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開大政府經濟學網上作業03任務
第1題 按照( )分類,公債可以分為國內公債和國外公債。
A. 債務期限的長短
B. 發行地域
C. 公債本位
D. 應募條件
正確答案是:發行地域
第2題 根據( )的不同,債務可以劃分為公債與私債。
A. 資金來源
B. 債權人
C. 債務幣種
D. 債務人
正確答案是:債務人
第3題
( )是用一系列定量指標去衡量風險的高低,以便確定風險是否需要防範和規避。
A. 政府債務風險估測
B. 政府債務風險評價
C. 政府債務風險識別
D. 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效果評價
正確答案是:政府債務風險評價
第4題
按照( )分類,公債可以分為有期公債和無期公債。
A. 公債本位
B. 應募條件
C. 發行地域
D. 債務期限的長短
正確答案是:債務期限的長短
第5題 ( )是指對風險管理技術適用性及其收益性情況的分析、檢查、修正與評估。
A. 政府債務風險識別
B. 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效果評價
C. 政府債務風險評價
D. 政府債務風險估測
正確答案是: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效果評價
第6題 在公債發行方法中,( )是指政府向由政府管理的某些非銀行金融機構直接發行的公債。
A. 特別發行法
B. 承包募集法
C. 自由認購法
D. 銀行承銷法
正確答案是:特別發行法
第7題 按照( )分類,公債可以分為貨幣公債和實物公債。
A. 公債本位
B. 債務期限的長短
C. 發行地域
D. 應募條件
正確答案是:公債本位
第8題 按照( )分類,公債發行方法可以分為市場銷售法和非市場銷售法。
A. 公債發行對象
B. 公債發行規模
C. 政府在公債發行過程中同應募者之間的聯系方式
D. 政府是否通過市場發行公債
正確答案是:政府是否通過市場發行公債
第9題 在公債發行方法中,( )是政府提出一個最低的發行條件,向全社會證券承銷商招標,應標條件最優者中標,負責包銷發行,政府按包銷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中標者手續費。
A. 直接公募法
B. 自由認購法
C. 間接公募法
D. 公募招標法
正確答案是:公募招標法
第10題 ( )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對所面臨的以及潛在的風險加以判斷、分類和鑒定風險性質的過程。
A. 政府債務風險估測
B. 政府債務風險評價
C. 政府債務風險識別
D. 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效果評價
正確答案是:政府債務風險識別
第11題 按照( )分類,公債可以分為強制公債和自由公債。
A. 債務期限的長短
B. 發行地域
C. 應募條件
D. 公債本位
正確答案是:應募條件
第12題 按照( )分類,公債發行方法可以分為公募法與非公募法。
A. 政府在公債發行過程中同應募者之間的聯系方式
B. 政府是否通過市場發行公債
C. 公債發行規模
D. 公債發行對象
正確答案是:公債發行對象
第13題 ( )是指公債券的發行價格高於債券票面值。
A. 底價發行
B. 平價發行
C. 折價發行
D. 溢價發行
正確答案是:溢價發行
第14題 按照( )分類,公債發行方法可以分為直接發行法和間接發行法。
A. 公債發行規模
B. 公債發行對象
C. 政府在公債發行過程中同應募者之間的聯系方式
D. 政府是否通過市場發行公債
正確答案是:政府在公債發行過程中同應募者之間的聯系方式
第15題 按照公共物品的( )分類,公共物品可分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國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A. 性質
B. 收益范圍
C. 作用
D. 來源
正確答案是:收益范圍
⑵ 政府經濟學作業1 題目:什麼是政府經濟如何理解政府經濟 形式:小組討論(個人事先准備與集體討論相結
政府經濟學作業輔導
第一次作業
1、什麼是政府經濟?如何理解政府經濟?
答:政府經濟,是一種與企業、個人經濟活動相對應的經濟行為,即以政府為主體的資源配置及其宏觀經濟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政府經濟:(1)政府經濟活動的主體是各級政府(2)政府經濟的客體是參與部分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分配,並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3)政府經濟的形式主要表現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觀經濟管理。(4)政府經濟的依據是社會公共權力。
一、聯系實際的例子:
構建和諧社會與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當前社會經濟生活中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國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已進入分配不公平區間。又因為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所以還要通過改革和發展加以具體解決。現階段的基礎性收入分配製度是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社會整體的分配體系構築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為此就需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制定和調整現行收入分配政策,將收入分配差距調節到社會可容忍的區間。
各國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標準是根據國際慣例所計算的基尼系數。它的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測算,我國在1978年以前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是0.16,屬於絕對公平;20世紀80年代末基尼系數達到0.28;1995年達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數平均為0.45,已超過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數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過0.4。這標志近年來我國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已進入了分配不公平區間。
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城鄉居民之間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收入在增加,但遠低於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城鄉居民相對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擴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這種差距還在繼續擴大,例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當於城市居民的40%。這種城鄉差距大大高於國際標准。國際上的城市與農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於1.5,極少超過2。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最貧困的20%的家庭佔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佔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見,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業已出現一定程度的相對貧困現象。
導致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歷史上城鄉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來還由於以下原因加劇了此情況的發生:
1、大部分國有企業通過深化改革剛剛脫困,效益不高,下崗和失業的職工還比較多。
2、由於市場化發展不平衡,某些行業仍存在壟斷強勢,因而一些人收入過高。
3、國家稅收杠桿調控不力,對高收入者徵收個人調節稅力度不夠;而國家轉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鎮居民住房等各項補貼的同時,對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現明顯滯後。
4、行政干預不當使勞動力和資本長期分別扭曲地集中於農村和城市。由於勞動力和資本缺乏統一的市場配置,在城鄉經濟二元結構存在的情況下,城鄉經濟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國年均GDP增長7.2%以上的同時,還應看到不同地區和行業的增長不平衡。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效率不高,職工收入增速減緩,又由於收入差距的擴大,使近年來社會總需求相對不足。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到底應該是效率優先呢,還是應該首先考慮公平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 公平的概念側重於社會人文價值判斷,而效率的概念則更為強調物質成果的有效獲得。追求效率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沒有效率只能產生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式的公平。 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出發,形成合理解決這一問題的原則、制度和實現機制。
社會主義社會整體分配體系構築的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與效率的關繫上,體現以下幾點:
1、以生產力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必須要求效率優先。因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是加速發展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優先位置,也就是把生產力的發展放在優先的位置。這樣才能為有效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
2、解決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需要有多層次的社會過程,要將其放在相應的領域中作為側重點分別加以解決。例如,在生產領域,因為它與生產力發展直接相關,就需要側重效率優先。而在國民收入和再分配領域,則要側重考慮解決兼顧公平的問題。還應看到,從普遍貧窮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標需要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不能超越必要的歷史階段。
3、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體現了構築社會整體分配體系,全面合理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大思路。
為了有效地促進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的實現,還需要建立四個層次的收入分配機制:其一,在企業層次上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這就要求積極推進企業內部分配製度的改革,完善勞動者的主體地位,確立以資產為核心的生產要素分配製度,並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其二,在市場層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機制,關鍵是開放生產要素市場,為要素的流動、重組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必要的體制保證。
其三,在政府層次上建立和完善國民收入再調節體系。要從社會整體利益和社會經濟穩定協調發展的目標出發,維護社會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同時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等手段,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會層次上建設社會支持和社會救助體系。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發揚扶危濟困、敬老愛幼的民族優良傳統。發展社會支持、社會救助的中介服務組織和機構,使之在解決公平與效率關系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個人討論提綱
(一)政府經濟與公平
¬公平,是各國政府經濟活動所追求的一個共同目標。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政府為追求公平目標,應開展的主要工作有:(1)為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市場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即機會均等。(2)貫徹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則,使勞動的收入與所提高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相對應,多勞多得,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3)運用稅收、社會保障等政策工具,將收入差距控制在社會成員心理承受能力之內。
(二)政府經濟與效率
效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中投入與產出、所費與所得的對比關系。政府資源配置效率,可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資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過對市場和微觀經濟行為調節,克服市場失靈,引導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兩者在社會整體資源配置中呈相互影響、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由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凡市場能夠有效運作的領域,資源配置效率問題由市場來實現,政府努力為市場運行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而在市場不能或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通過政府財政收支等活動,合理配置資源,從而提高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經濟與公平和效率的選擇
¬公平與效率是政府經濟活動的兩大基本准則,但在錯綜復雜的經濟社會關系中,政府在兩者之間的選擇,還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1、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替代關系
2、公平與效率的選擇
三、小組討論提綱
(一)政府經濟與公平
¬公平,是各國政府經濟活動所追求的一個共同目標。在經濟領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聯系的一個概念。公平可從兩方面理解,一是生產要素投入和產出之間的對比關系;一是社會成員對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稱之為經濟公平,後者稱之為社會公平。經濟公平就要求資本、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獲得利潤、工資、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與產出之間保持一個合理的比例。而社會公平則是一種價值判斷,受社會文化傳統、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人們的經濟地位等多種因素影響,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政府為追求公平目標,應開展的主要工作有:(1)為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市場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即機會均等。(2)貫徹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則,使勞動的收入與所提高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相對應,多勞多得,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3)運用稅收、社會保障等政策工具,將收入差距控制在社會成員心理承受能力之內。
(二)政府經濟與效率
效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中投入與產出、所費與所得的對比關系。在經濟學理論中,資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狀態是「帕累托效應」。在達到「帕累托效應」之前,如果資源配置能夠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條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稱之為「帕累托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領域有其具體涵義。在社會再生產領域,企業資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潤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門,就是指既定資源條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為社會提供管理和服務的水平與質量。在公共事業部門,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為社會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
政府資源配置效率,可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資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過對市場和微觀經濟行為調節,克服市場失靈,引導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兩者在社會整體資源配置中呈相互影響、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由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凡市場能夠有效運作的領域,資源配置效率問題由市場來實現,政府努力為市場運行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而在市場不能或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通過政府財政收支等活動,合理配置資源,從而提高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經濟與公平和效率的選擇
¬公平與效率是政府經濟活動的兩大基本准則,但在錯綜復雜的經濟社會關系中,政府在兩者之間的選擇,還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1、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替代關系
盡管公平與效率是政府經濟活動所追求的目標,但要同時達到兩個目標,是較為困難的,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與效率之間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關系。
2、公平與效率的選擇 公平與效率兩者之間既有矛盾性又有統一性,政府經濟決策有較大迴旋餘地,可形成各種不同的政策組合。
第一,公平與效率兼顧的政策選擇。
第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政策選擇。即政府財政收支和宏觀經濟管理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較快增長,增強整體國家經濟實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為首要目標,同時注意調節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這也是我國現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導方針。
第三,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政策選擇。即在政府財政收支和宏觀經濟管理中,優先考慮收入和社會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合理分配,調節收入差距,為貧困階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體現社會公平。同時,盡可能減少收入公平分配對經濟運行效率的消極影響。
⑶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三個階段和最終定型是什麼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最終定型為第三階段。
1、東晉南朝:趨向平衡。西晉滅亡以後,南方地區經歷了東晉南朝的政權更替。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趨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
2、隋唐五代:開始南移。隋唐時期,南北方經濟均獲得極大發展。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但是安史之亂以後,北方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北方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至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整個五代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南方日益成為全國經濟的發達地區,人口數量超過了北方。
3、兩宋時期:最終完成。兩宋時期,北方同樣戰亂頻繁。北宋滅亡以後,南宋政權偏安於東南一隅,使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至元朝,為解決「南糧北運」問題,大力興辦漕運,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足以說明南方經濟的重要性。可見,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明清時期,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⑷ 政府經濟學的發展過程
政府經濟學有新、舊之分。所謂舊政府經濟學就是財政學,財政學的研究范圍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財政收支上,特別是專注於稅收問題。新政府經濟學是指嚴格意義上的政府經濟學,是從財政學發展過來的,「是拓展了財政學,或者說,政府經濟學是從更高、更廣的視野來研究的財政學」。 因此,財政學是政府經濟學的前身,政府經濟學是財政學的繼承與發展。
政府經濟學的產生表明比財政學更完整和更系統的學科體系已經形成。因此,政府經濟學必然包括財政學的研究內容,二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但是,二者又有以下明顯的不同:(1)在學科體繫上,傳統的財政學無法把市場機制和非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統一到帕累托效率狀態,事實上是忽略甚至排斥市場機製作為先決條件研究政府的經濟行為。在政府經濟學中則建立起了兩者結合的理論模型。(2)傳統財政學把政府決策作為既定事實予以首肯,國家和政府被擬人化了,因此,國家的意志和政府的決策是被作為外生變數來研究的。在政府經濟學中,國家(政府)則是一個組織系統,國家的意志和政府的決策是由一套政治程序決定的,並且運用新古典分析方法分析政治程序的經濟效應。 (3)傳統財政學側重對政府財政收支形式和過程的研究,尤其對財政收入予以更多的關注。政府經濟學重視政府財政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的研究,並特別強調政府財政支出的經濟分析,因為政府支出是政府行為的成本,更能體現政府決策和行為的意圖。 財政學是政府經濟學的起點。追溯財政學的發展過程,有助於加深對政府經濟學的了解。
財政分配現象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出現了,它隨著國家的產生而形成。隨著財政分配活動的不斷進行,古代的中外理財學家提出過許多精闢的財政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中國古代理財學家的經典論述匯集成了內容豐富的中國財政思想史冊,形成了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如,關於財政與經濟的關系,古代理財學家的認識即頗為深刻,周朝即有對國家理財之道的闡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漢代總結秦王朝橫征暴斂、民不聊生、政權傾覆的慘痛教訓,論證並實施「輕徭薄賦」的政策,造就了「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而不可食。」 的民安國富的盛世。在稅收調節方面,有「寓禁於征」的稅收調節生產流通的思想。在財政收支管理方面,既有周公的「量入為出 」 的原則,也有唐代楊炎的「量出為入」 的主張。但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些財政思想是不系統、不完整的,尤其是沒有把財政分配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研究,而僅僅作為「官房學」、國家理財學存在。正如馬克思所說,在亞當·斯密之前,「全部財政學都純粹是國家的;國家經濟被看作全部國家事務的一個普通部分,從屬於國家本身」。
把財政分配作為專門的研究對象,形成系統的財政學說,至今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威廉·配第(W.Petty,1623-1687年)於1663年出版了《賦稅論》,詳細論述了各種公共經費,各種征稅方法,政府籌集資金的方式和手段,為財政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古典學派的傑出代表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在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其原因的研究》(亦稱作《國富論》)中,在運用價值、貨幣、價格、社會分工、交換、工資、利潤、地租等一系列經濟范疇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進行分析說明的基礎上,專門列出一篇(「第五篇」)研究財政問題,論述了君主或國家的費用(「經費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收入論」)和國債問題(「國債論」或「平衡論」),從而創立了財政學。亞當·斯密之後,財政學從政治經濟學中逐步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學科。這一時期的財政學也被稱為舊公共經濟學。 財政學因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而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重點研究的是財政收支本身及財政收支對經濟的有限影響,而對財政收支的研究又集中於對稅收的研究,這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密切聯系的。18世紀是新興的資產階級開始興起,逐步登上政治舞台的時代。亞當·斯密等人所創立的古典經濟學是自由資本主義的學術結晶,其理論基礎是「自由經濟」,主張「最好的政府便是最少的干預」。這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殘余對其的制約,放手擴展市場的內在需要。
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演變為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逐漸暴露。經濟危機開始周期性地襲擊和破壞資本主義經濟,克服和消除危機成了西方國家經濟學家孜孜以求的研究目標。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使經濟學發生重大變革。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M. Keynes)在其名著《利息、就業與貨幣通論》一書中對自由經濟提出質疑,主張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美國羅斯福總統推行的新政(New Deal)為凱恩斯的國家干預論提供了完整的注釋和成功的典範。在理論和實踐的推動下,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政府的經濟活動和作用日益擴大,從單向的財政收支擴展到對經濟的管理和調控,政府直接介入生產領域並形成一定規模的公共企事業和公共生產,政府收支規模也較前大大擴大。這為財政學提出了許多新的研究課題。這些課題 主要有:
第一,要搞清公共部門應該從事哪些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是如何組織的;
第二,盡可能地理解和預測政府經濟活動的全部結果;
第三,評價政府的各種經濟政策。
很顯然,這都不是財政學所能回答的。於是公共(政府)經濟學便應運而生。上述三個問題也就成為公共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1959年,美國經濟學家馬斯格雷夫(Richard A. Musgrave)出版了《財政學原理:公共經濟研究》(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on Public Economics)。該書首次引入了「公共經濟」這一概念。馬斯格雷夫在該書的一開始就指出:「的確,我一開始就不願把本書看作是對財政理論的研究。從很大程度上說,問題不是財政問題,而是資源利用和收入分配問題……因此,最好把本書看成是對公共經濟的考察。圍繞著政府收入—支出過程中出現的復雜問題,傳統上稱為財政學。……雖然公共家庭(政府)的活動涉及到收入和支出的傾向流量,但基本問題不是財政問題。它們與貨幣、流動性和資本市場無關,而是資源分配、收入分配、充分就業以及價格水平穩定與經濟增長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把我們的經驗看成是研究公共經濟的原理,或者更准確地說研究的是通過預算管理中出現的經濟政策問題」。
在馬斯格雷夫的帶動下,許多著名財政學家如費爾德斯坦(M.S.Feldstein)、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阿特金森(A.B.Atkinson)、傑克遜(P.M.Jackson)等紛紛將自己的著述改稱為公共經濟學或公共部門經濟學。
近幾十年來,西方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的發展為政府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的支持。政府經濟學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內容上比傳統的財政學有很大拓展,如研究公共經濟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合理范圍的界定,研究政府選擇和政府決策的內容及其政治程序的經濟效應,注重具體分析政府收支的社會經濟效應,重視研究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與管理,重視政府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把公共生產及其定價、公共提供與公共生產的關系等問題引入政府經濟學的研究等等,而且體現在研究方法的改進、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結合,注重數理分析,增加實證考察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使研究更為具體深入。
⑸ 2019年國開電大政府經濟學第三次形成性考核答案
別做夢了老弟。一個個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