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屬於經濟類專業還是屬於環境類專業
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城市和鄉村。環境作為一種資源,它包含有兩層涵義:一是指環境的單個要素(如土地、水、空氣、動植物、礦產等)以及它們的組合方式(環境狀態),可稱其為自然資源屬性。二是指與環境污染相對應的環境納污能力,即「環境自凈能力」,可稱其為環境資源屬性。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與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資源破壞的程度也日趨嚴重,為了研究和解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例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健康惡化、貧困、信用缺失等,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應運而生。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屬於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設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經濟學相關課程外,還設有環境生態與自然資源概論、環境資源經濟學、環境資源法學、環境資源管理等課程。作為一門經濟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交叉的新型學科,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主要是用經濟學的工具來分析環境、資源問題。該專業學生兼有經濟學、管理學和環境與資源技術科學的交叉優勢,能夠運用經濟學的方法進行環境資源管理,熟悉並掌握國家環境資源的相關政策和法規,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和網路資源。
B. 什麼是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是指運用經濟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以及經濟再生產、人口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三者之間的關系。
選擇經濟、合理的物質變換方式,以使用最小的勞動消耗為人類創造清潔、舒適、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主要討論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強調利用環境經濟規律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如何利用經濟杠桿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2)環境資源經濟學主要擴展閱讀: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任務:
環境經濟學就是研究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使社會經濟活動符合自然生態平衡和物質循環規律,不僅能取得近期的直接效果,又能取得遠期的間接效果。
環境經濟學主要是一門經濟科學,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為正確地調節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但是,要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C.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介紹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基本上是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共同特點內是抽去資本主義的容生產關系、階級關系來抽象地研究社會再生產過程。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學科地位,一是指在資源環境類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它屬於基礎資源和環境學類;一是指在現代經濟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它屬於應用經濟學類。資源環境經濟學最貼近的基礎科學是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
D. 哪些學校開設了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
環境經濟學是設立的一門新的經濟學學科。是研究人口發展、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互之間關系的一個經濟學分支學科。它運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揭示、分析人口經濟過程以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本規律和辯證關系,評價和指導制定相關政策。
一、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適合的工作(就業方向):
本專業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和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在市場經濟中有廣泛的就業路徑。可到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部門和金融行業及其他類型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培養目標: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教研室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高層次理論人才,以及相應的宏觀與區域性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及規劃的高級研究人才。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有廣博的專業知識,有創新能力,有組織實際工作的能力,能熟練地應用外語。
三、主要專業課程:
主要課程包括: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總論、高級環境與資源經濟學、高級環境政策分析、高級環境管理、環境與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環境社會學、農村環境保護社會調查與案例研究方法、環境經濟模型原理與方法、環境經濟與管理優化方法、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
E.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是什麼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用現代經濟學的方法研究自然資源與環境資源配置的問題。包括七大核心理論,即環境經濟手段理論,資源環境價值核算理論,綠色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自然資源經濟理論,能源經濟理論,循環經濟理論,國際環境經濟理論,最後還有資源與環境經濟政策。參見沈滿洪著《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F.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相關理論有哪些
經濟學類的碩士專業分為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其中,理論經濟學包回括政治經答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6個二級學科,有部分學校還新增了網路經濟學、企業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等新型專業。應用經濟學包括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10個二級學科。
G. 什麼是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是一門環境科學和經濟學之間交叉的邊緣學科,主要討論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並以基本的環境經濟學原理為環境保護政策和環境管理提供理論支持。
環境經濟學(Environmental Economics) 主要討論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強調利用環境經濟規律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如何利用經濟杠桿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研究對象和任務
社會經濟的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它不是在自我封閉的體系中進行的,而是同自然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自然界提供給勞動以資源,而勞動則把資源變為人們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成為一切財富的源泉。社會經濟再生產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資源,同時又不斷地把各種廢棄物排入環境的過程。人類經濟活動和環境之間的物質變換,說明社會經濟的再生產過程只有既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又遵循自然規律才能順利地進行。環境經濟學就是研究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使社會經濟活動符合自然生態平衡和物質循環規律,不僅能取得近期的直接效果,又能取得遠期的間接效果。
環境經濟學主要是一門經濟科學,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為正確地調節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但是,要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基本理論
包括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同環境保護的關系,以及環境計量的理論和方法等。
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既帶來了環境問題,又不斷地增強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能力。要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首先是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要把保護和改善環境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目標。
當人類活動排放的廢棄物超過環境容量時,為保證環境質量必須投入大量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這部分勞動已愈來愈成為社會生產中的必要勞動。同時,為了保障環境資源的永續利用,也必須改變對環境資源無償使用的狀況,對環境資源進行計量,實行有償使用,使社會不經濟性內在化,使經濟活動的環境效應能以經濟信息的形式反饋到國民經濟計劃和核算的體系中,保證經濟決策既考慮直接的近期效果,又考慮間接的長遠效果。
H.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干什麼的
我們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資源的破壞,浪費和環境的破壞,所以說應該學資源和環境經濟學,就是為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
I. 環境經濟學的主要研究領域有哪些
按研究主題和應用領域不同,可以有很多彼此交叉的劃分:農業經濟學、產回業經濟學、金融經濟學、政答府經濟學、管制經濟學、管理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第三部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法律經濟學、國防經濟學、生產經濟學、消費經濟學、信息經濟學、人口經濟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土地經濟學,等等,舉凡你想得到的主題,大概都有一門經濟學與之對應,或者採取了經濟學方法來研究,則可稱為「**經濟學」。
按研究性質劃分,這也是國外(新古典)經濟學培養體系的三門核心課程:
微觀經濟學:價格理論(供給理論/生產者理論、需求理論/消費者理論、市場均衡理論)
宏觀經濟學,兩者彼此交叉,也有學者反對將經濟學人為割裂為微觀和宏觀兩大門類,進而探索兩者的融合,更有學者提出中觀經濟學(如Monash大學的黃有光教授)。
目前通行的實證研究工具主要是經濟計量學(國內翻譯計量經濟學是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