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到關於經濟學彈性的計算題
1.e=-(dq/dp)*(p/q),p=20:e=-(-1)*(20/70)=2/7,p=40:e=-(-1)(40/50)=4/5;
2.聯立供給和需求方程:Q=10,P=4/3;需求彈性Ed=-dq/dp*p/q=3*(4/3/10)=2/5,供給彈性Es=dq/dp*p/q=6*(4/3/10)=4/5
3.(1)e=-dq/dp*p/q=2*[p/(10-2p)]=1/[(5/p)-1]
(2)令e=1,則p=5/2,當0<p<5/2,時0<e<1,缺乏彈性,則應當提高價格回可以增加總收答益;當p>5/2時,e>1富有彈性,則應當降價增加收入;當p=5/2時總收入最大;
(3)p=2:q=6;CS=3*6*(1/2)=9;當p=4,q=2,CS=1*2*(1/2)=1
② 問一道西方經濟學彈性的計算題
需求價格彈性 = 數量變化百分比/價格變化百分比
這道題,數量從150增加到180,數量變化30,計算百分比的時候要注意,既可能用150,也可能用180,這樣就容易混淆,所以正確的方法是中點法,也就是用中間點(150+180)/2=165,這樣數量變化百分比=30/165=18.18%
同樣道理,價格從10下降為8,所以價格變化百分比=(8-10)/9=-22.22%
需求價格彈性 =18.18%/-22.22% = -0.82
絕對值小於1,說明缺乏彈性。
③ 經濟學里彈性公式有沒有負號
需求價格彈性是有負號的。因為價格上升,需求量必然減少。加上負號,可以保證彈性系數是正數。這樣方便理解和比較。
彈性系數的計算公式:ε= -(△Q/Q)/(△P/P)= -(P×dQ)/(Q×dP)。
彈性系數是一定時期內相互聯系的兩個經濟指標增長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個經濟變數的增長幅度對另一個經濟變數增長幅度的依存關系。從計算方法上看,彈性系數又有名義彈性和實際彈性之分。
例如投資彈性系數和消費彈性系數就是經濟增長率與投資需求增長速度和消費需求增長速度之比,分別反映投資增長、消費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彈性作用,表明投資、消費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帶動經濟增長多少個百分點。
從計算方法上看,彈性系數又有名義彈性和實際彈性之分。
名義彈性系數是用相關指標現行價格數值計算得到的速度之比;而實際彈性系數則考慮了物價因素,是用不變價格或扣除了物價因素以後計算的速度求得的比率。
經濟學中的彈性是指一個變數變動的百分比相應於另一變數變動的百分比來反應變數之間的變動的敏感程度。彈性的大小可用彈性系數來衡量,彈性系數= y變動的百分比/x變動的百分比。
在經濟學上的彈性概念是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提出的,是指一個變數相對於另一個變數發生的一定比例的改變的屬性。彈性的概念可以應用在所有具有因果關系的變數之間。作為原因的變數通常稱作自變數,受其作用發生改變的量稱作因變數。
例如自變數x和因變數y之間存在關系y = f(x),則y的x彈性:Ey/Ex=(△y/y)/(△x/x)=f'(x)·x/y。
在西方經濟學中,彈性指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
在經濟學中,彈性的一般公式為:彈性系數=因變數的變動比例/自變數變動比例。
(3)經濟學中彈性的計算擴展閱讀:
稅收彈性系數被定義為稅收對經濟增長的反應程度,即稅收收入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之比,其公式為:
ET=(△T/T)/(△Y/Y)×100%
公式中,ET為稅收彈性,T為稅收收入總量,△T為稅收收入增長量,Y代表GDP,△Y代表其增量。
按上式計算,ET=1表示稅收與經濟同步增長;當ET>1時,表明稅收增長快於經濟增長,並且稅收參與新增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有上升趨勢;當ET<1時,表明盡管稅收絕對量可能增大,但稅收增長速度慢於經濟增長速度,新增國民收入中稅收集中度下降。
商品的供給價格彈性,是指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供給量的變化對於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其數值等於供給量變動率與價格變動率之比,一般用供給彈性系數來表示。
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於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其數值等於需求量變動率與價格變動率之比。
④ 微觀經濟學中需求的價格彈性應該怎麼計算急求
表示需求量對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彈性系數(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Ep)等於需求量變動版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權分比。具體計算百分比時,分子取新老需求量的平均數,分母取新老價格的平均數,不計負號。參見有價格彈性的需求、非價格彈性的需求和單位彈性的需求。
⑤ 急求!微觀經濟學彈性理論計算
當P=3,Q=4
總收入R=P*Q
需求彈性 E=-dQ/dP*P/Q=-(-2)*P/(10-2P)=10/(10-2P)-1
用R對P求導:dR/dP=d(P*Q)/dP=(dQ*P+dP*Q)/dP=dQ/dP*P+Q=Q*(1+P/Q*dQ/dP)=Q*(1-E)
可見,當E<1時,導數為正,R隨著P的增加而增加,E>1時,導數為負,R隨著P的增加而減小。
當P=3時,E=1.5,所以P應該減小,才能使R增大
而且,我們可以知道,當E=1時,導數為0,R得到最大值,此時P=2.5
----------------------------------------------------------------------------------------
這道題其實可以更簡單:R=P*Q=P*(10-2P)=-2P^2+10P
根據高中拋物線知識,當P=2.5時,R有最大值。
但題目要求用需求彈性來解釋,舍近求遠罷了
⑥ 西方經濟學匯率及彈性計算的公式!急!
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價格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某種商品在價專格由10元下降為6元時,屬需求量由20單位增加為40單位。用中點法計算這種商品的需求彈性,並說明屬於哪一種需求彈性。答:1、已知P1=10,P2=6,Q1=20,Q2=40。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 ΔQ/(Q1+Q2)/2 20/30 0.67Ed=───────— = ———— = ——— = -1.34 ΔP/(P1+P2)/2 -4/8 -0.5 2、根據計算結果,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大於價格的比率,故該商品的需求富有彈性。
⑦ 微觀經濟學中的彈性的中點計算公式是什麼意思
比如是需求曲線也就是價格是從1-4 商品 1-5 。需求價格彈性是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 價格變動百分比這里的是(4-1)÷1=3 ,數量變動百分比是(5-1)÷1=5 需求價格彈性是1.66. 反過來 價格變動從4-1 商品是5-1。價格變動百分比是(4-1)÷4=0.75.數量變動百分比是(5-1)÷5=0.8.需求價格彈性是1.067. 兩個不相等 不相等是由於基礎數值不一樣。所以可以講基礎數值改為2.5和3
⑧ 經濟學需求彈性公式的疑問
△代表變化量,這個符號只出現在求弧彈性運算里.演算法是後項減前項,比如從a點到b點的△Q=Qb-Qa。
在點彈性運算中,△Q趨進於無窮小(例b點無限趨進於a點),此時用dQ,dP表示,即對於需求函數,Ed=-(dQ/dP)*(P/Q)。其中dQ/dP是指Q對P求導或偏導。
例題講解:
先求均衡點:Qd=Qs,此時Q=48,P=6
再求需求點彈性:Ed=-(dQ/dP)*(P/Q)=2*(6/48)=0.25
最後求供給點彈性:Es=(dQ/dP)*(P/Q)=3*(6/48)=0.375
補充:對於正常品,求需求點彈性時公式里有負號,弧彈性也有。而供給彈性公式中沒有。這是為了保證彈性為正。但對於劣質品與吉芬物品就不一樣了,反正求完之後發現是負的就在公式里加個負號以求正就行了……衡量彈性以1為界而不是0。
「例如已知Q的數值,那麼△Q怎麼計算?」如上所說,求△Q,必須先知道兩點(如a點和b點),然後Qa-Qb=△Q。如果求點彈性,就先說明這個Q是對於需求曲線而言還是對於供給曲線而言,然後針對不同曲線求出相應的P,利用上面給出的公式求彈性即可。
對於樓上的解,應該改成這樣:(加括弧是為了看著方便……)
d(Qd)=-2d(P)
d(Qs)=3d(P)
但這個是在圖上需求、供給曲線在某點的斜率,與彈性不一樣。斜率不等於彈性,看公式就看得出來。
⑨ 經濟學原理 中點法 計算彈性
需求的價格弧彈性的中點公式:Ed=-△Q/△P●((P1+P2)/2)/((Q1+Q2)/2)
需求彈性包括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的交叉彈性,需求的收入彈性以及需求的預期彈性等。市場中需求彈性的大小,是由需求量在價格的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時增加多少以及在價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漲時減少的多少而決定的。
兩種分類:
1、點彈性,顧名思義,是就某一點而言的,其值為該點處的斜率*(該點縱坐標值/橫坐標值),經濟意義為該點處的自變數變動對因變數變動情況的邊際影響幅度。
2、弧彈性,就一段曲線的兩端點而言,其值為(縱坐標值的變動值/橫坐標值的變動值)*(縱坐標值/橫坐標值),其中後項的取值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有不同取值,一般採用中點法,經濟意義為兩點間自變數變動對因變數變動情況的影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