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高分!!麻煩各位推薦幾本有關產業經濟學的書籍!!
華東師大的產業經濟學參考書是:《現代產業經濟學教程》(第二版)楊公朴、夏大尉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這個版本最經典。
產業經濟學其他重要參考書目
1.讓-雅克?拉豐,讓?梯若爾.《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論》,中譯本,23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爾?F?施普博:3《管制與市場》,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3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爾?F?施普博:《市場的微觀結構――中間層組織與廠商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4.劉易斯?卡布羅:《產業組織導論》,中譯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
5.讓-雅克?拉豐、大衛?馬赫蒂摩:《激勵理論――委託代理模型》,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張紅鳳:《西方規制經濟學的變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7.陳釗:《信息與激勵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內?穆素:《討價還價理論及其應用》,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9.安娜?蘭格多里:3《企業網路:組織和產業競爭力》,中譯本,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賽特斯?杜瑪、3海因?斯賴德:《組織經濟學――經濟學分析方法在組織管理上的應用》,中譯本,華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12.蓋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羅?傑羅斯基等:《進入壁壘和策略性競爭》,中譯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喬根?W?威布爾:《演化博弈論》,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義鴻、管錫展:《產業鏈縱向控制與經濟規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柯倫柏:《拍賣:理論與實踐》,3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7.戴維?M?克雷普斯:《博弈論與經濟模型》,中譯本,商務印書館,2006年。
18.青木昌彥:《企業合作的博弈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9.澤維爾?維夫斯:《公司治理:理論與經驗研究》,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0.傅軍、張穎:《反壟斷與競爭政策:經濟理論、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中譯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爾馬?沃夫斯代特:《高級微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拍賣和激勵理論》,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麥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經濟學與法律――從波斯納到後現代主義》,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內思?馬可―斯達德勒、J?大衛?佩雷斯―斯卡特里羅:《信息經濟學引論:激勵與合約》,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25.唐納德?A?威特曼:《法律經濟學文獻精選》,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濤、楊愷鈞:《規制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7.2王俊豪:《中國壟斷性產業結構重組分類管制與協調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年。
28.庫爾特?多普菲:《演化經濟學》,中譯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滿意不?幫助你我很快樂
❷ 縱向的相關名詞
縱向營銷 縱向營銷是將市場進行深耕再深耕地細分,從而為產品和品牌找到一個相對獨一無二的市場空間的營銷方式。縱向營銷的理論基礎是定位,市場細分、目標鎖定、定位這些能產生競爭優勢因而轉化成商業機遇和新產品的機制,已經為國內營銷人員所掌握。幾乎每一位營銷人員張口閉口都會談到定位,定位就象上廁所要拉開拉鏈一樣成為營銷人的習慣動作。事實上,市場細分和定位策略確實也已經為一個又一個產品和品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
縱向營銷要求企業必須首先界定市場,利用市場定義來創造競爭優勢。從市場業績來看,縱向營銷為擴大特定市場提供思路,促使特定市場的潛在顧客轉化為現實顧客,有助於產品在特定市場最大程度地滲透,使得企業在特定的市場中找到新的定位。然而,在成熟市場中以及從長遠來看,縱向營銷所產生的創新以及新增銷售額並不高,而且同類廝殺的現象嚴重。相比之下,來自水平營銷的創新能創造出新的類別或亞類別,並產生一種或多種效果。
縱向營銷創新的成功率很高,但在成熟細分的市場中,其新增銷售額卻很低,通常情況下,這種創新的成效不大。伴隨產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縮短,企業不得不更頻繁地進行縱向營銷創新。通常情況下,縱向營銷創新能夠以更簡單、經濟、快速的方式進行。 縱向一體化
經濟學上,沿產業鏈占據若干環節的業務布局叫做縱向一體化。
縱向一體化是企業在兩個可能的方向上擴展現有經營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它包括前向一體化和後向一體化。
前向一體化戰略是企業自行對本公司產品做進一步深加工,或者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銷售組織來銷售本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如鋼鐵企業自己軋制各種型材,並將型材製成各種不同的最終產品既屬於前向一體化。
後向一體化則是企業自己供應生產現有產品或服務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鋼鐵公司自己擁有礦山和煉焦設施;紡織廠自己紡紗、洗紗等。 縱向一體化戰略的局限性在於:
1、帶來風險。縱向一體化會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投資,提高退出壁壘,從而增加商業風險(行業低迷時該怎麼辦),有時甚至還會使企業不可能將其資源調往更有價值的地方。由於在所投資的設施耗盡以前放棄這些投資成本很大,所以,縱向一體化的企業對新技術的採用常比非一體化企業要慢一些。
2、代價昂貴。縱向一體化迫使企業依賴自己的場內活動而不是外部的供應源,而這樣做所付出的代價可能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比外部尋源還昂貴。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縱向一體化可能切斷來自供應商及客戶的技術流動。如果企業不實施一體化,供應商經常願意在研究,工程等方面積極支持企業。再如,縱向一體化意味著通過固定關系來進行購買和銷售,上游單位的經營激勵可能會因為實在內部銷售而是競爭有所減弱。反過來在從一體化企業內部某個單位購買產品時,企業不會像與外部供應商做生意時那樣激烈地討價還價。因此,內部交易會減弱員工降低成本,改進技術的積極性。
3、不利於平衡。縱向一體化有一個在價值鏈的各個階段平衡生產能力的問題。價值鏈上各個活動最有效的生產運作規模可能不大一樣,這就使得完全一體化很不容易達到。對於某項活動來說,如果它的內部能力不足以供應下一個階段的話,差值部分就需要從外部購買。如果內部能力過剩,就必須為過剩部分尋找顧客,如果生產了副產品,就必須進行處理。
❸ 產業經濟學中的SCP分析框架指什麼每部分的內容是什麼,請詳細闡述。
企業戰略規劃工具:模型
產品創新管理平台
SCP模型概述
SCP(structure-conct-performance,結構-行為-績效)模型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產業經濟學權威喬·貝恩(Joe S.Bain)、謝勒(Scherer)等人於20世紀30年代建立的。該模型提供了一個既能深入具體環節,又有系統邏輯體系的市場結構(Structure)一市場行為(Conct)一市場績效(Performance)的產業分析框架。SCP 框架的基本涵義是,市場結構決定企業在市場中的行為,而企業行為又決定市場運行在各個方面的經濟績效。
SCP模型,分析在行業或者企業收到表面沖擊時,可能的戰略調整及行為變化。
SCP模型從對特定行業結構、企業行為和經營績效三個角度來分析外部沖擊的影響。
SCP分析模型(Structure-Conct-Performance Model)
外部沖擊:主要是指企業外部經濟環境、政治、技術、文化變遷、消費習慣等因素的變化;
行業結構:主要是指外部各種環境的變化對企業所在行業可能的影響,包括行業競爭的變化、產品需求的變化、細分市場的變化、營銷模型的變化等。
企業行為:主要是指企業針對外部的沖擊和行業結構的變化,有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企業方面對相關業務單元的整合、業務的擴張與收縮、營運方式的轉變、管理的變革等一系列變動。
經營績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環境方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在經營利潤、產品成本、市場份額等方面的變化趨勢。
SCP模型在行業分析上的強有力在於:
要求一個更加嚴格的戰略分析過程,而不僅是定性的和描述性的;
著重把行為作為取得業績的關鍵;
SCP模型分析框架
一、外部沖擊(Shock)
技術突破
政府政策/管理改變
國內
國際
口味/生活方式的轉變
二、行業結構(Structure)
市場結構是指特定的市場中的企業在數量、份額、規模上的關系。一個特定的市場屬於哪種市場結構類型,一般取決於下面幾個要素:
1、交易雙方的數目和規模分布
完全競爭市場存在眾多的買者和賣者,企業的規模很小以至於不能單獨對市場上的價格產生影響,只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一般情況下,隨著交易雙方數目的減少,雙方的規模會相應增大,價格變動的潛力越來越強,出現壟斷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到了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賣方壟斷(買方壟斷)。
2、產品差異化
在理想的完全競爭情形下,企業出售的都是同質的產品,只能通過價格進行競爭。在現實的世界中,產品間總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隨著產品差異化程度的增大,不同企業間產品的可替代性變弱,企業獲取壟斷地位的可能性相應變大。但產品差異化所帶來的消費者主觀上的滿足和企業的市場控制力導致的福利損失之間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
3、市場份額和市場集中度
特定的市場中,市場份額(某個企業的市場銷售份額比重)、市場集中度(少數幾個最大規模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與市場結構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市場份額越大、市場集中度越高,少數幾個企業的市場支配勢力越大,市場的競爭程度越低。
4、進入壁壘
進入壁壘意味著進入某一特定市場所遇到的各種障礙①,主要包括:國家立法、機構政策針對少數特定廠商授予特許經營權所形成的政策性壁壘;在位廠商採取措施抵制新廠商進入而形成的策略性壁壘;因資源分布的區域性導致某地廠商無法取得該資源而不能進入特定行業的資源性壁壘;潛在進入者獲取行業核心技術的困難所形成的技術性壁壘;在位廠商的絕對成本優勢所構成的成本性壁壘;此外,市場容量、規模經濟、消費者偏好也會構成進入壁壘。
(1) 需求經濟學
替代產品可獲得性
產品差異性
增長率
變更性/周期性
(2) 供給經濟學
生產商集中度
進口競爭
生產商差異性
固定/可變成本結構
產能運用
科技機遇
供給曲線
進入壁壘/退出壁壘
(3) 產業鏈經濟學
供應商討價能力
顧客討價能力
信息市場失敗
縱向市場失敗
三、企業行為(Conct)
企業行為是市場結構、經濟績效的聯系紐帶,企業行為通過各種策略對潛在進入者施加壓力從而影響市場結構。但必須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討論企業行為方有意義,完全競爭市場中企業微弱的市場控制力決定了企業廣告、竄謀等行為的無效性,企業可以按照市場價格銷售任何數量的產品。
(1) 營銷
定價
批量
廣告/促銷
新產品/研發
分銷
(2) 產能改變
擴張/收縮
進入/退出
收購/合並/剝離
(3) 縱向整合
前向/後向整合
縱向合資企業
長期合同
(4) 內部效率
成本控制
物流
過程發展
組織效能
四、經營績效(Performance)
經營績效是指特定市場結構下,通過特定企業行為使某一產業在價格、產量、成本、利潤、產品質量、品種及技術進入等方面達到的狀態。
(1) 財務
盈利性
價值創造
(2) 科技發展
(3)僱傭對象
❹ 產業經濟學試題簡答題簡述一體化及其分類
一抄體化增長戰略是指襲企業利用社會化生產鏈中的直接關系來擴大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在供產、產銷方面實行縱向或橫向聯合的戰略。
企業增長在戰略上可分為一體化擴張和多樣化擴張。一體化擴張又可分為橫向一體化(水平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垂直一體化)。縱向一體化又可分為後向一體化、前向一體化。
一體化的作用:
1. 企業可以通過發展擴大自身價值,這體現了經過擴張後的公司市場份額和絕對財富的增加。這種價值既可以成為企業職工的一種榮譽,又可以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2. 企業能通過不斷變革來創造更高的生產經營效率與效益。由於增長型發展,企業可以獲得過去不能獲得的嶄新機會,避免企業組織的老化,使企業總是充滿生機和活力。
3. 增長型戰略能保持企業的競爭實力,實現特定的競爭優勢。如果競爭對手都採取增長型戰略,如果企業還在採取穩定或緊縮型戰略,那麼就很有可能在未來實現競爭優勢。
❺ 產業經濟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投入產出分析法
投入產出法是研究經濟系統各個部分間表現為投入與產出的相互依存關系的經濟數量分析方法。投入是進行一項活動的消耗,如生產過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統內各部門產品的消耗(中間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產出是指進行一項活動的結果,如生產活動的結果是為本系統各部分生產的產品(物質產品和勞務)。投入產出分析應用於國民經濟體系中產業聯系,是通過已編制的投入產出表和建立的相應的線性代數方程體系,來分析產業間各種重要的比例關系和部門間生產技術和經濟聯系。投入產出法在進行產業經濟分析時,有幾個鮮明的特點。(1)投入產出分析從國民經濟是個有機整體的觀點出發,綜合研究各個具體產業部門間的數量關系(技術經濟聯系),既有綜合指標,如社會總產品、中間產品、國民收入、積累基金等,又有按產業部門的分解指標,兩者有機結合。(2)投入產出分析從生產消耗和分配兩個方面來反映產品在產業部門之間的運動過程,也就是同時反映產品的價值形成過程和使用價值運動過程。(3)產業經濟分析通過各種系數如物資消耗系數、勞動消耗系數、生產基金佔用系數、生產性積累佔用系數等經濟系數,一方面反映在一定技術水平和生產組織條件下,國民經濟產業部門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另一方面用以測定和體現社會總產品與中間產品、社會總產品與最終產品之間的數量聯系,既反映部門之間的直接聯系,又反映部門之間的全部間接聯系。(4)投入產出表本身是一個矩陣,由此建立的線性方程組完全可以由電子計算機進行運算,這不僅可以保證分析的准確和及時,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與數學規劃和其他數量經濟相結合,發展成經濟預測和計劃擇優的經濟數學模型。
2、跨國比較分析方法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茨建立了經濟發展類型的跨國比較分析方法,包括時序分析和截面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是縱向角度分析各國產業結構隨經濟發展的演變趨勢,而截面分析則從橫向角度分析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的產業結構,進一步揭示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它們相互補充。
3、時間序列分析方法
將對研究對象的相關指標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的方法稱為時間序列分析法,它被廣泛應用於宏觀經濟學研究中,用於揭示經濟長期趨勢及其變化規律和經濟周期波動。在產業經濟學中,時間序列分析主要用來揭示產業結構的演變規律和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搜集與整理了若干國家的統計資料,按照年代的推移,分析勞動力在三次產業之間移動的趨勢;庫茲涅茨在1971年出版的《各國的經濟增長》書中分析了約17個國家1801—1967年的經濟時序數據,其中包括了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考察伴隨經濟發展,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產業間的分布變化規律;霍夫曼則依據20個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著重分析製造業中消費資料工業和資本資料工業的比例關系,即「霍夫曼比例」,深入到產業內部,對第二產業結構演變規律和發展階段作了開創性研究。
4、截面分析方法
分析比較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對象在同一時間點上,或研究某一對象在同一時刻內部結構的數量指標的方法稱為橫斷面分析法。庫茲涅茨在《各國的經濟增長》里分析了57個國家1950—1965年的5個經濟截面,他建立的經濟截面分析方法是根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把國家分成5-8組,採用「未加權等差中值」計算每組國家某個經濟指標的數值,並進行統計回歸,分析經濟水平與經濟結構變化的關系; 1975年世界銀行副行長錢納里教授在《發展的型式1950~1970》中把經濟截面分析的國家樣本擴大到101個,將分析樣本進一步擴展到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用勞動力和產值指標等,對人均收入和三次產業變動間關系作了徹底的考察和驗證,並深入到工業和服務業內部,對其結構變動作了細致分析,形成了用途較為廣泛的結構轉變分析方法。
❻ 什麼是企業的橫向發展,縱向發展
經濟學上,沿產業鏈占據若干環節的業務布局叫做縱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是一個戰略性的計劃,它是組織核心能力在企業內部擴張的一種形式,與它相同的還有橫向一體化戰略和加強型戰略。VLB考試網
縱向一體化又叫垂直一體化,指企業將生產與原料供應,或者生產與產品銷售聯合在一起的戰略形式,是企業在兩個可能的方向上擴展現有經營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是將公司的經營活動向後擴展到原材料供應或向前擴展到銷售終端的一種戰略體系。包括後向一體化戰略和前向一體化戰略,也就是將經營領域向深度發展的戰略。VLB考試網
前向一體化戰略是企業自行對本公司產品做進一步深加工,或者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銷售組織來銷售本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如鋼鐵企業自己軋制各種型材,並將型材製成各種不同的最終產品既屬於前向一體化。VLB考試網
後向一體化則是企業自己供應生產現有產品或服務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鋼鐵公司自己擁有礦山和煉焦設施;紡織廠自己紡紗、洗紗等。VLB考試網
縱向一體化的目的:是為加強核心企業對原材料供應、產品製造、分銷和銷售全過程的控制,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從而達到增加各個業務活動階段的利潤。VLB考試網
縱向一體化是企業經常選擇的戰略體系,但是任何戰略都不可避免存在風險和不足,縱向一體化的初衷,是希望建立起強大的規模生產能力來獲得更高的回報,並通過面向銷售終端的方略獲得來自於市場各種信息的直接反饋,從而促進不斷改進產品和降低成本,來取得競爭優勢的一種方法。VLB考試網
❼ 縱向一體化戰略的含義及適用條件,舉例說明
經濟學上,沿產業鏈占據若干環節的業務布局叫做縱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是一個戰略性的計劃,它是組織核心能力在企業內部擴張的一種形式,與它相同的還有橫向一體化戰略和加強型戰略。
縱向一體化又叫垂直一體化,指企業將生產與原料供應,或者生產與產品銷售聯合在一起的戰略形式,是企業在兩個可能的方向上擴展現有經營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是將公司的經營活動向後擴展到原材料供應或向前擴展到銷售終端的一種戰略體系。包括後向一體化戰略和前向一體化戰略,也就是將經營領域向深度發展的戰略。
前向一體化戰略是企業自行對本公司產品做進一步深加工,或者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銷售組織來銷售本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如鋼鐵企業自己軋制各種型材,並將型材製成各種不同的最終產品既屬於前向一體化。
後向一體化則是企業自己供應生產現有產品或服務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鋼鐵公司自己擁有礦山和煉焦設施;紡織廠自己紡紗、洗紗等。
縱向一體化的目的:是為加強核心企業對原材料供應、產品製造、分銷和銷售全過程的控制,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從而達到增加各個業務活動階段的利潤。
關於通用與費雪縱向一體化案例的進一步思考 2008-02-29 23:59 交易成本經濟學認為:企業專用性投資的增加會增加敲竹杠的有關市場交易成本,進而增加縱向一體化的可能性。而研究縱向一體化,最為經典的莫過於通用汽車公司兼並費雪車身公司這一案例了。為了便於分析,在這里將這個過程簡單回顧一下。1919年,通用汽車公司與費雪公司簽訂了為期十年的提供封閉型車身的協議。協議規定通用汽車公司所需的所有封閉型車身必須在費雪公司購買,供貨價格為成本加上17.6%的盈利(成本中不包括投資的資本利息),同時,給通用汽車公司車身的價格變化幅度不能超過費雪公司給其他汽車製造商同類車身價格的變化幅度,也不能超過除費雪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生產同類車身的市場平均價格。這種合同安排的主要宗旨在於鼓勵費雪車身公司專用性投資,同時防範雙方的機會主義行為,但是,不幸的是,這種情況還是發生了。由於價格的變化主要來自於成本,因而費雪公司採用高度勞動密集型技術,同時拒絕將車身生產工廠建立在毗鄰通用汽車公司的裝配工廠附近,這種安排對於費雪公司是有利的,因為車身價格等於公司的可變成本加17.6%的利潤率,即費雪公司的勞動力和運輸成本上加上17.6%的利潤率。最後,通用公司忍無可忍,購買了費雪公司的剩餘股票,並於1962年最終吞並了費雪公司。科斯認為,通過縱向一體化,一系列契約被一個契約代替了,從而減少了與制定和執行合同有關的簽約成本,而由於市場的運行是有成本的,如果允許企業家來支配資源,就能節約某些市場運行成本。顯然,在這里,科斯將簽約成本當成一個重要的交易成本構成了,但是,在通用汽車公司兼並費雪車身公司這一案例中,契約減少的數量並不明顯。在費雪車身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時,企業的所有雇員都要與費雪兄弟簽訂合約,而被兼並後,雇員的簽約對象變成了通用汽車,另外再加上通用汽車與費雪兄弟的合約,因此,可以說,在兼並前後,契約數量的變化並不大,顯然,簽約成本並不是主要的交易成本組成部分。而通用汽車之所以要兼並費雪車身公司,顯然兼並對它是有利可圖的;而對於費雪車身公司,如果保持獨立能獲得更大的收益,那麼它也是不會接受兼並的,因此可以認定費雪公司至少沒有從這次兼並中蒙受損失。沒有證據表明通用汽車的管理水平顯著高於費雪車身公司,二者的人力資本也同樣是由企業家指揮。給定簽約成本基本不變,生產率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兼並又得以實施,那麼兼並的收益從什麼地方來呢?兼並所產生的收益又如何分配呢?對此,克萊因的回答是:縱向一體化節約的交易成本並非主要源自科斯強調的制定合約的簽約成本,而是源於契約所誘發的與敲竹杠有關的成本。由於專用性投資可能誘發敲竹杠,通過縱向一體化改變了企業組織資產的所有權,創造了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從而避免了不完全合約下敲竹杠的可能,避免了不完全合約下談判和再談判過程中產生的租金耗散,進而顯著地節約了交易成本。同時,通過縱向一體化,人力資本的敲竹杠問題也能得以解決。因為縱向一體化不但令費雪兄弟成為通用公司的雇員,而且將費雪車身的全部雇員收歸旗下。通過獲取費雪公司的組織所有權,包括該組織中全部寫作生產工人的勞動合同以及如何製造車身的全部知識,通用公司從購買車身轉變為製造車身。因為從擁有企業的一系列相互依賴的勞動合同以及具體化在組織中的雇員團隊的企業專用知識的意義而言,企業的所有者才能夠擁有該企業的人力資本。……經過這樣的權力轉移後,不再發生敲竹杠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作為經濟主體的雇員數目龐大,以至於難以達成共謀,不可能所有雇員同時開小差或者離職,因而大型團隊組織中縱向一體化意味著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十分接近於實物資本。這個洞見無疑是深刻的,但是,從個體主義的角度出發,那麼具體是誰在實施敲竹杠呢?企業的契約理論認為,企業是一種法律虛構,是一系列契約的連接,企業本身是沒有思想和動機的,那麼如果存在敲竹杠動機或者行為,在這個案例中,到底是誰在敲竹杠呢?這是克萊因所沒有回答的問題。另外,給定人力資本只存在於其載體這一事實,縱向一體化解決人力資本專用性的判斷是嚴謹的嗎?企業無非是一個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之間的合約,而擁有這些資本的顯然就是人力資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因此,真正可能敲竹杠的可能是人力資本所有者或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在這個案例中,被認為敲竹杠的主要是費雪公司,因此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在費雪公司的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所有者。首先分析縱向一體化後人力資本敲竹杠的問題。由於通用性人力資本的特性,因此其市場價值是相對固定的,兼並前後應該不影響通用性人力資本的報酬,因此我們著重分析專用性人力資本。如果某一特定的專用性人力資本在兼並前付出一定量的勞動,並且得到與之相當的報酬,在兼並後,可能發生兩種情況。其一是報酬降低,由於專用性人力資本只有在與特定的交易對象交易時,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種專用性人力資本在其他地方將會急劇貶值,因此可以認定通用汽車有這種沖動降低專用性人力資本的報酬。但是,由於人力資本的主動性特徵,並且專用性人力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徵,在降低報酬之後,專用性人力資本完全可以用偷懶來對抗通用汽車公司的敲竹杠,從而迫使公司提高支付。從另外一個角度,如果通用汽車公司可以對費雪車身公司的具有專用性人力資本的雇員實施敲竹杠策略,那麼費雪公司獨立的時候仍然也可以實施類似策略,因此通用公司在兼並後對擁有專用性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實施不同於費雪公司的敲竹杠策略是行不通的(由於材料有限,我們無法得知費雪車身公司獨立的時候公司是否對員工實施敲竹杠,況且費雪公司對員工實施敲竹杠並不是通用公司所關心的,所以這不是通用公司兼並費雪車身公司的重要原因)。其二是要求提高報酬,這種情況仍然很難發生,因為索要過高的報酬可能遭致公司棄用,從而使得專用性人力資本毫無價值,因此專用性人力資本將抑制自己索要高價的沖動,選擇繼續與新公司合作。也就是說,在兼並前後,費雪車身公司的雇員的行為和報酬將會大致保持不變。另外,通用汽車為了維持員工隊伍的穩定,一如大多數兼並案例所表現的那樣,可能會對其中擁有專用性人力資本的重要成員增加報酬。因此,人力資本敲竹杠問題並不是通用公司兼並費雪公司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力資本有敲竹杠的嫌疑,那麼兼並前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改善,如果能改善的話,那麼費雪公司在獨立的時候就解決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通用公司在解決人力資本敲竹杠的問題上比費雪公司高出一籌。另外,克萊因所謂的大型團隊組織中縱向一體化意味著人力資本接近於非人力資本的判斷也稍嫌武斷。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性迥異,才導致對二者的治理方式截然不同。在這個案例中,除了費雪兄弟以外的其他雇員,只要他們在兼並前後的勞動強度和報酬大致不變,受誰指揮都是沒有關系的;同時,這些雇員在長期合作中獲得的專用性知識,也只有在被兼並後的這個公司才能得以發揮,而只有專用性人力資本有了用武之地,才能創造效益並獲得收益,這才是費雪公司的大部分雇員仍然選擇繼續留下的最根本的原因。然後分析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既然兼並前後人力資本所有者報酬保持基本不變,那麼,兼並之前的敲竹杠行為所帶來的收益只能歸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所有。的確,在保證了雇員的合約支付之後,任何從對手那裡敲竹杠得到的收益都將歸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所有。也就是說,真正對通用公司實施敲竹杠的是費雪車身公司的非人力資本所有者。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縱向一體化只是解決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之間可能產生的敲竹杠的問題。對於人力資本,由於人力資本只存在於載體中(我們暫時擱置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問題),無法通過縱向一體化進入企業,簡單的縱向一體化也無法解決人力資本敲竹杠的問題。或者說如果只是縱向一體化,而沒有其他針對人力資本的特別的治理措施,人力資本的敲竹杠問題將無法得到改善(至於專用性人力資本的治理機制,將另外行文討論)。同時,由於在企業已經存在的情況下,非人力資本作為一種被動性資產,無法創造價值,只有與具有主動性的人力資本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價值,而現代企業理論雖然也認識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將其放到應有的高度,在分析企業時,仍然以非人力資本為主體,由於這種認知角度的誤差,使得我們對企業的認識缺乏更深刻的把握。實踐中,以非人力資本為主體來認知企業的這種是而是非的理論也誤導了公眾的視線,從而使得企業的運營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效率。
❽ 研究生學產業經濟學比區域經濟學好嗎
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的「橫向」的關系,而產業經濟學是研究內部的「縱向」專關系,研究經濟增長或一屬個具體產業與相關產業、或產業內部因素之間的關系。不好比較
這個話題人大論壇老討論,實際上就業都不怎麼好。不像金融這種短平快的專業。
❾ 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有何區別
1、概念不同:
縱向一體化又叫垂直一體化,指企業將生產與原料供應,或者生產與產品銷售聯合在一起的戰略形式,是企業在兩個可能的方向上擴展現有經營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是將公司的經營活動向後擴展到原材料供應或向前擴展到銷售終端的一種戰略體系。
橫向一體化戰略也叫水平一體化戰略,是指為了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鞏固企業的市場地位、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增強企業實力而與同行業企業進行聯合的一種戰略。
2、目的不同:
縱向一體化的目的:是為加強核心企業對原材料供應、產品製造、分銷和銷售全過程的控制,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從而達到增加各個業務活動階段的利潤。
橫向一體化是資本在同一產業和部門內的集中,目的是實現擴大規模、降低產品成本、鞏固市場地位。國際化經營是橫向一體化的一種形式。
3、方式不同:
企業增長在戰略上可分為一體化擴張和多樣化擴張。一體化擴張又可分為橫向一體化(水平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垂直一體化)。
(9)產業經濟學縱向關系擴展閱讀:
橫向一體化適宜條件
1.企業所在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2.企業所在行業規模經濟較為顯著;
3.企業的橫向一體化符合反壟斷法的規定,並能在局部取得一定的壟斷地位;
4.企業所在產業增長潛力較大;
5.企業具備橫向一體化所需要的資金、人力資源等。
橫向一體化源起市場營銷和戰略管理,又稱"水平一體化"或"整合一體化"是指企業收購或兼並同類產品生產企業以擴大經營規模的成長戰略.其實質則是:提高系統的結構級別. 水平一體化,即開展那些與企業當前業務相競爭或相互補充的活動。
優勢:實現了規模經濟,降低了產品成本,鞏固了市場地位,提高了競爭優勢,減少了競爭對手。
缺點:企業文化的不同使管理成本增加,產品質量難於保證,協調關系復雜,不利於產品生產與銷售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