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管理決策的方法
管理即決策。西蒙認為管理的全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決策過程,也就是說決策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不僅選擇行動方案是決策,制定計劃是決策,行動的組織、實施、控制等等每個環節都存在著決策問題,所以說管理即決策
企業管理是企業發展的生命,企業管理取決於企業領導人的才能和智慧,即正確的決策。正如經濟學家西蒙所說:管理就是決策。管理是永恆的話題,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國的企業需求各種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事實提醒我們,企業領導者自己必須是人才,能夠充分運用管理學理論是企業領導者正確決策的關鍵。 作為管理學科的一個重要學派,決策理論學派著眼於合理的決策,即研究如何從各種可能的抉擇方案中選擇一種「令人滿意」的行動方案。赫伯特·西蒙是決策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該學派吸收了系統理論、行為科學、運籌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管理學派。
決策理論學派的理論基礎是經濟理論,特別是消費者抉擇理論,即在一定的「合理性」前提下,通過對各種行為的比較和選擇,使總效用或邊際效用達到最大。因此,它們也是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決策對象。
決策理論學派很重視對決策者本身的行為和品質的研究。西蒙和馬奇在《組織》一書中,將「決策人」作為一種獨立的管理模式,即認為組織成員都是為實現一定目的而合理地選擇手段的決策者。
西蒙指出組織中經理人員的重要職能就是做決策。
1、決策的制定包括四個主要階段:
①找出制定決策的根據,即收集情報;
②找到可能的行動方案;
③在諸行動方案中進行抉擇,即根據當時的情況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測,從各個備擇方案中選定一個方案;
④對已選擇的方案及其實施進行評價。決策過程中的最後一步,對於保證所選定方案的可行性和順利實施而言,又是關鍵的一步。經過綜合概括,發現在這四個階段中,公司經理及其職員們用很大部分工作時間來調查經濟、技術、政治和社會形勢,來判別需要採取新行動的新情況。
2、決策分為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
所謂程序化決策,就是那些帶有常規性、反復性的例行決策,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來處理的決策。比如,為普通顧客的訂貨單標價,辦公用品的訂購,有病職工的工資安排等等。
所謂非程序化決策,則是指對那些過去尚未發生過,或其確切的性質和結構尚捉摸不定或很復雜,或其作用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現裁現做的方式加以處理的決策。比如,某公司決定在以前沒有經營過的國家裡建立盈利組織的決策,新產品的研製與發展決策等等。但是這兩類決策很難絕對分清楚,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只是像光譜一樣的連續統一體。
3、不同類型的決策需要不同的決策技術。決策技術又分為傳統技術和現代技術。傳統技術是一種古典技術,是從有記載的歷史到目前這一代一直為某些經理和組織所使用的工具箱。現代技術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起來的一系列新技術。
以西蒙為代表的決策理論學派的理論與傳統的決策理論及其他學派相比,有以下基本特徵:
1、決策是管理的中心,決策貫穿管理的全過程。西蒙認為,任何作業開始之前都要先做決策,制定計劃就是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也都離不開決策。
2、在決策准則上,用滿意性准則代替最優化准則。西蒙認為,完全的合理性是難以做到的,管理中不可能按照最優化准則來進行決策。首先,未來含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信息不完全,人們不可能對未來無所不知;其次,人們不可能擬定出全部方案,這既不現實,有時也是不必要的;第三,即使用了最先進的計算機分析手段,也不可能對各種可能結果形成一個完全而一貫的優先順序。
3、強調集體決策與組織對決策的影響。西蒙指出,經理的職責不僅包括本人制定決策,也包括負責使他所領導的組織或組織的某個部門能有效地制定決策。他所負責的大量決策制定活動並非僅僅是他個人的活動,同時也是他下屬人員的活動。
4、發展人工智慧,逐步實現決策自動化。西蒙在他所著的《管理決策新科學》一書中,用了大量篇幅來總結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特別是計算機在高層管理及組織結構中的應用。
西蒙等人認為,一個企業組織機構的建立及企業的分權與集權不能脫離決策過程而孤立地存在,必須要與決策過程有機地聯系起來。西蒙等人非常強調信息聯系在決策中的作用。他們把信息聯系定為「決策前提賴以從一個組織成員傳遞給另一個成員的任何過程」。西蒙認為,今天關鍵性的任務不是去產生、儲存或分配信息,而是對信息進行過濾,加工處理成各個有效的組成部分。今天的稀有資源已不是信息,而是處理信息的能力。
西蒙認為,企業在制訂計劃和對策時,不能只考慮「攫取利潤」這一目標,必須統籌兼顧,瞻前顧後,爭取若干個相互矛盾的目標一同實現。其決策理論以「有限度的合理性」而不是「最大限度的利潤」為前提,應採用「符合要求」的原則。這一理論的典型例子有「分享市場」、「適當利潤」、「公平價格」。在決策方式上,他主張群體決策。群體參加決策的優點是,群體成員不會同時犯同樣的錯誤。可以避免決策的失誤。群體參加決策可將問題分成若幹部分、分別交給專家處理,從而加速問題的解決和提高解決的質量
B. 簡述管理決策的概念和分類
什麼是決策
時至今日,對決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種,但仍未形成統一的看法,根據經典決策書籍《決策必讀12篇》所示,基本有以下三種理解:
常用的風險型決策分析方法有:
a.樂觀准則。比較樂觀的決策者願意爭取一切機會獲得最好結果。決策步驟是從每個方案中選一個最大收益值,再從這些最大收益值中選一個最大值,該最大值對應的方案便是入選方案。
b.悲觀准則。比較悲觀的決策者總是小心謹慎,從最壞結果著想。決策步驟是先從各方案中選一個最小收益值,再從這些最小收益值中選出一個最大收益值,其對應方案便是最優方案。這是在各種最不利的情況下又從中找出一個最有利的方案,
c.等可能性准則。決策者對於狀態信息毫無所知,所以對它們一視同仁,即認為它們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於是這樣就可按風險型情況下的方法進行決策。
d.四方五步分析表法。以確認、地點、時間、廣度四個方面為縱軸以探詢問題、明確績效偏離現象、進行最接近的邏輯比較,明確有何差異之處、明確有何變動為橫軸進行決策分析。
C. 簡述管理經濟學以經濟利潤為決策目標的意義是什麼
在管理經濟學中,我們把企業決策的目標簡化為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 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企業決策的目標是多樣化的,然而把企業的目標簡化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有助於我們分析復雜的經濟現象,而且這種簡化是合理的。 首先,在實際經營企業中,管理者可能追求很多目標,然而對利潤的追求是商業性企業最主要的目標,至少要追求一個令所有者滿意的利潤,否則所有者將不會願意投資於企業。
其次, 根據利潤最大化目標構造的企業經營行為模型和現實經濟最為吻合。最後,我們也無法找到一個更好的企業經營目標來代替利潤最大化。總而言之, 將企業決策的目標簡化為利潤最大化是本書中的基本假設
一、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
管理經濟學中的利潤最大化是指經濟利潤最大化。 經濟利潤是總收益超過總經濟成本的部分,這里的總經濟成本是企業使用的所有資源的機會成本之和。 無論是使用自有資源還是他人資源都有機會成本。 企業使用自有資源的機會成本等於這些自有資源如果在市場上出租或出售能夠得到的最大回報,使用他人資源的機會成本等於付給資源所有者的租金或購買價格。
例如,一個小企業的老闆自己經營企業,那麼他如果不自己經營企業而在市場上找工作所獲得的最大工資就是他的機會成本;如果他把自己的房產用於自己的企業辦公,那麼如果房產被出售或出租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也是企業的機會成本。
在管理經濟學中,使用所有者自己資源的機會成本被稱為正常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利潤等於總收益減去總成本, 而正常利潤與總收益毫無關系。正常利潤是總成本的一部分。
我們有如下公式:
經濟利潤=總收益-總經濟成本=總收益-顯性成本-正常利潤
所有者獲得的超過正常利潤的部分就是經濟利潤。 這里的顯性成本是我們在會計中所說的成本,因此會計利潤為經濟利潤加上正常利潤。 如果總收益恰好等於總經濟成本,那麼企業所有者只獲得正常利潤,沒有超額的經濟利潤。
二、企業價值最大化
在企業決策目標中也有一種提法,認為企業的決策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 所謂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企業的決策使企業能夠被賣出最高的價格。一般來講,當企業獲得最大化利潤的時候,企業所有者也就在將來能夠將企業以最高的價格賣出,也就是最大化了企業的價值。
D. 簡述管理經濟學與經濟利潤為決策目標的意義是什麼
baadDb
選擇題:
1. 可用於企業決策的基礎是( )
A .會計利潤 B .經濟利潤
C .正常利潤 D .最大利潤
2.如果邊際收入大於邊際成本,那麼減少產量會使;( )
A.總利潤減少 B.總利潤增加
C.對利潤無影響 D.使單位利潤減少
3. 下列變化中,那種變化不會導致需求曲線的位移( )
A. 人們的偏好和愛好 B. 產品的價格
C. 消費者的收入 D. 相關產品的價格
4.下面何種情況發生時,企業的利潤最大;( )
A.MR=MC B.TR與TC的差額最大
C.TR曲線與TC曲線的斜率相等 D.以上都對
5.經濟成本等於( )
A .外顯成本加內涵成本
B .銷售收入減經濟利潤
C .機會成本
D .以上都對
6 什麼情況下應採取薄利多銷政策( )
A.價格彈性小於1時
B.價格彈性大於1時
C.收入彈性大於1時
D.任何時候都應路利多銷
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
1、機會成本
2、邊際技術替代率
3、范圍經濟性
簡答題:
1.請解釋收入彈性和交叉彈性在企業經營決策中所起的作用,並各舉例說明。
可用於企業經營產品的選擇決策。如果預計國民經濟或地區經濟趨向繁榮,就應當經營收入彈性大的產品。因為隨著經濟的增長,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就會以更大的幅度增長。如果預計國民經濟趨向衰退,就應給選擇經營收入彈性小的產品,以減少經濟對產品銷售的影響。
交叉彈性可以幫助界定產品之間在需求上的相互影響,對於經營多種產品的企業而言,意義重大。給一種商品定價時要考慮到他對互補品或替代品需求的影響,從企業的整體的經濟效益出發定價。交叉彈性的另外一個意義是企業決策時要考慮生產替代品或互補品的競爭企業或合作企業可能做出的反應。及早採取適當應對措施。
2、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和規模收益遞增原理是否矛盾?為什麼?
答;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假定其他投人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的,只有一種投人要素是可變的。因此,它是個短期規律。而規模收益遞增原理則假定各種投入要素的投人量都是可變的,且都按同一比例增加,因此是一個長期的規律。可見,這兩個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不同,它們之間不存在矛盾。
四、案例分析題:
家電行業的製造商發現,為了佔有市場份額,他們不得不採取一些競爭策略,包括廣告、售後服務、產品外形設計,其競爭程度是很激烈的。因此,家電行業被認為是完全競爭行業。這種說法對嗎?請結合實際說明。
計算題:
1、某產品的需求方程為:。
(1) 寫出該產品的總收入、平均收入和邊際收入方程;
(2) 平均收入和價格是什麼關系?
(3) 平均收入曲線的斜率與邊際收入曲線的斜率之間有什麼關系?
預習第四章並嘗試做題:
2、有一家連鎖小飯館專門供應快餐。連鎖店的經理隨機選擇了8家飯館作為樣本。收集了每天快餐的價格和平均用餐人數。其數據如下表。
請用回歸分析法估計需求函數的系數。在根據需求方程計算變數為均值時需求的點價格彈性。
城市
每天用餐數(Q)
E. 為什麼管理者認為經濟學是決策過程的一部分
為什麼管理者認為經濟學是決策過程的一部分這是怎麼治呢政治的問題嗎為什麼管理者認為經濟學是過錯的一部分呢這個猥瑣的好你想知道的話
F. 管理經濟學的理論和決策思維對企業有什麼指導意義
企業文化對企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導向功能
所謂導向功能就是通過它對企業的領導者和職工起引導作用。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1.經營哲學和價值觀念的指導
經營哲學決定了企業經營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法則,這些方式和法則指導經營者進行正確的決策,指導員工採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規定了企業的價值取向,使員工對事物的評判形成共識,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企業的領導和員工為著他們所認定的價值目標去行動。美國學者托馬斯·彼得斯和小羅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書中指出「我們研究的所有優秀公司都很清楚他們的主張是什麼,並認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價值准則。事實上,一個公司缺乏明確的價值准則或價值觀念不正確,我們則懷疑它是否有可能獲得經營上的成功。」
2.企業目標的指引
企業目標代表著企業發展的方向,沒有正確的目標就等於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業文化會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去制立企業的發展目標,這種目標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學性。企業員工就是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二、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主要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范來實現。
1.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
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一。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規,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職工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
2.道德規范的約束
道德規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來約束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行為。如果人們違背了道德規范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遣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同仁堂葯店「濟世養生、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道德規范約束著全體員工必須嚴格按工藝規程操作,嚴格質量管理,嚴格執行紀律。
三、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從而在企業中造成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了團體意識,使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職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這時,「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成為職工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愛廠如家」就會變成他們的實際行動。
四、激勵功能
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持。特別是領導對職工的關心,職工會感到受人尊重,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對企業職工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特別是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成功,在社會上產生影響時,企業職工會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他們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五、調適功能
調適就是調整和適應。企業各部門之間、職工之間,由於各種原因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解決這些矛盾需要各自進行自我調節;企業與環境、與顧客、與企業、與國家、與社會之間都會存在不協調、不適應之處,這也需要進行調整和適應。企業哲學和企業道德規范使經營者和普通員工能科學地處理這些矛盾,自覺地約束自己。完美的企業形象就是進行這些調節的結果。調適功能實際也是企業能動作用的一種表現。
六、輻射功能
企業文化關繫到企業的公眾形象、公眾態度、公眾輿論和品牌美譽度。企業文化不僅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企業員工產生影響,它也能通過傳播媒體,公共關系活動等各種渠道對社會產生影響,向社會輻射。企業文化的傳播對樹立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有很大幫助,[2]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G. 簡述管理經濟學以經濟利潤為決策目標的意義是什麼
微觀經抄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最基本區別在於,微觀經濟學研究的主體對象是經濟個體行為,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體對象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總體經濟行為.由於研究對象的不同,在學術邏輯構成上也有所區別,要准確領會它們之間的這種區別,只需要懂得個體概念和集合概念的關系就行了.微觀經濟是個體概念,宏觀經濟則是由諸多個體概念共同組成的集合概念.譬如,樹是個體概念,由樹組成森林則是集合概念.你可以稱森林為一大片樹,但不能把樹稱作森林.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的區別與此類似.微觀經濟學就好像是把森林分成每一棵樹作個體研究,找出每棵樹的共性特點;而宏觀經濟學則是把森林作為個體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因此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之間也不是彼此完全孤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對經濟研究的把握方式有所區別
H. 管理經濟學的主要理論
需求理論主要分析不同價格水平的產品的需求量,以及在價格、收入和相關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及國民經濟水平發生變化時的需求改變率。它的作用是支持企業的價格決策和市場預測,幫助企業確定需求量和價格之間的關系。
包括規模經濟的選擇和最佳產量的選擇。 均衡是指獲得最大利益的資源組合和行為選擇。企業的行為必然要受多種因素的約束,而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約的。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慮這些制約的條件下,確定各因素的比例關系,使其最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制定價格。
公式:銷售收入=價格×銷售量
◆ 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銷售收入,價格太高,必然會降低銷售量,銷售收入不一定就高;同樣,為了達成更多的銷售量,企業必然要以較低的價位來刺激購買力,如果價位過低,也不能達到較高的銷售總額。所以,企業在定價的時候,總是要面對這樣一個矛盾:提高價格可能會減少銷售量,擴大銷售量就必然要降低價格。如何既保持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同時又能使企業獲利?這就涉及到「均衡」問題。肯定有一個價格水平,能夠使銷售總收入達到最大。在這個價格之上或之下,都會使企業的收益減少。管理經濟學就為企業提供了均衡分析的方法,幫助企業制定合適的價格。
◆ 產量(規模)決策。企業規模的大小會影響其生產、銷售及各種成本,進而影響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小規模生產的企業,可能致力於產品的質量,以較高的價格獲得盈利。而大規模的企業則以較低的成本和較低的價格取勝。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規模,就要用到均衡分析的方法。
◆ 要素組合。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需要投入各種要素。其中有些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由於各種要素的價格不一樣,組合起來的要素的成本是有差異的。選擇哪一個方案,也需要利用均衡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方法主要應用方向:制定價格、確定產量、確定要素組合。 在經濟學上,邊際是指每單位投入所引起的產出的變化。邊際分析方法在管理經濟學中有較多的應用。它主要分析企業在一定產量水平時,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品對總利潤產生的影響。可以用以下的公式來說明。 公式:邊際值=△f(x)/△X其中,X代表投入,f(x)代表產出,表現為X的函數;△表示變數。假設基數X處在變化中,那麼,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投入,這個單位所引起的產出的增量是變化的。
邊際分析方法的兩個重要概念:邊際成本: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邊際收益: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品所帶來的收益增量。企業在判斷一項經濟活動對企業的利弊時,不是依據它的全部成本,而是依據它所引起的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的比較。若前者大於後者,這項活動就對企業有利,反之則不利。
邊際分析方法應用的主要方向:
◆ 確定規模。上文提到,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益。當一個企業要擴大規模時,它就要分析每增大一個單位的規模,所可能帶來的產出的增量,這就是邊際分析。科學的邊際分析方法可以使企業的規模確定在一個最合理的范圍內。公式:π=MR-MC 其中,π代表邊際利潤,MR代表邊際收益,MC代表邊際成本。
◆ 當π>0時,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品,獲得的收益增量比引起的成本增量大,說明企業還沒有達到能夠獲得最大收益的產量規模,此時,企業應該擴大產量。
◆ 當π<0時,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比所能獲得的收益增量要大,說明企業應該減小產量。
◆ 當π=0時,企業達到最優的產量規模。
◆ 價格決策。每提高(或降低)一個單位的價格,對總收益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實際上也要用到邊際分析方法,它可以幫助企業制定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戰略。
◆ 確定合理的要素投入。在確定生產中需要投入的各個要素的量時,我們需要分析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某種要素時,對總的收益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也是邊際分析。
◆ 產品結構分析。多數企業都不只生產一個產品,各個產品生產的比例就是產品結構。確定各個產品生產多少的比例關系就可以運用邊際分析方法——對各個產品的邊際效益進行分析。所謂邊際效益,就是對一個產品的生產增加一個單位的資金投入所引起的收益的變化量。如果把資金增量投入到各個產品,所能產生的邊際效益是相等的,那麼這個企業的產品結構就是合理的;否則,其中必定有某種產品值得擴大規模,以帶來更多的收益。針對產品結構進行邊際分析,可以明確哪些產品需要增加投入,哪些產品需要縮小生產規模。
邊際分析方法主要應用方向:確定企業規模、制定價格策略、確定要素投入量、產品結構分析 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發展中,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計量分析的方法。數學模型就是一種計量分析工具,在管理經濟學中大量應用。數學模型本質上是對復雜現實的抽象,使問題簡單化和直觀化,以便准確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數學模型在用於管理決策和經濟分析時是一個極為有效的方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數學是一個非常有限的量的關系,現實經濟中有很多復雜的問題,是單純的數學模型不能表現的,還需藉助於定性的分析方法。
數學模型主要的應用方向:
◆ 需求預測。企業在確定某種產品的生產規模之前,需要對市場的發展潛力進行預測,可以創建相關的數學模型,來表現影響市場發展的各種因素在量上的變化,進而分析這些變化對需求所產生的影響的大小。
◆ 生產分析。生產要素的投入,生產組織形式的選擇,以及產品結構的確定,都可以通過創建數學模型,進行分析和決策。
◆ 成本決策。成本是直接影響利潤的因素,是企業發展最為關注的一個焦點。當企業改變生產經營方向或者擴大規模時,在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下,應該確定一個什麼樣的成本水平,可以應用數學模型進行科學分析。
◆ 市場分析。市場是經濟學的一個基礎概念,在實踐中表現為多種多樣的形態。創建數學模型,可以分析不同性質的市場條件下,企業所可能選擇的規模、價格和競爭策略。
◆ 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是對未來狀態的預測。可以通過創建數學模型來表現在一項投資中,各種相關因素的量的大小以及量的變化所可能產生的對效益的影響。
數學模型主要的應用方向:需求預測、生產分析、成本決策、市場分析、風險分析。
I. 有關於專業經濟管理學和管理經濟學的區別
經濟管理專業是一門專業,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管理、產業政策、投資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法、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財政與稅收、基層崗位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及經濟咨詢部門。
主要培養具有理論功底扎實、知識結構合理、視野開闊、求真務實、勇於開拓創新,既能從事經濟管理實際工作,又能從事經濟管理理論研究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學生較深入地了解經濟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方式,有效地把握提高本單位經濟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徑和主要辦法,並對經濟管理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具有觀察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該專業較適合在工商、稅務、財政、金融、對外貿易等經濟部門及大中型企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報考。
管理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課程,管理經濟學為經營決策提供了一種系統而又有邏輯的分析方法,這些經營決策既影響日常決策,也影響長期計劃決策的經濟力,是微觀經濟學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是溝通經濟學理論與企業管理決策的橋梁,它為企業決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論主要是圍繞需求、生產、成本、市場等幾個因素提出的。從管理經濟學發展出來了一門《管理決策經濟學》 [1] 課程,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均開設了這門課程。
J. 管理學和經濟學哪個好
管理學和經濟學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區別有如下幾點:
1、研究方向的不同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和規律的科學,而經濟管理學,是管理的范疇,是規范領導經濟活動的科學。
2、面對的生產資料不同
經濟學面對的生產資料是資源,而經濟管理學面對的生產資料是人。
3、認識不同
經濟學更多的是主觀認識,而經濟管理學更多要考慮實施中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和行為的可能結果進行預測。
4、學科的不同
經濟學專業主要有: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學、財政學(含稅務),而經濟管理學專業主要有: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學、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
5、解決的問題不同
經濟管理是經濟學和管理學原理的有機結合,體現跨學科的滲透,切實解決實際生活中包括微觀市場和宏觀市場經濟管理環境中的問題,而經濟管理學主要有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微觀上探討如何實現消費者滿足最大的效用和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宏觀上研究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製,國民經濟的持續和穩定的發展。
6、社會意義的不同
經濟學往往從政府層面來研究政府如何克制企業壟斷、提升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主要是解釋問題的因果邏輯,為政府提供製定政策改善社會福利提供依據,而經濟管理管理學是研究企業如何提升自身戰略壟斷力即核心競爭力,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藝術,提供打擊競爭對手贏得顧客的手段。以上供參考。