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非貨幣經濟學

非貨幣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3-03 14:56:06

1. 非專業的關於貨幣的或金融學經濟學的一些問題,望長老級點撥

第一個問題:實際是一個貨幣體繫到另一個貨幣體系的過渡。這個本質就是「新錢換舊錢」。是從金屬貨幣到紙幣的過渡,還是紙幣到紙幣的過渡,規定一個舊貨幣和新幣(紙幣)的比價,進行兌換;新幣成為法定貨幣流通,舊幣在一個適應期內可以繼續流通,但是銀行不再准備舊幣,發放的都是新幣,在適應期過後舊幣就全部退出流通。舊幣是金屬幣的,可以珍藏。

第二個問題:一個國家發行的貨幣,國家是債務人,貨幣持有者是債權人。或者說,貨幣當局是債務人。舊錢換新錢,你真的損失了嗎?這些通貨可以交換等值的使用價值,而使用價值是人類社會財富的物質構成,這是永恆的范疇。

第三個問題:貨幣的第一次投放就是新舊貨幣體系的過渡過程。具體的操作不清楚。問題在於這一定是通脹過程嗎?如果基礎貨幣的投放少於經濟運行需要的貨幣量呢?

第四個問題:貨幣存量的決定,有馬克思的理論,但是很難測算準,還有貨幣數量理論,劍橋方程,費雪方程等等。

第五個問題:具體看看銀行學的教程。

第六個問題:不是。

第七個問題:沒有起點的說法。

第八個問題:是的。

第九個問題:這是匯率的決定,一般金融學的書,將不透徹,看看國際經濟學的書。

本人不是金融學的。可以看出你剛剛接觸經濟學,不要急於求成。慢慢來你的問題不僅要看金融學的書,還要看看銀行學的書,金融實務類的書。

2. 經濟學問題,畫圖解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非均衡是什麼狀態

經濟學問題,畫圖解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非均衡是什麼狀態?一動不動密度大

3. 宏觀經濟學 貨幣中性和貨幣非中性是怎麼回事 盡量用人類語言解釋

如果貨幣供給變化只是影響一般價格水平,一定量的貨幣供應增加(減少)只引起一般價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麼貨幣就是中性的;如果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引起實際利率和產出水平等實際經濟變數的調整和改變,那麼貨幣是非中性的。

貨幣中性指貨幣供給的增長將導致價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長,對於實際產出水平沒有產生影響。總體來看,古典學派和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都認為貨幣供給量的變化隻影響一般價格水平,不影響實際產出水平,因而貨幣是中性的。

(3)非貨幣經濟學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隨著西方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貨幣在其中調節作用的顯現,貨幣中性論對現實經濟的解釋作用也不斷下降,瑞典經濟學家魏克塞爾將利率分為貨幣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貨幣利率是現行的市場借貸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資的預期利潤率。

當貨幣數量增加時,貨幣利率低於自然利率,企業家因此會擴大生產,增加產出。而隨著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價上漲,就出現了積累性的經濟擴張過程。魏克塞爾認為政府有必要採取一定的貨幣政策,以使貨幣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從而消除貨幣對經濟的影響。

有關貨幣中性的問題是理論界長期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傳統的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量的增減只會導致一般物價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變化,而不會帶動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貨幣是中性的。

魏克塞爾首先對貨幣中性的問題提出質疑,他認為貨幣只有在銀行利率和自然利率相等時才是中性的,否則經濟就會發生累積性擴張或者收縮,貨幣就不是中性的。

哈耶克則認為貨幣只有在影響一般價格水平,而不影響相對價格水平的情況下才是中性的,否則也會影響經濟運行,貨幣就是非中性的。根據這樣的標准,凱恩斯理論中的貨幣是非中性的,因為貨幣供給和需求對實際收入是在充分就業水平,還是非充分就業水平的決定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帕廷金的「實際余額效應」分析說明在特定的條件下,貨幣存量的變動會引起一般價格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地變動。這就是說,帕廷金用與古典數量論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與古典學派相同的貨幣中性的結論。

但是,帕廷金的分析突出了古典數量說沒有展開的貨幣影響經濟的過程分析,而在這個過程中,貨幣影響了實際經濟的運行,因此是非中性的。

真正指出貨幣對經濟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凱恩斯。1936年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文中指出,「古典」學派所謂充分就業的均衡只是一個特例,通常情況總是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有效需求(消費需求十投資需求)不足。

消費需求取決於人們的消費傾向,而投資需求取決於人們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要增加投資和消費,就必須降低利率,而利率決定於貨幣的供求關系。因此,在凱恩斯及其追隨者看來,貨幣的作用是巨大的,貨幣是非中性的,國家應制定適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克服經濟危機和蕭條。

凱恩斯認為,價格和工資缺乏彈性,經濟不存在一個自動矯正機制,經濟就可能出現非充分就業下的均衡,但這種均衡低於充分就業下的潛在產出均衡水平。

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資源,那麼總需求的擴大就會使產出增加,影響總需求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凱恩斯主張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擴大總需求,以此消除失業和經濟危機,促進經濟增長。

4. 經濟學意義上的貨幣是什麼

經濟學意義上的貨幣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因為 居民、企業和單位對執行流通手段和價值貯藏手段的貨幣的需求。 居民、企業和單位持有的貨幣是執行流通手段和貯藏手段的。如居民用貨幣來購買商品或者支付服務費用,購買股票和債券,償還債務,以及以貨幣形式保存財富等;企業以貨幣支付生產費用,支付股票、債券的息金,以貨幣形式持有資本等。 現代經濟理論認為,居民、企業等持有貨幣是出於不同的動機,它包括交易性動機、預防性動機和投機性動機等。與此相對應,貨幣需求也可以分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和投機性貨幣需求等。 交易性貨幣需求: 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水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預防性貨幣需求:指為了應付意外的事件而形成的貨幣需求; 投機性貨幣需求: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

希望採納

5. 經濟學家通常怎樣定義貨幣

貨幣-定義貨幣西方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貨幣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4、購買力的暫棲處。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實際上,後面4條應屬貨幣的職能定義。貨幣-本質關於貨幣的本質,在西方貨幣學說史上曾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貨幣金屬論,二是貨幣名目論。貨幣金屬論者從貨幣的價值尺度、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出發,認為貨幣與貴金屬等同,貨幣必須具有金屬內容和實質價值,貨幣的價值取決於貴金屬的價值。貨幣名目論者從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出發,否定貨幣的實質價值,認為貨幣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名目上的存在。貨幣金屬論是貨幣金、銀本位制的產物,隨著20世紀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潰,其影響力正日益減弱。目前在西方貨幣學說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貨幣名目論,這從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對貨幣的定義中可見一斑。最近出版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將貨幣定義為:「貨幣或貨幣供給是任何在商品或勞務的支付或在償還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東西。」這些定義都沒有科學地抓住貨幣的本質,但對於貨幣經濟分析也有一定的可用之處。不同的學說雖有其合理內涵,但都沒能在科學、全面的基礎上概括貨幣,從而導致在經濟生活中長期存在著「貨幣拜物教」。馬克思第一個科學地從多角度定義貨幣。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換發展和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貨幣執行著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歷史上不同地區曾有過不同的商品交換充當過貨幣,後來貨幣商品就逐漸過渡為金銀等貴金屬。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交換的擴大,商品貨幣(金銀)的供應越來越不能滿足對貨幣日益增長的需求,又逐漸出現了代用貨幣、信用貨幣,以彌補流通手段的不足。進入20世紀,金銀慢慢地退出貨幣舞台,不兌現紙幣和銀行支票成為各國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續,但是支配貨幣運動的始終是馬克思所揭示的貨幣流通規律。通常,每個國家都只使用唯一的一種貨幣,並由中央銀行發行和控制。不過也存在例外,亦即多個國家可以使用同一種貨幣。例在歐盟國家通用的歐元,在西非經濟共同體的法郎,以及在19世紀的拉丁貨幣同盟,名稱不同但能在聯盟內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貨幣。一個國家可以選擇別國的貨幣作為法定流通貨幣,比如,巴拿馬選擇美元作為法定貨幣。不同國家的貨幣還可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比如,在法國和比利時使用歐元之前,它們和瑞士的貨幣都叫法郎。有時因為特殊原因,同一個國家內的不同自治體可能也會發行不同版本的貨幣,例如在英國,包括英格蘭、蘇格蘭或甚至偏遠離島的澤西島、根西島都擁有各自發行的不同版本英鎊,並且互相可在英國境內的其他地區交易,但唯有英格蘭英鎊才是國際承認的交易貨幣,其他版本的英鎊拿出英國境外後可能會被拒絕收受。對於古代貨幣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說法:中間媒介說:隨著剩餘物品的增多,人們逐漸互相依賴,收到別的物品,需要輸出自己多餘的物品,這樣,作為中間媒介的貨幣就產生了。帝王統治說:先王為了進行統治而選定某些難得的,貴重的物品為貨幣。自然交換說:貨幣的產生是自然發生的事情,是經濟發展交換的結果。

6. 經濟學專業屬於財經類嗎

屬於經濟學類。

經濟學專業是(包括經濟學方向和投資經濟方向)為內了適應我國市場容經濟發展需要而設立的一個理論兼應用型本科專業。

經濟學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

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6)非貨幣經濟學擴展閱讀:

經濟類專業就業情況:

1、經濟預測、分析人員:此職位各個行業中都有,但一般只有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2、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3、對外貿易人員: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為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外貿公司。

7. 非經濟學專業學生,求推薦幾本宏觀經濟學,金融,貨幣方面的書籍

冷笑話經濟學,行為經濟學

8. 現代西方經濟學主流派對貨幣中性還是非中性分別持什麼觀點

貨幣中性是指貨幣對實體經濟不產生影響,產出不會變化,只會導致物價水平的變動。非中性意味著貨幣的增發會對刺激實體經濟增長,產出會增加。現在比較多數學者贊成貨幣短期非中性,長期趨於中性的觀點

9. 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區別

經濟學和復金融學的區別如制下

1、研究的領域不同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

金融學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是研究公司、個人、政府、與其他機構如何招募和投資資金的學科。

2、內容不同

金融學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經濟學的概念中就沒有金融學的那麼明顯列出所學知識,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

3、就業方向不同

經濟學業可以從事的行業會計學、財務、證券、期貨、投資、營銷、市場、銀行、金融、老師等。

金融學可以在商業性質的銀行,其中包括中國工商、建設、農業銀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等。

閱讀全文

與非貨幣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