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法鄭百文陸家豪案例分析

經濟法鄭百文陸家豪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03 03:00:30

❶ 如何完善審計准則和審計體系

❷ 列舉20內中國發生的大事件對股市的影響

給你我幾年來整理的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看看那幾件符合你的需要!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國大陸發生首起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延中實業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寶安上海公司聲明持有延中實業發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8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14日證監會宣布改革股票發行方式: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受利好刺激,大盤漲幅超過9%。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9月21日,中國內地首個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成功實現了首次募集目標50億份,正式宣告成立。
2001年10月23,證監會宣布停止執行國有股減持暫行辦法,利好引發大幅反彈,滬深股市接近漲停報收。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稱為中國「證券業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被執行死刑,但6500多萬元贓款的去向仍是一個謎團。此案從一審、上訴、發回重審、再上訴,歷時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交易。2月22日,期貨公司獲准受理股指期貨開戶。
2010年3月26日,證監會正式做出批復,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由於市場有了做空機制,股指開始了一輪大幅殺跌走勢。

❸ 智能手機維護職業道德規范是什麼,怎麼寫!

會計職業道德,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事務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即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准。隨著市場經濟關系的日趨復雜,會計實踐中的非理性行為越來越多,其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主要表現有:亂擠亂攤成本、費用,虛假發票和原始憑證,截留或隱瞞收入,私設「小金庫」,設置多套賬,編造和提供虛假財務報表等。會計信息失真,已經成為普遍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最近發生的「銀廣夏」事件,在社會上尤其是股市上引起軒然大波就是一個例證。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會計職業道德密切相關。但我們都很清楚,類似事件的發生絕不僅僅是某個會計師事務所或個別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問題,對他們的懲治固然重要,但最嚴厲的處罰應當給予那些「始作俑者」。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但要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除了通過科學的會計信息標准來引導和規范外,改善會計工作的外部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職業道德是職業品質、工作作風和工作紀律的綜合。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是會計人員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依財政部1996年6月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愛崗敬業。即會計人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努力鑽研業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愛崗敬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2.熟悉法規。會計工作不只是單純的記帳、算帳、報帳工作,會計工作時時、事事、處處涉及到執法守規方面的問題。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做到自己在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時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關守口,同時還要進行法規的宣傳,提高法制觀念。

3.依法辦事。一方面,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另一方面,依法辦事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樹立自己職業的形象和人格的尊嚴,敢於抵制歪風邪氣,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

4.客觀公正。會計信息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繫到微觀決策,而且關繫到宏觀決策。做好會計工作,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也同樣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否則,就會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5.搞好服務。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這部分工作做好對所在單位的經營管理至關重要。會計工作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管理情況,因此,會計人員應當積極運用所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改善單位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6.保守秘密。會計工作性質決定了會計人員有機會了解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情況,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業機密。這些機密一旦泄露給競爭對手,會給本單位的經濟利益造成重大的損害,這對被泄密的單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泄露本單位的商業秘密也是一種很不道德的違法行為。因此,作為會計人員,應當確立泄密失德的觀點,對於自己知悉的內部機密,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嚴守秘密,不得為一已私利而泄露機密。

二、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的迫切性。

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會計報告及會計資料作為企業的語言,承擔著向投資者、債權人、政府部門、及其他外部使用者等社會各層面傳遞信息的重任。會計反映職能運用是否充分以及會計工作好壞不僅關繫到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也關繫到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在目前整個經濟整合過程中處於多元利益主體中心的會計人員肩負特殊的使命,其行為關系重大。會計職業客觀地要求會計人員承擔起本職工作對所服務對象、甚至對社會和國家的道德使命與職責,並在對道德使命與職責的深刻理解和體驗中,產生一種職業義務感。因而會計人員在長期的會計職業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總結出來的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職業道德,就表現的尤為重要。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沒有會計職業道德,就沒有會計行業信譽,也就沒有會計行業生存的空間。

近幾年來我們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業績騙局。

「銀廣夏」是一家深市上市公司。從1999年開始,該公司創造了奇跡般的利潤增長,一項萃取產品出口,毛利率竟達87%,2000年,銀廣夏股價一飛沖天,從44%的漲幅列深滬漲幅排名第二。而2001年9月,中國證監會查明:「銀廣夏」通過偽造出口單據等造假手段,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深圳沖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簽字注冊會計師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為銀廣夏出具了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瓊民源1996年年報中所稱5.71億元利潤中有5.66億元是虛構的,虛構的利潤竟佔了總利潤的99.12%,PT紅光、東方鋼爐、大慶聯誼、鄭百文的欺詐,ST猴王、藍田股份;還有「世紀黑馬」銀廣夏的造假,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該公司通過各種造假手段,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該公司所稱:子公司天津廣夏,2000年度出口1.8億馬克。但據天津海關出具的書面材料,天津廣夏2000年僅出口3萬美元(約為6萬馬克)。數字相差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然而,國內上市公司的造假比起美國的安然、世界通信、施樂、維旺迪等公司的財務欺詐案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據美國新聞媒體報道:2001年底美國能源巨子安然公司一共造假6億美元,美國電信業巨子世界通信公司在過去5個季度公司的現金流量受到誇大,數額超過38億美元。美國世界通訊公司的財務欺詐案尚未平息,施樂公司又曝出了財務丑聞。施樂公司在1997年至2001年間5年期間內操控會計審計,虛報的營業收入金額高達60億美元。擔任安然、世界通信公司審計的工作,享譽近百年,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公司轟然倒塌……

世風不古!虛假會計信息的泛濫,嚴重扭曲了股票的價值,擾亂了資本市場秩序,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讓人觸目驚心!會計業因「會計造假」而蒙羞。會計公司因違反獨立會計准則,涉嫌「捂假」、「共同造假」而被注銷主體資格。人們不禁要問:這個世界怎麼了?世上還有誠信嗎?會計人的良知何在?會計人的職業道德哪去了?為什麼「會計造假」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並且在國內外有預演愈烈的態勢呢?難道就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嗎?

越是商業化的社會越應該是講究誠信道德的社會。誠信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場經濟下的基本游戲規則;道德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保障。傷痕累累的資本市場呼喚「會計誠信」!現實呼喚「會計職業道德」!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會計職業道德水準就變得尤為迫切。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

(一)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考核制度,從機制上和制度上保證會計人員以法管財

1.建立完整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而開放的系統工程,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明確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標准。

(2)有計劃開展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

(3)培養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

總之要使會計人員做到以法管財,形成會計人員必須認真、客觀、公正地處理每一筆經濟業務,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來對待每一筆會計事項。

2.建立監督機制,以法管財

會計監督。會計監督是會計人員的執法行為。它主要是會計通過審查、報帳、記帳、核算、分析等會計程序,對在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經濟業務,依照國家的財經政策和財務管理規章制度,進行正確的核算和真實的反映。會計人員必須認真、客觀、公正地處理每一筆經濟業務,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每一件財務事項。

社會監督。一是由財政、稅務、審計、監察等部門對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

經常進行檢查、督促。二是由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對會計行為進行查驗、評估。通過監督,既可以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又可以幫助會計人員正確理解和執行國家財經制度。三是發動單位職工和其他社會成員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監督。這樣監督面寬、透明度大,可以增強會計監督工作的力度。

法律制裁。對於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知情不舉甚至同流合污等現象,除按規定予以一定的行政處罰外,嚴重的還可追究會計人員和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使人們認識到若不注重職業道德,不用職業道德規范自己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加強法制教育,培養以法理財的觀念和能力。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我們會計人員是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必須依據國家的法規政策進行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做到以法理財。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財會人員的使命感

會計人員要使職業生活更有意義、更有價值,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遵循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自覺提高專業品德修養,增強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講求對事業的獻身精神,維護會計職業的尊嚴,保持良好的社會形象。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資金來源渠道的多樣化,與會計改革措施的陸續實施,使會計人員所面對的將不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一個復雜多變的世界。會計人員承擔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復雜繁重,責任更大,遇到的問題更復雜,需要投入的精力也更多。在新形勢下,會計人員應在工作中堅持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認真貫徹執行《會計法》和國家有關的財經法規,依法辦事,依法理財。

優質服務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對所服務的對象都要做到文明禮貌、熱情接待、周到服務。

(三)建立會計崗位輪換制度,推行會計人員委派制 ,保證會計工作質量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明確規定:「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實行有計劃的會計輪崗制,有利於加強會計工作的內部監督,防止貪污腐化行為出現。實行會計輪崗制,可以保證會計人員獨立開展工作,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也有利於會計管理水平整體的提高,激發會計人員創造和

提出業務工作的新思想和新思路。

(四)提高注冊會計師隊伍的素質,用法制手段規范社會審計監督

由於注冊會計師作為維護經濟秩序,公正鑒證財務報告信息真偽的「經濟警察」,應成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力量,但實際情況令人深感擔憂。因此一方面要通過各種培訓來提高注冊會計隊伍的業務素質,更重要是通過法律手段嚴厲打擊那些違反職業道德與企業內外勾結,提供虛假報告的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從而保證這個行業的公正性,規范社會監督職能。

(五)建立健全選拔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量

建立健全選拔機制。任何財務活動,都要通過會計進行收支與核算。在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度確定以後,會計工作質量的高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是決定因素。因此,要選擇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具有會計知識和技能的人從事會計工作。

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四化建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合格會計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要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情況建立檢查、考核、評價、獎罰制度,並與崗位資格、聘任專業職務、提職、晉級、精神與物質獎勵等結合起來。促進會計人員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有利於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六)建立與會計電算化有關的會計准則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不斷普及,計算機與會計工作密不可分了。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會計准則。嚴重滯後與實際工作的需要,必將影響新形勢下會計工作的質量。因此應盡快制定相關准則,來規范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會計工作,從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總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己成為做好會計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後,會計改革不斷深入,會計專業性和技術性日趨復雜,會計行業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中國會計業必將走向世界,其執業水平和執業作風必將經得起嚴峻的考驗,每個會計人員必須從自身做起,以嚴明的制度約束自己。

參考文獻:

《企業會計制度》

《假帳丑聞沖擊美國模式》

《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教學大綱》(職業道德培訓教程)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1996年6月17日財政部財會字19號發布)

❹ 中國證券市場基本面分析!!作業!

加強法制放鬆管制 對於未來幾年我國證券市場的法律、監管環境,我們認為其基本取向是加強立法、執法,適度放鬆行政管制。理由是:首先,持續兩年多且力度不斷加強的市場監管,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但現在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為激活證券市場,管理層應在進一步規范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採取更為務實和靈活的管制政策。其次,在過去兩年多的監管工作中,管理層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執法尺度、監管政策將更多地考慮市場本身的運行規律。再次,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政府將會順應國際證券市場自由化、國際化的潮流,適當放鬆對證券市場的法律管制,逐步從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以推動整個國民經濟更穩健地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去。 具體來看,政策在以下幾個方面將有適當放鬆: 1、企業的上市、融資將建立在市場選擇的基礎上 目前,我國社會儲蓄的80%已分散到居民手中,在個人和家庭對證券市場進行著直接和間接參與的條件下,發行方式的市場化改革是大勢所趨。首先,多年來上市向國有企業傾斜,而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幾乎沒有進入資本市場機會的狀況將有所改變。估計今後兩年內放寬非國有經濟企業上市的政策將陸續出台,上市公司的結構將進一步趨於合理,投資價值將進一步凸現出來。其次,增發、配股的核准制將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規模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的偏好和需求。第三,進一步建立完善退出機制,讓市場決定取捨,減少市場的不規范和風險。 2、放寬對銀行、保險、證券公司業務經營的法律限制,逐步實現銀行業與證券業的融合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銀行業與證券業的分業經營制度,而世界處於證券業與銀行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重要時期。原來嚴格實行分業經營管理的美日兩國也分別在1997年和1998年,通過立法或頒布行政命令實行了銀證合業經營。我國證券市場將適應歷史潮流,逐步實現銀證合一。近期內,由於受制於現行法律的障礙,金融控股公司將成為一種較好的變通方式,即母公司是混業的,子公司是分業的,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有一道防火牆存在。應該說,混業經營對券商、銀行、保險業都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3、收購、兼並的方式更趨多樣化,限制條件進一步減少 一方面,在停止通過股市減持國有股的政策背景下,政府從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需要出發,將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開辟新的國家股、法人股減持的渠道。另一方面,有民營或外商背景的收購方收購國有背景的目標公司時,相關法律法規的匱乏使人舉步維艱。因此,政府將加快健全外資並購的有關法律規范體系,特別是有關的兼並收購條例、外資收購國內企業股權或資產的規定,對兼並收購的有關資格、條件、限制性規定、方式和程序等給出明確性規定,提高政策透明度。 4、放寬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法律限制 加強立法和執法工作,是對放鬆監管的補充,兩者是相輔相承、並行不悖的。放寬管制意味著要打破限制競爭、礙效率和限制消費者選擇的各種障礙,而加強立法、執法工作實際上是要對放鬆管制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和其它不公正現象進行監督和控制。至於具體的加強監管的立法措施,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修改、完善《公司法》和《證券法》,實現依法治市,促進市場規范 由於《證券法》出台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方面法律的某些內容過於原則,不利於操作,對於有些比較敏感的內容,如股指期貨、櫃台交易等也未作出規定;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如民事賠償問題、證券監管機構的某些強制執法許可權問題等,需要進行必要的修改。 (2)、適時出台《證券投資基金法》,規范基金運作 《證券投資基金法》的推出,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基金業發展中的基金運作不規范、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等問題,並使地下基金最終浮出水面而走向規范化。 (3)、建立民事賠償機制,依法保護投資者利益 從「紅光實業」、「鄭百文」、「銀廣夏(相關,行情)」到「三九醫葯(相關,行情)」等等,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而遭受損失的中小投資者卻一直未能通過法律途徑獲得補償,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至今尚存的重大遺憾。因此,在未來幾年,我國將逐步建立起一套適應證券市場特點的民事賠償機制、完善索賠的訴訟機制和實現機制,加大違法違規成本,降低投資者權益保護成本。 (4)、完善相關立法,實現中介機構執業標准與國際慣例接軌 針對目前中介機構自律機制薄弱、缺乏職業標准和職業道德的有效制約的情況,國家將完善與證券公司、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相關的立法,對損害投資者利益、挪用投資者資金、弄虛作假、信息披露不真實和執業不公正等現象進行法律約束。 證券市場日益成熟 今後兩年,證券市場的走勢特徵將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機構投資者的力量大大加強;2、股市波動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博奕;3、國內股市與國際股市的聯動性將逐步加強;4、「政策市」的特徵將有所弱化,「機構市」特徵將有所加強;5、投資理念將從盲目投機型向價值投資型轉換。 1、影響股市的基本面分析 (1)宏觀經濟:支持股市平穩運行。2003-2004年,國民經濟運行將保持良好的態勢,年均經濟增長率在7.9%左右,將為2003-2004年我國股市平穩運行提供強大支撐,中國上市公司將分享經濟快速增長的成果。而世界經濟的復甦,將有利於國際資本市場的穩定和走強。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國際環境將會有明顯改善。因此,基本面將支持2003-2004年證券市場保持平穩健康運行。 (2)政策面:維護市場穩定的基調不會改變。預計2003-2004年政策面維護市場穩定的基調不會改變。管理層已經認識到我國證券市場「新興加轉軌」的特點,證券市場仍將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通過發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加速我國證券市場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總體看,2003-2004年政策環境會比較寬松,管理層會通過輿論導向來影響和調控市場,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仍將偏暖。另外,隨著上證180指數推出並被市場接受,大批以該指數為標的的金融創新產品也會應運而生。 (3)資金面:潛在的資金供應量能滿足資金的需求。總體來看,2003年潛在的資金供應量巨大,完全可以滿足資金的需求。場外資金包括部分居民儲蓄資金、證券投資基金、券商新增資金以及新開戶投資者資金。但同時也應看到,未來兩年市場擴容壓力也將有所加大。首先新股擴容壓力較大。其次是2003-2004年可能會有較多的企業申請增發和配股;與此同時,企業可轉換債券的融資規模會有所增加。 2、今後兩年證券市場運行格局 (1)A股市場:自從2001年10月22日起,管理層在1500點之上就反復出台利好,表明1500點以下是管理層並不認可的區域。 目前市場的最大推動力來自於政策面的扶持。但是,政策面的扶持是有時間性的限制的,也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如若在政策性利多這一支撐力消除後,市場再次按其自身市場規律運行的話,則市場的強弱特徵將出現較大差異。如果沒有大的政策因素和外部的突發事件,2003年股指有可能在1500-2100點區間內運行。2004年股指有可能在1600-2400點區間內運行。 (2)基金市場:一級市場方面,基金擴容步伐將加速。一批已開業或正在籌建的基金公司會推出封閉式基金;老基金公司中部分尚未發行開放式基金的也在緊鑼密鼓地准備之中;合資基金公司可能會登陸基金市場。基金的創新品種也有可能在2003年出現,如全面復制上證180指數的指數基金等。 (3)B股市場: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管理層更傾向於把B股市場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去解決:一方面,目前A股市場加速擴容,是國內重點發展的資本市場。而B股市場作為吸引外資的功能定位不復存在;另一方面,由於證監會表示允許並支持外商投資企業A股上市,且目前外商投資企業A股上市已沒有政策障礙,證監會將本著國民待遇的原則受理外商投資企業的A股上市申請。B股走勢必然缺乏方向,這在指數上將表現為箱體震盪格局。 (4)國債市場:2002年上半年,國債市場延續去年下半年的走勢,繼續保持上升,現在已經見頂回落。2002年上半年國債市場的收益率基本上與2001年持平,並小幅超過2001年。因此,國債市場的投資預期已經出現較大降低。展望今後兩年的走勢,由於我國的利率水平處於歷史低位,中長期來看,利率上升概率較大。因此,國債市場今後兩年很難再有大的行情。同時,由於通貨緊縮壓力仍然很大,短期內央行不會加息,因此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上升的空間也不大。 3、今後兩年證券市場風險因素分析 盡管國有股減持叫停,但是困擾證券市場有效發展的諸多因素仍然存在,市場上一些潛在的風險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仍會伺機影響股市,對股指運行趨勢產生抑製作用,因此,不排除大盤在一波行情過後,仍有可能轉入較長時間的修復整理期。 可能導致市場出現潛在風險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包括:1、A股擴容速度,尤其是大盤股、超級大盤股擴容的速度;2、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加大;3、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經營業績有待提高;4、對市場違規行為查處的繼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尚未消除;5、長線資金信心有待恢復,中短線資金的炒作會加大股市波動;6、金融創新推出的情況不確定,對市場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均難以估計。 從中長期看,關於股市長期政策的協調問題,還可能使市場對上述不確定因素的擔憂加深,從而導致指數的較深回落。畢竟,「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一直是基調,但兩者之間的矛盾是難免的,也不容易協調。一個穩定的股市符合各方的利益,暴漲暴跌都是有害的。在政策完成修正後,市場也要相應的調整,這需要一個過程。

❺ 五體貼地,求:2005年以後的上市公司虛假財務案例

大唐電信於2006年10月28日披露了關於2006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公司2006年度將實現盈利。而2007年4月5日公司公告,因會計師對公司存貨計提大額減值准備,公司2006年度業績將再度出現大幅虧損。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06年修訂)》(下稱「《股票上市規則》」)第2.2條、11.3.2條的規定,以及我所《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依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7.2條的規定,決定對大唐電信予以公開譴責。

9月,聖火葯業及其管理層被美國某律師事務所指控違反了1934年頒布的證券交易管理條例。指控宣稱在2007年7月23日到2008年8月20日,聖火葯業發布了大量虛假或者誤導的信息,導致了該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這嚴重違反了會計准則。聖火葯業將不得不重編2007年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2008年第一季財報。

2006年6月5日,華源制葯公司及前董事長、一批董事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有些高管人員被認定為不適合任職。2006年11月5日,有媒體發表《華源集團被查出嚴重會計造假》一文,披露財政部公告,稱2005年財政部組織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發現華源制葯存在虛構交易、虛增巨額無形資產,並用不實債權置換上述虛假資產,以避免計提壞賬准備而發生虧損的行為。因此,華源制葯公司開始對大股東佔用資金情況進行清欠。2007年1月11日,華源制葯公司刊登《上海華源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清欠完成公告》,披露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附屬企業共佔用華源制葯資金2079萬元。截至公告之日,己完成佔用資金的清欠工作,並在2006年度年報中進行會計差錯更正。

2007年1月31日,華源制葯公司公布《上海華源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到財政部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的公告》。財政部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表明,華源制葯通過虛假交易、虛繳土地出讓金與財政補貼返還、虛增公司無形資產與資本公積、建立虛假債權、建立賬外賬戶等手段,在財務報告中分別存在虛增長期投資、虛增利潤、虛增投資收益和應收帳款、少計壞帳准備、多計長期投資、虛增其他業務收入等行為,由此,財政部給予華源制葯公司通報及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故此,華源制葯的虛假陳述行為成立。其後,2007年4月27日,華源制葯股票被暫停上市,直到2008年7月1日恢復上市

經濟法案例分析的目錄

第一編 經濟法總論
第一章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價值、原則
199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直接入市操作,推出特別措施強化金融監管案——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價值與原則
第二章 經濟法與相關部門法的關系
河北大午農牧集團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經濟法與民法、刑法的邊界
第三章 經濟法實現機制
溫州煙具協會應對歐盟CR法案和歐盟打火機反傾銷案——經濟法的多元化實現機制
第二編 經濟組織法
第四章 公司法
一、飛騰商業公司等訴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司登記案——公司登記的意義和條件
二、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營業部訴廈們市人山航空票務代理有限公司等機票銷售代理協議欠款案——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
三、張某等訴N市工商局案——人力資本能否作為出資方式
四、申花足球俱樂部訴特雷通貿易有限公司侵害名稱權糾紛案——公司名稱及保護
五、張鴻訴上海申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增補董事的決議無效案——公司章程
六、某市農用機械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訴王某、劉某要求返還違法所得糾紛案——公司董事、經理等高級管理者的法定義務
七、深圳市齊德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訴薛曉光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公司股權轉讓制度
八、甲公司訴三明有限責任公司償還貨款案——公司的分立與合並
九、泉州市商業銀行開元支行訴福建泉州德技交通器材有限公司等貸款合同糾紛案——公司的清算
第五章 國有企業法
一、「恆裕」輪南非德班被扣案——國有企業與國家的關系
二、 五洲紡織廠申請破產案——國有企業破產制度
第三編 市場規製法
第六章 反不正當競爭法一
一、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訴湖南華越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燕莎望京購物中心不正當競爭行為案——市場混同行為
二、(日本)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訴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北京亞辰偉業汽車銷售中心不正當競爭行為案——引人誤解或虛假的宣傳行為
三、北京市慧聰廣告有限公司訴劉楠、《中國遠程教育》雜志社侵犯商業秘密案——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四、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訴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金融報社侵犯商業信譽糾紛案——商業詆毀行為
第七章 反壟斷法
一、美國政府訴微軟壟斷案——反壟斷的法律控制
二、Animal Science Procts Inc.等訴華葯集團等操縱價格案——禁止聯合限制競爭行為
三、樂凱、柯達合並案——控制企業合並制度
四、郵政電信資費調整案——行政性壟斷
第八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一、曹炳春訴鎮江某大酒店人身損害案——消費者的概念與界定
二、周某訴羅傑斯餐廳案——經營者是否擁有對消費者的選擇權
三、李萍、龔念訴五月花公司人身傷害賠償糾紛案——消費者的安全權
四、王海訴華聯商廈雙倍賠償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與懲罰性賠償的適用問題
第九章 產品質量法
一、安徽阜陽假奶粉查處案——產品質量的系統化管理
二、華晨寶馬公司汽車召回案——缺陷產品的召回制度
第十章 價格法
一、喬占祥訴鐵道部春運票價上漲案——政府指導價的法律規制
二、關注自律價——行業自律價
第十一章 證券監管法
一、海南凱立公司訴中國證監會上市申請程序不合法案——股份公司股票發行上市的程序
二、鄭百文董事陸家豪訴中國證監會案——獨立董事的功能和職責
三、「紅光事件」案——信息披露制度與市場禁入
四、「寶延風波」案——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律規則
五、南方證券行政接管案——證券公司的業務經營和監管
六、證券公司操作失誤賠償案——證券商在經紀業務中的權責
第十二章 保險監管法
一、圖片洗印業膠片意外損失保險——新險種設置的條件
二、塞奇維克整頓案——保險經紀的監督
三、中國保險第一例:接管永安——保險接管制度
第十三章 土地與房地產管理法
一、1997年杭州市政府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土地儲備機制——城市土地儲備制度
二、陝西省周至縣政府非法批准佔用集體土地案——土地徵用與審批
三、武漢興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湖北省武漢市國土資源管理局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制度
四、「陽光廣場」案——商品房開發的法律監管
五、嘉禾拆遷事件——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審計法
江華縣審計局查處縣畜牧水產局「小金庫」案——國家審計的功能和程序
第四編 宏觀調控法
第十五章 投資法
中國國營林場開發總公司訴江西省林業廳案——固定資產投資與「撥改貸」資金
第十六章 國有資產管理法
甘肅華亭煤礦與華亭煤業集團股權之爭案——國有企業資產轉移的管理
第十七章 財政法
一、廣東省2004年預算草案報告案——預算編制
二、A省公安廳、高院、工商局亂支亂用預算外資金案——預算外資金的管理
三、浙江金華市益迪醫療設備廠訴全國畜牧獸醫總站等設備采購案——政府采購的原則和形式
第十八章 稅法
一、金華稅案——增值稅的徵收和管理
二、「恩威集團」涉稅案——涉外稅收優惠問題
第十九章 中央銀行法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就降低存貸款利率和改革存款准備金制度
答記者問——我國中央銀行的地位和職能
第二十章 對外貿易法
一、商務部對原產於韓國、日本、美國和芬蘭的進口銅版紙反傾銷調查案——反傾銷的法律規制
二、中國4家擋風玻璃企業應對加拿大反傾銷案——反傾銷案件的應訴
參考書目

❼ 陸家豪案所涉及的是什麼責任

陸家豪案引發了對獨立董事義務和責任問題的探討。獨立董事的義務包括注意義務、忠實義務、競業禁止義務和一些特別義務;其責任形式有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2001年,鄭百文因虛假上市及虛假信息披露等違法行為,被證監會予以行政處罰,包括陸家豪在內的董事會成員因為對上述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被分別處以罰款,陸家豪被罰款10萬元。陸家豪對此不服,曾提出行政復議,2002年3月4日證監會作出維持原處罰決定的行政復議決定。於是,4月22日,陸家豪一紙訴狀將證監會告上法庭,訴訟請求撤銷證監會對其處以10萬元的處罰決定。北京市一中院在8月12日作出一審裁定,認定陸家豪應於今年4月2日前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訴訟,但陸家豪實際上是在今年4月22日向北京市一中院寄出起訴狀,因此,已超過法定起訴期限,法院依法裁定駁回陸家豪的起訴。
在此案中,陸家豪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證監會對他的行政處罰,其理由是:第一,他是獨立董事,不在公司擔任職務,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也不領取工資報酬或津貼;第二,他沒有直接參與製作虛假材料,沒有出席有些作出違法決議的董事會會議,也沒有在有些違法文件上簽字;第三,他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不了解,無力審閱財務會計報表,對有關年度報告發表同意意見的依據是會計師提供的審計意見,因此,不應當承擔與其他董事相同的責任。陸家豪在一審庭審中否認自己是獨立董事,認為自己是榮譽性的社會董事。陸家豪作為免責事由提出其在上市公司中的實際權利與地位等情形基本上是當前獨立董事處境的共同寫照,只是有些獨立董事享受到了津貼,尤其是在證監會提出上市公司應當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要求之後,獨立董事的津貼基本上有了保證。但上述理由是否能夠成為免責事項呢?
從對陸家豪案的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獨立董事在法律責任上與其他董事毫無二致。根據法律的職權與職責、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原則,獨立董事在公司的法定職權、權利與其他董事也相同。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獨立董事與其他董事的職權與職責完全一樣的話,那麼獨立董事制度就會真的是多此一舉,獨立董事也就無疑普遍成為「花瓶」。然而,從公司中自發設立獨立董事,到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這一過程必定有其現實需求。

❽ 獨立董事的完善對策

(一)提高獨立董事獨立性的標准:證監會的證監會的《指導意見》對於獨立董事獨立性的界定包括了:(1)在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屬企業任職的人員及其直系親屬、主要社會關系;(2)直接或間接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十名股東中的自然人股東及其直系親屬;(3)在直接或間接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5%以上的股東單位或者在上市公司前五名股東單位任職的人員及其直系親屬;(4)最 近一年內曾經具有前三項所例舉情形的人員;(5)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屬企業提供財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的人員;(6)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7)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人員。但是這對於獨立董事獨立性的標准來說還是不夠的,立法上至少還應當從以下兩點加以完善。(1)社會關系,證監會的證監會的《指導意見》對於主要社會關系的定義是兄弟姐妹、岳父母、兒媳女婿、兄弟姐妹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等。但是僅將這些具有親屬關系的人納入社會關系之中還是不夠的。比如獨立董事與董事長或總經理是大學同學並且關系很好,或者是相交多年的好友,那麼其獨立性便很難得到保證,並及極有可能淪為人情董事或者花瓶董事的范疇。美國公司立法對於獨立董事與管理層之間的社會關系十分注意,因此中國日後在立法時應當將公司管理層的可能影響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的社會關系納入其中。(2)債權或債務關系,如果允許上市公司的主要債權人或者主要債務人成為公司獨立董事那麼後果可想而知,要麼為了短期利益而損害公司利益,要麼唯唯諾諾沒有作為。因此未來的立法上應對這一點有所注意。當然對於獨立董事獨立性的評判除了有待立法的完善之外,還可以聘請一些中介機構對於獨立董事的獨立性進行評價,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完善獨立董事選任制度:證監會的證監會的《指導意見》中擁有獨立董事提名權的人員或機構包括董事會,監事會,單獨或者合並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以上的股東,但是這一規定並不夠科學和細致,比如董事會和監事會可以提名的人數是多少,對於控股股東的提名權是否作出一定的限制等。在這一方面,美國的做法是將提名權賦予董事會的下設機構提名委員會,由於提名委員會中的大部分成員是獨立董事,因此,由獨立董事選舉獨立董事不僅可以保證新當選的獨立董事的獨立性,而且還有助於建立獨立董事團隊,尤其在中國不具備齊備的職業經理人隊伍的情況下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立法上應該盡快作出相應規定,將提名委員會作為董事會的必設機構,以便獨立董事將提名權牢牢的抓在手中。在選舉表決環節上,根據公司法的原理,公司董事由股東會選舉產生,獨立董事也是董事,當然也應當有股東會選舉產生。中國證監會的證監會的《指導意見》也規定獨立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但是這一規定過於原則。在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過於集中的情況下,由於資本多數決原則的應用,控股股東很可能會利用自己手中的股權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獨立董事。因此需要在選舉時引入累積投票制。累積投票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東的操縱行為,使少數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得到發言權,從而保證中小股東推薦的董事候選人在董事會中占據一定席位,最終使中小股東權益得到保障。中國新公司法中已經引入了累積投票制,《公司法》第106條規定,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監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股東大會的決議,實行累積投票制,但是這一條款並非強制性的條款,對於是否適用於獨立董事的選舉也未作說明,因此很難在上市公司中得到普遍遵守。
(三)引入聲譽機制與報酬激勵機制:美國的上市公司之中,獨立董事多來源於龐大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做獨立董事的動力很大程度上是源於聲譽機制。通常名人很重視維護自己的聲譽,視聲譽為生命,獨立董事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必然會盡職盡責。根據聲譽資本理論,股東可以充分相信獨立董事能有效的履行其監管責任,因為獨立董事不這樣做的話,市場將懲罰他們,使之將來再也沒有擔任獨立董事的資格。在國外,聲譽機制還有一個表現,就是聲譽受損的獨立董事在投董事責任險時,保險公司往往顧慮重重,或不願意承保,或以提高投保費用為承保的先決條件。這也迫使獨立董事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在中國雖然沒有完善的職業經理人隊伍,但是在上市公司中擔任獨立董事的人也大都為企業家、學者、和政要等社會名流,對於這些人來說聲譽往往比實際的經濟利益更為重要,尤其在曝光率極高,互聯網等傳媒高度發達的今天,一次小小的失誤便可能使這些名人名譽掃地,因此聲譽機制可以做到約束獨立董事的行為,至少可以保持其獨立性不被動搖。
對於是否應當給予獨立董事報酬歷來存有爭議。如果給予獨立董事報酬過高,那麼獨立董事很可能像普通董事那樣對報酬產生依賴,其獨立性便會受到影響,並陷入管理層的控制之中,但如果不給獨立董事報酬或者報酬過低,則很可能難以激發獨立董事的工作積極性,怠於行使職責,實踐中這樣的情形也時有發生。如前幾年的鄭百文案,被訴的獨立董事鄭州大學退休教授陸家豪,在其擔任鄭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期間,幾乎沒有從公司領取過任何報酬,但是也幾乎沒有參與公司任何的經營決策,甚至連公司的董事會也沒有參加過幾次。從這一案例不難看出,如果完全沒有報酬作為激勵因素,獨立董事的積極性是很難得到保證的。國外立法在這一問題的選擇上同樣選擇將給予獨立董事報酬納入激勵機制之中,並且其報酬通常由董事會下設的報酬委員會決定,但是對於報酬的多少規定不一。美國一些大公司大致在33000美元,澳大利亞的公司付給非執行董事的報酬總額較少,還不到高級經理、法律、財務等專業人員顧問的1/2。但不論數額的多少,獨立董事的薪酬一般不會與公司的業績掛鉤,否則會影響其獨立性。對此問題,證監會的證監會的《指導意見》中的規定是,上市公司應當給予獨立董事適當的津貼,津貼的標准應當由董事會制定預案,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並在公司年報中進行披露。所以中國在立法上也肯定了適當的薪酬對於激發獨立董事獨立性的作用,但是將薪酬標准交由董事會決定並由股東會通過的做法並不合理,因為在證監會的證監會的《指導意見》對於獨立董事人數規定僅為3人的情況下,控股股東很可能利用手中的股權優勢掌控獨立董事的薪酬標准,從而干預獨立董事職權的行使。因此還是應當盡快在董事會中成立薪酬委員會,由大部分由獨立董事構成的薪酬委員會決定自己的薪酬,並由股東大會通過或者由董事會通過,以保證獨立董事既不有失其獨立性,也不會因為沒有報酬而怠於行使其職責。

❾ 請問如何在網上找到上市公司發布虛假財務報表的案例

上市公司發布虛假財務報表的案例
前 言
美國自二00一年十月以來,陸續爆發安隆(Enron)的財務報表不實報導、世界通訊(Worldcom)的隱瞞虧損、線上時代華納(AOL LIME Warners)的虛報廣告營收及強生制葯(Johnson)被控隱瞞產品過失,甚至連國際知名的奇異公司(G.E.)、美國國際集團(AIG)、思科(Cisco)、摩根大通銀行及國際商業機器(IBM)等也因為可疑的會計操作實務,而讓投資人起了疑心,弊案酬聞,使得股市狂跌,造成美國自30年代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大的投資信心危機。
有鑒於此,美國參議員沙班(Paul Sarbane)提出的著名的沙氏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又稱為「企業改革法」),該法案的重要項目包括:強化主管機關之監督、公司治理、會計師獨立性等,並成立公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尤其在會計師獨立性及內部控制等議題上,明文規定會計師不得同時為同一客戶提供審計及非審計服務,並加強對公司內部稽核之監控。
會計師查核簽證之功能原在賦予會計師站在保護投資大眾的立場,以稽核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資訊。然而一連串的企業丑聞案,使會計師的公信力受到懷疑,從而影響公開發行公司的財務報告、財務報導准則、會計及審計規范與管制的可靠性。
一九九七年底的亞洲金融風暴,凸顯出亞洲企業仍以家族及集團化經營為主,大陸的」老三案」(深圳原野、海南中水、長城機電)導致涉案會計師事務所解散、相關注冊會計師承受嚴厲的行政處罰;「新三案「(瓊民源、紅光實業、東方鍋爐)則是「所破人亡」,而查核銀廣夏、東方電子的注冊會計師更是鋃鐺入獄,遭受懲處 。台灣在二00四年爆發之博達、皇統、宏達科、訊碟、升技等上市公司高層人員挪用公司資金,進行股價護盤及利益輸送等情事,引發了本土性金融風暴,不僅使一般投資人蒙受重大損失,更使金融體系的資產品質惡化,投資人信心大受打擊,亦使得簽證這些公司的會計師受到輿論及法律上嚴格的譴責 。
為防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如何建立一套公司治理制度以偵測舞弊,便顯得異常重要。公司治理可分為「內部監控「,及「外部治理「兩類,前者企求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機制,由股東會與監督機關善盡監督義務,避免公司經營者從事道德危險之行為;後者則希冀由交易相對人、債權人、市場、主管機關、證卷商、會計師、及社會大眾等共同發揮力量來監督公司經營者追求公司利益。世界銀行於一九九九年提出之公司治理架構如圖一所示:
爰此,本文乃藉由分析財務報表虛假之原因及特點,並從兩岸之經營環境與會計師之責任與獨立性規范之觀點,探求如何落實公司治理制度中,有關兩岸會計師查核簽證之一環。

一、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之原因分析

所謂「虛假財務報告」,是指財務報告中所揭示的財務會計資訊存在嚴重不實或者財務報告的揭露存在重大遺漏。不同的企業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的動機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個層面:
1. 股價考量
若經營高層本身就是大股東或有業績預算的壓力,為了使該公司有更高的股價,進而使自己本身持股市值增加,便有強烈的誘因趨使他對財務報表動手腳,從營業收入開始,不論是毛利率、營業費用、營業利益、業外收益等都有可用來「窗飾「財務報表。此與投資人及分析師長久以來非常重視公司的營業收入成長、毛利率變化、盈餘成長及每股盈餘等數字上,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2. 募集資金的考量
對於有募集資金壓力的公司而言,如何從市場上募得較佳的資金條件,企業的營運獲利狀況,是關鍵性的因素,此乃經營高層要對財務報表作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為了能夠順利地從資本市場上募集到所需要的資金,條件不佳的企業若欲配股或增發新股,就會操縱損益,發布虛假的財務報表。
3. 經營管理階層之薪酬與公司績效有連帶關系
企業管理階層之薪酬結構自1990年代發生變化,為獎勵管理階層之經營績效所發放之紅利,從過去之現金紅利制轉變成目前多數公司以股票選擇權作為員工之酬勞。根據統計,企業對於股票選擇權之發放比例在過去十年間成長三倍,其相對應之價值更是驚人,1997年全美前2000大企業所發放之股票選擇權市值約為50億美元,至2000年時,其市值已增加為162億美元,其價值短短三年間就超過三倍。兩岸上市公司的高階經營層通常不會願意自己因業績不好而下台,但在經營環境艱困時,作假帳就變成經營層要維持好獲利績效的選擇項目之一。股票選擇權誘使企業管理階層積極創造經營績效以拉抬公司股價,台灣目前常見的方式包括提早認列未實現收入、隱藏負債、使用其他新穎的會計手法等,以提高公司當年度之盈餘。大陸企業目前仍然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體,上市公司大部分也是由原來的國有企業改制而成,在管理體制上還帶有原來的一些特點,有些經營管理者在上任的當年會希望公司利潤能有大幅上升,從而展現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績效。亦有部分經理人為達到此種預期,便會著手粉飾財務報告。
4. 資產重組或合並過程中的需要
企業的資產重組和合並,往往涉及很多人的利益,為了滿足不同的利益需要,企業通常會藉改制和合並之機製造虛假的財務報告。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為了維護企業在股票市場的形象,藉合並之名迷惑投資者。
隨著兩岸證券市場的發展,國家對市場的監管愈來愈趨嚴峻,上市公司發布虛假財務報告所需承擔的風險也逐漸加大,通常必須有很大的誘因,才會促使上市以司挺而走險。

二、 產生虛假財務報告的原因及理論分析

由於資訊的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擁用較多資訊的一方就能夠利用資訊為自己謀利,審計的產生即為了減少資訊的不對稱。美國證管會向來以其透明的資訊揭露、嚴密的會計法規及有效率的執法機構,建置堪稱最具效率之市場規范架構。並於2000年8月訂定「公平揭露規則」 (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簡稱Regulation FD),禁止企業與證券分析師於非公開場合接觸時傳遞有關企業內部之重大未公開訊息。惟Regulation FD之實施仍無法完全解決資訊不對稱之問題,證券分析師於安隆、世界通訊案中,不但獲知企業內部之重大未公開訊息,甚至隱而未告或發布不當之研究報告以誤導投資人。致使投資人質疑證管會是否確有善盡主管機關監督之責。
產生虛假財務報告的動機,究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利益和風險的權衡」決定了企業為什麼做虛假財務報告;二是「資訊不對稱」決定了企業為什麼能夠做虛假財務報告。
自1990年代全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就替顧客提供管理諮詢服務,即為其查帳客戶同時提供審計與非審計服務。由於管理諮詢服務之公費收入遠較查核業務為高,其潛在之市場讓五大會計師事務所除削價競爭外,對於查帳客戶偏好之會計方法,也漸選擇以默認應對。會計師就此之利益衡量,使獨立性漸受侵蝕。
企業出具虛假財務報告一旦被查出,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可能造成公司經濟利益和社會形象的損害,日後成為被稽查的重點對象,造假者個人的經濟利益損失和法律責任的追究等。盡管如此,仍有企業為追求從而鋌而走險。加諸目前企業內、外部監管不力等因素,企業出具虛假財務報告被稽核的比率相當低,且對舞弊案之懲處力度不大。

三、 兩岸財務報告造假的主要手法
大陸有學者針對其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進行研究 ,本研究更加入近期台灣的舞弊造假手法加以比較。從理論上來說,舞弊最終乃須透過財務報告表達出來。表一說明了兩岸上市司財務舞弊案的造假手法。
表中列示的造假手法都是窗飾財務報告的做法。為了滿足不同的目的,會計人員會靈活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得財務報告符合管理階層之期望。茲將財務會計實務中,茲將常使用的財報舞弊方式說明如下:
1. 虛增銷貨收入
此乃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手法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如大陸紅光實業、黎明股份、銀廣夏等,--為了提高凈收益,從而達到配股或分紅等其他目的,管理當局於是透過製造某些虛擬的銷貨業務,從而高估其銷貨收入。
台灣2004年爆發的地雷股中,亦有多家上市公司以先設立人頭或空殼公司,再由地雷公司與這些人頭公司進行進貨及銷貨的交易,如此一來,就可「憑空創造」經營階層所要的漂亮營收數字,以近期降為全額交割股的升技為例,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升技2004年上半年自Top Rise等3家供應商進貨55億元,占總進貨金額之70%,同期間,銷貨至Sunfine等4家公司61億元,占總銷貨金額之71%,其中有高達41億余元無實際通關證明文件,此外,以上所提及7家進貨及銷貨公司都在香港注冊,且住址皆相同,明顯是設立來作虛灌營收的空殼公司。結果,升技2004年前3季的148億營業收入,近15億的稅後凈利及2.41元的每股稅後盈餘,絕大部份是造假作出來的。
2. 虛增應收帳款
虛增應收帳款可同時虛增銷貨收入。由於會計處理上只要有單據證明銷貨,便可認列營業收入及應收帳款,因此,某些公司為了增加營收,會刻意放寬銷貨政策,例如延長客戶付款期限、給予較多的折讓或利用有關出口貨物優惠政策,虛增收入等,使營業收入在短期間不正常地增加,這對公司的損益表有一定的美化作用。 例如,大陸51黎明弊案中,即為了達到虛增收入、利潤的目的,些擬銷貨業務和銷貨對象,不惜虛開銷貨發票,虛增收入。該公司所屬的營銷不能作進項抵扣的普通增值稅發票,虛增主營業務收入2269萬元,而台灣的博達公司亦利用關系企業製造多起虛擬之交易。

表一 兩岸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的造假手法

虛增銷貨收入 虛增應收帳款 存貨價值的任意調整 會計政策利用 關系人或子公司交易 費用的轉移和調整
大陸紅光實業舞弊案 ★ ★ ★
大陸鄭百文舞弊案 ★ ★ ★
大陸張家界舞弊案 ★
大陸ST黎明舞弊案 ★ ★ ★ ★ ★
大陸大東海舞弊案 ★ ★
大陸銀廣廈舞弊案 ★ ★ ★ ★
大陸麥科特舞弊案 ★
台灣博達舞弊案 ★ ★ ★
台灣升技舞弊案 ★ ★ ★
台灣皇統舞弊案 ★ ★ ★ ★
台灣宏達科舞弊案 ★ ★
台灣太電掏空案舞弊案 ★ ★ ★
台灣中強電子舞弊案 ★ ★

1997年度大陸上市公司61.12%的應收帳款是其關系人交易 (見表二),其中與控股公司發生的應收帳款關系人交易達95.29億元,占總額的39.71%,與同屬控股子公司、集團附屬企業和兄弟公司之間發生的應收帳款金額為75.13億元,占總額的31.31%。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上市公司關系人交易中應收帳款金額盈餘過大,顯示操蹤現象顯著。

關系人 交易筆數 交易金額(億元) 所佔比例(%)
直(間)接控股公司 291 95.29 39.71
從屬控股子公司、集團 145 75.13 31.31
附屬企業、兄弟公司、子公司 98 26.31 10.96
聯營、參股公司 207 17.47 7.28
合資公司 11 25.79 10.74
小 計 752 239.99 100.00

資料來源:蔣義宏、魏剛著,「中國上市公司會計與財務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
學出版社。

3. 存貨價值的任意調整
在銷貨收入不虛增的情況下,「盈餘管理」的焦點就著中在成本及費用兩個方面。銷貨成本的調整主要集中在存貨成本的調整,而存貨所包括的層面較廣,設計方法又多,乃為財會人員提供了很多虛擬財報的管道。假若,該產品需求不錯,在通路上的貨品銷售不成問題,對該公司將不會有負面影響,但是,若該產品在通路上出現滯銷的情況,不僅公司未來業績將受影響,之前異常增加的應收帳款,也有可能會變成呆帳,若通路商要求退貨,又是另一筆退貨呆帳,二者皆可能影響公司獲利狀況,台灣多年前生產電腦顯示器的中強電子,就是因此而關門大吉。
另外,台灣2004年中股市最大地雷之一的博達案,自1999年開始,即透過國內外人頭公司,以假買賣的方式做帳達141億元,由於當時手機概念股當紅,博達即大肆宣傳其所生產的砷化鎵未來應用在手機上的商機有多大,成長性有多高,為了圓這個謊,博達透過這些人頭公司,以假銷貨單進行堆貨,在進貨方面,則另外找了7家,自設2家原料供應商配合出貨洗錢,虛灌營收手法的手法與升技案如出一轍。
大陸部分則有麥科特公司透過偽造進口設備融資租賃合約,虛列固定資產9074萬港元;採用偽造材料和產品的購銷合約、虛開進出口發票、偽造海關印章等手段,虛增收入30118萬港元,虛構成本20798萬港元,虛構利潤9320萬港元。又如例如黎明進出口公司擅自將其本應在「委託發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外委加工服裝業務,通過與被委託方對開發票的形式,進行銷貨核算,以虛增888萬元之銷貨收入。
4. 會計政策利用
有時上市司也會利用會計變動或會計制度和准則的漏洞來操縱利潤,如改變短期投資處理損益法及會計原則變動等。尤其在新制度剛出爐,具體作法尚未明確規范時,被利用造假的情況最多,如當企業被允許對各種資產提列減損准備時,這類准備就成為調節利潤的主要方法,此外當制度和准則中的某些特殊情況,需要主觀判斷或估計時,也容易被造假者利用,如或有事項的可能性的判斷,企業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是否揭露、如何揭露的決定。所以,在造假方法中,重大事項的故意遺漏也被頻繁地使用。
5. 關系人或子公司交易
上市櫃公司除了可運用關系人或子公司交易虛灌營收外,亦可與這些關系人或子公司從事財務交易,以達到增加公司獲利或圖利他人之目的。例如:台灣早期的資產股利用關系人交易買賣農地或山坡地等圖利他人。近年來台灣的太電掏空案就成為這種財務操作的代表性例子。根據檢方調查,當時太電副總經理及財務長胡洪九,在民國82年到87年間,設立包括「中俊企業」等146家虛擬企業,再以太電為這些公司作擔保,由這些虛擬企業向銀行大筆舉債,得款後將這些款項轉往海外洗錢,再把債務拋給太電,導致太電損失達新台幣200億元,若折回現值,金額高達400億,大陸部分之關系人交易則絕大部分透過應收帳款產生,如上述之第二點所述。
6. 費用的轉移和調整
所謂費用轉移,是指延遲費用與外界第三者(可能是供應商、客戶,也可能是關系人)交易的入帳時間,以增加本期損益。另外,折舊費用的任意調整,資產減損或報廢時機的選擇,也可用來操縱損益。在大陸百文管理舞弊案中,公司上市後三年運用年度截止日前後之收入、費用的操蹤方法,任意沖減成本及費用、費用跨期入帳等手段,以累計虛增利潤約14390萬元。

四、 公司治理對虛假財務報告的防範

虛假財務報告的審計難度很高,需要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運用高度的正直性和責任感,以保證財務報表之品質。為此,國家的監理機構也應制定完善的審計程序規范,建立責任制度,以約束審計人員的行為。同時,應建立配套的激勵機制,提高審計人員待遇,激勵他們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和水準。以下乃本文針對兩岸制度之建議:
1. 建立健全的外部監管體系
安隆案涉及財報舞弊及資產侵佔,擔任其簽證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on Co.,)因管理諮詢之業務考量,無法客觀地從事審計工作,反倒成為經營層舞弊的馬前卒。因此美國通過沙氏法案,對會計師痛下殺手,不再信任其「自律」,改以PCAOB直接監控會計師工作品質、執行會計師之管理懲處,會計師遂落入「他律」之手。因此兩岸應建立健全審計財稅、證券等監管體系,明確劃分各部門在打擊財務報告舞弊的職能范圍,使之形成有效的監管網路。隨著大陸傳統政府審計領域逐漸向民間審計開放,在增加業務渠道的同時,也自然帶來其他政府部門的監管,例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件」規定的「委託會計師對外資金融機構審計的管理辦法」,要求外資金融機構的設立必須聘請中國會計師,由其對外資金融機構財務報表進行法定審計,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對從事此項審計業務的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品質進行調查,並擁有處罰權。台灣目前已設有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全聯會評鑒委員會(財政部)、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等,但懲戒、或訂定會計准則,多依證期局之要求,被動從事。且證期局人手不足,形成懲戒輕、會計准則訂定慢。或許,證期局應效法PCAOB,名正言順地讓會計師公會繳械,並撥補足額經費,制定財會准則、
審計准則、強力監督會計師之查核品質、速懲怠忽,才可能遠離博達風暴。
2. 內部監管
董事會被認為是解決管理階層潛在自利誘因及不適任問題之適當方法,其特色是設置獨立董事及各種不同功能之委員會。一般認為,獨立董事制度之功能有三:1.提升經營績效;2.汰換不適任之經營者;3.對違法經營或利益沖突交易等道德危險之監督。目前,美國雖僅有密西根州公司法明文規定公司應設獨立董事,但實務上美國多數大型發行公司之董事會,有半數以上之成員階為獨立董事。
因此,兩岸企業有先建立完善的董事會制度,加強公司治理機制的有效性,從而抑制虛假財務報告。如前所述,亞洲企業董事會的成員大多數是企業的經理層,內線交易現象嚴重。如何提高董事會成員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將是兩岸企業董事會制度急需解決的問題。董事會功能的強化有助於強化企業財務報告體系及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杜絕董事會授權的虛假財務報告的發布。
其次,在健全董事會制度的基礎上,有效建立企業內部管理和會計制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目前已為現代企業科學、有效管理、合法營運的重要標志。只有董事會制度的完善,內部審計才能具有其應有的獨立性,從而發揮內部監督職能,以抑制虛假財務報告的發布。
3. 會計師必須就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之評估結果出具查核意見
台灣目前系由證交法及其施行細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對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對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記者會作業程序」、「公開發行公司網路申報公開資訊應注意事項」等予以規范,公司應依規定須將重大訊息內容或說明輸入證交所指定之網際網路資訊申執系統,以減少投資人資訊不對稱現象。台灣之公開發行公司如有關系企業者,應依規定編制關系企業三書表,此外,兩岸的公開發行公司除應於財務報表揭露海外投資及大陸投資資訊外,以公司對轉投資公司直接或間接具有重大影響力者,再揭露其被投資公司從事資金貸放、背書保證、重大資產、交易關系人交易等資訊。
4. 同業評鑒方面
台灣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設會有業務評鑒委員會,負責評鑒規則之制定及會計師之評鑒,而評鑒委員會之組成,除會計師代表外,尚包括政府機構代表及學者專家,不會有由會計師完全主導之情況。大陸的財政部門是會計和會計師業的主管部門,有責任整頓會計秩序、加強會計監管。而大陸的會計師協會作為會計師行業的自律性組織,未來將更密切與會計師、政府等有關部門的聯系,進而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五、 小結

當前,兩岸的市場經濟發展還不夠完善,證券市場、審計市場、經理人員都存在許多問題。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國家審計的監管是必要的。所以,針對虛假財報告審計,應充分發揮國家審計的監督運作,利用會計師的獨立性、權威性,以維護會計資訊使用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做為一個優秀的會計師,必須客觀地評估所觀察的情況及搜集的證據,並對於任何潛在的負面指標或跡象,保持專業上應有的注意,以確保財務報表無重大不實的表達。對於值得懷疑的問題或線索,能鍥而不舍深入了解受查單位之經營、財務情況及產業特性,財務報表之審計目標雖為財務報表的允當性,但會計師揭露重大舞弊仍是責無旁貸的。

參考文獻:
1. 黎明案資料來自《摘自「黎明頭上的光環-財政部遼寧專員辦訪談錄」》中國證券報http://www.cs.com.cn/2001-4-25其餘案件資料來源:http://www.csrc.gov.cn(中國證盟會網站)
2. 林炳滄,如何避免審計失敗,翰中印刷有限公司1997年版
3. 飛草,四類上市司業績基本不可信http://www.homeway.com.cn2001.9.26
4. 孫健,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分析《中國財經報》2001.3.21
5. 裘理瑾,李若山,病痛思痛,對「瓊民源」事件的一些思考《財務與會計》1999年第5期
6. 胡壽齡,從「黎明股份事件」看CPA審計,《財務與會計》2001.5.31
7. 中國上市公司十大管理弊分析及偵查研究,biz.163.com/05/04081/17/1GR60JJi00020QDS.html,來源:網易商業論壇。
8. 李若山,周勤業、方軍雄,注冊會計師:經濟警察嗎?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9. 朱應舞,「追蹤沙氏法案最新脈動」,會計研究月刊,第209期,民國92年4月,PP.92-101。
10. 薛富井,「沙氏法案新發展與我國相關規范探討」,會計研究月刊,第215期,民國92年10月,PP.76-90。
11. 「美國企業改革法案對我國上市司管理制度適用性之探討」,台灣證券交易所,民國92年10月。
12. 丁克華,「沙氏法案為我國立法革新帶來的啟示」,內部稽核,民國92年12月。
13. 黃世忠,「會計數字游戲—美國十大財務舞弊案例剖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4. 蔣義宏、魏剛,「中國上市公司會計與財務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15. 鄭朝暉,「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偵察研究」,《審計研究》第6期,2001。
16. 「4招密技 破解上市櫃公司作假帳」,理財周刊第227期。
17. 方順逸、黃培琳、蕭惠元,「借鏡沙氏法案進行修法之探討」,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2004年9月。
18. 陳曉佩,「沙氏法案2004最新發展及其借鏡我國相關規范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3卷第三期。
19. George I. Victor & Moshe S. Levitin,」Current SEC & PCAOB Development」, The CPA Journal, Dec. 2004.
20. http://www.sec.gov
21. http://www.cfo.com
22. http://www.pcaobus.org

閱讀全文

與經濟法鄭百文陸家豪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