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貧窮會導致判斷力下降嗎
美國一個跨學科團隊今年完成了一項對資源稀缺狀況下人的思維方式的研究,結論是: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佔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這項研究是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政策研究學者協作的典範。
研究的主導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穆來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他29歲時就因出色的行為經濟學理論,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50萬美元獎金;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沙菲(Eldar Shafir)。研究成果最早在美國阿斯彭論壇上演示,論文發表於美國《科學》雜志,新書《稀缺:為什麼擁有太少後果會很嚴重?》在9月3日發布,尚未出版就進了《金融時報》年度必讀十本商業書籍榜單。
這個研究源於穆來納森對自己拖延症的憎恨。他7歲從印度移民美國,很快就如魚得水,哈佛畢業後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經濟學,獲「麥克阿瑟天才獎」後被返聘為哈佛終身教授。而立之年就幾乎擁有一切,他覺得惟一缺少的就是時間,腦袋裡總有不同的計劃,想把自己分成幾份去「多任務」執行,結果卻常常陷入過分承諾、無法兌現的泥潭。
一般人遇到這個問題,會去找各種時間管理「聖經」反復研讀,但「天才」穆來納森把正在做的國際扶貧研究和自己的問題聯系起來,竟發現他和窮人的焦慮驚人地類似。窮人們缺少金錢,他缺少時間,兩者內在的一致性在於,即便給窮人一筆錢,給拖延症者一些時間,他們也無法很好地利用。在長期資源(錢、時間、有效信息)匱乏的狀態下,人們對這些稀缺資源的追逐,已經壟斷了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於忽視了更重要更有價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慮和資源管理困難。也就是說,當你特別窮或特別沒時間的時候,你的智力和判斷力都會全面下降,導致進一步失敗。
研究進一步解釋,長期的資源稀缺培養出了「稀缺頭腦模式」,導致失去決策所需的心力——穆來納森稱之為「帶寬」(bandwidth)。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細算,沒有任何「帶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事宜;一個過度忙碌的人,為了趕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緊急的任務拖累,而沒有「帶寬」去安排更長遠的發展。即便他們擺脫了這種稀缺狀態,也會被這種「稀缺頭腦模式」糾纏很久。
穆來納森的研究,對社會階層理論和國家政策、技術發展模式乃至個人時間管理等問題,都有重要的啟示。以下試舉幾例——
例一:美國共和黨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民主黨認為,貧窮根源來自社會不平等,國家應主持再分配來支持窮人。穆來納森卻證明兩黨都錯了:窮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為長期貧窮,失去了擺脫貧窮的智力和判斷力,這種狀況不變,再努力也是白費;而如果僅是簡單地分錢給窮人,窮人的「稀缺頭腦模式」也會導致無法利用好這些福利以脫貧。所以一個合理的社會流動方式應當是,建立最基本的社會安全體系,同時保有社會競爭上升通道,資源入口向全社會開放,使得個人能保持正常思維,有尊嚴地奮斗。
例二:時間不夠怎麼辦?傳統時間管理原則是利用片段時間和多任務,而穆來納森研究發現,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判斷問題的心力不夠;利用片段時間和多任務解決方式,反而因分心加強了焦慮,導致無法專心處理主要任務,加劇拖延。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辦法是,減少多任務干擾,求助外界輔導,分割問題,從而淡化處理問題的焦慮。
例三:我們每天都處於信息過載中,很多人被微博信息轟炸得無法判斷問題,所以一些人開始用「戒網」的方式來擺脫信息過載。事實上這不是信息過載,而恰恰是「有效信息」匱乏的惡果。在一個嚴重缺乏公開信息的社會,一旦技術帶來部分的信息開放,會造成「餓漢吃自助餐不知如何選擇」的問題。同樣,我們的頭腦還處於有效信息稀缺的時代,有「看到字就覺得很重要」的毛病,尚無法處理高濃度信息。最好的解決方式不是回到信息匱乏狀態,而是建立輔助性信息篩選機制,幫助自己挑選重要信息。有趣的是,微信因為是同仁、同事間的互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篩選作用,所以微信在中國的發展會慢慢超過今天的微博。
㈡ 行為經濟學幾大效應
這些有很多的效應,行為經濟學要看你自己喜歡什麼經濟學,然後去選擇一下去更改什麼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㈢ 為什麼說人窮志短答案原來在這里……
美國一個跨學科團隊今年完成了一項對資源稀缺狀況下人的思維方式的研究,結論是: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佔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這項研究是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政策研究學者協作的典範。
研究的主導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穆來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他29歲時就因出色的行為經濟學理論,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50萬美元獎金;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沙菲(Eldar Shafir)。研究成果最早在美國阿斯彭論壇上演示,論文發表於美國《科學》雜志,新書《稀缺:為什麼擁有太少後果會很嚴重?》在9月3日發布,尚未出版就進了《金融時報》年度必讀十本商業書籍榜單。
這個研究源於穆來納森對自己拖延症的憎恨。他7歲從印度移民美國,很快就如魚得水,哈佛畢業後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經濟學,獲「麥克阿瑟天才獎」後被返聘為哈佛終身教授。而立之年就幾乎擁有一切,他覺得惟一缺少的就是時間,腦袋裡總有不同的計劃,想把自己分成幾份去「多任務」執行,結果卻常常陷入過分承諾、無法兌現的泥潭。
一般人遇到這個問題,會去找各種時間管理「聖經」反復研讀,但「天才」穆來納森把正在做的國際扶貧研究和自己的問題聯系起來,竟發現他和窮人的焦慮驚人地類似。窮人們缺少金錢,他缺少時間,兩者內在的一致性在於,即便給窮人一筆錢,給拖延症者一些時間,他們也無法很好地利用。在長期資源(錢、時間、有效信息)匱乏的狀態下,人們對這些稀缺資源的追逐,已經壟斷了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於忽視了更重要更有價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慮和資源管理困難。也就是說,當你特別窮或特別沒時間的時候,你的智力和判斷力都會全面下降,導致進一步失敗。
研究進一步解釋,長期的資源稀缺培養出了「稀缺頭腦模式」,導致失去決策所需的心力——穆來納森稱之為「帶寬」(bandwidth)。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細算,沒有任何「帶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事宜;一個過度忙碌的人,為了趕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緊急的任務拖累,而沒有「帶寬」去安排更長遠的發展。即便他們擺脫了這種稀缺狀態,也會被這種「稀缺頭腦模式」糾纏很久。
穆來納森的研究,對社會階層理論和國家政策、技術發展模式乃至個人時間管理等問題,都有重要的啟示。以下試舉幾例——
例一:美國共和黨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民主黨認為,貧窮根源來自社會不平等,國家應主持再分配來支持窮人。穆來納森卻證明兩黨都錯了:窮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為長期貧窮,失去了擺脫貧窮的智力和判斷力,這種狀況不變,再努力也是白費;而如果僅是簡單地分錢給窮人,窮人的「稀缺頭腦模式」也會導致無法利用好這些福利以脫貧。所以一個合理的社會流動方式應當是,建立最基本的社會安全體系,同時保有社會競爭上升通道,資源入口向全社會開放,使得個人能保持正常思維,有尊嚴地奮斗。
例二:時間不夠怎麼辦?傳統時間管理原則是利用片段時間和多任務,而穆來納森研究發現,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判斷問題的心力不夠;利用片段時間和多任務解決方式,反而因分心加強了焦慮,導致無法專心處理主要任務,加劇拖延。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辦法是,減少多任務干擾,求助外界輔導,分割問題,從而淡化處理問題的焦慮。
例三:我們每天都處於信息過載中,很多人被微博信息轟炸得無法判斷問題,所以一些人開始用「戒網」的方式來擺脫信息過載。事實上這不是信息過載,而恰恰是「有效信息」匱乏的惡果。在一個嚴重缺乏公開信息的社會,一旦技術帶來部分的信息開放,會造成「餓漢吃自助餐不知如何選擇」的問題。同樣,我們的頭腦還處於有效信息稀缺的時代,有「看到字就覺得很重要」的毛病,尚無法處理高濃度信息。最好的解決方式不是回到信息匱乏狀態,而是建立輔助性信息篩選機制,幫助自己挑選重要信息。有趣的是,微信因為是同仁、同事間的互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篩選作用,所以微信在中國的發展會慢慢超過今天的微博。
穆來納森的研究剛剛開始,他關於「稀缺頭腦模式」的警示,是我們這個信息和人口爆炸、平均時間和資源都加速減少的時代的一盞指路明燈。
內容來自網路,勵志控編輯整理
㈣ 行為經濟學是什麼意思啊
用通俗的話來說,它是與傳統西方經濟學假設中許多情況相沖突的,因為傳統西方經濟學回假設理性人,完全答競爭市場而實際情況是我們並非完全理性的人,市場也並非時刻都是完全公平有效的。行為經濟學更多地引入心理學、社會學來解釋傳統經濟學中不完善的方面。可以說是更符合當前社會實際情況的經濟學。
㈤ 行為經濟學 是什麼意思啊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狹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產物。廣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把五類要素引入經濟分析框架:(1)「認知不協調-C-D gap」;(2)「身份-社會地位」;(3)「人格-情緒定勢」;(4)「個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與局部知識。
行為經濟學的興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基於對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現代經濟學向心理學靠攏,同現代經濟中的精神心理因素有關,與現代經濟的日益「非物質化」、「轉性化」有關。例如商品品牌的作用日益顯著,商品的個性化意味著商品內含的精神文化因素越來越大,人的價值取向日益決定著商品的銷售,如綠色產品的時興。從整個經濟結構來說,信息化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軟體的比重越來越大。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已進入社會網路化時代。美國股市中的納斯達克板塊超乎常規的大起大落,也反映出了人們的心理預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資金流向。行為經濟學的興起正是這一背景在經濟學領域的一種反映。
第二,行為經濟學拓寬了正統經濟學的領域。經濟學家一向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即人總是傾向於追求最大收益或承擔最小成本。但人類行為固然有其理性一面,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例如,擺闊性消費和金錢競賽。行為論者認為人類行為會以某種系統的方式隔離理性,社會學稱此為「區隔」或「間隔」。所以,非理性行為可用科學的方法加以研究。
第三,傳統經濟學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而現代經濟學提出,經濟學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人類社會化的行為受復雜的社會關系制約,從而導致人的行為選擇並非都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因此從純理性研究人的行為行不通。從經濟主體講,經濟過程最終體現為人的經濟行為過程,因而對人的分析離不開用人的心理對其行為的解釋,正如萊布森所說: 「在我們所進行的經濟學交談中,對心理現象的重要性著迷的人們正向全行業闡述自己的觀點。」
行為經濟學區別於傳統經濟學的關鍵是其關於「非理性人」的理論前提。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將理性人或稱經濟人定義為:以完全利己為目的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即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的人。這種理性人具備了以下三個顯著特點:無限理性,無限意志力和無限自私自利。而行為經濟學正是基於對以上三個「無限性」的反對提出了自己關於非理性人的新觀點。即:正常生活中(或者說更具備研究價值)的經濟個體應該是非理性的,這樣一個非理性的人:並不具備穩定和連續的偏好以及使這些偏好最大化的無限理性;即使知道效用最大化的最優解也有可能因為自我控制意志力方面的原因而無法做出相應的最優決策;其經濟決策的過程中包含了相當的非物質動機和非經濟動機權重,「事實上,人們經常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他人」(Sendhil Mullainathan 《Behavioral Economics》)。
㈥ 劍橋ECAA考試如何准備呀
內容包括
考什麼:ECAA考綱
什麼時候:ECAA考試時間
如何備考:ECAA真題和教材推薦
一、考什麼:ECAA考綱、考點
1.1 ECAA考綱、考點
ECAA(Economics Admissions Assessment)是申請劍橋大學經濟專業的同學要參加的面試前加試考試(pre-interview assessment)。
2020年試題包含兩部分:
section 1數學:40個選擇題,60分鍾
section 2寫作:一篇1000字寫作,60分鍾
1.11 ECAA考綱
官方考綱請見下圖:
-回答Unstructured的題目時,學生需將其分解為幾個小問題,以便使用合適的框架
-針對該題的參考框架:
Introction:
-How does cooperation happen in a small system, when someone could be in charge? (keep this part brief)
Analysis:
-What features of a large market allows for cooperation without an explicit leader? (Large number of players, predictability, medium of exchange, common knowledge, etc)
Evaluation:
-Could such cooperation fail or be disrupted?
-Were there implicit leaders, or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within the market players?
Synthesis:
-Conditions for an efficient market
在經濟學之外,需通過閱讀初步了解1-2個話題,從而建立起論證高度,以便在有深度的基礎上立意討論。閱讀書目可參考大學不同專業對新生的建議書單。
㈦ 求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txt版本
h
ttp://pan..com/s/1hsnbm40,h和t中間空格去掉
㈧ 起個好名字,好運一生伴
導語:曾有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學生的姓名越生僻,就越有可能存在學習成績差、甚至心理問題的可能。兩位教授認為,一個罕見的名字會給它的主人帶來負面的心理影響。許多有關姓名對行為的顯著影響被歸因於自我暗示效應。然而,事實究竟是什麼呢?來看看本文的介紹吧。
1948年,哈佛大學兩位教授發表了一項針對3300名新畢業的男生的研究結果。該研究探索了學生的姓名對其學業成績的影響,結果顯示,學生的姓名越生僻,就越有可能存在學習成績差、甚至心理問題的可能。兩位教授認為,一個罕見的名字會給它的主人帶來負面的心理影響。
從那時起,學者們繼續對「姓名的影響」進行研究,不斷地重復得出1948年的研究結論。一些最近的研究表明,姓名能影響一個人的錄取情況、職業選擇、居住地址、結婚對象、收入水平、股票挑選和工作質量等等。姓名甚至能決定我們是否會向災難受害者捐款——如果我們的名字跟某次台風的名字相似,我們就更有可能在颶風襲擊之後為救濟基金捐錢。
許多有關姓名對行為的顯著影響被歸因於自我暗示效應。我們普遍地會被與自己最為相似的人或事所吸引。這其中的邏輯是:我們重視並認同自己的名字,所以偏愛跟自己名字有共同點的事物。
然而,這一觀點未必能經得住進一步的審視。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尤尼·西門遜(Uri Simonsohn)對許多聲稱證明了「自我暗示效應」的研究提出了質疑,認為這些研究是通過不靠譜的統計學分析來得出結論的。「他們就像一個魔術師,變個戲法給你看。」 他說,「你會問,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但他們是怎樣弄出來的呢?其實一切都在於手法。」西門遜指出一些研究存在對「基率」並不了解的問題。「基率」是指某樣東西(例如名字)在整個人群中出現的頻率。他舉了一個例子:認為名字叫Dan的人可能更喜歡當醫生,這想法固然很吸引人,但我們還得琢磨一下:有很多醫生名叫Dan,是不是僅僅因為名字叫Dan的人本來就多,而在別的行業里也有很多人叫這個名字?
也有一些研究者對姓名效應進行評估時更為慎重。1984年,心理學家德布拉·克里斯普(Debra Crisp)和她的同事研究發現,一個較普通的姓名確實更加受人青睞,但是對一個人的學業成就並無影響。2012年,心理學家Hui Bai和凱瑟琳·布里格斯( Kathleen Briggs)得出結論說,姓名充其量只在人們的無意識中產生非常有限的影響,如果真有什麼影響的話。盡管一個人的名字會無意識地影響其思維,但它對人的決策影響甚微。後繼的研究也對姓名和壽命、職業選擇與成功、居住地及擇偶偏愛、學術成就等等之間的聯系提出了質疑。
然而,即便質疑如潮,姓名效應不斷地被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發現。2004年,經濟學家瑪麗安·伯特蘭德(Marianne Bertrand)和森德爾·慕萊納坦(Sendhil Mullainathan)針對芝加哥和波士頓當地報紙上的招聘信息「創作」了5000份求職簡歷,並利用權威人口信息登記部門的資料將簡歷分成兩組,一組簡歷中的姓名聽起來像白人(例如艾米麗.沃什),另一組簡歷中的姓名聽起來像黑人(例如賈馬爾·瓊斯)。他們還有意把這些簡歷設計成「工作經驗豐富」和「工作經驗缺乏」兩類。然後,他們向招聘單位投遞簡歷,每個招聘單位投遞4份簡歷(及由「黑人/白人」、「經驗豐富/經驗匱乏」產生的4種組合)。最終結果顯示:投遞「白人簡歷」獲得的反饋(佔十分之一)比投遞「黑人簡歷」(佔十五分之一)多50%;有個「白人姓名」大致抵得上八年的工作經驗。
姓名效應也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經濟學家穆哈邁德.阿拉義(Mahmood Arai)和彼得. 索爾西(Peter Skogman Thoursie)研究了瑞典移民者群體姓名和收入之間的關系,他們發現,那些改名換姓(其新名字聽起來像瑞典人或不具民族特色)的移民,平均收入要比保留本民族傳統姓名的移民高出26% 。
經濟學家大衛.菲格里奧(David Figlio)從1994年到2001年在佛羅里達州一個學區開展了一項長期的縱向研究。他發現孩童的姓名會對教師產生影響,從而被後者有區別地對待,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上的差異。在研究中,菲格里奧對一些變數進行了控制,僅比較了同一家庭中姓名具有不同民族特徵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別。他的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姓名跟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或黑人有關聯的孩子,教師對他們的期望更低,他們的表現也比擁有「地位高」、「非黑人」等特徵名字的同學差。
經濟學家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Levitt)和羅蘭德·弗雷爾(Roland Fryer)發現,姓名與社會經濟地位印象有著比較可靠的關聯,而社會經濟地位印象,會進一步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這一研究發現與1948年的那項研究結論類似。但當史蒂芬和羅蘭德排除了孩子們的出身背景這一因素之後,「姓名效應」就消失了,這表明姓名本身並不是「姓名效應」的真正原因。
當我們看到一個姓名,即便對其他信息一無所知,我們也會情不自禁地將姓名與某種社會特性相聯系,然後將這些聯系強加在當事人身上。然而,這樣的聯系並不是其表面上展示的那樣,如果足夠理性,我們不應該不止於問「這個名字里有什麼」,更應該問問「這個名字是個什麼信號、它暗含了什麼信息」。
(作者:搗蛋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