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每一年都要學政治經濟學嗎
只有大一上學期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專業的話還要在下學期學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❷ 大學政治經濟學怎麼學
我覺得你首先盡量讓自己對政治經濟學這門學科感興趣,這樣學起來就有動力了(那些生疏的名詞是多麼能夠激發我的學習動力哇~而且學會了這些東西可以使我知識淵博~)。。。如果你真的喜歡上了這門課,那你自然而然就會想辦法弄懂那些名詞概念是啥意思,以及概念間的邏輯關系是怎麼回事,而且很容易就記住了。
如果你實在是木有興趣的話就。。。首先一定要把那些概念以及它們的含義都理解(這應該不難做到,多看書),慢慢的加以應用你肯定就會深刻地理解這些概念,到哪個時候每個概念的含義你都會倒背如流,這樣考試咋樣都考不差。所謂加以應用一方面是你們課本上的論述題一定要親自思考。比如書上論證一個命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或者,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著一切經濟關系的性質和特點你都要嘗試著理解為什麼是這樣,不要得過且過,僅僅背結論。這樣你思考的多了你就可以自己分析問題了(當然你對各種概念肯定會很熟)。
不提倡死記硬背~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結論。
還有就是如果你真的喜歡政治經濟學,那不要僅僅局限於課本以及歷史唯物主義。像《國民財富性質與原因的研究》這樣的經典著作也要多多涉獵。那個時候,考試什麼的都是小菜了。
一定要多思考哦~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大學政治經濟學有關問題
1.平均利潤率是部門之間競爭形成的.是指社會各部門利潤率的一種平均化趨勢.其公式是:平均利潤率=全社會利潤總額/社會總資本.平均利潤是指按照平均利潤率而獲得的利潤.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是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
平均利潤是利潤轉化而來的,利潤是剩餘價值轉化而來的.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剝削關系被掩蓋;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進一步掩蓋了剝削關系.2.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宏觀經濟管理體制,經歷了一個由市場進行自動調節的自由放任,到在市場調節基礎上逐漸加強國家干預的過程。
過去我們曾經認為,社會主義有計劃,資本主義無計劃,資本主義存在著無政府的市場競爭,而這正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這種認識顯然是無知或偏見。不久前,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麼一談市場就是資本主義,只有計劃才是社會主義?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嘛。……好象一談計劃就是社會主義,這也是不對的,日本就有一個企劃廳嘛,美國也有計劃嘛。」(《鄧小平文選》第三卷203 頁)又說:「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制。資本主義就沒有控制,就那麼自由?最惠國待遇也是控制嘛!」(《鄧小平文選》第三卷364 頁)本文擬就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國家干預做一些粗略的研究和探討,以對社會化大生產經濟管理的科學規律有更深入的認識。
一、凱恩斯主義和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潮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國家干預的思潮產生於本世紀30年代。而在這之前,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則是自由競爭的天下,是遵循著資產階級古典經濟鼻相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行事的。亞當?斯密是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資產階級經濟思想的代表,他的基本思想就是強調經濟自由。他認為人是理性的,是專為自己打算的,是受自我利益驅使的,如果任憑每個人都追求自我利益,也就是促進了社會利益。政府不應干預個人追求自我利益的慾望,而應當遵循一種自由放任政策。他竭力反對政府幹預經濟,認為「干預本身就是壞事」,主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認為市場機制就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調節著整個社會的供求關系,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正是這樣,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資產階級沒有宏觀經濟學,只有微觀經濟學,資本主義經濟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
但這種「看不見的手」可使資本方義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論很快就受到了挑戰。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私人競爭很快被私人壟斷、股份公司、 跨國公司所代替, 競爭無序化導致了不斷出現的危機。1929年的大危機,使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思想和理論,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的國家對經濟干預的理論和思潮也就應運而生。
凱恩斯,美國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家。早年主要從事貨幣理論和政策研究,提出用通貨管理穩定物價和生產水平,通過調節信貸特別是調節利率來維持儲蓄和投資的平衡以穩定價格和經濟活動水平。20年代中期開始從自由放任主義的傳統觀點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主張。1936年發表他最重要和影響最大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失亞和經濟危機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和國家全面干預經濟的主張,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如國家直接進行投資、增加公共開支、政府采購、對資本家實行補貼、降低利率、壓低實際工資以刺激私人投資,主張赤字財政、通貨膨脹,還主張擴大消費、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實行對外擴張等。他的這種理論被稱為凱恩斯主義,二戰後成指導思想。
凱恩斯主義的出現,有其深刻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原因,亦即社會化大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和國家壟斷資本的產生。做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式代表的國家,在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中凌駕於個別的、私人的壟斷資本之上,同時也必然承擔個別壟斷資本無法承擔的,但作為社會再生產正常運轉必須承擔的任務,在社會范圍內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進行協調,以此為壟斷資本的總利益服務。當資本主義處於自由競爭時期,社會對這種宏觀控制需求不強,國家也沒有掌握足夠強大的資本實現這種控制,而當它進入國家壟斷之後,這種要求和這種可能都具備了。
凱恩斯主義之後,還出現了後凱恩斯主義,用來彌補凱恩斯主義的不足。許多資產階級著名政治家,也都是國家干預的著名人物,如法國總統戴高樂、美國總統羅斯福、法國總統密特朗等,都有相應的理論和政策。這樣就形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國家干預的思潮,這種思潮方興未艾。當前在美國,被稱之為「柯林頓經濟學」的經濟政策方法就是堅決用「行動主義」代替「放任自流」,加強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柯林頓在其總統經濟報告中說:「美國是靠變革而繁榮的……但是我們這個國家在太長的時間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為此,柯林頓的「行動主義」,使政府部門介入經濟生活,如首次在白宮成立了與國家安全委員會並行的國家經濟委員會,統籌和協調美國經濟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在柯林頓所制訂的國內短期計劃和中長期計劃都貫穿著政府幹預的思想,並且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對凱恩斯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和理論,應予正確和公正的評價。一方面,這種思想和理論具有鮮明的資產階級性質,是為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服務的;另一方面,我們還應看到它們還有對資本主義經濟,對社會化大生產的規律有它科學認識的一面。當他們在幻想用國家干預消除資本主義的矛盾時,他們的主張是庸俗的和幼稚的,而它們的國家干預的思想和某些具體手段和措施,還有其真理性和科學性,較之放任自由的思想,是對於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新的和深入的認識,具有某種普遍意義。
二、國家干預的方式和手段
我們所說的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國家干預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前提,亦即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其基本經濟體制,其基本經濟機制是市場調節,國家干預是以市場調節的輔助手段出現和存在的。
以市場調節為前提和基礎,國家干預是採用多種方式和手段進行的。由於各個國傢具體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條件的不同,以及各國所繼承的歷史遺產的不同,國家干預的手段和方式也各有差異。但總的說來,他們都是不同程度地利用國家的集中權力,發揮國家有關部門管理經濟的職能,藉助於行政和經濟杠桿的作用,運用計劃、政策、法令、金融、稅務、財政、價格、投資等手段,對經濟進行干預和調控。這些手段和方式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國家計劃
國家計劃不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國家干預方式,但卻是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干預比較重要的方式。它是在二戰後發展起來的。戰前,資本主義國家實行自由放任的自由競爭體制,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不斷出現的經濟危機使這種體制受到嚴重的挑戰,而戰後又都面臨著重新整頓經濟和克服資本主義經濟的痼疾的問題。在國家干預思潮的影響下,一些國家的政府先後實行國家計劃,如法國、日本、荷蘭、英國、比利時、瑞典、挪威、義大利及聯邦德國等國家。其中以法國和日本為最典型,制定計劃最早,國,還逐漸發展起比較完備的計劃化理論,形成了被稱作「第三道路」的市場和計劃並行的管理方式,在資本主義的計劃化方面十分值得重視。
法國在1945年在戴高樂的創意下,由法國計劃化創始人讓?莫內提出了戰後第一個國家經濟計劃《關於現代化與裝備計劃》,標志著經濟計劃化的開始。戴高樂認為,計劃「關系全局,規定目標,安排輕重緩急的次序」;「計劃能補償自由的缺點,而同時不使它失去優點」;「計劃是杠桿,能把我們的企業界推動起來,能迫使他們實現高產,引導各企業聯合起來,帶領他們參加國外競爭」。自此以後,法國共制訂九個全國性計劃,並把全國計劃和局部計劃,中期計劃和短期計劃互相結合,一直到現在。法國的計劃化對於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地區經濟結構和對發展農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日本在二戰後,經濟經過初期整頓和恢復後,開始制訂和執行具有指導性的經濟計劃。1951?1955年,先後制訂了部門經濟發展計劃,如《鋼鐵第一次合理化計劃》、《汽車合理化三年計劃》、《煤炭合理化三年計劃》、《電源開發五年計劃》等。自1956年開始又制訂了全國性計劃,如《經濟自立五年計劃》、《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其中以《國民收入倍增計劃》(1961?1970)為最著名。該計劃是池田內閣根據經濟學家、經濟高速增長派代表人物下村治的理論編制的。該計劃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切實有效地結合日本經濟發展實際制訂的,再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視,效果極佳,僅用了6 年的時間即完成計劃的基本目標,成為使日本實現現代化起了重大作用的計劃。
法國、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的計劃具有如下兩個突出特點。一是計劃的指導性而非指令性,國家制訂的計劃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和預測重在制訂宏觀目標,它對於私人企業沒有約束性和強制性,即使對於國家公共事業也不強求其必須按計劃行事。計劃是預測為引導手段,使經濟按協調發展的要求,滿足國家的整體需要。計劃的指導性並非放任自流,而是通過金融、稅收、價格等手段,誘導企業按計劃辦事。其次是計劃的協商性。法國和日本等國都有制訂計劃的專門機構,參加者以政府官員、企業主代表、工會代表為主,進行充分的協商,這種民主性和群眾性,保證了計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讓?莫內說:「沒有法國人民參加,就不可能改造法國經濟,我們說的人民指的不是抽象的實體,而是工會、工業家、政府和將來參加執行現代化和裝備計劃的人。」(《法蘭西手冊》1977年第181期第18頁)經過充分協商, 使計劃成為提高企業家需求預期的一種手段,也更容易為不受計劃制約的企業所接受。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又充分採取各種經濟杠桿的作用,達到國家干預和宏觀調控的目的。
(二)經濟立法
經濟立法是國家干預的另一種手段和方式。國家通過經濟立法規定社會經濟生活的各種准則,使企業活動規范化和有序化,使企業按政府希望的方向發展。據統計,日本現行法規大約有11000多件, 其中大部分是經濟法規。如為建立工業標准化體系,1949年制訂了《工業標准化法》,為推動老企業的改造和生產技術的提高,1952年制訂了《企業合理化促進法》,此外,如《加工機械試驗研究補助金制度》、《新技術開發貸款制度》、《中小企業現代化技術開發制度》、《機械工業臨時措施法》、《電子工業臨時措施法》等等,對日本工業的現代化起了巨大作用。日本的經濟法規都規定為達到一定目的目標,目標一旦達到,該法律就宣布無效,再以新的經濟立法解決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美國政府對經濟的管理也多通過經濟立法進行。大致分為五類:1.為整個經濟制訂的法律,如充分就業法、稅法等;2.為某些具體行業制訂的法律和條例,如銀行法、能源法和各種工業標准條例;3.處理企業與企業間關系的法律,如反托拉斯法;4.處理僱主和雇員之間關系的法律,如勞資關系法、最低工資法等;5.保障社會利益的法律,如環境保護法、消費者安全法等。通過上述法律和條例,為工農業生產和其他行業發展創造條件,或對企業發展中產生的問題進行限制,對企業的經濟行為進行規范。
(三)經濟政策
比起立法來,政策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對經濟干預的機能更強。經濟政策主要用於對經濟發展和經濟活動進行調控,更多地使用經濟杠桿的調控作用,包括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價格政策、投資政策和關稅政策等等。日本政府為了鼓勵企業發展,解決自有資金不足問題,不斷降低國家銀行貸款利率。為了發展新的工業部門,政府規定了更低利率,甚至採用免除利息的措施。如電力、電子、石油等工業,多年來的貸款利率都只有6.5%,比一般利率低得多。其次,對工業實行減免稅政策。日本工業企業所繳納的稅款只是國民生產總值的21%。對企業的減免稅措施多樣,如縮短主要產業設備折舊期限,對出口貿易損失預備款採取免稅措施,對繼承財產緩征稅款等。1947年,日本政府對大企業的減稅率為42.1%,用稅收政策對大企業進行扶植。新興工業部門的企業在減免稅方面得益更多。美國通過稅收政策和聯邦儲備銀行的金融信貸政策控制經濟發展速度,如增減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緊縮和放鬆銀根,直接影響投資、生產和消費的增長速度。美國州和地方都有徵稅的權力,因而他們就可以採用降低稅率的辦法吸引工商企業到本地區投資,以發展本地區經濟和擴大就業,還可以通過提高和降低利率的方法改變本地區經濟發展重點和投資方向。
(四)總統的年度經濟報告或咨文
美國在國家干預方面,同法國、日本具有迥異的特點,即其雖重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但沒有形成連續、穩定的計劃化辦法,雖有計劃,但不穩定,不連貫,取而代之的是總統的年度經濟報告或咨文。總統每年都要向國會提出經濟報告或預算咨文,有時還要作一些特別的咨文。這些報告和咨文,一般都對以後一年或數年中政府優先考慮的問題做出安排,國家以此引導和控制重要的經濟行為,特別是對稅收和財政作出安排,保證國家財政用於合理的支出,對經濟的發展進行干預。
(五)政府投資和政府采購
象美國這樣的基本上不實行計劃化的國家,國家為了實現其目標,在各種干預手段中政府投資和政府采購起著十分巨大的作用。政府可以把巨大的財政力量投向國家重點發展的地區、部門和產業,對整個經濟發展起導向作用。此外,政府通過采購影響部門和行業的發展方向。 1978年,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的采購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0.3%。 聯邦政府的采購費用大部分用於國防工業和尖端工業,大大促進了國防工業、航天工業以及與之相關的電子、化工、橡膠、冶金等行業的發展,刺激企業的投資和生產。
(六)國家控制以中央銀行為中心的金融機構,對經濟實行有效調控
貨幣金融政策是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國家對金融機構的集中控制非常重要,為此國家必須建立和控制中央銀行。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的中央銀行屬於國家銀行,只有美國聯系儲備銀行較特殊,既非國家出資,亦非私營,而是由參加儲備系統的銀行認股。但盡管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組織形式不同,構成成分有差異,但都是置於政府的管理與監督之下,其領導人由國家任命,制訂或參與制訂貨幣金融政策,成為國家最高金融管理機構,並以中央銀行為首形成統一管理的要求。這樣,國家就可以把貨幣金融調控手段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提高調控的效力,通過它制訂國家貨幣金融政策、信貸政策、利率政策,以及管理外匯和國際金融業務,成為調節整個國家經濟的中心環節。
資產階級國家的經濟干預當然不止這些,如國家向社會提供經濟報告、發布經濟信息和經濟預測、國家及時調整外貿政策、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提高本國經濟在世界市場的競爭能力,如此等等。
三、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評價和啟示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一)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國家干預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資本主義對國家的經濟管理經歷了一個由自由放任到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並行階段。國家干預乃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既體現了社會大生產對管理的需要,同時又是人們對社會化大生產經濟規律的深入認識的結果。
(二)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國家干預,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管理體制的一種補充和完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的主體是市場經濟,即市場對社會資源的配置起基礎性的調節作用。經濟運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企業都是能夠自行積累和自主經營的獨立經濟實體,市場競爭是其存在的條件和發展的動力。市場機制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但單有這一隻手還不能有效地管理國家經濟。在市場機制的條件下,每個獨立活動的企業都以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涉及到社會整體利益和國家全局發展的經濟活動常常被冷落。每個企業在宏觀經濟環境中,由於受視野、信息來源和處理信息能力的限制,也常常會產生失誤,個別企業甚至會為自身利益,損害國家和整體的利益,如此等等,於是國家對經濟的宏觀干預就不可避免,這就出現了另一隻手「看得見的手」。國家干預是市場機制的必要補充,它既彌補了市場機制的不足,同時又會使市場機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三)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國家干預的理論,是資本主義經濟管理實踐的產物,它既總結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管理實踐的經驗,也總結了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管理實踐的經驗,如凱恩斯主義、後凱恩斯主義、以及以美國經濟學家裡昂惕夫、端典經濟學家米爾米達、法國經濟學家馬塞為代表的市場調節和計劃調節的二元調節理論等等。雖然他們都是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但他們的理論也具有一定的科學的性質。因為資本主義的經濟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因此他們的管理理論也不能不反映社會化大生產的某些規律和要求,不能一概斥之為資本主義而加以抹煞,而應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吸取其合理的東西並加以借鑒。鄧小平說:「社會主義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如法國的計劃化的理論與實踐,就很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們在制訂計劃時特別重視協商,充分「發揚民主」與走「群眾路線」,而在制訂和執行計劃時,又有一套非常完備的機構,包括協商機構、規劃機構、決策機構、咨詢機構和審議機構,以確保計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再如日本,他們曾按照經濟發展的要求,就某些經濟部門在一定時期的中心任務制訂專項計劃,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也很有借鑒意義。
(四)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管理,由自由放任到逐漸加強國家干預的歷史,說明社會化大生產既要市場調節,又要政府幹預。市場是社會化大生產經濟調節的基本機制,因為生產是以消費為前提的,而市場集中反映社會的供求關系,因此市場應是社會化大生產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它既有微觀效益,又具有宏觀效益。但市場的宏觀效益是以微觀效益為基礎的,即它是以參加市場競爭的每個企業的微觀調節達到的,因此市場調節也就是有不足之處,它不是一種宏觀視野下的宏觀調節。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做為社會代表的國家,就必然地要承擔起這種責任,進行「二次宏觀調節」。這種宏觀調節當然主要還是以利益驅動原則、以經濟杠桿為手段進行的,使「二次宏觀調節」同市場的宏觀調節協調。它是軟性的,而不是硬性的;是指導性的,而不是指令性。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又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兩個機制的重要性。所有這些進一步證明了鄧小平關於市場和計劃都是經濟手段的論斷的正確性。
(五)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國家干預,在相當大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其顯示出巨大的活力。但由於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的限制,它的國家干預常常受到私人利益的牽制,因而較難充分發揮其干預的作用。改革開放後我國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於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因此其國家調節就可以較資本主義國家更為有效。3. 第一,要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
第二,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三,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健全以間接手段為重的宏觀調控體系。
第四,建立以按勞動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製度。
第五,建立健全的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4.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對要素收入,財產收入和政府的初次分配收入進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各機構部門之間進行的,一個部門的再分配收入必然等於另一個部門的再分配支出,如果把國外作為一個機構部門處理,則國民經濟所有部門的再分配收入恰好等於在分配支出。通過在分配,會影響收入在各個部門的結構,而不能使收入總量得到增加。
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經常性再分配;另一種是資本再分配。經常再分配是對現期收入進行的分配,分為收入稅和經常轉移兩部分。5.(1)相對剩餘價值是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產生的剩餘價值.
(2)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以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條件.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就必須降低勞動力價值.而勞動力價值是由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構成,因而就需要提高生活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及與生活資料生產有關的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可見,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以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前提的.
(3)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首先是從個別企業開始的,個別企業資本家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是為了追求超額剩餘價值.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導致其它資本家為此目的開展競爭,從而提高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因此,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在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的.6.產權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它包括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的屬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產權具有經濟實體性、產權具有可分離性、產權流動具有獨立性。產權的功能包括:激勵功能、約束功能、資源配置功能、協調功能。以法權形式體現所有制關系的科學合理的產權制度,是用來鞏固和規范商品經濟中財產關系,約束人的經濟行為,維護商品經濟秩序,保證商品經濟順利運行的法權工具。
❹ 我想報考東北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生,我是大學的專業不是政治經濟學,請問,本科政治經濟學都有那些專業課程
hLQ考試本來就不是一場智力的對比,而是一場毅力的比較,堅持的人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整理的資料給您
你需要的,我剛好有,還是今年最新的,需要的話可關注、gong眾浩:易思課考研 東西很全的 。
.
.
.
.
.
.
.
.
.
.
即且與蝁遇於疃,蝁褰首而逝,即且追之,蹁旋焉繞之,蝁迷其所如,則呀以待。即且攝其首,身弧屈而矢發,入其骯,食其心,嚙其晵,出其尻,蝁死不知也。他日行於煁,見蛞蝓欲取之。蚿謂之曰:是小而毒,不可觸也。即且怒曰:甚矣,爾之欺予也!夫天下之至毒莫如蛇,而蛇之毒者又莫如蝁
❺ 大學政治經濟學考試重點
考試大綱
1、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2、物質資料生產和社會生產方式
3、商品和價值
4、貨版幣與信用
5、資本和權資本運動
6、信用制度與虛擬資本
7、社會再生產
8、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
9、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
10、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11、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關系
12、當代西方資本主義
1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
1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與消費
1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源配置方式
16、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和現代企業制度
17、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的宏觀調控
18、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關系
19、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20、當前熱點經濟問題
考試題型
1 解釋下列經濟范疇
2簡答題
3論述題
參考書目
政治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 第4版
政治經濟學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宋濤 第8版
❻ 政治經濟學專業的大學排名
政治經濟學專業排名先後依次為: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四川大學。你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並結合各學校往年招收分數等考慮報考哪個大學。
❼ 中國哪些大學有政治經濟學碩士專業
(10001)北京大學
(10002)中國人民大學
(10011)北京工商大學
(10027)北京師范大學
(10034)中央財經大學
(10038)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10052)中央民族大學
(10053)中國政法大學
(80000)中共中央黨校
(80201)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10055)南開大學
(10065)天津師范大學
(10068)天津外國語大學
(10069)天津商業大學
(10070)天津財經大學
(10075)河北大學
(10094)河北師范大學
(11832)河北經貿大學
(10108)山西大學
(10118)山西師范大學
(10125)山西財經大學
(10126)內蒙古大學
(10135)內蒙古師范大學
(10139)內蒙古財經學院
(10140)遼寧大學
(10145)東北大學
(10165)遼寧師范大學
(10166)沈陽師范大學
(10173)東北財經大學
(10183)吉林大學
(10200)東北師范大學
(10207)吉林財經大學
(89622)中共吉林省委黨校
(10212)黑龍江大學
(10213)哈爾濱工業大學
(10231)哈爾濱師范大學
(89623)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10246)復旦大學
(10247)同濟大學
(10270)上海師范大學
(10272)上海財經大學
(10280)上海大學
(87903)上海社會科學院
(10284)南京大學
(10285)蘇州大學
(10319)南京師范大學
(10320)徐州師范大學
(10327)南京財經大學
(89632)中共江蘇省委黨校
(90021)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10335)浙江大學
(11482)浙江財經學院
(89633)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10357)安徽大學
(10378)安徽財經大學
(10384)廈門大學
(10386)福州大學
(10394)福建師范大學
(10403)南昌大學
(10404)華東交通大學
(10410)江西農業大學
(10414)江西師范大學
(10422)山東大學
(10456)山東經濟學院
(11065)青島大學
(11822)山東財政學院
(89637)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10459)鄭州大學
(10475)河南大學
(10476)河南師范大學
(10477)信陽師范學院
(10484)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10486)武漢大學
(10487)華中科技大學
(10488)武漢科技大學
(10511)華中師范大學
(1052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0524)中南民族大學
(89642)中共湖北省委黨校
(10542)湖南師范大學
(89643)中共湖南省委黨校
(10558)中山大學
(10559)暨南大學
(10574)華南師范大學
(10590)深圳大學
(88901)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89644)中共廣東省委黨校
(10593)廣西大學
(10602)廣西師范大學
(10589)海南大學
(10635)西南大學
(10637)重慶師范大學
(89655)中共重慶市委黨校
(10610)四川大學
(10636)四川師范大學
(10638)西華師范大學
(10651)西南財經大學
(10656)西南民族大學
(89651)中共四川省委黨校
(10657)貴州大學
(10671)貴州財經學院
(10673)雲南大學
(10681)雲南師范大學
(10689)雲南財經大學
(10697)西北大學
(10698)西安交通大學
(10718)陝西師范大學
(10719)延安大學
(10726)西北政法大學
(89661)中共陝西省委黨校
(90022)西安政治學院
(10730)蘭州大學
(10736)西北師范大學
(10741)蘭州商學院
(10749)寧夏大學
(10766)新疆財經大學
❽ 大一政治經濟學怎麼學好
(學習篇1)1。大一要學好的科目只有兩門:一門微積分,一門英語。2。大一進去時不要急著加入若干社團,學生會呀什麼的,不是說不讓去,而是要掌握度,因為去學生會工作對學習是有很大影響的。比如說學生會要辦個什麼事情,那說讓你曠課你就得曠課。要學會掌握度。3。外地的學生可以利用大一的時候多出去走走,因為只有大一有那麼多時間和心情。4。充分利用舊書,從舊書市買或者找同鄉的學長借。學長都是很愛護DDMM們的!而且很多,書沒必要買的,比如什麼毛思,馬經,軍事學之類的。5。盡量別掛科!(其實這點不用我說的)6。重視大一的一輪選優!不僅能得很多好處,還會有很多錢!7。大一的時候少打點牌,雖然這會是你們上學期唯一的休閑方式。到了下學期,大一的學弟們就該要多往網吧竄了。8。利用大一的時間,比如選修課,英語課上多交些朋友!9。要養成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雖然此後幾年你會越來越不規律,但你要是大一都不規律的話你不覺得大學這四年過得太頹廢了嗎?10。現在是大學了,最好是利用大學假期出去打個工,或者出去走走,接觸一下社會是很必要的。要找工作的話一定要去勤工辦!11。大家還記得「大學自習室」吧,大一就是你們體驗「佔座」的絕好時機,絕對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12。大一學會和老師搞好關系!(學習篇2)1.大一的學習特別重要。第一學期往往能夠決定你大學生涯整個的走向。2.大二可以輔修,前提是有基點的要求,另外轉系、轉專業也離不開基點。第一學期都是基礎課,很難獲高分,學習不太認真掛科率是最高的。(名詞解釋,「掛科」=「唔及格」)3.大學不是付出的越多回報越多,很用功的學生未必能獲得更高的基點。大一掛科意味著以上的種種機會全部丟失。4. 大學的學習對作弊抓的不是很嚴,最多老師提醒你要注意。5.學慣用功的學生會覺得不公平,但是這就是大學,你可以抱怨但很難改變什麼。6。基點的作用。用句最簡單的話說「在大學里基點就是一切」7.大學四年中,前3年的基點是有用的,學習好基點高的人找到的工作就是要比基點低的人好。8.大學的學習和高中很不一樣,基本上不需要輔導書,最多一本足矣。9.大學課程「在多而不在於精」3年高中數學、物理大學只要半個學期就能上完。所以,考試的目的在於檢測你是否知道而不是精通。10.白天教室有課可以去圖書館,找個ggmm坐對面,提神、養眼。11.大學上課往往都是大課,坐在後面往往看不清。最好的佔位方法就是早點起床去佔位。12大學的生活還是很豐富多採的,學習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大家可以適當調節:堅持上課,偶爾翹課,每天課後平均1-2個小時學習;考前增加一倍時間,1-2個小時玩游戲,1個小時運動,學習成績中上,可每年3等獎學金。13.假期就是用來休息的,不要在放假的時候把很多書帶回家。14.剛進大學不知道自己適合學什麼,不管你喜不喜歡本專業,你都要埋頭苦幹,都要認真學。如果你墮落,即使有轉專業的機會,也輪不到你。成績還是很重要的。15旁敲側擊聯系老師手機號碼,因為在考試前,老師公布的辦公室電話多半占線,而且手機不會透露。平時就要積累。16.上課時認真聽講的人請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便於老師認識你。翹課的請打游擊,防止老師認識你。17.開學那天,一些新生會顯得很特別很出挑,不過請謙虛一些。身懷絕技的高人比比皆是。18基點簡單來說就是成績,大學考試和中學不同,不給分數,只給等級,分為5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優(分數>=90)基點5良(分數>=80,<90)基點4中(分數>=70,<80)基點3及格(分數>=60,<70)基點2不及格(分數<60)基點1每學期的平均基點就是各門課基點乘以該門課的學分之和除以總的學分。(學習篇3)1.大一入學時最好在短時間里把班級里同學都認識一遍,搞好關系,到考試將至之時,你就知道這是多麼有用了。(有些同學的筆記是非常清晰的)2. 大一翹課是經常的事,被點到缺席時應學會找理由哦,這是一門必修課。因為大學生不是每節課都必須認真聽講的。3.翹課有些竅門,可委託一名同學點到你時高聲喊「到」;可以這樣做:首先在讓幫你頂的同學在他旁邊扔個書包,最好老師看的見,然後點到時,讓你同學說:他上廁所了。4大一每個同學都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好奇與熱情。除了參加學校形形色色的會議外,就是窩在寢室里,跟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