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是否應該鼓勵浪費,反對節約
我覺得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有的地方該節約有的地方該浪費,比如金錢,俗話說有錢富三代,沒錢窮幾代,有錢了之後,該浪費的地方需要浪費,投資在需要投資的地方,浪費在有需要浪費的地方,就可以產生更多的金錢。
⑵ 節約成本屬於什麼經濟學原理
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機會成本 比如我在回答這道題時耗用了時間,我的機會成本就是回答其他題目可以帶來的收益。 一個人花錢買一套房子,他的機會成本就是用買房子的錢做其他事情可能帶來的收益。
⑶ 哪位高人講講西方經濟學里的節儉是非論及其政策意義
西方經濟學里的節儉是非論
節儉問題一直是資產階級學者長期爭論的問題,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節儉在經濟增長中所起的作用,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節儉理論。
1、節儉贊揚論
較早論述節儉問題的是法國重農學派的晚期代表杜爾閣。他在論述社會各階級的產生、說明工商業資本家這些「派生的資本家」怎樣從土地所有者這些「真正資本家」中分化出來時指出,「資本不外是土地所生產的一部分價值的積累,這一部分價值是收入的所有者或分享者可以每年儲存起來,而不用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的」。就是說,資本積累來源於勤儉和節約。杜爾閣的這一觀點成了後來庸俗經濟學家的「節欲」論的理論淵源。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斯密繼承和發展了杜爾閣的節儉論。他站在當時產業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反對封建制度下的窮奢極欲,頌場「勤勞」和「節儉」,用「勤儉起家論」來解釋資本的原始積累。他認為,資本是提高國民財富的重要途徑之一,而資本的增加則是由於節儉。他指出:「資本的增加,由於節儉;資本的減少,由於奢侈與妄為。一個人節省了多少收入,就增加了多少資本」;「資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節儉,不是勤勞。誠然,未有節儉以前,須先有勤勞,節儉所積累的物,都是由勤勞得來的」。在斯密看來,由於任何個人都有改良自身狀況的願望,其必要的、最明顯的手段就是增加財產,而增加財產的最適當的方法就是在當年的收入或特殊的收入中,節省一部分儲蓄起來,因此,節儉並不是一種義務或責任,而是人類自身的慾望。他提倡節儉,反對奢侈和浪費,要求政府在倡導人們節儉的同時,自己也勵行節約。斯密的節儉理論符合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發展經濟的需要,對資本的原始積累和生產的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可見,節儉伴隨著資本家的創業過程,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
英國19世紀中葉的庸俗經濟學家西尼耳,在反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時提出了著名的「節欲論」。他的「節欲論」可以看成是一種節儉贊揚論。馬歇爾則以「等待」或「期待」一詞代替西尼耳的「節欲」,繼承了西尼耳的「節欲論」。馬歇爾認為,「等待」就是延期享受,與「節欲」一樣表示資本家的「犧牲」,犧牲目前的享受,等待將來的滿足,純利息就是「等待」的代價或報酬。
可見,節儉在早期西方經濟學那裡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在節制消費掉過去積累的資本的慾望,使凈儲蓄不致成為負數這個意義上的節儉;二是指存在著數值為正的凈資本形成時,在等待將來的消費品而不在目前消費這個意義上的節儉。這兩層意思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只有「節欲」積累資本,才能進一步「等待」形成財富,「節欲」與「等待」之間存在著遞進的關系。
2、節儉兩端論
英國18世紀末期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上對節儉問題進行了研究。他把節儉與有效需求相聯系,研究和分析節儉對經濟的影響,提出了節儉兩端論。
馬爾薩斯認為,從資本的形成來看,節儉確實可以使資本增力口,因此,節儉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一種美德。但是,從有效需求的角度來看,節儉是否是一種美德,則需槐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在有效需求的范圍內,節儉,或者消費的暫時減少,則有利於財富的增長,而且有時是絕對必要的。但是,當儲蓄的增加超過了有效需求的范圍時,仍然節儉則會減少消費需求,致使有效需求不足,從而使產品供過於求,價格下跌,以致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樣,節儉這一美德就可能成為妨礙經濟增長的罪惡。在他看來,「沒有一個國家可能通過長期縮減消費來積累資本而成為富國。因為,這種儲蓄積累超過了供給產品有效需求的程度。其中一部分儲蓄積累很快就會喪失它的作用和價值,不再.具有財富的特性」。因此,馬爾薩斯指出:「兩個極端是明顯的,因此,一定有一個中間點,在這一點上,能同時兼顧到生產能力和消費慾望以最有力地促進財富的增長」。
節儉兩端論實際上指出了節儉的界限問題。在一定范圍內,節儉是一種美德,一旦超過這一限度,節儉的作用就會發生變化,變成一種罪惡。這一理論從正反兩方面全面地看待節儉的作用,與節儉贊揚論相比無疑是一大進步,但它過分誇大了節儉的消極作用。
3、節儉反對論
節儉反對論淵源於重商主義及孟德維爾的(蜜蜂寓言>。重商主義者認為,奢侈和節儉一樣,對社會經濟增長也有利。孟德維爾則公開反對政府強行節儉,認為政府用一個統一的標准來管理每一個人的消費支出,抑制了人們的消費慾望和消費范圍,致使產品供給過剩,減少財富的積累。因此,增加社會財富的途徑是增加消費,而不是限制奢移和強行節儉。孟德維爾反對節儉的思想在當時崇尚節儉的情況下被人們稱為異端劣說而受到抨擊。
正式提出節儉反對論的是英國宏觀經濟理論創始人凱恩斯,他吸收了盂德維爾節儉是罪惡以及馬爾薩斯關於儲蓄與有效需求關系的觀點,把儲蓄與投資聯系起來,考察節儉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從而使節儉反對論得以正式建立。凱恩斯認為,當收入一定時,儲蓄與消費是此增彼減的,節儉增加儲蓄,必然使消費減少,對他本人的收入雖不至有重大影響,但他減少的消費需求必然壓低消費晶的價格,減少目前的投資需求,影響投資者的收入。如果每一個人都這樣做,勢必使總收入減少,其結果是使儲蓄與消費二者都減少。這就是節儉反對論。
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對節儉反對論作了進一步的分析。他認為,在理解節儉反對論時,必須注意兩點:第一,永遠警惕邏輯上的合成謬誤,即「對每個單獨個人有益的事不一定因而就對全體有益;在某些情況下,個人的精明可以是社會的愚笨」。具體地說,由於個人節儉與社會經濟之間存在著矛盾,每個人要求增加儲蓄的企圖可以造成所有人都不能有更多的實際儲蓄。第二,應根據經濟的不同發展水平判斷節儉的是與非。如果一個經濟處在充分就業狀態,國民收入中用於目前的消費越多,可用於資本形成的產品就越少,國民收入增加也就越少。在這種情況下,節儉的增加將不降低產出,而是會引起更多的投資,使國民收入增加,因而無論從個人,還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節儉都是一種美德。而當一國經濟處於蕭條之中,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閑置資源和剩餘產品,增加消費可以刺激投資,增加總需求,從而增加收入。在這種情況下,節儉的增加只會使總需求減少,從而使產出下降,收入減少。這樣,節儉這一古老的美德成了現代的罪惡。他由此得出結論說,在蕭條時期恢復繁榮的好辦法是,鼓勵人們降低節儉程度,使儲蓄的企圖減少從而使消費增加。他指出,政府可以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加速或推遲資本的形成率,以使節儉的是非論失掉它在現實中應用的可能性。因此,「具有相同節儉傾向的個人和私營公司的兩個社會,由於政府政策的不同,10年或100年後的發展結果可能大不相同」。比如,在生產能力相同的兩個不同國家,一國政府鼓勵人們儲蓄,節制目前的消費,以把目前產出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凈資本形成,結果,投資的增加使該國在以後的幾年裡超過只圖目前消費而不顧將來的另一個國家。這說明,政府政策在利用節儉論促進經濟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⑷ 如何從博弈論的角度解釋「經濟學節約了愛」
不是很懂博弈論
我個人的角度。覺得學習經濟學不會迷茫,懂得時刻的目標,更加理性。對愛也更加理性。也就節約了不必要的愛。
⑸ 經濟學節約了愛怎麼用博弈論來解釋
博弈論(GameTheory),亦名「對策論」、「賽局理論」,屬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博弈論已經成為經濟學的標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系、計算機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博弈論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生物學家使用博弈理論來理解和預測進化論的某些結果。參見: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ecology)。博弈論[1]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博弈論思想古已有之,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就不僅是一部軍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論著作。博弈論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橋牌、賭博中的勝負問題,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向理論化發展。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近代對於博弈論的研究,開始於策墨洛(Zermelo),波雷爾(Borel)及馮·諾依曼(vonNeumann)。1928年,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從而宣告了博弈論的正式誕生。1944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劃時代巨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系統的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1950~1951年,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ForbesNashJr)利用不動點定理證明了均衡點的存在,為博弈論的一般化奠定了堅實基礎。納什的開創性論文《n人博弈的均衡點》(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給出了納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塞爾頓、哈桑尼的研究也對博弈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今天博弈論已發展成一門較完善的學科。諾貝爾獎從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3位博弈論專家開始,共有5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博弈論的研究有關,分別為:1994年,授予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約翰·海薩尼(J.Harsanyi)、普林斯頓大學約翰·納什(J.Nash)和德國波恩大學的賴因哈德·澤爾滕(ReinhardSelten)。1996年,授予英國劍橋大學的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威廉·維克瑞(WilliamVickrey)。2001年,授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A.Akerlof)生於194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邁克爾·斯賓塞(A.MichaelSpence)和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2005年,授予美國馬里蘭大學的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ThomasCrombieSchelling)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羅伯特·約翰·奧曼(RobertJohnAumann)。2007年,授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里奧尼德·赫維茨(LeonidHurwicz)、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埃里克·馬斯金(EricS.Maskin)以及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羅傑·邁爾森(RogerB.Myerson)。2012年,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埃爾文·羅斯(AlvinE.Roth)與羅伊德·沙普利因(LloydS.Shapley)。作為一門工具學科能夠在經濟學中如此廣泛運用並得到學界垂青實為罕見。基本概念(1)決策人:在博弈中率先作出決策的一方,這一方往往依據自身的感受、經驗和表面狀態優先採取一種有方向性的行動。(2)對抗者:在博弈二人對局中行動滯後的那個人,與決策人要作出基本反面的決定,並且他的動作是滯後的、默認的、被動的,但最終占優。他的策略可能依賴於決策人劣勢的策略選擇,佔去空間特性,因此對抗是唯一占優的方式,實為領導人的階段性終結行為。(3)局中人(players):在一場競賽或博弈中,每一個有決策權的參與者成為一個局中人。只有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現象稱為「兩人博弈」,而多於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稱為「多人博弈」。(4)策略(strategies):一局博弈中,每個局中人都有選擇實際可行的完整的行動方案,即方案不是某階段的行動方案,而是指導整個行動的一個方案,一個局中人的一個可行的自始至終全局籌劃的一個行動方案,稱為這個局中人的一個策略。如果在一個博弈中局中人都總共有有限個策略,則稱為「有限博弈」,否則稱為「無限博弈」。(5)得失(payoffs):一局博弈結局時的結果稱為得失。每個局中人在一局博弈結束時的得失,不僅與該局中人自身所選擇的策略有關,而且與全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組策略有關。所以,一局博弈結束時每個局中人的「得失」是全體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組策略的函數,通常稱為支付(payoff)函數。(6)次序(orders):各博弈方的決策有先後之分,且一個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決策選擇,就出現了次序問題;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博弈就不同。(7)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經濟學中,均衡意即相關量處於穩定值。在供求關系中,某一商品市場如果在某一價格下,想以此價格買此商品的人均能買到,而想賣的人均能賣出,此時我們就說,該商品的供求達到了均衡。所謂納什均衡,它是一穩定的博弈結果。納什均衡(NashEquilibrium):在一策略組合中,所有的參與者面臨這樣一種情況,當其他人不改變策略時,他此時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說,此時如果他改變策略他的收益將會降低。在納什均衡點上,每一個理性的參與者都不會有單獨改變策略的沖動。納什均衡點存在性證明的前提是「博弈均衡偶」概念的提出。所謂「均衡偶」是在二人零和博弈中,當局中人A採取其最優策略a*,局中人B也採取其最優策略b*,如果局中人B仍採取b*,而局中人A卻採取另一種策略a,那麼局中人A的收益不會超過他採取原來的策略a*的收益。這一結果對局中人B亦是如此。這樣,「均衡偶」的明確定義為:一對策略a*(屬於策略集A)和策略b*(屬於策略集B)稱之為均衡偶,對任一策略a(屬於策略集A)和策略b(屬於策略集B),總有:偶對(a,b*)≤偶對(a*,b*)≥偶對(a*,b)。對於非零和博弈也有如下定義:一對策略a*(屬於策略集A)和策略b*(屬於策略集B)稱為非零和博弈的均衡偶,對任一策略a(屬於策略集A)和策略b(屬於策略集B),總有:對局中人A的偶對(a,b*)≤偶對(a*,b*);對局中人B的偶對(a*,b)≤偶對(a*,b*)。有了上述定義,就立即得到納什定理:任何具有有限純策略的二人博弈至少有一個均衡偶。這一均衡偶就稱為納什均衡點。納什定理的嚴格證明要用到不動點理論,不動點理論是經濟均衡研究的主要工具。通俗地說,尋找均衡點的存在性等價於找到博弈的不動點。納什均衡點概念提供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使博弈論研究可以在一個博弈結構里尋找比較有意義的結果。但納什均衡點定義只局限於任何局中人不想單方面變換策略,而忽視了其他局中人改變策略的可能性,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納什均衡點的結論缺乏說服力,研究者們形象地稱之為「天真可愛的納什均衡點」。塞爾頓(R·Selten)在多個均衡中剔除一些按照一定規則不合理的均衡點,從而形成了兩個均衡的精煉概念:子博弈完全均衡和顫抖的手完美均衡。博弈類型博弈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基準也有不同的分類。一般認為,博弈主要可以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區別在於相互發生作用的當事人之間有沒有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沒有,就是非合作博弈。從行為的時間序列性,博弈論進一步分為靜態博弈、動態博弈兩類:靜態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參與人同時選擇或雖非同時選擇但後行動者並不知道先行動者採取了什麼具體行動;動態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參與人的行動有先後順序,且後行動者能夠觀察到先行動者所選擇的行動。通俗的理解:"囚徒困境"就是同時決策的,屬於靜態博弈;而棋牌類游戲等決策或行動有先後次序的,屬於動態博弈按照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了解程度分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過程中,每一位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有準確的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如果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信息了解的不夠准確、或者不是對所有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都有準確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目前經濟學家們現在所談的博弈論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弈,由於合作博弈論比非合作博弈論復雜,在理論上的成熟度遠遠不如非合作博弈論。非合作博弈又分為: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與上述四種博弈相對應的均衡概念為:納什均衡(Nashequilibrium),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subgameperfectNashequilibrium),貝葉斯納什均衡(BayesianNashequilibrium),精煉貝葉斯納什均衡()。博弈論還有很多分類,比如:以博弈進行的次數或者持續長短可以分為有限博弈和無限博弈;以表現形式也可以分為一般型(戰略型)或者型;以博弈的邏輯基礎不同又可以分為傳統博弈和演化博弈。納什均衡定義納什均衡的定義: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個博弈方的各一個策略組成的某個策論組合(s1*,…,sn*)中,任一博弈方i的策論si*,都是對其餘博弈方策略的組合(s1*,…s*i-1,sij*,s*i+1,…,sn*)的最佳對策,也即ui(s1*,…s*i-1,si*,s*i+1,…,sn*)≥ui(s1*,…s*i-1,sij*,s*i+1,…,sn*)對任意sij∈Si都成立,則稱(s1*,…,sn*)為G的一個納什均衡。假設有n個局中人參與博弈,給定其他人策略的條件下,每個局中人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個人最優策略可能依賴於也可能不依賴於他人的戰略),從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構成一個策略組合(StrategyProfile)。納什均衡指的是這樣一種戰略組合,這種策略組合由所有參與人最優策略組成。即在給定別人策略的情況下,沒有人有足夠理由打破這種均衡。納什均衡,從實質上說,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納什均衡達成時,並不意味著博弈雙方都處於不動的狀態,在順序博弈中這個均衡是在博弈者連續的動作與反應中達成的。納什均衡也不意味著博弈雙方達到了一個整體的最優狀態,以下的囚徒困境就是一個例子。案例-囚徒困境在博弈論中,含有占優戰略均衡的一個著名例子是由塔克給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博弈模型。該模型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警察與小偷的故事。假設有兩個小偷A和B聯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將兩人分別置於不同的兩個房間內進行審訊,對每一個犯罪嫌疑人,警方給出的政策是:如果兩個犯罪嫌疑人都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贓物,於是證據確鑿,兩人都被判有罪,各被判刑8年;如果只有一個犯罪嫌疑人坦白,另一個人沒有坦白而是抵賴,則以妨礙公務罪(因已有證據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減刑8年,立即釋放。如果兩人都抵賴,則警方因證據不足不能判兩人的偷竊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將兩人各判入獄1年。下表給出了這個博弈的支付矩陣。囚徒困境博弈[Prisoner'sdilemma]A╲B坦白抵賴坦白-8,-80,-10抵賴-10,0-1,-1對A來說,盡管他不知道B作何選擇,但他知道無論B選擇什麼,他選擇「坦白」總是最優的。顯然,根據對稱性,B也會選擇「坦白」,結果是兩人都被判刑8年。但是,倘若他們都選擇「抵賴」,每人只被判刑1年。在表2.2中的四種行動選擇組合中,(抵賴、抵賴)是帕累托最優的,因為偏離這個行動選擇組合的任何其他行動選擇組合都至少會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差。不難看出,「坦白」是任一犯罪嫌疑人的占優戰略,而(坦白,坦白)是一個占優戰略均衡。案例二-智豬博弈一、經濟學中的「智豬博弈」(Pigs』payoffs)這個例子講的是:假設豬圈裡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有豬食槽,另一頭安裝著控制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誰按按鈕就會首先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若大豬先到槽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時到槽邊,收益比是7∶3;小豬先到槽邊,收益比是6∶4。那麼,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智豬博弈"由約翰·納什(JohnFNash),1950年提出。實際上小豬選擇等待,讓大豬去按控制按鈕,而自己選擇「坐船」(或稱為搭便車)的原因很簡單:在大豬選擇行動的前提下,小豬選擇等待的話,小豬可得到4個單位的純收益,而小豬行動的話,則僅僅可以獲得大豬吃剩的1個單位的純收益,所以等待優於行動;在大豬選擇等待的前提下,小豬如果行動的話,小豬的收入將不抵成本,純收益為-1單位,如果小豬也選擇等待的話,那麼小豬的收益為零,成本也為零,總之,等待還是要優於行動。用博弈論中的報酬矩陣可以更清晰的刻畫出小豬的選擇:小豬行動等待大豬行動5,14,4等待9,-10,0從矩陣中可以看出,當大豬選擇行動的時候,小豬如果行動,其收益是1,而小豬等待的話,收益是4,所以小豬選擇等待;當大豬選擇等待的時候,小豬如果行動的話,其收益是-1,而小豬等待的話,收益是0,所以小豬也選擇等待。綜合來看,無論大豬是選擇行動還是等待,小豬的選擇都將是等待,即等待是小豬的占優策略。在小企業經營中,學會如何「搭便車」是一個精明的職業經理人最為基本的素質。在某些時候,如果能夠注意等待,讓其他大的企業首先開發市場,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時候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高明的管理者善於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來為自己服務。「搭便車」實際上是提供給職業經理人面對每一項花費的另一種選擇,對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給企業節省很多不必要的費用,從而使企業的管理和發展走上一個新的台階。這種現象在經濟生活中十分常見,卻很少為小企業的經理人所熟識。在智豬博弈中,雖然小豬的「撿現成」的行為從道義上來講令人不齒,但是博弈策略的主要目的不正是使用謀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嗎?總的來說「博弈論」其本質是將日常生活中的競爭矛盾以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用數學和邏輯學的方法來分析事物的運作規律。既然有游戲的參與者那麼也必然存在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深入的了解競爭行為的本質,有助於我們分析和掌握競爭中事物之間的關系,更方便我們對規則進行制定和調整,使其最終按照我們所預期的目的進行運作。
⑹ 節儉的利與弊(從經濟學的角度)
利處不用來多說了.
弊:現在是快節奏的自高產出,高消費的時代,廣州的月平均工資水平達到幾萬以上,平均每分鍾掙的錢正常消耗遠大於節儉帶來的經濟效益,而且節儉還會浪費大量時間,不能更好的利用時間再創造經濟效益.當然,不再生資源提倡節儉,因為要為後代著想.
回馬洪新:所以你節儉有利啊,人家節儉有弊啊.這個社會的大多數財富都是生活不節儉的人創造的.
⑺ 經濟學中有所謂「節儉的悖論」,請問是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他認為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版變動會引權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凱恩斯的3大心理規律的其中一條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即人們不願消費,導致了產品積壓,生產停滯,失業率攀升,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⑻ 什麼叫經濟學中的「節約悖論」
經濟學上,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推廣的而流行的一種理論。
節約本來是應該的、光榮的。但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PS:這種理論目前被廣而推之,普遍認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除了投資、出口,就是消費。因為消費能沖擊需求,從而拉動生產,拉動經濟增長。包括目前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是如此目的。
⑼ 從經濟學看、節約是不是美德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節約 從古至今,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節約就不一定是好事!為此,我先引入18世紀荷蘭的曼德維爾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為了追求豪華的生活,大肆揮霍,結果這個蜂群很快興旺發達起來。而後來,由於這群蜜蜂改變了習慣,放棄了奢侈的生活,崇尚節儉,結果卻導致了整個蜜蜂社會的衰敗!其實這個就是節儉悖論的一個有趣的故事!熟悉西方經濟學的人們都知道,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里蘊涵著一個矛盾:公眾越節儉,降低消費,增加儲蓄,往往會導致社會收入的減少。因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費與儲蓄成反方向變動,即消費增加儲蓄就會減少,消費減少儲蓄就會增加。所以,儲蓄與國民收入呈現反方向變動,儲蓄增加國民收入就減少,儲蓄減少國民收入就增加。根據這種看法,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會通過增加總需求而引起國民收入增加,就會促進經濟繁榮;反之,就會導致經濟蕭條。由此可以得出一個蘊涵邏輯矛盾的推論:當經濟處於正常狀態時,節約而增加儲蓄會增加個人財富,對個人是件好事,但由於會減少國民收入引起蕭條。除了當經濟處於正常狀態時這種情況,我還要論證另外兩種情況:經濟處於繁榮階段和經濟處於蕭條階段。當經濟處於繁榮階段時。如果人們採取節約的策略,這對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因為這時經濟處於高度發展,一方面需要大量新的投資去推動經濟的發展,而因為人們的節約,也就是人們的儲蓄趨向增加,相應的可以用來投資的資本就增加,從而使得經濟前進的推動力增加;另一方面,由於人們的儲蓄增加,相對來說消費就減少。這樣直接的好處就是不會因人們的過度的消費,使得經濟發展的過熱(當商品的增加沒有顯著的提高的前提下)。當經濟處於蕭條階段時:如果人們採取節約的策略。這對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因為這時經濟處於極度衰退,這時由於人們對前景悲觀。不該買的東西不買了,該買的東西現在也少買了。這樣直接的後果就是人們的消費減少,而儲蓄增加。於是造成了市場的購買力的下降。然而我們知道這時經濟正處於蕭條階段,消費萎縮,市場急需人們的消費,這樣才能刺激生產,復甦經濟。否則,市場商品賣不出去,消費萎縮,就會造成經濟更加蕭條。另一方面,由於人們消費減少,使得儲蓄相應的增加,也就是資本的供給增加,然而這時由於經濟的蕭條使得市場對資本的需求降低,顯然就會使得儲蓄的效用降低。大量的錢,白白地放在銀行里。這不僅對個人,對社會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對於個人來說,相應的獲得銀行利息減少了;對整個社會來說,就是資源(資本)的白白閑置!又何止是資本的閑置呀!?金融的流通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資金參與流通就直接提高了資金使用的效率,等於生產資料的增加,等於貨幣量的增加,而且避免發新鈔和通漲。資金的再投入又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解決下崗。消費力增強,整個社會的發展才有動力。可是由於節約策略,這些就無法實現了。因此國家在鼓勵人民花錢.事實上一個家庭不需要那麼多的住房.那麼多的燈泡.那麼多的電視、電腦.但國家鼓勵人們消費、不消費經濟上不去、如果你買得起賓士,卻換成大眾車,那叫節約吧,但人們並不鼓勵,因為那會損害汽車工業。還有一個關於節約的例子:假如有兩個老太太都有購房行為,其中一個老太說,我積累了一輩子錢,昨天總算買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來到了天堂;另一位老太說,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輩子房,直到昨天才還清買房的貸款,今天就來到天堂。顯然,節約一輩子卻只住一天房,而提前消費卻享受了一生。但是最後我突然想到一點,我們要節約時間!馬克思說過:"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是工作還是休息,要考慮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我就不分析了。我想說的是青春的時間是寶貴的,我們應充分利用。青春是美妙的,揮霍青春就是犯罪。正確合理地利用青春的時間,或許,成功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