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經濟學的形成發展
宏觀信息經濟學方面最早的研究者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弗里茲·馬克盧普(F.Machlup)教授。他在1962年發表了一本專著:《美國的知識生產和分配》,書中提出了知識產業的問題,並對1958年美國知識產業的生產進行了統計測定。這本書1966年被譯成俄文,1968年又被譯成日文。自1980年起,馬克盧普又擴展前書,陸續發表了《知識:它的生產、分配和經濟意義》8卷本巨著。其中第1卷名為《知識與知識生產》。第二位著名的早期研究者,當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馬克·尤里·波拉特(Mac Uri Porat)博士。他在書中更新了美國知識產業的統計數據。他在馬克盧普的研究的基礎上,在丹尼爾·貝爾(Daniel.Bell)的影響下,於1977年完成了《信息經濟》(The Information Economy)9卷本的內部報告。這個報告是在他的博士論文《美國信息經濟分析》的基礎上擴展後寫成的。波拉特第一次把產業分為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並把信息部門分為第一信息部門和第二信息部門。第一信息部門是由向市場提供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企業所組成的部門,第二信息部門是由政府和非信息企業的內部提供信息服務的活動所組成的部門。波拉特還用投入產出技術按不同於馬克盧普的最終需求法的另一種增值法,對1967年美國的信息經濟的規模與結構作了詳盡的統計測算和數量分析。這種方法不僅引起美國商務部的重視,而且於1981年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採納,用來測算其成員國的信息經濟的發展程度。
微觀信息經濟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形成於60年代,發展於70-80年代。最早從經濟學角度研究信息的是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和日本的宮澤等。早在1961年,美國經濟學家,信息經濟學的創立者之一的喬治·斯蒂格勒就在《政治經濟學》雜志上發表了題為「信息經濟學」的論文,其中對信息的價值及其對價格、工資和其他生產要素的影響進行了研究,認為獲取信息要付出成本,不完備信息會導致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美國的維克里教授和英國的米爾利斯教授還在不對稱信息的前提下,延伸出了委託-代理理論。他們把掌握信息多的一方稱為代理方,另一方稱為委託方,通過引入「激勵相容」等概念,把不對稱信息問題轉化制度安排和機制設計問題。這一理論的提出得到高度重視,其中的約束—激勵機制正被廣泛應用。美國主要從具體應用方面研究有關信息的成本和價值,信息對價格、工資和其它生產因素的影響;日本則側重於抽象研究信息系統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兩者都是信息經濟學的理論基礎。70年代以後,美國霍羅威茨的《信息經濟學》、日本增田米二的《信息經濟學》、美國霍肯的《下一代經濟》等著作相繼問世。
199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英國劍橋大學的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威廉·維克里教授,以表彰他們對西方信息經濟學研究作出的貢獻。2001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了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史賓斯,就是為了表彰他們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的在「使用不對稱信息進行市場分析」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的新聞公告說,阿克爾洛夫的貢獻在於,他闡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賣方能向買方推銷低質量商品等現象的存在,是因為市場雙方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對稱。信息失衡甚至可能使劣質的二手車擠掉優質車市場。史賓斯則揭示人們應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更多信息來謀取更大利益。斯蒂格利茨為掌握信息較少的市場方如何進行市場調整提供了相關理論。三位教授的分析理論用途廣泛,既適用於對傳統的農業市場的分析研究,也適用於對現代金融市場的分析研究。同時,他們的理論還構成了現代信息經濟學的核心。
❷ 委託-代理關系
委託-代理關系在市場經濟中普遍存在,其主要是研究目標與風險均不相同的委託人、代理人之間的合作行為(圖3.5)[6]。在企業實施ERP項目中,企業是委託人,系統開發商、咨詢顧問為代理人。在委託-代理理論中有三個基本問題,即目標差異、風險態度不同、信息的不對稱。首先,系統實施雙方目標並不一致,企業希望通過系統實施提高競爭力、獲取投資利益,實施方(開發商、咨詢顧問或兩者的組合)的目標則是快速配置軟體系統,每一方的活動都是基於自己利益出發,實施方還有可能存在著一定的投機行為。其次,企業和實施方對實施風險的容忍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誰對ERP系統的成敗負責、項目失敗時實施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放棄報酬等。在具體研究時,一般都假設代理人(實施方)對風險的反應更加強烈(風險規避),而委託人(企業)為風險中性的,不同風險假設對應於不同的激勵機制。最後,信息不對稱來自雙方對系統的了解程度,顯然企業對自身的業務流程比較熟悉,而對於實施的技術、過程的了解就遠不如實施方;另一方面,任何一方都有共享對方知識而隱藏自己知識的行為,而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則會損害對方的利益,並最終影響系統實施的效果。
圖3.5 委託-代理理論
3.1.2.1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信息的不對稱可以從兩個角度劃分:一是不對稱發生的時間,二是不對稱信息的內容。從不對稱發生的時間看,不對稱性可能發生在當事人簽約之前,也可能發生在簽約之後,分別稱為事前不對稱和事後不對稱。從不對稱信息的內容看,不對稱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參與人的行為,也可能是指某些參與人的知識和信息,分別稱為隱藏行為和隱藏信息。就目前我國ERP市場來說,不僅存在著由於企業對信息量支持和信息處理能力缺乏而導致的逆向選擇風險,同時也存著由於開發商(或咨詢顧問)隱藏行為或信息的道德風險Seddon[7]。
逆向選擇風險是指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代理人簽約前隱藏自己的類型(信息),委託人不知道代理人的類型,委託-代理合同 contract一詞,在張維迎的《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委託-代理理論中稱為「合同」,而在其他博弈論中則多稱之為「契約」,本文及以後委託-代理分析中多採用「合同」這一詞彙,但在博弈策略分析時又常採用「契約」名稱。
道德風險是指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委託人觀察不到代理人執行合同的行為,只能觀察到合同執行的結果,而這一結果是由代理人的行動和同樣無法觀察到的自然狀態共同決定的,以至於代理人可以將低收益的出現歸咎於不利的自然狀態來逃避委託人的指責。同時,我國5000多家軟體企業中50人以下的占絕大多數,而通過CMM 三級以上的僅有幾家Seddon[9],難免一些實施方為贏得標書而壓低價格,卻在實際開發中以各種手段欺騙用戶。也有一些大的軟體供應商和院校在承接項目後,對某些中小項目投入精力不足,而一旦出現問題又將原因歸於用戶表達不清楚或應用水平太低等。由於ERP的開發既是一個技術項目也是一個管理工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無法觀察到開發商的隱蔽行為,如簡化功能模塊、忽視信息安全、模擬管理現狀、僱傭新手開發等,使得開發商的工作成為一種「良心」買賣。
3.1.2.2 風險應對策略
解決委託-代理風險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代理人的道德風險,可採取兩種方式,即基於行為的控制策略和基於效果的控制策略[10]。盡管這兩種策略都需要委託人對代理人有足夠的評價能力,但實際上委託人往往缺乏有關代理人活動的知識[11],處於系統實施環境中的企業不但缺乏有關信息產品和信息技術知識,對實施方的業務活動更是難於理解。
由於ERP系統實施效果測量的模糊性與效益的長期滯後性,使得基於效果的控制策略難以執行。從開發者角度來看,系統效果不僅與自己的工作有關,還與企業的經營活動有極大的相關性,而系統實施效果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ERP系統的成敗有可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全局,企業也不可能等待系統運行效果不理想而不採取補救措施。從而,基於行為的控制策略就有可能成了雙方共同的意願,這突出體現在企業對開發商、咨詢顧問聲望、實施成功案例的關註上,圖3.6顯示了三者之間的行為與系統實施成功的聯系。
圖3.6 企業與實施方的行為
可見,企業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整個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對信息系統的知識越豐富,聘請咨詢顧問的作用也就越小,其對系統開發商的活動監督能力也就越大,就越會降低實施者道德行為所引發的風險,而道德風險越高就會使項目成功的可能性變得越小;相反,如果企業擁有相關的知識越少,系統成功的幾率也就越小。咨詢顧問的參與,有助於企業獲取系統實施知識,但由於咨詢顧問自身行為的隱蔽性,有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系統實施中的道德風險。
為了解決信息系統開發過程的道德風險,一些學者開始討論將建築工程項目的監理機制引入信息系統建設中,不少國家也開始制定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制度,我國信息產業部也於2002年頒布《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暫行規定》。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西方國家,信息系統監理的形式常常是以信息技術咨詢公司的面貌出現[12],顯然這需要咨詢公司滿足:①公正、獨立、有很強的責任感;②非常熟悉信息技術和信息產品,又非常熟悉管理工作;③有豐富的、成功的ERP實施經驗。然而,我國目前市場上各咨詢公司的人員因各種原因流動性較大,且許多咨詢人員來自於高等院校或剛剛畢業的學生,雖然他們對ERP理論比較熟悉,但缺乏應有的企業實踐與系統實施經驗,也就很難承擔起監督開發商的責任。
❸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是什麼關系
信息經濟學的核心內容是委託代理問題,本來就是博弈論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信息不對稱對內於博弈參容與者的行為及均衡結果的影響,後來研究者眾多,也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但講到博弈論,也必須包含一些基礎的信息經濟學內容。
❹ 西方經濟學-關於「委託代理」的問題
C.由於經濟不斷發展引起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使廠商內部各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產生目標差異,不把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於是產生委託代理問題
❺ 委託代理理論究竟屬於經濟學中的哪個領域
授權者就是委託人,被授權者就是代理人。 委託代理關系起源於「專業化」的存在。當存在「專業化」時就可能出現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代理人由於相對優勢而代表委託人行動。現代意義的委託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羅斯提出的:「如果當事人雙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託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決策權,則代理關系就隨之產生。」委託代理理論從不同於傳統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它在解釋一些組織現象時,優於一般的微觀經濟學。 委託代理理論的主要觀點認為:委託代理關系是隨著生產力大發展和規模化大生產的出現而產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產力發展使得分工進一步細化,權利的所有者由於知識、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權利了;另一方面專業化分工產生了一大批具有專業知識的代理人,他們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託的權利。但在委託代理的關系當中,由於委託人與代理人的效用函數不一樣,委託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財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資津貼收入、奢侈消費和閑暇時間最大化,這必然導致兩者的利益沖突。在沒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為很可能最終損害委託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經濟領域還是社會領域——都普遍存在委託代理關系。
❻ 關於信息經濟學的幾道題...會的進來幫忙答一下!!!
去知識網找,一找就OK
❼ 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信息來的經濟作用。主要研源究信息的經濟屬性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功能。
2、信息的成本和價值。主要研究信息價值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的價值和成本的關系;信息價值的表現形式。
3、信息的經濟效果。主要研究信息的使用價值量與勞動消耗量的比例;信息的經濟效益計算和考核。
(7)有關月嫂的信息經濟學委託代理擴展閱讀:
信息經濟學把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稱為代理人。不了解這些信息的一方稱為委託人。因此,一般不對稱信息問題都可歸結為「委託一代理」模型。
在非對稱信息環境中。「委託一代理」關系的成立條件是委託人對代理人的支付不低於後者參與這個契約的機會成本。
非對稱信息環境是微觀信息經濟學重要的既定條件之一。微觀經濟學的完全競爭模型在現實中很難真正存在。
❽ 求經濟學中關於委託代理模型的著作
看這些吧。都是Principal-Agent Theory 的經典。
Eisenhardt, K. (1989). "Agency theory: An assessment and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1): 57–74. JSTOR258191.
Green, J. R.; Stokey, N. L. (1983). "A Comparison of Tournaments and Contra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1: 349–364. JSTOR1837093.
IEA (2007) Mind the Gap—Quantifying Principal–Agent Problems in Energy Efficiency Murtishaw, S. and J. Sathaye, 2006. Quantifying the Effect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on US Residential Use, Report LBNL-59773
Li, Hongxia (2011). "Capital Structure on Agency Costs in Chinese Listed Fi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overnance 1 (2): 26–39.
Nikkinen, Jussi; Sahlström, Petri (2004). "Does agency theory provide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udit pric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8 (3): 253–262. doi:10.1111/j.1099-1123.2004.00094.x.
Rosen, S. (1986). "Prizes and Incentives in Elimination Tourna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 (4): 701–715. JSTOR1806068.
Sappington, David E. M. (1991). "Incentives in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5 (2): 45–66. JSTOR1942685.
Stiglitz, Joseph E. (1987). "Principal and agent,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 3, pp.966–71.
Rees, R., 1985. The Theory of Principal and Agent—Part I.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37(1), 3-26
Rees, R., 1985. The Theory of Principal and Agent—Part II.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37(2), 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