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管理經濟學案例分析題和答案
甘肅省南部某鄉鎮企業與八十年代初,為適應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對牛奶需要量不斷增加的趨勢,開辦一個向城市居民提供高質奶粉為主要產品的奶牛廠,由於該廠地處畜牧區,當時該地區牧場較少,奶粉市場供不應求,該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奶牛數量從開始的20頭發展到50頭。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皮革業發展迅速,皮革原料緊缺,皮革原料價格高速上漲,各地的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大幅上漲,該廠廠長決定將原有奶牛全部宰殺,用原奶牛廠所獲全部積累利潤和50萬元貸款,於兩年內將原工廠改建為當地較大規模的皮革加工廠。但進入九十年代後,輕工業日益疲軟,企業財務入不敷出,開工率從原來最高的95%下降到40%,工人工資拖欠達一年以上,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回收率不到60%。為盡快扭轉企業虧損面貌,廠長決定以購價30%的價格(設備折舊率累計達40%)出售製革設備,重新興辦奶牛廠。
(一)試選擇以下題目之一,對上述案例進行分析:
(1)從供需均衡角度看,該廠長的決策是否正確?為什麼?
(2)以邊際分析方法,分析該廠長的決策有何值得借鑒之處?為什麼?
(3)從機會成本角度分析,該廠長的決策是否正確?為什麼?
(二)如果你是該廠廠長,如何從事上述決策?
--------------------------------------------------------------------------------
一、機會成本的定義
經濟學中對"機會成本"是指由於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又稱擇機代價或替換成本。它反映不選擇最佳方案或機會的"成本",或者說是因選擇某一經營項目所犧牲的另一機會可獲得的利益。他不同於會計成本,即使你所作的決定表面上能取得收益,但由於你所放棄的另一個機會可獲得更大收益,所以實際上你還是虧損。
二、結合案例分析
1.第一個決策不妥
從本例來看,八十年代初,隨著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對牛奶需求量不斷增加,結合當地牧場較少,奶粉市場供不應求,興辦奶牛廠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應該是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的。事實上,如文中所描述「該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奶牛數量從開始的20頭發展到50頭」,可見奶牛廠的確是有利可圖的。「八十年代中後期,皮革業發展迅速,皮革原料緊缺,皮革原料價格高速上漲,各地的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大幅上漲」。俗話說「船小好掉頭」,小型企業生產靈活,易於轉行,對市場需求反應靈敏。GE傳奇CEO傑克·韋爾其,在其擔任通用電器的CEO期間,就努力使象通用電器這樣的大企業能夠象中小企業一樣,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和經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通用電器成為世界企業20強之一。所以像牛奶廠這樣的小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是必要的,也正是其長處所在。該廠長看到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好,考慮是否轉行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是可以說明智之舉。但是在作出賣掉奶牛廠,新建皮革廠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下面這個問題:奶牛廠和皮革廠誰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從案例中可以看到,在當地發展奶牛場是有優勢的,一來牛奶需求日益增長,二來當地處於畜牧區而牧場又較少,市場是供不應求的,遠未達到飽和。相關材料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對牛奶市場的需求量將大增。中國奶業協會2005年6月發表的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表明,中國人均牛奶佔有量增長速度與人均GDP增長速度呈正相關,關系達到0.93,乳製品是城鎮居民收入需求彈性最大的動物性消費品,需求彈性系數達到了0.674,也就是說,收入增長1%,乳製品消費增長0.674%。國際乳業聯合會主席吉姆·貝格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國乳品的消費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今後的市場潛力足以使產品更加多元化。解決奶源問題、提升消費者能力、生產新鮮乳製品將是中國乳業未來的方向。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人均奶類佔有量僅21.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據規劃,中國計劃到2010年把人均佔有的奶量提升至28千克,到2020年再提升至42千克以上。
乳品在二十一世紀初依然還有如此巨大的上升空間。更何況,在八十年代末,中國乳品市場正處在方興未艾,蓬勃發展階段,興辦乳品生產加工企業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在80年代中期,中國皮革業迅速發展,皮革原料緊缺,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皮革原料的價格高漲。由於當時皮革市場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將導致大量的投資者投資該市場。由於更多的生產者爭奪這一市場份額,隨著工廠的增加和產量的擴大,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牛皮原料的市場供給開始出現供給大於需求,超過了供需平衡點,發生了生產過剩,導致牛皮原料市場開始出現疲軟,利潤開始下滑,部分小企業開始虧損。皮革製品對於當時的中國普通老百
Ⅱ 《管理經濟學》應用性習題答案
我也在尋求答案呀,有人知道了告訴我一下
Ⅲ 舉一實例說明「管理經濟學」知識在企業生產經營或人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我是經管系的高抄東娟老師~沒想到快交卷了還在網路問人。好好做吧,就這題書上沒得抄你也不用這樣。我也網路過了,我把網路前一百頁有類似或者矇混的答案我都記下來了,如果發現你卷子有相同的話,那你准備下吧,大四畢業前先來找我吧。
Ⅳ 能否給舉幾個經濟學中彈性理論在管理經濟學中的應用實例急!
一個直接的應用:決定產品降價還是提價,彈性<1,提價,彈性>1,降價,這樣利潤最大化。
Ⅳ 請結合你的工作或生活實踐。給出一個實例,用管理經濟學理論分析(500-600字)
管理經濟學是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理論基礎的一門應用經濟學,將微觀經濟學理論與經濟分析方法應用於企業經營管理,以實現企業資源的最佳配置,從而在經濟理論研究與企業決策實踐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學習管理經濟學的目的就在於把理論知識應用於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實踐,為企業經營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提供答案。國內外眾多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都將管理經濟學定位為必須課程,凸顯了其在培養造就經濟管理人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書是干春暉教授多年教學研究的成果,充分體現了作者「突出理論前沿,反映管理現實」的寫作宗旨,其特點如下: 一、前沿性。近十幾年來微觀經濟學理論和管理實踐有了長足的發展,因此本書的特色之一就是力圖把這些新理論和新方法,如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和產業組織學等,介紹給廣大讀者,尤其是國際上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的前沿成果,注重從產業組織的獨特視角剖析企業的經營決策問題。 二、實用性。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本書將讀者對象定位在初學者,對經濟學知識的要求比較低。因此,本書的最大特色是十分通俗易懂、簡明清楚地介紹和論述了管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剔除了一些較為復雜的公式和圖表,力圖將深奧復雜的問題分析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突破了以往對管理經濟學研究教學的某些局限性,拓寬了管理經濟學研究教學的領域,豐富了管理經濟學研究教學的內容。二是精心選編大量現實案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突出管理經濟學的應用性質,用實例說明如何在管理決策實踐中運用經濟學原理,提高讀者分析實際問題和從事管理決策的能力,充分體現了管理經濟學作為決策工具的真正價值。 三、適教性。本書內容編排適合教學和自學需要。每章之後附有本章小結,用最簡明的語言概括基本概念的要義和每章內容的重點,並設計了相關的思考與練習,幫助讀者系統復習和鞏固所學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管理經濟學的內涵
一、管理經濟學的含義
二、管理經濟學的地位
第二節 管理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邊際分析法
二、最優化分析法
三、博弈分析法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風險與信息
第一節 風險的衡量
一、概率
二、期望值
三、方差
第二節 風險偏好與風險降低措施
一、風險偏好
二、降低風險
第三節 風險決策與不確定型決策
一、風險型決策
二、不確定型決策
第四節 信息不對稱與逆向選擇問題
一、信息不對稱與信息經濟學
二、舊車市場與逆向選擇
三、逆向選擇的解決方法
第五節 委託代理問題與激勵機制
一、委託代理問題與道德風險
二、激勵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市場供求與市場均衡
第一節 需求與需求函數
一、慾望與需求
二、需求函數
三、需求規律
四、需求變化與需求量變化
第二節 供給與供給函數
一、供給與供給函數
二、供給規律
三、供給變化與供給量變化
第三節 市場均衡分析
一、市場均衡
二、市場均衡的比較靜態分析
第四節 市場非均衡分析
一、最高限價分析
二、最低限價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 需求彈性分析
第五章 生產技術及其選擇
第六章 成本與利潤分析
第七章 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廠商決策
第八章 完全壟斷市場中的廠商決策
第九章 壟斷競爭市場中的廠商決策
第十章 博弈論與寡頭壟斷市場中的廠商決策
第十一章 定價實踐
第十二章 市場結構分析
第十三章 市場行為分析
第十四章 企業、市場與政府
部分思考與練習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Ⅵ 請教達人幾個管理經濟學案例
結合平日工作及所學,僅談談個人的理解:
1、書籍新版本推出的問題:
無論那種教科書類型的系列叢書翻版出版的時候,都會增加一部分的內容(比如羅賓斯所著的管理學第6版和第7版比較,後者增加了電子商務的內容)。一個學科的大框架是不會輕易變動的,基礎原理也是經過了時間的推敲,因此這些佔了書中90%的成分不會變也沒法變,可其餘甚至不到10%的篇幅的變化吸引了消費者,因為這部分的變化體現了時代的變化,這么做,是一種順應學科發展趨勢的做法。新版本推出的確會迅速將舊版本推入難銷的境地,但是,即便薩繆爾森的的經濟學教科書不翻新,我想還有別的學者的教科書會去翻新,讀者選擇的時候,除了權威,也會考慮進去這本教科書是否結合了最先進的觀點和理念,因此,不斷翻新教科書,某種意義上給了讀者一種感覺:我的書,順應時代潮流,即代表了權威,也代表了趨勢。
2、計程車司機的問題:
假設計程車司機是一個經濟人。在雨天,誠然會多出很多很多生意,然而問題在於,如果雨天出車,同樣也會增加很多不便利的成本(比如:雨天視野模糊,雨天路滑,開車速度受影響;雨天易堵車等)。任何人在考慮事情的時候都是在做決策,計程車司機選擇雨天是否出車也是在不斷的做決策,很多司機並不習慣於雨天出車,加上理性的從經濟角度考慮,雨天雖然有很多生意,然而也會途加很多成本,他們認為這樣做不值得(要考慮到計程車司機自己是不會去做一個數據統計,來算算雨天增加的收入會不會大於增加的成本,而只會考慮到收入增加的同時也增加了成本),因此,大多數司機選擇向習慣妥協。
3、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利潤率高於漢堡包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你這四個問題裡面最不好回答的一個,因為原因很多很散,不好總結。下面我只例句出來一些理由,供你參考:(1)漢堡包原材料進入麥當勞的時候,是肉、生菜、麵粉;產出的時候,產出了可以使用的漢堡包,經過了很長的生產流程,如果要保證質量,生產流程就需要施加質量控制以及標准化流程監督;然而可樂,進入麥當勞的時候,就是可樂原漿或者可樂粉,輸出的時候,按照比例兌水而已,在這個環節,麥當勞對漢堡包的投入是高於可樂的。用這種角度去推,就可以看到,每一美元單位價格對應的漢堡包中凝結了很多麥當勞的成本;而每一美元單位價格對應的飲料中,凝結了更多的是麥當勞的品牌影響。
(2)麥當勞和肯德基成功的關鍵有二:一個是選址,一個事標准化。標准化對於麥當勞的成功功不可沒,那麼公司必然重視標准化的執行。這就說明,加工流程越長,花在產品上的成本消耗就越高。用這種方法去推理,我們就可以拿麥當勞的任何一種商品出來比較利潤率。比如:雞塊兒的利潤率高於漢堡包但是低於飲料。
此類視角,你可以分析出很多理由。
4、通用電氣的問題:
朋友,我說了很多,前三個問題如果你滿意,附加個留言,我繼續回答第四個,如果不滿意,我也不浪費你的時間。
第一次補充:
對於您的提問:個人感覺,經濟學著作翻新的問題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個產品周期理論的反應。我們知道,任何一種產品,在產品本身既定不變的親體下都難免會經歷一個從「明星類」業務,到「現金牛」業務,再到「瘦狗類」業務的過程,這樣的周期或長或短,然而只要是商品,就難逃此規律。如果我沒有記錯,這個叫做波士頓矩陣。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此書舊版本在金牛類業務期間,如果不退出新版本,那一定會因為其他競爭產品的出現而被迫步入瘦狗類業務。與其如此,我們還不如改變產品本身,通過上文我談及的不到百分之十的更新,來延長自己「現金牛」期限,從而不斷的使這個產品有可觀利潤。不要將眼光局限於:「如果我推出新版,舊版一定難買」這個角度,因為無論你作為還是不作為,舊版的書早晚會完蛋。我們見過暢銷書,可是什麼時候見過暢銷30年不敗的書?(史記、聖經這種越老越值錢的除外)
Ⅶ 一道管理經濟學的案例題,誰幫我給一下答案呀。。跪求
這道題的答案很簡單,只能怪你平時不努力學習,一定要好好學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