汽車發動機的發明,使環境與收入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外移。這是第五版的你要的那個好像找不到答案不過各版本相差不大應該差不多
Ⅵ 曼昆經濟學circular flow diagram
18卡特爾(cartel)聯合起來行事的企業集團。
19循環流量圖(circular-flow diagram)一個說明貨幣如何通過市場在家庭與企業間之間流動的直觀經濟模型,它表明在某些假設條件之下,沒有一種方案能把個人偏好加總為一組正確的社會偏好。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s)不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
60搭便車者(free rider)得到一種物品的利益但避開為此付費的人。
61博弈論(game theory)研究人們在不同策略情況下如何行事。
62吉芬物品(Giffen good)價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63橫向平等(horizontal equity)主張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納稅人應該繳納等量稅收的思想。
64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對人的教育和在職培訓的投資的積累。
65隱性成本(implicit costs)不需要企業支出貨幣的投入成本。
66進口(imports)在國外生產而在國內銷售的物品。
67激勵(incentive)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
68收入效應(income effect)當一種價格變動使消費者移動到更高或更低無差異曲線時所引起的消費變動。
69需求收入彈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消費者收入變動反映程度的指標,用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收入變動百分比來計算。
70無差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一條表示給消費者相同滿足程度的消費組合的曲線。
71低檔物品(inferior good)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減少的物品。
72通貨膨脹(inflation)經濟中物價總水平的上升。
73實物轉移支付(in-kind transfers)以物品和勞務而不是以現金形式給予窮人的轉移支付。
74外部性內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變激勵,以使人們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外部效應。
75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物品價格上升,對該物品的需求量減少的觀點。
76供給定理(law of supply) 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物品價格上升,該物品供給量增加的觀點。
77供求定理(law of supply and demand)任何一種物品價格的調整都會使該物品的供給和需求達到平衡。
78自由主義(liberalism)一種政治哲學,根據這種政治哲學,政府應該選擇必要的公正的政策。這種公正要由一位在「無知面紗」背後的無偏見評論者來評價。
79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一種政治哲學,根據這種政治哲學,政府應該懲罰犯罪並實行自願的協議,但不應該進行收入再分配。
80生命周期(life cycle)在人的一生中有規律的收入變動形式。
81定額稅(lump-sum tax)對每個人等量徵收的稅收。
82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研究整體經濟現象,包括通貨膨脹、失業和經濟增長。
83邊際變動(marginal change)對行動計劃的微笑增量調整。
84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額外一單位產量所引起的總成本的增加。
85邊際產量(marginal proct)增加一單位投入所引起的產量增加。
86勞動的邊際產量(marginal proct of labor)增加一單位勞動所引起的產量增加量。
87邊際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消費者願意以一種物品交換另一種物品的比率。
88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增加一單位銷售量引起的總收益變動。
89邊際稅率(marginal tax rate)增加一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額外稅收。
90市場(market)由某種物品或勞務的買者與賣者組成的一個群體。
91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當許多企業和家庭在物品與勞務市場上相互交易時,通過它們的分散決策配置資源的經濟。
92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
93市場力量(market power)單個經濟活動者(或經濟活動者的一個小集團)對市場價格有顯著影響的能力。
94最大化標准(maximin criterion)一種主張,認為政府的目標應該是使社會上狀況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95中值選民定理(median voter theorem)一個數學結論,表明如果要選民沿著一條線選一個點,而且,每個選民都想選離他最偏好的點最近的點,那麼,多數原則將選出中值選民最偏好的點。
96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它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交易。
97壟斷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存在許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產品的企業的市場結構。
98壟斷企業(monopoly)一種沒有相近替代品的產品的唯一賣者的企業。
99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一個沒有受到完全監督的人從事不忠誠或不合意行為的傾向。
100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相互作用的經濟主體在假定所有其他主體所選戰略為既定的情況下選擇自己最優戰略的狀態。
101自然壟斷(natural monopoly)由於一個企業能以低於兩個或更多企業的成本向整個市場供給一種物品或勞務而產生的壟斷。
102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由自然界提供的用於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礦藏。
103負所得稅(negative income tax)向高收入家庭征稅並給低收入家庭轉移支付的稅制。
104正常物品(normal good)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105規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企圖表述世界應該是什麼的觀點。
106寡頭(oligopoly)只有幾個提供相似或相同產品的賣者的市場結構。
107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為了得到某種東西必須放棄的東西。
108完全互補品(perfect complements)無差異曲線為直角形的兩種物品。
109完全替代品(perfect substitutes)無差異曲線為直線的兩種物品。
110持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一個人的正常收入。
111實證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企圖表述世界是什麼的觀點。
112貧困線(poverty line)由聯邦政府根據每個家庭規模確定的一種收入絕對水平,低於這一水平的家庭被認為處於貧困狀態。
113貧困率(poverty rate)家庭收入低於一個稱為貧困線的絕對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114價格上限(price ceiling)可以出售一種物品的法定最高價格。
115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以不同價格向不同顧客出售同一物品的經營做法。
116需求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用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來計算。
117供給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衡量一種物品供給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用供給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來計算。
118價格下限(price floor)可以出售一種物品的法定最低價格。
119委託人(principal)讓另一個人(稱為代理人)完成某種行為的人。
120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說明為什麼甚至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
121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既有排他性又有競爭性的物品。
122生產者剩餘(procer surplus)賣者出售一種物品得到的量減去其生產成本。
123生產函數(proction function)用於生產一種物品的投入量與該物品產量之間的關系。
124生產可能性邊界(pro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表示在可得到的生產要素與生產技術既定時,一個經濟所能生產的產量的各種組合的圖形。
125生產率(proctivity)一個工人一個小時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務數量。
126利潤(profit)總收益減去總成本。
127累進稅(progressive tax)高收入納稅人繳納的稅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於低收入納稅人的稅收。
128產權(property rights)個人擁有並控制稀缺資源的能力。
129比例稅(proportional tax)高收入納稅人和低收入納稅人繳納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稅收。
130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既無排他性又無競爭性的物品。
131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買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一種物品的數量。
132供給量(quantity supplied)賣者願意並且能夠出售的一種物品的數量。
133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統而有目的地做可以達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的人。
134累退稅(progressive tax)高收入納稅人繳納的稅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於低收入納稅人的稅收。
135消費中的競爭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一個人使用一種物品將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136稀缺性(scarcity)社會資源的有限性。
137篩選(screening)無信息的一方所採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消息的行動。
138短缺(shortage)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的狀態。
139發信號(signaling)有信息的一方向無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採取的行動。
140社會保障(social insurance)旨在保護人們規避負面事件風險的政府政策。
141罷工(strike)工會組織工人從企業撤出勞動。
142替代品(substitute)一種物品價格上升引起另一種物品需求量增加的兩種物品。
143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當一種價格變動使消費者沿著一條既定的無差異曲線變動到有新邊際替代率的一點時所引起的消費變動。
144沉沒成本(sunk cost)已經發生而且無法收回的成本。
145供給曲線(supply curve)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圖形。
146供給表(supply schele)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表格。
147過剩(surplus)供給量大於需求量的狀態。
148關稅(tariff)對在國外生產而在國內銷售的物品徵收的稅。
149稅收歸宿(tax incidence)稅收負擔在市場參與者之間進行分配的方式。
150總成本(total cost)企業用於生產的投入的市場價值。
151(企業)總收益〔total revenue (for a firm)〕企業出售其產品所得到的貨幣量。
152(市場)總收益〔total revenue (in a market)〕一種物品買者支付從而賣者得到的量,用該物品的價格乘以銷售量來計算。
153公有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個寓言,說明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為什麼公有資源的使用大於合意的水平。
154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各方在達成協議於遵守協議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
155工會(union)與僱主談判工資和工作條件的工人協會。
156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一種政治哲學,根據這種政治哲學,政府應該選擇使社會上所有人總效用最大化的政策。
157效用(utility)衡量幸福或滿足程度的指標。
158邊際產量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ct)一種投入的邊際產量乘以該產品的價格。
159可變成本(variable costs)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
160縱向平等(vertical equity)主張支付能力更強的納稅人應該繳納更多稅收的思想。
161福利(welfare)補貼需要者收入的政府計劃。
162福利經濟學(welfare economics)研究資源配置如何影響經濟福利的一門學問。
163支付意願(willingness to pay)買者願意為某種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164世界價格(world price)一種物品在世界市場上所同行的價格。。
16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就業和生產等經濟活動的波動。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固定成本除以產量。
26互補品(complement)一種物品價格上升引起另一種物品需求量減少的兩種物品。
27康多塞悖論(Condorcet paradox)多數原則沒有產生可傳遞的社會偏好。
10平均總成本(average total cost)總成本除以產量。
11平均可變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可變成本除以產量。
12受益原則(benefits principle)認為人們應該根據他們從政府服務中得到的利益來納稅的思想。
13預算約束線(budget constraint)對消費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費組合的限制,對一個參與者都為最優的策略1支付能力原則(ability-to-pay principle)認為應該根據一個人可以承受的負擔來對這個人征稅的思想。
2絕對優勢(absolute advantage)用比另一個生產者更少的投入生產某種物品的能力。
3會計利潤(accounting profit)總收益減總顯性成本。
4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從無信息買者的角度看。
8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總收益除以銷售量。
9平均稅率(average tax rate)支付的總稅收除以總收入。
40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41占優策略(dominant strategy)無論其他參與者選擇什麼策略。
14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政府支出大於政府收入。
15預算盈餘(budget surplus)政府收入大於政府支出。
35需求曲線(demand curve)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圖形。
36需求表(demand schele)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表格。
17資本(capital)用於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設備和建築物。
55顯性成本(explicit costs)需要企業支出貨幣的投入成本。
39歧視(discrimination)對僅僅由於種族。
56出口(exports)在國內生產而在國外銷售的物品。
28規模收益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保持不變的特性。
20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說明私人各方可以無成本地就資源配置進行協商,那麼,他們就可以自己解決外部性問題的一個命題。
45效率(efficiency)社會能從稀缺資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6效率工資(efficiency wages)企業為了提高工人的生產率而支付的高於均衡工資的工資。
47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認為資產價格反映了關於一種資產價值的所有公開的、可獲得的信息的理論。
23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一個生產者以低於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一種物品的行為。
51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使供給與需求平衡的價格。
52均衡數量(equilibrium quantity)均衡價格下的供給量與需求量。
53平等(equity)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4排他性(excludability)一種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個人使用該物品的特性。
21勾結(collusion)一個市場上的企業之間就生產的產量或收取的價格達成的協議。
22公有資源(common resources)有競爭性但無排他性的物品。
24補償性工資差別(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為抵消不同工資的非貨幣特性而產生的工資差別。
25競爭市場(competitive market)有許多買者與賣者,以至於每個人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都微乎其微的市場。
29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買者願意為一種物品支付的量減去其為此實際支付的量。
42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總收益減總成本,包括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
43經濟學(economics)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44規模經濟(economics of scale)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的特性。
30矯正稅(corrective taxes)旨在引導私人決策者考慮負外部性引起的社會成本的稅收。
31成本(cost)賣者為了生產一種物品而必須放棄的每種東西的價值。
32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比較提供一種公共物品的社會成本與社會收益的研究。
33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另一種物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的指標、宗教、性別。
48有效規模(efficient scale)使平均總成本最小的產量。
49彈性(elasticity)衡量需求量或供給量對其某種決定因素的反映程度的指標。
50均衡(equilibrium)市場價格達到使供給量與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時的狀態,用第一種物品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第二種物品價格變動百分比來計算。
34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市場扭曲(例如稅收)引起的總剩餘減少。
37邊際產量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proct)一種投入的邊際產量隨著投入量增加而減少的特徵。
38收益遞減(diminishing returns)隨著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單位額外投入得到的收益減少的特性、年齡或其他個人特徵不同的相似個人提供不同的機會。
57外部性(externality)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
58生產要素(factors of proction)用於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投入,無法觀察到的特徵混合變為不合意的傾向。
5代理人(agent)一個為另一個人(稱為委託人)完成某種行為的人。
6阿羅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一個數學結論
Ⅶ 哪位高手有西方經濟學(微觀)的術語對照表啊
任何一本微觀經濟學教材後面都有吧,我的幾本都有,但沒法幫你抄上來…
Ⅷ 高手,幫我做幾道《微觀經濟學》的題!!!
一、單選。
1~5 A B D C C
6~10 B B C B D
二、多選。
1、AB 2、BD 3、AC 4、BC 5、AB
三、判斷。
1~5 A A B A B
6~10 A A B B A
Ⅸ 求微觀經濟學中專業詞彙及解釋
以下列出部分微觀經濟學專業詞彙:
Ⅹ 微觀經濟學作業習題在線高手幫下忙萬分感激
1a
2d
3a價格下降
4b99-80/9-8=19
5BAR=AVC停止營業點
6B
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