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畫圖並簡述邊際產量曲線、總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之間的關系
(1)總產量和平均產量。
從幾何角度講:平均產量實際上就是總產量曲線上每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因此,當在C'點達最大值時,在TPL上必有一條最陡的切線,與TPL相切於C點。
(2)總產量與邊際產量。
根據邊際產量定義可知:邊際產量等於總產量在各點切線的斜率。在B點前,邊際產量遞增,總產量以遞增的速率增加;在B點邊際產量達到最大;B點到D,邊際產量遞減,總產量以遞減的速率增加,在D點達到最大值。邊際產量此時降到零;D點之後,邊際產量為負,總產量開始下降。
(3)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相交於C'點。C'之前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邊際產量將平均產量上拉;C'之後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邊際產量將平均產量下拉。邊際產量的變化總快於平均產量的變化。
(1)經濟學總產量曲線擴展閱讀:
由生產的三階段可以看出,在第一階段的臨界點上,就是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的相交點,並且交於平均產量的最高點。
增加一個單位的勞動投入所帶來的總 產量的增加量。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
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低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
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② 微觀經濟學 產量曲線,成本曲線與供給曲線的區別和聯系
概念:
產量曲線Q=f(L,K) 對應的有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成本曲線C=f(Q) 對應的有邊際成本先減後增規律,規模報酬等概念
供給曲線Q=f(P) 是產品價格和產量的關系
聯系和區別
產量曲線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決定了成本曲線的形狀是斜率先減後增。
完全競爭廠商的供給曲線是邊際成本曲線大於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那一節,非完全競爭市場上沒有此規律。
③ 微觀經濟學中,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關系有何特點
第一,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抄邊際產量曲線都是先向右上方傾斜,而後向內右下方傾斜,即容先上升而後分別下降。
第二,總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的關系:當邊際產量大於零時,總產量是遞增的;當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達到最大;當邊際產量為負時,總產量開始遞襲減。
第三,邊際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的關系:邊際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相交知於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相交前,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MP
>
AP),平道均產量曲線是上升的;相交後,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MP
<
AP)平均產量曲線是下降的;相交時,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MP=
AP)。
④ 微觀經濟學里等產量曲線的特徵是什麼
(1) 等產量線的含抄義
等產量線是表襲示兩種生產要素的不同數量的組合可以帶來相等產量的一條曲線,或者說是表示某一固定數量的產品,可以用所需要的兩種生產要素的不同數量的組合生產出來的一條曲線。
(2 ) 等產量線的特徵
第一, 等產量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線,其斜率為負值。這就表明,在生產者的資源與生產要素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為了達到相同的產量,在增加一種生產要素時,必須減少另一種生產要素。兩種生產要素的同時增加,是資源既定時無法實現的;兩種生產要素的同時減少,不能保持相等的產量水平。
第二,在同一平面圖上,可以有無數條等產量線。同一條等產量線代表相同的產量,不同的等產量線代表不同的產量水平。離原點越遠的等產量線所代表的產量水平越高,離原點越近的等產量線所代表的產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圖上,任意兩條等產量線不能相交。因為在交點上兩條等產量線代表了相同的產量水平,與第二個特徵相矛盾。
第四,等產量線是一條凸向原點的線。這是由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所決定的。
⑤ 微觀經濟學根據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第一階段為什麼不是合理投入區間。
我知道你哪裡沒理解好(邊際和總量的概念以及最優的理解),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服你。
假設你們班有100個人,共有100塊蛋糕,現在考慮班裡新來的一名同學,他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沒帶來蛋糕
帶來半塊蛋糕
帶來一塊蛋糕
帶來兩塊蛋糕
如果該同學後面還有新同學來,並且攜帶的蛋糕量是半塊遞減的。
則考慮兩個問題:
一個是什麼情況下班級總蛋糕是最大的,顯然只要新來的同學帶的蛋糕不是0,都會增加總蛋糕量,所以班級會不斷的歡迎新同學(不斷的增加投入),直到某一名沒帶來蛋糕為止(因為邊際遞減,下一名總是減少的),此時蛋糕總量最大,班級人數也比較穩定。顯然這個類似於企業的決策:要想產量最大就要不斷的投入勞動,直到邊際產量為0,此時再來增加投入與否對總量無差別,所以會維持在這個水平:邊際為0時最優(第二階段)。顯然第一階段不是最優在於資本雖然在不斷的增加利用率,但還不足夠被利用,存在增加的空間。
另一個問題是什麼情況下人均蛋糕最大,可以做類似的考慮:當邊際等於平均時,即,新來的同學的蛋糕數等於班級現有的人均蛋糕數時處於穩定均衡狀態(同樣要考慮邊際遞減的情況)。
(其他情況略去了)
經濟學的學習需要多一些形象認識,形象認識是第一次升華,然後把這些形象認識轉化為數學形式去理解一般的情況是第二次升華
比如這個問題:首先是廠商的最優是什麼:總產量最大。那之前當然不是最優狀態。轉化為數學語言就是總產量一階導數為0,再反過來去理解這個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千萬不要死扣教材上的文字,因為都是有特定語境的,初學者很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在一兩個字或者詞上糾結很多
⑥ 微觀經濟學問題:總產量曲線下降階段的實際意義是什麼不理解,最後為
那我就用現抄實中會碰到的襲情景給你解釋吧.比如有兩項投資方案A和B.A預計給你帶來的凈收益為10000元.B預計給你帶來的凈收益為12000元.就會計來看,B的收益確實是12000.但是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由於你放棄了A項目,因此也給你造成了損失10000元.因此B項目實際給你帶來的收益只有2000.從這個角度分析收益,比會計更加精確和具現實意義
⑦ 微觀經濟學中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曲線的關系,並作圖標明生產要素合理投入區域
從總復產量、平均產量制和邊際產量三條曲線的形狀和性質上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4-1所示。
圖4-1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1)APL曲線上各點的值是從原點向TPL曲線上各點所引射線的斜率值,因此,當此射線與TPL曲線相切(B點)時斜率值最大,即APL在此點取得最大值(B1點)。
(2)MPL曲線各點對應於TPL曲線上相應點切線的斜率值,在TPL曲線的拐點(A點)處其斜率達到最大(A1點)。
(3)TPL曲線的最高點(C點)處切線的斜率為零,即MP=0(C1點),MP曲線與橫軸相交。
(4)當APL達到最大時,從原點向TPL曲線所引射線與該點的切線重合,表明APL曲線與MPL曲線相交於APL曲線的最高點。
(5)當APL處於上升階段時,MPL曲線處於APL曲線上方,當APL處於下降階段時,MPL曲線處於APL曲線下方。
生產要素合理投入區域:AP最大點至MP為零
⑧ 微觀經濟學的總產量曲線的問題
首先,你的問題提法就是錯的。A到B不是以遞增的增長率上升的,而是減的增長率上升。專
如果你真的屬知道TP是因為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而先升後降的,那麼我認為你應該也知道TP的增長速率(也就是斜率)其實就是邊際產量MP
因此,TP只是在O到A之間是以遞增的增長率上升的(MP先升的那個階段,直至MP最大),而在A到C是以遞減的增長率上升(MP升至最大後,開始遞減,但仍大於零),C以後則是加速遞減的(MP減小至零之後)
⑨ 西方經濟學的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曲線圖問題
大兄弟,你不能用變化快慢理解,總產量越陡峭是表示邊際產量越大,而不是變化得越快內,從圖可以看容出邊際產量0到L0這段大部份點的值明顯比L0到L1這段大部份點的值小,所以0到L0這段比L0到L1這段的圖要平緩。
⑩ 西方經濟學中的生產函數和等產量曲線的差別及關系是什麼謝謝
Q值給定便是等產量曲線,Q值為因變數即生產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