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勞倫斯·薩默斯的人物專訪
2011年2月12-13日,哈佛中國中小企業峰會暨華佗中國民營商界領袖論壇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隆重召開。
主持人:下面要做演講的是勞倫斯·薩默斯教授,薩默斯教授是哈佛大學終身查爾斯阿連特榮譽教授,他是奧巴馬前任首席經濟顧問。從2001到2006年薩默斯教授是哈佛大學的校長,並擔任美國的前財政部長、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同時也是哈佛和MIT的經濟學教授,他是第一位獲得全國科學基金會社科獎的經濟學教授。薩默斯教授在MIT獲得本科學位,然後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的博士學位,曾為英國金融時報編寫月度期刊,同時也是一個內外投資公司的董事總經理,歡迎薩默斯教授為我們做演講。
勞倫斯·薩默斯(美國前財長、哈佛大學前校長):非常高興今天能夠來參加今天的會議,尤其是像這樣一個特殊的會議。我們會討論很多對全球體系來說都很重要的問題,並且放在歷史的框架中也是很重要的。我第一次去中國是在1979年,我首先去了上海,我非常迷戀喝可口可樂。當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十天都找不到可口可樂可以喝,因為當時在中國就沒有這樣的產品在銷售。我不得不給美國打電話,跟我的父母說在這里買不到可口可樂。我從酒店走出來走了一段距離,帶著非常大的好奇心去觀察路上的人,發現當時的人對我非常好奇,他們想跟我拍照片。我在大街上走的時候,在上海的市中心閑逛的時候,我甚至可以到馬路的中央去走,因為每隔五分鍾才會有一輛汽車,當時真是非常與眾不同的世界。
大家想一想,中國這些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尤其自從我第一次訪問中國以來的這幾十年的時間里。這是我想對它做的闡釋。
古希臘,從公園前460年到公元800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取得很大的進步,在過去的這幾千年生產力幾乎是成倍的增長。最樂觀的一個方面是在20世紀的時間里美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美國20世紀人均壽命翻倍的增長。中國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其中每年的經濟增長超過7%,也就意味著每隔十年它的經濟體總體量就可以翻一番,這是非常快的速度,我們可以稱之為工業革命,因為這是它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人類的壽命已經與史前時代完全不一樣了,中國以7%每年速度增長,意味著每十年經濟體就會翻一番。這種變化涉及到全人類25%的人口,而且人們生活水平的改變不僅僅是局限在25%的人口中,同時也影響到世界上其他的各個角落。
當歷史學家回顧我們這個時代的時候,冷戰的結束、共產社會的瓦解,也和中國經濟增長會一樣具有歷史性,會進入歷史的教科書。中國的崛起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是絕對可以進入史冊的事情,而且是歷史教科書上第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沒有比這更重要的,我們不用懷疑它的重要性了。
貿易方式的改變,還有大家購買方式的變化,還有大家購買力的改變,大家可以購買商品種類的改變增加導致了中國受社會經濟各個角落發生了新的變化。
中國每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污染物其實比美國還要多,全球每天要消費的水大概是9000萬桶。
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費量,一天有9000萬桶,中國石油人均消費量其實跟美國也接近了,中國的石油消費量會從每天9000萬桶增長到將來的2.3億桶每天。我們可以來比較一下,沙烏地阿拉伯每天的消費輛只有800萬桶,中國經濟非常的重要,環境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針對全球的體制來說。在政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大的政治問題就是人權的問題,人們渴望能擁有權利,渴望更多的自由,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方面希望獲得保護,不要受到政府太多的管制,希望不要發生文革時候的那樣一些慘劇。一個很強的政府他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混亂。實際上這樣的社會問題也是美國的這些建國者們面臨的問題,美國的在過去兩百年裡面也是不斷的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雖然在過去這些年中經歷了一些混亂,一些災難,但是實際上所取得的進步比美國在過去這一代人中所取得的進步還要大,甚至中國人也在致力於為問題找到合理的方案。
最後,還有另外一種挑戰,就是現在全球體系的變化,歷史並不是那麼讓人樂觀的,這個全球體制中每一個國家都在致力於經濟上的增長,比如說1950年代的德國,還有整個30年代的亞洲,一個更加的復雜的例子就是19世紀的美國,它使我們覺得美國這種崛起沒有被世界所認可。當時我們美國認為我們的崛起是善意的,但是如果你是墨西哥人,你是加勒比海周邊的人,你是美國印第安土著人,你會覺得其實美國的崛起相當有問題的。
所以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兩個社會,都為自己驕傲,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都為自己的歷史感到榮耀。去定義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要他們兩個彼此之間達到和諧共處其實非常難的,因為歷史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在新的力量增長的時候,在位的這些力量往往會對他們實施一些阻撓,或者並未把他們看成善意的崛起。要想這個過程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之間的經濟關系和商業關系。經典的經濟學家們會解釋到,貿易會讓我們兩個國家的居民都可以買到比之前更多的商品並且以最低的價格獲得這樣的商品。可能更重要的是貿易也有助於傳播知識,能夠讓中國更好的融入世界舞台,貿易也把技術散發到世界各地,也讓中國成為技術重要的貢獻者。
很重要的是貿易也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流,不僅僅限於政府官員和政府官員,將軍和將軍們之間,而是把這種聯系擴大到了正常居民之間,就像今天的會議一樣,這種會議非常重要。像這種會議促進了居民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彼此之間的理解,使更大的融合成為可能。所以我為什麼非常喜歡約翰.海格院長,他對我們的校園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為他把你們帶到了這里,我們需要進一步擴大我們的貿易和接觸的范圍,我們應該確保我們這種貿易關系能夠為兩個國家都帶來好處,坦率的說是一個過渡的時期,是我們彼此之間的雙邊經濟關系過渡的時期。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種關系變得有點不對稱,美國的生活水平、生產率領先中國很多,研究經濟的教授和學者們會說中國當時生產力就像美國1860年一樣,所以歐洲的技術和知識在1860年左右傳到了美國,也是一個知識傳播的時候。
西方國家在經濟學方面的考慮往往忽略了這些元素方面,他們忽略了成千上百的人對中國人生存狀態低於當時世界的發展水平的。中國當時是面臨著非常復雜的問題的,也就是要創造成千上萬的工作,要促進城市化的發展,為人民謀得福利。而我們美國人呢?在西方世界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同時這種經濟關系會使我們兩個國家的關系不斷的成熟。我們所提出的一些問題不再是一個低級的問題,而是一些更加高層面的問題。
隨著中國的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不斷的做出回顧,你會發現這種進步是非常重要的,我會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關於奧巴馬的。我們有很多人為他工作,我們會統計一些數據會研究,我們美國向海外銷售軟體的數量,我們把這些數字變成一些指數,這個指數在美國是一百,在80和90年代歐洲和日本,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拉丁美洲都是個位數的,在中國也是個位數的。這些國家幾乎完全沒有辦法銷售軟體,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比這更糟。我們世界面臨的問題就是你出售了軟體之後,這些使用軟體的人要求不斷的更新他們的軟體,美國也是更多的向中國銷售這樣的軟體。在銷售的同時,不斷的從中國這邊得到客戶的需求需要改進這些軟體,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難道我們軟體做得不夠好嗎?
這裡面有一個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可能中國這邊知識產權保護比較差,他們會拷貝很多美國的軟體,美國人會怎麼想這些問題呢?他認為如果中國人獲得這個軟體是為了讓他們後一代更好的學習的話,似乎還可以理解。但是大規模的去竊取這些軟體的話,我們美國人認為是不可以接受的,我認為這些企業家這么想是正確的。我用這個例子並不是說當前雙邊關系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而是因為這可能是一個最清晰的問題,尤其是當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是否正確或者錯誤的時候,我們非常願意分享技術,也非常願意進行有效的貿易的活動。我同時之前就職於每個奧巴馬總統經濟顧問,這方面的擔憂不僅僅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而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辦法來保護美國的創新和保證美國的技術發展能夠不斷的往前進步。我們同時也面臨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宏觀經濟的不平衡的問題,就是我們中美之間的這種不平衡,我是相信借款人也是有責任的。如果我從信用卡公司借了很多錢,但是又沒有辦法償還的話,我覺得我是應該被譴責的,而不是所有借錢的信用卡公司受到譴責。
其實美國人有一個擔憂的,我們過多的從中國借債,這個裡面有一個重要的答案解決不平衡的主要辦法,美國人要更少的借錢,要有更多的儲蓄。隨著美國經濟的恢復,對於美國來說是非常需要採取措施來控制財政赤字。同時呢?價格是最重要的,價格對於任何國家的經濟關系來言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匯率的價格來說,很多年以來匯率價格沒有按照市場規則一樣找到它平衡的位置,這個匯率價格在中國幾乎被官方指定的,美國的中央銀行每天干預到外匯市場來影響匯率的水平,其實很多人願意持有人民幣比願意買美元的人還要多。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市場環境的話,人民幣是會升值的。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也在一直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他解決方法就是不停的買入美元,然後印刷人民幣。這樣的一個結果就是中國積攢了非常大的外匯儲備,當然大家都幾乎看不到儲備會有下降的勢頭,如果中國的人民幣匯率不上升的話,中國的產品價格比美國的價格要低,美國商品要比中國商品要更貴,中國企業就由此獲得了一個特殊的優勢,這並不是因為你生產了更好的產品,而是由於您的政府在保持匯率了這樣的措施。同時他還有另外一個效應,那就是因為你要買美元,就意味著你要印製人民幣,人民幣的發放量就會提升,同時就會帶來物價的上漲。由於這些原因,這個匯率是被管制的匯率,管制的匯率對於中美雙方關系來說其實製造了很多不太舒服的方面,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我們雙邊的努力一起解決。過快的調整對於我們雙方都不利,對於美國作為一個借款人,對於中國作為一個放債的人都是不利的。如果讓這種趨勢無限期的發展下去的話,那雙方的緊張關系就會導致雙方的緊張,這是我們美國政府需要非常仔細的去解決的一個問題。
今年夏天,兩國之間有一次交流,從那以後這個方面的問題有所緩和,我對這些進展感到非常的高興。除了匯率還有資本市場的問題,我們雙方間還面臨其他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市場准入的問題,還有能源政策,允許兩邊的國家的學生互相去對方的國家學習的問題。如果說有一個住在麻省的人,他想在麻省的買一個汽車,這樣的話對對方的定居有好處的嗎?我們也希望解決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這讓我回到我最初的問題。
今天在中國所發生的事情,這些事件的變化的推動力不僅僅是中國政府。這個推動力也是中國人民的創新,努力的工作。由於中國人民的努力,中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去找到雙邊的問題,討論雙邊的問題,甚至有的時候去爭辯這些問題,目的是為了找到解決爭辯問題的方法。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的話,當歷史學家回顧這些事跡的時候,他們會以一種更加樂觀的方式來討論這些問題,中美之間的這種合作將會成為歷史的很大的主題。
❷ 有沒有國內比較好的財經媒體客戶端
你好:
財經 ://caijing/ 《財經》是一本密切關注中國經濟制度變革與現代市場經濟進程的新聞性刊物。秉承「獨立立場、獨家報道、獨到見解」的理念,《財經》全面觀察並追蹤中國經濟改革的重大舉措、高層的重要動向、市場建設的重點事件,及時予以分析和評論,對於資本市場在中國的成長變化更給予特別關注;對於海外發生的重大經濟、時政要聞,《財經》亦經常派出記者現場專訪,其報道以新聞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見長。 《財經》主要讀者為中國的中高級投資者、管理層和經濟學界。1998年4月創刊,雜志的領銜欄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報道堪稱具有史實記錄值。其他重要欄目如「經濟全局」、「資本市場」、「財經觀察」、「觀點評述」、「產業縱深」、「透視」等,每有真知灼見迸發,為業內好評。 環球財經 ://globalbizfin/ 《環球財經》雜志創刊於2001年4月,以「提升中國全球值」為己任,重點研究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產業對接,對國際經濟領域熱點、難點進行全景追蹤,進行獨家、權威分析;對知名全方位、課題式調查采訪。是一本研究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大型財經月刊。 《環球財經》在分報道國際經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格外關注中國企業國際化和進入中國的跨國,通過它們的成敗得失來反映、影響中國經濟生活的變化,並通過對這種變化的深入解讀和深刻分析,幫助城市主流人群找尋商機、提供理念型值服務。 《環球財經》注重財經事件的專業化、課題化研究,高超的策劃者、事件的當事者、權威的研究者,「三合一」的特色,將為讀者提供全球背景下的一流財經故事和獨到的見解,以及全球化發展思路,搭建全球市場與中外溝通的平台。 《環球財經》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每月5日出版,發行量為198萬冊/期。此外,由其主唱並在運籌的「中國民族產業論壇」正逐步被打造成商業精英研討國際化問題的理想平台。 核心值 使命:提升中國全球值 關註:全球財富視野,本土值創新 視點指向:國際化中的中國企業;極具競爭力的成長型中國企業;以及已經進入或准備進入中國市場的全球500強企業。 報道風格:「全視角國際報道、個案調查、中立研判」是《環球財經》的三大優勢。區別於其他同類刊物,《環球財經》側重從微觀角度直面國內外優秀企業和企業家,並從全球產業鏈大背景下予以分析,同時並重文章的可讀性和觀點性。 中國企業家 ://emag/ 創刊於1985年,中國主流商業財經雜志公認的領導者。 20年來,《中國企業家》秉承「國力的較量在於企業,企業的較量在於企業家核心理念」,倡導企業家精神,致力使企業家階層成為中國社會最受尊重的主流人群。 「本土商業,全球值」,《中國企業家》雜志將伴隨著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步伐,做華人商業倫理與管理哲學的總結者與代言人,促進華人商業文化成為全球主流商業文化之一,使中國企業家成為全球商業懼樂部中受尊重的人群。 新財經 ://xincaijing/ 《新財經》雜志於2000年9月創刊,主管單位為中國物流協會 《新財經》是國內唯一專門為中國投資人服務的大型投資類財經雜志,主要面向素質較高、具有敏銳市場洞察力和強大消能力的成功人士主流讀者,包括海內外機構投資者、企業家、高級職業經理人、高級行政人員和城市白領群體。現已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財經雜志之一。 財經界 ://moneychina/ 《財經界》雜志簡介 《財經界》雜志於1983年創刊,業界認為《財經界》雜志是新理念的第一推力,新財富的在手利器。 《財經界》雜志為大型財經月刊,旨在介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經濟環境、經濟信息和分析經濟熱點問題,向讀者報告中國市場,產業和行業的發展趨勢。雜志面向各級決策層、財經高管人員、研究機構的學者、資本擁有者、企業白領和企業企劃人員、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以及一切關心中國經濟改革和社會進步的人士。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❸ 英國專家如何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是對去年和十八大以來經濟的總結,也是為中國在2018年對內、對外經濟發展定調。倫敦金融城相關負責人當地時間8日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這是十九大之後召開的第一次中央級別的經濟會議,對於中英兩國經貿走向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
成為倫敦金融城亞洲事務特使之前,馬雪莉是英國駐華使館、英國投資貿易總署公使銜參贊。她介紹說,這些年在中國大中城市工作生活的經歷,使她對中國懷有深厚的感情,同時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積累使得她清楚認識到中國堅定貫徹並大力執行「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這意味著樂觀進取的前景和經貿合作的機遇,不僅對中國是這樣,對世界同樣如此。談到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前景,我覺得很多的主題任務都會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比如如何部署經貿合作推進中國智造2025規劃的早日實現,以及其它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規劃部署。而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來說,要研究如何能從中國這項偉大計劃中獲益,推進本國經濟發展,如何能更有效地與中國合作共贏。」
馬雪莉表示,英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參與者,對於「一帶一路」框架合作的遠景充滿信心,同時也相信倫敦作為金融中心將在這一框架下大有可為。
只有永遠的利益。
❹ 勞倫斯·克萊因的《第一財經日報》專訪
6月2日,上海威斯汀酒店,勞倫斯.克萊因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去年春天,您在聯合國世界聯接模型(Project LINK)2005年春季會議上曾表示,中國不應該放棄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結果幾個月後中國政府放棄了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您對中國現在參照一攬子貨幣的匯率政策有何看法?
勞倫斯.克萊因: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跟他們的宏觀經濟都是緊密相關的,拿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來講,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到底是人民幣確實需要升值,還是美元已經貶值的太多。所以看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需要做調試,應該是是一個雙向性的調整,而不是一個單向性的調整。經濟學的理論基本上已經承認,在制定貨幣政策上沒有一個所謂的最佳答案。
以前中國所謂的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在很多國家也被實行,所以這並不是中國特殊的現象。1994年1月,當中國政府決定採用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這是一個完全可以理解、可以讓人家信服的手段。很多人,包括美國政客,說中國是在操作人民幣,這並沒有完全反應真實情況。因為盯住美元才沒有操作的空間,如果說操作的話,就會今天盯住美元明天盯住歐元。
《第一財經日報》:當中國政府轉變匯率政策後,有些美國人相信人民幣會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但到現在為止這種情況還沒有發生,所以一些美國人認為中國在操縱利率,您認可他們的說法嗎?
勞倫斯.克萊因:事實上有兩個觀點:第一,中國政府之所以在匯率政策上做出讓步,基本上是基於非經濟的原因,也就是政治上的考慮;第二,美國單方面要求人民幣升值其實是不正確的,就像剛剛講的一樣,貨幣之間的關系需要雙方的調試。我認為,美國人民花費太多,沒有儲蓄,這是導致美國貨幣一路走軟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人民幣升值沒有太多的道理。
《第一財經日報》:美國新的財政部長認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可能是由於美國的國內政策引起的,而不是由於人民幣被高估引起的,這一點和您在去年的聯合國世界聯接模型(Project LINK)2005年春季會議上的觀點一致。請問如果按照這樣的思路,美國的國內政策會有怎麼樣的調整?
勞倫斯.克萊因:有一個媒體還沒有注意或者經常報道的事情。那就是美國經濟現在面對的通脹壓力會直接影響到中美關系,而通脹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中花了非常多的錢。實際上美國在這兩場戰爭中的資源消耗以及對經濟的影響在很多官方統計上面並沒有直接反映出來。事實上,新任的財政部長在戰爭問題上也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力,所以美國的國內政策也不是他可以直接影響的。
《第一財經日報》:有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過熱了,而且將石油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歸結於中國的經濟過熱,對此您的看法是怎樣的?
勞倫斯.克萊因:這樣看你如何理解經濟過熱這個問題了。中國經濟在過去二十年時間內一直保持8%-10%的增長率,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成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可以說中國經濟過熱了。這個問題的另一部分是如何解決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賓夕法尼亞大學有一批學者,每兩個星期就會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披露一些統計數據。根據最新資料的顯示,中國經濟不但沒有過熱,事實上不管從生產能力還是消費者儲蓄來看,中國經濟都有一些增加率緩減的趨勢,這是數據分析的效果。
《第一財經日報》:您在去年的《華爾街日報》上撰文列舉了中國經濟需要注意的十個問題,其中GDP的增長率被排在第一位。現在中國政府提出要建立「和諧社會」,正在慢慢削弱GDP的導向,那您的觀點現在有沒有改變?
勞倫斯.克萊因: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然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經濟都不應該只有GDP增長率的指標,事實上那是不太現實的做法。任何一個大的經濟體都要考慮很多指標,比如說通貨膨脹、GDP增長率、失業率和匯率等等,沒有必要只看一個經濟指標。
《第一財經日報》:你剛才提到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根據你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國要解決可發展方面的問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勞倫斯.克萊因:衡量時不時可持續發展的標准永遠是基礎性的東西,比如說生活品質的好壞就是一個衡量指標。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已經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這個成就比GDP的增長還要大,因為這是生活品質的實質增加。有一點可以間接回答你前面的問題,就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那就是中國經濟對東南亞的影響力,這一點可以從1997年的貨幣危機上就可以看出來。如果說那個時候中國經濟不能穩定的發展,就會波及整個東南亞的經濟,當時中國為整個亞洲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財經日報》:你也提到過中國應該擔當起亞洲經濟領導人的位置,你覺得這個時機現在已經成熟了嗎?
勞倫斯.克萊因:1997年貨幣危機時,很多人認為日本應該扮演亞洲經濟領導人的角色,但當時它並沒有扮演這個角色,反而是中國扮演了亞洲經濟領導人的角色。有人說中國經濟當時也遭遇了簫條的時候,但是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生的研究表明當時中國經濟並沒有遭遇經濟簫條,當時還在健康成長,從而同時直接和間接地為亞洲經濟危機做出了貢獻。我馬上會有一本新書出來,就是針對你剛才說的那個問題的。
(勞倫斯·羅伯特·克萊因 (Lawrence.Robert.Klein),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生於1920年,1942年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學士學位,1944年獲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68年至今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富蘭克林教授。得獎原因: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主要著作:《凱恩斯革命》、《計量經濟學教科書》、《美國計量經濟模型》。)
❺ 跪求三條關於宏觀調控的新聞和解析
送走金牛,迎來虎年。2010年1月份的國內經濟數據相繼出爐,虎年經濟將如何呈現?快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內部分知名經濟學專家學者,請他們預測虎年的國內經濟政策、市場走勢。
史晉川: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就在春節前夕,國家統計局、央行與海關總署發布今年1月份的各項宏觀運行數據,其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1.5%;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4.3%。同時,1月份本外幣貸款增加1.46萬億元;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4.4%,達到2047.82億美元。從這些公布的數據來看,經濟回暖已經在宏觀基本面得到了印證。有不少關注經濟發展的市民向快報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采購年貨時就覺得物價上漲,這是不是通貨膨脹帶來的?剛在2009年買了房子,銀行會不會加息提高月供壓力?
史晉川的回答是:溫和通脹對經濟利大於弊,今年利率調整的幅度不會很大。
靈活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社會政策是主流
史晉川認為,整個2010年,經濟仍處於震盪緩慢復甦中。尤其是美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在提醒我們,全球實體經濟基本上還沒有恢復。因此,各國的經濟刺激政策轉變會比較平緩,不可能說退出就退出。
從國內角度來說,經濟刺激政策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9.8萬億信貸擴張規模,再次,財政政策鼓勵力度非常大。但民營企業的投資,老百姓的消費卻都與宏觀調控的目標尚有差距;而外需復甦的姍姍來遲。也對實體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
有如此巨大的流動性注入,但是實體經濟的恢復並不是十分順利。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目標就不再是比較單一的了,而要在保增長和管理通脹預期兩方面進行權衡。2010年將是最復雜的一年。
史晉川預測,今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將分為四個大方向。
第一,貨幣政策可能會更加緊,從"非常寬松"變為"適度寬松"。從去年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情況來看,新增貸款今年大概保持在2008年的75%左右,也就是2009年是10萬億的話,今年就是7.5萬億。
第二,財政政策會更加靈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可能會適當的控制,但是稅收政策卻會更加靈活,包括在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調整、企業稅負減輕等等;
第三,產業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放鬆,也就是說,為了更好地鼓勵民營企業進行更多的投資,可能要調動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在政府投資步伐開始放緩之後,讓新的投資力量釋放出來,給民營企業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去做一些新的投資;
第四,社會政策會更積極,國家會更加註重城市高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的分配和城鄉收入差距的調整,注重勞動者在工資性收入在整個GDP所佔的比重;另外一個是社會保障政策會更積極,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今年將是溫和通脹為主導 貸款結構很可能會有調整
史晉川認為,到目前為止,通脹還沒有成為一個現實,因為到2009年11月份CPI才從負的轉成0.6%,剛剛進入正增長區間。而今年1月CPI季調環比增速下降0.16%,也在短期內緩解了通脹擔憂。他預測,到2010年上半年,國內將會有通脹幅度在3%-5%左右的"溫和通脹", 此類通脹可以帶動不同產品相對價格的調整,優化企業生產結構,以滿足消費需求,對經濟利大於弊。如果運用更加謹慎的貨幣政策和靈活的財政政策,整個2010年都不會出現溫和通脹向高通脹轉化的局面。
由此,史晉川認為,2010年內銀行利率不會出現大幅度的頻繁調整。"如果有溫和的通脹,也只會做一些適當利率的調整,小幅的調整。如果利率提高了,對於通脹和局部過熱可能會有一定的抑制,但是可能又會吸引更多熱錢湧入中國,會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史晉川說,如果說美聯儲有不斷加息的動作,減輕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那麼國內加息空間就能相對大一點。 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是:
第一,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實現國家長遠戰略目標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條件。因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是在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中實現的。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必須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使之達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的情況如何,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繫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促進充分就業是我國政府的責任。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一方面勞動供給數量龐大,另一方面勞動力需求顯得有限。因此必須堅持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長期將增加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落到實處,並嚴格控制人口和勞動力增長。就業的增加取決於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要增加就業,首先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增加就業的基礎。同時還必須提高就業彈性。為了提高就業彈性,要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加快小城鎮建設。
第三,穩定物價。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波動是價格發揮調節作用的形式。但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對經濟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價大幅上升和通貨膨脹,會刺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片面追求數量擴張,經濟效益下降;如果物價下降和通貨緊縮,則會抑制投資,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以運用貨幣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必要時也可以採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亂漲價、打擊價格欺詐),以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於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
❻ 大家好,輔導老師要求做一份職業任務生涯訪談,希望有從事經濟管理方面的人幫忙回答,盡量詳細,萬分感謝
1、我教了N年書,通過自己的努力、權威機構的極力推薦找到這份輔導工作的;
2、至少5年的經濟管理、培訓經驗
3、微觀、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及在公司做主管、經理的經驗
等等,結合自己的經驗、適當說些場面話就可以了
❼ 如何看待疫情壓力下中國經濟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進展對於我國宏觀經濟及資本市場將有何影響?就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
劉鋒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嚴格措施使疫情拐點在一季度出現,則疫情進展對於全年經濟的影響不必要過度悲觀。應科學客觀冷靜應對內外復雜局面,立足市場化思維激發經濟活力。宏觀政策應當全力施為,果斷降准降息。適度階段性給中小企業減免稅費。資本市場應著重引導機構投資者的理性投資行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緒宣洩。
客觀評估疫情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
記者:您認為當前疫情對於經濟活動有多大影響?
劉鋒:疫情對於經濟活動到底有多大影響,首先應該弄清兩個關鍵因素:第一,疫情影響經濟的作用機制;第二,影響會持續多長時間。在此基礎上客觀評估疫情及全國防疫工作對於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從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機制看,主要是從防疫角度,各地主動(政府作為)或被動(居民部門自發)地限制並大量縮減經濟社會活動,導致人流、物流與資金流的萎縮而帶來需求緊縮。旅遊、餐飲、娛樂、酒店、交通運輸及零售等服務行業的終端需求顯著減少;隨著終端消費需求的減少,經由供應鏈傳導,整個經濟體系的生產、投資與進出口將會受到顯著影響,各類企業將面臨顯著增大的經營壓力;進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勢減少、失業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財政收支與信用擴張受阻;最終經濟運行將因此而進一步放緩。
從疫情影響持續時間看,依據現有的疫病傳播速度和廣度、治療效率與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並參考2003年SARS病毒傳播及消亡的經驗,預計疫情完全得到控制並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換言之,有較大概率是整個事件會持續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經濟運行將受到疫情進展的顯著影響,全年角度預計疫情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沖擊在0.5個百分點左右,估計2020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5.5%左右。考慮經濟政策對沖效果之後,估計實際經濟增長處於5.5%~6.0%的增速區間。
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
記者:那麼,經濟預期豈不是不容樂觀?
劉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預計2020年的就業與居民收入情況也會面臨顯著壓力,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估計高於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區間,對5.5%的控制線構成顯著壓力。但也應看到,上述經濟影響並未使得經濟增速和失業水平顯著滑出合理區間,況且2019年四季度開始,由於各項政策措施得力,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階段性反彈,屬於短周期復甦態勢,上遊行業出現一定的被動庫存回補也有利於對沖疫情帶來需求弱化,因此總體上不必對2020年的經濟增長過度悲觀。
對於因防疫需要而推遲的春節後復工對經濟的影響不必過於擔憂。最遲2月10日前後,全國經濟部門生產經營秩序將得到基本恢復。目前,廣東、福建、浙江、江蘇與上海等東南各省市已經要求非必要企業不早於2月9日(正月十六)24時復工。那麼,可以預見之後全國(除湖北之外)的生產經營秩序將基本恢復。根據國家專家組鍾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計,正月十五左右現有防疫措施會看到效果,那麼整體上看3月開始全國生產經營將進入相對較好的狀態。
❽ 新華訪談怎樣看待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
新華網海南博鰲3月29日電(記者金敏 庄斐)經濟學家、全球化合作論壇副秘書長張其佐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正確認識理解「松緊適度」十分重要。以下是張其佐的主要觀點:
更加註重「松緊適度」,應警惕傳統的凱恩斯主義全面刺激政策效果已經遞減的風險。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可持續性正在增強。同時,也應看到金融調控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國處於三期疊加時期,過去長期依賴高投資的增長模式,導致貨幣信貸總量過多,杠桿率過高,產能過剩過高,進一步擴張的空間有限。在此背景下,國內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有待增強,結構調整過程中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並伴隨著不少的風險。總之,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當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任務相當艱巨。因此,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註重「松緊適度」。
更加註重「松緊適度」,不是全面寬松,其核心是貨幣政策要為穩增長調結構的關系平衡營造一個中性的貨幣金融環境。這就要求根據穩增長和調結構的發展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做到「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和「緊中有松,松中有緊」。但是,一旦遇到突發性大的風險時,就應「採取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及時發出穩健貨幣政策的明確信號防止經濟出現大幅下滑;如果經濟大幅下滑得到有效控制,就要立即踩剎車,防止「過度放水」。
更加註重「松緊適度」,貨幣供應量M2必須保持一個合理的增長幅度與經濟運行相匹配。衡量「松緊適度」的標准就是看政策與經濟運行的合適度。根據我國多年M2規律性的增長幅度是:在物價處於可控范圍的前提下,貨幣供應量M2應比名義GDP增速略高2-3個百分點。換句話說,貨幣供應量M2增速略高於GDP增速與物價CPI升幅之和。從過去中國傳統經驗數據表明,只要我們的貨幣供應量按照這樣一個標准來調控這就是一個穩健或中性的貨幣政策。去年貨幣供應量M2增速12.2%仍高於名義GDP增速2.6個百分點,今年貨幣供應量M2預期目標增速12%左右(政府工作報告還明確指出: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仍高於預期名義GDP2個百分點,如不發生大的意外,應該說可以滿足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廣義貨幣M2的數量和名義GDP的增長關系比較大,但是貨幣供應量M2過大就會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反之如果貨幣供應量M2過小就會導致通貨緊縮和經濟過冷。需要說明的是,我國M2的增速略高於GDP增速與物價CPI升幅之和,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總儲蓄較高達50%(家庭儲蓄率超過30%)左右和間接融資比重較高達70%,而靠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只佔社會總融資的10%偏低。這種現象與美歐發達國家不一樣。
更加註重「松緊適度」,要「必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重視GDP但不唯GDP,而是按照「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應更加註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協調發展。區間調控的核心是正確處理好穩定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和收入的關系。區間目標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財政貨幣政策乃至產業政策等宏觀政策的最終目標。區間調控目標的主要目的是要避免盲目發展和經濟大起大落,今年區間調控的「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和收入即經濟增速穩在7%左右、保證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上限」就是防通脹即把CP1漲幅控制在3%左右。
二、對於經濟新常態下宏觀調控來說,區間調控就是我國經濟列車配置上的儀表盤。這就需要把握好區間調控框架:當經濟運行區間逼進「下限」時,宏觀政策要側重穩增長、保就業和居民收入;當經濟運行區間逼近「上限」時,宏觀政策要側重防通脹。就當前經濟來說,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區間目標離下限不遠。宏觀政策應及時發出穩健貨幣政策「緊中有松、結構性放鬆,向適度寬松靠近一些」的明確信號,及時增加貨幣供應量M2提供流動性支持,側重阻止經濟繼續下行。而就中長期來說,宏觀政策應回歸「中性」——既要防止經濟慣行下滑,又要防止強刺激大放水。從而主動適應新常態發展新經濟,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最後,需指出的是要注意把區間調控穩增長和定向調控促改革開放和調結構有機結合和平衡,更加註重定向調控的力度和手段,向改革開放和轉型升級要速度和效益。
❾ 采訪經濟學的老教授該問什麼問題呢,都是政治經濟學系的專家,謝謝啊!
問一點百姓關心的現實問題吧,問點表面現象吧,
其它的不要說,問深了內,它也回答不了容(這反而讓它生氣),就是能回答,你也聽不懂,或者說你也不知道對錯,不了解這當中的歷史/政治風險和它的人品而帶來的現實的傾向性和學術品格上的表現,更主要的,普通的百姓也不關心,不在意,不明白,而且這還容易引起其它的學者乃至於中央一些人的反感.
即,你是去增彩的,而不是去添堵的.
❿ 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領導有孟春這個人嗎
有這個人具體的職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第一公室副主任。媒體上,特別是賽迪顧問有對他的專訪,應該是沒什麼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