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申請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MGPE)的問題!
學妹你的問題好多啊,我是今年中大MGPE的在讀學生,有空路過就給你解答下吧~
今年MGPE一共招了50+,內地生大概20出頭的樣子,其他是local和外國人。內地過來的同學本科學校挺分散的,北大、浙大、南大、人大、南開、廈大、中山等等都有,主要集中在前20的院校。錄取的香港local生源比較集中,認識的主要來自港大,中大和科大。可以看出MGPE的生源還是蠻好的。師資方面確實沒得說,非常高端,很多教授在商界和政界都很出名,還有出身投行高層的,你去MGPE的官網都可以查到,而且課程也經常邀請政商兩界的人士來演講。
具體問題:1.所有香港授課式的碩士大陸都承認,同學找工作的過程中沒有發現不被承認的情況。推薦信必須要有,如果沒推薦信你的申請是不完整的啊。
2.網上貼的語言成績是大學要求的底線成績,具體到專業因為競爭激烈程度不同是不一樣的。要拿個下限的成績來申請MGPE,錄取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我身邊同學托福大多托福95+,雅思6.5+
3.授課式碩士是沒有畢業論文,因為事實情況是幾乎門門課都要寫論文!於是乎上學期加起來我寫了6篇論文,而且下學期還得接著寫... 這對內地同學來說挺痛苦的,不習慣用英語寫論文的同學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
申請容易與否各個專業不同,如果是指MGPE的話,小米曾經透露過我們這屆的申請量大概是500,還是挺火爆的,錄取比大概是10:1。
4.申請是否成功應該是綜合考慮的,我申請的時候T是100+,GPA不是很高。也見有同學T不高也過來了,不過GPA都蠻高,由此可以推斷GPA和T/I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補的吧。因為項目錄取了很多本科經濟金融背景的同學,所以有GMAT成績的也不少。
綜合來看,感覺現在你的條件還欠缺了點,好好提升GPA和語言成績吧。要知道事在人為,沒有什麼不可以~
B.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路徑
國際政治學是研究權力及其分布的學科。從歷史經驗來看,經濟因素(財富)是權力的重要來源,國家力量是國家富裕的必要條件。因此,把政治和經濟結合在一起研究的動力,是對權力來源和運用的分析。從本質上看,國際政治經濟學考察的就是權力和財富之間的互動。
美國國際政治經濟學者羅伯特吉爾平認為,二者互動的內在機制可以歸納為回答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市場經濟增長的政治根源及作用;其次是經濟變化和政治變化之間的關系;最後,國際市場對國內經濟的影響。與吉爾平相似,英國學派的蘇珊斯特蘭奇也對權力的結構作出了解釋。她認為,國際社會存在兩種權力:聯系性權力和結構性權力。聯系性權力是傳統權力政治的范疇,結構性權力由安全、生產、金融和知識四種結構組成。這是斯特蘭奇對財富與權力轉化模式的探索。
早期的IPE代表理論包括:相互依存論、霸權穩定論和依附理論。羅伯特基歐漢和約瑟夫奈的「復合相互依存理論」通過「敏感性」和「脆弱性」兩個概念,突破了純粹的經濟自由主義領域,把經濟權力與政治權力聯系在一起,初步探討了財富與權力的轉化關系。金德爾伯格和吉爾平所主張的霸權穩定論,在嚴格意義上並沒有涉及財富與權力的轉換關系,但是這種理論作為早期IPE的探索,把經濟現象納入政治學的分析框架中,為政治與經濟在學科上的統一做出了努力。基歐漢的後霸權合作論引入了國際機制的研究視角,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方法的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依附論研究市場經濟在國際范圍內發生的影響,則在政治學和經濟學之間搭建了橋梁。不過,依附論建立在一個相對比較靜態的理論模型上,對世界經濟體系中各國經濟地位的變更無法給出合理的答案;同樣,這一理論也無法讓人信服地理解財富和權力轉換的途徑和因果關系。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學者提出,不能忽視國際經濟環境對國內政治經濟的影響。彼得卡贊斯坦(PeterKatzenstein)在《國際關系和國內結構:工業發達國家的對外經濟政策》[9]中認為,國際關系的內部化和國內結構的外部化在對外經濟政策決策過程中有同等重要性。而最突出的研究成果當數彼得古勒維奇(PeterGourevitch)。他提出的「顛倒的第二種意向」,突破了傳統國際政治領域視國家為單一行為體的研究模式,指出了國際力量影響國內政策選擇的中介環節,從而奠定了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思路由外而內轉型的基礎。
不過,卡贊斯坦、古勒維奇等的探索直到80年代後期才逐漸引起學術界的關注,最終在90年代成為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的主流,並進而影響到國際關系其他領域的研究。如今的國際經濟學者認為:「如果不抓住國家經濟和世界經濟之間聯系的性質以及這些聯系的變化,不能理解國家內部的政治」。
國際政治經濟學逆向的探索未能立即受到廣泛的關注,是基於兩方面的因素:首先,盡管IPE的興起是為了把現實主義抽象掉的經濟變數和非國家行為體重新納入到國際關系領域的研究中,但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國際關系的研究依然以現實主義為主導,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也不能例外,無論是吉爾平或是斯特蘭奇,都是現實主義學者。因此,國際政治經濟學者的注意力,依舊集中在解釋財富與權力的轉化關繫上。霸權穩定論、相互依存理論和依附理論,都以全球市場與民族國家處於緊張狀態為前提假設條件。
其次,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國際環境出現兩個重大的變化:一是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二是全球化的逐漸深入。全球運輸成本的降低,包括通信、貿易金融制度等全球一體化公共產品的建立,使得國際貿易的流動性大大增加,國際資本市場大幅度擴張,生產要素全球流動的可能性增強。這些變化,幾乎影響了每一個國家的政策選擇。有些影響比較明顯,比如出現關稅同盟,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有些影響雖然不那麼明顯,但在國內政治領域意義更為重大,如跨國行為體對國內政策的影響,利益群體同盟的瓦解與再結盟等。海倫米爾納和基歐漢認為,國際化通過三種途徑影響了國內政治:塑造新的政策偏好和政治同盟;引發國內經濟和政治危機;削弱政府對宏觀經濟政策的控制。
C. 政治經濟學(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九章經濟的全球化的知識點有哪些
政治經濟學(第二版)這門課第九章經濟的全球化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經濟版全球化及其表權現,第二節經濟全球化的性質和意義,第三節全球化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矛盾,第四節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第五節全球化中的不均衡性,第六節全球化與中國對外開放,。
D. 全球政治經濟學的內容簡介
作者認為全球化的性質、范圍和意義都被人誇大和誤解了,他強調,國家仍然是經濟專事務屬中重要的決定因素,同時強調經濟區域主義、跨國公司以及金融動盪對全球經濟的重要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書內容完整,較全面地涉及了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各方面內容,從經歷到發展現狀,從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中的貿易、貨幣和金融體系,到國家在經濟發展和全球體系中的作用,作者都一一敘述和評論。在分析方法上,作者將經濟分析和政治分析結合起來,試圖全面地對國際經濟新序進行解讀。作者運用了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產業組織理論和內源性長理論的一些觀點,吸納了新經濟理論、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學等理論作為自己論點的補充。此外,作者還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新自由制度主義、新中世紀主義和跨政主義等作了闡述和評論。
E. 香港中文大學 全球政治經濟學 怎麼樣
是碩士課程吧。
共提供兩個必修科目及九個選修科目。
選修科目分三個范疇,分別是「已發展國家之政治經濟」、「大中華地區之政治經濟」及「發展中國家之政治經濟」,可自由選擇六個選修科目修讀。
F.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申請
基本條件都夠了,可以試試呀,加油~雅思香港的一般6.5就夠了,當然越高越好。
研究型專碩士屬是要寫研究計劃,這個很重要,你的研究目標和方向是不是和教授想要的符合~據說應該給教授發郵件套一下瓷,但我同學試過了,教授只回復了「歡迎申請」之類的話。。。
還要准備兩封推薦信,中大是有自己的推薦信表格的而且可以用中文寫,其他兩所不太清楚。找熟悉自己的老師就可以了,沒必要太有名,在自己學校有名的老師出去了說不定還是誰也不認識。老師可能要求你自己寫好了找他們簽名就行了,我的三封都是這樣來的。。。
其他的還有身份證復印件啦,網上申請表格,成績單證明之類的都很好搞到,最重要的應該就是你自己的研究計劃了。
總之,祝你成功啦~PS,我也要成功呀!!!
G. 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簡單談一點
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生中,63%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37%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
希望能夠幫到你!
H. 政治經濟學論述題
(1)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
(3)技術全球化,科學技能全球化,資金全球化等等等等
I. 全球那所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最好
擁有理論經濟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擁有政治經濟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高校(不含已擁有理論經濟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北大學。
J. 政治經濟學 論述題
1) 完善商品市場,重點發展生產要素市場。
第一、完善以銀行融資為主的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主要形式,是市場經濟的動脈,直接關繫到商品生產和其它要素市場的營運狀況。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資本市場要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股票融資。建立發債機構和債券信用評級制度,促進債券市場健康發展。規范股票的發行和上市,並逐步擴大規模。貨幣市場要發展規范的銀行同業拆借和票據貼現,中央銀行開展國債買賣。堅決制止和糾正違法違章的集資、拆借等融資活動。防止金融風險。
第二、改革勞動制度,大力發展勞動力市場。
第三、規范和發展房地產市場。
第四、進一步發展技術、信息市場。重點完善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的管理,引入競爭機制,保護知識產權,實行技術成果有償轉讓,實現技術產品和信息商品化、產業化,推動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的健康發展。
(2)完善價格體系和價格管理制度,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
(3)發展市場中介機構,發揮其服務、溝通、公證、監督作用。
(4)建立市場秩序規則,加強市場管理。
(5)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融通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降低市場准入限制,健全市場進入、市場交易、市場退出等方面的規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