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微觀經濟學中如何求停止生產的產量
令價格等於平均固定成本,解出來的均衡量就是停止點生產規模
2. 在經濟學中,廠商在什麼情況下會停止生產
完全競爭市場中,市場價格等於廠商的短期平均可變成本的時候專就是廠商停產的臨界點,屬這個時候如果廠商繼續經營,那麼他賺的錢只能彌補維持生產所需的各種原材料,水電費的支出,但是不能收回早期的固定成本投入。
(2)經濟學停止生產擴展閱讀: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經濟學家看來,所謂經濟,就是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動,所謂經濟學就是教人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經世致用的學問。但隨著後來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出現、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產生出商品經濟,發展出市場經濟,提升為知識市場經濟,衍生出虛擬經濟;經過西方古典-新古典-新興古典經濟學家與時俱進線性抽象的一路折騰一路演化,價值逐步異化為價格,異化為金錢,經濟活動逐步異化為賺錢。
經濟學也就逐步異化為教人怎樣賺錢,包括怎樣投機賺錢。隨著產品的邏輯逐步演變為貨幣的邏輯,衍生出金融的邏輯,最後產生出金融泡沫,虛擬經濟也就演變成虛幻經濟。當金融泡沫破滅,虛幻經濟就釀成金融危機。
3. 根據微觀經濟學的觀點,以下哪一項是企業停止生產以減少損失的標志
根據微抄觀經濟學的觀點,以下哪一項是襲企業停止生產以減少損失的標志:
平均收益小於等於平均可變成本
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是指廠商平均每一單位產品銷售所獲得的收入。以AR代表平均收益。
平均可變成本AVC:是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可變成本。
4. 用經濟學的理論解釋企業什麼時候停止營業
停止營業的時機:
廠商的平均收益等於平均可變成本,廠商可以繼續生回產,也可以不答生產,也就是說,廠商生產或不生產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由於在這一均衡點上,廠商出於關閉企業的臨界點,所以,該均衡點也被稱作停止營業點或關閉點。
解析:
市場價格P1低於均衡價格P2,企業有虧損。這時,企業是否生產取決於平均可變成本AVC的狀況。價格P1所決定的需求曲線dd與AVC相交於E1,E1就是停止營業點。
這就是說,當價格為P1時,所得到的收益正好抵償平均可變成本。因為短期中固定成本是不變的,無論是否生產都要支出,所以,只要收益可以補平或超過可變成本,企業就要生產。
但如果價格低於P1,企業連可變成本也無法彌補,它就無論如何不生產了。這就是E1作為停止營業點的意義。停止營業點是由平均可變成本與價格水平決定的,在這一點上平均可變成本等於價格水平。在停止營業點有 P =MC=AVC。
5. 微觀經濟學中。 完全競爭廠商什麼時候停止生產。
看看其他實際的總費用加起來,因為這涉及到了 其他因素比如奶茶店回,你的奶茶的成本為答3元你理當賣三元一杯,但是這只是奶茶的本金不賠不賺。但是你的員工、水電、還有店面的租金,加起來能為什麼一杯看起來普通的奶茶能賣10元到15元不等。做出來的貨物還會有滯銷和爆倉的堆積如山的情況,賣不出去的話就是賠賠賠,這個月就每天都得達到某個盈利標准才能不賠
6. 微觀經濟學原理,當利潤為零時,廠商會不會停止生產
經濟學概念上的講的利潤是扣除了資本費用的,所以雖然長期均衡利潤為0,但是從會計利版潤上來看還是有最權起碼的資本費用那部分的利潤
企業的經濟學利潤=企業的會計利潤-企業的總資本的資本費用(可以視為資本的機會費用)
也就是說:經濟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機會成本
而會計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所以廠商不會停止生產。
7. 當廠商利潤為零時,他是否停止生產為什麼用經濟學的知識如何回答這道題
當廠商利潤為零時,他不會停止生產
經濟學概念上的講的利潤是扣除了資本費用內的,所以雖然長期均容衡利潤為0,但是從會計利潤上來看還是有最起碼的資本費用那部分的利潤
企業的經濟學利潤=企業的會計利潤-企業的總資本的資本費用(可以視為資本的機會費用)
也就是說:經濟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機會成本
而會計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所以廠商不會停止生產。
從機會成本角度上看,經濟利潤屬於成本,並且屬於隱性成本。正常利潤指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從機會成本角度上看,當一個企業所有者同時又擁有管理企業的才能時,他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選擇在自己的企業當經理,另一種是到別人的企業當經理,如果到別人企業當經理,他就可以獲得報酬,而他所獲得的報酬就是他在自己企業當經理的機會成本,或者說他在自己企業當經理應當支付給自己報酬,而這部分報酬數額應該等於他在別人企業當經理時可得到的最高報酬。所以從機會成本角度上看,正常利潤屬於成本,並且屬於隱性成本。
由於正常利潤屬於成本,經濟利潤中不包含正常利潤,廠商的經濟利潤等於總收益減去總成本,所以廠商經濟利潤為零時,廠商仍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潤。
8. 關於經濟學完全競爭市場停止生產點的問題
過了停產點以後的研究沒有意義,即便AVC在下降,依舊是虧損的,生產還是不如不生產呀。
9. 西方經濟學 微觀 請問停產點為什麼是P=AVC不是AC,那條曲線明明是LAC啊
LAC=LMC代表的意義與P=AVC相同,只是一個是廠商長期決策依據一個是短期決策依據。
P與AVC的大小關系是廠商在短期內決定是否停產的依據。
比如說你花10000元買了一台生產手機的設備,平均每多生產一台手機就要多僱傭一個工人花去300元工資,現在市場上手機的售價是P元。假如P>300,那麼廠商是會生產手機的,因為每多生產一台,得到的收入大於生產這台手機的平均可變成本(就是多僱傭一個人的工資,當然實際情況中平均可變成本不只包括這個,還包括多投入的資金等),固定成本的投入也能在這種得到的收入中慢慢填補回來。假如P=300,這是廠商的停產點,因為不論廠商如何生產手機,得到的收入也僅僅只能填補投入的平均可變成本。假如P<300,廠商是不會生產的,因為每多生產一台手機,廠商還要倒貼300-P的可變成本。
你說為什麼不按P=AC決定是否停產,因為AC是包括固定成本的(就是上例中的10000元),在實際中,廠商考慮多生產一個產品的代價並不包括固定成本,因為固定成本在短期內是已經發生的成本,與廠商是否多生產一個產品是無關的。
再來說說LAC=LMC。
當P=LMC是廠商生產利潤最大化(MR=MC)所決定的產量點。在長期中,P=LAC是完全競爭市場上該行業廠商均衡的條件(因為當P>LAC時,會有大量廠商湧入該行業,導致該產品供給增加,P下降,直至P=LAC停止;當P<LAC時,會有廠商不斷退出該行業,使P上升)。所以P、LMC與LAC的關系是長期中廠商決定是否進入該行業的依據。
10. 微觀經濟學的停產問題
因為討論的前提是總成本不變。AC=AFC+AVC。固定成本即不變成本AFC。固定成本高則可變成本就低內,即AVC相對較小。P=AVC是企業容停產的臨界點,只要P>AVC企業就可以繼續生產,因此AVC越小越好,所以固定成本高的企業更難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