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誰有曼昆宏觀經濟學第六版或第七版的中文版呀。求發。
建議去考研論壇看看,有人有分享的掃描版
⑵ 宏觀經濟學 曼昆第七版相對於第六版 增加了什麼內容
The publisher, Palgrave-MacMillan, claims that the seventh edition balances "short-run and long-run issues in a way that emphasizes the relevance of Keynesian and classical ideas to current practice. Featuring the latest data and extensive coverage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the text has also been revi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new case studies on real-world issues such as President Obama's stimulus plan and a study of hyperinflation in Zimbabwe."
第七版強調了凱恩斯和古典理論對現有操作的聯系 突出了最新的數據並廣泛涉及現有的金融危機 正文新增實際上發生的諸如奧巴馬總統的刺激計劃和辛巴威惡性通脹的case study
⑶ 曼昆《宏觀經濟學 第六版》.txt的課本原文
已發到你郵箱 。。。
⑷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六版和第五版有什麼區別
第六版新在何處? 本書第六版經過了作者的認真修改。在保持大結構的同時,作者增加了若干新的理論介紹,新增了大量反映最近情況的有趣的案例,例如勞動力參與率的長期趨勢,雙邊貿易平衡的無關性,為什麼資本不流向窮國,領取最低工資的工人的特點,現代美國經濟制度的殖民地起源,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不可能三角形(允許資本的自由流動、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和固定匯率的不能同時存在),股票市場的有效市場假說,連鎖超級市場的菜單成本等。本版還專門討論了中國的匯率政策,回顧了中國匯率政策的歷史變遷,這方面的討論說明作者對中國經濟有相當的了解。 (以下出自本書序言,由曼昆本人所寫) 對本書前幾版的正面反應說明,急劇的改變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教師期望的——實際上,第六版保持了與第五版同樣的大結構。然而,我在第六版中從幾個方面改進了本書。最明顯的是,本書更新了,然而我也改進了教學方法和覆蓋范圍。盡管宏觀經濟理論基礎仍與四年前相差無幾,但宏觀經濟學的細節與實踐的變動足以值得出一個新版本。 以下是按出現順序排列的一些主要的變動: ●第1章有一個關於獲得諾貝爾獎的宏觀經濟學家的參考資料。 ●第2章包括了新的一節,討論了勞動市場情況的營業處所調查,並把它與家庭調查進行了對比。該章還包括了一個新的關於勞動力參與率的長期趨勢的案例研究。 ●第3章把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加入正文,而不是放在附錄中。該章還包括一個關於勞動生產率與實際工資之間聯系的新的案例研究。 ●第4章增加了一個新的關於信用卡和銀行卡在貨幣系統中的作用的參考資料。 ●第5章有一個新的解釋雙邊貿易平衡的無關性的參考資料,引出小型開放經濟假設的新的一段,以及一個關於為什麼資本不流向窮國的新的案例研究。 ●第6章有一個新的案例研究,關於領取最低工資的工人的特點。該章還有一個關於歐洲勞動市場的更深入的討論,集中關注國家之間失業率的差異和工作小時隨時間推進的下降。 ●第7章有新的一節,討論對人口增長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的不同看法。 ●第8章有一個新的案例研究,分析貿易對增長的影響,還有關於制度對培育經濟繁榮的作用的新的一節。 這新的一節包括了關於現代制度的殖民地起源的新的案例研究。此外,該章還有關於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創造性破壞」的概念的新的案例研究,包括歷史的和最近的應用。 ●第9章以對經濟周期事實的更深入的討論為開始,引進短期經濟波動的題目。 ●第12章有關於「不可能三角形」——允許資本的自由流動、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和固定匯率的不能同時存在——的新的一節,包括關於中國貨幣辯論的新的案例研究。 ●第15章有一個完全更新的關於財政政策前景的案例研究和關於稅收如何影響激勵的新的參考資料。 ●第16章包括了一個新的關於行為經濟學對提高儲蓄的政策可以提出什麼意見的案例研究。 ●第17章是關於股票市場的其他觀點的新增的一章,討論了有效市場假說和凱恩斯關於選美的比喻。 ●第19章有一個新的案例研究,概括了連鎖超級市場的菜單成本的大小的研究。 在評估我所做的所有變動和所考慮的許多其他問題時,我都把簡潔性的好處牢記在心。根據我當學生的經歷,我知道長篇巨著更不容易被閱讀。我寫作本書的目標是用盡可能最少的詞彙提供一本最清晰、最時新而又最容易閱讀的宏觀經濟學教程。
⑸ 曼昆的宏觀經濟學第六版好還是第五版好
第六版沒讀過 應該沒多大區別 就是在舉例上用的資料更新了
如果剛接觸經濟學的話 最好再搞本老薩的經濟學配合著讀
不然你光看曼昆的可能看了就忘了 其實這本書是很好的
⑹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第六版和第七版有什麼區別
1、參考資料不同:
第七版第三章增加了參考資料:「金融系統、市場、中介與2008年和2009年危機」,第九章新增了關於休謨的貨幣理論作為參考資料。
2、書籍可讀性不同:
第七版它以學生在前面各章節和以前課程所看到的所學到的思想作為基礎,讓學生見識到研究和政策前沿的思想,更加易懂。
3、涉及案例數量不同:
第七版相對於第六版大幅更新了「新聞摘錄」「案例研究」等專欄,例如增加了以碳稅來應對氣候變化、網路經濟等新話題。
(6)宏觀經濟學曼昆第六版擴展閱讀:
《經濟學原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 人們是如何決策的。這其中包括四個原理:
原理一,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此原理典型的注釋 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得到某個你喜歡的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個喜歡的東西,因此,作出決策要求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或者幾個目 標之間有所取捨。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的重要,因為人們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選擇,才能作出良好的決策。
原理二,一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當作出任何一項決策時,決策者應該認識到伴隨每一種可能的行動而帶來的機會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生活中許多決策,涉及到對現有行動計劃進行微小的增量調整,經濟學界稱這些調整為邊際變動。在許多情況下,個人和企業通過考慮邊際量,將會作出更好的決策。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行動。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由於人們通過比較成本與收益作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收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項政策時,不僅應該考慮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激勵發生作用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它將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⑺ 求曼昆宏觀經濟學 pdf版 第六版或者第七版
http://pan..com/s/1eQdBnG2
⑻ 曼昆宏觀經濟學該看第六版還是第七版呢,哪一版好呢
我再看第五版。。書面上的說明是最基礎和最核心的內容。內容縮減了1/3。450頁我打算看完這本把基礎知識看了再看一本全面的。也不知道看哪本呢
⑼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六版和第七版哪個好區別在哪
兩版我都有
事實上只要David Hume的價格鑄幣流動機制必須搞懂之外其他都是通讀就行..
⑽ 《經濟學原理》曼昆 第六版 上下冊
我生長在一個經常在飯桌上討論政治問題的家庭中。對解決社會問題各種方法的擁護與反對引起了熱烈的爭論。但在學校里,我被科學所吸引。政治問題看來是模糊的、不連貫的和主觀的,而科學是分析的、系統的和客觀的。當政治爭論喋喋不休地進行時,科學取得了進步。
大學一年級的經濟學原理課程使我看到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經濟學結合了政治學和科學的優點。它是一門真正的社會科學。它的主題是社會的——人們如何選擇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相互交易,但它以科學的冷靜來研究這個主題。通過把科學方法引人政治問題,經濟學力圖對所有社會面臨的基本挑戰作出推動。
我寫這本書的動機是希望把我第一次學習經濟學課程時的興奮的感覺傳遞給讀者。經濟學是門只要掌握了其中一些知識便能發揮很大作用的學科(學習物理學或日語之類的課程就不能這樣說)經濟學家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思考世界,其中許多內容可以在一兩個學期內學完。本書的目的是把這種思維方式盡可能廣泛地傳達給聽眾,並使讀者能夠理解他們周圍的許多事情。
我堅定地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經濟學所提供的基本思想。普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讓人們更多地了解世界,以便使他們成為好公民一一經濟學的學習和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一樣是服務於這個目的的。因此,寫一本經濟學教科書是一種極大的榮譽和職責。這也是經濟學家得以促進ZF更健全、未來更繁榮的一種方法。正如偉大的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所指出的:「如果我能寫一國的經濟學教科書,我就不管誰制定該國的法律或者准起草高深的條約。」
所有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教導說,資源是稀缺的,但很少有教科書的作者想到,學生的時間也是這些稀缺資源之一。我力求避免那些干擾學生關鍵課程的無用修飾與冗長細節來尊重時間的稀缺。我希望這本書寫得恰如其名(經濟學原理》的「原理」二字。
為了提煉出經濟學的精華我必須考慮,對學習入經濟學課程的學生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我努力把自己放在經濟學初學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標是強調學生應該,而且也會發現經濟學中有興趣的內容。
本書把較多篇幅用於應用於政策,而把較少篇幅用於正規的經濟理論。例如,在學生學習了第四到第六章市場供求理論的內容之後,在第七到第九章中就可以直接用這些工具去考慮我們的社會所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為什麼自由市場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賦稅如何干擾市場機制?誰是國際貿易的贏家和輸家?這些問題與學生聽新聞和來自他們生活中的關注與興趣相輔相成。
在全書中我盡可能經常地回到應用與政策問題。大部分章節容納了說明如何運用經濟學原理進行「案例研究」的內容。此外「新聞摘錄」欄提供了報紙摘錄,說明經濟學思想如何解釋社會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我的希望是,學生在學完人門的經濟學課程之後,能從一個新的角度和更有見解地思考新聞故事。
本書涵蓋了作為經濟學人門課程所需要的中心的所有題目,但這些題目並沒有總按傳統的順序安排。了解書中的內容需要迅速地瀏覽全書的題目。
第一章「經濟學十大原理,引導學生進入經濟學家的世界觀。本章預先介紹了在整個經濟學中反復出現的一些重要思想,例如機會成本、邊際決策、激勵的作用、貿易的收益,以及市場配置的效率。在全書中,我經常提到第一章的經濟學十大原理,以提醒學生,這些原理是大多數經濟分析的基礎。
第二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考察了經濟學家如何研究他們的研究領域。本章討論了假設在形成理論中的作用,並介紹了經濟模型的概念。本章還討論了經濟學家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本章的附錄簡單復習了如何使用圖形,以及圖形如何被誤用。
第三章「相互依賴性與貿易的好處」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個人要與其鄰居貿易,以及為什麼一個國家要與其他國家貿易。經濟學的大部分內容是關於市場力量如何協調經濟中發生的許多個人的生產和消費決策的。作為這種分析的出發點,學生在本章中知道了為什麼專業化、相互依賴和貿易會有利於每一個人。
以下三章介紹了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工具。第四章「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提出了供給曲線、需求曲線和市場均衡的概念。第五章「彈性及其應用」介紹了彈性的概念,並用它分析三個不同市場上的事件。第六章「供給、需求與ZF政策」用這些工具來考察租金控制和最低工資法這類價格控制,以及稅收歸宿。
第七章「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用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的概念擴大了供求分析。本章從提出消費者支付意願和需求曲線之間的聯系以及生產者生產成本和供給曲線之間的聯系開始,然後說明市場均衡使生產者和消費者剩餘之和最大化。因此,在本書中學生較早地了解到市場配置的效率。
以下兩章把生產者和消費者剩餘的概念運用到政策問題中。第八章「應用:稅收的代價」說明為什麼稅收引起無謂損失。以及是什麼決定這種損失的大小。第九章「應用:國際貿易」考慮了誰從國際貿易中受益。誰受損,並提出了有關保護主義政策的爭論。
在考察了為什麼市場配置通常是合意的以後,本書又考慮ZF有時可以如何改善市場配置。第十章「外部性」解釋了污染這類外部效應如何會使市場結果無效率。本章還討論了這些無效率可能的公共與私人解決方法。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資源」考慮了當國防這類物品沒有市場價格時產半的無效率。第十二章」稅制的設計」描述了ZF如何籌集支付公共物品所必須的收入。本章提出了美國稅制的制度背景,然後討論了效率和平等目標如何在稅制設計中起作用。
以下五章考察了企業行為和行業組織。第十三章「生產成本」討論了包括在企業成本中的內容,並介紹了成本曲線。第十四章「競爭市場上的企業」分析了價格接受企業的行為,並得出了市場供給曲線。第十五章「壟斷」討論了作為市場上推一賣者的企業的行為。本章還討論了壟斷定價的無效率、可能的政策反應,以及壟斷者實行價格歧視的努力。第十六章「寡頭」包括只有幾家賣者的市場,並把因犯的兩難處境作為解釋戰略相互作用的模型。第十七章「壟斷競爭」考察有許多提供相似而不相同產品的賣者的市場行為。本章還討論了有關廣告效果的爭論。
以下三章描述了在工資與物價有伸縮性的長期中實際經濟的行為。第二十四章「生產與增長」考察不同時期與國家生活水平差別巨大的決定因素。第二十五章「儲蓄、投資和金融體系」討論了我們經濟中的各種金融機構,並考察了這些機構在配置資源中的作用。第二十六章「自然失業率」考慮失業率的長期決定因素,包括最低工資法、工會的市場勢力、效率工資的作用,以及尋找工作的影響。
在討論了實際經濟的長期行為之後,本書轉向貨幣與物價的長期行為。第二十七章「貨幣制度」介紹了經濟學家的貨幣概念以及中央銀行在控制貨幣量中的作用。第二十八章「通貨膨脹:原因與成本」提出了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聯系,並討論了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以下兩章提出了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第二十九章「放經濟宏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了儲蓄、投資與貿易金額之間的關系。名義和實際匯率之間的區別,以及購買力平價理論。第三十章「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提出了古典的國際物品與資本流動模型。這個模型說明了各種問題,包括預算赤並與貿易赤字之間的聯系,以及貿易政策的宏觀經濟影響。
在第二十四章到第三十章中充分論述了長期經濟理論之後,本書把注意力轉向解釋圍繞長期趨勢的短期波動。第三十一章「總需求與總供給」從關於經濟周期的一些事實開始,並介紹了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第三十二章「貨幣和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解釋了決策者如何可以用他們掌握的工具來移動總需求曲線。第三十三章「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解釋了為什麼控制總需求的決策者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的交替關系。本章考察了為什麼這種交替關系存在於短期中,為什麼它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移動,以及為什麼在長期中不存在。
本書的結論是第三十四章「宏觀經濟政策的五個爭論問題」。這最後一章考慮決策者面臨的五個爭論問題:在對經濟周期作出反應中政策積極主義的適當程度,在運用貨幣政策中規則與相機抉擇之間的選擇,實現零通貨膨脹的合意性,平衡ZF預算的重要性,以及為了激勵儲蓄進行稅收改革的需要。對每個問題,本章都提出了爭論雙方的觀點,並鼓勵學生作出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