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alchiand大學經濟學

alchiand大學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3-04 14:46:25

經濟學里的hold-up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一下 謝謝

hold up 是套牢的意思
Hold up Problem就是在日常生活經常碰到的問題。
比如你在一家公司上班,老闆和你都知道你放棄這份工作就很難找到其他工作(比如特殊行業的壟斷企業),那你就被holp住了,老闆就可以隨便欺負你-因為他比你有bargaining power。但如果你是一個在四大工作的很key很key的AIC,這項目沒你根本不行(理論上不太可能),而這個項目fee很高,沒這個項目經理都得掃地出門(更不可能),個么經理就被你holp住了。。
再比如一家企業是另外一家企業的當地唯一供應商,其他供應商都在地球另一邊,而有很多企業需要原材料,個么這些公司都被這個供應商holp住了。作者之後談到怎麼解決這種holp,比如和供應商合並,鋼鐵廠和煤礦廠合並,這樣holp就解決了,合並後就能形成更大效益(當然也要和合並成本做比較)

Holp Problem其實就是最原始的經濟學供需理論的衍生。一個東西買的人多了就漲價,賣的人多了就跌價。審計再難做只要做的人多了老闆就可以欺負你。。要不被holp,要麼你就多找買家,make urself more desirable,要麼你就增強自己的實力,使technique和你一樣強的人變少。

In economics, the hold-up problem is a situation where two parties (such as a supplier and a manufacturer or the owner of capital and workers) may be able to work most efficiently by cooperating, but refrain from doing so e to concerns that they may give the other party increased bargaining power, and thereby rece their own profits.
For example, imagine a scenario where profit can be made if agents X and Y work together, so they form an agreement to do so. The hold-up problem occurs when X might not be willing to accept that agreement, even though the outcome would be Pareto efficient, because after X buys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Y would have bargaining power and might decide to demand a larger proportion of the profits than before. The source of Y's power lies in X's investment. Since X is now deeply invested in the project, but Y is not, X stands to lose money, should the deal not be completed, but Y has no such risk. Thus, Y has some bargaining power that did not exist before X's investment. In the extreme, Y could demand 100% of the profits, if X's only alternative is to lose the initial investment entirely.
One way to avoid the hold-up problem is for the firms to merge, a tactic known as vertical integration, or to enter vertical agreements, e.g. an agreement with a non-compete clause.
A hold-up problem inherent in binary software transactions has been proposed a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附一篇文章
「Hold-up」問題的動態治理
——一一種實驗經濟學的視角
摘要:

關鍵詞:不完全契約實驗經濟學分段融資產權要挾問題

Abstract:
Key words:Incomplete contracts , Experimental economics , Staged financing ,Property rights ,「Hold-up」problem

「Almost every economist would agree that actual contracts are or appear quite incomplete." (cf.Tirole Jean. ,1999 page 741)

「Each new stage of financing should therefore coincide with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venture , such as a new patent , the final creation of a proct , a clearer view of the marketability of a proct , etc .」(cf . Darwin V. Neher , 1999, page 269)

第一章:研究目的與意義

1、1 介紹

本文主要通過實驗來考察分段投資(Staged investment)對「Hold-up」問題治理的可能性以及其實際效果。「Hold-up」問題的提出源於Williamson(1979,1985),以及Klein,Crawford,and Alchian(1978),故事展開如下:對於交易雙方,為維系這個交易順利進展,要求其中的一方在事前(Ex ante)作出了一個增進雙方關系的專用性資產(Specific investmnet)投資,即一旦投入這個資產,那麼這個投資是不可收回的,是沉沒成本。事後(Ex post)雙方將對交易條款進行談判,而恰恰是這個條款將影響專用性資產投資方的收益,由於不可能詳盡地羅列交易條款,或者無法完全預見到將來可能出現的種種不確定情況(Every possible contingency),也就是交易成本學派所謂的存在交易成本,導致談判所達成的契約是不完全的,這樣的契約在法庭上是不可證實的(Not verifiable),因此不具有完備可執行性。這樣的契約性狀就會影響專用性資產者的投資激勵,導致事前投資不足。

在Coase(1937)的論文中提出企業與市場的兩分法,Alchian&Demsetz(1972)針對其提出了市場與企業都是契約的觀點,並提出了如何有效治理「團生產」的問題,其中涉及到的一個經典思想,即「充分激勵原則」:在團生產中,若要實現有效的激勵,那麼其中的任何一成員作出一邊際投入,其事後必須獲得此投入的全部邊際收益。Holmstrom(1979,1980)同樣表達了這一思想,並提出了「N+1」的激勵悖論,因為在團生產中要實現充分激勵,除非監督者(即「1」)不參與團生產事後收益的分配,否則「N+1」組成一團隊將不滿足整體預算約束平衡條件。

「Hold-up」問題的討論也應該受這一古典思想的影響,由於資產是專用的,那麼事後會產生可侵佔性准租(appropiable quasi-rents),注意可侵佔性一詞,它的等價含義,即你一旦投入專用性資產,事後產生的准租相當於流入了Barzel (1997)所說的「公共域」(Public domain),只要對方存在機會主義,那麼事後准租就會被侵佔(對己方而言是「套牢」,對另一方而言是「要挾」,為了統一表述,我們翻譯成「鎖定」),也就是專用性資產的投資者不能獨享事後的准租,也就是不滿足「充分激勵原則」,那麼預期到這一點就會導致事前投資不足。但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上述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套牢或者要挾問題,而是投資不足問題,因為只有後者影響效率,前者只是在事後分配的時候產生問題,即投資收益被侵佔,或者存在一方對另一方的「私人掠奪」。當然兩者關系還是十分緊密的,正因為存在私人掠奪,所以導致事前投資不足,但有時候即使存在私人掠奪,事前還是存在有效投資,這正是市場的力量,正是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對新古典經濟學的貢獻,所以把「鎖定問題」與「事前投資不足問題」相分離,更關注「事前投資不足問題以及治理機制」,才是清晰分析問題的正道。

1、2 案例闡述與研究目的

「Hold-up」問題之所以產生,更明確地說,投資不足問題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專用性投資者無法保證自身在事後的談判中享有一定的足夠份額的投資回報。其實這種「Hold-up」問題在現實個人生活中,企業內外,政府活動,乃至民主國家的憲政起源上都廣泛存在著,它們之間的不同只在程度與范圍上的差距。

在一個家庭內部關於撫養小孩這個決策上,夫妻雙方一般而言,總是妻子放棄工作而做全職媽媽,照顧幼小的寶寶,這就可被看作是作出了一項專用性資產投資,盡管這項投資能增進夫妻關系的價值,但也因此造成妻子由於收入的降低而導致談判地位的弱化,丈夫可能依賴自己的高收入來增進自己的談判能力,具體表現在家庭的「話事權」上,甚至表現在家庭暴力上,那麼作為理性的妻子預見到丈夫的這種機會主義行為,就可能減少其在撫養寶寶方面的投入,可能並不完全放棄未產之前的高薪的工作。(cf. Oosterbeek et al , 2003)由於涉及到家庭內部的經濟決策,又無法剔除夫妻雙方的感情因素,有可能存在撫養孩子而提高妻子的談判地位,所謂「母以子貴」,即使真的在撫養孩子問題上存在事前投資不足問題,但對於這樣的事前投資不足的微觀數據的採集也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在這樣困難的實證情況下,即使真存在家庭「Hold-up」問題,也會被經濟學家所忽視。

在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采購活動中,或者在政府的采購活動中,同樣存在「Hold-up」問題,經典的案例莫過於「費雪車身」(中文版詳見Masten , 1996;第8章)。在政府的采購管理中,都會意識到承包商那裡存在機會主義行為,特別是「大宗買入」(Buying in)被看作是一個具有潛在危害性的明證,一旦發生「大宗買入」,雖然當下價格實惠,但由於購入成套大型設備,實施大型工程,政府就會做專用性資產投入,就會刺激後續「大宗買入」,從而被承包商所要挾。由於資產變得更加專用,更多可侵佔性准租金產生時,契約的簽訂成本就會大大高於縱向一體化成本,因此企業間就可能更趨向於縱向一體化,至於政府的次級承包商將成為其一個部門,更趨向於國有化。但日本組裝企業與零部件生產企業之間很好地解決了專用性投資問題。組裝企業同時授權多個零部件企業進行零件的設計、加工與製造,並及時地將多個零部件企業各自設計生產產品的優缺點回饋給所有的零部件企業,鼓勵他們之間的競爭,從而可以很好地激勵專用性資產的投資。同時,零部件企業設計、生產的產品,對組裝企業也是非常關鍵的,並且直接決定了組裝企業的設計、生產周期,因此,組裝企業也不好隨便更換供貨商(進一步,流行的商業規則也不允許他們隨便更換供貨商)。組裝企業進行新產品的設計、生產,也需要投資專用性資產。因此,存在零部件企業對組裝企業的「Hold-up」問題。在穩定的供應關系下,組裝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之間可以進行多次談判,很好的解決了專用性資產投資不足的問題。(加腳注)

中國當下創業時興,在創業初期,具有潛在企業家氣質的創業者碰到的普遍大難題是融資困難,盡管擁有相當不錯的Idea,或者說擁有優質的「人力資本」,但無法同實物資本(Physical assets)相結合也是無濟於事。創業融資困難,一方面的確是由於創業資本(Venture Capital)的收益高度不確定性以及外部投資者與創業者信息高度不對稱,導致產生相當高的監督成本,或者籠統地說是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外部投資者與創業者之間也普遍存在「Hold-up」問題:一旦外部投資者作出這樣一個沉沒投資,那麼無法保證創業者作出一個可置信的承諾,使外部投資者除了收回投資還略有利潤,外部投資者預見到這一後果就會事前投資不足,甚至對有些項目不作投資。(詳見Debt contracts的討論,Hart and Moore,1994)

資產專用性投資在現代生產製造中相當重要,這種投資能增進交易的增值,間接影響整體的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正因為有了專用性資產,才產生了長期契約對短期契約(或者說現貨市場,Spot market)的替代,進一步升級到縱向一體化。從傳統的視角來看,資產專用性投資,或者說「Hold-up」問題,一般可看作是企業理論的立論基石,在經濟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上面的案例來看,「Hold-up」問題不僅存在於現代生產製造部門,還存在與家庭內部,甚至國家層面,可解釋國家掠奪與憲政起源(North and Weingast ,1989)。既然「Hold-up」問題如此普遍與重要,我們就應該探尋各種有效治理「Hold-up」問題的機制,從宏大方面而言,我們的研究能給轉型期的中國經濟以指導,使中國的市場經濟有效地運轉起來;從微觀方面而言,我們能夠給數以千萬計的創業者解決融資問題提供啟示,使創業期的融資難問題能有效解決,實現人力資本與實物資本的有效結合。

本文接下來的部分組織如下:第二章,我們進行現有的文獻綜述,主要從治理「Hold-up」問題的理論與實驗設計兩方面出發,展示現有成果的精彩部分以及一些不足之處;第三章,整合各種「Hold-up」問題動態治理機制,提出一個簡約的模型介紹與分析;第四章,對簡約的「Hold-up」問題動態治理機制進行原創性的實驗設計與驗證,通過實驗檢驗模型的合理部分與不足之處;最後部分是結語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文獻綜述

2、1 治理「Hold-up」問題的理論

A、組織補救(Organizational remedies)視角

續Coase之軌的學者認為,由於無法對事前專用性資產的投資者的投資額度和事後的准租金進行契約化,也就是說市場機制無法避免交易成本,那麼治理結構的選擇就是以最小化交易成本為目標,根據不同的交易帶來的交易成本匹配不同的治理結構。一般而言,當市場或者討價還價的成本較高時,有效地措施應該是組織補救,Klein et al(1978)和Williamson(1979)所提出的組織補救方式就是縱向一體化。既然縱向一體化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防止機會主義行為,但現實世界的企業規模並不全都趨向於超級龐大,而且中小企業越來越多。GHM理論,也叫產權視角(模型的清楚表述參見Grossman and Hart ,1986;Hart and Moore,1990),認為治理事前投資不足,通過將初始契約外的無法契約化的資產控制權配置給影響未來收入流較大的一方(即0/1分布),確保在次優條件下實現最大化總剩餘的最佳所有權結構(加腳注,交易時序圖)。GHM模型重要假設為:I,C(I,w),V(w)對契約雙方來說是對稱信息,但對第三方而言是不可證實的;交易雙方都沒有外部選擇權,沒有談判成本、沒有貼現,並且根據納什談判解以1 :1分享事後總剩餘(在Hart and Moore,1990的論文中作了修改,以夏普利值分配),也就是說事後討價還價的結果獨立於事前沉沒成本的投資。這些假設條件都有放鬆的餘地,為以後的理論發展與實驗設計提供了機會,事實上大量的行為、實驗論文都基於假設的放鬆。

B、契約治理的視角

在一方作出投資決策之前,雙方能就交易量達成一個契約,那麼事前投資不足問題可能得到解決,也就是不需要組織補救方案。關於契約的治理,涉及到機制設計,主要有三個方向,一個是Mechanism design contracts ,代表論文是Rogerson(1992);一個是Specific performance contracts,主要體現為Aghion et al.(1994);一個是Option contracts,主要源於Noldeke & Schmidt(1995)。關於機制設計的學者認為,交易雙方可以通過契約來達致有效投資,至於這樣的契約須滿足如下條件:一方面契約能影響一方的外部選擇支付(Status quo payoffs),另一方面在談判階段給予另一方以完全的談判權力,使得其對事後剩餘擁有剩餘控制權(Resial rights)。(具體證明參見Che and Sakovics,2005)機制設計的論文從傳統理性選擇模型出發,設置狀態滿足參與約束、激勵兼容約束等,而排除了行為因素,一般這些設計的復雜機制在現實中未必具有可操作性。

C、法律的視角

一個是法律干預的視角,主要對造成契約不完全因素的應對,因為契約的不完全有很重要的一個假設是:I,C(I,w),V(w)對契約雙方來說是對稱信息,但對第三方而言是不可證實的,那麼法律強制干預一般主要集中在對可證實要件的硬性規定等;另一個就是賠償視角,一般區別這類文獻很明顯,經常會在標題與摘要中出現「Nuisance suits 」,「Legal remedies」等字樣,一種是期望損失賠償(Expectative damages),一種是信任損失賠償(Reliance damages),主要區別就是賠償收益外,是否還要把沉沒成本也考慮進去,這可以算作法經濟學在「Holp」問題上的應用。

2、2治理「Hold-up」問題的實驗設計

A、外部選擇的考察

最初對「Hold-up」問題進行實驗分析的源於Hackett(1993),他主要的目的是檢驗這樣一種可證偽的假說(Testable hypothesis):事後討價還價的分配結果獨立於事前的沉沒投資。一般而言,對於「Hold-up」問題,主要對事前投資不足誘因的探索,但Hackett(1993)另闢溪徑,反奏琵琶,主要考察事前的專用性投資是否影響事後聯合剩餘的分配,以及如何影響事後聯合剩餘的分配。通過實驗經濟學的方法,拒絕了以上的假說,即事後剩餘分配與事前沉沒成本投資的無關性。然而,Hackett實驗設置的弱點在於交易雙方在事前都要進行沉沒投資,跟公共產品提供實驗類似,偏離了雙方不對稱投資的現實模擬,跟先前的理論模型假設背離。

Oosterbeek,et al.(2003)對Hackett(1993)的實驗作了改進,設置了兩個不同角色的參與者,一個是沉沒成本投資者(以下簡稱S),一個是事後剩餘分配者(以下簡稱B),事後的分配規則採用最後通牒博弈,即對B提出的Offer,S可選擇接受與拒絕,一旦S選擇拒絕,則談判破裂,雙方獲得的支付為外部選擇支付(Outside payoff)。在實驗中,Oosterbeek等人設置了不同的外部選擇支付,一般都偏向B的支付高於S的支付。當B的外部支付較低時,一般S會選擇較大的投資,而B也會出較公平的Offer;但當B的外部支付越來越大,即使S選擇較大的投資,B的Offer也不會趨向公平。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偏離了傳統的理論預測,B的Offer會比預測的更慷慨,但這種慷慨經不住其外部選擇的增大,也就是說,外部選擇對「Hold-up」問題的治理是有影響的,但GHM模型卻假設交易雙方不存在外部選擇,Oosterbeek,et al.(2003)的成果是在放鬆GHM模型的假設上所實現的。

B、分配機制的考察

對於事後剩餘的分配機制一般有幾種設置,一是可設置成雙向拍賣(Doubleauction)機制:對於事後的總剩餘,雙方提交一個要求的數量,加總後若總數量超過總剩餘,則談判失敗,外部選擇為零,若不超過,則執行分配,實際上是個協調博弈;一是可設置成最後通牒博弈(Ultimatum bargaining)機制:對於事後總剩餘,其中的非投資方為提出Offer者,若投資方接受Offer,則執行分配,若拒絕Offer,則談判破裂;一是可設置成獨裁博弈(Dictator game)機制:對於事後的剩餘,其中的非投資方提出Offer,但投資方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唯一的選擇是接受。

Ellingsen, T. and Johannesson, M.(2004a,2004b)對前兩種機制進行了實驗設計與分析,一般博弈論預測的精練子博弈納什均衡(SPNE)為:在第一階段,投資方選擇不投資;在第二階段,非投資方提出要求自己得到接近總剩餘的份額。即使對於事前存在交流,也就是「空談博弈」(Cheap talk)的情況下,博弈論預測仍為上面的SPNE。Ellingsen, T. and Johannesson, M.(2004a,2004b)中設置了三組被試(Treatments):一是事前無交流,二是投資者事前發無成本信號,三是非投資方事前發無成本信號。實驗結果顯示,對於事前無交流組,事前投資較低,協調困難;而在兩組存在事前交流的組中,事前投資相對上升,而且成功協調比例上升。他們的實驗還顯示,在投資方發信號組的協調成功率低於非投資方發信號組,一個可能的解釋:可能投資方過分擔心非投資方的非理性行為,也就是「將心比心」比較困難,今後跟進的實驗可以在分離這種干擾上下工夫。至於協調博弈與最後通牒的不同設置,顯示的不同結果主要在於:在存在事前交流組中,協調博弈設置組的投資比例高於最後通牒的設置組(80%同60%的區別),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協調博弈存在多重均衡解,可能更好地解決「Hold-up」問題。暫時未看到獨裁博弈的設置,今後可以把獨裁博弈設置也加進去與現有機制相比較。

C、信息因素的考察

就上面的實驗而言,沉沒成本、事後總剩餘都是可觀察信息,但現實情況可能未必如此,這類信息可能為私人信息,而且參與者的效用函數若是採用Fehr,et al.(1999)等人的設置,還得考慮,不公平厭惡系數ai和bi是否為私人信息。Ellingsen, T. and Johannesson, M. (2004c)就進行了這樣的設置,只是將事後總剩餘仍設置為公共信息,事後的分配機制為最後通牒,特別注意的一點,這里的事後分配是投資者提出Offer。如果依照理性模型預測,無論沉沒成本是否為私人信息,都不影響同樣的SPNE的產生。但考慮參與者的公平因素,結合Fehr等人的效用函數設置,那麼上述信息成為私人信息,行為結果就不同了。一般低成本的投資者會攫取信息租金(Rent extraction)(關於契約理論或者激勵理論的完整介紹參見Salanie, B. ,1997),實驗顯示很多低成本的沉沒投資者一般偽裝出較高的沉沒成本,因此會傾向於提出更富侵略性的Offer,一般也能獲得事後更大的剩餘,但這種富有侵略性的低成本的投資者唯一的擔心是交易對方的公平心態,因此也有一個對對方不公平厭惡系數ai會有一個大致的信念。不過這樣的實驗設計,偏離了「Hold-up」問題的主旨,使沉沒成本成了一種類型,具體不是考察事前投資不足及其治理,而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參與者的公平上。不過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考察在公平因素干擾下的參與者的異質性,即參與者中,既存在強公平傾向的,又存在完全自私不考慮別人收益的,而且這種異質性偏好為私人信息,那麼對於各種分配機制如何影響事前的投資,也就是說公平因素與異質性偏好的考慮對事前投資不足的治理有什麼影響,這也可以是我們未來研究的方向。

❷ 如何學好經濟學

經濟學要怎樣學才對(一)今天要跟你們談的是怎樣學好經濟學,把自己當年的經驗擇其優而舍其劣,也就是我今天認為經濟學應該怎樣學才對。首先要說的,是如果你跟著我建議的方法學,在大學考試,或到外地爭取什麼博士,凶多吉少。我走的是實證經濟學的路,著重於理論的實用性,不花巧,寫出來的學術文章不一定可以打進今天的國際學報。昔日可以,今天或多或少有點困難,雖然某些學報編輯記得我這個人,可能給個面子。當年在西方發表的文章,今天還有人記得,但在「格局」與思維上,與今天的是不同的了。不容易解釋發生了什麼事。我的經濟學很傳統,從史密斯到李嘉圖到米爾到馬歇爾到魯賓遜夫人到凱恩斯到費沙等,我都讀得認真。跟著是森穆遜、阿羅、史德拉、佛利民、艾智仁、赫舒拉發、普納、高斯等較為近期的,也讀得認真。可以說,一九六五年之前的文獻我讀得多而透。六五到六九年間,我轉攻資料性的讀物。一九六九之後,自己不再進圖書館,要什麼資料由助手替我找尋。大約一九七二起,我謝絕替學報評審文章。行內朋友找我研討,懂得一定奉陪。一九八二回港任職後,通訊沒有今天那樣方便,交談是減少了。喜歡魂游四方,不熟知我的人不容易跟我交談。像巴賽爾那種願意跟著我魂游的行內君子不多。我認為一個人在求學時要多讀他家之作,但當自己進入了創作時期,要重視的還是自己怎樣想。我的經濟學底子很傳統,比今天的新秀傳統得多了。熟讀傳統,有欣賞的也有不欣賞的。選擇自己認為可取的發展下去,過程中修改了不少認為有不足之處的前賢之見,而好些認為一無是處的,淘汰了。這樣的發展不是很有意思嗎?誇誇其談的背後,知道自己滄海一粟,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一士諤諤地走自己的路,走了三十年,心領神會,對自己的進度是挺滿意的。但當我偶爾翻閱今天的經濟學報,不容易見到自己熟知的傳統。術語好些還是以前的,但看不到傳統的思維。新秀們放棄了傳統,我則認為史密斯的傳統怎樣也不要放棄。回頭說自己的經濟學著重於實用性,是指解釋力,解釋人的行為,解釋因為人的行為而引起的各種現象。我認為解釋現象是經濟學的唯一用途,沒有其它。福利經濟學是廢物。不是說不應該關注社會福利,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是「專家」,不需要讀過經濟。二百多年來,經濟學無法證明,從某甲手上拿了一元,交到某乙的手上,社會福利會改進或改退。學經濟可以協助賺錢嗎?可以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或減少受騙的機會,但我沒有遇到過一位富豪是經濟學家。我自己母親的投資命中率比我高,但她連書也沒有讀過,不識字。經濟學可以協助政府決策嗎?可以解釋怎樣的政策會有怎樣的後果,但如果關心政府會否接受你的建議,不被氣死才奇怪。解釋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但這里說的是科學解釋(scientific explanation)。一門科學往往由一些沒有學過的人想出來。我們是後學,學經濟是學經濟科學了。科學有科學的規格。任何人接受這規格,同意其中的理論,那麼任何人對同一現象的解釋,大致上應該相同。物理、化學、生物學都有這樣的一般性。這方面,經濟學比較麻煩:自稱是經濟學家的五花八門,懂的不懂的各持己見,忽略了經濟科學的規格。史德拉(G. J. Stigler)曾經對我說:「如果你說自己是個物理學家,聽者會回應:『物理學我不懂。』不再說下去。但如果你說自己是個經濟學家,聽者會回應:『經濟學嗎?我不懂,但我認為……』跟著滔滔不絕。」其實作為科學,經濟在規格上與物理或其它自然科學沒有什麼不同。方法是一樣的,而其可靠性也沒有多大分別。後者很多人不同意,認為經濟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not an exact science)。他們認為經濟學的推斷往往模稜兩可,或各各不同,沒有像物理學那種精確的解釋力。為此我曾經舉出一個簡單的例子,今天一些美國的教授「盜」而用之,使我高興。四十年前在美國教學生時,我說:「如果我把一張百元鈔票放在有行人的街道上,沒有風吹,也沒有警察,我敢打賭,這張鈔票會不翼而飛,不見了。有誰敢跟我打賭?一百博一?一萬博一?要賭的請站出來。」這就是了。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化學,都無從推斷或解釋那張百元鈔票為什麼會不翼而飛。在人類發明的所有科學中,只有經濟學可以推斷,可以解釋,而其准確性與物理或化學等自然科學是一樣的。當然,在某些情況下,該鈔票可以相當持久地留在地上,正如秋天的黃葉無風自落,但秋風起黃葉卻可飄到天上去。「某些情況」的指定是重要的。科學方法稱之為驗證條件(test conditions),經濟學則稱為局限條件(constraints)。這就帶來推測與預測之分。推測是要指定條件的。條件是真實世界的條件,可以觀察到。條件不對,推測的效果往往不同。推測與解釋是同一回事。在我指定的條件下,推測百元鈔票會在街道上不翼而飛,邏輯說,等於我解釋了該鈔票為什麼會消失。推測是prediction,是解釋,永遠有條件。經濟推測要指明局限條件,有時不言自明,用不著說出來,但有時不說清楚條件為何聽者或讀者會被誤導。不管條件的推斷不是推測,而是預測,forecast是也。這是看水晶球,或者是看風水。不是科學,但相信水晶球的人甚眾。風水先生這個行業有了數千年,歷久不衰。舉個例子吧。我稱「推斷」股市走勢的圖表派為風水派。什麼三角形呀,什麼雙肩呀,等等,是沒有條件指定的。這是預測。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預測股市的圖表派沒有指明局限條件及局限的轉變。這是看風水,有人為之發達,也有人為之破產,但人還是人,不少相信,所以風水先生有收入。科學是有法則的,邏輯的法則,科學的方法(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是也。邏輯屬哲學系,可能是人類最湛深的學問,深得有點發神經,不主張同學們鑽進去。然而,基本的「方法」邏輯重要,尤其是對中國的青年來說,多多少少總要知一點。我曾經是二十世紀哲學邏輯大師迦納(R. Carnap)的學生,不是入室弟子,但算是得到少林方丈指點過一兩手。是二十世紀大名鼎鼎的維也納學派的思維,在三卷本的《經濟解釋》的首卷《科學說需求》中的第一章——《科學的方法》——我從經濟實證的角度解釋過了。寫於一九八九年,那章寫得稱意而重要,同學們要一讀再讀。說重要,因為那是我知道的唯一的從經濟實證的角度論科學方法。科學方法的哲學邏輯走進了象牙之塔,走進了一個聖殿,其中的大師君子不能分身參與實證科學(empirical science)的研究工作。我學了象牙塔內的一小點就跑出來,作了多年的實證研究,然後回顧塔中所學,以自己的實證或驗證經驗與邏輯哲學互相印證,寫成了該章。該章很長,這里不重述。要說的重點,是科學不是求對,也不是求錯,而是求可以被事實推翻。可以被事實推翻但沒有被推翻,科學理論就算是被證實或驗證(confirmed)了。A theory cannot be proven; it can only be confirmed——同學們要記著這句話。Proving與confirming不同,在實證科學中有著微妙而重要的分別。前者是證實了,不可能錯,正如數學上證實了的定理。後者呢?以中文言之也可說是證實,較為正確是驗證了是對的,沒有錯。但驗證了的對,還可能錯,對了無數次還可能錯。可以被事實推翻(可以錯)但沒有被推翻,英文字是confirm——還可能是錯的證實。文化不同,嚴格來說,中文沒有這個字。我自己在經濟科學方法上的主要貢獻,是指出與堅持,驗證理論一定要用可以觀察到的變數。淺得離奇,對得無話可說,但經濟學者一般不重視。或者說,他們認為那樣淺,是小兒科,沒有想深一層,無從驗證的卻認為是驗證了。說什麼意圖,談什麼意欲,又或者搞什麼博弈、什麼偷懶出術的,在真實世界看得到嗎?不是說人不會博弈,但在觀察上我們怎可以知道?我看著一個貌美如花的女人,目不轉睛,意圖相當明顯,但我可沒有動手動腳,你怎可以知道我的意圖是什麼?要以我的行為驗證你的理論,你只能說我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個女人,因為是事實,可以觀察到,而如果換了一個男的,我忙顧左右,也可以觀察到,也是事實。如果你發明了一個「異性相吸」的理論,你只能從上述的可以觀察到的行為驗證。我不認為今天盛行的博弈理論是可取的實證科學,因為其中無從觀察的變數太多,不能驗證。一般而言,科學的起點是一些武斷的假設,稱公理(postulate或axiom)。通常不真實,往往抽象。所謂公理,是參與的人不準在公理上爭辯。經濟學的第一個公理是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跟著的第二個公理,是每個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在局限條件的約束下爭取最大的利益——我曾經稱之為「自私的假設」——又稱局限下爭取極大化(constrained maximization)。這就帶來一個難題:「極大化」用什麼來量度呢?財富(wealth)、收入(income)、盈利(profit)、租值(rent)、功用(utility)——都有經濟學者採用。出自洛杉磯加大與芝加哥大學的傳統,我首先淘汰了盈利,因為盈利是意外的收獲,邏輯說不可以刻意地爭取。行內最普遍地採用的是「功用」,但我個人從開始就避之則吉。這是因為功用是空中樓閣,二百年前由邊沁(J. Bentham)想像出來,真實世界不存在。功用是個變數(variable),科學理論往往有無從觀察的變數存在。從開始寫博士論文起,我知道驗證只能靠可以觀察到的變數,無從觀察的以少為妙。功用不是真有其物,多個香爐多隻鬼,可以不用當然不用。話雖如此,同學們對功用的理念是要深入認識的。不需要用,但要知道其中玄機。這是因為功用理論經過多年發展,帶來了兩方面的重要思維。其一是以數字排列選擇。不管用什麼名目來排列,這排列重要,而熟知功用排列的哲理,對極大化的思維有助。其二是近代的功用排列,用序數(ordinal numbers)。序數是以數字分高下,不比較數字之間的差距,也即是說數字不可以加起來。從選擇的角度解釋行為,選擇的排列重要,而從邊際轉變的角度論選擇,我們是不需要顧及數字之間的差距的。用上功用理論的理念,卻放棄了以功用作為量度選擇的工具,在經濟學行內不止我一人,但恐怕不及一掌之數。我認為功用量度在行內盛行,主要是數學方程式可以寫得漂亮。我的興趣是理論的實用性。真實世界不存在的變數,以少為妙,可以不用不應該用。在從事解釋行為或現象的經濟學者中,喜歡以功用量度而又用得最出色的,應該是貝加(G. S. Becker)。個人認為,貝加可以解釋的,我可以不用功用方程式也解釋得到,而用上功用量度,好些時會中套套邏輯(tautology)之計,高明如貝加也不一定避得開。方程式,方程式!同學們要用我當然不反對,但千萬不要因為好看或顯得有學問而用之。好看,卻比不上流暢的文字。學問嗎?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方程式是不能把學問加上去的。同學們要學數,花一兩年工夫值得。一般學子沒有戴維德或高斯或奈特的天賦,數學於是對思維有助。如果有史密斯的天賦,學數更是多此一舉了。量度極大化,我有時用財富,有時用收入,有時用租值。各有各的方便之處,也各有各的困難。「財富」的困難是要靠利息率的存在,而沒有市場則沒有利息率。「收入」的困難是秒秒不同,這秒高那秒低,不一定是選這秒的。「租值」的困難是要在特別情況下才可以用。我自己三者皆用,看情況而定,而如果集中於邊際轉變來處理選擇,大有可為:解釋行為只須從邊際看。這些我在《經濟解釋》的卷二——《供應的行為》——分析得清楚,這里不說了。在量度極大化這個話題上,於今回顧,當年有三項讀物給我深遠影響:A. A. Alchian,The Meaning of Utility Measurement;R. Strotz,Cardinal Utility;I. Fisher,The Theory of Interest。後者開頭的一百五十多頁最重要,非讀不可。同學們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去掌握量度極大化的幾種價值選擇。不是價(price),而是價值(value)。價是另一回事,屬於局限那邊,是後話。不能肯定同學們要花多少時日,才能充分地掌握量度「極大化」的幾種價值,懂得遇上怎樣的問題要選用哪一種。首先是要掌握前文提到的幾種價值概念。我推薦了幾項讀物,而自己的心得都寫進了三卷本的《經濟解釋》的首兩卷中。不要輕視這些價值概念。西方的經濟學發展了二百多年,到今天,大致上這些概念可取而重要。原則上,這些概念的正確掌握,幾個月的工夫足夠。困難是不同讀物有不同的說法,而不同教授所說的也往往不同。實在太多不懂的人寫書或教學了。能通透地掌握價值概念的經濟學者不多,而能掌握局限條件(constraints,價值的另一面)的更少。經濟是一門重視概念的科學。可取的理論不多,也不難,遠不及自然科學那樣湛深,但概念的變化多,一般性大,而概念掌握得稍有差池,簡單理論的威力就發揮不出來。這樣,從事者逼著把理論搞得復雜,用上「拓樸」等湛深數學。是今天的「主流」吧,但我沒有見到這樣的文章,對基礎概念掌握不足的,能成功地解釋現象。同學要掌握正確的概念,但讀物胡說,老師不懂,很麻煩。同學們於是要講一點際遇,明師難求,懂得選擇讀物是起碼的要求了。說過了,經濟解釋是解釋人的行為,以及人的行為引起的各種現象。史密斯的偉大傳統說人的行為是個人選擇的結果,我們接受,而加上小孩子也能明白的數學理念,「在局限條件下爭取極大化」這個公理就成為新古典經濟學的傳統。這公理直白,淺的,沒有玄機,困難是概念的掌握:極大化的量度價值概念與局限變化的概念。局限是約束,經濟學翻為成本、代價、價格等,牽涉到資源、產出的邊際下降,而在社會中則要加上最難處理的產權及交易費用。這就帶到經濟解釋的重心所在。所有經濟解釋都環繞著如下一個問題:某些局限變了,人的行為會怎樣變呢?想深一層,人的行為變了,牽一發而動全身,其它局限會變,人的行為又會怎樣變呢?社會的整體又如何?本來是簡單的學問,一下子復雜起來。局限有變,人的行為跟著變,但要解釋或推斷這行為的變動,行為不可以亂變一通,不可以像阿康那種「無定向風」。要解釋或推斷行為,行為一定要受到約束,而在科學上——任何科學——約束行為的規律就是理論了。經濟學的結構是簡單的:局限怎樣變,人的行為一定會跟著怎樣變,而約束這「一定」的規律,主要是那大名鼎鼎的需求定律(The Law of Demand)。經濟學有不少定律,或有不少理論,但大部分可有可無,只有需求定律不可或缺。沒有需求定律就沒有西方經濟學,事情就是那麼簡單。原則上,所有其它經濟定律都可用需求定律代替,又或者所有其它經濟理論都可從需求定律變化出來。任何理論,不論微觀或宏觀,某一點違反了需求定律,該理論一定錯!所以同學們要學好經濟理論,一半以上時間要集中於需求定律。其它的多知一點無妨,但如果同學對需求定律的理解與體會,可以給我打上七十分,其它的理論一概不知也算到位,是個及格的經濟學家了。需求定律說,任何物品,何時何地,價格下降其需求量一定上升。不容許有任何例外,因為如果有例外,理論就不可以被人的行為推翻,無從驗證,所以不能解釋人的行為。同學們都知道,經濟課本說有吉芬物品這回事。吉芬物品是指那些價格下降需求量跟著下降的物品,或價格愈高需求量愈大——這是推翻了需求定律。邏輯說,吉芬物品可以存在,正如邏輯說萬有引力可以失靈。這就是困難:如果吉芬物品被容許在真實世界存在,而我們不能事前劃分哪些是吉芬物品哪些不是,那麼人的任何選擇行為都不可能被需求定律推翻,也即是說該定律無從驗證,於是半點解釋力也沒有。所有的經濟學概念及其它理論皆要與需求定律掛鉤,沒有該定律,經濟學的整個架構就會倒塌下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不少價格理論大師嘗試在邏輯上把吉芬物品推出門外,都不成功。我在六十年代搞起了風浪,指出在幾個不同的假設下,吉芬物品可以被拒諸門外,但因為用上無從觀察的變數,不妥。後來還是接納了史德拉與艾智仁的辦法,把需求定律作為一個公理(a postulate),武斷地不容許吉芬物品存在。一九六六年,在加州長堤大學任教職,我對同事E. Dvorak指出,邏輯上,吉芬物品不能在市場成交,只可以在一人世界或永遠不交換的物品出現,把他嚇了一跳,大叫天才。但既然吉芬物品可以武斷地廢除,我的天才不值錢。雖如是,三十多年後我還是把該推理寫進《科學說需求》的第四章第六節。(這里要向同學解釋一點。今天的經濟學教科書,吉芬物品一般存在。教科書是為了賺錢,或起碼要有出版社收容,否決吉芬物品的存在不容易賣出去。可見一般大學里的教授,對經濟解釋是沒有興趣的。)回顧平生,在需求定律這個重要話題上,對我影響最大的讀物是佛利民的《馬歇爾需求曲線》(M. Friedman, The Marshallian Demand Curve)。雖然有好幾處我不同意其分析,但該文對需求的經濟思維實在好,今天的同學還要一讀再讀。整體而言,需求定律分析得最詳盡的,應該是我於二○○一年發表的《科學說需求》(《經濟解釋》卷一)。該卷分析的何謂價、何謂量、不變數的選擇、品味不變的假設、消費者盈餘、否決剪刀論,等等,大部分不能從其它讀物找到。不全是我的發明,而是經過多年從讀物及師友間的吸納,經過自己不斷地在街頭巷尾找現象印證,左改進右改進,日夕思想到過了退休之年,知道打通了經脈,全盤掌握,毫無沙石,才動筆寫出來的。這里有一個要點——非常重要而又頭痛的——同學們要注意。這是需求定律(或需求曲線)所說的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是一個無從觀察的變數(variable),真實世界不存在。我們可以觀察到的變數是成交量(quantity transacted),不是需求量。需求量是一個意圖之量,是經濟學者想像出來的,不真有其物。於是,經濟學分析的短缺(shortage)或剩餘(surplus) 都是空中樓閣,真實世界不存在,靠這些理念作經濟解釋不可能不是廢物。我說過,一個假說(hypothesis)的驗證必定要用上兩個或以上的可以觀察到的變數,但理論的起點往往要用無從觀察的變數,然後通過邏輯,推出可以觀察的變數才能作假說的驗證。這樣看經濟分析,可以避免的話,無從觀察的變數愈少愈好。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無從觀察,但這定律不可或缺,所以需求量是經濟學中唯一的我不能不接受的無從觀察之物。處理經濟解釋的一個重點,是要懂得怎樣把真實世界沒有其物的需求量(一個概念上的變數),按著邏輯的規格,帶到可以觀察的成交量或其它現象那邊去。《科學說需求》的第六章對這個問題交代過、解釋過怎樣處理。以為需求量可以觀察到,或以成交量作為需求量的研究分析,無數,都是廢物。凱恩斯曾經說:「比起其它科學,經濟學困難嗎?不難,是容易的學問,但傑出者甚少。」我同意這判斷。凱氏認為經濟學難以傑出,因為某程度上從事者需要是個哲學家、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周身刀的。這觀點我不一定同意。我認為經濟學難達大成,主要是概念不容易掌握,理論太多,搞得太復雜,而最大的困難是從事者對真實世界知得少,知得太少了。像戴維德、高斯那種人,不懂或不用數,理論知得不多,但他們對基礎理念有充分的掌握,對世事知得多,足夠。我們不需要有這些大師的天賦才可以達到師級的層面,但要懂得學習的方法。我自己走過不少冤枉路,誤入歧途好幾次,可幸及時驚覺,回頭是岸,再走。嘗試又嘗試,終於找到自己的路,打上去。教同學,我只能把自己的經驗申述一下。我認為重要的起點,是入門者要知道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架構,跟著是掌握這架構中的概念與簡單理論。有了基礎,不妨嘗試比較復雜的理論。天賦奇高可以不管復雜的,但我的經驗,是猛攻一陣復雜的,再回到簡單的基礎會有新的理解。三十歲前,我來來回回好幾次,到三十五歲,知道基礎架構的掌握充分,概念的理解通透,就再不管復雜的理論了。這架構就是前文說過的:一、人的行為是個人選擇的結果;二、選擇的第一個公理,是在局限下爭取個人利益極大化;三、量度極大化的價值概念與局限概念皆重要,掌握不能有差池;四、局限轉變引起的行為轉變,要受到約束,而這約束主要是需求定律。這就帶來我個人認為是經濟學最難處理的地方。局限轉變帶來的行為轉變,要受需求定律的約束。需求定律是約束價格的轉變與需求量的轉變。因此,要解釋行為,任何局限轉變,處理的人必須或明或暗地把局限的轉變翻為一個價的轉變。不容易。更頭痛的是,很多行為不通過市場,需求量不一定是市場成交的物品。可幸的是,需求定律的用途,不限於市場物品。任何有價值的物品這定律都可以用,包括聲譽、友情、信仰等。不在市場成交,沒有市價或價格,用需求定律可以不用市價。非市場的物品,價格變為代價,也即是成本了。「成本」是cost的中譯,不大正確。較佳的譯法是「機會成本」,有點不妥,因為經濟學沒有不是機會成本的成本。最好的譯法應該是「代價」,但說「生產代價」中文不容易接受。比起其它科學,經濟學是格外重視概念的,而其中最難掌握得好是成本的概念。懂得把任何局限轉變翻為成本轉變,也即是翻為代價轉變,需求定律的運用就過了最困難的一關。可以相當復雜:一項局限的轉變可以牽涉到好幾方面的需求,因而牽涉到好幾方面的代價轉變。學而時習之,熟能生巧,我自己到四十歲後,得心應手,任何局限轉變,想到與某方面的需求有關時,代價的升升降降立刻知道。《經濟解釋》的卷二(《供應的行為》)對成本有詳盡的解釋,而卷三(《制度的選擇》)分析產權與制度,帶到社會成本(代價)那方面去,也說得詳盡。同學要注意,有些價值,可以倒轉過來看為成本,例如租值。又例如利息是收入,轉換角度可以作為成本看。三十年前,與老師艾智仁研討某話題,書信來來回回好幾次,其中一次我寫道:「利息不是成本的局部,而是成本的全部。(Interest is not a part of cost, but the whole of cost)」他回信大贊,顯然認為我學滿了師。成本的正確概念本來就不容易掌握(見《供應的行為》),而加上產權問題、交易費用、非市場物品等,「成本」或「局限」的轉變來得更復雜了。然而,要通過需求定律來解釋人的行為,我們一定要把局限的轉變翻為價或代價的轉變。要記著,凡是轉變,不管是代價還是行為,一定是「邊際」的,所以解釋行為或現象要從邊際轉變的角度入手。這又帶到序數量度或排列選擇給我們的方便了。那些批評交易費用難以量度或無從量度,因而沒有用場的眾君子,是經濟解釋的門外漢。有一件事不妨一提。楊小凱曾經批評我不懂得邊際分析,但巴賽爾卻說邊際分析我用得出神入化。二者有沖突嗎?不一定。小凱是搞數學經濟的,沒有作過實證經濟研究,從始至終停留在象牙塔內。我是搞實證研究的,數學的邊際分析只學幾天就認為足夠(考理論當年永遠第一),早就跑出象牙塔,走到真實世界中,落手落腳地搞起來。在真實世界看邊際轉變,可以小若沙塵,可以巨似泰山。數學的邊際分析與驗證的邊際處理是兩回事。這就帶來我要說的實踐經濟學的重點。要解釋行為,局限的轉變不可以子虛烏有,其轉變一定要有可以觀察到的事實支持,而如果交易費用等轉變不容易一分一毫地量度,以序數排列轉變的或大或小有可為。然而,局限轉變不易體會,翻為一個價或代價的轉變也困難。可以做到,不易。這里要說的重點,是處理真實世界的局限轉變,一般不是一個市價轉變那麼簡單,絕大部分不可能從課堂上學得,也不是博士之後坐在辦公室內可以知道。同學們從開始的現象作驗證。要多做,甚至天天做,開頭會覺得經濟理論沒有什麼解釋力,但堅持下去,「破案」的實例會愈來愈多,過了幾年會覺得復雜的世界一般有簡單的理論解釋。
是難以自圓其說的現象。所有實證自然科學,不管是物理、生物或化學,學生從中學起就要做實驗室工作。經濟也是實證科學,但就是進入了大學也沒有實驗室課程。真實世界是經濟學的實驗室,大家生活在其中,但大學的教授可沒有規定學生要到處觀察,不斷地試行解釋,而那些所謂「實驗」課程,只不過拿著些不知怎樣弄出來的數字,作些什麼統計分析。一個真實的故事支持我的投訴。二十世紀的價格理論大師史德拉(G. J. Stigler),是魯賓遜夫人(J. Robinson)之後的高舉以不同的需求彈性系數解釋價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的專家。有一次,在芝加哥大學研究院教價格分歧時,史德拉說:「我們不可能在一間商店內,同時同地,同樣物品,找到兩個不同的價格。」一位坐在課室後排的同學,舉手說:「就在校園鄰近的那間電影院,說明普通人入場二元二角半,學生一元二角半,同院同時間,電影一樣,座位是先到先選的。」史德拉無法回應,在講台上行來行去,行了幾分鍾,突然大聲對該同學說:「告訴你吧,今天晚上我會把該電影院燒掉!」同學們都知道,在任何顧客可以討價還價的商店內,價格分歧是必然的效果。拿得經濟學諾貝爾獎的史德拉怎可以不知道呢?事實上,一九八三到八五,連續三年的年宵我帶學生到香港的街頭賣桔,試行價格分歧,因而知道,雖然不同彈性系數在邏輯上支持價格分歧的行為,但實際上不同顧客有不同的訊息費用,也有不同的討價還價的時間成本,而這些局限的不同,對價格分歧的決定性比彈性系數的不同重要得多。一篇今天還很大名的文章,寫於七十年代後期,三位作者在原稿中舉出石油運輸的例子來支持他們的理論。他們說:「石油公司擁有自己的輸油管,不租用,但運油船卻租用,不擁有。」我當時是幾家石油公司的顧問,寫信給作者,說:「所有石油公司都擁有自己的油船隊;租用輸油管在行內盛行。」文章

❸ 請問學習經濟學的一些基礎知識該看什麼書籍。 麻煩大家推薦。我意思是很基礎的。

一、入門教材:人大版《經濟科學譯叢系列》 1、曼昆《經濟學原理》上下冊,88元。梁小民教授翻譯。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目前國內已經有某些教授依據此書編著《西方經濟學》教材,在書中出現"經濟學10大原理"一詞,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襲而來。2、 薩繆爾森《經濟學》(Economics) 薩繆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為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研究范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對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有獨到的見解。目前經濟學各種教科書,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採用由他1947年的《微觀經濟分析》發展糅合凱恩斯主義和傳統微觀經濟學而成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理論框架。他一直熱衷於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目前經濟學理論數學化大行其道,此翁實始作俑者。 《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現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國內50年代由高鴻業教授根據英文第10版翻譯,商務印書館於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諾德豪斯合寫,由蕭深教授翻譯,並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個單行本出版。 全書結構宏偉,篇幅巨大。可謂博大精深。滲透老薩數十年經濟學見解。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其中諸如"熱情的心,冷靜的頭腦"、"相關未必因果"等言語,可謂經濟學之《老子》。讀完該書,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盡管該框架在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此書國內有機工版發行之英文版。建議直接閱讀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經濟學成就甚高,此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盡管三位作者政策傾向不同,但教材體現凱恩斯主義的特徵稍多一點,總體上講,教材相當客觀和公允。很適宜做入門教材。

❹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費者,廠商和資源所有者這些個體的經濟行為(宏觀經濟學與之相反,它分析像國內總產品這樣的經濟總體行為)。

❺ 求university economics (Armen A. Alchian)的翻譯

財經大學 (Armen A. Alchian) 這是個地方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支持!

❻ 西方經濟學固定成本和沉沒成本之間的區別聯系簡答

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學科)編輯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μικρο」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目錄1學科簡介2研究內容3產生發展▪理論發展▪方法發展▪發展趨勢4區別宏觀5相關書籍1學科簡介編輯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微觀經濟學》(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換往往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資源配置被認為是帕累托有效的。2研究內容編輯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市場出清,即資源流動沒有任何障礙;完全理性,即消費者與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的獲得各種市場信息。3產生發展編輯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應用」。[1]理論發展新消費理論傳統的西方微觀經濟學對消費者行為的構建,是建立在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對於消費理論研究的發展,正因源於對這前提假定條件的反思。1.顯示偏好理論。顯示偏好理論[2]是由薩繆爾遜率先提出的,後經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er)等人的補充逐步成體系。它的產生導源於傳統需求理論的效用不可檢測性。在傳統的微觀需求理論中,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商品組合的選擇行為,只有在消費者效用函數已知且具有良好性質時才易分析。但實際生活中卻並非如此,因為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觀察、能直接被觀察的只是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如果能找到選擇行為與偏好之間的某種關系,進而言之,如果消費者的「選擇」能顯示「偏好」,那麼,需求理論和偏好理論就可建立在可觀察的消費者行為的基礎上,這就為檢驗消費者行為與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顯示偏好理論的基本思想正在於此。2.風險條件下的選擇問題。在風險大量存在的市場上,如何有效選擇資產征狀組合以迴避風險就變得十分重要,因此,對保險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合同等問題的研究,就成為微觀經濟理論一個十分活躍的分支。尤其是20世紀60、70年代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和其他心理學分支的發展,人們開始對古典經濟學理性假設和預期效用理論進行檢驗,結果發現:在確定條件下,理性公理假設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確定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常常違背公理性假設。因此,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決策,必須考察人們的復雜心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觀望理論、遺憾理論及模糊模型。具體到市場中資產征狀組合決策時,出現了風險資產理論(衍生證券)、代理理論、資產組合選擇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套利定價理論等。與這一理論相應產生的是闡釋消費者在不同條件下對消費和儲蓄的不同選擇的跨時期選擇理論。動態的跨時期選擇理論在現代經濟學中已有普遍應用。3、消費也是家庭生產的理論。貝克爾認為,家庭類似於一家小工廠,家庭把「資該品、原材料和勞動組合起來,……以生產一些其他的有用商品」。按照這個較為寬泛的觀點,新古典微觀經濟學中的消費者,既是家庭消費者又是家庭生產者,是具有雙重身份的角色。認為,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在貝克爾的模型中,有時把孩子看成是消費商品)要耗費時間。時間是一種機會成本,它必須同任何物品之市場價格或制定經濟決策的行為之市場價格計算在一起。正如把孩子撫育成人需要耗費人力資源、資本和時間等投入一樣,任何最終物品或勞務的生產和消費都可以看成是為獲取一種產出而需要耗費的各種投入的組合。例如,一個人在其家庭生產中(在以貝克爾為代表的新微觀經濟理論中,消費被看作是家庭生產)所獲得的最終產品,比如「健康的體魄」,需要許多「市場物品」(那些由消費者直接在市場購買的物品)和時間投入的組合。體育器材、各種健康食品、醫療服務以及花費在鍛煉上的時間和消費這些物品所需的時間,就是生產這種最終物品的所有投入。個人或家庭把這些投入轉化為產出(包括孩子的成長、舒適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體、精神的怡悅等等),亦即家庭的生產或消費過程,體現一種生產函數。像一般生產企業實現生產的最優化要考慮生產要素應用的機會成本一樣,實現家庭生產的最優化也要考慮各種要素應用的機會成本。例如,看一場戲、讀一本書、或者吃一頓美食(這些都可看成是家庭生產中的投入要素)都需要花費時間,所以這些行為的完全價格必須包括用於這些行為的時間的機會成本。這種機會成本可以根據個人的市場工資來計量。例如,假設某人工作一小時可以掙到10美元,他或者用一小時在餐廳進餐,或者用15分鍾吃快餐。再假設這兩種就餐方式的花費都是6美元。盡管這兩頓飯需要相等的貨幣花費,但其消費的完全價格卻明顯不同。快餐消費的完全價格是8.50美元(6美元加上放棄2.50美元的收入),而在餐廳進餐的完全價格卻是16美元(6美元加上放棄10美元的收入)。個人最終選擇的決定因素將是每頓飯中的每一美元花費(完全成本)所帶來的效用量(亦即家庭生產的產品價值)。其他諸如生育孩子、做各種各樣的家務、維護活動等家庭生產的價值,也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表示。同樣,當把時間成本與市場物品成本同等看待的時候,便在工作和閑暇之間的傳統選擇之中注入了新的見解,則成了在工作、閑暇和家庭生產之間的選擇,並且,按照質和量的概念,家庭消費類型的新觀點都是可以成立的。新廠商理論新古典廠商理論研究的是一種原子式廠商,即把廠商當作一個具有利潤最大化傾向的經濟個體,換言之,把廠商當作一個「黑箱」,一個最小的分析單位,所有的問題都抽象在生產函數之中。但現實與理論相距甚遠,現代企業理論的形成正是對這一假設的反思結果。1、企業的性質。這一問題的實質是分析企業存在的理由。最早提出並對其加以解釋的是科斯,科斯從交易成本的分析角度,提出企業的存在是為了減少市場交易的成本,即市場成本的企業內部化。除科斯外,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來因(Klein,1978)、格羅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等人分別從資產專用性、不完全合約與縱向一體化等角度,闡釋企業的本質。2、最大化模型與委託——代理問題。委託一代理問題導源於對企業經理人員最大化行為的反思與分析。在一個企業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是必須研究的問題。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經理依據其特定的信息和權能優勢獨享決策權,其行為對企業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在現代企業中,投資者或委託者與經理或代理者之間存在利益與目標的差異。委託——代理理論正是為解決經理人員對投資者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偏離而發展起來的。這一理論的意義在於使企業不再作為最小的經濟分析單位。3、內部組織效率與非最大化廠商理論。如何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組織各種資源使企業有效運轉,是企業形式的核心問題。阿爾欽和德姆賽茨(Alchian,Demsetz,1972)的團隊理論成功地解釋了這一問題。而從管理角度來看,新古典「理性經濟人」是其管理的立足點,即管理的「利益最大化激勵」。但現實中這種管理思想並非屢試不爽。針對這種情況,西蒙(H·A·Simon)個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滿意效用假說,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X—非效率理論」,從而形成非最大化廠商行為理論。它的意義在於從「微觀——微觀」角度分析研究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問題,成為「最大化理論」的重要補充。博弈論的改寫新古典經濟學市場分析有兩個重要前提假定:1.個人決策是價格參數和收入給定條件下的最優選擇,不影響他人也不依賴他人;2.市場信息充分且無成本。這兩個前提假定使微觀經濟分析始終處在完美的一般均衡確定性分析的美妙境界中。但現實生活卻非如此,經濟作為一個整體,不僅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個體獲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信息也是有成本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和不確定性分析應運而生。1944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特恩(VonNeuman,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標志著「經濟博弈論」的正式創立。到1994年納什、澤爾騰和豪爾紹尼三位「博弈論」巨匠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3],其間經歷了整整半個世紀,博弈論得到很大的豐富和發展。「零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囚徒困境與納什均衡」、「子博弈精練納什均衡」和「貝葉斯—納什均衡與精練貝葉斯—納什均衡」理論,使博弈論在現代經濟分析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博弈論的廣泛應用已改寫了微觀經濟學。博弈論重塑了微觀經濟學的獨占理論。對外部性問題的忽略是古典經濟致命的缺陷,從而對外部性問題的研究大大促進微觀經濟學的發展。從古諾、貝特朗到張伯倫,經濟學家逐步認識到:現實中絕大多數市場競爭需要用寡佔理論解釋。雖然寡頭競爭在現實中普遍存在,但在引入博弈論之前,經濟學家所能做的僅是重溫古諾一個半世紀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以貝恩為代表的傳統產業組織理論中,寡佔市場才被作為重點,在「結構——行為——績效」的框架中作實證研究。但當經濟學家掌握了納什均衡和的博弈論知識後,古諾研究就便被繼續推進了。他們不僅證實了古諾和貝特朗均衡都是納什均衡,而且在這兩個模型的基礎上,發展了多種分析技術,如沉沒成本,不完全信息模型和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佚名定理等,使現代經濟學的市場分析躍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信息經濟學成為主流經濟社會中,每個人都是根據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決策。但非對稱信息環境是常態。所謂非對稱信息環境,指的是一些人具有他人不掌握的信息。信息經濟學研究的就是非對稱信息下行為個體的最優決策,主要研究兩方面問題,一是不完全信息下的經濟分析,核心是「信息成本」和最優信息搜尋;二是非對稱信息下的經濟分析。信息經濟學中的難點在於委託—代理關系中對象的不確定性,即委託人在與多種代理人打交道時無法確知自己在與何種類型的人打交道,代理人情況亦如此。20世紀60年代後期,博弈論學者哈薩尼提出了一種處理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技術,並將完全信息博弈中的納什均衡概念推廣到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定義了貝葉斯納什均衡[4]。在此基礎上,不完全信息博弈(尤其是非對稱信息博弈)得到長足發展,信息經濟學也因此飛速發展起來。非對稱信息博弈的分析方法徹底改變了微觀經濟學的全貌。近年來關於經濟機制的設計研究中所處理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問題,都是這一分析方法帶來的變化。可以說,慎密的微觀分析已滲透到我們所處的復雜的經濟系統中——從市場的有效性到公共產品的供給,從現代企業制度的各種有關問題到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等等。信息經濟學已經成為當今經濟分析的主流。方法發展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長足發展,還集中體現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變化方面。分析方法的變化帶來的是西方經濟學研究深度的推進和廣度的拓展。可以說,20世紀西方經濟學之所以產生諸多「革命」和理論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變化。方法論的變化對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其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研究方法的演變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講體現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脈絡。證偽主義的普遍化布勞格在其《經濟學方法論》中將20世紀經濟學方法的演變歷史歸納為一句話:「證偽主義者,整個20世紀的故事」(註:〔英〕馬克·布勞格:《經濟學方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發生於19世紀的證偽主義與實證主義的較量,同樣貫穿於20世紀經濟學發展的始終。據統計,20世紀70-80年代的20年間,西方經濟學界出版了50多本經濟學方法論的著作,其中幾乎都和證偽主義有一定的聯第,在1991年總結的當代西方經濟學家達成的13點共識中,有7個和證偽主義有直接聯系。實證主義在被現實世界「證實」之後,證偽主義出來用事實和理論推導提出質疑,以此推動了經濟學的發展。[5]分析工具的數理化經濟學與數學的結合本來不是始於20世紀,但是戰後以來,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是如此的專門化、技術化、職業化甚至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卻實實在在發生在20世紀,從而使經濟學這個大廈更嚴密,表達更准確,思維更成熟。數學化成為經濟學發展的主流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計量經濟學的崛起。「計量經濟學」一詞是挪威經濟學家拉格·弗里希於20世紀20年代創造的(註: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後來,庫普曼、克萊因、迪魯布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克萊因從50年代開始提出最早的宏觀經濟計量模型,為宏觀經濟研究開辟了新的視野。此後隨著大型計算機的誕生和使用,經濟結構的各種參數得以推算出來,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據。需要指出的是,克萊因教授自80年代以來多次來到中國,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計量經濟研究人才。第一代計量經濟學家的數理貢獻在經濟學方法論體系的整體性、嚴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主要體現在「宏觀」經濟研究方面,而在「微觀」經濟研究方面進行的開創性探索是從貝克爾開始的,他將經濟計量原則首次引入原來無法以數學來計量的領域,如愛情、利他主義、慈善和宗教虔誠等,並獲得了巨大成功。但這只具有局部的意義,可以這樣說,對於此前的計量經濟學,我們稱之為「宏觀計量經濟學」似乎更為恰如其分——宏觀計量的分析方法是對20世紀經濟學的最大貢獻之一。幸運的是,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即2000年的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0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授予美國的詹姆斯·海克曼和丹尼爾·麥克法登教授[6],以表彰他們在微觀計量經濟領域的貢獻。可以說這是「微觀計量經濟學」正式誕生的標志。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橫截面數據的微觀數據即指同一時點的條件、或是縱向數據在連續年份中的同一觀察單位。微觀計量經濟學可以在個人層面上對許多新的問題進行經驗性研究,例如是什麼因素決定人們去工作,什麼因素決定工作時間的長短,經濟激勵效應如何影響人們對教育、職業和居住地進行選擇,不同的勞動力市場和教育計劃對個人收入和就業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等等。第二,統計學在經濟學中的大規模運用。計量經濟學之所以在20世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成為經濟學中一個極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於統計學在經濟學中的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構建計量經濟學體系的一個重要基礎。例如,弗里德曼的《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就是成功運用統計分析的一部經典性著作(註: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他通過一系列的數據統計分析,得出了貨幣實際數量的長期變化和實際收入的長期變化之間具有一種密切的相關性的結論,從而構建了弗氏的貨幣數量說。統計分析的運用不但支持了計量經濟學的發展,還促進了經濟學其他相關分支的誕生和發展,例如,庫茲涅茨對季節性的波動、國民收入的長期變化和經濟增長的經典性研究既建立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之上,又為統計分析建立了一個牢固的陣地,與此同時還大大推動了諸如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等新的理論分野和發展。[7]第三是博弈論的引進。作為一個嶄新的研究方法,博弈論的應用范圍已延伸至政治、軍事、外交、國際關系和犯罪學等學科,但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最為成功。進入80年代以來,博弈論逐漸成為主流經濟學的一部分,甚或可以說已成為微觀經濟學的基礎,還有人試圖以博弈論語言重建整個微觀經濟學。博弈論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該決策的均衡問題。藉助於博弈論這一強有力的分析工具,「機制設計」、「委託—代理」、「契約理論」等已被推向當代經濟學的前沿[8]。發展趨勢假定條件的多樣化「市場神話」與「國家神話」,各種理想國與烏托邦,來自經濟學內部和外部(其他學科)大量形形色色的或極端或模糊難懂的理念、概念等,對西方經濟學的主流與支流都產生了強有力的沖擊。為了重建和發展他們自己的理論以反對和解釋來自對方的理論,經濟學家們不得不或放寬假設,或修改前提,或一反傳統逆向假定,以構建和拓寬其研究領域(註:在這方面,張建偉博士做了深入的研究,參見張建偉《現實主義、制度主義與中國經濟學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例如,「經濟人」的假定是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基礎,是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核心,也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基石之一,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充實,在西方經濟學中占據了主流位置。可是,在20世紀百年中,「經濟人」的假定條件也被不斷地修改和拓展,甚至批評和攻擊。例如:西蒙認為經濟人的計算能力是「有限理性」的,行為者無法在多種可能的選擇中做出最終選擇。貝克爾拓展了「經濟人」的假設,認為個人效用函數中具有利他主義的因素,這

❼ 微觀經濟學的五大基本原理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
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
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 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市場出清,即資源流動沒有任何障礙;完全理性,即消費者與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的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產生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應用」。

❽ 微觀經濟學知識點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
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
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

❾ 大學《產權經濟學》

產權
制度安排
資源配置
主要內容:
產權的基本概念等
產權界定及對外部效應的治理
產權安排和資源配置——科斯定理
制度變遷
公有資源的產權問題
產權經濟學的前提假設
經濟人的人格假設——利己主義
資源稀缺性假設
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假設
非完全競爭的市場假設
有限理性假設——(諾思《產權,制度變遷和經濟績效》)
交易費用為正的假設
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假設(部分)
行為人收益最大化原則,即人的完全理性.
現實世界中的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不具有完全理性的特徵.有限理性的假說表明,行為人的決策結果可能只是"滿意",而不是最優.即新古典經濟學的完全理性假設與實際不符.
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
經濟信息的不完全性
競爭的不完全性
新古典經濟學不討論產權問題的原因
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推導的前提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
在他們的假設中,交易是在無摩擦的瞬間自願完成的,因此不會產生事前的締約成本和事後的履約成本,也即交易費用為0或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不論初始產權如何安排,行為人總可以通過自願的交易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 因此他們集中研究價格和交換的理論,而並不關心產權制度和資源配置的關系.
產權的基本概念
產權的起源
產權概念是一個歷史范疇:
人口增長的壓力——人口增長論
代表人物:諾思
資源稀缺程度的提高——資源稀缺論
代表人物:德姆塞茨(資源稀缺引起價格相對變化)
合作可以帶來對雙方都有利的收益——經濟物品可增值論
代表人物:Cooter,R.和Ulen,T.
Alchian關於產權的定義
Alchian定義"產權":一種通過社會強制而實現的對某種經濟物品的多種用途進行選擇的權利A property right is a socially enforced right to select uses of an economic good.
關於"社會強制"
政府的力量,日常社會行動以及通行的倫理道德規范
關於"選擇的權利"——經濟資源的多種用途
產權包含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和轉讓權
所有權與產權
產權(property rights)
所有權(ownership)

❿ 求助推薦幾本書

1、《經濟學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

2、《應用經濟計量學》拉姆·拉瑪納山(Ramu Ramanathan),機械工業出版社。

3、《貨幣金融學》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cric S.Mishkin),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

4、《金融學》 茲維·博迪、羅伯特·默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公司理財》 斯蒂芬·A·羅斯, 機械工業出版社。

6、《投資學精要》 茲維·博迪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國際金融管理》 Jeff.Mara,北京大學出版社。

8、《固定收入證券市場及其衍生產品》 Suresh.M.Sundaresan,北京大學出版社。

9、《銀行管理——教程與案例》(第五版),喬治·H·漢普爾,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

10、《投資組合管理:理論及應用》小詹姆斯·法雷爾,機械工業出版社。

11、《衍生金融工具與風險管理》 唐·M·錢斯(Don.M.Chanc),中信出版社

攻讀博士學位預備生精讀書目

--陳雨露、張傑、瞿強聯合推薦

1、《經濟學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N.Gregory Mankiw),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

2、《應用經濟計量學》 拉姆·拉瑪納山(Ramu Ramanathan),機械工業出版社。

3、《金融經濟學》(德)於爾根·艾希貝格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4、《貨幣金融學》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cric S.Mishkin),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

5、《金融學》 茲維·博迪、羅伯特·默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國際經濟學》(美)保羅·克魯德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比較金融系統》富蘭克林·艾倫,王晉斌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世界經濟千年史》(英)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北京大學出版
社。

9、《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基礎》(美)弗朗哥·莫迪利亞尼,清華大學出版社199
9版。

10、《微觀銀行學》弗雷克斯,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11、《公司理財》斯蒂芬·A·羅斯,機械工業出版社。

12、《投資學》茲維·博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金融學推薦閱讀原創論文目錄

貨幣經濟學

貨幣經濟學 理論 作者 出處

1、 劍橋方程式 馬歇爾、庇古 Pigou,A.C. , 「The value of money」 Quarterl
y Journal of Economics 32,Nov.38-56,1917

2、 模仿傳染模型 Lux. T Lux.T, 「Herd behavior, bubbles and crashes」, T
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5, pp 881-896, 1995

3、 托賓q效應 托賓 Tob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
heo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pp15-29, Feb. 1969

4、 消費的財富效應 莫迪利亞尼 Franco Modigliani, 「Monetary Policy and C
onsumption」, in Consumer Spending and Money Policy: The Linkages (Feder
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1971), pp9-84

5、 流動性偏好 凱恩斯 Kenyes,J.M.,1936,「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
t, interest rate and money」 in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
eeynes,Vol.6 London :Macmillan,1971

6、 真實經濟周期模型 基德蘭德、普雷斯科特 Kydland,F.E.and Prescott,E.C..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6),Novemb
er:1345-70, 1982

7、 泰勒規則 泰勒 Taylor J., 「Discretion versus policy rules in practic
e」,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Vol.39, 1993

8、 動態非一致性博弈模型 Kydland,F,E and Prescott,E.C. Kydland,F,E and P
rescott,E.C.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
al pla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5, PP473, June 1977

9、 MCI Freedman, C Freedman, C ,「The use of indicators and the monetar
y conditions index in Canada」 in Balino, T.J.T and Cottarelli,C eds. 「
works of monetary stability-policy issues and country experiments」
, IMF, PP470, 1994

10、 跨期生活費用指數 Alchian和Klein Alchian, Klein 「On a correct measu
re infl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Feb. 1973

11、 動態均衡物價指數 Shibuya Shibuya ,「Dynamic equilibrium price index
: asset price and inflation」,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Institute
for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Bank of Japan, 10(1), 1992

12、 有彈性的通貨膨脹目標 Ben Bernanke and Mark Gertler Ben Bernanke and
Mark Gertler,「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in 「New C
hallenge for Monetary Policy」, Jackson Hole, August 26-28,1999

13、 金融體系內在脆弱性假說 米什金 Minsky,H.「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a restatement 」帕77

14、 生命周期假說 (Life cycle hypothesis) 莫迪利亞尼、布倫伯格 Modiglian
i,F and brumberg, F ,1954, 「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
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in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 ed.K.K. Kurihara,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Modigliani,
F and brumberg, F 1954. 「Utility analysis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
ctions :an attempt at integration」 in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anco mo
digliani ,vol.2,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ed.A.Abel, Cambridge
, Mass: MIT Press,1980:79-127

15、 流動性偏好 (Liquidity preference) 凱恩斯 Keynes,J.M. , 1937 ,「Alt
ernative theories of the rate of interest」, Economic Journal 47, June :
241-52, in the general theory and after ;part 2 defence and development
, collected writing of J.M. Keynes Vol.XIV, ed.D.E. Moggride, London: Ma
cmllanKeynes,J.M.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
d money」,.In collected writing of J.M. Keynes Vol.XII, ed. D.E. Moggrid
e, London: Macmllan

16、 通貨膨脹缺口 (Inflation Gap) 凱恩斯 Keynes, J.M 1940,」How to pay f
or the war」, Lodon」 Macmillan. Reprinted in essays in persuadsion: The
collected Writing of Jonh Mayynard Keynes Vol.IX, London Macmillan,1972

17、 IS-LM模型 希克斯,漢森 J.R.Hicks,1937,《凱恩斯先生與古典經濟學:一個
嘗試性解釋》,計量經濟學年會

18、 銀行的衍生存款理論(derivative deposit theory of banking) 詹姆斯.彭寧
頓 「Observations on the private banking establishments of the metropoli
s: first memoranm to huskisson」, In Economic writings of James pennin
gton, ed. R.S. sayers, London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
al Science, 1963

19、 金融加速因子 伯南克,哥特勒等 Ben Bernanke, Mark Gertler and Simon
Gilchrist,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work」, NBER Working Paper 6455

20、 費雪效應 費雪 Fisher, I. 1930 「The theory of Interest」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21、 乘數理論 漢森 Hansen,A.H.1941 「business cycles and national income
」 New York: Norton

22、 「穩定黃金」法則

23 最優貨幣量學說 米爾頓.弗里德曼 Friedman,M.,1969, 「The optimal quanti
ty of money」 in The optimum quantity of money and other essays, Chicago
: Aldine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41ef10100glhm.html) - 人大金融學院長推薦書目_大同愛躋_新浪博客
24、 恆久性收入 弗里德曼 Friedman,M. 1957, 「A theory of consumption fun
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5、 鮑莫爾-托賓的存貨理論 鮑莫爾、托賓 Baumol, W.J. 1952 「The transact
ions demand for cash: an inventory theoretic approach」 , Quarterly Jour
nal of Economics 66,Nov. 545-56Tobin, J. 1956 「The interest –elasticit
y of transactions demand for cash」,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9, May :124-31

26、理性預期模型 漢森、薩金特 Hansen, L. and Sargent ,T. 1981 「Linear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s for dynamically interrelated variables. In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conometric practice, ed. R.Lucas, Jr. and T.
Sargen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7、通貨膨脹稅

28、金融結構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發達國家的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關於金
融形態的比較試驗》,1955

29、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羅納德·I·麥金農和愛德華·S·肖 《經濟發展中的貨幣
和資本》與《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s

30、 利率的期限結構模型 薩金特 Sargent, T. 1979, 「A note on maximum lik
elihood estimation of the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of the term struct
ur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5:133-43

31、永久收入假設克里斯蒂諾、艾肯鮑姆、馬歇爾 Christensen,L., Eichenbau
m ,M. and Marshall, D. 1911.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revisited
」, Econometrica 59;397-424

32、 貨幣中性 (Neutrality of money) 哈耶克 Hayek,F.A. von. 1931 「Prices
and proction」,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33、 貨幣交易方程式 費雪 Fisher,I.1911,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
,2nd revised edn.1926; reprinted New York:Kelley,1963

34、可貸資金理論

35、流動性升水理論

36、貨幣的替代效應

37、哈恩難題

國際金融

國際金融 理論 作者 出處

1、 購買力平價理論 卡塞爾 Cassel,G. 1916,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s」, Economic Journal 26,March: 62-5

2、 資產組合平衡分析 Branson Branson,」 Asset market and relative prices
i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1977

3、 利率平價理論

4、 一價定律 Izard Isard, p. 1979, 「How far can we push the law of one
pr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5、 特里芬難題 特里芬 Triffen,R.1960, 「 Golden and dollar cris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6、 M-F模型 Mundell R.A Mundell R.A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 IMF Staff Paper, 1962

7、 格雷欣法則 Thomas Gresham 1560, Thomas Gresham 1869, 「The history o
f economics」, London: bliss, sands and Co.

8、 J-曲線效應 (J-curve effect) 麥吉 Magee, S., 1973, 「Currency contr
acts, pass-through , and ation」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
ity」

9、 國際收支的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亞歷山大 Alexander, S. S., 1952, 「effects of ation on a trade ba
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Vol.2:263-78Alexander
, S.S.,1959, 「A simplified synthesis of elastic ties and absorption app
roach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22-42

10、 最優貨幣區理論 (optimal currency areas) 蒙代爾 Mundell,R.A.1961, 「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657-65

11、 國際收支的彈性分析方法 (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
ments) 查爾斯.比克迪克 Bickerdike, C.F.1920, 「The instability of foreig
n exchange」 ,Economic Journal 30,March:118-22

12、 抵補利率平價 (covered interest parity) 凱恩斯 Keynes,J.M,1923 「A t
ract on monetary reform」, London: Macmillan

13、 馬歇爾-勒納條件 (Marshall-Lener Condition) 馬歇爾 Marshall,A.1923
「Money, credit and commerce」 London: Macmillan

14、 貨幣貶值的吸收方法 悉尼.亞特蘭大 Alexander,S. 1952, 「Effects of a
ation on a trade ba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
r 2 :263-78

15、 貨幣貶值的貨幣方法 蒙代爾 Mundell,R.A. 1971, 「monetary theory」 pa
cific palisades: Good year

16、 國際收支依賴性經濟模型 斯旺 Swan, T.W. 1960, 「Economic control in
a dependent economy」, Economic record 36:51-66

17、 匯率超調模型 多恩布希 Dornbusch, R. 1976, 「Expectations and exchan
ge rate dynamic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4(6):1161-76

閱讀全文

與alchiand大學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