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現代的經濟發展狀況
在回答你這一個就睡覺,經濟學上觀點:目前我們第一產業(農業)發展仍然緩慢,第二產業(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迅速發展
『貳』 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看中國當今國情是怎樣
發展經濟學是探討一個較為落後的國家向經濟發達狀況發展轉變的一般趨回勢和規律的科學,是發答展中國家的經濟學。確切地講,發展經濟學是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結構轉型過程、經濟發展趨勢、結構變化內在規律和發展因素各種內在關系的科學。它要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條件和特殊國情,揭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趨勢,並從發展中國家的實際出發,探索經濟發展道路,參與選擇和制定發展戰略和政策。
中國目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但是已經達到極限,需要調整結構,科學發展,做到又好又快,好是關鍵,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叄』 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1、不管是中抄國或是外國,經濟問襲題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經濟學理論問題,經濟政策不可避免要受到政治、輿論的影響,所以,看待經濟政策的效果不能僅從經濟的層面來看;
2、中國的經濟問題短期來看是消費和投資的失衡問題,投資比重太高,消費能力不足;以前消費能力不足是通過美國等國外市場的消費來彌補,現在國外的需求沒了,增長自然就沒動力了;
3、短期消費能力跟不上怎麼辦?國家買單,所以4萬億投資。剛才說了,我國的市場問題是投資比重太高,那再投資豈不是雪上加霜;從長遠來看是這樣,但是正像前面所說,經濟政策不能只看理論效果;投資的結果,1)恢復市場信心;2)避免大規模失業,避免社會動盪;所以,政府幹預沒有錯,但如何調整干預後的不良影響才是問題的關鍵;藏富於民,內需推動才是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之本;
4、長期來看,經濟建設的配套條件(如體制問題)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此外,環境問題的愈演愈烈,究竟僅僅是經濟范圍內的一次掣肘,還是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一次徹底反思,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我國未來的經濟走向;
5、你提到的中國目前的經濟回升,其實連回升都算不上,揚湯止沸罷了,路漫漫其修遠兮,路真的還很遠……
『肆』 從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反思近代中國的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角度)
一、 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1. 甲午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破產。
2. 甲午中日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甲午戰敗,促使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
4. 甲午戰敗,使清政府的「大國形象」掃地。
5. 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甲午中日戰爭對日本的影響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取勝,使日本帝國主義勢力迅速膨脹起來,它用中國的巨額賠款增加了資本的積累,發展軍需工業和與此相關的工業,很快擠進帝國主義列強的行列,走上侵略中國和亞洲的軍國主義道路。
三、甲午中日戰爭對朝鮮的影響
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後,日本將清政府的勢力排擠出朝鮮,加強了對朝鮮的控制,並逐漸將朝鮮變為自己的殖民地,從那時起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朝鮮人民一直處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苦難。
四、甲午中日戰爭對遠東政局的影響
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損害了俄、德、法在華的侵略權益,特別是俄國在遠東的利益。三國干涉還遼,日本雖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日本並不甘心。19世紀末八國聯軍侵華,俄國實際上控制了中國東北,日俄在遠東的矛盾激化,1904年終於在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日俄戰爭。 甲午戰爭是個日本設下圈套的戰爭,從福澤諭吉早在十多年前就進行的思想教育、文宣洗腦和情報工作,及其對朝鮮青年金玉均的利用,至陸奧宗光藉由東學黨之亂來展開對中國的戰爭,都顯示中國早踏入了日本的布局當中,成為一顆被操弄的棋子而仍不自知。而中日兩國的命運都因此大幅被扭轉,最無辜的是表面上雖獨立但從此被日本控制的朝鮮,和被割讓與日本受軍人欺壓的台灣。 然而歷史總是有正反兩面,在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擴張亞洲的同時,自己也走上一條極為危險的軍國主義道路,導致之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嘗到敗果。所以若從這一個面向來看,日本只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對亞洲鄰國蠶食鯨吞的行為,終究使自己自食惡果。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日本既佔台灣,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資本主義經濟以此為契機更加迅速發展起來,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變了遠東地區英、俄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列強在遠東的角逐日趨激烈,預示著一個更加動盪不安的時代的到來。 甲午戰爭中國的失敗,使半殖民地化速度進一步加快,民族危機愈益深重,同時也促使中華民族日益覺醒,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和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迅速高漲。清政府也在更加艱難的處境下,開始變革軍事制度,中國近代軍事改革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伍』 發展經濟學歷年試題及答案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歷年試題及答案
1、國家統考來的00141發展經濟學和00138中國近現代源經濟史的歷年試題,網上是可以查詢到的,你可自己搜索下載。
2、但是答案,以及如果河南大學這兩門課程不是全國統考的話,那麼網上很難找得到,基本可以說是沒有的。就需要你自己看書,好好努力了!自考真的很辛苦,很累人,在此,祝你通過努力,順利通過考試,早日自考畢業!
『陸』 發展經濟學對中國的啟迪有什麼
1、二元結構理論。早期發展經濟學家劉易斯、拉尼斯、費景漢指出,發展中國家並存著兩個部門:一個是傳統的、落後的農業部門,一個是先進的、現代的工業部門。經濟發展依賴現代工業部門的擴張,農業不僅為工業提供勞動力還為工業部門提供農業剩餘,如果農業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受阻,工業擴張就會減緩甚至停滯。 從新中國誕生到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農村為城市工業提供資金達2萬多億元,相當於同期社會資本存量的2/3。改革開放30年來,農村向城市輸送了近2億勞動力,為城市工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也拉大了城鄉差距。發展經濟學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強調現代部門與傳統部門的結構差異,把經濟增長、工業化、人口流動與資本積累緊密聯系起來,揭示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變動規律,貼切的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這種城鄉差別。 2、重視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二元結構理論雖然揭示了發展中國家的城鄉差距,但過於關注工業擴張,忽視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以舒爾茨為代表的第二階段發展經濟學家抨擊了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做法,強調在工業化過程中應重視農業的發展,通過對農業的投入和對農民的人力資本投資來提高農業生產率,把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農業發展不僅具有工具價值而且本身就是發展的目標,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是消除貧困的重要途徑。舒爾茨指出,技術停滯是傳統農業落後和貧困的主要原因,不進行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就不能轉變為現代農業。 我國農業發展一直滯後於城市工業,農業技術一直徘徊不前。1978年以來,農村改革經歷了最初的十年繁榮發展後陷入「三農」瓶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的3.28倍。發展經濟學被引入中國後,對農業重要性的研究日漸深入人心,許多發展經濟學研究者開始以解決「三農」問題為核心,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為中國農業發展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理論指導。時至今日,國內的發展經濟學研究者仍在對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著孜孜不倦的研究與努力。 3、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過大的資源耗費使環境的承載壓力與日俱增,如何有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一直都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課題之一。早在1983年,譚崇台就發表《正確處理經濟增長和人口、資源與環境的關系,為實現新的發展戰略目標而奮斗》一文,文章指出:「在制定經濟計劃時,把生產、人口、資源和環境四個因素作統一的考慮,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控制人口增長,注意資源節約,並作好環境保護,對我國來說,是勢在必行的。」他提出要「進一步大大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的觀點。巴尼(Barney)在《公元2000年環境》(1986)中指出,不發達情形下的人口增長經常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就會超過他們所依存的局部環境承受能力,使環境惡化,侵蝕和降低以前享有的生活質量,貧困往往是環境惡化和其他災難的根源。拉爾夫的《我們的家園——地球》(1993)表明:「環境不可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得到改善,發展本身應當是對此的部分答案」。所有這些研究為中國也為所有發展中國家制定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發展經濟學推進了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國的快速發展也豐富繁榮了發展經濟學這門學科。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趨勢日益深化,中國的發展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發展的聚焦點,中國面臨的各種經濟發展問題已成為發展經濟學研究的核心主題,如中國的農民工問題、城鎮化問題、失業與就業、金融風險、社會保障問題等等。正如譚崇台所總結的:由於歷史、文化、社會狀況各有不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初始制度不論與發達國家今昔狀況相比,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相互比較都具有極大的異質性和特殊性。盡管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世界多極化又是必然的歸宿,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將提供豐富的發展經驗,成為發展經濟學永不枯竭的源泉,發展經濟學是一門年輕而充滿生命力的學科。
『柒』 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現狀
中國經濟發展的猜想
近年來,中國四萬億促進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蓬勃發展、薪資水平上升等等。在這些亂象中有人痛斥政府亂花錢,如果把花在高鐵、高速上的錢發給普通老百姓多好,這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然而本人從國家及未來的角度做出一些猜想,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是個正確的決定。首先從中國從放開商品房開始說起,房地產從此一枝獨秀,一飛沖天,飛漲的房價和穩如泰山的工資形成鮮明對比,老百姓卻怨聲載道,政府只能提高最低工資標准來提高百姓收入,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用人成本的提升很快體現在物價上,物價也一路看漲。房價和物價的上漲又進一步刺激政府提高人民工資(這個提高當然是緩慢的),不斷反復,可是這僅僅是國內的情勢,從全球考慮,商品價格的提高使「中國製造」優勢削弱,出口疲軟。中國是個製造業大國、出口大國,GDP沒有了出口的拉動就會增長放緩,為了保GDP(其實是保製造業)政府開始大力促進內需,四萬億投資(稍後再說)、家電下鄉等等,家電下鄉確實讓老百姓掏出了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從而促進了內需、延緩了製造業的衰退,但是美國不會讓你這么安生,從中國房地產起飛以來就一直伴隨著美元的升值,在中國製造業開始衰退後更甚。內憂外患的中國製造業「飄搖欲墜」,政府採取的家電下鄉等努力與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匯率上漲相比顯得不夠「給力」,面對利潤不斷減少的企業家們唯有另謀出路——到勞動力更加低廉的其他國家開廠,中國企業的出走必然使國內失業率大大增加,同時也會使國外投資者對中國投資環境更加不看好,這樣一來中國經濟發展就會很困難。四萬億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政府為了留住國內企業、吸引外資所做出的努力,不是亂花錢。下面說個情況,有的企業家也到國外考察過辦廠的可能性,雖然當地勞動力成本很低廉,但是物流、交通、配套設施、產業鏈都相對缺乏,工作效率也不高,綜合考慮這些因素,還是在國內辦廠更加合適。從而可以看出,在勞動力成本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狀況、提高辦廠環境也是留住企業、吸引外資的有效方式。看看現在的中國,高鐵、高速快速建設,可以說四通八達,交通的改善也迅速的提高了物流的速度與質量,再加上中國產業鏈比較齊全,不用到處尋找原材料,這些才是中國留住企業的優勢。返回開始的話題,中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建設雖然耗資巨大,但這是為了能夠留住製造業企業,而對於中國這個製造業大國,留住了製造業企業就相當於挽救了中國經濟。(補充:中國各項政策中的貪污腐敗現象不考慮在內)
希望採納
『捌』 用發展經濟學的有關理論談談關於「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城市化」之間存在的問題的看法和意見
經濟理論界普遍認為,我國的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因此「十五」期間要全面加快城市化。我個人卻認為,我國的城市化並沒有嚴重滯後於工業化,主要問題在於就業結構的非農化水平較低,而人口城市化與就業非農化是基本一致的,並不存在嚴重滯後的問題。如果忽視以就業結構非農化的發展為基礎,片面去加快城市化,不僅難以達到目的,還會導致以就業問題為中心的城市問題嚴重化。
我國的城市化並沒有嚴重滯後於工業化
認為我國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的觀點,主要是以工業產值比重來衡量工業化的。然而,由於我國的工業產值比重片面演進,以此來反映工業化水平並不恰當。根據工業化理論和國際經驗,在這種條件下,衡量工業化水平的主要指標應當是人均GDP水平或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同時,與城市化進程直接相聯系的工業化指標,也主要是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而不是工業的產值比重。從我國1952年以來近50年的經驗數據看,城市化率的上升與工業產值比重上升的相關性較低,而與就業結構非農化的相關性則明顯較強。
從國際比較看,以人均GNP水平作為衡量依據,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與其他國家的一般變動趨勢相比,與相近收入水平國家的數據相比,特別是與亞洲國家的相應數據相比,並不存在明顯的偏差。
再從非農產業就業比重與城市化率的關系看,以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為衡量依據,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與相近發展水平的國家比較也不存在明顯偏低的問題。
因此,可以說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並沒有嚴重滯後,城市化率較低是與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和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較低相一致的。
問題在於工業化的偏差而不在於城市化的偏差
與國際上的一般趨勢比較,我國的城市化率遠遠低於工業產值比重,但問題不在於城市化的偏差,而在於工業化的偏差。
工業化引起產業結構的迅速轉變,並通過這種轉變帶動城市化。在這個過程中,與城市化率上升聯系密切的不是產出結構的轉變而是就業結構的轉變,因為就業結構的非農化才直接帶動了人口向城市的遷移和集中。因此,產出結構與就業結構的變動關系,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業化對城市化的帶動作用。而我國工業化中的問題,正在於產出結構工業化超前與就業結構非農化滯後的較大偏差。
這種偏差主要表現在:工業產值比重片面上升,超過了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所引起的需求結構轉變的要求;工業化過程中服務業發展滯後,影響了非農產業就業的增長。這些偏差導致工業化不能有效帶動就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轉變,從而帶動城市化的進程。而城市化率主要隨著就業結構的非農化而變動,則是一種符合經濟規律的現象,即使這個進程相對緩慢,也不是城市化本身的問題。
工業化的偏差還表現在產業選擇和地域推進上,即改革前的片面重工業化和改革開放以來的過度農村工業化,這兩個方面導致產值結構轉變與就業結構轉變的偏離,影響了工業化的有規律演進及其對城市化的帶動作用。因此,這兩個偏差影響了工業化過程中就業結構的較快轉變及其對人口城市化的帶動效應。
只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才能加快城市化進程
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變動關系,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存在著較大差別。理論分析和實證考察表明,在工業化初期,工業發展所形成的聚集效應使工業比重上升對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較大的帶動作用;而當工業化接近和進入中期階段之後,產業結構轉變和消費結構升級的作用超過了聚集效應的作用,城市化的演進更多地表現為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上升的拉動。在這個階段,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上升明顯快於生產比重的上升,而這主要不是工業而是服務業的就業增長帶動的。也就是說,當工業化演進到較高階段之後,對城市化進程的主導作用逐步由工業轉變為整個非農產業,就業結構的變化也越來越不同於產出結構的變化並起著更大的作用,這使服務業的比重上升對城市化進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我國城市化率較低的基本原因在於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較低。而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低是由於服務業發展滯後,制約了非農就業的增長及其比重的上升。服務業的比重遠遠低於同等收入國家的水平,是我國工業化過程中的一個突出結構問題,也是導致工業化與城市化偏差的主要原因。與工業相比,服務業具有明顯較高的就業彈性,並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強對整個就業的帶動效應(而工業則由於勞動生產率的較快增長而引起就業功能的相對下降)。同時,從我國「 十五」至2010年期間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變動的趨勢看,工業就業比重上升的空間已經較小,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較快上升只能主要依靠服務業的迅速擴張。因此,要加快城市化的進程,必須通過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來帶動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上升。這是我國推進城市化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的中心內容。
服務業發展與城市化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服務業發展拉動非農就業增長而帶動城市化率的上升,而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夠促進服務業的較快擴張。不過,從二者發展的邏輯順序和長期進程來看,主要趨勢是先有服務業的發展和就業的增加,再有農村人口的轉移和城市化率的上升。而且,未來10年我國城市服務業擴張的空間很大,而城市人口的增長則受到城市就業增長的制約。從這個角度看,處理兩者關系的基本思路應當是,主要通過加快服務業發展來帶動城市化,而不是反過來,將重點放在依靠加快城市化來促進服務業發展上。否則,就可能導致城市化進程不能有效加快反而使現有城市問題(尤其是城市就業問題)嚴重化的後果。
『玖』 我國的發展被稱為中國奇跡,為什麼還要反思發展問題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如下:
1。體制結構仍然不合理,長期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
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影響發展的體制和制度障礙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臨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2、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明顯。東海岸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正在擴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科學、教育、文化和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緩慢。
3、農業基礎薄弱、農民收入低、農村發展滯後的狀況沒有改變。
「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4、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存在
農業生產資料、部分農副產品和部分工業品價格的結構性上漲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
5、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產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很多。
解決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關鍵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增長,實現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促進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3、解決「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
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9)發展經濟學中國現代發展的反思擴展閱讀: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由於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製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其它地區,而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