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區域經濟學區域空間結構

區域經濟學區域空間結構

發布時間:2021-03-01 06:57:29

1. 什麼是區域經濟空間結構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從19世紀初-20世紀40年代的基於產業、企業的區位選擇、空間行為和組織結構規律性研究階段,和二次世界大戰以後-20世紀80年代的區域總體空間結構與形態演化規律研究階段,以及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新空間經濟學階段.研究重點從抽象的純理論研究演變為從總體出發尋求各種經濟主體在空間中的最優組合與分異的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理論研究.對於區域經濟空問結構研究,經典區位論所揭示的區域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形態,基本上概括了區域經濟空間分異的主要特徵性規律,是當今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的基礎性理論.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理論是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論,這些理論不僅可以為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研究提供理論範式,也為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研究提供有益的啟示.新空間經濟學對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和增長集聚的動力分析,為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與方法.伴隨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理論的發展,其相應的方法也從靜態分析模擬逐步向動態過程的空間演化模擬發展.新方法與技術手段在區域空間結構演變研究中已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復雜性科學方法和GIS與RS技術的結合展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2. 論述題,區域空間結構包括哪些構成要素

為什麼中國在區域經濟發展
過程仲只能選擇非均衡模式而
不是均衡發展模式?

答:
1
從目前我國所處的經濟發
展階段來看,
實現工業化仍是我
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任
務,
區域經濟的核心問題是工業
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區域經濟
的增長模式問題就是探索符合
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的問題。
2
從國內外區域經濟增長的實
踐來看,
均衡增長和非均衡增長
是區域哦區域經濟增長普遍采
用的兩種模式,
基於我國經濟所
處的成長階段,
區域經濟增長宜
採取非均衡的協調發展模式,

現在區域經濟管理中,
就是要培
育區域經濟增長點,
促進和誘導
區內外要素優先向增長點聚集,
進而以線串點、以點帶面,帶動
區域經濟快速、持續增長。
3

國以處於工業化中期,
基本實現
工業化是我國在本世紀頭二十
年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
黨的十
六大報告指出,
實現工業化必須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走出一條科
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
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
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
路子」
。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和
時代背景下,
加快實現我國工業
化、現代化的重要戰略部署,也
是區域增長的新模式。
所以中國
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只能
選擇非均衡發展模式而不是均
衡發展模式。

2
簡述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仲
「馬
太效應」的涵義及其形成機制

答:

涵義:馬太效應:是指
在區域內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
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
生產專業
化和非生產專業化地區之間的
發展關繫上,引發和加劇「強者
更強,弱者更弱」的現象。形成
機制:
「馬太效應」的產生

,和
集聚效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集聚效應產生的原因(
1

:經濟
活動的區位指向性,
區位指向的
經濟活動受相同區位條件優勢
的吸引,
常常都傾向於集中到區
域內相關資料和要素富裕的地
方。不僅如此,某些經濟活動的
趣味指向雖然不同,
但是在實際


為了追求減少運費、降低成
本與銷售費用以及更好的適應
和滿足市場需求等,
往往也會表
現出共同趨向於相同的交通樞
紐,消費市場集聚的規模。

2

某些經濟活動之間的內在經濟
技術聯系。
出於加強彼此之間的
經濟技術聯系的需要,
那些在經
濟技術上具有互補性,
相互依賴
性和關聯性的經濟活動,
往往都
會傾向以集中到資源和要素組
合條件較為適宜、
優越的地方發
展。

3
)某些在聲場非配上有密
切聯系,
或者在區位選擇上有著
相同指向的經濟活動和企業對
集聚經濟效應的追求。
這些經濟
活動或企業按照一定的比例或
規模,
成團或稱組地集中分布在
某個擁有特定資源和要素優勢
的地方,
可以使其中的每項經濟
活動或每個企業都因與其他相
關經濟活動和企業在經濟利益
來源於因經濟活動或企業在地
理空間上集聚而造成的有利外
部環境和相關投資的節省,
它是
無論按何種方式將經濟活動和
企業分配配置都不可能獲得,

而被為集聚經濟效益。


集聚效應作用的結果,
同在會促
使經濟在地理空間上發生一系
列的變化:首先,集聚效應的作
用會導致區域經濟移動的極化
現象,即區域內的資源、要素、
企業、
產業部門不斷地向優勢區
位移動,
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極或增長中心的形成於發展。

次,
集聚效應的作用將會強化區
域內部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與
不平衡,促進發達地區、城市、
城市密集區(
)
、生產專業化地
區、
產業密集帶等經濟空間集聚
形式的產生,
促進區域空間中心
—邊緣結構、
多核新結構形態的
形成與發展。引發和加劇「強者
更強,弱者更弱」的現象。

3
論述經濟區
---
行政區體系有
哪些具體內容和組織形式


答:經濟區
---
行政區在我
國宏觀經濟管理、
調控和運行仲
對區域經濟發展實行分類指導
和調節,
其具體內容和組織形式
可作以下構想:第一,一三大經
濟地帶為地域單元制定和實施
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戰
略。構建宏觀經濟布局的框架;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按照跨省區
市的綜合經濟區統籌規劃及確
定區域經濟發展方向。
合理組織
國民經濟地域體系,
統一部署區
域產業分工與協作,
協調各地區
經濟發展。第二,根據各省區市
現有的資源要素和產業比較優
勢及其在宏觀經濟中的專業化
貢獻,
將全國劃分為若干個不同
的經濟類型區,
如資源型加工型
資源
---
加工型自給自足型等經
濟類型區,
並以地域依託制定和
實施相應的產業發展政策。第
三,
根據當前和今後區域經濟發
展的任務及可能出現的問題,

擇能源和原材料資源特別富集
的地區、
智力密集度特別搞的地
區,
分別作為能源原材料開發和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國家重點
參與區;
選擇東部沿海及中部地
帶重要的傳統工業老基地和西
部地帶原「三大線」地區作為產
業結構調整的國家重點參與區;
選擇省區市的區域性大型基礎
設施、
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工程項
目作為國家參與的重點工程項
目。第四,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政
策,
大力推進相關省區市開展廣
泛的區際聯合與協作,
建立多層
次、多類型、密集程度不同的區
域經濟技術協作網路,
相互開放
區域市場,促進區域經濟一體
化,
為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和區
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創造有利條
件。第五,健全宏觀經濟分級調
控體系,實行統一規范、分區調
控的政策,
提高調控的有效性和
權威性。在轉變政府職能,實現
政企分開的前提下,
實行統一規
范,
即由中央政府統一地合理界
定中央、
地方和企業間的責權利
范圍,
制定地區經濟活動與運行
的規則;
建立和健全中央政府和
省級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權。

4
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區
域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我國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措施
有哪些
?

p175


答:

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
十分明顯,
其可如下幾個方面的
表現:

1
地理位置、
自然條件和自然
資源並附差異。
東部地區位於太
平洋西岸,分布眾多的海港,江
河縱橫交通便利,
處於我國地形
第三級階梯,海拔較低地勢平
坦,光熱條件好,降雨量多。土
壤肥沃,自然資源缺乏,土地資
源不足。
中部地區地形起伏比東
部大,
比西部平緩,
光熱條件好,
降雨量不足,土地資源豐富,人
均糧食高於全國水平。
豐富的礦
產資源和動植物資源,
但是礦產
資源貿易充分開發。
西部地區處

於我國第一第二級階梯上,
以高
原山地丘陵盆地為主,
自然資源
豐富開發不足。
2
區域經濟發展
差異。
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區域
的經濟發展差距非常突出,
是一
個歷史的長期的過程。
中部和東
部地區的古代農業開發較早。
沿
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成
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
西部
和中部與東部差距不斷擴大。

經濟結構方面東部地區的第二
和第三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仲
所佔比重具有明顯優勢,
高於全
國平均水平。
中部和西部為我國
主要的農業區域。
西部地區曾經
是國家「三線建設」的重點。成
為西部地區「資源優勢,效率優
勢」的重要表現之一。
3
區域制
度安排和經濟社會條件差異。

要表現為非國有經濟發展的區
域不均衡。
經濟社會條件差異主
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基礎設
施方面;
中西部地區處於相對不
利地位,資金短缺,造成基礎設
施不足,交通困難,通信落後等
問題。其二,教育科技文化發展
方面,
明顯存在著東部地區優於
中西部地區的狀況。措施:
1.

部分地區先富起來。
當前依然面
臨著資金、
技術、
基礎設施建設、
新興產業發展等多方面問題,

以我們必須讓一部分有條件的
地區發展起來,
通過這些地區的
發展迅速積累資金、
增強國家的
綜合經濟實力,
發揮區域經濟的
發展示範作用,
幫助和帶動欠發
達地區的發展,
以實現逐步縮小
差距的目的。
2.
堅持區域經濟協
調發展。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問
題,在我國具有普遍性,應該堅
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讓一部分
地區優先發展的情況下,
盡可能
使其它地區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使欠發達的區域的經濟優勢發
揮出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
進社會福利和經濟福利,
更好地
滿足當代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
3
、加強西部地區的經濟開發。
縮小西部地區與全國其他地區
的經濟發展差距,
對於加強民族
團結鞏固邊防建設邊疆具有重
要戰略意義。在堅持效率優先,
兼顧公平的前提下,
通過深化改
革,擴大開放,實施西部大開發
戰略,
實現區域經濟非均衡協調
發展,就可以逐步縮小這種差
距,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說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區域經
濟發展的一般特徵。

答:經過
20
多年改革開放的發
展過程,
區域經濟的面貌發生了
很大的變化。
(一)經濟發展速
度加快,經濟發展水平提高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
國民經濟
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我國在國際
上的地位不斷提高,
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
各地區的發展速度也在
加快。從
80
年代中期開始,我
國區域經濟發展引入市場機制。
從此,
區域經濟的地區發展出現
了不同的變化。

4
分)

(二)資源配置趨向合理,地區
優勢得以發揮

隨著對計劃經濟體制的改革,

令性計劃逐步減少,
地區作為區
域發展的主體,
在競爭中運用市
場機制,以市場調節來配置資
源。
在此過程中各地區的積極性
都得到了提高。

4
分)

(三)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區域經濟發展和環境條件得到
較大改善。

4
分)

(四)對外開放深入發展,西部
大開發將成為新的熱點,
區域經
濟發展將獲得新的活力

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國家在吸
引外資時更多地考慮了內地的
需要,盡可能把外資引向內地;
國家也給予內地省區更多的自
主權,
使它們能夠充分利用本地
的優勢條件,
特別是利用本地資
源優勢條件,
加大招商引資的力
度。

4
分)

(五)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
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好的
條件,區域貿易將會更快發展,
區域關系將更趨緊密

區域經濟發展要素有哪些,它
們對支持和推動區域經濟運行
有哪些意義?
p

19-20


答:區域經濟發展要素有:
①自然條件與歷史基礎;
自然資
源是一種基礎性的物質因素,

區域勞動生產率提高、
產業結構
形成和資本原始積累都有重要
作用。歷史基礎是區域經濟、社
會發展的歷史凝結。
歷史形成的
生產力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物質
技術基礎;②人口與勞動力;從
消費角度講人類需求是經濟發
展的原動力。
從生產者角度講一
定的人口數量和適當的人口增
長是保證區域勞動力供給的前
提。
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是區域
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力量。③資
本;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說明,
積累資金、引進資金、爭取資金
確實是經濟起飛的關鍵一環,

域資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
最各
種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起著黏
合作用。④科學技術;科學技術
日益顯示其對當代經濟發展的
巨大推動作用,
科技進步與創新
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先導。
⑤組織
與管理;區域組織、管理效率決
定區域的資源配置能力。

3. 區域經濟學的空間界定

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復雜程度的加大,單純從地理學的角度來定義區域的邊界對區域經濟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約性。系統論認為系統的整體性表現在同環境相接觸時出現的特殊的邊界反應。系統的邊界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起到保護系統穩定的作用。區域經濟系統的邊界劃分應該遵從這一原則,即區域經濟要素之間的聯系和功能發生突變的節點的連線構成區域經濟系統的界面。傳統的區域劃分是以自然地理邊界為依據的,這是由於傳統的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運輸和聯系方式落後,地理條件制約很大。經濟活動局限於平原地帶,構成區域經濟系統的邊界往往是河流、山脈等自然邊界。工業化以後運輸和聯系方式雖有所改進,但是資源流動的成本依然很大,區域經濟系統的邊界受到自然和人工因素兩種影響,其界面除了河流、山脈外,還可能是鐵路和權力以及政治上的邊界等,這些對經濟活動空間成本起約束作用的因素構成了區域經濟系統的界面。信息時代的到來迎來了新的人地關系和新的區域經濟景觀,以網路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空間形成了空間事物和人地關系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出現了所謂虛擬化的信息地理空間,這種區域經濟系統的界線除了資源、成本等經濟上的因素影響外,更多地表現為語言、價值觀等文化方面以及網路標准和網路規則等技術方面虛擬的界線。可以看到,區域經濟系統的邊界是隨經濟活動聯系方式的進步而不斷延伸的。區域經濟活動空間在一定的時間里受到一些因素的束縛,這種束縛構成了區域經濟系統的邊界,但經濟的發展最終會克服這些障礙,直至遇到新的約束,形成新的界面。

4. 區域經濟學中的區域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如何劃分不同類型的空間什麼是連續空間、離散空間、同質區

《區域經濟學(第二版)》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07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郝壽回義 安虎森。本書答把這種城鄉邊緣區作為區域空間的一種組織單元來進行研究,並在傳統的二元結構基礎上提出了區域即城市經濟、城鄉,邊緣區經濟和鄉村經濟,強調了城市、城鄉邊緣區、鄉村之間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和聯系性,從而形成了一個涵蓋區域整個空間的區域經濟學。本書認為,區域並非是雜亂無章的眾多事物和現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種網路結構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區域的本質是一種結構。這種結構並不是先無就有的,而是逐漸形成並不斷演進而來的。這種結構的過程也就是某一區域的形成過程。當然對不同區域而言,這種結構的完善程度是千差萬別的,如何把握該區域的結構特徵是構建區域經濟的關鍵所在。本書認為區域一旦形成,就開始其生命史,其生命史的主線應是經濟發展,區域內的任何過程都圍繞這一主線而相互聯系著。這些過程既包括時間維度上的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產業結構演化和

5. 區域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區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間。區域內的自然資源狀況、人口分布狀況、交通狀況、教育水平、技術水平、工農業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對於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活動和生產過程的影響極大。如何使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達到整體最優效果呢?區域經濟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它一方面對區域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進行經濟評價,對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進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區域發展綱要提出科學的依據,並為區域經濟建立起計量經濟模型。
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發展起來的。最初興起於西方國家,東歐和原蘇聯在60年也掀起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潮。我國則直到80年代後才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疇包括:區域經濟理論、生產力布局理論、生產力布局的經濟調節機制、新地域的經濟開發戰略和經濟規劃等。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經濟學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國》(1850),韋伯的《工業區位論》(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蘇聯經濟學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區域經濟學》出版後,標志著這門學科發展到一個新水平。
杜能的農業區位論

古典區位論的區位是指廠商經營生產活動的位置,如何確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區位理論所關心的問題。德國經濟學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區位對運輸費用的影響,是在19世紀初葉他所出版的《孤立國對於農業和國民經濟之關系》 (1826)一書中。杜能指出距離城市遠近的地租差異即區位地租或經濟地租,是決定農業土地利用方式和農作物布局的關鍵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為中心呈六個同心圓狀分布的農業地帶理論,即著名的"杜能環"。

韋伯的工業區位論

德國經濟學家韋伯繼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紀初葉發表了兩篇名著《論工業區位》(1909)《工業區位理論》 (1914)。韋伯得出三條區位法則--運輸區位法則、勞動區位法則和集聚或分散法則。他認為運輸費用決定著工業區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業區位是運距和運量最低的地點。除運費以外,韋伯又增加了勞動力費用因素與集聚因素,認為由於這兩個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據運輸費用所選擇的區位將發生化。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

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培勒的中心地理論最具代表性,在其名著《德國南部的中心地》一書中,克里斯塔勒將區位理論擴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場研究,認為組織物質財富生產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間結構是一個以中心城市為中心的、由相應的多級市場區組成的網路體系。在此基礎上,克氏提出了正六邊形的中心地網路體系。

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

德國經濟學家廖什則在1D9年出版的《經濟空間秩序》一書中,將利潤原則應用於區位研究,並從宏觀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業區位問題,從而建立了以市場為中心的工業區位理論和作為市場體系的經濟景觀論。

6. 談談你對區域空間結構的理解,試分析你所熟悉的一個區域或城市的區域空間結構。

都市區形成與發展機制分析

----------------------------------------------------------------------

都市區是城市區域化的地域空間表現形式,是由一定規模以上的中心市及與其保持密切社會經濟聯系、非農業活動發達的外圍地區共同組成的具有城鄉一體化傾向的城市功能性地域。自1910年美國提出大都市地區(Metropolitan District)這一概念以來的近一個世紀,西方國家經濟核心區域經歷了集聚型城市、都市區乃至大都市帶的空間結構演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城市開始由集聚型城市向都市區結構轉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遼中南等地區則開始了都市連綿區結構的構建。分析世界都市區形成與發展的機制,以「他山之石」、「前車之鑒」的態度審視西方國家都市區發展歷程,進而提出對我國都市區發展機制的調控措施,這對促進我國都市區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化進程與都市區形成

城市化的發展階段

大多數學者認為,「城市化」即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或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逐漸提高的過程。從更深層次理解,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生長、擴散三個層面。由此而言,城市化過程除了表現為人口集中過程外,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還體現為人口分散過程,發達國家城市化的實踐已證實這一觀點。在此認識基礎上,可將世界城市化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八個時期(表1)。各階段人口變化特徵為:城市化和郊區化階段,城市圈人口增加,其中,城市化階段人口迅速向城市中心集聚,郊區化階段郊區人口增長則快於中心城區;逆城市化階段城市圈人口減少,人口趨於分散,城市中心人口迅速減少;再城市化階段是美國等政府採用措施改善內城衰敗狀況的結果,雖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部分中產階級遷回城區,但卻未能徹底扼制內城衰敗的趨勢。理論上,從區域的角度規劃、引導城市發展,可以保證內城相對穩定、健康的發展。英國的城市發展即如此。

說明:「+」、「-」符號表示人口變化,「+」表示人口增加,「-」表示人口減少。

城市空間組織形式演變

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區域要素、人口、產業的空間活動存在集聚與擴散兩種作用方式,不同階段,其作用結果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間組織形式。

城市化初期(工業化初期),在集聚經濟效應的拉動下,人口、產業向交通區位、資源等條件優越的經濟中心聚集,城市個體迅速膨脹,活動范圍大大擴大,前工業時期地方經濟中心均勻分布的格局被打破。此階段可稱之為城市多中心集聚階段。

郊區化階段,產業革命的集聚與近域擴展作用並存,郊區人口增長速度快於市區,城市沿主要交通線路呈圈層狀向農村地域推進。在規劃約束下,城市擴展地域以農田與中心城區相隔。城市由內向外形成核心區、邊緣區和吸引區。此階段可稱之為多中心郊區擴展階段。其中,核心區為中心城區,邊緣區以通勤活動為主的日常生活圈地域,與中心城市保持密切社會經濟聯系的農村腹地為吸引區。

逆城市化階段。城市空間發展以地域推進為主,城市圈人口減少,遠郊衛星城鎮或農村腹地城鎮大量出現並迅速發展,新一輪的集聚——擴散周期使區域中形成規模不等、職能不同的相互依存、聯系緊密的城鎮體系或城鎮網路。這一演變歷程,即城鄉二元分離向城鄉融合、區域城市化向城市區域化演進的過程,集聚型城市發展為都市區,都市區在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緊密聯系、分工協作,進一步發展為高級的城市地域聯合體大都市帶(或都市連綿區)。發達國家經濟核心區域已經歷此種城市空間演變歷程。

由此,都市區是世界城市化進程中必然出現的城市地域空間組織形式,經濟發展構成其形成與發展的內在動力,集聚與擴散趨勢的相互作用是其結構形成與轉換的根本控制閥,交通設施的建設、政府政策制度的參與、影響其形成與發展。

都市區形成與發展的機制分析

經濟發展:都市區形成與發展的內動力

對於城市化的動力結構,經濟學、社會學、城市地理學有不同看法,但各學科均不能否認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由此,經濟發展與城市地域空間組織形式的轉換將存在某種確定的、必然的聯系。首先,經濟增長為都市區結構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美國經濟學家蘭帕德、地理學家貝里等許多中外學者都證明了經濟增長與城市化水平之間的高度相關性。前工業時期,由均勻分布的地方中心發展成為聚集型城市,農業產品剩餘、農業勞動力剩餘是必要的前提;高收入階層的出現、對外交通通訊設施與郊區公共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是都市區空間結構形成的推動力與必要的物質條件,經濟增長是其根本源泉。其次,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的轉換與升級是都市區形成的主要動因。工業化導致近、現代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與集聚型城市的出現、發展與膨脹,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則促進了都市區空間結構的形成。第三產業門類眾多,城市中有其所需的大量不同性質的勞動力,這些特點使第三產業占據現代城市中心,工業則因為城市中心用地空間有限、地價昂貴等原因被迫遷往郊區,配套的商業、服務設施隨之建立。第三產業發展加速了郊區化的進程,都市區即為郊區化的空間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對生產性服務、居民對生活性服務的要求將更精細、更全面,第三產業在城市中發展前景深遠而廣泛。

集聚與擴散:城市地域空間組織形式轉變的控制閥

經濟學認為,同一工業部門的多個企業以及多個部門的空間集聚,可以進行專業化協作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以及共同建設和使用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節約外部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集聚經濟是城市形成、發展的內在動力。集聚帶來規模經濟效益同時,導致擁擠、污染等非貨幣成本的增加,城市規模越大,這個成本越高。當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達到平衡時,城市的規模擴大就停止了。這一均衡規模的大小受城市與區域社會、經濟、文化、政策制度、空間結構等內外因素制約,是一發展的、動態的平衡過程。受聚集效應制約,向中心集聚、離中心擴散或城市中心化、郊區城市化是大城市必然經歷的城市發展階段。當集聚負效應日益增大時,城市由向心集聚向離心擴散轉變,部分城市功能外溢,城市開始進入都市區結構的構建。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高級商業中心、公司總部等布局於城市中心,住宅業、傳統工業、倉儲業企業則受城市負的集聚效應驅使向郊區擴散,其區位選擇主要受兩個因素制約:一是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經濟效益,二是個人的空間偏好,如對清新環境的嚮往和對娛樂設施的喜好。

交通建設:都市區空間結構構建的先決條件與空間有序發展的關鍵

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是引發城市要素分散趨勢的主要原因,然而人際交往、物質原料和產品的運輸等在現代生產、生活中仍很必要,因而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並未削弱交通建設的重要性。在郊區化過程中,居民、工業企業、甚至SOHO等現代辦公企業形態仍將沿對外交通干線向外擴散,並將選擇交通便利的區位布局。在都市區內部,經濟、社會活動的布局也將圍繞交通干線與交通網路的布局展開。臨近交通干線,尤其是交通結點,可以節約運輸成本及享受多樣化集聚所帶來的外部經濟,交通通達性將影響城市地租、地價。除城市中心外,其它交通線路的匯聚點也有可能成為不同級別的結節點的所在地,由此形成都市區的多核心的空間結構。這樣,交通線路網布局將通過不同地段聚集效應的差別、地價的差異,影響企業和消費者的選址與遷居、遷移行為,並最終構成都市區空間結構的基本框架。

政策制度:都市區形成、發展的宏觀引導與調控因素

經濟規律自發地作用於城市空間擴展,政府則以城市發展政策、相關產業政策、土地使用制度等引導和協調城市發展,影響都市區形成與發展速度及其空間形態的塑造。政府的相關政策制度,依據客觀結果分為以下三種:一是能夠促進都市區的形成與發展。如日本交通先行的城市發展政策,使城市交通方式在100年裡迅速經歷了馬車、電車、公共汽車到汽車、地鐵、路面鐵道及新干線的革新,加速了都市區形成和發展的進程。英國、韓國採取的分散城市職能、在都市區邊緣興建綠帶的政策,亦相應地促進了都市區健康協調發展;二是對城市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如美國推行自由放任的城市發展政策,結果導致城市向農村地區低密度、分散波浪式蔓延,內城衰敗、種族歧視政策是都市區強烈的居住空間分異的政治根源所在;三是城市政策在不同時期內正負作用不同。如嚴格的城市戶籍管理制度在計劃經濟時期曾適應了我國城市發展,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剝奪農村剩餘勞動力對城市的可進入性,則導致我國城市化水平落後於非農化水平,給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引導中國都市區健康發展的思考

80年代以來,伴隨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日益推進,大城市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已經進入絕對分散的城市郊區化階段,沈陽、南京等城市也處於都市區空間結構的構建過程中,發達國家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又為我國都市區發展創造了良好國際經濟環境。順應城市地域空間組織形式演變的一般規律,都市區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和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地域空間形式。

中國都市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西方國家郊區化的動力來源於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對外交通建設的牽引、郊區優越條件的拉動與中心城區城市環境惡化的排斥。現階段我國城市郊區化過程雖受上述因素影響,但是大規模郊區化過程卻產生於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後,在地價規律及地方政府「騰籠換鳥」、「退二進三」政策的雙重作用下,工業企業率先遷入郊區。同時,長期以來實行的傾向於城市發展的政策又使我國城市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上述特點使我國都市區的發展具有其特殊性,在其發展中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都市區整體發育水平低。我國大規模的城市郊區化過程始於工業企業向郊區的遷移,交通通訊、教育、衛生、商業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發展相對滯後,人口郊區化趨勢尚不明顯。郊區企業多為城市中心遷出企業,並未吸納更多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向第二產業轉移,同時存在勞動效率低或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景觀型城市郊區化發育水平低,導致都市區整體發育水平低。

第二,都市區空間發展無序。都市區發展缺乏合理規劃和政策引導與控制,城市空間擴展多以城區為中心呈同心圈層狀波浪式向外延伸,「攤大餅」式的郊區化過程無助於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的解決。郊區副中心尚未形成,多核心城市空間模式有待完善。

第三,都市區整體優勢有待發揮。都市區內部,中心城區與郊區利益不夠協調,都市區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整體規劃。東南沿海地區、遼中南地區已出現城市連綿區的形態,但相鄰都市區產業結構雷同,城市間無序競爭抑制了城市連綿區整體優勢的形成。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大都市帶內各都市區的分工合作、緊密聯系為我國都市連綿區的發展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模式。

對中國都市區健康發展的建議

針對我國都市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審視典型國家都市區發展歷程基礎上,對我國都市區發展提出如下調控建議:

第一,創建有利於都市區發展的政策、制度、法規環境。政府機構應順應城市地域空間組織形式演變的一般規律,盡快樹立都市區觀念,加強都市區系統的研究,制定相應的都市區規劃,並協調、統一土地利用規劃、產業布局規劃、交通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完善有利於城市發展的政策體系,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都市區行政管理模式,為都市區發展創建有利的政策、制度等社會環境。

第二,制定相應的都市區經濟發展戰略。將都市區發展納入經濟全球化、城市全球化的體系中,結合世界產業格局變化、城市自身發展條件、城市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地位等因素進行城市定位,兼顧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影響制定區域及城市產業發展及布局戰略。

第三,充分發揮交通設施對都市區空間發展的引導和組織作用。尤其要重視交通建設對都市區空間有序發展和空間合理組合方面的作用,以對外交通建設引導都市區空間發展,協調交通設施布局與都市區職能結構及功能地域結構的關系。結合中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相對短缺的客觀現實,倡導以公共交通為主的運輸方式,大力發展地鐵、輕軌等高速且大運量的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重視都市區生態環境建設。西方都市區發展歷程及我國城市發展實踐說明,都市區生態系統建設不容忽視。我國中心繁榮與郊區化並存的地域城市化特點,要求統一規劃都市區綠地系統,保證綠地可達性與功用性兼顧,建立統一的都市區環境監測與調控系統。提高市民環境保護意識,共同創建經濟、社會、環境三者和諧發展的都市區。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 吉林師范大學)

7. 請教區域經濟學一個問題,區域空間結構變化特徵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回答:
1、區域空間結構的內涵;
2、區域空間結構變動回的因素。主要原因答在於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各行為主體由於成本的變動而表現出分散、積聚、分散的規律;
3、區域空間結構變化的特徵。特徵主要有連續性、開放性等。

8. 什麼叫區域經濟學啊

老大 說白點 經濟學嘛 大項目分為
宏觀經濟學-就是討論國家社會這些大結構上的經濟觀點 比如宏觀調控 糧食 油價 這些大的方向對經濟的影響
微觀經濟學-就是討論小范圍上的經濟規則 比如你家裡人領工資 無數個家庭領工資就是微觀經濟學的一部分
西方政治經濟學-就是以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觀點來分析經濟問題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和上面那個正好相反,但是二者是相同的
然後小分區 你說的區域經濟學 其實就是宏觀經濟學的縮小 和微觀經濟學的集合 一般來說 經濟學上喜歡建立一個模型來分析經濟問題
比如 先建立一個球 然後添加一個個的條件 人口 物質 政治 區域經濟學就是討論一個區域的經濟 一個放大的模型

閱讀全文

與區域經濟學區域空間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