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凱恩斯和宏觀經濟學

凱恩斯和宏觀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3-03 01:29:02

⑴ 凱恩斯理論中的四類市場和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的四類市場有什麼異同

凱恩斯主意全部理論涉及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
凱恩斯主義理論:
1、通過利率把儲蓄轉化為投資和藉助於工資的變化來調節勞動供求的自發市場機制,並不能自動地創造出充分就業所需要的那種有效需求水平。
2、在競爭性私人體制中,三大規律(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使有效需求往往低於社會的總供給水平,從而導致就業水平總是處於非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
3、要實現充分就業,就必須拋棄自由放任的傳統政策,政府必須運用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以確保足夠水平的有效需求。凱恩斯最根本的理論創新就在於從經濟學理論上證明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合理性,這是凱恩斯主義出現以前任何經濟學都根本做不到的。

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的四類市場:
類型 廠商多少 產品差異 進出
完全競爭 很多/完全無/很容易
壟斷競爭 較多/有差別/容易
寡頭壟斷 若干/有或無/較大
完全壟斷 一個/產品唯一/困難

在新凱恩斯主義的教材中,多恩布希應該是比較老的,優點是它把新凱恩斯主義的核心模型詳細敘述了個遍,例如AD-AS模型的微觀基礎模型(這里的微觀基礎模型不同於新古典主義的微觀基礎)它有全面詳細的介紹,而布蘭查德就沒有。缺點是全書體系不是很清楚,需要自己細心整理。曼昆的在體系方面就好了許多,而且也對新凱恩斯主義微觀基礎模型做了比較詳細的探討,唯一的缺點就是他脫離不了「原理式」的寫作風格,因此數理深度稍有欠缺。布蘭查德與多恩布希剛好相反,體系十分嚴謹,結構十分清晰,論述也很有力,而且布蘭查德是最不憚於在教材中運用數學的作者之一,因此他的書在數理模型方面遠勝曼昆,唯一的缺點就是缺乏新凱恩斯主義微觀基礎模型。伯南克的書在以上三本教材風行以後被翻譯過來,就在各方面都顯得很平庸了。

國內的學生最好由新凱恩斯教材入手,一來與國內教材接軌密切,二來與現實結合緊密,能分析一些簡單的政策問題,可以獲得學習樂趣,三來如果你不想繼續深造,那麼新凱恩斯框架在你參與實際工作時能派上用場。

⑵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簡述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 凱恩斯革命是指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對宏版觀經濟學的古權典學派進行了帶有革命性質的批判,建立了現代宏觀經濟學,其標志是1936 年《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的出版。凱恩斯革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從稀缺資源最優配置轉移到怎樣克服資源閑置問題上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常運行在小於充分就業的狀態中;政府應採取積極干預經濟政策,促使充分就業的實現。凱恩斯理論的核心內容是有效需求理論。 從20 世紀40—50 年代以來,凱恩斯的理論得到後人的進一步拓展,便之不斷完善和系統化,從而構成了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完整體系。這些拓展主要體現在希克斯和漢森同時創建的「IS-LM1 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說」、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說」、托賓對投資理論的發展、索羅等人對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以及克萊因等人對宏觀經濟計量模型的發展。在眾多經濟學家的努力下,日趨完善的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與微觀經濟學一起構成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也被稱為「新古典綜合派」。

⑶ 凱恩斯主義與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1、主張不同復

凱恩斯主義主張制主動干預經濟。

古典宏觀經濟學主張不幹預經濟,任其發展。

2、針對失效不同

凱恩斯主義針對的是短期的經濟活動

古典宏觀經濟學針對的是長,但是短期的經濟活動也有所涉及。

3、方向不同

凱恩斯主義認為消費數量的變化導致經濟的變化。

古典宏觀經濟學認為生產的多少影響經濟。

⑷ 弗里德曼和凱恩斯誰是宏觀經濟學的勝者

那肯定是他們兩個都撤,他們兩個的話其實都是自己作吧。h

⑸ 簡要解釋凱恩斯對宏觀經濟學所作的貢獻

凱恩斯對經濟學由非常多的貢獻。
第一,突破了傳統的就業均衡理論,建立了一種以存在失業為特點的經濟均衡理論

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以薩伊法則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業的假設。認為可以通過價格
調節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從而把研究資源利用的宏觀經濟問題排除在經濟學研究的范
圍之外。〈〈通論〉〉批判薩伊法則,承認資本主義社會中非自願失業的存在,正式把
資源利用的宏觀經濟問題提到日程上來。
第二,把國民收入作為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
凱恩斯〈〈通論〉〉的中心是研究總就業量的決定,進而研究失業存在的原因。認
為總就業量和總產量關系密切,而這些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第三,用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來分析國民收入的決定。
凱恩斯〈〈通論〉〉中認為有效需求決定總產量和總就業量,又用總供給與總需求
函數來說明有效需求的決定。在此基礎上,他說明了如何將整個經濟的均衡用一組方程
式表達出來,如何能通過檢驗方程組參數的變動對解方程組的影響來說明比較靜態的結
果。即,他總是利用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均衡關系來說明國民收入的決定和其他宏觀經濟
問題。
第四,建立了以總需求為核心的宏觀經濟學體系。
凱恩斯採用了短期分析,即,假定生產設備、資金、技術等是不變的,從而總供給
是不變的。在此基礎上來分析總需求如何決定國民收入。把存在失業的原因歸結為總需
求的不足。
第五,對實物經濟和貨幣進行分析的貨幣理論。
傳統的經濟學家把經濟分為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兩部分,其中,經濟理論分析實際
變數的決定,而貨幣理論分析價格的決定,兩者之間並沒有多大的關系,這就是所謂的
二分法。凱恩斯通過總量分析的方法把經濟理論和貨幣理論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套生產
貨幣理論。用這種方法分析了貨幣、利率的關系及其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從而把兩
個理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
第六,批判了「薩伊法則」,反對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明確提出國家直接干預經
濟的主張。
古典經濟學家和新古典經濟學家都贊同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而凱恩斯卻反對這些
,提倡國家直接干預經濟。他論證了國家直接干預經濟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較具體的目
標;他的這種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核心的思想後來成整個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甚至
可以說後來的宏觀經濟學都是建立在凱恩斯的《〈通論〉》的基礎之上的。

⑹ 凱恩斯經濟學和古典經濟學的區別

從重商主義開始到今天,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尤其是20世紀以來,政府幹預和經濟自由兩大思潮的分歧和爭論從未停止過。凱恩斯革命前,主張經濟自由的新古典理論始終居上風;凱恩斯革命後,主張政府幹預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成了主流,但主張經濟自由的聲音仍相當強烈。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成為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兩大主流學派,這兩個學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認市場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認政府幹預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堅持市場的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對未來具有理性預期並據此行動,因而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會迅速調整,達到市場出清,經濟自動趨向均衡。這樣,政府對經濟是一切干預都是不必要的,也是無效的。(1)如果政府才卻超越人們預期的突如其來的政策干預行動,盡管短期內可能使經濟偏離均衡,取得某種小,但只會使經濟走想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對經濟的任何干預都是利少弊多。(2)不管他們的理論結果多麼精緻、完善、精神實質始終是一句話:徹底的經濟自由。

新凱恩斯主義堅持市場的不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不可能對未來能洞察一切並據此行動,因此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難以迅速調整並達到市場出清。(3)經濟從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在此期間,經濟回遭受損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預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盡管該學派的理論結構並不景緻、完善,而且說法不一,(4)缺乏統一的理論體系,但精神實質也始終是一句話:政府幹預是必要的。

這兩派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我們不能說誰是誰非,而只能說那一派的觀點和主張較符合真實世界。從這一點看,新凱恩斯主義可能比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更符合實際些。根本原因在於,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關於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能理性預期的假定條件實在太苛刻。眾所周知,人們在市場活動中為了自己的利益,盡管力求掌握一切可能獲知的信息,不斷修整與其中是一切錯誤。但由於大千世界的千變萬化,一切經濟現象無刻不在變動中,加上人們總有某種為自己利益而欺騙和損害別人的機會主義傾向,因而對所有經濟活動主體來說,信息總是不完全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作為一種理論抽象,盡可能作出理性預期和市場出清假定,但現實生活中永遠不存在這些假定的情況。可能正因為如此,所有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都沒有按新古典經濟學派的主張去做,對經濟的形形色色干預從未間斷過,哪怕是在經濟自由注意呼聲最強烈的年代中,政府始終擔任在著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角色。

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新凱恩斯主義無疑繼承了傳統凱恩斯主義的衣缽,但力圖克服傳統凱恩斯主義的不足,尋找價格粘性和市場非出清的微觀基礎,竭力證明這種「粘性」和「非出新」同樣是經濟主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結果。(5)他們找了五花八門的「理由」來說明這種「結果」,這些「理由」有些看來很不充分,證據不足,但有兩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是這些「理由」都是從經濟主體為追求自己最大利益出發的,因而是合乎經濟學基本原理的,也是能使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建立在一個扎實的微觀基礎上;二是這些「理由」盡管各不相同,說法各異,但都是從實際生活中來的,是現實經濟生活的某種反映。

顯然,新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分歧和區別,並不在於認為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要不要「理性預期」或力求「理性與其」,而在能不能「理性預期」或做到「理性預期」,也不在於認為要不要「市場出清」,而在於能不能「市場出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從這一標准看,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可能比新凱恩斯主義離真理更遠些。

⑺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是如何發展完善的

凱恩斯生活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制度到私人壟斷過渡的英國。20世紀以後,作為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制度的英國,開始染上了今天被人們稱作的「英國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由於**開支劇增,被迫中止了實行了多年的金本位制,隨之通貨出現迅速的膨脹。戰後,英國作為一個殖民大國、工業大國慢慢的衰落下來,並且在20年代初期,由於統治者的錯誤決策,英國本不景氣的經濟更顯蕭條:國內投資需求不振,失業人數急劇增加。面對龐大的失業人口問題,各種不同的 觀點也都紛紛涌現,其中主要包括以公共工程減少失業和以新古典學派為基調的反對用公共工程增加就業。20年代的「英國病」使凱恩斯比較早的考慮失業問題;而後金本位制恢復導致的後果又使其考慮通貨緊縮與失業增加的關系;公共工程問題使凱恩斯考慮了財政政策與失業之間的關系,這些雖然凱恩斯主義產生的直接社會原因,但還是為以後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次大危機震撼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席捲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在經歷了長達4年之久的大危機之後,又陷入了長期的特種經濟蕭條中,西方國家稱這次大危機和接踵而來的特種蕭條為「30年代大蕭條」。在大蕭條期間,生產力遭到巨大的破壞,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大約倒退到1908—1909年的水平,倒退了大約20年,並在各國造成了多達四五千萬人的失業者。面對著空前嚴重的危機和失業,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不再欣賞那種否認危機和失業的 可能性的傳統經濟學,而是希望出現一種新經濟學,這種經濟學要承認危機和失業,但不要承認危機和失業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制度;要論證資本主義制度可以防治危機和失業,而不是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要提出防治危機和失業的辦法,而不要只是空泛議論;要攻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而不允許任何轉向科學社會主義思潮的存在和蔓延。凱恩斯經濟學正是這樣一種符合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願望的心經濟學,它不僅是30年代大蕭條的直接產物,而且還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
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在《通論》中凱恩斯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實施的經濟干預政策進行了系統論證,從理論、方法和政策三方面對新古典經濟學進行了革命,並取而代之成為西方經濟學的正統學派,對西方經濟學界和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的問世在大危機之後驚魂未定的西方世界引起了轟動,它推翻了傳統的經濟教義,自己形成一種新的經濟理論,凱恩斯經濟理論認為經濟中不存在生產和就業向完全就業方向發展的強大的自動機制,這與新古典經濟學中的薩伊法則相對,後者認為價格和利息率的自動調整會趨向於創造完全就業。此外,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強調宏觀總量分析和有效需求的重要性,還指出工資在向下調整方面有剛性,並且主張以國家干預政策代替新古典學派的自由放任政策。《通論》的
出版可以看作是凱恩斯主義產生的重要標志。當然,凱恩斯的經濟理論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凱恩斯的短期靜態思想導致他誇大了長期經濟停滯的趨勢,他低估了技術變化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激發的新的資本投資;在空間和時間方面,凱恩斯都是極度狹隘的;凱恩斯過於樂意接受浪費性的**開支,而且他對私人浪費性開支與公共浪費一樣持贊同態度。當然,在經濟思想史中,凱恩斯並不是唯一的為說服聽眾和讀者而誇大其思想的人。而他確實說服了他的聽眾和讀者,他的思想體系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都逐漸成為正統的宏觀經濟思想。
新古典綜合派就是戰後經濟發展變化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新古典綜合派是在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一批美國經濟學家的努力下,逐漸形成的宏觀經濟學。一系列在凱恩斯基本理論基礎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綜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謂的「宏觀經濟學」。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包括價格理論,消費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以及分配理論和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則被冠以「微觀經濟學」的名稱。新古典綜合派是所謂的「凱恩斯革命」之後起初最有影響力的凱恩斯學派,又先後自稱「後凱恩斯主流經濟學」,由於西方世界出現的「滯帳」的存在使得「後凱恩斯主流經濟學」的
政策建議無法執行,它提出的補償性財政政策在失業與通脹並存時,會產生自相矛盾的後果,而這些也造成了該學派在原有的新古典綜合派的基礎上對新學派的觀點和理論加以綜合,形成了「現代主流經濟學的新綜合」。
新劍橋學派是現代凱恩斯主義的另一個重要分支。在理解和繼承凱恩斯主義的過程中,該派提出了與新古典綜合派相對立的觀點,試圖在否定新古典綜合派的基礎上,重新恢復李嘉圖的傳統,建立一個以客觀價值理論為基礎,以分配理論為中心的理論體系。並以此為根據,探討和制定新的社會政策,以改變資本主義現存在分配製度來調節失業與通貨膨脹的矛盾。
在20世紀70年代,凱恩斯主義致力於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多種並發症所採用的五種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以及社會政策。其中新古典綜合派強調前四種政策,而新劍橋學派則強調人力政策和社會政策,但這些只能稱作是「第二代凱恩斯主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世界出現了嚴重的「滯脹」現象,凱恩斯主義由於不能解釋滯脹現象和解決滯脹問題,而受到了與其對立的主張自由經濟的學派的批評,凱恩斯主義無力應對現實和理論的挑戰而陷入困境,從正統經濟學寶座上跌落下來。20世紀80年代,一個主張**干預經濟的新學派——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在西方經濟學界嶄露頭角,以獨辟蹊徑的研究方法和新穎的理論觀點復興凱恩斯主義,並彌補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一些缺陷,豐富和發展了現代宏觀經濟學。新凱恩斯主義不是對原凱恩斯主義的簡單因襲,而是對它進行批評、繼承和發展。
新凱恩斯主義繼承了原凱恩斯主義的基本信條,在三個命題上保持一致:第一,勞動市場上經常存在超額勞動供給;第二,經濟中存在著顯著的周期性波動;第三,經濟政策在絕大多數年份是重要的。簡言之,新凱恩斯主義繼承了原凱恩斯主義的基本信條。然而,在具體的經濟分析方法和經濟理論觀點上,新凱恩斯主義和原凱恩斯主義之間存在著重大差別。主要體現在新凱恩斯主義在分析中引入了
原凱恩斯主義所忽視的廠商利潤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設,在經濟理論觀點上主要體現在非市場出清假設上。新凱恩斯主義以工資和價格粘性取代了原凱恩斯主義的工資剛性假設,並添加了原凱恩斯主義模型所忽略的兩個假設:①經濟當事人最大化原則(即廠商追逐利潤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②理性預期假設。新凱恩斯主義闡明了,在經濟中出現需求或供給沖擊後,工資和價格粘性使市場不能出清,經濟會處在非均衡狀態,即使有理性預期的存在,國家的經濟政策也將起到積極作用,能夠影響就業和產量。
新凱恩斯主義不是對原凱恩斯主義的簡單因襲,而是對它進行批評、繼承和發展。而新凱恩斯主義對原凱恩斯主義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大市場理論」上,包括價格粘性論:新凱恩斯主義的價格粘性論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名義價格粘性論;而是實際價格粘性論。這為價格理論提供了微觀經濟學基礎;勞動市場論:新凱恩斯主義勞動市場論的關鍵性假設是工資粘性,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兩類:一是名義工資粘性論;而是實際工資粘性論;信貸配給論:新凱恩斯主義信貸配給論從信貸市場中信息非對稱性出發,論述了利率和貸款抵押的選擇效應會導致信貸市場出現信貸配給,信貸市場會失靈,**干預有積極作用。從而拓展了信貸市場理論的研究領域,豐富發展了金融理論。
新凱恩斯主義通過對原凱恩斯主義的批評、繼承和發展,對現代宏觀經濟學產生可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凱恩斯主義在理論上進一步明確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方向,充實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第二,新凱恩斯主義能夠在經濟研究中運用不同學派的分析方法,豐富了
現代宏觀經濟學的方法論;第三,新凱恩斯主義通過政策主張的調整,使宏觀經濟中政策面向實際,注重經驗檢驗。
凱恩斯主義從產生開始,經過不斷地發展與變革,最終形成的經濟思想和理論對現代經濟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這些理論也將影響著各國的經濟決策,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⑻ 新古典經濟學與凱恩斯經濟學的異同,和二者對宏觀經濟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與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理論依賴於四個假設條件,即:個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預期,市場出清和自然率的假說。
關於個體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的假定。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認為,宏觀經濟現象是個體經濟行為的結果。宏觀經濟理論必須具有微觀理論的基礎,特別是要符合追究個體經濟利益最大化這個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定。

⑼ 凱恩斯對經濟學的貢獻

凱恩斯一生對經濟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一度被譽為「救星」、「戰後繁榮之父」等美稱。凱恩斯出生於薩伊法則被奉為神靈的時代,認同藉助於市場供求力量自動地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就能維持經濟的觀點,因此他一直致力於研究貨幣理論。

他的發表於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引起了經濟學的革命。這部作品對人們對經濟學和政權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凱恩斯發展了關於生產和就業水平的一般理論。

其具有革命性的理論主要是:關於存在非自願失業條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處於一定水平上的時候,失業是可能的。與古典經濟學派相反,他認為單純的價格機制無法解決失業問題。

引入不穩定和預期性,建立了流動性偏好傾向基礎上的貨幣理論:投資邊際效應概念的引入推翻了薩伊定律和存款與投資之間的因果關系。

凱恩斯主義的理論體系是以解決就業問題為中心,而就業理論的邏輯起點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觀點是:社會的就業量取決於有效需求,所謂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

當總需求價格大於總供給價格時,社會對商品的需求超過商品的供給,資本家就會增僱工人,擴大生產;反之,總需求價格小於總供給價格時,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資本家或者被迫降價出售商品,或讓一部分商品滯銷,因無法實現其最低利潤而裁減雇員,收縮生產。

因此,就業量取決於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點,由於在短期內,生產成本和正常利潤波動不大,因而資本家願意供給的產量不會有很大變動,總供給基本是穩定的。這樣,就業量實際上取決於總需求,這個與總供給相均衡的總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9)凱恩斯和宏觀經濟學擴展閱讀:

一、人物生平

1883年6月5日生於英格蘭的劍橋,14歲以獎學金入伊頓公學(Eton College)主修數學,曾獲托姆林獎金(Tomline Prize)。

畢業後,以數學及古典文學獎學金入學劍橋大學國王學院。1905年畢業,獲劍橋文學碩士學位。之後又滯留劍橋一年,師從馬歇爾和庇古攻讀經濟學,以准備英國文官考試。

1906年以第二名成績通過文官考試,入選印度事務部。任職期間,為其第一部經濟著作《印度通貨與金融》(Indian Currency and Finance,1913)作了大量研究准備工作。

1908年辭去印度事務部職務,回劍橋任經濟學講師至1915年。

其間1909年以一篇概率論論文入選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院士,另以一篇關於指數的論文獲亞當斯密獎。概率論論文後稍經補充,於1921年以《概率論》(ATreatise on Probability)為書名出版。

二、主導理論

凱恩斯以前的主導經濟理論是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自由放任經濟學說,又稱傳統經濟學。這種學說是建立在「自由市場、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動調節、自動均衡」的五大原則基礎上的,其核心是「自動均衡」理論。

認為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經濟都能通過價格機制自動達到均衡;商品的價格波動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資本的價格——利率的變動能使儲蓄與投資趨於均衡;勞動力的價格——工資的漲跌能使勞工市場供求平衡,實現充分就業。

因此,一切人為的干預,特別是政府幹預都是多餘的,什麼也不管的政府是最會管理的政府,應該信守自由競爭、自動調節、自由放任的經濟原則,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只會破壞這種自動調節機制,反而引起經濟的動盪或失衡。

⑽ 新凱恩斯主義與新古典宏觀經濟理論的區別

我根據找到的資料整理了一下這個問題的解答思路:

[綜述]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成為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兩大主流學派,這兩個學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認市場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認政府幹預的必要性。

[具體區別]
一、新凱恩斯主義
新凱恩斯主義堅持市場的不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不可能對未來能洞察一切並據此行動,因此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難以迅速調整並達到市場出清。經濟從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在此期間,經濟回遭受損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預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盡管該學派的理論結構並不景緻、完善,而且說法不一,缺乏統一的理論體系,但精神實質也始終是一句話:政府幹預是必要的。

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堅持市場的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對未來具有理性預期並據此行動,因而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會迅速調整,達到市場出清,經濟自動趨向均衡。這樣,政府對經濟是一切干預都是不必要的,也是無效的。如果政府才卻超越人們預期的突如其來的政策干預行動,盡管短期內可能使經濟偏離均衡,取得某種小,但只會使經濟走想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對經濟的任何干預都是利少弊多。不管他們的理論結果多麼精緻、完善、精神實質始終是一句話:徹底的經濟自由。

新凱恩斯主義堅持市場的不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不可能對未來能洞察一切並據此行動,因此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難以迅速調整並達到市場出清。經濟從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在此期間,經濟回遭受損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預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盡管該學派的理論結構並不景緻、完善,而且說法不一,缺乏統一的理論體系,但精神實質也始終是一句話:政府幹預是必要的。

[評價]
這兩派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我們不能說誰是誰非,而只能說那一派的觀點和主張較符合真實世界。從這一點看,新凱恩斯主義可能比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更符合實際些。根本原因在於,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關於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能理性預期的假定條件實在太苛刻。眾所周知,人們在市場活動中為了自己的利益,盡管力求掌握一切可能獲知的信息,不斷修整與其中是一切錯誤。但由於大千世界的千變萬化,一切經濟現象無刻不在變動中,加上人們總有某種為自己利益而欺騙和損害別人的機會主義傾向,因而對所有經濟活動主體來說,信息總是不完全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作為一種理論抽象,盡可能作出理性預期和市場出清假定,但現實生活中永遠不存在這些假定的情況。可能正因為如此,所有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都沒有按新古典經濟學派的主張去做,對經濟的形形色色干預從未間斷過,哪怕是在經濟自由注意呼聲最強烈的年代中,政府始終擔任在著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角色。
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新凱恩斯主義無疑繼承了傳統凱恩斯主義的衣缽,但力圖克服傳統凱恩斯主義的不足,尋找價格粘性和市場非出清的微觀基礎,竭力證明這種「粘性」和「非出新」同樣是經濟主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結果。他們找了五花八門的「理由」來說明這種「結果」,這些「理由」有些看來很不充分,證據不足,但有兩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是這些「理由」都是從經濟主體為追求自己最大利益出發的,因而是合乎經濟學基本原理的,也是能使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建立在一個扎實的微觀基礎上;二是這些「理由」盡管各不相同,說法各異,但都是從實際生活中來的,是現實經濟生活的某種反映。
顯然,新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分歧和區別,並不在於認為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要不要「理性預期」或力求「理性與其」,而在能不能「理性預期」或做到「理性預期」,也不在於認為要不要「市場出清」,而在於能不能「市場出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從這一標准看,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可能比新凱恩斯主義離真理更遠些。

閱讀全文

與凱恩斯和宏觀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