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名詞解釋: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Public good)是私人產品的對稱,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版品。公共座椅權,亦稱「公共財貨」、「公共物品」。西方經濟學用語。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
② 微觀經濟學名詞解釋——消費者均衡,等產量線,生產者均衡,公共物品,逆向選擇
消費者均衡是研究單個消費者在既定收入條件下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種商品價格的限制下選購一定數量的各種商品,以達到最滿意的程度,稱為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是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核心。
等產量線定義: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組合的軌跡 反映的是兩種投入和一種產出的關系。它是一條無差異曲線。 兩種投入的不同組合,帶來的產量是無差異的。
所謂生產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實現產量最大化。所謂產量最大化是在既定成本下實現產量最大化。
公共物品即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場力量實現有效配置的產品。
所謂「逆向選擇」應該定義為信息不對稱所造成市場資源配置扭曲的現象。經常存在於二手市場、保險市場。雖然「逆向選擇」的含義與信息不對稱和機會主義行為有關,卻超出了這兩者所能夠涵蓋的范圍之外,「逆向選擇」是制度安排不合理所造成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扭曲的現象,而不是任何一個市場參與方的事前選擇。
③ 名詞解釋公共經濟學
1. 公共經濟學是一門關於公共部門——亦稱政府部門——經濟活動的科學。
2. 不具備消費的競爭版性的商品通常稱之為權公共物品。
3. 在西方經濟學的壟斷理論中,將某些消費者不負擔一攬子支付而享受低價格的支付的好處這一現象,成為免費搭車現象。
④ 經濟學公共物品的含義和特點。
公共物品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的特點有:
1,非內競爭性,是指容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並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
2,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費者進行消費,其中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排除在外。
⑤ 公共產品 名詞解釋
公共產品是每個人消費這種物品或勞務不會導致別人對該種產品或勞務消費的減少的一種產品。
而且公共產品或勞務具有與私人產品或勞務顯著不同的三個特徵: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費的非競 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而凡是可以由個別消費者所佔有和享用,具有敵對性、排他性和可分性的產品就是私人產品。介於二者之間的產品稱為准公共產品。
私人產品可以被分割成許多可以買賣的單位,誰付款,誰受益。公共產品是不可分割的。國防、外交、治安等最為典型。
(5)經濟學公共品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公共產品的消費的非競爭性
1、邊際生產成本為零:在現有的公共產品供給水平上,新增消費者不需增加供給成本。(如燈塔等)
2、邊際擁擠成本為零:任何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其他人同時享用該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個人無法調節其消費數量和質量。
3、邊際擁擠成本是否為零是區分純公共產品、准公共產品或混合產品的重要標准。
根據西方經濟理論,由於存在「市場失靈」,從而使市場機制難以在一切領域達到「帕累托最優」,特別是在公共產品方面。如果由私人部分通過市場提供就不 可避免地出現「免費搭車者」,從而導致休謨所指出的「公共的悲劇」,難以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共利益最大化,這是市場機制本身難以解決的難題,這時就需要 政府來出面提供公共產品或勞務。
此外,由於外部效應的存在,私人不能有效提供也會造成其供給不足,這也需政府出面彌補這種「市場缺陷」,提供相關的公共產品或勞務。
⑥ 名詞解釋什麼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公復共使用或消費的制物品。公共物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徵,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過市場機制由企業和個人來提供,主要由政府來提供。
公共物品是相對那些可以劃分為企業或個人消費單元的基本生活或生產資料等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質產品和服務項目。
@知識延展回答@
共物品是可以供社會成員共同享用的物品,嚴格意義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所謂非競爭性,是指某人對公共物品的消費並不會影響別人同時消費該產品及其從中獲得效用,即在給定的生產水平下,為另一個消費者提供這一物品所帶來的邊際成本為零。所謂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費一種公共物品時,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費這一物品(不論他們是否付費),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通常不具備排他性或(和)競爭性,一旦生產出來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稱為(純)公共物品。所謂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產者或者購買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獲得該商品帶來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競爭性是指消費商品的數量與生產這一數量的成本有關。
⑦ 公共產品名詞解釋
公共產品(Public good)是私人產品的對稱,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版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
公共產品,亦稱權「公共財貨」、「公共物品」。西方經濟學用語。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
公共產品的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
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公共產品區別於公共資源。
(7)經濟學公共品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公共產品理論主要思路:
一是將公共產品供給的決定訴諸政治程序,用公眾投票方式解決,如布坎南及其「公共選擇學派」,他們使公共產品理論研究的領域得以拓寬,研究非市場決策,發展了公共選擇理論。
還有一種思路是設計一種計劃程序誘導個人會基於自己的利益而真實顯示其對公共產品的偏好即激勵機制設計問題,克拉克和格羅夫斯等人對後一思路進行了大膽探討。
⑧ 政府經濟學里公共物品指的是什麼
公共物抄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襲一個概念,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徵,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過市場機制由企業和個人來提供,主要由政府來提供。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相對而言的,兩者之間的區別可以用是否具備排他性和對抗性來確定。
如果某種物品同時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種物品無疑就是純公共物品,很容易與私用物品區別開來。可是,在很多情況下,這兩個特徵不一定同時存在。如果某種物品只存在一個特徵,可稱其為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即混合品。因此,整個社會的物品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即純私用物品,純公共物品和混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