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南財經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統院的范國斌老師!!!計量經濟學!!!強推。范爺的的計量講得沒的說,范爺的課還他的人都好到讓我不在乎分數。問他問題都是秒回(他自稱網癮小王子,嘻嘻),無論是課程中的問題還是課程外的問題,都會給你滿意的回答,在教學上絕對下了很大的功夫。總之,課講得好,人很有魅力。拯救過無數不及格的學生!!!
.統計學院江俊佑老師。還是回到我統院哈,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吐槽江帥給分低,可能要求嚴格了一點吧,不過江老師是真的帥,顏值即正義。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胖了,但是胖了的江帥也有擋不住的帥氣啊!台灣口音超萌的,你們不要欺負他嗷。講課還是可以的。
『貳』 茅於軾的生活中的經濟學的讀後感
1、 為什麼一本非原理類書籍可以流傳16年之久,翻版14版而經久不衰?——不論多深奧的理論,如果透徹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還原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小事情反應大道理。 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我心中很久,因為書中大多講述的美國一些先進的市場經濟體制,例如超市中自動掃碼的高效,電梯靠右站給人帶來的便捷。這些種種也許在16年前90年代的中國,看上去非常新鮮轟動,但是對於今天的我們,很多便捷的運作形勢已經採用,為什麼這本書還會受到這么多人的追捧?! 後來我漸漸明白,我們學習的是這種做學問學以致用的方法,再深奧的原理,如果透徹理解融會貫通,應用於日常現象,那才真的實現了知識的價值。在生活中,要有敏感性,遇到事情多思考,把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解釋現象,從現象中獲得知識,形成知識儲備運用的良性循環。 2、 節約時間創造財富,社會道德促進發展 書中提到的許多現社會存在的問題,現實依然存在,例如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問題。書中講到:有次作者看到馬路上交通事故,只用了三分鍾,當事人交換了駕駛執照,清理了事故現場,馬路又恢復了平靜。他們有很完善的保險制度,更重要的是雙方尋求可以接受的妥協辦法,把是非放到次要地位。這讓我不禁想起前幾個月在三環上兩輛汽車的刮蹭事件,為了保持事故現場,兩輛車足足停了4個小時,造成三環交通大癱瘓。如果兩位司機可以放下是非,協商妥協,那麼節約的不僅僅是四個小時,還有這四個小時整個三環帶個社會的財富。 社會道德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強大,良好的社會道德與秩序,可以減少糾紛,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節省社會監督成本,可以促使資本和勞動結合生產出更多財富。所以,「社會成員自覺程度越高,整個社會就越富裕」。 以上是讀罷《生活中的經濟學》感受很深的兩點,尤其佩服茅先生數學、經濟與哲學的綜合素養,以及敏銳獨特的視角。這是一個研究人員最應該具備的兩個素質,以茅老為目標,學習,學習,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