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合宏觀經濟學談一下對節儉悖論的理解
「節約悖論」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也稱為「節儉悖論」、「節約反論」、「節約的矛盾」。
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節約悖論」的核心理論:
凱恩斯認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勤儉節約對於個人或家庭來說是美德,然而對整個社會來說,節約意味著減少支出,迫使廠商削減產量,解僱工人,從而減少了收入,最終減少了儲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礙經濟發展和產量、就業增加。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景象就是節約悖論的一個生動而可嘆的例子。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德賓(E.F.M.Durbin)甚至將「儲蓄」說成「一個特別危險的自我毀滅過程」。凱恩斯則鞭撻了節儉的儲蓄者,1931年1月他在廣播中斷言,節儉將促成貧困的「惡性循環」。他還告訴大家,如果「你們儲蓄五先令,將會使一個人失業一天」。由於人們對未來預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盡量多儲蓄。但是,他們不願意消費的心理和行為又導致其收入繼續下降。
B. 節儉悖論
節約のパラドックス(せつやくのぱらどっくす)
Paradox of thrift (パラドックス・オブ・スリフト)
金融用語詞典上有。
C. 經濟學悖論案例
經濟學悖論 節儉悖論
18世紀,荷蘭的曼德維爾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為了追求豪華的生活,大肆揮霍,結果這個蜂群很快興旺發達起來。而後來,由於這群蜜蜂改變了習慣,放棄了奢侈的生活,崇尚節儉,結果卻導致了整個蜜蜂社會的衰敗!
其實這個就是節儉悖論的一個有趣的故事!其涵義在於:眾所周知,節儉是一種美德。從理論上講,節儉是個人積累財富最常用的方式。從微觀上分析,某個家庭勤儉持家,減少浪費,增加儲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熟悉西方經濟學的人們都知道,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里蘊涵著一個矛盾:公眾越節儉,降低消費,增加儲蓄,往往會導致社會收入的減少。因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費與儲蓄成反方向變動,即消費增加儲蓄就會減少,消費減少儲蓄就會增加。所以,儲蓄與國民收入呈現反方向變動,儲蓄增加國民收入就減少,儲蓄減少國民收入就增加。根據這種看法,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會通過增加總需求而引起國民收入增加,就會促進經濟繁榮;反之,就會導致經濟蕭條。由此可以得出一個蘊涵邏輯矛盾的推論:節制消費增加儲蓄會增加個人財富,對個人是件好事,但由於會減少國民收入引起蕭條,對國民經濟卻是件壞事。
以下是我從網上看到的一些觀點:
其一,必須認識到節儉悖論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時空條件。只有在大量資源閑置,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存在嚴重失業時,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悖論所呈現的矛盾現象。如果社會已經達到充分就業,但資源緊缺,甚至存在膨脹缺口,這時節儉可能就會抑制過高的總需求,也有助於消除通貨膨脹。
其二,正確理解節儉悖論,有助於提高我們對高儲蓄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的認識。目前,我國居民的高儲蓄不能有效轉化為投資;同時居民消費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產過剩,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人員增加,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國家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給公務員加薪,擴大「低保」范圍和提高「低保」標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勵大家消費,但這些措施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顯然,高儲蓄是不利於解決消費需求不足問題的,也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其三,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總體上正從節儉型向消費型轉變,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意識明顯增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消費心理的某些畸形發展,比如出於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導致的炫耀性消費、奢侈浪費等非理性的現象。因此,我們不僅要鼓勵老百姓增加消費,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費,理直氣壯地反對浪費。
D. 經濟學中有所謂「節儉的悖論」,請問是何道理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他認為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專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屬,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凱恩斯的3大心理規律的其中一條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即人們不願消費,導致了產品積壓,生產停滯,失業率攀升,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E. 作圖說明節儉悖論的經濟學原理
F. 什麼叫經濟學中的「節約悖論」
經濟學上,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推廣的而流行的一種理論。
節約本來是應該的、光榮的。但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PS:這種理論目前被廣而推之,普遍認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除了投資、出口,就是消費。因為消費能沖擊需求,從而拉動生產,拉動經濟增長。包括目前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是如此目的。
G. 有關經濟學家凱恩斯的「節約悖論」的解釋
節約悖論:根據來凱恩斯主義自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按照傳統的道德觀,增加儲蓄是好的,減少儲蓄是惡意的.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應該指出,這種悖論只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存在,在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時就不存在了
H. 什麼是節儉悖論
「節約悖論(Paradox of thrift)」是凱恩斯推廣的而流行的一種理論,雖然一直說早在1714年在蜜蜂的回寓言,和類似的答情緒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I. 經濟學中有所謂「節儉的悖論」,請問是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他認為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版變動會引權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凱恩斯的3大心理規律的其中一條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即人們不願消費,導致了產品積壓,生產停滯,失業率攀升,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