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內涵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內涵

發布時間:2021-03-08 02:25:28

⑴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概念內容

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經濟理論,代表人物薩伊(法國)、馬爾薩斯(英國)。該學派宣揚階級調和,掩蓋利潤的真正來源,否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政治經濟學研究出發點——物質資料生產(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生產關系(經濟制度;經濟體制)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揭示經濟規律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必須聯系該社會的——生產力、上層建築(注意:不聯系經濟基礎) (1)、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2)、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
(3)、形成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但具體勞動不是價值的源泉;
(4)、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即死勞動,只是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 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決定著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特點。生產關系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他們的相互關系;3、產品分配形式。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境內的本國居民與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所生產的或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通常用GDP表示。它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關系可表示為:GNP(國民生產總值)==GDP+國外凈要素收入。
即GNP(國民生產總值)==GDP+(本國居民來自國外的財產和勞務收入-外國居民在本國境內的財產和勞務收入)。 客觀經濟條件: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狀況。
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的生產效率,常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
經濟制度:在一個社會中經法律確認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構成該社會上層建築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一個社會的經濟制度。又被稱為這個社會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經濟制度,它規定著這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總體方向和基本性質。
經濟體制:社會經濟制度或生產關系所採取的具體經濟運行組織形式和經濟管理體制。它決定著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制度基礎上應該怎樣從事經濟活動和在怎樣的相互關系下從事經濟活動。
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們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形式,是生產關系的基礎,決定著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特點。
經濟基礎:同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聯系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經濟基礎不包括生產力,經濟基礎一般情況下又可以稱為生產關系。相對於生產力而言稱生產關系,相對於上層建築而言稱經濟基礎。
上層建築: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層建築包括政治上層建築和思想上層建築。其中政治上層建築中的國家政權是上層建築的核心。
社會形態: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是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政治形態、和社會觀念形態的統一體。
商品: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以W表示。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它體現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
商品拜物教:在私有制社會中,商品生產者把商品神秘化,把商品當做神一樣來進行崇拜。
使用價值:物品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效用,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關系。價值是商品經濟的特有范疇。
商品經濟: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社會生產的經濟形式,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商品經濟是一個歷史范疇,到共產主義階段,其會消亡。
簡單商品經濟:又稱為小商品經濟,以生產資料個體所有制和個體勞動為基礎。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即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以資本家私人佔有生產資料和僱傭勞動為基礎。
產品經濟:共產主義社會的經濟形式。整個社會是一個生產單位和分配單位,生產不再藉助交換來進行。
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經濟形式,生產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本身的需要。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
貨幣流通速度: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周轉次數。如:1元貨幣1月內平均執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職能,就起了4元貨幣的作用。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越少,反之則越多。
價值實體:商品中凝結的人類抽象勞動。作為價值實體的抽象勞動,對於任何勞動支出來說都是同質的,它們不存在差別。
價值形成過程:抽象勞動同勞動對象相結合而凝結成價值的過程。既是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的轉移過程。
市場機制: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競爭、供求等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各自發揮功能,由共同發揮作用的有機聯系。
價值形式: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即交換價值。一種商品的價值不能由該商品自身來表現,而是在同另一種商品交換時,在所交換的商品上表現出來。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的發展而發展,在歷史上曾依次出現過四種形式:(1)簡單價值形式;(2)擴大價值形式;(3)(一般價值形式);(4)貨幣價值形式。
價值增殖過程:即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指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的形成過程。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價值的形成過程就是價值的增殖過程。
交換價值:一種商品和另一種商品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背後的本質內容。
資本積聚:是資本積累的結果。由資本積累而引起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增加,更側重於生產資料的擴大。
相對過剩人口:指勞動力的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求,這部分勞動力的使用不能給資本帶來平均的剩餘價值。
價值規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按價值量進行等價交換。
超額剩餘價值:也稱「額外剩餘價值」。因個別商品價值低於社會價值而獲得的剩餘價值。最先採用先進技術的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高於生產同種商品的其他企業,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商品按照社會價值出售,資本家就獲得超額剩餘價值。但當企業普遍都採用先進技術時,超額剩餘價值也隨之消失。另一些使用最新生產技術和方法的資本家,又會獲得超額剩餘價值。超額剩餘價值實質上就是相對剩餘價值。
帝國主義:也稱「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第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生產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壟斷統治。
純粹流通費用:由商品的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即純粹由商品買賣引起的費用,包括廣告、通信、店員工資和商業機構的日常開支等。這種非生產性費用不增加商品的價值。在商品流通中的必要的運輸、保管和包裝支出,不屬於純粹流通費用的范疇,它們能增加商品的價值。如果純粹流通費用的增長超過正常需要,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
生產性流通費用:是由商品的使用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如商品的分類、包裝、保管、運輸等費用,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中的繼續而支付的費用。
跨國公司:又稱「多國公司」。以本國總公司為基點,通過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從事跨越國界的生產、銷售或其他經營的企業。
股份合作制:勞動者的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一般具有以下特點:企業的勞動者同時也是所有者;資金用股份制形式籌集,企業分配實行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相結合;企業由職工民主管理,廠長、經理由民主選舉產生。
一般等價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它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必然結果。歷史上,一般等價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擔,隨著社會的進步,黃金和白銀成了最適合執行一般等價物職能的貨幣。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貨幣:在長期的商品交換中,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以G表示。
價格: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價格標准:貨幣的單位及其等份。
通貨膨脹:流通中的貨幣量(紙幣)超過了商品流通所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通貨膨脹的程度用通貨膨脹率來表示。在一定時期內通貨膨脹可以增加一部分需求,從而刺激生產,出現經濟的虛假繁榮,但通過增發貨幣所增加的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沒有相應的商品保證,不能根本解決生產和需要的矛盾。高通貨膨脹率不僅會打亂經濟秩序,而且會危害社會安定。
通貨緊縮:流通中的貨幣量(紙幣)少於商品流通所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物價下跌、紙幣增值的經濟現象。主要表現在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宏觀經濟形勢下。
貨幣的支付手段:是隨著商業信用的發展而產生的,賣者先向買者提供商品,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再向賣者支付所購商品的貨款。這一職能的出現,一方面促進了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另一方面,增加了商品經濟中危機產生的可能性。
物化勞動:指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的消耗,生產資料是過去勞動的產物,在其中有人類勞動的凝結,這種勞動同物(產品)結合在一起,故稱為物化勞動。
活勞動:指勞動過程中勞動力的 腦力和體力的耗費。
剩餘價值率:指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它表示雇傭工人受剝削的程度。
年剩餘價值率: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總量同一年內預付的可變資本的比率,年剩餘價值率表示預付可變資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為M』=M/v=m』n(n為資本的年周轉次數)。
固定資本磨損:固定資本的磨損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有形磨損也稱物質磨損,是指固定資本的物質要素由於使用及自然力作用而形成的磨損。有形磨損與價值規律無關,而與自然規律有關。無形磨損也稱精神磨損,是指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內,由於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包括由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發明高性能新設備而使原固定資本貶值。固定資本的精神磨損與價值規律有關。
利潤率:剩餘價值同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即P』==m/c+v。利潤率表示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掩蓋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利潤率在數值上絕對小於剩餘價值率。
資本:能夠在運動中增殖的價值。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這種增殖表現為獲取剩餘價值。它是通過物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資本家剝削工人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運動中使其自身的價值不斷增殖,構成了資本最一般的屬性和特徵。
價格標准:為了計量和比較各種商品的價格,貨幣必須以固定的計量單位作為標准。由國家規定的用以衡量貨幣本身的計量單位及其等分,稱為價格標准。
名義工資與實際工資:以貨幣來表現的工資叫做名義工資,以這些貨幣所能實際買到的生活資料的數量來計算的工資,叫做實際工資。名義工資與實際工資,並不是兩種不同的工資,而是同一工資的兩個側面。
不變資本:資本家用於購買生產資料的那一部分資本。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是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不改變原有的價值量,故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稱為不變資本。
可變資本:資本家用於購買勞動力的那一部分資本。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能夠創造出補償勞動力價值的價值,而且能創造出剩餘價值,使資本增殖。
勞動強度:勞動的繁重和緊張程度。勞動強度不同,單位時間內的勞動消耗也就有差別,勞動強度高,單位時間內勞動消耗多,反之,則少。
資本積累:指剩餘價值的資本化或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
資本積聚:個別資本通過剩餘價值的資本化而增大其總額的一種形式,是資本積累的直接後果。
資本集中:由若干分散的小資本合並成為少數大資本。資本集中是擴大單個資本總額的一種形式,資本集中不會增大社會的資本總額。資本集中在現實上往往採取股份制的形式。
資本技術構成:資本在物質形態方面的構成,即構成資本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同使用這些生產資料所必需的勞動力的數量之間的比率。這種比率是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
商品所有權規律:各個商品生產者對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權,並按照等價交換原則佔有別人的商品。
資本主義佔有規律:資本家通過勞動力的買賣,佔有了工人生產的全部產品及其中包含的剩餘價值。
商品生產過程的實質: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實質: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
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實質:物質資料再生產與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一。
生產關系的再生產: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一定社會關系,隨著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不斷更新和重復得以維修、更新和發展。社會生產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進行的。
有機構成提高的原因:勞動生產率提高,技術進步。
有機構成提高的前提:單個資本的增大。
有機構成提高的的表現:C大V小(相對來說)。
有機構成提高的結果:利潤率下降,但利潤額增大。
勞動耗費:生產商品中的實際耗費,包括物化勞動耗費和活勞動耗費兩部分,相當於商品的價值C+(V+M)
資本耗費:生產商品所耗費的資本量,即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相當於生產成本,是生產費用。勞動耗費和資本耗費是兩個不同的涵義,兩者在量上也不相等,勞動耗費大於資本耗費,大於部分就是剩餘價值。
所用資本:即預付資本,資本家為榨取剩餘價值而預先墊支的貨幣資本,在量上包括用於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全部資本。
所費資本:生產商品中耗費的資本量,包括耗費的不變資本和耗費的可變資本之和,在量上相當於生產成本。
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根源來自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這里的過剩不是絕對過剩,只是相對於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而言的,是相對過剩的危機。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
借貸資本:從職能資本運動過程中暫時游離出來,為了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
職能資本: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實現,實際發揮了職能作用的資本。在內容上職能資本主要包括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產業資本生產剩餘價值,商業資本實現剩餘價值。職能資本所獲得的利潤,在數量上相當於平均利潤。通常情況下,只有職能資本才能獲得平均利潤,而非職能資本(如借貸資本)所獲得的收益(利息)則小於平均利潤。
級差地租:因租種不同等級的土地或對土地投資的收益差異所形成的地租。來源於農業工人創造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是土地的豐度(肥沃度)或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對同一塊土地連續投資的收益差別。產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經營壟斷。級差地租的形式可分為級差地租第一形態和級差地租第二形態。
絕對地租:租種任何土地都必須繳納的地租。它產生的條件是農業資本的有機構成低於工業,產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權壟斷。其來源是農產品的價值高於生產價格的差額,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土地價格:土地出售時的價格,實質是資本化的地租。土地沒有價值,因為它不是勞動產品,但掌握土地的所有權就可以定期取得土地收入,如同把資金存入銀行取得利息一樣,所以土地可以買賣並有了價格。土地價格與地租成正比,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即土地價格==地租/利息率
租金:農業資本家在一定時期內,向土地的所有者繳納的全部貨幣額。租金中除地租外,還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和利息,並可能包括農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和農業工人的一部分工資。
股票: 股份公司發給股東證明其所入股份並有權取得股息和紅利的書面憑證。是可以作為買賣對象或抵押品的有價證券。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股票收益既包括股東的股息、紅利收入,還包括因股票價格上升所帶來的收益。
股票價格:通稱股票行市。指在股票市場上買賣股票的價格。買賣股票實際上就是購買一種能取得股息或紅利收入的權利,股票價格是就股息收入的資本化。股票價格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預期股息的高低;二是銀行的存款利息率水平。用公式表示為:股票價格==股票面額*預期收益率/存款利息率==股息/存款利息率。
礦山地租:工業資本家為了取得開采礦藏的權利,向擁有礦藏的土地所有者交納的地租。
建築地段地租:資本家為獲取已經建有(或者可以建造)倉庫、工廠、商店或其他建築物的地段的使用權,而向土地所有者交付的地租。
社會主義生產目的:表明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實質,決定著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出發點和根本動機。具體內容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全體社會勞動者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
市場機制:市場調節的過程和原理。由於市場調節是在供求關系的變動、市場信號的變化及市場主體(主要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因此,可以把市場機制的內容分解為價格(包括利率、工資)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其中價格機制是核心。
勞動密集型產業:單位勞動(平均每個勞動力)佔用資金較少、技術裝備程度較低、容納勞動力較多的部門,如紡織部門、手工業、餐飲業等。
資金密集型產業:單位勞動佔用資金量較多的產業部門,如冶金、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重工業部門。
技術密集型產業:佔用勞動力較少,但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科技專業知識、集中了高科技成果的產業部門,如計算機、航天、核能工業、網路信息等行業。這類產業往往勞動生產率很高,產品技術性能復雜,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集中代表著一個國家和產業的最高水平。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加速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在生產要素質量、結構、使用效率和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依靠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擴張實現的經濟增長。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質是以數量的增長速度為核心。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依靠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通過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使用效率,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資金、設備、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實現的增長。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質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經濟效益為核心。粗放型和集約型的增長的區分依據是從經營的角度劃分的。如果從生產規模擴大的實現方式看,可以分為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和內涵的擴大再生產。
參與制:金融寡頭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曾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地位。
財政政策: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綜合運用各種財政調節手段,對一定的經濟總量進行調控,使之增加或減少的政策。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變動稅收狀況和財政支出狀況來影響國民經濟的總量狀況,因而,財政政策可分為財政收入政策與財政支出政策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是稅收和國債,後者主要是政府支出和購買以及轉移支付等。
貨幣政策:又稱金融政策。國家為組織、管理貨幣資金的融通、調節貨幣供求關系而採取的各種金融性政策。主要工具包括利率調節、再貼現率調整、准備率調整、公開市場業務以及必要的信貸額度調整。
貼現: 銀行的一種放款形式。以未到期票據向銀行通融資金,銀行扣取自貼現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後,以票面余額支付現金給原持票人。票據貼現的過程相當於一種短期貸款。
再貼現:商業銀行將貼現業務所得票據轉向中央銀行再行貼現。
銀行利潤率:是銀行利潤和銀行自有資本的比率。它相當於全社會的平均利潤率。
借貸利息:借貸資本家憑借資本所有權獲得的、由職能資本家轉讓的平均利潤的一部分,是剩餘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體現著借貸資本家和職能資本家共同瓜分剩餘價值、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
法定存款准備金:各商業銀行根據法定比率把吸收的存款轉存入中央銀行作為准備金的部分。
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和其他有價證券。
期貨交易: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的標准化和約(合同)的轉讓,其交易的對象並不是商品實體,而是商品的標准化和約(合同)。
賣方市場:指因產品短缺而造成的求大於供的市場形勢。在這種條件下,賣方在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市場競爭主要表現為買者之間的競爭。
買方市場:指供大於求的市場形勢,在這種條件下,買方在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市場競爭主要表現為賣方之間的競爭,在此市場條件下,價格通常趨於下降。買方市場是市場經濟中的一般市場狀況。
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於1995年,其前身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並列為當今世界的三大國際性經濟組織。WTO的宗旨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國際貿易壁壘等。中國於2001年被該組織接納為正式成員。
事實上的不平等:每個勞動者的體力、智力不同,提供的勞動多少便不同,社會默認這種不同的天賦,這種顯現的差別也就體現在按勞分配中。按勞分配這種權利是一種形式上的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的權利,我們所最終最求的目標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種事實上的平等。但按勞分配從另一方面說又是平等的。它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不勞動者不得參與分配,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這些都是社會主義平等的體現。

⑵ 如何整體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個組成部分中「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理論,它闡明了自然、社會和思維認識各方面的客觀規律和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客觀規律。在闡明規律的過程中,整體性地運用了唯物辯證法。
馬克思主義繼承了人類的全部優秀文化遺產,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嚴密而完整,是科學性與革命性高度結合起來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明了自然、社會和思維認識各方面的客觀規律,闡明了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理論,是能夠反映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理論。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中「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言論的簡單總和,而是他們的觀點和學說的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內的有機統一整體。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就在於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三個組成部分為基礎,貫穿於三個組成部分,具有嚴密的邏輯聯系。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它克服了以往舊哲學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局限,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社會歷史觀結合在一起,通過揭示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科學地闡明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辯證地考察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實質,並按照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原則,通過一系列經濟范疇再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過程。
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性質、條件和目的的一系列重要理論,都是建立在唯物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在1844年,馬克思就指出:「整個革命運動必然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即在經濟中,為自己既找到經驗的基礎,也找到理論的基礎。」[1]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明確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2]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全部學說,始終貫徹了這個根本原則。
在整個馬克思主義體系中,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原則和它對經濟事實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結論之間,在理論和邏輯上是嚴密的、完整的。它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構成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把其中任何一個組成部分同整體割裂開來,都會使它喪失自己原有的性質。
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在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作用中成熟和形成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從德國古典哲學中吸取辯證法運用於經濟學的研究,從發展的觀點考察資本主義私有制,著力研究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起源及其內在矛盾。隨著經濟學研究的深入,又促進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思想日趨成熟。唯物史觀的創立同經濟學的研究不可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范疇,如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方式,以及關於物質資料生產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關於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經濟結構決定階級結構等一系列重要原理,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轉向經濟學研究成果的哲學概括。對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深化,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當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沒有徹底擺脫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影響,沒有透徹地把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時,他們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論證缺乏科學的哲學和經濟學依據。只有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的創立,才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科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穿於馬克思主義理論三個組成部分中,是這三個組成部分中的「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原理。如物質與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辯證關系的基本原理、認識與實踐、真理與價值、人的本質與人的價值、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等,這些基本原理與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相結合,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並得以豐富和發展,形成了人類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生產資料所有制、資本僱傭勞動、資本積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社會主義本質等基本原理。這些原理是對三個組成部分的「一以貫之」的理論的高度提煉。

2、方法的整體性——唯物辯證法應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明了自然、社會和思維認識各方面的客觀規律,闡明了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客觀規律。唯物辯證法揭示了物質世界運動的最普遍的規律。這些規律是支配整個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普遍規律。恩格斯將這些規律表述為:(1)對立統一規律 (2)質量互變規律(3)否定之否定規律。唯物辯證法整體地應用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
對自然界的考察表明,矛盾的對立統一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在自然界的無限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非生物到生物,到處都盛行著對立面的相互否定、相互滲透。「這些對立,以其不斷的斗爭和最後的相互轉變或向更高形式的轉變,來決定自然界的生活。」[3]質量互變規律在自然界中同樣起著普遍的作用。物質的量的變化引起質變,比如自然界的物質客體,按其空間尺度和質量大小的不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層次。對於不同層次上的物體而言,量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了質的區別。在自然界中,「純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個極限的,到了這個極限它就轉化為質的差別。」[4]辯證的否定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著的。在自然史上,任何新物質種類和運動形式的出現,都是辯證否定的結果。自然界的發展就是在一系列的否定中實現的。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生產過程中兩個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方面。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構成一定的生產方式,形成歷史的辯證運動。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兩者存在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在這一矛盾統一體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並非等量齊觀、均衡發展,而各以其不同的作用在其中佔有一定的地位。生產力是整個歷史的全部基礎,它決定著生產關系。「只有在大工業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消滅私有制。」[5]可見,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制約中,生產力起支配作用。生產關系不是消極被動的,它對生產力也起著能動的反作用。這種能動的反作用表現在,受一定生產關系制約的各種社會關系和生產管理機構,勞動力的組織,以及對科學技術的使用,都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由它所產生的生產關系,在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條件下才能夠存在,並積極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在生產力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生產力逐漸由適應變成不適應,進而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6]這時,它便為新的生產關系所代替,這種新的生產關系又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形式。
馬克思主義不僅用唯物辯證法來觀察外部世界的種種現象,而且還用它來觀察人類自身的認識運動。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人的意識反映客觀實在的活動,並不像舊唯物主義者所了解的那樣簡單、刻板,而是一個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的向被認識的對象接近的無限過程,是從不知到知、從不全面不完備的知識到比較全面比較完備的知識發展的無限過程。每個具體的反映過程,都由許多認識的環節和因素構成,既有生動的直觀,又有理性思維,它們執行著不同的反映功能而又相互補充,使人能夠通過反映活動而得到對於客體的多方面認識。由於客觀世界在不斷發展,人的實踐活動的水平在不斷提高,人的認識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認識和它所反映的客觀現實的一致,總是在人類實踐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上實現的,具有歷史的具體的性質。
通過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體性的認識,有利於在新形勢下以全局觀念、戰略眼光加強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指導作用;有利於從宏觀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規律,促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有利於拓寬視野,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真精神,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⑶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1、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2、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社會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研究出來的。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但目前仍不能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錯誤,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斗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葯,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
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
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系就是勞資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社會進步。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主要有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以及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方法相結合的研究與敘述的方法等。

⑷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包含哪些內容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應當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研究一國國內市場與經濟運行方式的國民經濟學,二是研究世界市場與世界經濟運行方式的世界經濟學。《資本論》所闡述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學部分,我們說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石,通常是就這一部分而言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世界經濟學部分是以國際價值論為基礎的,因此,我們把國際價值論稱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第二基石。不論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完整性來看,或者從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需要來看,新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都應該包括以國際價值論為基礎、研究世界市場經濟的世界經濟學部分。 一、馬克思計劃寫作的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以往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闡述的理論體系作為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把用馬克思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成果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而這一部分又往往被當作是對馬克思經濟學的延伸和發展。 編寫新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首先應該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在馬克思眼中,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完整體系是什麼,二是如何隨著歷史的發展,用馬克思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當代經濟問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對於馬克思眼中的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其實許多人是清楚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在《資本論》開始寫作之前,馬克思對其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和寫作有一個「六冊計劃」。 《資本論》第一卷是1867年出版的。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始於19世紀40年代初,而到了50年代中,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了。1857年8月,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導言」第3節「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中,第一次提出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寫作計劃,即「五篇計劃」。 他寫道:「顯然,應當這樣來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規定,因此它們或多或少屬於一切社會形式,不過是在上面所闡述的意義上。(2)形成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結構並且成為基本階級的依據的范疇。資本、僱傭勞動、土地所有制。它們的相互關系。城市和鄉村。三大社會階級。它們之間的交換。流通。信用事業(私人信用)。(3)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來考察。『非生產』階級。稅。國債。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國移民。(4)生產的國際關系。國際分工。國際交換。輸出和輸入。匯率。(5)世界市場和危機。」① 這是馬克思第一次提到他完整的研究和寫作計劃。顯然,第四篇「生產的國際關系」和第五篇「世界市場和危機」明確地表明了馬克思將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納入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寫作計劃。「五篇」計劃雖然前後三次進行了細節的修改,但是,把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作為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這一點始終不變。 1858年2月,馬克思在寫給拉薩爾的信中,首次明確地提出他的政治經濟學寫作的「六冊計劃」:「全部著作分為六冊:(1)資本(包括一些緒論性的章節);(2)地產;(3)僱傭勞動;(4)國家;(5)國際貿易;(6)世界市場。」② 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序言》中第一次向公眾正式地宣布了他的「六冊計劃」。他寫道:「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資本、土地所有制、僱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在前三項下,我研究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分成的三大階級的經濟生活條件;其他三項的相互聯系是一目瞭然的。」③ 很顯然,「六冊計劃」是以嚴密的邏輯聯結而成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在這個體系中,馬克思是以「資本」這一最為抽象也是最為本質的經濟范疇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遵循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並且按照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和從簡單上升到復雜的分析方法來展開對資本主義社會總體的考察。必須注意到,馬克思用分號將這六冊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冊「資本、土地所有制、僱傭勞動」考察的重點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階級即資本家、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人階級之間的社會關系及其賴以存在的經濟范疇,後三冊「國家、對外貿易與世界市場」考察的重點則是世界各國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因此,馬克思始終都把對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的考察作為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前三冊與後三冊之間的邏輯關系。馬克思「六冊計劃」中的後三冊分別是《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第四冊《國家》研究的是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內的總和,或稱為「生產者國家」。④在這里,前三冊所研究的三大階級結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由「國家」概括起來。同時,第四冊《國家》又是研究第五冊《對外貿易》和第六冊《世界市場》的邏輯起點。在《對外貿易》中,邏輯的發展上升了一個層次,研究作為各個行為主體的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即「生產者國家」跨出一國國界所發生的對外經濟關系,包括國際分工、國際交換、資本輸入與輸出、匯率等內容。接著,在《世界市場》中,邏輯進一步發展,各個資本主義國家聯結成一個統一的經濟整體,在世界市場上,各國國內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就發展成為「生產者國家的關系」。⑤因此,在後三冊中,馬克思也是根據邏輯與歷史的發展行程,從抽象上升到具體來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及其通過對外貿易而實現的在世界市場上的總體發展。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世界市場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邏輯結果。 同時必須看到,馬克思對於這六冊前後兩大部分的篇幅安排是有差別的,他在1858年3月11日給拉薩爾的信中寫道:「整個著作將分為六冊,不過我並不準備每一冊都探討得同樣詳盡;相反,在最後三冊中,我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論述,而前三冊專門闡述基本經濟原理,有時可能不免要作詳細的解釋。」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馬克思認為「資本」、「土地所有制」和「僱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依以存在的基礎和本質特徵,這些經濟范疇的內涵及其相互聯系是政治經濟學的「精髓」,必須詳細地論述。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這些最本質、最抽象的經濟范疇,才能在此基礎上去研究較為具體和復雜的「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等其他經濟范疇。此外,在馬克思生活的年代,作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總和的世界市場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還未最終形成,內在的各種矛盾尚未充分展開,因此,馬克思本人「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論述」,但是,他認為,這樣「別人就容易在已經打好的基礎上去探討了。」⑦ 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以及後來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資本論》第二、三卷,從總體上看只是「六冊計劃」中的第一冊第一篇《資本一般》三章的內容演變而來的,但是,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和論述了「六冊計劃」中其他各冊的內容。 馬克思始終把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經濟理論作為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把它作為《資本論》的一個「可能的續篇」。⑧他認為「世界市場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又是它的結果。」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只有在世界市場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⑩遺憾的是,馬克思本人來不及完成其宏偉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與寫作計劃,無法親自建立其所設想的世界市場經濟理論體系。 二、國際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第二基石 在馬克思的「六冊計劃」中,前三冊是以一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研究對象,而後三冊則突破國家界限來考察各國在世界市場上所形成的經濟關系。因此,可以認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體系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以研究一國經濟運行為主要內容的國民經濟學,二是以研究世界市場為主要內容的世界經濟學。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當然,這里所說的國民經濟學不僅僅指資本主義的國民經濟學,也應該包括社會主義的國民經濟學,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 毫無疑問,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學部分,其理論基石是馬克思在繼承和批判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形成的勞動價值論。沒有勞動價值論,就不可能建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因此,我們把勞動價值論稱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第一基石。 那麼,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完整理論體系的另一個組成部分的世界經濟學,它的基石是什麼呢?我們認為,馬克思的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理論,應該是建立在國際價值理論基礎之上的。國際價值理論是勞動價值論在世界市場上的運用與發展,是分析國際經濟關系包括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分工和國際利益分配等理論的基礎。 馬克思認為,由於資本的本性,當國內狹小的市場限制了資本追逐利潤的慾望時,資本就會跨越國界,在世界市場上尋求自己的增殖空間。他指出,「資本一方面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剩餘勞動的趨勢,同樣,它也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交換地點的補充趨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推廣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或與資本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⑾不僅如此,他還認為,「只有市場發展為世界市場,才使貨幣發展為世界貨幣,抽象勞動發展為社會勞動。抽象財富、價值、貨幣、從而抽象勞動的發展程度怎樣,要看具體勞動發展為包括世界市場的各種不同勞動方式的總體的程度怎樣。」⑿因此,在世界市場上,生產以及它的每一個要素都表現為總體,才能獲得自身性質的充分發展。這里隱藏著一個深層的含義,即只有在「世界總體」或世界市場這一更普遍、更高層次的商品社會中,商品才真正地表現為人類無差異的抽象勞動的凝結,價值的概念才得到最純粹的表現並具有普遍意義,國際價值是價值實體運行的最高層次。也就是說,價值作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在一國相對有限的市場范圍內和一國相對有限的產品系列中,並沒有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充分的展開,只有到了世界市場這一層次,商品內含的抽象勞動才真正表現為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這種人類抽象勞動就構成了國際價值的實體。 與國際價值這一概念隱含的內容相比,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討論一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時所使用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形成的社會價值可以稱之為國民價值。與國民價值相比,國際價值是一個更抽象的概念,它不僅抽象掉了生產者個體之間的勞動差異,而且還進一步抽象掉國家之間的差異,從而使價值真正地體現為人類社會的一般的、無差異的抽象勞動。各國生產者的個別勞動在世界范圍內經過再抽象,就轉化為世界勞動。這種世界范圍內的抽象勞動構成國際價值的實體。誠然,與國民價值的實現相比,商品的國際價值在世界范圍內的實現還受到諸多因素的阻礙,如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壁壘、國際金融制度、各國的法律政策等等。但是,這些因素並不能否定商品的國際價值的存在,只是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影響國際價值的實現。國際價值仍然是在國際分工的背景下,參與國際貿易的商品所具有的本質的社會屬性。 「價值」從個別價值,經過國民價值,最終到國際價值的邏輯演繹過程,始終遵循著馬克思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從復雜中的簡單入手,再從簡單到復雜的分析方法和敘述方法。因此,以世界市場為研究對象的馬克思主義世界經濟學,自然就應該建立在世界市場層次上的「價值」即國際價值基礎之上。我們認為,國際價值論在本質上屬於勞動價值論在最高層次上的概括,它是勞動價值論在世界市場上的具體表現。馬克思來不及寫作完成的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後三冊」,即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的理論大廈,應該也只能建立在國際價值理論的基礎之上,因此,我們把國際價值理論稱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第二基石。 三、關於新編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內容體系問題 建國以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直是我國高校經濟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內容體系一直是政治經濟學教材建設中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高校都在致力於政治經濟學教材的改革,出現了一些具有新意的教材體系,例如將原來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與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合並,把側重點放在探討市場經濟一般,然後在此基礎上,結合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特徵來探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與規律等等。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也使理論更加接近於現實。然而,如果我們考慮到馬克思所設想的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同時考慮到當代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時代要求,我們將發現對政治經濟學教材的這種改革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都是有限的,既不能完全地體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完整理論體系,也不能體現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該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和理論本質。因此,我們認為,應該以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結合當代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的理論成果,建立包括國民經濟學與世界經濟學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內容體系。按照我們的理解,新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具體內容和體系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部分: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分析)。國民經濟分析部分是以商品為邏輯起點,堅持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勞動價值論,遵循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從共性到個性的邏輯過程,研究一國國內的生產方式、市場運行機制及其內在規律。「國民經濟分析」部分可分為三篇: 第一篇,政治經濟學一般理論,包括商品、貨幣、資本和剩餘價值、資本積累、資本循環與周轉、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平均利潤和價格、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借貸資本和利息等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原理。 第二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結合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以及當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新發展與結果,探討一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的運行機制、運行規律及其發展趨勢。 第三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研究一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生產方式、商品流通方式與收入分配方式等基本內容。 第二部分: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分析)。世界經濟分析部分是以國際價值理論為基礎,研究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充分發展」及其運動方式,包括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分工、國際利益分配等具體內容,從而揭示各國之間的國際經濟關系以及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條件下,世界市場運行的一般規律。 「世界經濟分析」部分可包括以下三篇: 第一篇,世界市場經濟一般。主要研究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分工的變化、商品的國際價值、決定商品國際價值的世界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的形成及其表現形式等世界經濟學的基本范疇。 第二篇,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系。主要研究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國際經濟關系,包括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國際金融等等理論。 第三篇,世界經濟運動的一般規律。在對經濟全球化現象進行深刻剖析的基礎上,研究世界經濟運動的內在規律,包括國際分工、國際利益分配和世界市場運行中產生的國際經濟矛盾及其協調機制等內容。 四、國際價值論的兩個基本問題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第二基石的國際價值理論,其核心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於國際價值量的規定問題,二是國際價值規律的作用問題。 第一,關於商品國際價值量的規定。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章「工資的國民差異」中說明勞動強度對工資國民差異產生的影響時較明確地談到了國際價值的量的規定問題。馬克思寫道:「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個中等的勞動強度,在這個強度以下的勞動,在生產一種商品時所耗費的時間要多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以不能算作正常質量的勞動。在一個國家內,只有超過國民平均水平的強度,才會改變單純以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的價值尺度。在以各個國家作為組成部分的世界市場上,情形就不同了。國家不同,勞動的中等強度也就不同;有的國家高些,有的國家低些。於是各國的平均數形成一個階梯,它的計量單位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⒀在這里,馬克思明確地指出了商品的國際價值的量是由「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商品的國民價值是由一國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的,而商品的國際價值是「……由世界市場上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⒁但是,具體地說,世界市場上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又是如何平均而來的呢?是各國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的算術平均,抑或是加權平均?如果是加權平均,如何確定各國的權數?尤其考慮到當今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蓬勃發展,區域集團內是否存在商品區域性的國際價值,它會對世界范圍的國際價值產生何種影響?最後,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戰略要求將一個商品的不同生產環節分布於各個國家,然後將各個零部件進行組裝,那麼,這種全球一體化生產格局又會如何影響商品的國際價值?因此,研究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時,必須充分地考慮到馬克思的本意,同時要結合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對影響商品國際價值的因素進行充分的考察。 第二,關於國際價值規律作用的變化。馬克思在談到國際價值的作用時,曾經寫道:「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還會由於下述情況而發生更大的變化:只要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生產效率較高的國民勞動在世界市場上也被算作強度較大的勞動。」⒂在這里,馬克思強調,在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上,價值規律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是有所不同的,不僅如此,價值規律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表現出新的特徵。這種「更大的變化」產生的原因,馬克思把它主要歸結為「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 那麼,究竟哪些因素會影響國際價值規律的作用?在國內市場上,市場供求狀況和市場結構是使得市場價格背離價值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世界市場上,除了供求關系和市場結構之外,國家利益的獨立性與各國主權的神聖性也是影響國際價值規律自發產生作用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的作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世界各國之間的利益分配。從全球福利增進的角度看,應致力於消除限制國際價值規律作用的因素,促進全球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從各國的角度看,任憑國際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對於本國卻未必有利,對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 因此,國際價值量的規定性與國際價值規律的作用既是國際價值論兩個最重要的基本問題,也是建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世界經濟學的兩個最基本的理論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探討包括國際分工、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利益分配的內在機制及其相互聯系,建立能夠正確反映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世界經濟學理論體系。 注: ①④⑤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7、391頁。 ②③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1、553~554、534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6頁。 ⑧《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7頁。 ⑨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頁。 ⑩⒀⒂《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1、613- 614頁。 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5頁。

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包括四部分,即勞動價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再生產理論、資本主義發展理論。
19世紀30年代以後,庸俗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去研究經濟現象的內在聯系,放棄了斯密和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提出邊際效用價值論,描述從經濟表面現象所見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聯系,賦以學究氣味,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產方式,從而把它宣布為永恆的真理。
從一方面來說,庸俗政治經濟學的產生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反叛和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是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代表社會進步的,庸俗政治經濟學是反對工人階級,為資本主義辯護的;前者透過表面現象分析資本主義的本質和規律,後者以現象掩蓋本質,美化剝削。
西尼爾的「節欲論」(效用是能直接或間接產生快樂或避免痛苦的能力,價值由三因素構成,供給受三種手段制約,「勞動」是工人放棄自己的安樂和休息所作的犧牲,資本是資本家的犧牲。工資是勞動的報酬,利潤是節制的報酬。最後一小時論,評論,辯護性)。約翰·穆勒的經濟學說(折衷主義,反對經濟規律永恆不變的觀點,財富的分配取決於社會的法律和習慣,評價,把分配規律與生產規律割裂起來,把商品分為三類),巴師夏的經濟學說主要是經濟和諧論(社會就是交換,價值就是交換著的兩種服務的關系,價值即服務的尺度就是服務提供者所作的努力和服務接受者所節省的努力,勞動就是努力緊張,社會上的一切收入都只是歷史的別名。否認工資和利潤的對立,把資本和勞動的關系說成是相互交換的兩種服務的關系,是和諧的。)
歷史學派是庸俗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流派,但同英法庸俗政治經濟學比較起來具有自己的特點:第一,英法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對於國家的態度基本上是站在自由放任的立場上,德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則極力宣揚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德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除了為資產階級辯護外,還力圖把封建制度及其殘余理想化。第三,德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帶有極為明顯的沙文主義色彩。德國歷史學派借口各個民族經濟都有自己的特點,否認科學政治經濟學揭示的經濟規律具有普遍的意義。

⑹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哪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版馬克思研權究了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和英國歷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無產階級的「全部理論內容是從研究政治經濟學產生的。」從1843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長期地、深入的研究經濟理論,為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建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⑺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

從1843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長期地、深入的研究經濟理論,為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建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科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研究出來的。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什麼錯誤,任何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斗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葯,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系就是資產
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

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哪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和英國歷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無產階級的「全部理論內容是從研究政治經濟學產生的.」從1843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長期地、深入的研究經濟理論,為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建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科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用鞋子在座位底下磨出一道槽才研究出來的.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蘇聯的解體,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什麼錯誤,任何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斗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葯,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馬克思發現了經濟規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經濟學領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系就是資產
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

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
1、為什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答:①當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時,便成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②科學技術通過滲透到生產資料的勞動力之中,引起它們的優化,推動生產力的發展。③在當代社會生產中,科學技術起主導作用,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
2、什麼是經濟規律?它的客觀性表現在什麼地方?
答:①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它體現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②經濟規律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它在一定的客觀經濟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並隨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和改造經濟規律,也不能創造和制定經濟規律。
3、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
答:科學技術會滲透到生產資料和勞動能力之中,引起它們的優化。①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勞動技能。②可以革新、創造新的生產工具,提高人們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③可以擴大勞動對象的范圍,並使勞動對象日益優化。④可以改進和變革工藝過程,從而有利的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二章
1、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為什麼說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答:⑴在簡單商品經濟中,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兩個條件的存在,客觀上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必然具有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兩重屬性。勞動的社會性要求商品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符合社會的需求,而勞動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會的需求,從而導致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發生矛盾。
⑵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這是因為:第一,這一矛盾是商品內在各種矛盾的根源,這些矛盾包括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第二,這一矛盾決定著私有制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第三,這一矛盾決定著私有制下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2、價值規律為什麼自發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答:商品生產者改進了生產技術,改善了生產經營管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他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會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使商品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但仍可按照社會價值銷售商品,就可獲得較多盈利;反之,就會收入較少,不能盈利,甚至虧本。所以,商品生產者為了降低其生產商品的個別價值,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在競爭中取勝,便力求採用先進技術,改進生產方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價格機製作用。
答:價格機制對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發展起著多方面的調節作用。它可以調節生產和投資的方向及規模,即調節資源的配置,並可以調節商品供求關系,調節消費需求方向和結構,調節收入分配,調節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從而起著推動和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4、怎樣決定商品價值的大小?
答:商品價值是人類一般勞動的凝結,因而商品的價值量就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不取決於個別勞動時間,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
5、什麼是貨幣流通規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取決於哪些因素?
答:貨幣流通規律就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量的規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參加流通的商品數量,二是商品價格水平,三是貨幣流通速度。
6、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麼決定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對價值量有什麼影響?
答:(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單位商品的價值越小;反之,勞動生產力越低,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大,所以,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而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第三章
1、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有什麼特點?
答: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價值的源泉,並且是大於自身價值的價值源泉。
2、資本的本質是什麼?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有什麼意義?
答:資本的本質。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具有重要意義。①它進一步揭示了剩餘價值的源泉,剩餘價值不是由全部預付資本產生的,而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②它也為考察資本主義剝削程度——剩餘價值率,提供了科學依據。
3、簡述資本積累的實質及其客觀必然性。
答:(1)資本積累的裨是資本家不斷地利用無償佔有的別人勞動的成果,來繼續無償佔有別人更多的勞動,以擴大資本規模和增值資本價值。
(2)資本積累的客觀必然性在於:其一,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生產目的是資積累的內存動力。其二,資本主義競爭是迫使資本家不斷進行資本積累的外在壓力。
4、相對剩餘價值是怎樣產生的?
答:(1)相對剩餘價值是在工作是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生產的剩餘價值。(2)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的前提是工人勞動力價值下降,勞動力價值下降的條件是工人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價值下降。(3)只有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才能直接或間接使工人必要生活資料價值下降。(4)各企業為了追求超額剩餘價值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結果使各部門和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最終導致相對剩餘價值產生。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在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的。
5、相對過剩人口的產生。
?答: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必然出現兩種完全對立的趨勢:一方面,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相對地,甚至是絕對地減少;另一方面,勞動力對資本的供給卻在迅速地增加。其結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業,產生相對過剩人口。
第四章
1、簡述產業資本實現連續循環的條件。
答:(1)必須保持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的並存性。(2)必須保持每一種職能形式在時間上的繼起性。(3)這兩個條件是相互聯系和互為條件的。
2、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劃分與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劃分有什麼區別。
答:(1)劃分的根據不同。前者劃分的根據是資本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後者劃分的根據則是資本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劃分的內容不同。不變資本包括用於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資本,而固定資本只包括用於勞動資料的資本;可變資本只包括用於勞動力的資本,而流動資本卻包括用於勞動對象和勞動力的資本。(3)劃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劃分是為了揭示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對資本周轉速度從而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不同影響;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則是為了 揭示可變資本是剩餘價值的真正源泉,從而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
3、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答:基本條件就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之和,必須等於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引申①Ⅰ(c+v+m)=Ⅰc+Ⅱc,即第一部類全部產品的價值,應該等於兩大部類的不變資本的總和。②Ⅱ(c+v+m)=Ⅰ(v+m)+Ⅱ(v+m),即第二部類的總產品的價值,應該等於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的總和。
第五章
1、剩餘價值率與利潤率的關系如何?
答:(1)利潤率(Pˊ)和剩餘價值率(mˊ)的計算公式分別為Pˊ=m/(c+v),Mˊ=m/v。因此,二者只是同一個剩餘價值的不同計算方法。(2)由於剩餘價值(利潤)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因此,二者在量上必然會有差別,利潤率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3)二者所表示的經濟關系也是不同的。剩餘價值率表示的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體現著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利潤率表示的是預付總資本的增值生活方式,從而掩蓋了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
2、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是否違背了價值規律?為什麼?
答:(1)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並不違背價值規律。(2)因為:第一,生產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形成的,並沒有脫離價值。第二,全社會商品生產價格總額和價值總額是相同的。第三,生產價格的確定及其變動歸根到底是取決於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變動。
3、試述平均利潤的形成過程。
答:(1)平均利潤的形成是各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2)各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周轉速度不同,會有不同的利潤率。(3)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各部門資本家必然展開以資本轉移為特徵的部門之間的競爭。(4)通過資本轉移使各部門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從而使價格漲落,引起利潤率升降,使各部門利潤率趨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潤率。(5)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全部剩餘價值總量和社會預付資本總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資本按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
第六章
1、什麼是商業資本?它的職能作用是怎樣的?
答:(1)商業資是從產業資本的運動中分離出來的,在流通領域中獨立發揮作用的資本形式。也就是專業從事商品買賣,以獲取商業利潤為目的的資本。
(2)商業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產業資本家提高經濟效益。商業資本使產業利潤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①商業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產業資本家提高經濟效益。商業資本使產業資本家從商品銷售解放出來,能夠集中力量從事商品生產活動,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利潤總額。②商業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節省流通資本。商業資本家能把商業活動集中起來,而且商業資本的周轉速度快於產業資本,這就使社會總資本中用於流通過程的資本減少,增加了生產過程中的資本,從而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和利潤的增加。③商業資本的活動可以加速產業資的周轉。商業資本加快了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轉化的速度,從而加速了產業資本的周轉;同時由於商業資本的集中性,它的一次周轉不僅可以代表一個生產部門許多資本的周轉,還可以代表不同生產部門若干資本的周轉,從而加速產業資本的周轉。④商業資本的活動可以縮短流通時間。商業資本家專門從事商品買賣活動,對市場狀況、流通渠道和商品行情都比較熟悉,因而可以加速商品流轉、縮短流通時間。
2、股份公司的作用
答:股份公司對於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於快速聚集資本和優化投資結構。第二,有利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第三,有利於企業財產的完整和穩定。
第七章
1、壟斷的形成
答:①壟斷是從自由競爭中產生的。②當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然而然的走向壟斷。
2、為什麼說壟斷價格沒有否定價值規律?
答:壟斷價格的出現並未否定價值規律的作用。(1)壟斷價格的制定不能無限抬高到極大脫離價值的地步。(2)壟斷的形成並不能增加價值總量:全社會商品價格的總額仍然只能等於商品價值總額。壟斷價格對價值的偏離,必然和另外一些非壟斷企業或小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價格對價值的反向偏離相對應。(3)通過壟斷價格所獲取的壟斷利潤,歸根到底是僱用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和其他勞動者創造的一部分價值。所以壟斷價格的出現並未否定價值規律,而是價值規律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作用的具體體現。
3、試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原因。
答:(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2)具體說:第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大規模公共設施建設,需要依靠國家規劃安排和籌集巨額資金。第二,一些大型、基礎、前導性的科學研究項目,需要國家投資支持。第三,市場產品過剩問題嚴重,必須依靠國家力量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第四,對社會化大生產中出現的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干預和調節,以及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者必須藉助國家力量。
第八章
1、經濟全球化的定義,加快的原因。
答:經濟全球化是指國際經濟發展中的這樣一種趨勢,即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主要原因是:(1)新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及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了國際經濟聯系。(2)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3)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度增加。
第九章
1、壟斷資本迅速發展的原因(趨勢)
答:壟斷階段生產和技術,從而整個經濟迅速發展的趨勢。其原因是:第一,生產力是生產發展中最活動最革命的因素,它總是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過程中。第二,壟斷統治雖限制了自由競爭,但並沒有消除競爭,競爭成為生產發展的有力杠桿。第三,在生產社會化推動下產生的壟斷,本身具有適應生產力的要求,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面。第四,壟斷資本主義各國家之間為爭奪世界霸權而開展綜合國力,特別是軍備競賽,客觀上也刺激了技術的發展。
第十章
1、簡述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
答:這是由生產力的現實狀況,社會主義生產過程的關系,特別是公有制決定的。(1)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還沒有達到產品極大豐富、能夠實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必然實行按勞分配。(2)由於存在舊的分工,人們的勞動存在著重大的差別,而且勞動還只是或主要是個人謀生的手段,還沒有同時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只能以勞動作為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尺度。(3)社會主義公有制決定了每個人所能提供給社會的只能是自己的勞動,因而已沒有屬於私人所有的生產資料可提供,所以必然採取有利於勞動者的分配方式。
2、社會主義堅持公有制的必要性
答:(1)一定的所有制是一定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2)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為了更快更好地發展生產力。(3)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以及在公有制基礎上大力發展生產力,是消滅剝削,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和前提。(4)實行公有制是實現社會主義國家整體利益、社會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保證,有利於實現社會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結合,克服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周期性經濟危機和經常出現的社會經濟震盪。
簡答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答:(1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之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
(2 )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方面。經濟關系的總和,也就是社會生產關系體系。
(3 )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在於揭示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客觀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什麼實現了階級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答:(1 )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決定它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對於某種特定性質的生產關系;各個階級都從本階級利益出發,採取擁護或者反對
的態度,因而政治經濟學必然具有階級性。各個不同階級,都有為本階級利益服務的、性質不同的政治
經濟學。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是一門代表無產階級利益和具有鮮明階級性的科學,又是一門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它實現了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一。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代表的無產階圾利益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會發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確看待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
答:(1 )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從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整個體系和總體內容來看,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是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經濟理論。
(2 )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應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無論是重商主義經濟學、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庸俗經濟學,還是當代西方經濟學,都應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並改造其中有價值的成分,為我所用。特別是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其理論體系和根
本內容是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但是,它在發展和管理社會化大生產,在發展市場經濟和實行政府調控,在經濟增長與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在實行與發展股份制經濟,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論,對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都具有借
鑒意義。
4.什麼是勞動、勞動對象及勞動資料?
答:勞動是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在生產過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動。
勞動對象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於其上的一切東西,也就是勞動加工的對象。
勞動資料,又稱勞動手段,是人們用來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
5.什麼是生產資料?什麼是物質資料生產過程?
答: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任何社會進行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
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結合起來,創造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產品的過程。
6.生產力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的?
答:(1 )生產力的含義。生產力是人們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它表示人們改造自然和征服自
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關系。
(2 )構成生產力的因素。生產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構成,還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科學知識的勞動者,它是生產中能動的主體要素,在生產中起著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產資料,它是生產中的客體要素,是生產必需的物質條件。在生產資料中,起著最重要作用的是生產工具,它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的最主要標志也是劃分經濟時期的主要標志。
7.物質資料生產的重要性是什麼?
答: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對其他一切活動起著決定性作用。
(1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人們要維持自己的生存、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就要有衣服、食物、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質生活資料,這只有通過物質資料生產才能獲得。任何社會都不能停止生產;否則這個社會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2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從事其他各種社會活動的先決條件,只有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社會活動,人類社會才能日益發展。
8.什麼是生產關系和生產關系體系?
答:(1 )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也稱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它是各種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
(2 )生產關系體系。生產關系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產關系是指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和人的關系,如企業中廠長、經理、工程技術人員、工人等之間的關系。但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不會停止於一次或幾次過程之中,而是不斷重復和更新的再生產過程,它包括生產(直接生產過程)、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相互聯系的環節,從而使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形成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方面的經濟關系。這就是生產關系體系。廣義的生產關系是指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關系在內的生產關系體系,它構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9.怎樣理解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生產關系中的地位?
答:(1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指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是人們在佔有生產資料方面形成的關系,體現著生產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從根本方面決定著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社會性質,是生產關系性質的首要標志。
(2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實現。生產資料所有制總是要通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諸方面關系得到實現,而且後者對生產資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這表現在當它們適應所有制的性質與要求時,會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起鞏固和發展的作用;反之,就會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10. 如何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
答:(1 )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承認經濟規律的客觀性,並不意味著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只能聽憑經濟規律的擺布;相反,人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
(2 )認識經濟規律。認識經濟規律就是認識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人們對經濟規律認識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動就越自由,就越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在深刻認識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才能對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做出科學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覺地熟練地加以運用。
(3 )利用經濟規律。人們認識經濟規律的目的,在於利用規律能動地改造世界。利用經濟規律是指人們在認識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根據客觀規律的運動趨勢和要求,制定經濟工作的方針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經濟活動,從而在實踐中達到更好地實現經濟利益的目的。
1.什麼是商品?它所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答: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體現著一定社會生產關系。商品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1 )商品是有用的物品,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無用的物品不具有使用價值,不可能成
為商品。
(2 )商品是勞動的產品。即這種物品必須是人類勞動生產出來的,耗費了人類的勞動。
(3 )商品是滿足他人或社會消費需要的產品;
(4 )商品必須通過有代價的交換方式來滿足人們的需要。也就是說,有用的勞動產品,只有通過市場交換去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才能成為商品。
2.什麼是商品經濟?
答:(1 )商品經濟的內涵。商品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內容,直接以交換為目的進
行生產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稱。
(2 )商品經濟是與自然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相對應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
經濟形式,它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自身需要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存在於整個原
始社會歷史時期,並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產品交換經濟是直接通過生產者或經濟單位
之間所生產的產品的交換而進行經濟聯系的經濟形式,它存在於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商品經濟是具有
不同經濟利益的生產者或經濟單位之間,通過等價交換而相互交換勞動和進行經濟聯系的一種經濟形式。
商品經濟存在於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它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
會是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

3.商品經濟產生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答:(1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礎和條件。社會分工
是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出現的,指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的分工。隨著社會分工的產
生和發展,形成了專門生產各種不同產品的生產者或經濟單位,它們之間需要互通有無,因而產生了相
互交換產品的要求。

(2 )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不同的生
產者各有其獨立的經濟利益和平等的權利,必然要求遵循等價交換原則,因而勞動產品就表現為商品,
產品的生產和交換成為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從而導致商品經濟的產生。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上,這個
決定性條件是伴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生而出現的。

4.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相互關系?

答: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的對立統一體,兩者的相互關系是既相統一,又相矛盾。

(1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表現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
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二者的統一性,集中表現在
二者統一於商品價值之中。

(2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這種矛盾表現在;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
切商品,對於商品生產者來說是為了獲取其價值,對於消費者來說是為了獲取其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
為了佔有商品的價值,必須放棄商品的使用價值,將它讓渡給消費者。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不能既占
有商品的價值,又佔有商品的使用價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3 )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的解決。這個矛盾只有通過市場交換,使生產者實現了價值,
消費者獲得了使用價值,才能得到解決。

5.簡述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系。

答:(1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統一的。商品生產者在從事具體勞動的同時,也就支出了抽
象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
的,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2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又是有差別的、矛盾的。具體勞動是具有某種特定的有用性和具體
形式的勞動,而抽象勞動則抽掉了勞動的有用性和具體形式;各種具體勞動是不同質的,而抽象勞動在
質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別。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所
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6.怎樣確定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答:(1 )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
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2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由兩個條件所決定。第一,由生產的客觀標准條件,即由現有的社會
正常生產

閱讀全文

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內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